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理達_馮理達:永遠和父親在一起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馮理達,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之女。免疫學專家,曾任海軍總醫(yī)院副院長,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等職,現(xiàn)為中國免疫學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雖年近八十,仍忙碌在工作崗位之上……
馮理達的辦公室設在海軍總醫(yī)院一棟普通的四層樓內(nèi),里面的沙發(fā)和茶幾看起來都年頭不短了,但幾盆淡雅的蘭花卻把氛圍襯托得樸素而大方。四面的墻上掛滿了馮家的家訓,家人和幾代國家領導人的合影,以及患者送給馮教授的眾多錦旗。環(huán)顧這些珍貴的回憶,仿佛置身于歲月的輪回之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一幕一幕地在我們面前展開,不免讓人感嘆萬千。
初次見到老人,真不敢相信她已年屆80,發(fā)絲青青,目光盈盈,一身潔白,一身輕松!皠e看我80了,但我心里還是一個小姑娘!崩先诵α,我們也笑了,“我父親很幽默,我也很幽默的,這點像他!
心中的父親:永遠的愛國者
談到馮玉祥與蔣介石當年結(jié)義之事,老人拿出馮蔣二人當年的結(jié)義蘭譜。那年,馮47歲,被尊為兄,蔣42歲,自謙為弟。馮玉祥在蘭譜上寫的是“結(jié)盟莫忘,是為主義,碎尸萬段,在所不計”。“我父親寫得很明白,與他拜把子是為了革命,為了北伐,為了三民主義。后來,蔣介石背叛了革命,出賣了國家,這樣的兄弟父親是絕對不會再認的了!
蔣介石發(fā)動內(nèi)戰(zhàn)后,遠在美國的馮玉祥立即寫了《告全國同胞書》,果敢地決定與共產(chǎn)黨合作,與蔣介石決裂,因此被開除了國民黨黨籍,調(diào)銷了護照,還時常受到便衣特務的盯梢。
此時的馮理達正在加里福尼亞太平洋學院生物系讀書,繁重的學業(yè)絲毫沒有減退她對祖國苦難的關切。聰明伶俐的她自告奮勇地成了父親政治活動的好助手。
隨著時局的進一步惡化,馮玉祥意識到處境的險惡,悲壯地準備好了自己的遺囑:“我死后,最好焚成灰,扔到太平洋。如果國內(nèi)民主和平,真的聯(lián)合政府成立了,那還是埋深六尺種樹,不把我的肥料白白的完了,將來樹長成,好給學校和圖書館做桌椅用!边z憾的是,馮將軍一語成讖。1948年9月,他應邀回國參加政協(xié)籌備會,所乘輪船在黑海突然起火,與小女兒一起不幸遇難。
突遭變故的一家人并沒有被悲痛打倒,夫人李德全表現(xiàn)得非常堅強,她捧著丈夫和女兒的骨灰回到了祖國,參加了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新中國的開國大典。
嚴師慈父,自立傳家
在孩子們眼里,馮玉祥既是一位以身作則的嚴師,又是一位通情達理的慈父。
“我們家是從來不遷就孩子的,我還當過父親的勤務兵呢!”馮理達回憶說,她很小的時候就要給父親的衛(wèi)兵洗襪子,還要給父親的客人端茶送水?箲(zhàn)時期,馮家遷居重慶,雖然此時的他已經(jīng)身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可謂國民黨內(nèi)的第二把交椅,但他依然不給子女什么特權(quán)。幾個尚未成年的孩子都是自己動手做飯洗衣服,“伙食費,學費,零花錢總是緊巴巴的!本瓦B中秋時節(jié),他也認為“抗戰(zhàn)期間,不應過節(jié)”,互贈兩斤月餅、四斤花生也就算是很奢侈的了!案赣H在遺囑里寫道‘我的幾個孩子雖然還有未畢業(yè)的,只要他們能自愛,有雙手就不會餓死’。父親去世以后,無論什么大風大雨,我們都是自己闖過來的。在這一點上,我們兄弟姐妹沒有讓他老人家失望!
30年代,馮玉祥曾兩度寓居泰山,潛心讀書,尋求真理。早在那時,他就要求馮理達、馮洪達姐弟每周寫100個大字,1000個小字 ,冬天要到室外耍大刀,鍛煉身體。對于兒女的進步,他都看在眼里。在給馮理達的一封信里,他寫到“22日的信收到了,看了你寫鋼筆字是有些進步,我很喜歡,……我一個一個地打上了記號,畫圈的即是好,畫×的就是錯誤,給你寄回去,你可以仔細看看,切實改正!
在對子女嚴格要求的同時,馮玉祥對待他們的人生抉擇卻十分寬容。在齊魯大學讀書的時候,馮理達已經(jīng)成為了一名中共地下黨員,馮玉祥雖體察到了女兒的特殊之處,但還是用沉默對女兒的選擇表示了尊重。他相信,女兒走的是救國救民的路,自己應該為她鋪路而不是拆臺。
兩代人的愛情
馮玉祥原配夫人劉德淑病逝后,一直有不少人為他提親,包括當時的大軍閥曹錕也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需要的是一位有知識,有理想的同路人。這時,平民家庭出身的李德全闖進了馮玉祥的生活。1924年2月19日,兩人結(jié)為夫婦。
在結(jié)婚20周年紀念日時,他們收到了馮理達的來信:“20年前你們不過是夫妻,有著普通一般人所有的感情,而現(xiàn)在你們不只是夫妻,更是朋友、同志,甚至于超乎一切莫逆之交的友情。以前你們感情只是雙方的交流,現(xiàn)在你們卻把他灌溉在我們身上,更擴大,放射到民眾,這功績多么偉大!”
在他們讀這封信的時候,女兒也開始了甜蜜的愛情。對方是成都華西大學二年級的學生羅元錚。當時,他和馮理達都參加了成都五所大學共同組成的合唱團,一位是男高音,一位是女低音,兩人在長期的相處之中逐漸產(chǎn)生了感情。馮理達回憶到“這個時候父親太忙,過問的不多,但他與母親是自由戀愛,所以也能理解我們的心態(tài)。我就和羅元錚定了婚。”
1946年,馮理達與羅元錚一同留學美國。兩代人之間的真正溝通正是在那段時間里進行的。一次,馮玉祥在舊金山街頭發(fā)表演講,雖然他講的很精彩,但隨行的翻譯卻不能把馮將軍的幽默全部傳遞給聽眾,大家的反應都不強烈。這時,羅元錚自告奮勇地幫著翻譯,他一說完,臺下一下就笑開了,人群中響起了一陣陣掌聲。從這時起,馮玉祥便對這個女婿刮目相看了。在日后寫給羅元錚的信中,馮玉祥稱贊他“品行學問都是第一等的,很難得的……很有忍耐性,將來一定有些成就。”
1947年中秋節(jié),馮玉祥一家前往紐約參加和平民主聯(lián)盟大會。就在旅途中,馮玉祥突然對女兒說,行了,你們都定婚一年多了,結(jié)婚吧,好不好?就這樣,馮理達和羅元錚在一個叫做“愛鎖”的小鎮(zhèn)舉行了極其簡樸的婚禮:一張路人幫忙拍的結(jié)婚照,一頓四個人的簡單晚餐。 “父親說,這次遠行就當作你們倆的蜜月吧。從西部到東部,我和羅元錚輪流開車,那時候我們算是很浪漫的了!”
離開父親的日子
回國后,馮理達一家人受到了新中國的禮遇。馮理達和丈夫羅元錚、弟弟馮洪達一起成為了建國后第一批留蘇學生。1949年,她被分配到列寧格勒醫(yī)學院攻讀免疫學專業(yè)。雖然先后在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兩個國家學習了西方先進的醫(yī)學知識,但馮理達卻對祖國傳統(tǒng)的中醫(yī)文化情有獨鐘。據(jù)她說,還是在重慶的時候,母親李德全不慎摔傷了手臂,看了幾家醫(yī)院都治不好,但經(jīng)著名中醫(yī)楊濟生的針灸治療,病情馬上就有了好轉(zhuǎn)。從那時起,馮理達便立志要將祖國的中醫(yī)科學發(fā)揚光大。在列寧格勒學習期間,她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采用針灸和西醫(yī)相結(jié)合的方法來治療白喉病,收到明顯效果,為1957年列寧格勒消滅白喉病立下大功。為此,她的研究生論文被破格評為博士論文,她同時榮獲博士學位。
到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工作以后,馮理達又開始了建立中國免疫學的工作。正當她要把自己的所學毫無保留地回報給人民的時候,文革爆發(fā)了。父親被指責為大軍閥,母親被污蔑為大地主,自己和丈夫則成了雙料特務。面對寒冬般的政治斗爭,馮理達沒有被嚇倒,“那時侯,雖然父親已經(jīng)去世20來年了,但他那種樂觀精神始終激勵著全家共渡難關。有時間翻翻他寫給我的信,還有他的照片,就覺得他一直沒有離開!
1972年4月23日,母親李德全離開人世,享年76歲。在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的關懷下,馮理達調(diào)入海軍總醫(yī)院傳染科,6年之后,她升任為免疫學室負責人。1983年,馮理達又被提升為海軍總醫(yī)院副院長。
如今,這位年近80歲的老人仍然緊張而忙碌的工作著,治病救人,教書育人!拔揖筒淮蛩阃诵萘耍傻剿浪懔,就像我父親一樣。人只要愿意工作,就還有價值!
相關熱詞搜索:父親 永遠 馮理達 馮理達:永遠和父親在一起 父親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