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感受澳門文化氛圍
發(fā)布時間:2020-06-16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多次到澳門,總想寫點什么,但又多次作罷。如今再次動筆,大抵只能憑借自己對澳門的各種名勝的感受,和對澳門文化藝術的過去和今天理解,以及對其雙語精英以及后殖民的文化色彩的體驗,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在我的理解中,澳門文化在中華文化中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她是中西文化交匯的一個中介,以嶺南文化、媽祖文化、葡萄牙文化、中國文化等多元文化為其文化特征,而西方宗教是經(jīng)澳門向中國大陸發(fā)展傳播的,因此在中華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地位。到了20世紀,澳門文化獲得了新的審視視角,即現(xiàn)代性與后現(xiàn)代性審視的視角。因此,以多元模式和發(fā)展眼光來看澳門,尤其是從"文化中國"角度來看"文化澳門"或澳門文化,又可能成為一種有效的當代視域。
走近澳門,近距離的感受她的文化精神和城市生活氣脈,我深深感到,澳門文化具有文化的多元稟賦,你在這里處處都能感到中葡文化的多元共生與互補互立性。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文化在澳門華人圈中繼續(xù)發(fā)揚光大,而且在面對西方文化時并沒有完全被同化,而是不斷整合進而更新自己。她并不拒斥西方文化精神的新氣息,而是使西方文化在這片土地上與本土文化互補互利,產(chǎn)生出一代又一代新的澳門人。應該說,華人與葡人相和諧融合的思維觀與價值觀,在生活方面以及文化方面多有體現(xiàn)。盡管東方和西方無論是思維觀還是價值觀都存在著很大差異,但在澳門文化的整合會通上,華人和葡人文化基本上是達到了"和而不同"的多元融合的。
在中華廣袤的版圖上,澳門雖為彈丸之地,但其文化上的中西溝通的現(xiàn)代啟示意義卻不可小看。就其文化的宏觀語境而言,澳門在基督教進入中國問題上,已然成為近代中國思維轉型的重要維度,甚至可以說,不僅是過去,而且在未來的話語溝通中,澳門均有著極為重要的地域政治學意義。從地理位置上看,澳門具有與香港相同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重要地位,香港如今在世界上備受重視,而澳門文化的意義卻被淹沒不彰。這意味著,在中國文化的宏觀語境中,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西宗教融合、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文化互補方面,澳門文化盡管先行了一步,但是她的當代文化和經(jīng)濟地位還有待提高,還應該具有一種自身文化身份重建的微觀意義。
從全球語境看澳門的發(fā)展,從現(xiàn)代或后現(xiàn)代的視角看澳門文化(包括文學、藝術、政治、思想),對其經(jīng)濟發(fā)展和價值觀生成的歷史和當下的影響加以評估,成為"文化中國"自我審視的新視角。澳門文化的"中西交匯性",使澳門文化在后現(xiàn)代時期對中國和西方都具有全新的啟迪。西方宗教背景和中國文化語境使澳門文化擁有了差異性、多向思維性及邊緣的特征。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澳門不乏雙語精英。澳門人一般都既操中文又操葡語,甚至也操英文,故而能在多種語言組合之下出現(xiàn)一些發(fā)散性思維。并且,在澳門的文學藝術中,無論是詩歌、散文、小說,還是音樂、美術,都具有獨特的跨文化特性,因此具有特殊的研究意義。而這方面的研究,在大陸還是相當薄弱的。
更深入一層,可以看到,由于長期處在殖民語境與后殖民語境中,澳門文化又具有了某些后殖民文化特性。也就是說,澳門在確定自己的文化身份上,出現(xiàn)了大三巴牌樓和葡京大酒店這兩種相互對立的文化象征。大三巴牌樓帶有非常典型的西方宗教意味,而葡京大酒店卻是一座著名的賭城。這兩個文化象征在靈魂與肉體兩方面,在向上升華與向世俗復歸方面形成一個強大的張力場,單以大三巴牌樓或葡京大酒店來象征澳門都不全面,正是這兩個差異性極大的文化闡釋代碼構成了澳門文化中靈與肉的特色。
澳門文化中不僅包含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質,也殘存著一些區(qū)域文化,因而顯現(xiàn)出民族的微妙對抗性與和諧性的統(tǒng)一。然而,她的主流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單向灌注,所以在文化身份認同上有一個逐漸由西化走向多元化,再走向以中國文化為主體的特征。起碼在當下,澳門文化是西方文化、中國邊緣文化和中國主流文化多元并存的狀態(tài),而這多種文化并置并互相闡釋,互相融合。
在文化審視中,還需注意她的后現(xiàn)代狀態(tài)。簡單地說,澳門文化典型地體現(xiàn)了后現(xiàn)代的某些特色,在金錢與欲望,狂歡與冷靜,富人神話與法制制約等方面得到一些綜合,但她又具有文化的焦慮,這種焦慮在于,西方文化尤其是那種淘金文化使人的欲望的合理性獲得充分的承認,在澳門的賭場上就呈現(xiàn)出一種狂歡的狀態(tài),而嚴格的法制和紀律又使狂歡與冷靜統(tǒng)一。澳門是富人的天堂,在大眾文化、法律文化、精英文化和商業(yè)文化中獨以商業(yè)文化為其特征,這就是它的消費主義的平面化狀態(tài)。
澳門在后殖民語境和后現(xiàn)代狀態(tài)中也出現(xiàn)了"審美文化"傾向。在宗教上,無論是信仰佛教、基督教,還是信仰伊斯蘭教以至其他各種宗教,都獲得了合理性;
在藝術上,我看過澳門的幾個現(xiàn)代畫展和傳統(tǒng)畫展都有不俗的表現(xiàn),而澳門畫家石虎、郭衡等的藝術,則帶有明顯后現(xiàn)代意味;
在文學上,則一方面具有后現(xiàn)代性,一方面也具有戲擬性、平面性、調侃性和雙語雜糅性的市民文化的審美特征;
在文化姿態(tài)上,具有文化的創(chuàng)造力,即在20世紀下半葉的時間空間中,反對第一世界對第三世界的文化霸權。隨著澳門即將恢復中國主權時間的迫近,它反對霸權主義的姿態(tài)將會越來越明顯。
應該說,澳門文化既是一種具有文化交流考古式意義的"博物館文化",從其"文化地層分布"中,分明殘留了眾多中西文化交流時的歷史足音和歷史記憶,又有知識考古學的價值,從西方傳教士經(jīng)澳門而入中國的種種歷史遺跡,也能夠從一個側面考察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并在清理了"盲視"以后,對中國文化的自我更新提出歷史的"洞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