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一:我想我們會成功
發(fā)布時間:2020-04-11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我認為中國現在要做的事情是:在技術與財力尚能承受的情形下,努力像云南省這樣,要大大降低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的)幾率。 56歲的何大一(David D.Ho)教授有一張標志性的娃娃臉,戴副眼鏡,隨著笑容的漾開,眼睛會瞇縫起來,神情親切柔和。出現在公共場合的何大一,身旁總是簇擁著一堆記者、醫(yī)生、志愿者與熱情洋溢的年輕學子,不時有人提出與他合影的要求,他總是很爽快地應承。
現任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ADARC)主任的何大一祖籍江西,生于臺灣,12歲時移民赴美;1974年,22歲的何大一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于加州理工學院,1978年他獲得哈佛大學醫(yī)學院醫(yī)學博士學位。1981年,在洛杉磯Cedars-Sinai醫(yī)學中心當見習醫(yī)生的何大一接觸到艾滋病病例,這是全球最早發(fā)現的第一批艾滋病人。
何大一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學家之一,也是首先闡明艾滋病病毒復制多樣性的科學家之一。1996年,因發(fā)明研究聯合抗病毒療法即艾滋病雞尾酒療法,何大一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當年年度風云人物,“有人制造新聞,有人創(chuàng)造歷史,而當后世撰寫這個時代的歷史時,會把人類在對抗艾滋病之戰(zhàn)中扭轉乾坤的人,視作真正的英雄”,何大一幫助了數以萬計的艾滋病患者“解除了死刑”。
1999年,何大一及其同事發(fā)現人體免疫系統T細胞中的CD8可以有效對抗艾滋病病毒(HIV);2000年,何大一團隊研制出C型艾滋病疫苗,目前C型艾滋病疫苗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2007年年底,他出任清華大學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如今,何大一與張林琦等一些科學家正密切與中國云南政府合作,幫助當地224位HIV陽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婦實施母嬰阻斷措施,讓她們生下健康寶寶。
2008年10月19日,何大一教授忙里偷閑,與《新民周刊》記者分享了當下艾滋病領域的進展與他本人的心得。“有問題盡管問”,他總是這樣擺手示意,并嘗試用特地學過的中文與記者交流,一直很耐心。有著一個蘇格拉底式腦袋的他,總是精力充沛的模樣!斑@幾年David四處奔波,蒼老不少”,一位熟悉何大一的華人科學家這樣感嘆。
“可以親眼看到這些好的結果,我很感動”
《新民周刊》:你們在云南的母嬰阻斷項目對224位HIV陽性的孕婦進行藥物干預,這些孕婦所處孕期是否有所不同?
何大一:每個孕婦的孕期是不一樣的,很多孕婦是在分娩前四五個月(進行藥物干預),有一部分病例是已經快分娩時才有干預的。全面使用藥物治療,效果非常好。
《新民周刊》:我看到云南省艾滋病關愛中心主任醫(yī)師周曾全展示的圖片中,有一位HIV陽性的孕婦CD4(人體免疫力指數)很少,她的腿上布滿皮疹……你接觸的云南的類似HIV陽性孕婦母親,她們對于艾滋病的了解是怎樣的?
何大一:很多感染了艾滋病的母親開始時都不了解(HIV)。我們不只培訓一些工作人員,還培訓病人,她們參加我們這個項目以后,對自己的情況比較了解,慢慢地她們越來越懂得這個疾病。
開始時,每位母親的情緒都會比較敏感,可慢慢地她們改變態(tài)度了,比較了解艾滋病以后,她們也會說:這種病不需要那么怕,很多人有歧視是不應該的。她們懂了以后,就開始自己站出來跟她們的鄰居說:我是一個感染HIV的病人。有香港的電視臺要去云南拍她們,她們也肯出來上電視面對公眾。
《新民周刊》:在開展云南母嬰阻斷項目的過程中,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何大一:我在美國做了27年的艾滋病研究,我經;刂袊8年的時間了,回到中國看到云南、河南那些艾滋病人,我一定是很動容的,好像是在美國80年代,艾滋病人很快就死了,我看過這樣的情況,我就決定應該回中國幫忙。所以我們開始跟云南一些部門開展很多不同的工作:開始時是把一些國外比較好的藥帶回來給病人用,以后還做很多培訓,最近才開始做母嬰阻斷工作。
很感動我的就是,最近我去云南鄉(xiāng)下地方,看到很多這些(感染了HIV的)孕婦吃了我們給她們的藥,身體恢復了健康,她們的兒子出生了,也是健康的,我覺得很高興。這幾年來可以親眼看到這些好的結果,我很感動。
《新民周刊》:目前在中國推行母嬰阻斷的成本如何?
何大一:目前每例母嬰阻斷的費用還是比較高的,如果要把整個云南省的母嬰阻斷工作都做得非常成功,大概需要500萬美元。到現在還算不出來到底全中國(推行母嬰阻斷工作)需要多少資金,因為得計算中國感染HIV的母親數量與干預的手段,但現在并不知道中國感染HIV的母親人數與規(guī)模。云南母嬰阻斷項目是做個示范。一旦母嬰阻斷項目在規(guī)模上推廣了,成本可以下來。
《新民周刊》:你認為,在中國推行母嬰阻斷過程中必須直面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何大一: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找到感染了HIV的母親?
大多數母親都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艾滋病,而知道自己被感染的母親也不知道我們有這樣一個項目可以為她們提供服務。這就是我寄希望于你們媒體與新聞記者的原因,你們能使更多人知道這種(母嬰阻斷的)防治與服務是可以及時獲得的。
《新民周刊》:倘若對艾滋病的母嬰傳播不加控制,艾滋病傳播率在30%左右,如果進行干預呢?美國的情況是怎樣的?
何大一:美國是用最好的方法去做,是在2%以下。因為現在由于母乳喂養(yǎng)造成的感染率大約是15%到16%,而我們是可以用各種手段把母嬰傳播的幾率大幅度降低的。在美國特別在紐約州,母嬰阻斷已將艾滋病傳播壓到了幾乎不發(fā)生的地步!現在在美國許多城市,你已經不能發(fā)現新生嬰兒感染HIV了,去年全美國只有不到50個baby感染了HIV。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如今,美國將(艾滋病母嬰傳播)30%多的傳染率壓到了2%以下,這是緩慢下降的,有段時間是從30%至40%降到差不多15%,這幾年來又降到5%,最后終于降到2%以下。
所以我認為中國現在要做的事情是:在技術與財力尚能承受的情形下,我們是不是可以做到幾乎像美國那樣的地步?努力像云南省這樣,要大大降低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的)幾率。媒體、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領域的人們,大家一起努力合作。我們是真的可以做到的!
我們在云南做的母嬰阻斷工作跟美國完全一樣,可是中國很多地區(qū)都是用比較簡單的方法,傳播率還是在8%至15%。但即使用簡單的方法,也對這些感染了HIV的孕婦幫助很大。云南情況特殊,有很多屬于邊遠地區(qū),我們給(HIV陽性的孕婦)她們提供奶粉與藥物治療等。我想,如果對邊遠地區(qū)的人群都可以有好的干預效果,相信這種模式可以在中國其他發(fā)達地區(qū)推廣。
研制艾滋病疫苗,“5年不夠”
《新民周刊》: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及醫(yī)學獎頒給了兩位發(fā)現艾滋病病毒的科學家,呂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與巴爾?西諾西(Francoise Barre-Sinoussi),在你看來這是個遲到的獎勵嗎?
何大一:他們是首先找到這種病毒的,這是很大很大的貢獻。我覺得他們得到諾貝爾獎是很應該的。
《新民周刊》:76歲的呂克?蒙塔尼近日大膽預測,“4年內將有一種治療性的艾滋病疫苗問世”。
何大一:他現在根本不在做(艾滋病疫苗)研究,他太樂觀了。
《新民周刊》:你現在正在研制的C型艾滋病疫苗進展如何?
何大一:我們已經有兩種疫苗做到臨床階段工作,我們叫Phase One Study,第一期臨床已經做完了,我們現在在美國又有新的方法,可是這些新的方法還在實驗室里在動物體上(試驗),比如猴子等動物。我們想去云南那里做疫苗,我們的一些vaccine preparation(疫苗準備工作)已經開始做了。
《新民周刊》:當聽到默克公司為期十年的Ad5艾滋病疫苗IIb期的臨床試驗失敗的消息,你驚訝嗎?
何大一:我早一點聽到,Merk(默克)公司的人提早跟我說了這件事情。大家都很失望!
《新民周刊》:Ad5疫苗的失敗對你的C型艾滋病疫苗研究有影響嗎?在Ad5疫苗失敗以后,第17屆世界艾滋病大會氣氛一度低迷。
何大一:Merk公司Ad5疫苗的失敗是對全球(艾滋病疫苗研究)有很大的影響的,這是對T細胞疫苗思路的挑戰(zhàn)。我們在做的疫苗也受到影響,我當然有馬上調整我的一些疫苗設計的思路。我想,只靠T細胞不夠,一定要靠抗體,可是用抗體來殺HIV是不簡單的,這是很大的困難,現在我所有在實驗室的同仁都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其實我們在美國做的大部分工作是做疫苗研究。默克的Ad5疫苗到了IIb期,但失敗了,目前還沒有成功通過III期的HIV疫苗。
《新民周刊》:你曾預測你的C型艾滋病疫苗大概需要5年到10年研制出來,現在看時間是否足夠?你自認在未來的生命中是否還有可能研制出一種成功的艾滋病疫苗?
何大一:時間可能夠,也可能不夠,這個我不知道。但我可以告訴你――5年不夠。ㄐΓ
研制艾滋病疫苗的過程中,當然有科學家要放棄,可也有別的新的科學家來參加這種研究工作。我已經連著做了27年艾滋病研究了,沒有放棄,我想我們會成功,我就是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但我知道,不是很短的時間。
《新民周刊》:你剛剛講,你在未來會把更多重心放在艾滋病的機理研究上,開展基礎研究。
何大一:對,我們要思考的是怎么去做(HIV)疫苗計劃,vaccine design(疫苗設計)還是要靠基礎研究,我們現在不知道怎么去做vaccine design,我想還要很久才有疫苗出來。
我們很清楚(HIV對人體產生作用的過程),可HIV這個艾滋病病毒跟別的病毒不同,它在病毒外面那個蛋白,我們叫gp120,它變化很快,這個蛋白的外面好像又有很多糖,動得很快,它不是呆在那里讓抗體來殺它……如果我們不解決很多這些問題,我想(艾滋病)疫苗是不可能研制出來的。
《新民周刊》: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研究艾滋病疫苗,你認為是否會造成資源浪費?
何大一:我被問到的最多的問題應該就是關于艾滋病藥物和疫苗研制的有效性問題。(疫苗研究)不會是資源浪費,需要的嘛,攻克艾滋病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有效的)疫苗。
《新民周刊》:2001年《時代》周刊刊登過一篇評論文章,評價你“可能是少數幾個仍然相信藥物能夠根治艾滋病的人之一”,F在的你研究的重心在哪里?
何大一:我做的研究大部分是艾滋病疫苗方面的,不能說做了20年都失敗了,我們就不干了,這種態(tài)度我不同意!因為這是很大很大的一個科學問題!
假如疫苗做得出來,是很大的貢獻,因為如果我們以后成功研制出艾滋病疫苗,就可以做疫苗給別種病毒或細菌;但假如做不出來,這種研究也有別的好處,像現在我們做艾滋病疫苗,我們發(fā)現了好多新的方法、新的科學用法。你去做科學研究,絕對不會是浪費。
“這12年是慢慢地進步”
《新民周刊》:你在加州理工學院讀本科時主修物理,后來又去學醫(yī)學。你怎樣決定這個轉變的?
何大一:物理、醫(yī)學都屬于科學方面的,美國跟中國不一樣,美國是你先去讀大學,大學畢業(yè)以后再去讀醫(yī)學院。所以我在讀醫(yī)學院的時候,很多人的背景都不一樣,有些人學科學,學文科的也有。我認為學了物理是很好的,因為學物理的人,數學要學得好,我們做一些病毒研究也需要應用數學方面的知識。
《新民周刊》:你現在到中國的次數越來越多,這是基于什么考慮?
何大一:我要來中國做事情原因比較簡單,現在我已經認識那么多人,我們已經跟他們合作了5年以上,在這里做工作比我去非洲做工作還簡單;我又是一位華人,跟中國有血脈關聯,緣分嘛。所以我覺得我應該來這里。
《新民周刊》:現在你到中國,就像明星一樣,被許多記者“圍追堵截”,你感到有壓力嗎?
何大一:(笑)很大的壓力。√貏e是我需要用普通話來回答你,用英文我的壓力就沒有那么大了。我的中文有進步一點,可還是不行。
《新民周刊》:你如何評價中國政府近年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何大一:喔,我想從2003年以后,中國在艾滋病政策方面進步好多,我覺得對艾滋病有一些Policy(政策)是蠻好的。溫家寶總理還有當時的副總理吳儀他們兩位對這個。ò滩。┦呛荜P心的,副總理也跑到河南去看艾滋病人,現在每年國家領導人都會提起這項以引起重視。2003年年底,我請美國前總統Clinton(克林頓)來中國,那次也在清華大學,他來了兩三天,專門做艾滋病方面的宣傳。如果大家對艾滋病更了解,艾滋病傳播的機會就更低,我想在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上,你們媒體可以幫我們做很多工作。
《新民周刊》:目前美國在艾滋病新藥的研制方面有哪些新進展?多年來,你見到過的許多艾滋病人已離開人世,作為艾滋病研究者的你感受如何?
何大一:這3年來,在美國好像有四五種新藥出來,加起來我們全部有二十五六種藥可以選來做一個Combination Therapy(聯合療法),這對美國病人是很好的方法,因為現在這種藥副作用少,又很方便,效果又特別好,比如,有些藥你每天晚上吃一次就夠了,一顆里含3種藥。這些藥是治療艾滋病的,能讓病人提高免疫力,你看見他們的時候并不知道他們有這種病,現在很多艾滋病人已經活了十幾年,都沒出事,約翰遜就是這樣的。我們還沒有好辦法去用藥或疫苗做艾滋病預防。
艾滋病開始(被發(fā)現)在80年代,前10年里我們所看的病人都死了,因為那段時間沒什么好的藥可以治療他們。到了90年代,幾種藥研制出來了,到1994年、1995年,我們就有好幾種藥可以合起來做(聯合療法),那時就變了很多,很短的時間內我們就知道把三種或四種藥合起來,用雞尾酒方法,可以把這個病毒控制得很好,讓病人身體恢復正常。最大的進步就是在1994年到1996年。之后這12年是慢慢地進步,更好的藥慢慢出來了,比較好的用法也有了。現在雞尾酒療法的副作用跟以前比少很多,以前的副作用包括出現脂肪流失現象等,現在很少有了,現在的藥物比以前進步很多。(本文根據采訪錄音整理)
相關熱詞搜索:我想 成功 何大一:我想我們會成功 我想成功 我真想成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