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昕,王旭:從國家主義到法團主義——中國市場轉型過程中國家與專業(yè)團體關系的演變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提要:專業(yè)性社團已經成為中國公民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北京大學公民社會團體研究中心的調查,作者發(fā)現(xiàn):由于國家的卷入,專業(yè)性社團的自主性尚未得到充分發(fā)展。在具有法團主義特征的社團監(jiān)管體系下,專業(yè)性社團享有壟斷地位。絕大多數專業(yè)性社團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形成的,也就是所謂“由組織出面組建”;
雖然國家不再為專業(yè)性社團提供財務支持,但業(yè)務主管單位通過領導人選擇有效地控制著專業(yè)性社團的活動。為了能夠繼續(xù)維持其壟斷性地位,專業(yè)性社團大多也不積極尋求社團自主性的強化。由于國家主義的遺產,國家與專業(yè)性團體的這種法團主義式關系,并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是一種過渡性形態(tài)。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在這樣一種大的制度框架中,國家與社會相互增權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否能夠得到發(fā)展,并且進一步推動中國的社團空間向社會法團主義轉化?
關鍵詞:專業(yè)性社團/公民社會/法團主義/國家與社會相互增權
市場轉型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最深刻變化之一就是專業(yè)人士社會自主性空間的拓展。在改革之前和改革初期,“專業(yè)人士”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類別并不存在,而是同所謂的“知識分子”混同起來的。無論是作為日常生活話語,還是作為政策文件中社會類別的稱謂,人們用“知識分子”一詞籠統(tǒng)地指稱所有達致大學教育水平的人士。所有的知識分子,當然也包括本文所關注的專業(yè)人士,都受雇于國家,也受制于國家。雖然黨和國家強調“又紅又!,但是政治正確性總是壓倒專業(yè)才干,成為國家管理專業(yè)人士活動時所遵循的第一原則。尤其是,有別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在改革前長期推行的對專業(yè)人士和知識分子的政策,具有民粹主義和反智主義特征,所有類型的專業(yè)人士和知識分子均被歸入所謂“臭老九”(White,1987:254),甚至屬于“人民的敵人”之列,經常成為政治運動的清洗對象(Thurston,1987)。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在許多社會經濟領域,中國的專業(yè)人士正在形成半獨立的社會群體。專業(yè)服務的組織、專業(yè)教育的開展、不同領域專業(yè)人士的社會角色和聲望、專業(yè)資格的認定、專業(yè)人士的薪酬收入、專業(yè)人士的工作條件等等,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場力量來主宰,而不再是國家行動的產物。在新一代專業(yè)人士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中,專業(yè)才干幾乎成為最重要的決定因素。由于國家放棄了以穿透社會各個角落為特征的全能主義式社會控制(鄒儻,1994;
Walder,1986;
Shue,1988),①「鄒儻(1994)和史華慈(Schwartz,1968)用全權主義(totalitarianism )來概括改革開放前中國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后來,鄒儻改用全能主義(totalism)這一概念。此外,另有學者反對用全權主義或者全能主義這樣的概念來刻畫改革前的中國政治,因為他們認為國家對社會的全能性控制是不可能的,即使在改革前的中國,社會活動的空間還是存在的(參見Walder,1986;
Shue,1988)。本文不打算深究這一爭論。實際上,只要我們把有關概念視為理想類型,那么其可應用性是無可置疑的,因為理想類型作為分析工具本來就同現(xiàn)實不能完全吻合!箛覍I(yè)服務部門的控制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對專業(yè)人士來說,一個制度化的私性實踐空間得以發(fā)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專業(yè)空間(the professional sphere )的擴張更加顯著。其中,專業(yè)社團(professionalassociations)的大量增加是社團空間結構轉型的顯著特征之一。與此同時,專業(yè)社團也構成了中國正在出現(xiàn)的公民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梢垣@得的全國性統(tǒng)計數字(參見圖1)顯示,雖然在1999-2003年間,全國正式注冊的社會團體總數有起有落,但是專業(yè)性團體的數量卻年年有增無減,其占社團總數的比重從1999年的25.4%上升到2003年的28.4%.
伴隨著專業(yè)空間的結構轉型,最有意思的問題之一就是國家與專業(yè)團體關系的變遷。當全能主義一去不復返之后,國家與專業(yè)團體的關系究竟發(fā)生了何種演變?很顯然,作為一種制度變革,國家與專業(yè)團體關系的改變無疑會受到原有制度遺產的制約,同時也會呈現(xiàn)路徑依賴的特征。②「制度變遷具有路徑依賴的特征已經眾所周知。一些研究市場轉型的學者特別重視過去的遺產對于制度變革的約束作用,形成一個所謂“遺產派”(參見Crawford,1995:3-42;
Comisso ,1995:200-238;
Geddes,1995:239-274;
Harter &Easters ,2000;
Crawford &Lijphart,1997)。」改革前的全能主義無疑留下了國家強控制的遺產,這一遺產為當前國家與專業(yè)團體的關系打下了深深的法團主義烙印。那么,從國家主義向法團主義演變的走向如何?國家在推動這一演變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回答這些問題,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社會日益專業(yè)化的進程,另一方面也為我們了解中國公民社會的發(fā)展打開了一扇窗戶。
一、專業(yè)自主性與國家:社會學的研究路徑
為了系統(tǒng)探究專業(yè)空間的結構轉型,我們首先回顧一下有關的研究狀況,進而就國家與專業(yè)人士的關系給出一個分析框架。有關專業(yè)人士和專業(yè)化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盡管從來不是大熱門,但也始終綿延不絕。社會學對這一研究領域貢獻良多。20世紀50-70年代的30年間,有關專業(yè)人士的研究被社會學中的結構功能主義所主宰,其主要論題集中在專業(yè)教育中的社會化、專業(yè)工作中的組織結構、生涯發(fā)展、專業(yè)生涯中的流動問題、個體專業(yè)人士與其工作單位的關系等問題(Parsons ,1949)。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所謂“批判性政治社會學”興起,這一研究套路力圖揭穿專業(yè)自主性的神話,探討在資本主義工業(yè)化社會中專業(yè)人士的無產階級化或官僚化現(xiàn)象(Derber,1982;
Spangler,1986;
Perkin,1989、1996;
Torstendahl &Burrage ,1990:71-96)。其中,珀金(Perkin,1996)在90年代沿襲批判性政治社會學的路數,研究了在發(fā)達工業(yè)社會中專業(yè)類型的多樣性。同時,有關專業(yè)工作的性質及意義的分析,也與后工業(yè)社會政治文化和社會結構變遷以及新社會運動的興起等問題聯(lián)系起來(Inglehart ,1990;
Giddens ,1994;
Eder,1993)。
然而,所有這些研究路徑都留下一個缺失,即對專業(yè)人士與國家復雜動態(tài)關系沒能給出一套完整、系統(tǒng)的分析。專業(yè)群體給社會提供的服務及其行使的社會職能對于社會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因此他們的活動不可能為國家所忽視。在西方中世紀時期,同業(yè)行會就同國家簽約,以讓渡對其主要活動的檢查和控制權力,來換取某些壟斷特許和自我監(jiān)管方面的權力(Black,1984:135-189)。實際上,國家卷入專業(yè)活動領域是普遍現(xiàn)象(Krause,1991:3)。批判性政治社會學中最為流行的話語就是對國家主宰性的懷疑,以及對知識分子和專業(yè)人士同國家結盟的警告,甚至斷定知識分子和專業(yè)人士形成了一個新階級,同政治精英們形成統(tǒng)治階級。后現(xiàn)代主義所謂“話語就是權力”的話語,更為這種批判專業(yè)人士成為統(tǒng)治階級成員的論述推波助瀾(Poulantzas,1978;
Konrad &Szeleny ,1979;
Gouldner,1979;
Foucault,1978)。這類研究更多地關注專業(yè)人士如何利用國家權力、如何同國家機器整合,以及這種趨勢的負面意涵,仿佛國家與專業(yè)人士的關系只有這一種,對于國家卷入與專業(yè)自主之間復雜、動態(tài)、多樣的互動,未能進行詳盡的經驗分析。
的確,國家權力的擴張、國家與社會之間日益密切的互動以及新興社會力量(包括專業(yè)群體)進入國家體制,乃是國家建設(state build2ing)過程中的一大趨勢。二戰(zhàn)以后,西歐福利國家朝兩個方向發(fā)展:一方面國家為了實現(xiàn)其社會目標更加積極地卷入專業(yè)工作;
另一方面專業(yè)人士在福利國家的公共管理事務中扮演著越來越舉足輕重的角色。許多專業(yè)組織依賴于公共資金得以建立,大批醫(yī)生、律師、教授、工程師等各種專業(yè)人士受雇于國家(Krause,1991:10;
Bertilsson,1991:114-133)。在實行市場轉型前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專業(yè)服務幾乎完全由公立機構(亦即“事業(yè)單位”)來提供,納入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計劃;
專業(yè)服務的市場缺失,導致了民間提供專業(yè)服務的活動處在半合法甚至非法的境地中(Krause,1991:10)。
與此同時,走向專業(yè)自主性的趨勢也同樣明顯。在西方自由民主體制下,民間專業(yè)活動的空間和專業(yè)社群的自主性從未因國家卷入和干預的普遍存在而受到嚴重侵蝕。在專業(yè)知識的發(fā)展和控制上,在專業(yè)服務的遞送上,在專業(yè)組織的監(jiān)管上,專業(yè)人士始終發(fā)揮著強大的影響力,甚至維持著主宰性(Hollingsworth ,1986)。①「專業(yè)自主性以及專業(yè)人士主宰性在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尤為明顯,因為在這一領域專業(yè)認識與服務對象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參見Hollingsworth ,1986)!辜词乖谏鐣髁x計劃經濟時代,某些專業(yè)社群,例如前蘇聯(lián)的律師,也能維持相當程度的專業(yè)自主性,以確保專業(yè)主義(professionalism )認同壓倒政治正確性(Hus2key,1986)。②「根據社會學新制度主義的視角,任何制度化模式的存在和運行都嵌合在更大的社會政治結構和價值規(guī)范之中(參見Powell &DiMaggio ,1991)。在前蘇聯(lián),專業(yè)自主性能夠制度化,是因為更大的社會政治結構和價值規(guī)范呈現(xiàn)了技術官僚統(tǒng)治、精英主義、科學主義的特征。但在改革前中國的民粹主義和反智主義環(huán)境中,專業(yè)自主性就不可能制度化!股蟼世紀末,隨著西方福利國家的轉型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市場轉型,專業(yè)自主性的成長已經成為無所不在的全球性現(xiàn)象。
二、轉型時期國家與專業(yè)人士關系的變遷:一個比較分析的框架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術界有關西方發(fā)達國家專業(yè)人士與國家關系多樣性類型及其歷史演變的經驗研究開始問世(Holmes,1983;
Geison,1984;
Cleaves ,1987;
Jarausch,1990;
Malatesta ,1995;
Johnson ,et al.,1995;
Krause,1996)。然而,有關轉型國家以及發(fā)展中國家的相關研究寥寥無幾(Buchner2Jeziorska &Evetts,1997:61-72;
Nigenda&Solorza2no ,1997:73-99)。本文關于中國國家與專業(yè)人士關系的研究,試圖為現(xiàn)有的研究領域填補空白。
就國家與專業(yè)人士的關系而言,存在著兩個極端:一端是以民間的專業(yè)組織為主導,國家參與專業(yè)活動抑或國家雇傭專業(yè)人士為輔,美國比較接近這一模式;
另一端則是國家直接組織專業(yè)服務的提供并且雇傭專業(yè)人士,轉型前或尚未轉型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屬于這一模式。
處于中間位置的則是國家積極參與民間專業(yè)活動的模式,西歐國家大都采取這一模式(Krause,1991:4)。這三種關系種類實際上正是如下三種國家與社會關系的具體體現(xiàn):多元主義、國家主義和法團主義。(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依照法團主義理論的權威學者菲利普·C.史密特的解釋,法團主義和多元主義都是“以社團形式組織起來的民間社會的利益同國家的決策結構聯(lián)系起來的制度安排”(Schmitter ,1974:86)。與多元主義下社團組織及其和國家關系的情形有別,法團主義具有6大特征:1.在某一社會類別中社團組織的數量有限;
2.社團組織形成非競爭性的格局;
3.社團一般以等級方式組織起來;
4.社團機構具有功能分化的特征;
5.社團要么由國家直接組建,要么獲得國家認可而具有代表地位的壟斷性;
6.國家在利益表達、領袖選擇、組織支持等方面對這些社團組織行使一定的控制(Schmitter ,1974:93-94)。
因此,在法團主義占上風的地方都有一個強有力但并不一定具有全能主義特征的國家。
社會群體的組織方式具有非競爭性,因而充分的結社自由多少受到限制和規(guī)范;
代表利益群體的各種社團并不完全獨立于國家,但也不是國家的內在組成部分(Wiarda,1997)。
法團主義還有很多亞類型。就我們所關心的國家卷入與社團自主之關系的問題而言,史密特進一步區(qū)分了“社會法團主義”和“國家法團主義”(Schmitter ,1974:103)。關于這兩種類型的差別,我國學者通常誤認為是它們在上述6大特征存在程度上不同,例如在團體數量方面,前者眾多而后者有限;
前者不具有社會團體的壟斷性,而后者具有這種特征;
前者,社團之間的競爭性較高,后者,社團之間沒有多大競爭性;
在前者中,社團受國家控制的程度較弱,而在后者中社團受到國家的強控制,等等(參見張靜,1998:28-29)。①「值得注意的是,有關的誤解在中國學術界廣為流傳,絕大多數研究在論及兩種法團主義的差別時,均沿襲張靜的看法(例如賈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2004:43)!
實際上,社會法團主義畢竟也是法團主義,因此兩類法團主義在數量有限性、非競爭性、等級化、功能分化、國家承認的特殊主義、代表地位的壟斷性、國家對社團的控制等方面均有共同特征。程度上的差別并不十分重要,兩種法團主義的真正差別在于形成這些特征的過程有所不同。在國家法團主義模式中,上述種種特征是經過國家自上而下的強力干預而形成的,即通過種種行政化或者明文規(guī)定的方式,國家賦予某些社團以特殊的地位,而競爭性的社團則根本不給予合法地位。相反,在社會法團主義模式中,某些社團享有的特殊地位是通過自下而上的競爭性淘汰過程形成的,同時競爭性社團的出現(xiàn)在國家的法律監(jiān)管體系中并沒有得到禁止,只不過由于國家的力量畢竟強大,已經獲得國家支持或承認的社團擁有豐厚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資本,新興的社團無法通過競爭撼動其壟斷性地位而已(參見表1)。
從另一角度說,社會法團主義與國家法團主義的區(qū)分,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出這兩種利益聚集和表達模式嵌合于其中的政治體制的特征。產生社會法團主義的政治體制可以容納相對自主的、多層的組織單位,具有開放的、競爭性的選舉過程以及相應的政黨體系,意識形態(tài)上具有多樣性,政府行政機構常常通過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政黨組成聯(lián)盟的方式來形成。與之相對應,在孕育國家法團主義的政治體制中,組織單位往往受制于中央官僚體系的權力,競爭性選舉要么不存在,要么不成熟,政黨體系為一個政黨所支配,行政機構在組成上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對于不同于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多少具有壓制性(Schmitter ,1974:105)。
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就涉及國家與專業(yè)人士關系的三個方面,即專業(yè)組織的所有制結構、融資來源和監(jiān)管體系,給出多元主義、社會法團主義、國家法團主義和國家主義四個理想類型,具體內容如表2所示。理想類型作為分析工具,當然不可能同現(xiàn)實嚴絲合縫。在美國,國家與專業(yè)人士的關系非常接近于多元主義的類型,但是在某些專業(yè)領域這一關系則介于多元主義和社會法團主義之間。在歐洲,社會法團主義占據主導地位。國家法團主義多出現(xiàn)在自由民主和資本主義不太發(fā)達、并且實行新重商主義的國家之中,例如二戰(zhàn)后不久的南歐、很多發(fā)展中的拉丁美洲國家、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等(參見Malloy,1977;
Stepan,1978;
Wiarda,1981;
Laothamatas ,1992;
McNamara,1999)。在轉型國家中,國家法團主義通常起一種過渡性的作用。在市場和民主轉型的初期,由于繼承了極其豐厚的國家主義遺產,國家法團主義為自主性社團空間(包括專業(yè)社團組織)的形成提供了制度框架。隨著自由化的深入,國家法團主義進一步向社會法團主義或多元主義方向演化。演化的具體方向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較為重要的是社會多元性的程度和社團組織多樣性的發(fā)展。
有了上述概念框架,我們就可以在下文詳細討論中國專業(yè)社團發(fā)展的制度空間及其特征。
三、中國專業(yè)社團成長的制度環(huán)境:國家法團主義式的監(jiān)管體系
在中國,所有類型的社團,包括專業(yè)性社團,均在一整套治理民間組織的行政法規(guī)體系中展開活動。這套監(jiān)管體系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中產生的,強大的國家主義遺產在這一體系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這一體系的重大特征可以用“國家法團主義”來概括。
民間組織監(jiān)管體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0年9月,當時的政務院頒布了《社會團體登記暫行辦法》,其主要功能在于清除不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各種社會團體。在這個工作完成之后,這一法規(guī)基本上被棄之不用(蘇力等,1999)。長期以來,社團是所謂“事業(yè)單位”的一種,其組建和運作被納入事業(yè)單位的管理體系。這樣,社團不再是民間組織,而是轉變?yōu)椤肮⒔M織”。在以部門主義(departmentalism ,也就是國人所謂的“條條管理”)為特征的中國事業(yè)單位管理體系中,社團作為公立機構,其建立必須得到主管部門的批準,同時還受制于國家的編制管理。社團運行經費主要來自國家預算,其次來自國家特許的經營活動(例如出版圖書、報紙等)。1979年以前,國家主義是社團空間的特征,當然也是專業(yè)性社團存在的制度環(huán)境。民間的社團如果有,也只能以非正式社會群體(social groupings)的形式存在,沒有法律上的合法地位。民間社團非正式性的顯著特征就是它們無法獲得公章,因此也無法在銀行開設賬戶。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許多民間社會團體活躍起來。隨著國家放松對社會的全能主義式控制,社會空間在20世紀80年代快速擴展。根據裴敏欣的研究,在整個80年代,全國性社團的數量爆增了7倍,年增長率達到48%;
而地方性社團增長更快(Pei ,1998:291-294)。
其中知識分子在社團空間的成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這一時期社團空間快速成長的主要動力在于大量人文和社會科學學會的誕生,同時在專業(yè)人士與知識分子分化的過程中,也有相當數量的專業(yè)性社團應運而生。盡管如此,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沒有著手建立一個監(jiān)管體系來規(guī)范民間社團的運作。這一時期,社團空間依然是在部門主義的架構中成長。
由于缺乏正式的組織化渠道,不少社會團體只能在非正式的狀態(tài)下展開活動。建立實體、獲得法律(或者行政)上的合法性,成為幾乎所有新興民間社會團體努力的重要目標。許多民間社團尋求現(xiàn)有的行政或事業(yè)單位作為“掛靠單位”,使自己成為掛靠單位的名義附屬機構。但是,這些社團除了向掛靠單位繳納一定的管理費之外,基本上保持獨立運行。它們不能獲得國家的編制,也不能獲得財政撥款,其運作經費基本上依賴自籌,主要方式是向會員或公眾提供收費服務,或者參與一些商業(yè)經營活動。①「本文的第一作者顧昕曾經發(fā)表論文,詳細討論了一些知識分子社團如何在20世紀80年代通過同某些體制內單位建立掛靠關系而走向實體化,其主要的籌資渠道是出版書籍和開辦講座,而民間捐贈在其融資方面的重要性不高(Gu,1998:271-301)。」因此,社團的組建和運行都受到不規(guī)范的委托庇護關系(patron2clientties)或主顧主義(clientelism )的制約。②「關于委托庇護關系的經典研究可參見Schmidt et al.,1977.值得注意的是,委托庇護關系在中國幾乎無所不在,但是有關的研究卻無法同國際接軌,極少被納入比較研究的視野。美國學者戴慕珍在1989年出版的《當代中國的國家與農民:村莊治理的政治經濟學》(Oi,1989)是運用委托庇護關系理論研究中國事務的杰作?上,后來這一研究思路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海外都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至今“,clientelism ”這一概念在中國沒有一個學術界眾所接受的中譯,一般譯為“庇護主義”,本文姑且譯成“主顧主義”!股鐖F發(fā)起人和主要骨干均在由行政和事業(yè)單位組成的體制內擁有廣泛的人際關系,也就是今天學術界所說的“社會資本”。
在1989年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中,少數民間組織同國家形成了對抗性關系,這促使國家著手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監(jiān)管體系。1989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標志著中國社團監(jiān)管體系正式建立。1998年10月,國務院再次修訂了《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并且同時頒布了《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登記暫行條例》,為非社團型民間組織的建立確立了法律框架。
中國社會團體的監(jiān)管框架具有強烈的國家法團主義色彩,體現(xiàn)了國家對公民社會高度防范的取向,維持國家對社團空間的有效控制是有關行政法規(guī)出臺的主要目的。從歷史制度主義的角度來說,催生中國社團監(jiān)管體系正式建立的特殊歷史事件,對有關游戲規(guī)則的確立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導致國家主義的遺產在社團監(jiān)管體系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這些影響又進一步塑造了這一監(jiān)管體系日后演變的路徑依賴特征。③「強調偶然的或單獨的歷史事件對于制度變革的重要性,是歷史制度主義的一個特點(Pierson ,2000:251-267)!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僅就1998年《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有關從國家主義到法團主義條款,同法團主義的特征進行一些比較。如表3所示,上述法團主義的6大特征,除了等級化之外,均在中國社團監(jiān)管框架中有所體現(xiàn)。實際上,由于數量的有限性變成了數量的惟一性,那么也就自然具有了非競爭性和功能分化的特征。即使在等級化這一點上,中國還是具有強烈的法團主義特征。在典型的法團主義國家,許多行使利益代表職能的社團,往往以等級體系的形式組織起來,其全國性的總會便成為所謂的高峰組織(peak organizations),在利益表達和政策制定方面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在我國,社會團體則分為全國性和地方性兩類,就同一類型的社會團體而言,全國性社團和地方性社團沒有等級化隸屬關系。全國性社團不得設立地方性分會,以免同地方性的社團形成競爭關系;
地方性社團也不能以團體會員的身份加入全國性社團,但是不少地方性社團的領導人在全國性社團的領導機構中占據一定的位置。不同層級的社團在不同層級從事利益表達的活動,(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但是,由于領導人員的重疊,全國性社團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西方法團主義高峰組織的角色。
不但如此,中國社會團體的監(jiān)管體系還具有強烈的國家法團主義色彩。實際上1989年和1998年的條例,都通過有關“業(yè)務主管機構”的條款,把實踐中的“掛靠”關系法制化。條例賦予業(yè)務主管機構廣泛的權力,不僅對社會團體進行控制,而且對社會團體掌有生殺大權。一旦某一社團的掛靠單位解除掛靠關系,而該社團又無法找到新的掛靠單位,那么該社團就會被注銷,喪失合法運作的地位。同時,中國社會團體的監(jiān)管體系還明確了雙重監(jiān)管制度,不僅通過業(yè)務主管機構維持了對社團的第一重控制,還建立了通過登記機構實施第二重控制的機制,從而建構了雙保險,確保社團的活動和發(fā)展完全在國家的掌控之中。實施雙重控制的有效手段就是年檢制。對于不少政治、社會、經濟資本不大雄厚的社團來說,年檢不啻為年關。
四、專業(yè)性社團組建和運作過程中的國家涉入
中國專業(yè)性社團同國家的關系具有國家法團主義的特征,不僅體現(xiàn)在監(jiān)管體系本身的性質上,還體現(xiàn)在這些社團組建和運作過程中國家涉入的程度上(參見表1、表2)。本文將從專業(yè)性社團組建的發(fā)起者、業(yè)務主管單位在專業(yè)性社團運作中的作用、專業(yè)性社團領導人的提名過程和行政級別、專業(yè)性社團獲得政府撥款等方面,具體考察國家涉入社團生活的情況。在這里,我們采用北京大學公民社會團體研究中心“中國社會團體調查”數據庫中的資料。該項調查于2001-2003年間在北京、浙江和黑龍江三省市進行。
首先,我們考察專業(yè)性社團組建過程中國家涉入的情況。圖2顯示,有80%以上的專業(yè)性社團并不是由會員自發(fā)成立的,而是由組織出面組建的。這樣的格局歷經20多年的改革幾乎沒有變化。圖3顯示,在基層注冊的專業(yè)性團體中,由組織出面組建的比重更大一些。這里所謂“組織”,主要是指“業(yè)務主管機構”。自上而下組建方式在專業(yè)社團領域占據主導性這一現(xiàn)象,一方面反映出國家法團主義社團監(jiān)管體系對于自發(fā)性社團建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專業(yè)人士多為國有部門(包括國有企業(yè)、國有事業(yè)單位)雇員這樣一個結構性因素的影響。
第二,既然大多數專業(yè)性社團是由組織出面組建的,那么業(yè)務主管單位究竟在社團的運作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呢?圖4顯示,業(yè)務主管機構在審查社團的年度工作報告和出席社團的會議方面十分積極;
審查社團的財務情況和推薦甚至決定領導人,也是業(yè)務主管機構的主要任務。所有這些都體現(xiàn)了業(yè)務主管機構對于專業(yè)性社團活動的主導和控制。同時,業(yè)務主管機構也為專業(yè)性社團提供一定的支持,其中提供住房是主要支持手段,而提供經費或派遣專職人員則是次要支持手段。
無論從控制還是支持的角度看,業(yè)務主管機構在專業(yè)性社團的運作中都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當被問及同業(yè)務主管單位的關系時,44.4%的專業(yè)性社團選擇“非常密切”,46.1%選擇“比較密切”,6.5%選擇“關系一般”,僅有1.4%認為“聯(lián)系不多”,沒有任何團體選擇“沒有聯(lián)系”,另有1.7%認為這一關系“說不清楚”。
第三,我們考察專業(yè)性社團領導人的提名過程,以了解國家在社團領導人遴選過程中的涉入情況。在中國社團的運作過程中,會長掌握眾多實際權力,而秘書長則主持社團運作的日常工作。圖5顯示,以會員自由競選的方式提名會長和秘書長的社團比重都非常低;
相反,由業(yè)務主管機構(掛靠單位)直接推薦的比重都很高,在會長一職上,有1Π3強的專業(yè)性社團由其業(yè)務主管機構推薦。
無論是會長還是秘書長的職位,由理事會推薦提名的比重相對較高,這符合社團法人治理結構的一般運作常規(guī)。我們雖然缺乏直接的數據顯示業(yè)務主管機構在理事會中的代表性,但根據常識判斷,業(yè)務主管機構對理事會成員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邦I導層協(xié)商”作為會長和秘書長提名的方式,也占有大約15%的比重。在這里,有關領導層組成的信息并不大清楚,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業(yè)務主管機構即便沒有直接派人進入領導層,也會對領導層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可以說,經驗調查的數據顯示,業(yè)務主管單位在中國專業(yè)性社團領導人的遴選過程中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這一點正是國家法團主義的主要特征之一。
接下來我們考察社團領導人的行政級別。圖6顯示,在專業(yè)性社團的三大重要職位中,第一名譽會長和會長由高級別人士出任的比重較高,而主持日常事務的秘書長則較多由行政級別較低的人士擔任。值得注意的是,擁有行政級別的人士并不一定是政府官員,在國有企業(yè)和事業(yè)單位中工作的、隸屬于干部系列的所有雇員都有行政級別。①「在中國的國有部門,所有雇員均分為兩個系列:工人和干部。在國有企業(yè),一般而言,管理、財會、技術人員都屬干部系列;
在事業(yè)單位,從事其主要工作的雇員(例如教育機構的教師、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等)都屬“干部”,而工人一般從事后勤工作。這套體制至今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但在實際的社團生活中,現(xiàn)任官員和退休官員出任社團名譽會長、會長的情況非常之多。這一情況,一方面體現(xiàn)了國家控制專業(yè)性社團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是專業(yè)性社團依賴或者動員其政治社會資本以維持壟斷性的需要。
最后,我們考察專業(yè)性社團獲得國家財政撥款的情況。圖7的數據顯示,在2000年,77%的專業(yè)性社團沒有獲得國家的財政撥款。國家撥款占其運行經費比重不足1/3的專業(yè)性社團有7%,超過1/3不足2/3者有3%,超過2/3的專業(yè)性社團比重為13%.可以說,絕大多數專業(yè)性社團在運行經費上不依賴于國家,這一點同專業(yè)性社團空間的法團主義性質并不相悖。實際上,作為會員制組織,專業(yè)性社團的主要職能是為會員服務,而且由于專業(yè)人士加入專業(yè)性社團具有強制性,因此大多數專業(yè)性社團完全可以依賴會費實現(xiàn)財務自主。
同時,各級政府都面臨著預算緊縮的艱巨工作,而減少社團(包括專業(yè)性社團)的財政撥款無疑是預算緊縮的一大手段。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專業(yè)性社團也不得不努力實現(xiàn)財務自主。
專業(yè)性社團具有較高的財務自主性是否意味著它們具有從國家法團主義轉型的基礎,這是值得討論和有待觀察的事情。目前可以得出的可靠結論是:財務手段已經不再是國家控制社團的主要工具。
上文的經驗研究表明,至少在專業(yè)性社團的空間,中國已經完成了從國家主義向國家法團主義的轉型。國家對專業(yè)社團空間無所不在的穿透和無所不能的控制已經不復存在,專業(yè)人士自發(fā)組建專業(yè)性社團的常規(guī)性合法渠道已經存在。然而,在國家主義遺產依然強大的社會背景中,中國專業(yè)性社團對國家依然具有嚴重的依賴性。高達80%的專業(yè)性社團由國家出面組建這一事實,集中反映了依賴的嚴重性。當然,這一結構性現(xiàn)象也是國家法團主義式社團監(jiān)管體系塑造的結果。當社團同業(yè)務主管機構掛靠關系的建立成為社團合法注冊的先決條件時,國家直接組建社團便是滿足這一條件的最便利途徑。國家法團主義式的社團監(jiān)管體系通過明文規(guī)定的方式,確立了已有(尤其是國家組建的)社團的惟一性、代表壟斷性、國家控制的合法性等;
而且,在實際的社團組建和運行之中,業(yè)務主管機構通過對社團領導人遴選的指導以及對領導職務的占據等方式,對專業(yè)性社團實施了有效的控制。
五、結論性思考:向社會法團主義轉型?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國家與專業(yè)性社團的國家法團主義式關系在中國究竟是一種常態(tài),還是一種過渡形態(tài)?如果是過渡形態(tài),那么一般認為,其轉型的方向是社會法團主義而不是多元主義。作為一種制度形態(tài),法團主義都是在那些強調集體或社群利益超越個人利益的社會中產生并得到發(fā)展(Wiarda,1997:15)。實際上,反過來也成立。在那些強調集體或社群利益超越個人利益的社會中,法團主義比多元主義更有可能生存并成長。這樣,我們的問題就轉化成,如果國家法團主義在中國是一種過渡形態(tài),那么它向社會法團主義轉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何在?
作為國家與社會關系變革的一個組成部分,國家與專業(yè)團體關系從國家法團主義向社會法團主義轉型涉及到制度變革。國家與社會關系變革的路徑大體有三:第一種是公民社會反對國家的路徑,其中社會團體不遺余力尋求獨立于國家的自主性,是國家與社會關系轉型的推動力(Arato ,1981:23-47;
Keane ,1988);
第二種是國家中心論的路徑,亦即國家根據自主的理性選擇在推動自主性社團空間的成長中發(fā)揮各種積極和消極作用(Evans et al.,1985);
第三種是國家與社會相互賦權的路徑,亦即國家與社會雙方主動尋求建立公私伙伴關系以治理公共事務(Evans ,1995;
Migdal et al.,1994;
Wang,1999:231-249;
Migdal,2001)。
實際上,法團主義在西方演變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這三種思路的適用性;诰S阿達對大量研究文獻的綜合,我們可以構畫出法團主義變革的脈絡。法團主義的初期階段是所謂“傳統(tǒng)性法團主義”,各種源于身份的社群(例如貴族團體)同國家建立各種特殊關系。在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新興的以職業(yè)為基礎的社會團體興起,尤其是產業(yè)工人組織,也就是工會,向國家爭取對其代表性的承認。國家在應付這些新“社會問題”時,一開始往往采取壓制政策,之后基于各種理性考量,開始采取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國家在承認新興社會團體的合法性的同時,也把它們納入到既有的體制之中。隨著整個政治體制走向自由化和民主化,國家與社會的伙伴關系變成法團主義的常規(guī)形態(tài)。
在中國社團空間的成長過程中,至少在專業(yè)社團領域,公民社會對抗國家的路徑并不存在,也不相干。實際上,絕大多數專業(yè)性社團是從國家體制中分離出來,或是由在國有部門中工作的專業(yè)人士組建的。國家在專業(yè)性社團空間的發(fā)展中不僅維持了控制,而且還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因此,當政府進一步轉變職能,在實現(xiàn)從全能性政府向服務性政府轉變的過程中,把更多的服務遞送工作轉移給民間非營利性組織包括專業(yè)性社團—時,一個國家與社會相互增權的局面是可以期待的。
參考文獻:
賈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2004,《轉型時期的行業(yè)協(xié)會—角色、功能與管理體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蘇力、葛云松、張守文、高丙中,1999,《規(guī)制與發(fā)展—第三部門的法律環(huán)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張靜,(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1998,《法團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鄒儻,1994,《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Arato ,Andrew 1981,“Civil Society against the State :Poland 1980-1981.”Telos ,No.47.Bertilsson,Margareta 1991,“The Welfare State ,The Professionsand Citizens.”in Torstendahl &Burrage(eds.),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s:Knowledge ,State and Strategy.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Black ,Anthony 1984,Guilds and Civil Society in European Political Thoughtfrom the Twelf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uchner Jeziorska ,Anna &Julia Evetts 1997,“Regulating Professionals:ThePolish Example.”Interna2tional Sociology ,Vol.12,No.1
Cleaves ,Peter S.1987,Professions and the State.Phoexin:University ofArizona Press.
Cocks ,Geoffrey &Konrad H.Jarausch(eds.)1990,German Professions,1980-1950.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Comisso,Ellen 1995,“Legacies of the Past orNew Institutions?The Struggle over Restitute in Hungary.”Comparative PoliticalStudies ,Vol.28,No.2Crawford,Beverly &Arend Lijphart(eds.)1997,Liberalizationand Leninist Legacie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Democratic Transition.Berkeley: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Crawford ,Beverly (ed.)1995,Markets ,States,and Democracy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st-Communist Transformation.Boulder:West View.Derber ,Charles (ed.)1982,Professionals as Workers .
Boston:G.K.Hall.Eder,Klaus 1993,The New Politics of Class :Social Movementsand Cultural Dynamics in Advanced Societies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Evans ,Peter ,Dietrich Rueschemeyer &Theda Skocpol (eds.)1985,Bring the StateBack In.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vans ,Peter (ed.)1995,State2societySynergy :Government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Berkeley :Institute ofI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
Foucault,Michel 1978,Discipline and Punish.New York :Vintage.
Geddes,Barbara 1995,“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Leninist Legacy inEastern Europe.”Compara2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28,No.2.Geison ,GeraldL.(ed.)1984,Professions and the French State,1700-1900.Philadelphia: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 Press.Giddens,Anthony 1994,Beyond Left and Right :The Futureof Radical Politic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2sity Press.Gouldner ,Alvin W.1979,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Class .New York:SeaburyPress.Gu Xin 1998,“Plural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ellectualPublic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7,No.18.Harter,Stafanie &Gerald Easter(eds.)2000,Shaping the Economic Space inRussia: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Institutions and Adjustment to Change in theEl‘tsin Era.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Hollingsworth ,Roger A.1986,PoliticalEconomy of Medicine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ress.Holmes ,Geoffrey 1983,Augustan England:Professions ,State and Society,1680-1730.New York :Harpercollins.
Huskey,Eugene 1986,Russian Lawyers and the Soviet State.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Inglehart ,Ronald 1990,Cultural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arausch,Konrad H.1990,The Unfree Professions:German Lawyers,Teachers,and Engineers ,1900-1950.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Terry ,GerryLarkin &Mike Saks(eds.)1995,Health Professionals andthe State in Europe.London :Routledge.
Jones ,Anthony (ed.)1991,Professions and the State :Expertise and Autonomy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Keane,John 1988,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 .London:Verso.
Konrad,Gyorgy &Ivan Szelenyi 1979,The Intellectuals on the Road to ClassPower.New York :Harcourt,Brace ,Jovanovich.
Krause,Elliott A.1999,“Professions and the State in the Soviet Union andEastern Europe:Theoretical Issues.”in Anthony Jones(ed.),Professions andthe State :Expertise and Autonomy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6,Death of the Guilds :Professions ,States,andthe Advance of Capitalism ,1930to the Pres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Laothamatas ,Anek 1992,Business Associations and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Thailand:From Bureau2cratic Polity to Liberal Corporatism .
Boulder :Westview Press.Malatesta ,Maria (ed.)1995,Society and the Professionsin Italy,1860-1914.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lloy,James M.(ed.)1977,Authoritarianism and Corporatism in Latin America.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McNamara,Dennis L.1999,Corporatismand Korean Capitalism.London:Routledge.
Migdal,Joel S.2001,State in Socie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igdal,Joel S.,Atul Kohli &Vivienne Shue (eds.)1994,State Power and Social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Nigenda ,Gustavo &Armando Solorzano 1997,(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Doctors and Corporate Politics:The Case of the Mexican Medical Profession.”Journal of Health Politics,Policyand Law ,Vol.22,No.1.
Oi,Jean C.1989,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of Village Govern2ment .BerkeleyandLosAngeles :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Parsons ,Talcott 1949,“The Professions and Social Structure.”in Essaysin Socialogical Theory:Pure and Applied.New York:The Free Press.
Pei ,Minxin 1998,“Chinese Civic Associ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Modern China,Vol.24.
Perkin,Harold 1989,The Rise of Profession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1996,The Third Revolution:Professional Elites in the Modern World.London:Routledge.
Pierson ,Paul 2000,“Increasing Return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of Politic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4,No.2.
Pike,F(xiàn)redrick B.&Thomas Stritch(eds.)1974,The New Corporatism.Notre Dame: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Poulantzas,Nicos 1978,State ,Power and Socialism.London :Verso Press.
Powell,Walter W.&Paul J .DiMaggio (eds.)1991,The New Institutionalism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hwartz,Benjamin I.1968,Communism and China :Ideology in Flux.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midt ,Steffen W.,Laura Guasti,Carl H.Landé&James Scott(eds.)1977,F(xiàn)riends ,F(xiàn)ollower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Berkeleyand Los Angele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ue,Vivienne 1988,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pangler,Eve 1986,Lawyers for Hire:Salaried Professionals at Work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tepan,Alfred 1978,The State and Society in Peru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urston,Anne F.1987,Enemies of the People :The Ordeal of the Intellectualsin China‘s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orstendahl ,Rolf &Michael Burrage (eds.)1990,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s:Knowledge ,State and Strategy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s.
Tsou,Tang 1986,The G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 :A HistoricalPerspective.Chicago:University fo Chicago Press.
Walder,Andrew G.1986,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Chinese Industry.Berkeley and LosAngele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ng,Xu 1999,“Mutual Empowerment of State and Society :Its Nature,Conditions,Mechanism ,and Limits.”Comparative Politics,Vol.31,No.2.
White ,Lynn III 1987,“Thought Workers in Deng ‘s Time.”in Merle Goldman(ed.),China ’s Intellectuals and the State :In Search of a New Relationship.Cambridge ,MA:Th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Wiarda,Howard J.1981,Corporatism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7,Corporat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Armonk :M.E.Sharpe.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研究所(顧昕)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王旭)
[本文的寫作得到北京大學公民社會團體研究中心袁瑞軍教授的大力支持,深致謝意。]
來源:《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2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