【內地人到香港“打醬油”】工作打醬油是什么意思
發(fā)布時間:2020-02-14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內地人取道香港買東西,折射了怎樣的生計尷尬? 先看距離我們最近的香港。還沒到圣誕節(jié),打折季也未開始,但近期赴港購物的深圳人卻異常地多了起來。他們買回的不再是名牌奢侈品,而是白糖、醬油、食鹽等生活必需品,甚至還有蔬菜水果和飲料。
到香港買生活用品
“沒辦法啊,深圳的物價漲得太快,不少東西已經貴過香港了,”深圳市一位主婦小雯解釋自己乘火車到香港“打醬油”的原因。
她算了一筆賬,在深圳賣2塊錢一包的食鹽,香港超市賣1.1港元,折合人民幣才9毛多;紅富士蘋果在深圳已賣到6塊錢一斤,平均一個都要4塊錢,而同樣大小的蘋果在香港10港元能買4個,深圳的雞蛋已經漲到9毛錢一個,差不多大小的雞蛋在香港惠康超市23港元就能買30個,折成人民幣一個還不到7毛錢。500毫升李錦記生抽醬油香港售價5.95元,而深圳超市價格是6.6元;其他比如衛(wèi)生紙、洗發(fā)水等日用品,香港更是比大陸便宜很多……
隨著深圳物價不斷上漲、港元對人民幣連續(xù)貶值,風行了近30年的港人北上購買日用品熱潮戛然而止,悄然轉為深圳人到香港買日用品。
深圳沙頭角邊檢站提供的數(shù)據顯示,近兩周來,沙頭角口岸非周末時間出境的深圳居民人數(shù)上漲了16.7%,周六日更是上漲近三成,其中不少是專程赴港采購食品和日用品的。
不僅僅是深圳,全國各地農副產品價格都在快速上漲,“漲時代”成了近期最熱的詞匯,上海媒體報道,當?shù)厣r食品價格全面超過香港;北京媒體關注了因菜價上漲而誕生的“菜奴”一族,“低價菜攻略”流行網絡,其中“先看天氣預報再買菜”成為了北京家庭主婦甚至都市白領的“購物圣經”……
小余剛剛結束交流學生生活,從港大返回北京。在她看來,54港幣(約合45元人民幣)足夠她在港大食堂吃一日三餐,但在香港時她更喜歡到超市和市場買原材料之后做適合自己口味的飯菜。這些錢用來購買肉,蔬菜和主食,吃一天也綽綽有余。
她覺得,香港的蔬菜和水果價格并不比北京便宜,但像糖、鹽和醬油等副食品就要便宜很多了。
上海物價全面超香港
《東方早報》近日推出系列報道――物價大檢查,通過對滬港商品價格的對比,探究蔬菜、水果、豆制品、食用油、棉花、糖六類商品漲價的源頭,剖析目前漲價形成的鏈條,并進一步分析物價上漲背后的原因和趨勢。
報道中提出,上海今年蘋果價格漲了近三成,雞蛋價格也一度沖到歷史最高,而香港這一年農產品的物價波動卻不大,目前,蘋果、雞蛋的價格上海均已高過香港。
不過,拿食用油來說,雖然個別品種上海高于香港,但在香港一家超市內,4升裝獅球麥花生油正在促銷,原價170.9港元打六折。現(xiàn)價125.9港元,相比內地大部分食用油5升裝60元的價格還是要貴一倍左右。
上海的日用品價格高過以高消費著稱的香港,生鮮等農產品價格也階段性高過香港,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復旦大學經管學院的調查結論認為,大陸日用品、食品價格飛漲,而香港物價則因為其自由港的特殊屬性而保持穩(wěn)定。上海家樂福超市內,飄柔人參滋養(yǎng)洗發(fā)露1升裝的售價為75元,香港百佳超市為59.9港元,折合51.4元人民幣,僅此一項,上海就要貴出31.5%。
農產品方面,香港早在1946年就成立了蔬菜統(tǒng)營處,統(tǒng)一管理香港的蔬菜供應。特區(qū)政府也規(guī)定蔬菜統(tǒng)營處為非盈利單位,市場管理僅收取交易額10%的服務費,還要將其中3.5%反饋給市場,每年的余額為800萬~1800萬港幣,這筆資金將回饋本地農業(yè)生產,以促進香港當?shù)剞r業(yè)的發(fā)展。
同時,在特區(qū)政府法令政策的敦促之下,香港市場的蔬菜供應省掉了很多中間商環(huán)節(jié),也使終端價格相對低廉。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高帆分析認為,確實,上海生活用品高于香港,深圳人到香港“打醬油”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經濟現(xiàn)象!拔覀儾荒芤源苏f大陸或者上海、深圳的物價水平就要高于香港,但可以通過這一現(xiàn)象管中窺豹,看到通貨膨脹的影子,這提示政府要更進一步控制好通脹預期!
相關熱詞搜索:香港 醬油 人到 內地人到香港“打醬油” 人民幣在香港很值錢 港人內地買彩票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