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理念的選課制度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9-08-07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要 與高校學分制相配套的選課制在整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中具有重要地位,發(fā)達國家的選課制歷經數次的反思、修訂和發(fā)展,已基本能夠適應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我國的選課制還不夠成熟,目前亟需突破發(fā)展的瓶頸,本文建議融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理念,加強對學生雇傭性的培養(yǎng),從提升宏觀視野、突出“三全育人”、優(yōu)化課程資源、加強課程融合、厘清課程遞進關系等方面構建新型選課制度。
關鍵詞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選課制 學分制
1 學分制條件下選課制度的發(fā)展脈絡
1.1 學分制和選課制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發(fā)展階段以及高等教育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分制已逐步被普遍采用,被認為是最能體現(xiàn)當今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理念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我國近一輪學分制改革自90年代末啟動,歷經學年學分制、彈性學分制、完全學分制等幾個發(fā)展階段,逐步成熟。相對于傳統(tǒng)的學年制,學分制對學生的學習以指導性引導代替指令性命令,它以“學習自由”和“個性化培養(yǎng)”為指導思想,倡導自由的個性教育和人的個性自我形成的教育理念,具有選擇性、靈活性、有效性的特點,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權,符合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則,有利于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多樣化的復合型人才。
學分制是以學分作為計算學生學習量的單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學分作為畢業(yè)標準的教學管理制度。選課制是與學分制相配套的制度,是選修課制度的簡稱,又稱選科制( elective system ),它亦是一種教學管理制度。選課制是學分制的前提和基礎,更是學分制的靈魂和本質所在。修得足夠的學分是一種外在形式,而所選擇的課程才是核心價值。如在學分制推行過程中,只采用以學分來計算學生學習量,而沒有完善的選課制度去體現(xiàn)學生自由的權利,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選課制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能夠充分尊重學生興趣、能力等方面的個性差異,讓學生進行自主選課,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等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但更重要的是,一個社會、一所大學、一套人才培養(yǎng)方案能夠為學生提供什么樣的課程選擇,本身就折射出一定的價值取向。因此,在高等教育領域,課程經常被人們看作是高等教育的“黑匣子”。①這個“黑匣子”是各種高等教育思想、模式與實踐的薈萃之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②
1.2 學分制條件下選課制度的發(fā)展
正是因為選課制度在整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國外大學教育改革的最終落腳點都是圍繞課程改革展開的,視課程改革為大學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課程改革問題成為每次大學教育改革辯論的重點,并且,任何一次課程改革的成果最終都需要通過特定的選課制度具體呈現(xiàn)。我國高校的課程改革和課程研究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持續(xù)發(fā)展期,也需要及時沉浸下來,審視形勢,總結收獲,反思不足,進一步探索未來的改革方向。
1.2.1 國外選課制度的發(fā)展及特點
美國是實行學分制最早的國家,其選課制度也最具代表性,歷史上歷次重要的課程改革事件都離不開這個國家的土壤。1828年,著名的“耶魯報告”(The Yale Report of 1828)提出共同必修課程(common subjects),為了維護古典學科在課程中的穩(wěn)固地位,當時制定的選課制度目標是提供人們心靈的訓練,培養(yǎng)有良好教養(yǎng)的人而不是專家。1869年,哈佛大學校長艾略特(Eliot)提出自由選修課程(free electives),通過不斷壓縮必修課程,使哈佛形成了自由的傳統(tǒng)和對學生的尊重的校風。于是,1870-1910年,這40年期間,美國大學盛行自由選修。自由選修制在拓寬知識范圍、增加學術自由的同時也引發(fā)了許多混亂,例如造成學生知識結構不合理的“淺學現(xiàn)象”,以及共同目標共同價值觀的喪失等問題。③1909年,洛威爾(Lowell)出任哈佛校長后,針對自由學分制實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取消了在哈佛推行了40年之久的自由選修制,創(chuàng)設了主修課程(concentration),建立了主修、分類必修(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和自由選修相結合的課程體系。他認為,“每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應該什么都懂一點兒,而對有的學科要懂得徹底”。④和這種選課制度相配合,美國大學陸續(xù)創(chuàng)立優(yōu)等生學習計劃(honors program)和獨立學習計劃(independent study),設立概論性科目(the survey course),并建立住宿學院制和學生導師制(tutorial system)。在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思想的指導下,選課制度不斷發(fā)展和更新,被賦予了更重要的意義。在此后的改革軌跡中,哥倫比亞大學于1917年推出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的概念;赫欽斯(Hutchins)校長1929年在芝加哥大學提出建立以經典名著(Great Books)為特色的共同核心課程;1945年,柯南特(Conant)校長領導委員會推出了鼎鼎大名的《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Report of the Harvard Committee),使通識教育發(fā)展為全國性的運動,成為美國數百所大學新的課程改革浪潮的主要推動力;此后,博克(Bok)校長和羅索夫斯基(Rosovsky)于1978年提出《哈佛核心課程報告書》(Harvard Report on the Core Curriculum),以核心課程取代了原來的通識教育;2002年,哈佛學院院長科比(Kirby)又啟動了自1978年以來哈佛最全面的以“學生將成為怎樣的人,他們離開學院后要過怎樣的生活”為主題的通識教育改革;2007年,哈佛大學《全面教育特別工作組報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出臺,以新的通識教育計劃取代原有的核心課程,重新建立了八大范疇的課程體系,更加面對現(xiàn)實、面向世界、強調時代變化特征,具有鮮明的實用主義特點。
縱觀美國選課制度的發(fā)展歷程,美國歷次課程改革的思想都反映出美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更是西方人主流價值觀相互博弈、取長補短的結果。當前,美國高校主流的選課制度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強調“核心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明確了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培養(yǎng)目標是要培養(yǎng)有教養(yǎng)的人(an educated person)。與普通通識課程只注重人類共同遺產相比,核心課程強調的是各門學科的方法論,在知識廣度的基礎上,更強調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及課程的整合。⑤第二,“分布必修”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一種通識教育課程設計思路。它對學生必須修習的學科領域(一般為自然、社會和人文學科),以及在各領域內至少應修習的課程門數(或最低學分數)做出規(guī)定。這種設計不僅強調培養(yǎng)學生廣博的知識面,更加強調知識的應用性,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社會經驗相結合,以便更好地迎接未來生活和工作的變化。第三,“自由選修”部分選課形式多樣,選課自由度大。學生可以跨專業(yè)、跨學科選擇任意感興趣的課程,學校提供的選課菜單也非常豐富。在自由選修計劃中,學校只作一個總體學分量的規(guī)定,而不對學生選課作任何限定,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行確定一個屬于自己的通識教育計劃,但同時校方對學生選課會做有效的引導。第四,無論何種選課設計,都更加強調大學課程體系的完整性、連貫性和綜合性。其核心是要將現(xiàn)實中獨立存在的學科知識要素聯(lián)結成一個結構性知識系統(tǒng)(或結構性課程體系),以實現(xiàn)學科、社會和學習者之間的關系平衡。通過多方式、多維度、多層次的聯(lián)系,使各種獨立學科知識要素被整合成一個立體型的知識網絡系統(tǒng),使大學培養(yǎng)出的學生不僅具有適應現(xiàn)實要求的素質,更具有長遠發(fā)展的能力。
相關熱詞搜索:選課 融入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理念 探索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