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仇和們”充足空間|安卓8.0存儲空間管理器
發(fā)布時間:2020-03-24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專家解讀“個性官員”現象 “中國官員形象經歷了一個從老黃牛式到個性多元的轉變!庇嘘P機構對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的“官場文化”進行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仇和就是“個性多元”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
行政管理學家們給仇和這樣的“個性官員”總結了一個定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出現在中國政壇上的個別官員,他(她)或者敢于挑戰(zhàn)官場的所謂“顯規(guī)則”或“潛規(guī)則”,立場鮮明,仗義執(zhí)言,敢做敢當;或者敢于突破傳統(tǒng)施政思維,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努力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營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或者敢于觸動部門和局部既得利益,關注民生,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振臂高呼;或者敢于揭露個別領域中的敏感問題,直擊社會時弊,甚至把官位和“烏紗帽”置之度外。
舉目看來,被媒體和民眾稱為“個性官員”者不斷涌現,甚至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如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審計署原審計長李金華,原國家安監(jiān)總局局長李毅中,國家環(huán)保部副部長潘岳;市縣級官員中,如山西長治市原市委書記呂日周、四川巴中市原市委書記李仲彬、山西大同市市長耿彥波……
他們代表的是“良心”
中國社科院有專家經過研究,把“個性官員”分為兩類:一類是鐵腕執(zhí)政者,另一類是仗義執(zhí)言者。
“鐵腕執(zhí)政者”中,除了仇和,當數曾掀起“長治風暴”的呂日周。2000年初,他一到長治市委書記任上,就發(fā)動了一場“媒體治市”的變革實驗,讓輿論監(jiān)督的矛頭直指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在黨報《長治日報》上點名批評工作不力的黨政官員,甚至破天荒地在“頭條”上批評長治市副市長等人。
如今在大同市,又出了個被山西人稱為“呂日周第二”的人物――市長耿彥波。為恢復大同古城面貌,他掀起“造城風暴”?吹焦こ滩贿^關,他會氣得用礦泉水瓶往施工負責人身上拍;沙子和水泥的比例不合格,他會一把抓住對方胸口,把水泥摔將過去。
湖北咸寧市咸安區(qū)原區(qū)委書記宋亞平,在干部制度改革方面敢下“狠刀子”。為了消減臃腫的機關,他將干部們一個個叫到辦公室談話,鼓勵他們外出打工。除了保證外出打工干部的各種保險,咸安區(qū)還對打工干部每月發(fā)放150元的生活費,外出打工的收入全部歸個人。對那些答應了卻沒走出咸寧的干部,一經發(fā)現要給予警告甚至開除公職的嚴厲處分。4年間,咸安區(qū)先后有2300多名區(qū)直機關干部被推向社會。
“仗義執(zhí)言者”中,時任廣州市市長張廣寧一直調門不減。2007年兩會期間,張廣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擲地有聲地表示,廣州將全力以赴把房價壓下來,至少要穩(wěn)定在合理的水平。他還讓“想買房的中低收入者不要著急”。當時,在房價上漲過快、公眾極為不滿的現實環(huán)境下,很多執(zhí)政者為高房價辯護,或表示沉默,唯獨張廣寧敢第一個“吃螃蟹”,讓廣州的百姓看到了政府治理房地產市場的決心。
鐵面審計長李金華連續(xù)多年掀起“審計風暴”,點名批評財政部等中央直屬部門,對這些同級單位公開“開炮”;人稱“救火部長”的國家安監(jiān)總局局長李毅中,屢屢怒斥黑心礦主和監(jiān)管不力的地方官員;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點名痛批8省市落實貧困生助學貸款政策不力……這些“仗義執(zhí)言者”都被百姓稱為“中國官員的良心”。
孕育仇和式官員的“土壤”
行政管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壽龍曾對“仇和現象”做過專門研究,并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有2000多個縣(市)委書記和300多個地級市委書記,仇和為何能脫穎而出,成為以鐵腕執(zhí)政并受到廣泛關注的書記呢?他說“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其人有特殊的個人品質。官場上很少有人能夠像仇和那樣特立獨行,即使面臨巨大的爭議和壓力,也能堅持到底。他的施政技巧很超常。比如他與下級“玩信息不對稱的游戲”,讓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其次,其人所在職位權力伸縮空間大。我國法律所界定的市縣級政權結構比較靈活,缺乏制度化。一級政府雖五套班子俱全,但在操作上基本還是圍繞黨委運作,使得書記具有絕對的權威和權力,這就給強勢書記的產生提供了制度條件。如仇和既是昆明市委書記,又有云南省委常委身份,這使得他在上層獲得了顯性的保護。
再次,其人的作為迎合了中國特有的民情。中國百姓普遍缺乏公民精神,缺乏個人基本權利意識,生活中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悲嘆自己命苦。一旦遇事,總希望有救世主或“青天”出現,為民作主。其表現就是“只認結果不管過程”。這為像仇和這樣的強勢人物推行命令提供了便利。
無論是“仇和現象”,還是范圍更廣的“個性官員現象”,都離不開孕育它的“土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zhí)N嶺曾總結說:“個性官員的出現,源于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隨著中國大環(huán)境的變化,中國官員的言行風格也經歷了從拘謹到開放的變化。”一些官員,因其所分管領域的特殊性,容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話語權較寬松的環(huán)境下,那些敢于負責任,敢針砭時弊,敢碰“敏感問題”的官員,自然會受到民眾的歡迎和擁戴。
需不需要“個性官員”?
上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就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毫無疑問,鄧小平認為好的制度最重要。第一,好的制度會對壞人進行嚴密的防范;第二,如果這個人確實不行,制度會淘汰他。
就“個性官員現象”與我們的相關制度等問題,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對記者進行了解答。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從國家層面來講,對“個性官員”持何態(tài)度?
竹立家:從理論上說,我們不需要“個性官員”。因為我們有選拔干部的制度,有使用干部的規(guī)則,更有讓他們施展才華的舞臺。
環(huán)球人物雜志:為什么“個性官員”不斷涌現,仕途似乎也越來越順,如仇和?
竹立家:這就要回到現實來說,一方面我們的各項制度如民主選舉制度和用人制度還不夠完善,特別是一些制度在執(zhí)行中走樣,甚至“潛規(guī)則”盛行;另一方面“謙虛謹慎、老成謀國”的傳統(tǒng)政治理念根深蒂固,我們的創(chuàng)新型官員太少。所以,現實生活中我們歡迎“個性官員”的出現,希望他們對官場“潛規(guī)則”帶來更多的沖擊,為干部隊伍帶來更多的活力。有關方面的態(tài)度也明顯表示了對他們的認可和包容。
環(huán)球人物雜志:近年來出現的“個性官員”有哪些新的變化和特點?
竹立家:我認為有三方面的變化比較明顯,一是現在的“個性官員”知識層次高了,很多人甚至是專家型官員,決策的科學性更強了;二是他們的執(zhí)政技能也提高了,比較講究領導藝術和方法;三是他們的行事風格顯出更多的柔性和親和力。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在相關制度建設方面您有何建議?
竹立家:首先,制度建設要立足長遠,越是重大的問題,就越是要保證有制度化的解決途徑,不能寄希望于“個性官員”。其次,要建立起讓精英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體制,尤其是發(fā)現那些有才能的“個性官員”,要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空間和平臺,把他們培養(yǎng)成做大事的“成熟官員”或政治家。第三,加強“一把手”的選拔和監(jiān)管制度建設。今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與新任縣委組織部長培訓班學員座談時指出:“選好一個干部,造福一方百姓;選弱一個干部,耽誤一方百姓;選錯一個干部,害了一方百姓!备骷墶耙话咽帧钡淖饔糜绕渲匾,所以要進一步擴大民主,選好用好這個位置上的官員。
相關熱詞搜索:充足 空間 給“仇和們”充足空間 給仇和們充足空間 專家 給仇和們充足空間 個性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