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陳定學:人的智慧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摘要] 人的智慧究竟是從哪里來的?長期以來,人們見仁見智、眾說紛紜,至今也沒有一個準確而又完善的結論。本文分別探討了腦結構、遺傳、環(huán)境以及自我對智慧的影響,并嘗試通過“智慧公式”對該問題做出更深入、更全面的回答。

  [關鍵詞] 智慧;
腦結構;
遺傳;
環(huán)境;
自我;
智慧公式

  [中圖分類號] B842

  [文獻標識碼] A

  

  人的智慧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古往今來,曾有許許多多的哲學家、心理學家、腦科學家以及教育學家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也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觀點與看法。如果粗略地劃分,這些觀點與看法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認為人的智慧是來自于先天的遺傳,而另一種則認為人的智慧是來自于后天的環(huán)境。

  莫扎特5歲就可以拉小提琴,并且能夠為小提琴作曲,在8歲時就譜寫了他的第一部交響曲;
高斯在3歲時就能夠指出父親計算中的錯誤,17歲時就質疑歐幾里得幾何學,并首次提出了曲面空間存在的可能性,他被人們稱為“數(shù)學王子”,并被一些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評價為“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
詩人歌德在7歲之前就可以講6種語言,法國數(shù)學家阿利克•克萊赫在12歲時就向科學院呈交了他的第一篇論文,帕斯卡在15歲時就發(fā)表了帕斯卡定理。這些人都被人們稱為天才,這些天才小小年紀就具有了非凡的智慧,這些例子似乎足可以證明人的智慧就是來自于先天的遺傳。

  但是,另外一些例子卻又對這種觀點提出了質疑。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傷仲永》一文中曾經(jīng)講過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仲永原本是一個“神童”,王安石曾對他寄予厚望,但是仲永長大之后卻變成了一個非常平常的人。古往今來,確實有許多天資很高的“神童”、“高智商兒童”,長大后卻智力平平,他們并沒有成為出類拔萃的杰出人物。還有一些天資并不高的兒童,長大后卻出現(xiàn)了非凡的智慧,并且成為出類拔萃的杰出人物。愛因斯坦、畢加索、達爾文、托爾斯泰、丘吉爾在兒童時代都是智力平平,但他們卻擁有非凡的智慧,并且成為出類拔萃的杰出人物。這些例子似乎又證明人的智慧并不是來自于先天的遺傳,而是來自于后天的環(huán)境。

  人的智慧究竟是從哪里來的?是來自先天的遺傳,還是來自后天的環(huán)境?長期以來,這兩種觀點互不相讓,爭論激烈,這場爭論一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肯定性的結論,所以這個問題也成為一個難解的謎。在本文中,我將和朋友們一起探討這個難解的謎,并嘗試揭開其中的奧秘。

  

  一、腦結構與遺傳

  

  我們在引言中曾講到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他5歲就能拉小提琴,8歲就能譜寫交響曲,莫扎特確實是一個音樂天才。對于一般的兒童而言,5歲很少有人會拉小提琴,8歲很少有人能夠聽懂交響曲,更不用說去譜寫一部交響曲了!德國大詩人歌德在7歲前就可以講6種語言,這說明歌德確實是一個語言天才,因為對于一般兒童而言,7歲才剛剛入學,能夠講好一種語言就很不錯了,他們怎么可能同時講6種語言呢?與天才兒童相比,有些兒童很不幸,例如癡呆兒童連一種語言也講不好,有的甚至連“媽媽”也不會喊叫,這些兒童的不幸實在讓人心疼!我們研究腦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揭開腦遺傳的奧秘,找到天才與癡呆的真正原因,找到更好的早期干預方法,讓每一個兒童的腦都能健康地發(fā)育成長,讓更多的兒童成為天才,讓癡呆兒、低能兒的悲劇不再重演!

  音樂、語言等各種才能都是來自于腦,而腦又是來自于遺傳,同樣都是從父母那里遺傳來的腦,為什么有的是天才,而有的卻是癡呆呢?這充分說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腦,充分說明腦與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表面上看,人類的腦大同小異,腦與腦之間似乎并不存在顯著的差異,但是如果我們對腦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每一個人的腦都具有自己鮮明的個性,人類的腦千差萬別,各不相同。人類的面孔具有極其鮮明的個性,除了雙胞胎外,世界上恐怕很少有兩個面孔是完全相同的。同面孔一樣,除了雙胞胎之外,世界上恐怕也很少有兩個腦是完全相同的。

  每一個人的腦都同自己的面孔一樣具有鮮明的個性,每一個人的腦都與其他人的腦存在著差異。

  我們說人類的腦千差萬別,各不相同,那么腦與腦之間的區(qū)別究竟在哪里呢?如果從遺傳的角度看,腦與腦之間的差別主要在腦結構,正是不同的腦結構形成了千差萬別的腦。有些兒童之所以成為天才,另一些兒童之所以成為癡呆,那正是由于他們具有不同的腦結構。莫扎特在音樂方面具有天才,可是他為什么在語言方面卻缺乏天才呢?歌德在語言方面具有天才,可是他為什么在音樂方面缺乏天才呢?這正是因為他們的腦結構不同。

  人類的智力之所以千差萬別、各不相同,首要原因就是由于腦結構的千差萬別、各不相同。

  我們說人類的腦結構千差萬別、各不相同,每一個人的腦結構都同自己的面孔一樣具有鮮明的個性,那么每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腦結構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分子生物學及分子遺傳學告訴我們,人體的結構決定于遺傳基因;
既然人體的結構決定于遺傳基因,那么作者就可以做出這樣的論斷:人腦的結構也一定是首先決定于遺傳基因。遺傳基因是如何決定腦結構的呢?目前的基因學說還沒有對這個問題作出專門的解釋,但是作者認為,在人類的全套基因圖譜中一定分別存在著各個分支結構的基因圖譜,例如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基因圖譜、呼吸系統(tǒng)的基因圖譜、運動系統(tǒng)的基因圖譜等等。在這些分支結構的基因圖譜中,有一部分就是關于腦的基因圖譜,我們可以把這一部分圖譜稱之為“腦基因圖譜”。

  由于“腦基因圖譜”中包含著關于腦的遺傳密碼,所以“腦基因圖譜”就是腦結構的“建筑圖紙”,而每一個人的腦結構都是按照這樣的“圖紙”“建筑”而成的。

  那么,人的“腦基因圖譜”是從哪里來的呢?當然每一個人的“腦基因圖譜”都是來自于父母的遺傳,父母(親代)的遺傳又是如何“編寫”了孩子(子代)的“腦基因圖譜”的呢?父親的腦與母親的腦也是兩個具有鮮明個性的腦,他們也各自擁有自己的“腦基因圖譜”,在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過程中,由于親本具有雜種性,所以必然會發(fā)生遺傳基因的重新組合。在遺傳基因的重新組合過程中,父本的“腦基因圖譜”與母本的“腦基因圖譜”也必然進行重新組合。父本的“腦基因圖譜”與母本的“腦基因圖譜”互相組合的結果就會形成一套新的“腦基因圖譜”,這一套新的“腦基因圖譜”就是子代的“腦基因圖譜”。所謂腦的遺傳就是子代從親代那里遺傳了一套“腦基因圖譜”,由于孩子的“腦基因圖譜”是父母雙方“腦基因圖譜”組合的結果,所以在孩子的“腦基因圖譜”中既包含有父親的腦信息密碼,也包含有母親的腦信息密碼。由于孩子的“腦基因圖譜”中包含著父母的腦信息密碼,所以孩子的腦結構就必然與父母的腦結構存在著一些共同之處;
但是,孩子的“腦基因圖譜”是父母兩套“腦基因圖譜”共同組合而成的,所以孩子的“腦基因圖譜”又是一套全新的圖譜,它與父母的“腦基因圖譜”又存在著不同之處,所以每一個人的腦結構都是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腦結構。

  在子代的“腦基因圖譜”中不僅包含著父母的腦信息密碼,而且還包含著父母雙方家族的腦信息密碼。如果說孩子的“腦基因圖譜”是來自于父母,那么父母的“腦基因圖譜”又是從哪里來的呢?父親的“腦基因圖譜”來自于祖父與祖母,而母親的“腦基因圖譜”又來自于外祖父與外祖母,也就是說父母二人的“腦基因圖譜”又分別是祖父與祖母、外祖父與外祖母的“腦基因圖譜”組合的結果。如果我們一直向上追溯,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的“腦基因圖譜”都牽涉到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家族遺傳網(wǎng)絡。

  在這個龐大而又復雜的家族遺傳網(wǎng)絡中,每一個人的“腦基因圖譜”都是這個遺傳網(wǎng)絡的一個交匯點。由于每一個人的“腦基因圖譜”都是家族遺傳網(wǎng)絡的一個交匯點,所以每一個人的“腦基因圖譜”中都必然會蘊涵著家族的遺傳信息密碼,都必然會具有鮮明的家族特征。

  由于子代的“腦基因圖譜”中包含著親代以及整個家族的諸多腦信息密碼,所以子代的腦結構與親代以及家族的腦結構都會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例如莫扎特就出生于一個音樂世家,所以他的腦結構必然會與父母具有諸多相似之處,也必然會具有鮮明的家族特征,也正是由于這樣的腦結構才使得他具有非凡的音樂天才。著名音樂家巴赫的家族也是如此,在8代136人中就有50個男人是著名的音樂家。我國南北朝的戴逵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是卓越的音樂家,大仲馬與兒子小仲馬都是著名的文學家,宋朝的蘇洵與兩個兒子蘇軾、蘇轍都是著名的文學家,被人們并稱為“三蘇”。正是由于子代的“腦基因圖譜”中包含著父母以及祖先們的遺傳信息,所以他們的腦結構就必然會具有父母甚至祖先們的某些特征。也正是由于子代的腦結構中包含著父母及祖先們的某些特征,所以他們的腦結構才會具有一些特別之處,所以才會出現(xiàn)“天才”與“神童”。如果莫扎特的腦結構沒有特別之處,那么他怎么可能5歲就會拉小提琴、8歲就能譜寫交響曲呢?如果歌德的腦結構沒有特別之處,那么他怎么可能在7歲前就能講6種語言呢?

  我們曾經(jīng)講過,人腦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巨系統(tǒng)。什么是系統(tǒng)呢?系統(tǒng)論認為,系統(tǒng)是若干相互作用著的元素的復合體。通過系統(tǒng)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人腦這個巨系統(tǒng)也是由許許多多元素組合而成的一個復合體,元素是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元素之間的組合就構成了系統(tǒng)的結構。人腦是一個系統(tǒng),組成這個系統(tǒng)的元素是各種神經(jīng)組織,各種神經(jīng)組織的組合就構成了腦的結構。由于人腦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巨系統(tǒng),所以在腦的整體結構中還存在著諸多具有專門功能的分支結構,所以我們所說的“腦結構”既包括腦的整體結構,也包括腦的分支結構。從組合的角度看,無論是神經(jīng)組織的不同組合或者是分支結構的不同組合都會形成不同的腦結構。

  人類的腦結構究竟有哪些類型呢?如果從系統(tǒng)結構組合的角度看,作者認為可以把人類的腦結構分為以下四種:有序腦結構、無序腦結構、優(yōu)化腦結構及最優(yōu)化腦結構。

 。1)有序腦結構。所謂“有序腦結構”就是指正常的腦結構,這種腦結構無論整體結構還是分支結構都處于一種有序狀態(tài),它既不存在無序組合,也不存在最優(yōu)化組合,它是一種正常的,但也是普普通通的腦結構。具有這種腦結構的兒童是正常的人,既不笨,但也不是天才。

 。2)無序腦結構。無序腦結構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腦的整體結構的無序組合,這種情況大多發(fā)生在嚴重的遺傳缺陷、嚴重的腦病,嚴重的疾病導致腦內的神經(jīng)結構無法正常地組合,使腦的整體結構處于一種無序狀態(tài)。腦的整體結構的無序組合常常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患兒或患者常常成為癡呆或嚴重的智力障礙者。無序腦結構的第二種情況是腦的某些分支結構的無序組合,這種腦結構在整體上處于一種基本正;蛳鄬φ5臓顟B(tài),但是由于它的某些分支結構出現(xiàn)了無序組合,所以這種人常常表現(xiàn)為腦的某些功能的缺失或障礙。

 。3)優(yōu)化腦結構。所謂“優(yōu)化腦結構”就是指腦結構的組合十分好,已經(jīng)達到了優(yōu)化的程度。優(yōu)化腦結構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全優(yōu)化腦結構”,在這種腦結構中,無論是整體結構或者各個分支結構都組合得十分好,都達到了優(yōu)化的程度,所以可以把這種腦結構稱為“全優(yōu)化腦結構”。擁有全優(yōu)化腦結構的人大都十分聰明,智力發(fā)達,并且多才多藝。第二種是“分支優(yōu)化型腦結構”,在這種腦結構中,整體結構不一定是優(yōu)化的,但是某些分支結構卻比較突出,其組合達到優(yōu)化程度,所以我們把這種腦結構稱之為“分支優(yōu)化型腦結構”。擁有這種腦結構的人往往會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例如語言、音樂、繪畫、詩歌等方面。

 。4)最優(yōu)化腦結構。所謂“最優(yōu)化腦結構”就是指腦結構的組合非常好,幾乎已經(jīng)達到了極致的地步。最優(yōu)化腦結構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全腦最優(yōu)化結構”,在這種腦結構中,腦的整體結構以及各個分支結構全部都達到了最優(yōu)化的程度。當然,“全腦最優(yōu)化結構”相當罕見,比較多見的是一種“分支型最優(yōu)化腦結構”。在這種腦結構中,它的整體結構的組合不一定是全優(yōu)的或最優(yōu)的,它也可能僅屬于一般的有序結構,但是它的某一個分支結構卻組合得非常好,達到了最優(yōu)化或極致的地步,這種腦結構就是“天才型腦結構”,具有這種腦結構的人極有可能成為某一方面的天才,例如莫扎特、歌德及高斯等。莫扎特之所以5歲就會拉小提琴、8歲就能譜寫交響曲,高斯之所以在3歲就具有非凡的數(shù)學才能,歌德之所以在7歲前就能講6種語言,這正是因為他們的腦結構是最優(yōu)化的“天才型腦結構”。

  莫扎特的腦無疑是一個天才的腦,但是莫扎特的天才僅僅表現(xiàn)在音樂方面,而他在語言、數(shù)學或物理方面就不一定是天才了,(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這是什么原因呢?這是因為他的腦結構雖然屬于“最優(yōu)化腦結構”,但是他的最優(yōu)化僅僅出現(xiàn)在有關音樂的某些分支結構,所以他的天才只能表現(xiàn)在音樂方面。在天才的腦中為什么會形成最優(yōu)化的腦結構呢?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他們的“腦基因圖譜”,我們還以莫扎特為例,由于莫扎特出身于一個音樂世家,所以他的親代的腦結構極可能在音樂方面就比較優(yōu)化,而他的親代的“腦基因圖譜”中也就必然包含著一些優(yōu)化結構的信息密碼。在形成莫扎特的“腦基因圖譜”的過程中,如果親代“腦基因圖譜”中的這些信息密碼在組合的時候形成了最優(yōu)化組合,那么就會產生出一個最優(yōu)化的“腦基因圖譜”。由于“腦基因圖譜”是腦結構的“建筑圖紙”,所以就會產生出一個最優(yōu)化的腦結構,或者說“天才型腦結構”。

  正因為天才的腦結構是最優(yōu)化的腦結構,所以天才才能夠成為天才。

  為了揭示腦結構與遺傳的關系,我提出了“腦基因圖譜”假說,假說認為正是“腦基因圖譜”首先塑造了每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腦。人類的腦結構真的是由“腦基因圖譜”決定的嗎?通過對同卵雙生者腦結構的觀察,可以對這一假說作出證明。我們知道,同卵雙生者是由單個受精卵分裂而成,因此他們雖然是兩個人,但卻具有相同的基因。由于他們的基因是相同的,所以他們的“腦基因圖譜”也應該是相同的。如果腦結構確實是由“腦基因圖譜”決定的,那么同卵雙生者的腦結構應該是極其相似的。蘇珊•格林菲爾德在《人腦之謎》一書中曾經(jīng)介紹,有科學家通過核磁共振對同卵雙生者的腦進行了觀察,結果證明他們的腦結構確實具有較大的相似性。[1] 這個實驗證明了人類的腦結構極可能就是由“腦基因圖譜”所決定的。厄倫邁耶-金林等人總結了半個世紀以來八個國家對血緣關系與智商的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遺傳關系愈近,測得的智商也愈近。父母的智商與親生子女的智商的相關為0.5,養(yǎng)父母與養(yǎng)子女智商的相關僅為0.3;
遺傳學上同卵雙生子與異卵雙生子有特殊研究價值,同卵雙生子由同一受精卵發(fā)育而來,遺傳關系更密切,智商相關也更高,達到0.75~0.88;
異卵雙生子由兩個受精卵發(fā)育而來,因而其智商相關只有0.5~0.6,與同胞兄弟姊妹相當;
分開撫養(yǎng)的同卵雙生子,智商相關也有0.75,比在一起撫養(yǎng)的異卵雙生子智商相關還高。[2] 智商決定于腦結構,而腦結構又決定于遺傳,所以通過智商與遺傳的關系也可以證明人類的腦結構極可能就是由“腦基因圖譜”決定的。

  我們雖然說人類的腦結構來自于遺傳,它是由“腦基因圖譜”所決定的,但并不是說先天因素就是決定腦結構的唯一因素,并不是說腦結構一旦形成之后就是不可改變的。腦結構雖然首先被先天因素所決定,但是也會因后天因素的影響而改變。

  我們在前面曾經(jīng)提到過癡呆兒與低能兒,這些兒童之所以成為癡呆兒或低能兒,除了先天的原因之外,也存在著一些后天的原因,例如孕婦感染風疹、內分泌紊亂、缺氧、產前子宮出血、分娩過程中產鉗使用不當導致嬰兒顱腦損傷或者產程過長導致嬰兒窒息等,嬰幼兒發(fā)生腦炎、腦膜炎、腦外傷、腦缺氧、一氧化碳中毒等,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對嬰幼兒腦結構的生長發(fā)育產生較大的影響,導致嬰幼兒的大腦發(fā)育不全、萎縮或神經(jīng)元發(fā)育不良等,當然他們的腦結構就會發(fā)生較大的改變。

  后天因素不僅會影響腦結構的形成,而且對形成之后的腦結構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十八世紀法國杰出的科學家、進化論的先驅者之一拉馬克曾提出“用進廢退”學說,這個學說認為生物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的器官會發(fā)達,不常使用的器官會退化,這種變化可以通過遺傳保持下去。[3] 腦結構也是如此,它也存在著一個“用進廢退”的問題,如果一個腦結構不能進行正常的學習、思維、記憶等功能活動,那么這個腦結構就有可能發(fā)生退化性改變。19世紀初有一個天資很高的王子,從小就被人囚禁在一間小黑屋里,直到17歲才被放了出來,但這時的王子已經(jīng)成了一個既不能走路,又不會說話的廢人了,他的智力也變得十分低下。王子死后,有人對他的腦進行了解剖,結果發(fā)現(xiàn)他的大腦溝回十分簡單,就好象猿人一樣。[4] 相反,如果一個腦結構能夠經(jīng)常使用,那么這個腦結構就會變得十分發(fā)達。有科學家應用腦圖像對具有高度技巧的鋼琴演奏家的腦結構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他們腦中對鋼琴聲音的聽覺代表區(qū),比一般的鋼琴彈奏者的聽覺代表區(qū)大25%,而增加的程度與練琴年限相關。[5]

  

  二、智慧與遺傳

  

  我們說人類的腦結構來自于遺傳,那是不是說人的智慧也是來自于遺傳呢?我們在《究竟什么是智慧》中曾經(jīng)講過,智慧就是腦的綜合能力,它包括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認識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預見能力、意識能力、反饋能力、反思能力、反應能力、謀劃能力以及行為能力等各種能力。腦的能力其實就是腦的功能,腦的這些功能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對“功能”有一個比較確切的認識。

  什么是功能呢?《辭!返慕忉屖牵骸爸柑囟ńY構的事物或系統(tǒng)在內部和外部的聯(lián)系和關系中表現(xiàn)出來的特性和能力” [6] 心理學家陳英和的解釋是:“是指那些由結構派生出來的活動和表現(xiàn)。例如肢體的活動就是肌肉和骨骼結構的功能,性激素的分泌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性腺的功能” [7] 而系統(tǒng)論認為,功能是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相互關系中所表現(xiàn)的屬性、所具有的能力和所引起的作用。通過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看出,

  所謂功能其實就是結構所具有的屬性、能力與作用,結構是功能的基礎,結構決定功能,功能產生于結構,功能是結構所派生出來的屬性、能力與作用,什么樣的結構就會產生什么樣的功能。

  腦功能也是如此,腦的功能也是腦結構所派生出來的屬性、能力與作用。

  由于腦功能只是一種屬性、能力與作用,所以腦功能并不能直接遺傳,也就是說父母或祖先的智慧并不能直接遺傳給子女。

  如果說智慧不能直接遺傳,那么像莫扎特、歌德、高斯這樣的天才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他們小小年紀為什么會具有如此的聰明才智呢?作者認為,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腦基因圖譜”學說來解釋,由于天才的腦基因形成了最優(yōu)化組合,所以他們的腦結構就會成為一種最優(yōu)化結構。由于他們的腦結構是最優(yōu)化的結構,于是這種最優(yōu)化的腦結構就會產生出最高級的功能來,正是這種最高級的功能使天才們小小年紀就擁有了非凡的智慧。智慧雖然不能直接遺傳,但是腦結構可以遺傳,通過自己的腦結構就可以產生出智慧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子女的智力、性格、脾氣、氣質、愛好、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諸多方面,常常與父母或者先輩有這樣或那樣的相似之處。子女之所以能夠與父母或先輩出現(xiàn)諸多相似之處,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腦結構具有這樣或那樣的相似之處。

  結構是功能的基礎,相似的結構就會產生出相似的功能來。

  腦功能是不能直接遺傳的,所以智慧也是不能遺傳的;
遺傳的是“腦基因圖譜”以及腦結構,結構是功能的基礎,正是腦結構產生出了相應的腦功能。

  生命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連續(xù)不斷的過程中,遺傳也在連續(xù)不斷地發(fā)揮著自己的作用。遺傳就像父母對兒女們那種綿綿不斷的親情,這種親情不僅賦予兒女們一個個新的生命,而且還在關懷呵護著他們的終生。人類的腦也是如此,遺傳不僅產生了一個新的腦結構,而且在這個腦結構的全部生命歷程中,遺傳自始至終都在關懷呵護著它。

  遺傳不僅在腦結構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腦功能的實施過程中也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曾提出“精神分子論”,“精神分子論”認為,大腦神經(jīng)元所合成的“精神分子”是人腦中精神信息的物質基礎與載體,腦正是通過精神分子來表達人的精神,所以精神分子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精神分子是人腦中一種特定的蛋白質分子或氨基酸序列,我們也可以稱它們?yōu)椤熬竦鞍住!熬竦鞍住庇质侨绾涡纬傻哪?精神蛋白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蛋白質的合成過程,眾所周知,遺傳不僅參與了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而且還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腦是一個思維的器官,思維是人腦最為重要的功能,腦是如何進行思維的呢?作者在拙作《破解大腦之謎——精神分子論》一書的第11章“思維的過程之謎”、第12章“思維的本質與機理之謎”中都曾對這一問題進行過探討,由于腦的思維過程就是一個氨基酸小分子的排列組合過程,所以在思維過程中遺傳也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記憶也是人腦的一個重要的功能,腦是如何進行記憶的呢?作者在《破解大腦之謎——精神分子論》一書的第13章“人腦的記憶之謎”中還曾進行過探討,記憶的本質就是“記憶蛋白”的形成,而“記憶蛋白”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遺傳在記憶過程中也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在腦的感覺、學習、意識、潛意識、感情、行為等各種過程中,遺傳不僅參與了這些過程,而且也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遺傳在腦功能的實施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是不是說人腦中的知識、經(jīng)驗與記憶也可以遺傳呢?通過腦的各種功能活動,人腦中產生出了大量的精神產物,例如許多美好的記憶,許多難忘的經(jīng)驗,許多語言文字、詩詞歌賦、小說文章、公式定律、論文專著以及理論學說等等,這些知識、經(jīng)驗與記憶是否能夠遺傳呢?天才們之所以那么聰明,是不是他們的父母把自己以及祖先們的知識、經(jīng)驗與記憶全部都遺傳給了天才們呢?人腦中的知識、經(jīng)驗以及記憶等精神產物都是通過精神分子存儲于腦中的,而精神分子就是一種特定的蛋白質分子,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些精神分子稱為記憶蛋白。

  知識、經(jīng)驗及記憶都存儲于記憶蛋白之中,但是存儲遺傳信息的并不是蛋白質,而是DNA即脫氧核糖核酸,記憶蛋白中存儲的精神信息很難直接轉移到DNA中,所以在遺傳信息中就很難包含知識、經(jīng)驗及記憶等精神信息。由于DNA中沒有包含知識、經(jīng)驗及記憶等精神信息,所以它們也就很難遺傳下去。

  腦功能是無法直接遺傳的,人腦中存儲的知識、經(jīng)驗及記憶等精神信息也是無法遺傳的。我們很難想象,數(shù)學家的孩子一出生腦子里就裝滿了數(shù)學公式,作家的孩子一出生腦子里就裝滿了一本又一本長篇小說,作曲家的孩子一出生腦子里就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曲譜。

  腦結構來自于遺傳,通過腦結構也可以產生出相應的腦功能來,但是先天而來的腦結構僅僅是腦功能的神經(jīng)基礎,腦功能也僅僅是一種潛在的能力。擁有了一個優(yōu)化的腦結構,只是擁有了一個較好的神經(jīng)基礎和潛在的能力,僅僅擁有一個好的神經(jīng)基礎和潛在的能力,智慧并不能自動地產生出來。我們在《究竟什么是智慧》一文中曾經(jīng)講過,思維是智慧的關鍵與核心,智慧的形成與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沒有腦的思維活動,智慧依然無法產生。那么腦又是通過什么進行思維的呢?作者在《破解大腦之謎——精神分子論》一書的第12章“思維的本質與機理之謎”中曾經(jīng)講過,思維活動的主角之一就是精神分子,腦就是通過精神分子進行思維的。腦是通過精神分子進行思維的,那么精神分子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我們在《破解大腦之謎——精神分子論》一書的第11章“思維的過程之謎”中又講過,精神分子產生于腦的思維過程,它就是大腦思維的產物。

  腦就是這樣一個器官,它通過思維活動產生出自己的產物——精神分子來,它又通過自己的產物進行今后的思維活動,這是一個長期循環(huán)的過程。正是在這種長期循環(huán)的過程中,腦中的精神分子越存越多,腦的思維能力也越來越發(fā)達,而腦也就會變得越來智慧。

  腦是一個思維的器官,思維可以使腦結構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思維可以使腦的各種功能變得越來越發(fā)達,思維可以使腦擁有越來越多的智慧,思維可以使腦變得越來越聰明。

  僅僅擁有良好的神經(jīng)基礎和潛在的能力,但如果不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那么腦結構的潛在能力就很難發(fā)揮出來,人腦中存儲的精神分子也會越來越貧乏,而腦的各種功能也會越來越萎縮,這樣的腦不可能擁有非凡的智慧,這樣的腦只能變得越來越笨拙。

  腦就像一塊土地,在這塊土地上既可以長出茂盛的莊稼、結出豐碩的果實,也可以雜草叢生、一片貧瘠。

  例如一個人從父母那里繼承了一塊肥沃的土地,但是如果他既不耕耘播種,又不鋤草施肥,那么即使再肥沃的土地也不會長出茂盛的莊稼,更不會結出豐碩的果實來!我們在本節(jié)的引言中曾經(jīng)講過仲永的故事,仲永原本是一個具有超長智力的“神童”,王安石曾對他寄予厚望,但是仲永長大之后并沒有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才,相反卻變成了一個智力平平的人。仲永原本是一個智力超長的“神童”,(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像這樣的“神童”必定擁有一個優(yōu)化的腦結構和超長的腦功能,可是為什么仲永長大后卻變成了一個智力平平的人呢?這說明人的智慧并不是完全決定于先天的遺傳,后天的因素也對智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究竟是哪些后天因素對智慧產生了重要影響的呢?這個問題我們將在下一小節(jié)進行專門討論。

  

  三、人的智慧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在上面的兩小節(jié)中,我們分別探討了腦結構與遺傳、智慧與遺傳的關系,通過以上探討,我們知道遺傳對腦結構的形成以及腦功能的實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遺傳并不能決定終生,遺傳并不是決定智慧的唯一因素。如果說遺傳并不是決定智慧的唯一因素,那么智慧究竟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呢?人的智慧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作者認為,決定智慧的主要因素有三個:遺傳、環(huán)境及自我,人的智慧與遺傳、環(huán)境以及自我都有密切的關系,為了能夠更確切地表達我的觀點,我總結出了一個智慧公式,其內容如下:

  I = S(Inh + E)

  式中I表示智慧(Intelligence),Inh表示遺傳(Inheritance),E表示環(huán)境(Environment),而S則表示產生智慧的主體“自我”(Self)。智慧公式揭示了智慧I與遺傳Inh、環(huán)境E以及自我S三因素之間的關系,即人的智慧I等于遺傳Inh、環(huán)境E之和與自我S的乘積。智慧公式說明,智慧I是遺傳Inh、環(huán)境E以及自我S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Inh、環(huán)境E及自我S三因素中任何一因素的改變都有可能影響智慧I;
智慧公式進一步說明,人的智慧I既取決于遺傳Inh,也取決于環(huán)境E,但更重要的還是取決于自我S,在遺傳Inh、環(huán)境E以及自我S三個因素中,自我S發(fā)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智慧公式還說明,不僅遺傳Inh、環(huán)境E及自我S能夠影響智慧I,而且智慧I的改變也會反過來對遺傳Inh(腦結構)、環(huán)境E以及自我S產生重要的影響。

  智慧公式的根據(jù)是什么呢?我們在《究竟什么是智慧》一文中曾經(jīng)講過,智慧就是腦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腦要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問題及解決問題,就必須具備相應的腦結構,腦結構是腦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問題及解決問題的神經(jīng)基礎,如果沒有這樣一個神經(jīng)基礎,那么腦就根本無法產生出智慧能力來。腦結構來自于遺傳,如果一個兒童在出生的時候就能夠擁有一個最優(yōu)化的腦結構,那么這樣的腦結構就很有可能產生出非凡的智慧來,例如莫扎特、歌德、高斯。如果一個兒童在出生時就不幸擁有一個無序的腦結構,那么像這樣的腦結構就勢必會嚴重影響他的智慧能力,結果就會形成癡呆或低能。腦結構是智慧的神經(jīng)基礎,智慧首先取決于腦結構,由于腦結構來自于遺傳,所以也可以說智慧首先取決于遺傳,即I取決于Inh。

  具備了一個好的腦結構,僅僅是具備了產生智慧的可能性或潛在的能力,具備一個好的腦結構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就具備了智慧。這是因為智慧是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腦不去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那么即使擁有一個最優(yōu)化的腦結構也很難產生出非凡的智慧來。腦如何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問題及解決問題呢?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人生存于一個紛繁復雜的環(huán)境之中,在他的生存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許多多不清楚、不明白的事或物,必然會遇到許許多多難以解決的矛盾與困難,這些“不清楚、不明白的事或物”、這些“難以解決的矛盾與困難”就是人類遇到的“問題”。人生活在一個問題的海洋之中,人生存的過程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智慧就是在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問題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人生存的環(huán)境對智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生存于不同的環(huán)境,人就會遇到不同的問題,認識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問題也就有所不同,不同的環(huán)境對智慧的影響也各不相同。正如高云鵬、荊其誠二先生在《開發(fā)自我——腦、社會和心理》一書中所說的那樣:“生活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包括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社會地位以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對養(yǎng)育子女的態(tài)度等),就像樹木賴以生長的土地;
而社會大環(huán)境(包括社會制度、政治形勢、有關政策,以及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方方面面),就像樹木生長其中的氣候條件。如果風調雨順、陽光充足,則能長成大樹!盵8]

  作者在《破解大腦之謎——精神分子論》一書的第22章“自我的本質”中曾經(jīng)講過印度加爾各答的“狼孩”,由于這個孩子從出生到8歲一直在狼群中生活,所以他失去了人的心理,形成了狼的習性。他用四肢行走,舔食扔在地上的肉,怕強光而夜視敏銳,害怕水而不愿洗澡,寒冷天也不愿穿衣服,深夜嚎叫。由于“狼孩”從出生到8歲一直生活在狼群及自然的環(huán)境之中,這種環(huán)境改變了他,所以他的智能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我們在前面還曾講過“王子”故事,王子原本是一個天資很高的兒童,但是由于他多年都被囚禁在一個小黑屋中,他最后他變成了一個智能十分低下的人。王子原本天資很高,那就是說他應該具有一個優(yōu)化的腦結構,一個優(yōu)化的腦結構本應該產生出非凡的智慧來,但是王子卻變成了一個低能的人。王子為什么會變成一個低能的人呢?根本的原因就是環(huán)境,正是惡劣的環(huán)境把一個天資很高的王子變成了一個低能的人。

  上面的兩個例子都是來自于文獻,下面我再舉一個我親眼目睹的例子。我的學生時代正值“階級斗爭”風行的年代,在那個年代里,每一個人都被貼上了一個無形的政治等級標簽,這個政治等級標簽就是根據(jù)家庭出身所定的“成分”。千萬不可小看“成分”的厲害,它可以決定一個人在社會中的政治地位,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我的同學當中,有不少天資聰明的學生,但由于他們出身于所謂的“地富反壞右”家庭,于是他們先天注定只能擁有一個壞“成分”。正是由于他們的壞“成分”,他們的政治地位很低,不僅在學校倍受歧視,而且每到升學的時候不論你的成績有多么優(yōu)秀也大都會被淘汰下來,他們根本無法進入初中或高中學習,進入大學的更是鳳毛鱗角!他們小小年紀就脫離了學習的環(huán)境,不得不回到農村去為生計而掙扎。由于環(huán)境的限制與制約,他們的天資很難得到充分發(fā)揮,自然他們也就很難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幾十年過去了,“成分”雖然被廢除了,但是當年這些天資聰明、風華正茂的學生們都變成了滿頭白發(fā)、滿臉皺紋的老農夫或老農婦!嚴峻的政治環(huán)境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也埋沒了不少人才。當然,并不是說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就不會產生智慧,只要有人的存在,智慧之花無論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都會開放。但是環(huán)境對智慧的影響確實很大,如果沒有“成分”的束縛,我相信在這些所謂的“地富反壞右”子女中一定會涌現(xiàn)出許多出類拔萃的人才來。

  正如美國行為主義創(chuàng)始人華生所說:“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yī)生、教師、藝術家、大商人,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盜賊!盵9]華生所說的“特殊的方法”恐怕主要指的就是教育與環(huán)境,其實教育也可以視為一種環(huán)境,不同的環(huán)境確實能夠對智慧的發(fā)展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不同的環(huán)境確實能夠造就不同的人。通過以上探討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智慧I不僅取決于遺傳Inh,而且還取決于環(huán)境E。

  智慧雖然取決于遺傳與環(huán)境,但是遺傳與環(huán)境兩個因素并不能完全決定智慧,智慧還與“自我”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什么是“自我”呢?作者在《破解大腦之謎——精神分子論》一書的22章“自我的定義”中曾經(jīng)指出,自我就是認識主體對自己感知、認識后的產物,自我就是主體“我”的精神化身。如果說遺傳是智慧的先天性因素,環(huán)境是智慧的客觀性因素,那么自我就是智慧的主觀性因素。

  如果說先天因素是無法改變的,客觀因素也是難以控制的,那么自我這個主觀因素不僅能夠改變,而且能夠選擇與控制,所以在智慧的所有相關因素中自我是一個最為活躍、最具能動性的因素,也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由于自我是一個最為活躍、最具能動性的因素,由于自我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所以自我對智慧的影響更大。一個人即使不具備最優(yōu)化的腦結構,即使他所處的環(huán)境也不好,但是如果這個人具有遠大的目標與強大的動力,如果這個人能夠發(fā)奮圖強、努力學習、勤于思考、持之以恒,那么這個人照樣可以產生出非凡的智慧來,照樣可以取得的巨大的成就,照樣可以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杰出人物。這就是說智慧I不僅取決于遺傳Inh和環(huán)境E,而且更取決于自我S。

  遺傳并不能決定終生,環(huán)境也不能決定一切。

  腦是一個可塑性極強的器官,后天的因素也能夠對腦的結構與功能產生極大的影響。有些人的天分并不一定很高,也就是說他的腦結構并不一定是最優(yōu)化的,他的腦功能也并不一定是最突出的,但是由于他發(fā)奮圖強、努力學習、勤于思考、持之以恒,那么在他的腦中就會存儲越來越多的精神分子,他的思維等各種功能就會變得越來越發(fā)達,腦結構也會變得越來越優(yōu)化,腦也會越來越聰明,他同樣也會產生出非凡的智慧來。例如愛因斯坦在小的時候被家人認為是弱智兒童,因為他很晚才開口說話,而且在學校里也只是數(shù)學和物理比較好。畢加索在學習字母時就有困難,并且一直是一個成績較差的學生。達爾文小的時候曾在一個寄宿學校學習,他的老師認為他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孩子,他的智力水平在一般水平之下!彼母赣H曾大聲怒斥他:“你除了打鳥、玩狗和抓老鼠外,什么也不干。這樣下去,你會給自己,也會給整個家庭帶來恥辱!”托爾斯泰在學生時代也表現(xiàn)平平。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是一個7個月的早產兒,在童年時個子很小,也從未表現(xiàn)出任何才華,他的父親和教師都認定他會終生平庸。[10] 愛因斯坦在小的時候雖然被認為是一個“弱智兒童”,但是他卻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有創(chuàng)造才能的人物之一”;
畢加索雖然小的時候是一個“差生”,但是他卻成為一個世界聞名的大畫家;
托爾斯泰雖然在學生時代表現(xiàn)“平平”,但是他卻成為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世界文學的巨人;
達爾文雖然在學生時代也表現(xiàn)“平平”,但是他卻成為進化論的創(chuàng)始人,成為最偉大的生物學家;
丘吉爾雖然是一個智力平常的早產兒,雖然他的父親和教師都認定他一定“終生平庸”,但是他卻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更令人稱奇的是他撰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回憶錄》《英國民族史》等著作,并于1953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通過以上探討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智慧來源于遺傳、環(huán)境以及自我三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智慧既取決于遺傳,也取決于環(huán)境,但智慧更取決于自我,這就是智慧公式所表達的結論。

  

  注釋:

  [1]蘇珊•格林菲爾德:《人腦之謎》,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年,第88頁.

  [2]盧家楣、魏慶安、李其維主編:《心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2~173頁.

  [3]方宗熙:《生物的進化》,科學出版社,1973年,第124頁.

  [4]劉奎林、楊春鼎:《思維科學導論》,工人出版社,1989年,第82頁.

  [5]黃秉憲:《腦的高級功能與神經(jīng)網(wǎng)絡》,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11頁.

  [6]夏征農主編:《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第624年.

  [7]陳英和:《認知發(fā)展心理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頁.

  [8]高云鵬、荊其誠:《開發(fā)自我——腦、社會和心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14頁.

  [9]華生:《行為主義》,1930年英文版,第82頁.

  [10]羅貝爾•克拉克:《超級人腦——從異賦到天才》,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14頁.

  (美)洛伊斯•N•瑪格納:《生命科學史》,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第527頁.

 。ù宋墓(jié)選自拙作《破解大腦之謎——精神分子論》一書的第34章)

相關熱詞搜索:是從 智慧 陳定學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