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向新加坡學習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深圳近日刮起了一股向新加坡學習的旋風。今年7月23日至27日,深圳市市長率深圳市政府代表團訪問新加坡。從8月27日開始,深圳市政府組織9個專項考察小組129名成員,分三批到新加坡“跨海取經(jīng)”。據(jù)說,如此規(guī)模的考察團,集中在同一個國家、同一時段,圍繞同一主題進行考察“取經(jīng)”活動,在深圳歷史上還是首次。隨后,深圳大學一家研究機構(gòu)又專門舉行“新加坡人民行動……執(zhí)政方式”學術(shù)研討會。
在這個因為科舉傳統(tǒng)而盲目崇拜知識的國度,官員深造學習似乎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至于出國考察學習,簡直可以作為一件政績來標榜了。然而,科學、技術(shù)、工程當然是可以學習的,但是,制造工藝已經(jīng)不大容易學習了,企業(yè)管理技術(shù)更不容易,至于社會管理,那簡直就不可能通過課堂授課或者走馬觀花式的考察來學習。因為,管理社會所需要的知識內(nèi)生于社會中,鑲嵌在其制度中。
當然,關(guān)于社會治理的經(jīng)驗性原理確實是可以學習的。然而,要學習現(xiàn)代社會管理的經(jīng)驗性原理,又何必出國學習?隨便找一本西方的政治學教科書,就知道該如何對社會治理作出合理而恰當?shù)闹贫劝才帕恕?/p>
即使一定要出國考察、學習,似乎也不應當去新加坡。古人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
取法乎中,僅得其下;仡櫧袊,嚴復等人當年還在主張學習英國,但是,到了清末立憲,僅僅因為日本有天皇,為了照顧皇帝的萬世一系,就轉(zhuǎn)而全面地學習日本。再后來,又通過日本這個中介學習德國及其他國家。如此一路下行,取法的對象一代不如一代,建立現(xiàn)代國家的努力終究未能走上正軌。
當然,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其本身的經(jīng)濟成就還算成功。但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新加坡經(jīng)濟就一直面臨一些無法克服的瓶頸。同樣,新加坡目前的治理模式及其背后的理念,本身在國際社會上就有巨大爭議。
即便考慮雙方的規(guī)模,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學習新加坡這樣一個城市國家的治理模式,也有點不可思議。管理一個幾百萬城市人口所需要的制度、技術(shù),恐怕與管理一個有幾千萬人口且夾雜了農(nóng)村、城市的省,更不要說一個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其間的距離不可以道里計。關(guān)于這一點,倒是一位新加坡學者在深圳研討會上指出了:“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家,并時刻有危機感,可能心態(tài)上和中國這樣的大國還不一樣!
奇怪的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不少人就始終把新加坡當成學習的主要榜樣。各地政府也一直派遣官員到新加坡學習。近年來,學習新加坡有了一個更實在的理由:面臨房價急劇上漲的現(xiàn)實,很多專家和時評家呼吁中國也學習新加坡,由政府出面給大多數(shù)人口解決住房問題。
但是,這樣的學習恐怕不得要領。即便是深圳這樣的城市學習新加坡,也是圓鑿方枘,格不通。舉例而言,在新加坡不存在外來人口的問題,而在深圳,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政治問題。如何讓占常住人口大多數(shù)的外來人口融入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市民,是深圳必須要面對的一個挑戰(zhàn)。
至于那些呼吁學習新加坡公屋制度的人士,恐怕也完全忽略了中國與新加坡的根本差異。新加坡的城市化已經(jīng)完成,需要政府補貼的人口是穩(wěn)定的,復制會逐漸減少。相反,中國正處于城市化過程中,大量農(nóng)村人口將要城市化。政府如果像新加坡那樣承擔起大多數(shù)城市居民住房的任務,這個負擔將足以把所有地方政府壓垮。如果非要政府承擔這個責任,那城市政府的理性選擇必然是堅決限制農(nóng)村人口進入城市,把城鄉(xiāng)分割的壁壘筑得更高。而這,恐怕不是那些呼吁學習新加坡住房制度的人愿意看到的吧。
很多人主張學習新加坡,主要的目的是用技術(shù)來替代行政,用行政來替代政治。在一個高度同質(zhì)化的城市國家,在一定時期內(nèi),或許僅僅依賴工程師式的社會管理技術(shù),依賴高效率的行政,來解決社會面臨的主要問題。然而,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或者哪怕是在中國的一個省,或一個同時存在多種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的市,沒有政治,政府就是盲人騎瞎馬,因為政府無從確定自己究竟需要做什么,政府所支配的資源應當向哪個方向分配。所謂的行政高效率,當然也就無從談起。今天,有不少人盲目地崇尚行政高效率。行政高效率當然是可取的,但是,行政的高效率要以政府知道自己該干什么為前提,而這是行政本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只有通過政治過程才能發(fā)現(xiàn)。
所以,官員們?nèi)绻獙W習,用不著萬里奔波,讓民眾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就可以學習到最重要的東西。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