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敏:全球金融危機的應對與中國改革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據(jù)美國商務部修正數(shù)據(jù)顯示,經季節(jié)性因素調整后,美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折合成年率后為下降5.7%,小于去年第四季度6.3%的降幅,經濟學家認為,這表明美國經濟在2007年底首陷衰退后已經觸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4月發(fā)表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美國經濟到2010年年中可望開始復蘇。對此,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首席經濟顧問薩默斯表示,美國經濟雖然已經結束“自由落體”式的下滑階段,但復蘇仍有漫漫長路要走。
危機無疑已經改變了世界,也將深刻地改變中國。這場全球金融風暴爆發(fā)已經一年多了,站在“止跌回穩(wěn)”的復蘇關口上,再來看待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場危機?我們又是如何在應對這場危機?而這場危機能為中國的下一步改革帶來什么?
危機:世界經濟恐陷“日本沉沒的十年”
在危機的題目下,主要講四點,如何判定、如何分析、雙重危機、危機的進程。
第一,如何判定危機。
危機爆發(fā)之后有兩句話現(xiàn)在成為了共識。一句話是說這場危機是百年未遇的,這是格林斯潘的話。還有一句話,這是二戰(zhàn)以來第一次真正的全球性危機。二戰(zhàn)結束到現(xiàn)在已經過去60多年了。對于這樣兩句話好像有共識,沒有什么太大的分歧。這是基于歷史經驗對危機進行的判定。
第二,如何分析。
我們通常從經濟理論的角度給出分析,而經濟分析分為兩層,一層是經濟學,另一層是政治經濟學。
經濟學的分析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產業(yè)周期理論。所謂的長周期理論,有康德耶拉夫周期等,它的主要論斷是經濟的高成長階段往往和重大、新興產業(yè)的出現(xiàn)有關聯(lián),和技術的突破、市場的突破相關聯(lián),它的孕育期有二三十年,成長和發(fā)展期也有二三十年,所以康德耶拉夫周期是以五十年來看待的。這次危機爆發(fā)之前,最重要的產業(yè)發(fā)展是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它在試驗室和軍用上走過很長時間,大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走到社會生活和整個的經濟生活當中來,它的發(fā)展頂點,走到頂峰大概是以2000年的納斯達克泡沫爆發(fā)為標志。
但是比產業(yè)周期理論更重要的是經濟學的另一個方面分析,直接從經濟學理論來分析這次危機,F(xiàn)在一個詞流行起來,叫做“資產負債表衰退”,或者說“資產負債表危機”。這個范疇的創(chuàng)始者是日本野村證券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他是已故;鶗䲡L辜振甫的侄子。2008年辜朝明出版了《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機中幸存和發(fā)展》,重點是總結日本長達15年衰退的基本經驗,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辜朝明在書中說,日本的衰退時期有三個重要的宏觀現(xiàn)象,一個是經濟增長低迷,長期在零增長上下徘徊。第二是通貨緊縮,物價總體上處在一個陰跌的狀態(tài)中,物價處于負的零點幾的狀況。第三個宏觀經濟現(xiàn)象,術語是流動性陷阱,翻譯成普通話就是零利率———央行的貸款利率降到零,也沒有人借錢。這三大宏觀上的表象籠罩了日本十幾年,揮之不去。
辜朝明先生認為這個危機的實質是“資產負債表危機”,在這樣的危機下,傳統(tǒng)的資本主義二三百年以來的傳統(tǒng)的經典的商業(yè)周期危機發(fā)生了變化。辜朝明先生認為資產負債表危機是一個新型的,一種陰態(tài)下的危機。陰態(tài)下發(fā)生的危機與傳統(tǒng)的陽態(tài)下發(fā)生的商業(yè)周期危機有非常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陰態(tài)下的這種資產負債表危機,企業(yè)微觀主體的行為發(fā)生了轉變。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企業(yè)的目標在于利潤的最大化,企業(yè)始終在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但是辜朝明說,在資產負債表危機下,企業(yè)的微觀目標從利潤最大化變成了負債最小化,這是一個本質的變化。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呢?就是全球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進入了不同的階段。辜朝明先生認為,從1929年美國的那一場危機就已經帶有很強的資產負債表危機的特點了。市場的發(fā)展,特別是金融的發(fā)展,資本市場體系的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所有的資產都已經開始證券化了。后來就出現(xiàn)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許多企業(yè)在危機到來時不能破產,在全局程度上必須解救它或者是保護它。當危機到來的時候,資產受到了很大的損失之后,負債損失相對少,資產和負債的匹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所以到了危機以后,微觀主體的企業(yè)、銀行或者是家庭,就不得不花很長的時間用得到的錢恢復資產負債表,使它變得正常起來。
為什么零利率都不借錢呢?零利率在物價還在下降時,零利率也是正的。另外,企業(yè)在創(chuàng)造新的產業(yè)、創(chuàng)造新的需求上沒有動力,所以不會借錢。在當時的日本只有政府借錢。為了彌補企業(yè)需求的縮減,維持經濟哪怕是零的增長,而不至于是負的增長,日本政府在整個十幾年的衰退中,花了很多錢去補助企業(yè)、救助銀行,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工程,F(xiàn)在日本政府成了發(fā)達國家里政府債務占GDP比例最大的國家,是180%,就是在這十幾年危機當中逐漸積累起來的。美國現(xiàn)在債務也是越來越大了,但占GDP的80%多一點。歐洲歐盟成立的時候,有一條財經紀律,要求各國的國債不能超過本國GDP的60%.中國現(xiàn)在是30%不到。
世界金融體系的發(fā)展,到了上世紀80年代又上了一個全新的臺階。用辜朝明的話來講,形勢已經發(fā)生根本的變化,不是貿易決定資本、投資決定資本,而是資本市場自身的運轉決定貿易的走向和投資的走向,決定貿易的結構和投資的結構。辜朝明深刻指出,美國2008年爆發(fā)的這場危機,也是一場資產負債表的危機。
前不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先生到廣州來,我作為嘉賓到場,問了他一個問題,你對辜朝明的“資產負債表危機”怎么看,美國是不是這樣的危機?克魯格曼是很誠實的學者,他表示同意,但是認為其中引用的一些資料還可以再研究?唆敻衤鼡鷳n世界經濟同樣陷入“日本沉沒的十年”。
第三個層次是政治經濟學。危機到來之后,在政治經濟學的層面里也有很多的議論,涉及到整個全球格局的合理性,涉及到權力、責任、分配,超越了經濟,進入到政治、社會和歷史。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格局是歷史形成的,包括美元的地位問題、美國的主導權問題、發(fā)展中國家擴大權力份額的問題等等,現(xiàn)在政治經濟學的討論迄今為止還缺乏特別系統(tǒng)和透徹的議論。
第三,雙重危機。
有人說這次危機是百年危機和千年危機聯(lián)袂到來,百年就是金融、經濟危機,百年未遇,千年危機就是氣候和能源危機。前些年在氣候的問題上,全球逐漸達成了共識,就是人類的活動已經顯著影響到了大氣的環(huán)流,已經開始顯著增加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本來如果沒有這場危機的話,那么2009年最大的事是第一次全球氣候大會,大家要在氣候問題上根據(jù)已經達到的共識制訂出行動規(guī)則和行動方案,所以雙重危機的到來要求人們找出辦法來,同時對付兩個危機。
第四,危機的進程。
通常人們將危機的進程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急救期,一個是復蘇期。關于急救期,現(xiàn)在大家慢慢認為已經見底了,用克魯格曼的話來說,已經將經濟從重癥監(jiān)護室推出來了,現(xiàn)在人們討論的重點已經轉移到復蘇期究竟會是什么樣,會有多長的時間,走勢是V形、U形、W形還是L形呢?
中國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已經是到7%了,大家認為下半年8%沒有問題,因為去年的上半年我們平均12%的增長率,去年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遇到危機之后,下半年總平均是9%的增長率。到今年下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全年保8好像沒有問題,還有人樂觀地認為是9,甚至到10,是不是中國已經實現(xiàn)了V形反轉了呢,全球如果是L形,中國是不是V形了?很多人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應對:面對國外國內兩個失衡,內有積火、外遇風寒
我主要是想講兩個方面的問題,我觀察到的一些現(xiàn)象,一是美國怎么應對,一是中國怎么應對。
我覺得這次危機對于美國的震撼比我們中國人現(xiàn)在能夠感覺到的和想像到的要大得多。他們這一震呢,震出黑人總統(tǒng)來,史無前例。我覺得如果沒有這場危機,黑人當總統(tǒng)可能是20年以后的事。
某種程度上,冷戰(zhàn)結束之后,美國沉迷在一超獨大的自滿之中,上世紀90年代初期冷戰(zhàn)結束,十幾年的時間美國沿襲著過去冷戰(zhàn)的思維,到處找著自己新的敵人,曾經將中國看做是潛在的戰(zhàn)略競爭對手!9·11”一下子推行了全球的反恐戰(zhàn)略,將恐怖分子作為主要的敵人,奉行“不得不帝國主義”,大量的資源和力量用到這些目標上去了。在小布什執(zhí)政的8年里,這種狀況走到了極端。正好美國換屆大選時,金融危機爆發(fā)了,奧巴馬是美國政治家里最早的,比較鮮明的批判反對小布什的人。
我覺得這場危機結束了美國這種狂喜、迷失的狀態(tài),美國在這場危機的沖擊下,做了比較深刻的反思。這個反思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跟我們1976年打倒“四人幫”,一直到1978年真理標準的討論相比。
我的感覺和觀察,奧巴馬上臺之后,基本上是反小布什的路線而行之。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布局,看起來像是“一點兩線”。一條線是安全線,美國通過和歐盟、俄羅斯合作以求安全。歐元和美元是一個競爭的態(tài)勢,這是潛在的競爭對手。軍事上能夠跟美國競爭的還是俄羅斯,別人競爭不了。奧巴馬到俄羅斯去能夠這么說,他說你反對我這個反導系統(tǒng),我在波蘭搞你反對,別的國家你也反對,那么放在你這兒怎么樣?誰能想到他這么提建議呢?
還有一條線是美、中、日。原來提G2,現(xiàn)在是G3,奧巴馬要推新能源戰(zhàn)略,這三者是高度互補性的合作者,真正的戰(zhàn)略設計能力在美國,部分技術和高精尖能力在日本,中國是一個廣闊的市場。肖耿博士有一篇文章說,為了應對危機,美、中、日應該高度合作,將匯率掛死,共同承擔克服危機的成本,然后共享戰(zhàn)勝危機走出去的紅利和繁榮。其實這就反映了某種美國智囊團的思考。美國是一點牽兩線。另外一個點是中東,隨著新能源的發(fā)展,石油重要性的下降,這個地方要從焦點、熱點變成一個合點,這就是美國的全球布局。
對奧巴馬真正的考驗,是怎么走出這場危機。克服經濟危機奧巴馬有“兩手”,一手是拉手,就是新能源戰(zhàn)略,一個是推手,就是負利率。
國內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關注新能源,奧巴馬團隊中的朱棣文,是新能源的專家。可再生能源以風能為代表,風電、超導輸變電,人們稱之為智能電網或者是互動型電網,芯片和計算機跟著入戶,使每一個消費者又是生產者,可以和電網中心互動,自主利用峰谷電價。薄膜太陽能和綠色建筑,還有新能源汽車,儲能技術,將這些東西組合到一塊,變成了一個新的系統(tǒng),有人測算過,這一塊東西要發(fā)展起來,經過若干年后,有可能形成二三十萬億美元的大產業(yè)。
現(xiàn)在美國的GDP大約是14萬億美元,二三十萬億美元大大超過了美國現(xiàn)在股市的規(guī)模、房地產的力量規(guī)模,也超過了互聯(lián)網的力量規(guī)模。新能源戰(zhàn)略的推出是一石三鳥,他要解決經濟危機、氣候能源危機,同時還要解決產業(yè)發(fā)展問題。奧巴馬是認真的,這就構成了他的一個拉手。以往美國人在氣候問題上始終是消極的,它就不簽京都議定書,現(xiàn)在奧巴馬一下子就轉積極了,奧巴馬要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了,對全人類、對整個氣候、可持續(xù)發(fā)展負責,不但負責,還要變成主要的主導者,甚至是領導者、帶頭者。
那推手是什么呢?就是負利率。負利率是對付我剛才說的資產負債表危機,解決零利率下沒有人借錢的問題。美聯(lián)儲3月份露出過一句話,說當前最理想的是負5的利率。負5的利率在現(xiàn)實中有兩個辦法實現(xiàn),一個是銀行零利率加財政貼息,誰借錢財政給補5%,但大面積的補貼利率根本做不到。還有另外一個辦法,就是讓美元貶值。
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先生,現(xiàn)在是牛津大學的校長,是很有經驗的政治家。他跑到美國一趟,回來寫了一個游記,兩點感觸。一是美國和歐洲太不一樣了,同樣的危機沖擊下,歐洲一片沮喪,美國好像到處洋溢著希望,人們共同的心聲是幸虧我們有一個奧巴馬。第二點感受,萬一奧巴馬厭倦了怎么辦?因為奧巴馬干的這些活太超常了,不是常人政治家能夠承當?shù)幕,一個新產業(yè)的誕生不光是技術,還是許多制度的改變。這些戰(zhàn)略的設計、實施、推進倘若真正見效的話,五年或者更長時間能夠真正走出經濟危機,那不得了。可是,萬一奧巴馬厭倦了怎么辦?彭定康的感覺還是蠻到位的。
中國在危機前后,從宏觀調控上,是一個急劇的轉身。從雙防(防通脹、防過熱)到一保一控(保增長、控物價),再到全力保增長,形象說從4.8到8.2008年要保物價不超過4.8%,現(xiàn)在是全力保GDP增長到8%.現(xiàn)在整個政策的重點,實施的重點,包括媒體關注的重點,比較多的全放在短期上,比如說股市怎么樣啊,比如說房價還漲不漲了。很多學者的討論都圍繞這些,總體上的應對是應急短期為主。
剛才我說美國有深刻的反省和反思,(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有了新的戰(zhàn)略和目標的選擇。中國現(xiàn)在好像是應急、短期為重。我就加一點評價,不一定對。
第一點議論,不要在一條石路上絆倒兩次,走過去摔一個跟頭,回來又摔一個跟頭,這就不聰明或者說不夠聰明。但是實際問題,我們對外部的情況和內部的情況,判斷和拿捏是不是正確和準確?如果判斷不是很準確,甚至有很大的片面性,那么就會有很大的問題。危機爆發(fā)前后,是一個時間的臨界點。這之前我們是一套方針,之后我們變成另外一套方針了。
現(xiàn)在全球危機是全球失衡,消費和投資不成比例,美國人借錢中國人不花錢,其實中國內部的失衡也很嚴重。兩個失衡碰在一塊,在危機爆發(fā)之前我們對外部的失衡感覺不深,但是對自己的內部失衡已經有所感覺,所以在十七大前后就有很多好的提法提出來,像統(tǒng)籌兼顧、和諧發(fā)展、促進民生,就是已經有感覺了,已經開始做一些事情了,但是還沒有做多少,外部的全球危機就來了。面對兩個失衡,在這樣一個臨界的時間點上,我們前面的判斷和后面的判斷,有些地方是對的,但是并不全面。
比如說危機爆發(fā)之前我們是雙防:防通脹、防過熱。2004年之后有一點溫和的通貨膨脹,到了2007年,通脹到了4.7,200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說要把通貨膨脹控制在4.8.為了控制通脹,從方便面、袋裝奶、電價、煤價等都開始進行管制。我覺得在管制物價這個問題上,當時判斷形勢有所偏誤。當時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物價就是國內因素造成的,還有一種意見認為多半是外來的,全球經濟失衡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大商品飛漲,如油價從十幾美元一桶到了140美元,大商品的價格帶進來的是輸入型通脹,外部的因素占一半以上,內部因素不到一半。在輸入型通脹占主導的情形下,為了社會穩(wěn)定,給窮人發(fā)補貼,大學生加一點伙食費,這些都對,但為控制通脹而強行管制物價,使之壓在一個人為設定的低水平下,其結果必然是強行扭曲市場結構,導致短缺與劣質,到頭來還是管不住。
危機爆發(fā)后,現(xiàn)在又是新的形勢。全球經濟進入冬天,通縮到來,我們又改方針了,雙防、一保一控變成全力保增長了。全球都是零度以下,我們要8度。溫度下來了提醒大家,窮人發(fā)一件坎肩、加件外套,注意保溫別凍著。另一種做法是光著膀子燒火取暖,胸前一堆火,背后一堆火,房地產、股市不都是火嘛。項目+故事作引柴,流動性是澆油。兩種做法,哪一種更合理?現(xiàn)在中國面對兩個失衡,內有積火、外遇風寒。
現(xiàn)在有的學者專家開始關注遠期的情況,政府的方針也在調整。上半年1-6月份發(fā)放七萬億元的貸款,下半年說是三萬億,全年不超過10萬億,去年是全年不超過5萬億,去年是12%的增長,平均是2元錢貸款換得一元錢的經濟增長。我們今年保8%的增長,大約平均4元錢貸款換得一元錢的經濟增長。有學者建議,我們能不能將調結構、促民生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三年將居民消費占GDP比重提高十個百分點,居民的消費占GDP的比重現(xiàn)在不到35%,就是一百元錢的GDP里只有35元錢是居民消費的,美國大概是71%-72%,日本大概在67%-68%,俄羅斯也在56%.我當然贊成這個想法,但是具體一想也覺得困難重重,為什么呢?我們分析一下。
去年30萬億的GDP,十個點就是3萬億,在今后三年如果提十個點,就是今后三年每年在消費的正常增長下,還要額外的增長一萬多個億的居民消費額,才能夠在三年之后將這個比重提上去。新增一萬多億的消費額,要靠新的制度和政策把它促上去,前提是要在收入分配的政策上做很大的調整。我舉一個例子,給農民實行農業(yè)稅的減免,給農民種糧直接補貼。這兩項政策給幾億農民的好處,按照2006年的情況計算是1200億元,按照2008年的情況是2000億元以上。如果增加一萬億,這樣的措施得五六七個上去,才能夠將額外的一萬億消費推上去?墒沁@樣的措施怎么來的?我們通常說政策儲備,一個問題開始研究,動手、試驗,到政策全面推出來,有時候往往需要十年的時間。我們有多少這樣的政策儲備?
改革:內部動力不足,形成了開放帶動改革的趨向
我長期在改革研究的領域工作,后來在這個領域守望、觀察和思考,也有一些心得。我們的改革有一點像是黃河,我們在空中鳥瞰黃河,中國西高東低,所以大河東去,辛亥革命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雖然黃河九曲,但還是向東的。新中國成立之后一個大彎子向北去了,我們走了彎路。改革開放將這個又拉下來,又東去了,我們變革最快的部分已經入海了,變革最慢的地方可能在壺口瀑布,彎還沒有拐過來,但也是順應潮流,這是我們三十年的一個歷程。
第二個比喻,用走路來說,我們的改革開始是在危機的刺激下,政治上做了大的調整,開啟了經濟改革,但是一開始中國的改革是兩條腿走路的,政治和經濟。農村的聯(lián)產承包第一步,它是經濟措施,左腿邁出去,然后人民公社取消,人民公社是農村基層的政治組織,第二步邁出去了。到了1985年,整個改革的中心轉移到城市,首先是國企改革,也是經濟的,給企業(yè)以利潤留成,獎金、承包費都發(fā)上來了,第二步實行廠長負責制,而“文革”期間是黨委書記負責制。當改革全面鋪開的時候,很快各個方面都加快的時候,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老百姓生活改善的過程中怨言反而增多了,因為社會上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我們進入所謂全球改革的高漲期。這時,中央最高層開始研究政治和經濟怎么配套,經濟這條腿往前跨得太快了,后腿邁不出去,再跨就劈叉了,還能穩(wěn)住嗎?可惜隨后我們遇到政治風波,這條腿沒有邁出來。那場風波之后,實際情況是將前面的那條腿往回收,先站穩(wěn)了。鄧小平南方講話后,又將這條腿往前跨了。后面的朱镕基打了很多硬仗,也解決很多問題,雖然這樣走路很累,但是政策方向沒有變,積小為大,成就了我們三十年讓世人都感到驚訝的成果。
到了后半期,內部動力不足,形成了開放帶動改革的趨向。加入WTO后,改革開放繼續(xù)上臺階,從引進資金、管理上升到成套引進規(guī)則,人家拉著你走。但是這回遇到全球危機麻煩了,全球化受挫,停下來了,我們也就窩在這里了。能不能重新站起來自己走?我們希望近百年來受盡苦難的民族和國家這次能夠真正走出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