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奧運會新聞【國際媒體北京奧運的報道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編者按:北京奧運鄰近,國際媒體將如何報道此次盛會?中外媒體的新聞視角有何差異?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差異? 圍繞這些問題,2008年6月10日,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新聞系和國際傳播研究中心,舉辦“北京奧運:新聞與視角”國際傳播論壇,邀請外國著名通訊社駐京的領導、新華社資深記者、中外媒體專家學者,同北外國際新聞專業(yè)的師生進行了坦率激烈的對話討論,F(xiàn)將部分會議內(nèi)容翻譯整理,希望能對中外媒體的奧運報道及認識這些報道提供參考。
奧運盛會不僅令人激動向往,而且或多或少地在國內(nèi)外有所爭議。不同國家的媒體記者,在報道北京奧運的申辦和籌備時,有不同的新聞興趣和報道視角,估計國外媒體在報道8月份奧運會比賽和相關的方方面面的時候,仍然會有不同的報道視角和新聞差異。圍繞這些問題,國內(nèi)民眾對西方媒體的質(zhì)疑及當時的國內(nèi)氣氛,使得直到四川汶川地震發(fā)生近兩個月之后,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新聞系、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美聯(lián)社北京分社社長韓村樂先生、日本共同社北京分社社長渡邊陽介先生、新華社特稿社老領導資深記者熊蕾女士,以及中外媒體專家學者,同北外國際新聞專業(yè)的師生才最終坐在一起,重新討論奧運問題了。
北京外國語英語學院院長、國際新聞系主任孫有中首先發(fā)言,介紹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奧運會的淵源。原來七年前,正是北京外國語英語學院的教師翻譯了北京申奧的資料。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北外教師、學生為奧運會培訓人員、擔任志愿者,奧運會多語言服務中心就設立在北外校園。奧運會是體育盛事,同時也是國際交流的盛事。在奧運傳播中,記者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嘉賓發(fā)言之前,會議主持人、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國際新聞與傳播系主任,喬木就用一個小小的玩笑開始了當天的會議。“我想強調(diào)今天是一次學術討論,請大家暢所欲言,因為我們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簡稱BFSU,也可以理解成北京“言論自由”大學(Beijing Free Speech University)”。此語一出,臺上臺下笑聲一片。以下就選取當天座談會的內(nèi)容,以饗讀者。
韓村樂(Charles Hutzler, 美聯(lián)社北京分社社長):非常高興來到北京“言論自由”大學,因為我從事記者行業(yè)已久,最不擅長的就是壓制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公開和誠實的發(fā)言遠比華麗浮夸的詞藻有用。在北京,我經(jīng)常受邀作演講,商界和外交界的都有。我告訴他們?yōu)槭裁匆堃晃挥浾甙l(fā)言,那是因為當其他人都在喋喋不休地談成果、憧憬未來的時候,他們需要記者冷靜的聲音講述不那么讓人樂觀的事實。所以我很高興能有機會與各位進行開誠布公的交流。
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我1979年第一次來到中國,1986年開始在北京常駐,可能比在座的不少人對北京有更長時間的接觸。我曾為美國之音、華爾街日報、合眾社工作過,現(xiàn)在為美聯(lián)社工作。在過去的22年里,我有15年都在中國生活。但是,兩個月前,我被中國網(wǎng)民冠名為“中國公敵”,他們譴責我在西藏事件報道中的偏見,并聲稱要我為此離開中國。我收到了不計其數(shù)的騷擾電話、短信,甚至還有一些死亡威脅。
我之所以提到這些,是為了向大家提供一些關于即將舉辦的奧運的一些背景。本次北京奧運會可能會成為自莫斯科奧運會以來最具爭議的奧運會,并且是很多年以來最有趣的奧運會。為什么圍繞北京奧運會會有這么多爭議呢?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國正在崛起,對世界上其他已經(jīng)發(fā)展起來的國家造成了威脅。中國的發(fā)展確實給全世界人民都帶來了更多機會和利益,但同時也讓不少人感到不安與緊張。這一點我們從奧運火炬的境外傳遞就可看出端倪。
本次奧運會將會有很多不同的組織都帶著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沖突的期待參與其中,簡單地說,首先是國際奧委會,他們第一次將奧運盛事帶到了中國。隨著承辦奧運的成本越來越高,很多國家的城市感到難以負荷,所以以前基本上都是在發(fā)達國家的城市交替舉辦。但北京的承辦無疑傳達了奧運也可以在發(fā)展中國家舉辦的信號。然后還有奧運贊助商,他們對本次奧運會的投資高于過去任何一屆,過去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在全球范圍內(nèi)提高企業(yè)形象并建立品牌,但對于北京奧運會,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正在蓬勃發(fā)展的中國市場,希望借此提高其品牌在中國的認知度。
作為中國政府,他們當然希望北京奧運會能成功地提升國際形象及在國內(nèi)人民中的口碑。不同于以前奧運會的舉辦權是賦予一個城市,本次奧運會更應該說是賦予了一個國家。全中國的人民都參與到奧運中間來了。日本1964年和韓國1988年舉辦奧運會時也有類似的情況。所以很多專家把這種現(xiàn)象稱作“東亞現(xiàn)象”。日本借奧運會之機希望在二戰(zhàn)后重新被國際社會接受,同時向世界宣告它經(jīng)濟大國的地位。韓國則希望世界對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國家的認同。在日本和韓國舉行的奧運會都帶來了同樣的成效,兩國的世界影響力都有所提升。同時,兩國的企業(yè)認知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以韓國1988年奧運會為例,在此之前,美國人幾乎沒有聽說過三星、現(xiàn)代等韓國品牌,但奧運會之后,他們了解了這些品牌。
讓北京奧運會頗具爭議的在于,這次參與其中的還有國際社會的許多團體及活動家,各自帶來不同的議程,他們把奧運會看做一個向中國政府施壓的好機會,比如說由好萊塢明星主導的達爾富爾問題、環(huán)境問題、人權問題、媒體自由問題,還有恐怖主義問題。所以說要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強國、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政府需要解決的不僅是和其他國家政府的關系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和其他非政府國際組織的問題,事實上這些非政府組織對于國際輿論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我知道我的很多中國朋友都對中國在奧運火炬?zhèn)鬟f中受到的指責感到十分的憤怒。我想在此做一個類比。大家設想一下,如果2001年7月被選中的奧運主辦城市是紐約,然后9月份紐約就發(fā)生“9?11”事件,隨后是阿富汗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這種情況下,火炬根本就沒法在世界其他國家順利傳遞,甚至在美國的傳遞都會遭到很多抗議。所以說,這都是作為國際社會中的一員我們需要面對的現(xiàn)實。
對于記者,這些問題都讓本次奧運會充滿了興奮點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些話題都可以上頭條,并且成為讓記者出名的好素材。近幾年來,美聯(lián)社對奧運會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在不斷加大。美聯(lián)社在奧運期間將從全世界各地抽調(diào)300名記者派往北京,這是美聯(lián)社有史以來派出的最大的報道團隊,這比在美國本土舉辦的奧運會派出的報道團隊還要大。其中包括100名文字記者,100名攝影師,50名電視制片人和攝像師,50名名工程師。這個人員構(gòu)成也很好地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媒體的特點。
這些記者不僅會報道奧運場館內(nèi)的賽事,同時會深入場館外的方方面面。通常來講,場館內(nèi)的賽事比場館外的其他新聞要重要得多,人們很少關注賽場外的情況。但我們美聯(lián)社的編輯在研究這次奧運會的選題時,認為對本次奧運會而言,場館內(nèi)外的新聞區(qū)分得不會那么清楚,它們之間并沒有一條很明確的界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次奧運被各種示威威脅的可能性很大。當然,這或許不會發(fā)生,我知道現(xiàn)在政府很努力地控制那些可能制造事端的人進入北京,安全措施也加強了,但是相當多的國際組織已經(jīng)表達了這種示威的想法,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成功,但一旦他們成功,又會對本次奧運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效應?所以美聯(lián)社本次派出了比以往的奧運會更多的從事全面報道的記者,而不只是增加了體育記者的人數(shù)。所以說未來的兩個月,會是極具挑戰(zhàn)性的。事實上,在過去的三個月我們已經(jīng)遇到了一些非常情況,西藏的暴力事件、損失慘重的四川地震,這些都成了世界新聞界的關注焦點。所以我們?nèi)鋺?zhàn),做好迎接奧運的準備。
在中國做一名駐外記者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zhàn)的任務,最大的挑戰(zhàn)就在于政府的各種限制。絕大多數(shù)的記者都會盡全力做到公平、精確、全面、平衡。但是如果我們無法獲得完整的信息的話,就很難做到公平了。有時候為了獲得政府方面的評論意見我們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但是隨著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網(wǎng)絡、電郵、手機等正在改變我們獲得信息的方式。比如說我昨晚在辦公室改稿子的時候接到一個電話,一位憤怒的父親向我申訴,說他在南京上學的兒子因為學分的問題和其他一些同學在學校行政樓前抗議,后來警察過去干預,發(fā)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情況。這位父親來自山東,口音很重,我聽他說話很費力,我問了他一些問題,然后他告訴我“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上百度上搜索一下,你會獲得很多相關信息的”。于是我上網(wǎng)去搜索,看到很多可能用手機拍攝的事件的片斷。和10年前相比,和我22年前為美國之音報道中國的時候相比,現(xiàn)在關于中國的信息越來越多,信息渠道也十分多元。而這些渠道正在成為我們信息的來源。這正是我之前提到的現(xiàn)在新聞界的競爭為什么會越來越激烈,因為每個人都能成為信息來源,每個人都在成為我們這些職業(yè)媒體人的競爭對手。當然,我們也會通過官方渠道獲得不少信息,但是我們還是習慣接受各方面的信息。
2007年1月中國頒布的條例是一個很好的消息,政府承諾各國記者在報道奧運會時將會獲得在其他國家一樣的新聞自由。這無疑是一大進步。這個條例將在今年10月到期。我和我的其他駐華記者同行都衷心希望這一條例能在奧運會后繼續(xù)生效。但是,就是這個很好的開端在很多地方也沒有得到執(zhí)行。我的同事和我都遇到過這種情況。這項新的條例不是完美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它第一次把外國網(wǎng)絡媒體的記者納入范圍,承認了他們的地位。不過我聽說中國國內(nèi)的網(wǎng)絡媒體記者還沒有得到認同,希望以后也有所改善。
到奧運會時,會有大量的安保人員投入。我聽說光安保人員、警察、武警、解放軍,就達820萬人,這還不包括安保志愿者和保安。820萬這個數(shù)字是“9?11”事件4個月后舉辦的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的安保人員的2.省略,歡迎讀者與主持人交流。)
責編:周瑾
相關熱詞搜索:視角 北京奧運 報道 國際媒體北京奧運的報道視角 境外媒體如何報道北京奧運 大眾傳媒視角下的奧運會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