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篇》|論語雍也篇原文及翻譯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原文]子貢日:“如有博施①于民而能濟眾②,何如?可謂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③其猶病諸④。夫⑤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迭而達人能近取譬⑥,可謂仁之方也已、”
[注釋]①施:舊讀shi,動詞,②眾:指眾人③堯舜:傳說中上古時代的兩位帚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樣,儒家認為是“圣人”。④病諸:病,擔憂,諸,“之于”的合音。⑤夫:句首發(fā)語詞。⑥能近取譬:能夠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譯文]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么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圣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評析]“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這些都說明了孔子關于“仁”的基本主張。這是孔子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社會基本倫理準則,在今天同樣具有重要價值。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評析]孔子在這里沒有具體指懂得什么,看來是泛指,包括學問、技藝等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原文]樊遲問知①,子曰:“務②民之義③,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
[注釋]①知:音zhi,同“智”。②務:從事、致力于,③義:專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譯文]樊遲問孔子怎樣才算是智,孔子說:“專l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應該遵從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就可以說是智了”樊遲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仁人對難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獲的結果,得在人后,這可以說是仁了!
[評析]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問題面對現(xiàn)實,以回答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為中心,這是孔子思想的一個突出特點他還提出了“敬鬼神而遠之”的主張,否定了宗法傳統(tǒng)的神權觀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張以卜籃向鬼神問吉兇所以,孔子是力求以買事求是的態(tài)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編輯 吳情
相關熱詞搜索:論語 雍也篇 論語《雍也篇》 論語雍也篇全文及譯文 論語雍也篇原文及翻譯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