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漁:當代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的生成
發(fā)布時間:2020-05-23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今日中國社會生活的重要特點之一,是有一批公共知識分子盡其所能地就社會基本問題發(fā)表意見,對隨時發(fā)生的重大事件表態(tài),他們的觀點和態(tài)度對輿論的形成與走向,以及對公共生活的氣氛產生影響,有時甚至對政府政策的形成發(fā)揮作用。雖然人們對誰是這種公共知識分子的代表,誰又是名列前茅的有影響的公共知識分子有不同看法,但這批人的存在與作用則是得到公認的。
2003年被稱為“公民維權年”,公共知識分子的言論作用在這一年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在孫大午、孫志剛、劉涌、黃靜、李思怡案件發(fā)生后,在“乙肝歧視”事件、《南方都市報》負責人被捕事件之后,在許多大城市準備出臺法規(guī)禁止乞丐在市內繁華地段乞討的時候,公共知識分子的立場與表態(tài)帶動了輿論,極大地影響了輿論的方向、深度與廣度,效果不等地使各類案件、事件的解決轉向法制的方向。
在新聞性媒體中,一些有責任心和上進心的報刊因為盡可能地刊登具有批判精神和知名度的公共知識分子的言論而受到歡迎,并獲得商業(yè)上的成功。當局往往對這些報刊采用制裁和打壓措施,除了撤換主編外,還列出禁止發(fā)表文章的作者名單。而報刊是否刊登這些人揭露真相、大膽批評的言論,則決定了它們能否繼續(xù)受到讀者的歡迎,也影響到它們的銷量,《南方周末》就是一個明顯的事例,它也是中國輿論環(huán)境的一個“晴雨表”。
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的標準、作用、影響力、局限性等等問題,已逐漸成為人們關注和討論的議題。2004年夏季,《南方人物周刊》發(fā)布了“影響中國公共知識分子五十人”名單,這個不怎么值得稱道的舉動引發(fā)了一場十分不值得稱道的爭論,相當程度上暴露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缺陷。這一事件也提示我們,要認真思考和研究中國公共知識分子問題。雖然今天公共言論被鉗制的程度為近10年來之最甚,但從長遠看,市民社會的穩(wěn)步成型,言論空間的逐漸擴展,輿論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畢竟是大勢所趨。知識分子只有不斷地對自身進行反思和批判,才能更好地批判社會,促進社會轉型的良性發(fā)展。
一、改革開放以來公共知識分子的生成及其所處環(huán)境的演變
社會總會存在種種問題,經常會有重大事件發(fā)生,因此就需要有責任心、有見識的公共知識分子表明立場和觀點。只要有最起碼的生存條件,公共知識分子也會盡可能地發(fā)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國的孔子,古希臘的蘇格拉底都是典范。但是,并不是每個時代和社會都具備允許公共知識分子生存的條件。自1949年之后在中國有30年之久公共知識分子存活的條件被基本上剝奪了。寥若晨星的志士仁人冒死犯難,勉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其命運要么是成為殉道者,如撰寫“出身論”的遇羅克,要么被批斗和關押,如發(fā)表“關于社會主義的民主與法制”的“李一哲”。他們利用“文化大革命”中“大字報”流行的稍縱即逝的機會,使自己的觀點得以為人所知和廣為傳播。而在其他年代里,即使有人不怕死,也沒有機會使思想在公共空間得到表達。
大致上可以說,公共知識分子的出現(xiàn)需要以下3個條件:一、社會存在重大的公共性問題,這個條件幾乎在任何時代和時間都能滿足,不論是在動蕩還是承平年代,不論在社會急劇轉型期還是平穩(wěn)發(fā)展期;
二、有或大或小的言論空間,這是最根本的,對中國當代知識分子而言,他們只要有最低限度的可能就會發(fā)言;
三、程度不等的獨立經濟地位,同樣,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的生存要求也是很低的,有人只要餓不死就要說話,當然,當較多的人能夠不太困難地解決謀生問題時,公共的言說便呈蔚為大觀之勢。
很難精確界定最近這次公共知識分子群體出現(xiàn)的時間,事情在一開始總是不清楚、不完整,表現(xiàn)為雛形。也許可以說,最早的公共知識分子言說出現(xiàn)于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體制內的理論家(一開始主要是黨的意識形態(tài)專家)在“解放思想”的旗號下,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主題替改革開放路線論證吶喊,一些黨內理論家的觀點──比如王若水剖析異化、提倡人道主義,李洪林反對現(xiàn)代迷信,郭羅基追究殺害張志新的“誰之罪?”──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官方意識形態(tài)范圍而具有更一般和深遠的意義。同時,一批尚未取得知識分子身份(但無論就思想和學識而言都大大強于多數知識分子)的年輕人以西單“民主墻”為陣地,就社會生活的幾乎所有重大問題發(fā)言,矛頭指向專制主義。他們既談現(xiàn)實,也談歷史;
既探討政治、社會、經濟等問題,也發(fā)表詩歌、小說、劇本、美術作品!拔母铩钡慕Y束遺留了大量問題和疑問,黨內主流力量向“凡是派”奪權需要暫時借助體制內開明派和民間力量,這使得公共言論一時有一個廣闊空間,表現(xiàn)得極其豐富和有吸引力,成為當代思想史上永遠值得追憶的美景良辰。
80年代中期形成的“文化熱”為公共知識分子提供了寬廣的活動舞臺,人們對思想、學術、文化的向往和尊崇,對社會問題的關注,熱情背后的幼稚以及幼稚背后的熱情,孕育了一些公共知識分子嶄露頭角的最佳氣候與沃土,有時,只要在《讀書》上連續(xù)發(fā)表幾篇文章,甚至發(fā)表一篇文章,就會被當成某一思潮的代表、某一主張的“旗手”。在我看來,這一時期的公共知識分子還不很典型,過于偏向思想、學術,關注點過于偏向形而上方面,更多地是談論“主義”而不是“問題”。因為這時的公共知識分子主要由人文學者兼任,他們的專長是哲學、文學、倫理學等高深抽象的學科(文化熱的特征是美學熱),研究討論的往往是中國文化、西方文化、人道主義、主體性等宏大、根本、終極性問題,人們還不善于對即時出現(xiàn)的政策性、公共性問題發(fā)表意見;
這時的公共媒體也不象后來那樣發(fā)達,傳播知識和意見的主要載體仍然是書籍(當時最時興的是按學科分類出版的叢書);
當時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分化還不明顯,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多數民眾還沒形成利益意識,參與討論的發(fā)言者只是分為改革派和保守派兩個營壘,沒有人說自己代表新興的中產階級,或代表弱勢群體說話。
80年代末發(fā)生的事件導致一個短暫的公共知識分子活動的冬眠期,但對于繼續(xù)關注社會的人而言,這也是一個難得的休整和積蓄期。從90年代中期開始,以《東方》、《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方法》等雜志為代表,公共言論空間重新出現(xiàn)并迅速擴展;
公共知識分子的聲音越來越響亮,越來越頻繁,他們的面貌也越來越清晰,特征越來越明顯,關心和討論的問題越來越具有現(xiàn)實性;
同時,不同的人在社會、政治、文化各方面選擇了不同的立場和定位,形成了觀點傾向不同的派別,并且自認為(或被認為)代表了不同的社會階層或群體。
90年代出現(xiàn)的公共知識分子不但更關注現(xiàn)實問題,而且在社會生活中更強韌,更有生命力,因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出現(xiàn)給他們提供了比以前大得多的生存和活動空間。90年代以來,新聞媒體越來越發(fā)達,對評論和其他體裁的文章需求大大增加,因此出現(xiàn)了與以往不同的局面,寫作者不必為自己的稿件費力尋找發(fā)表的園地,公共知識分子的稿件常常變得供不應求。與此同時,圖書發(fā)行的“第二渠道”比正規(guī)渠道有效率,不但一大批民營書商干勁十足、有聲有色地出版了許多深受歡迎的書籍,而且不少知識分子參與其中,積極介入有關社會問題和公共事務的書刊之策劃發(fā)行,如丁東、傅國涌等,一些人通過編輯、寫作、顧問等活動解決了生存問題,過著決非“君子固窮”的生活。此外還出現(xiàn)了一批完全靠寫作為生的獨立作家,例如王力雄、劉曉波、余杰。體制內的知識分子也大大受惠于市場經濟,不僅額外收入可能高于正常的工資,而且由于有經濟上自立的現(xiàn)實條件或前景,他們對失去工作的擔憂懼怕大大減小了,不必象從前那樣以“高保險系數的言論自律”方式寫作。很多情況下,在公共言論空間里積極發(fā)言已不是太冒風險的事,對有些人來說,哪怕是出于名利雙收的動機,也愿意成為公共知識分子。
網絡的出現(xiàn)大大增加了公共知識分子的用武之地。在很多情況下,發(fā)表言論的激勵不是稿費,而是讓人知道自己的觀點,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傳播并產生影響。網絡的言論限制比紙質印刷品的審查限制小,禁忌少得多,時效高得多,被轉載傳播的可能性大得多,得到反饋、進行交流討論也容易得多。而且網絡特別有利于對即時性事件作出反應,迅速形成聲勢,在劉涌案、黃靜案中這一點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從90年代后期起,不少年青學者通過網絡寫作進入公共領域,然后得到紙質出版物的青睞,例如王怡、楊支柱,他們不但在網上寫作,還自建網站,從事“憲政論衡”,談論“問題與主義”[1]。
海外書刊的出版發(fā)行也是中國公共知識分子可以利用的一種重要資源。它們不但提供了發(fā)表的場地,而且由于主編者的眼光、水平和統(tǒng)籌組稿能力,往往還能站在探討中國社會、思想、文化問題的前沿,對于國內的言路有引導和示范作用。90年代初在香港發(fā)行的《二十一世紀》,目前越來越引人矚目。在美國出版發(fā)行的《當代中國研究》就是這種有影響的刊物。此外,象香港的《開放》雜志,也為談論敏感的政治問題和發(fā)表大膽的批評意見提供了空間。
二、90年代:公共知識分子任務和話題的轉變
縱觀自80年代以來至今公共話題的主要內容和公共知識分子的基本專業(yè)身份之特點,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從人文科學為主向社會科學為主的轉變。這一轉變的基本原因與90年代的社會形勢有關。如果說8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主要任務是盡快從“文化大革命”和毛澤東的“專政理論”、“繼續(xù)革命學說”的陰影中走出來,要確立人性和人道的合法性,那么在90年代,主要任務則是要面對轉型時期產生的種種社會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不具有形而上學的抽象性和安身立命的終極性,但具體而現(xiàn)實,與人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中國社會尚處在轉型過程之中,市場經濟與權力經濟并存,必要的法律、制度體系還未建立,社會嚴重失序、百弊叢生,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判斷和討論不能只憑借人們對價值立場的認定和感性經驗,還需要堅實的社會科學理論工具。
正因為如此,80年代的公共知識分子中許多人是文、史、哲等人文學科的學者;
而90年代以來的公共知識分子則以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的學者為主。80年代公共知識分子的話題常常涉及對海德格爾、薩特、弗洛伊德或早期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的探索;
而90年代他們的話題轉換為關于制度安排的討論──諸如市場經濟的優(yōu)越性、憲政民主的可行性、社會公正的理想與現(xiàn)實,甚至更為具體的公共政策問題,比如國有企業(yè)改制中的資產流失問題?梢哉f,80年代公共知識分子的中心理念是人性的復歸和堅守,他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對剛過去的歷史進行批判;
而90年代公共知識分子的中心理念則是對正義原則的堅持,其功能轉變?yōu)閷ΜF(xiàn)實的批判。80年代他們討論的問題是為什么要改革;
90年代他們爭論的問題是要什么樣的改革。
90年代里公共知識分子所面臨的任務和話題的轉變,也要求他們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不同于80年代。80年代公共知識分子中的風云人物往往具有開風氣之先的氣質和呼風喚雨的本領,有些人還善于在話題上“跑馬占地”,善于把某些具體問題掛在某種主義、某類型文明的名下。90年代的重要公共知識分子常常是這樣的人,他們能夠以學理為支撐作深入的分析,以闡明一個個具體的問題。80年代的公共知識分子大多是從自己的學術專長出發(fā),把自己認定的價值投射于社會,比如宏揚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基督教的價值、西方人文主義的價值、科學理性的價值,乃至整個西方文明(“藍色文明”)的價值,等等。而90年代的公共知識分子卻不能從學科專業(yè)知識出發(fā)引出話題,他們必須從問題出發(fā),不能由內向外,而是必須從對現(xiàn)實的剖析出發(fā)組織自己的思考和言說,因此他們必須既有學科專長,又有對其他領域的興趣和知識,具備綜合思考能力。
顯然,一個只在本專業(yè)某分支領域內鉆研的學者常常無法自然地形成90年代公共知識分子所需要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所以不少知識分子為了適應新的形勢,或者說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社會關懷并保持對公共事務的發(fā)言資格,或多或少地調整了自己的知識結構,甚至改變了治學方向。例如,在80年代以引入西方人文學術著稱的《文化:中國與世界》叢書編委會中,若干重要成員后來表現(xiàn)出從人文學科到社會科學,從學術文化到公共性關懷的轉向。該編委會主編甘陽、編委徐友漁原來的興趣和專業(yè)都是現(xiàn)代西方哲學(兩人分別研究歐洲大陸哲學和英美語言哲學),他們在90年代都轉向了西方政治哲學;
該叢書副主編劉小楓則從宗教學轉向政治哲學;
另一位副主編王焱的興趣和研究也從馬克斯·韋伯的思想轉向政治學。(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這些人的轉向都體現(xiàn)了從抽象、形而上層面轉到接近現(xiàn)實這一特點。李澤厚在2004年夏季回答陳明問時談到了這一現(xiàn)象,并說:“政治哲學是當今的第一哲學,在中國會走紅相當長一段時間!边@一評論表現(xiàn)了李澤厚對于思想界動態(tài)和時政的敏銳觀察。或許可以作一個不太恰當的聯(lián)想,當年馬克思也曾經歷過從純粹的哲學轉向經濟學研究的過程。當然,與馬克思從純粹的哲學轉到經濟學相比,上述幾人的轉變幅度并不算大,而且,這種轉變能否成功尚待檢驗(其實馬克思的轉變雖然為其追隨者津津樂道,嚴格說來并不成功)。畢竟,治學方向的轉向并非易事,關鍵是要真正關注現(xiàn)實,不但用腦,而且用心;
倘若只是為了“走紅”,是不會有大出息的。
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不但要求公共知識分子知識結構的調整,而且要求他們的問題意識的改變。如果說在80年代,基本問題是要不要改革,是以批判的態(tài)度、還是死命維護的態(tài)度對待毛澤東的遺產,那么在90年代“咸與維新”的情況下,基本問題變成了要什么樣的改革以及如何看待社會不正義的根源。在80年代,公共知識分子的批評對象只有一個,那就是以斯大林模式、以毛澤東的“全面專政”理論的面貌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專制主義。但到了90年代,在原來的批判對象并未消失的情況下,又出現(xiàn)了另一種惡,即金錢力量的肆掠。究竟是植根于舊體制的權力扭曲了經濟市場化從而造成了社會不正義,還是外商投資和國際競爭產生了中國國內的社會不正義?在當下的中國,是舊體制的權力及其運作模式退出了現(xiàn)存的制度架構并為單純的市場經濟取而代之,還是舊惡實體未變,只不過多了一重顯相?更重要的是,舊制與新體之間有沒有本原和派生的關系?
在80年代,公共知識分子往往借助西方的理論框架來觀察、研究、分析、評判中國的現(xiàn)實。大致可以說,那時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的總體面貌呈現(xiàn)出一元特征:價值認定、批判主要對象、思想借鑒資源、追求目標都是一個或一類。他們所借用的基本上是西方的主流話語,即中國在鴉片戰(zhàn)爭以后,尤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一直被尊奉為先進思想的話語,即肯定科學、民主、理性、自由、現(xiàn)代化的話語。到了90年代,公共知識分子發(fā)現(xiàn)西方的理論和思潮其實是多元的,其中有一種反抗主流的話語在當代西方社會也頗有影響,它消解上述價值,指責主流話語為霸權,這似乎與中國人多年來被欺壓、被邊緣化所產生的心理相投契。于是中國的知識分子隊伍產生了分化和對立,總體上看呈現(xiàn)出二元特征,即繼續(xù)強調民主、理性、自由、現(xiàn)代化的話語對應于模仿西方新左派思潮的話語。
跨過新的千年之后,中國公共知識分子主流的多元化趨勢愈加明顯,民族主義與文化保守主義的話語不但登臺亮相,而且咄咄逼人,各種牌號的權威主義(從蕭功秦的“以自由主義為目的,以權威主義為現(xiàn)實步驟”的主張,到康曉光的以“合作主義”為表、以維護一黨專制為里的理論)竭力占據話語空間,人們面臨新的選擇。筆者認為,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如果不能適應社會現(xiàn)實和思想格局多元化的趨勢,將顯得僵化,會被社會的快速變化發(fā)展拋在后面。但如果在紛繁復雜的多元現(xiàn)象面前失去對現(xiàn)實的把握和歷史方向感,看不到各種變化中不變的東西──專制政治和相應的政治文化仍然頑強地存在,則可能從根本上忘掉公共知識分子的使命:批判和改造社會。
三、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的體制性局限和個人缺陷
雖然我們可以說,中國已經出現(xiàn)了一批公共知識分子,他們的言論在當代公共生活中產生了影響,但嚴格說來,這個說法不是在真正、完整的意義上,而只是在大致、相對的意義上才能成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存在以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為前提,在沒有這些自由的今天,知識分子的言論要么是自我設限的,要么是必須冒受到懲罰的風險,在最好或最常見的情況下,言論檢查機關和公共知識分子發(fā)言之間的關系是一場貓鼠游戲。事實上,現(xiàn)在的言論空間中有太多的禁區(qū)和“雷區(qū)”,因而在公開發(fā)表的言論中,不痛不癢的、顧左右而言他的評論占多數。那些稍有實質意義的觀點得以成為公共言論,全靠言者的言說技巧和讀者的解讀技巧。事實上,中國人在長期沒有言論自由的情況下已經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表達和領會方式,只有具有一定閱歷的人才明白那些含混其辭的說法、那些缺乏主語的句子、那些故意張冠李戴的稱呼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們在談論當今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時必須知道邊界,保持警醒,不能煞有介事、一本正經、忘乎所以地談論公共知識分子的作用,仿佛是在談論羅素在英國、薩特或雷蒙·阿隆在法國、賽義德或喬姆斯基在美國的作用,畢竟這些西方的公共知識分子是在正常社會中活動,而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的處境則完全不同。
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提出公共知識分子50人名單一事就很說明問題,許多人指出,這個名單意義不大,因為它不敢把最有資格、最有影響的人列入名單,盡管此刊物的做法已經算是很出格的,名單公布后立即受到言論檢查機關的嚴重警告。還有人認為,《南方人物周刊》的這一做法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肯定了一大批敢于發(fā)言并因此而處境困難的人士,而且喚起讀者思索中國的公共言論問題;
另一方面,它在某種意義上認可了現(xiàn)狀,和當局一樣,把最敢言的人士排除出去,似乎中國并不存在這些人,似乎他們的言論不屬于獨立知識分子關于中國公共事務的言論,似乎他們談論的那些最重要、最尖銳的問題不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公共知識分子不充分、不盡意的言論在現(xiàn)階段往往具有特殊意義。一種物品,越是被控制和壟斷,就越成為人們所向往的稀缺物品,越容易受到重視。人們常常說,在中國有話可說但說不出來,而在海外有言論自由但講話沒有人聽,這只是部分的真相;
在中國并不是完全發(fā)不出聲音,海外的言論也并非全無作用。在中國,人們對于被壓抑的聲音,對隨時可能被扼殺的聲音,總是報以極大的熱情和特殊的注意力。
除了體制造成的極大限制外,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自身也存在不少問題,使得他們的公共言說常常是畸形的、不成熟的。當然,知識分子并非天然就能夠并善于承擔公共任務,當下他們的缺陷顯然與不利的社會條件有關,結果他們長期不能自由發(fā)揮,得不到鍛煉提高。不難看出,今天中國知識分子公共言論的水平遠不如胡適那一代人,這既與學養(yǎng)有關,更與條件和缺乏磨練有關。
不管是因為言論自由受到限制還是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影響,中國知識分子的批判精神總顯得不夠。盡管可以把公共知識分子的言論分為兩類,一類以促進社會正常良性運行為目的,一類以批判為手段,目的是匡正時弊,但總起來說,公共知識分子的基本素質中缺少批判精神,就無法正常發(fā)揮其社會功能。一針見血的銳氣和大聲疾呼的氣勢在我們的公共言論中是十分稀缺的。許多人已經形成了面面俱到、四平八穩(wěn)的言路和站在當局立場上考慮問題的習慣,所謂“顧全大局”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優(yōu)秀品質。
更不幸的是,在關注社會的知識分子中,有太多的人有“諫士情節(jié)”,他們雖然了解社會現(xiàn)狀、有知識、能提出有見地的看法,但寧愿以上書的方式讓當局知道和欣賞自己的看法,寧愿把自己的見識轉化為體制內的進身之階,而不愿變成公眾的共識。他們之所以發(fā)表公共言論往往是因為缺少進言的渠道,或者多次進言而不得賞識,在無功而返之余以文章作一種無奈的表示。因此,他們的言論盡管可能包含真知灼見,但往往言不由衷、曲里拐彎、留有余地。
中國知識分子的另一通病和致命缺點是缺乏現(xiàn)實感,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很容易發(fā)現(xiàn),一些較為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始終只善于、也只樂于在自己的言論中顯示、炫耀西學知識。在他們看來,西方的學理,越是新穎時髦,越是不那么廣為人知,就越有價值。有極少數人甚至發(fā)展到裝神弄鬼的地步,鼓吹最寶貴的真理只能靠私傳秘授,靠領悟文本的字里行間的言外之意。他們是聰明人,除了善于提出一些貌似深刻、半真半假的問題借機顯示自己的高明與博學之外,也善于在關于中國現(xiàn)實的公共討論中發(fā)表驚人之言。但與其說他們對于中國的現(xiàn)實有真正的研究和切實的體悟,還不如說他們善于抓住話題發(fā)揮,讓公共舞臺的燈光聚集到自己身上,對中國現(xiàn)實問題的觸及只不過是他們表演的由頭或道具,他們真正關注的是對言說機會和效果的考慮,除了想當精神導師或言論領袖而必須了解動向與潮流,他們其實對中國的現(xiàn)實既沒有興趣也沒有熱情。
談到現(xiàn)實感和批判精神,也有人耍另一種滑頭,他們的批判是舍近求遠,避實就虛。他們批判遠在天邊的世界頭號霸主美國,知道不論言辭多么激烈也不會危及自己;
他們批判有“能指”而無“所指”的中國新興的資本主義或資產階級,因為反正沒有任何人、任何集團會對號入座充當靶子。在這方面,臺灣公共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殷海光的言行很有啟發(fā)意義。殷海光一生與共產主義為敵,與中共為敵,他顯然懂得儲安平講過的道理:自由對國民黨而言是多少的問題,對共產黨則是有無的問題。殷海光年輕時大力批評中共,到了臺灣后義無返顧地批評國民黨,遭受打擊迫害也不退讓。他并沒有改變反共立場,但既然具體實施專制、剝奪人民自由的是國民黨,只是一味反共對于爭取臺灣的民主自由有什么意義呢?又怎么能與官方文人劃清界限呢?世界上丑惡的東西很多,值得批判的事物很多,如果對眼前的丑惡采取鴕鳥政策,對身處其中的壓制習以為常,對公眾的切身利益不聞不問,專去攻打那些虛無縹緲的靶子,批評不會打擊報復的對象,那公共知識分子的道義何在,勇氣何在?
中國知識分子還有一個突出的毛病,就是常常把個人遭遇、個人心理情節(jié)帶到對于公共問題的討論中,不能把主觀意識和客觀現(xiàn)實、個人情結和對公共事務的立場區(qū)別開來。在80年代成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中,很有幾個人原來是以倡導學習西方先進文化著稱的(甚至有人被視為“全盤西化”的代表),但他們在美國的經歷相當不利,不足為外人道,于是產生挫折感,不愿正視現(xiàn)實。其實,他們遇到的問題有些屬于自身的不足,比如英語不好;
而有些則本來是自然的、正常的,比如在中國暴得大名,充當學界領袖,到了美國顯然不會有此等待遇,不會出現(xiàn)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盛況。于是他們非理性地把怨恨情緒轉化為學術觀點和公共立場上的反美、反資本主義。固然,反美和反資本主義本來也是一種立場,但這種基于個人際遇的反應是不負責任、誤導人的,而且常常使人費解,因為他們一方面提出激烈的反美言辭,另一方面又處處以美國某教授的某本書為圭臬。
不能厘清行使個人權利和公共權力的界限,在公共事務中不能嚴格遵守規(guī)則,把對于公共事務的討論視為對個人的攻擊,動不動就追問動機,以“妨礙學術文化討論,有損學術文化事業(yè)”的帽子送人,這是個別尚不習慣公共事務又掌握了一定公共權力的知識分子的作為。就此筆者在另文“知識分子與公權”(載《當代中國研究》2004年第3期)中有所闡述,這里不再重復。
四、“公共知識分子乃無能之輩?”──兼評一種謬論
對當代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生成問題的探討中,朱蘇力的觀點相當獨特,令筆者難以理解。朱蘇力提出,很容易在當代中國造就一批公共知識分子的因素是:民眾對名人的強烈好奇心,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沒有學術傳統(tǒng)和專業(yè)化程度不夠,討論社會問題容易產生轟動效應,許多學者專業(yè)研究和競爭能力下降,等等。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他特別指出,有一部分公共知識分子來自非學術部門,不是學者而被公眾當成了學者!耙粋典型的例子就是何清漣。她并不在任何一個學術部門任職,沒有正規(guī)系統(tǒng)的學術訓練,盡管她曾經上過研究生班,她的《現(xiàn)代化的陷阱》很難說是一部經濟學著作,同時也很難說是一部社會學著作或政治學著作,盡管其中涉及到這些學科的問題……她也被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是學者[2]。”朱蘇力在這篇長文中反復地并且用好多例子說明,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不少人專業(yè)不行,研究搞不下去,只有去當不太需要專業(yè)能力的、成名容易的公共知識分子。
固然,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的專業(yè)學術水平有高有低,從事純學術研究者亦然;
確實有人感到對公共事務作泛泛而論比踏踏實實做學問容易,這是自然、正常的現(xiàn)象,用不著說大家也明白。倘若要認真討論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生成的原因,朱蘇力的上述說法如果不是淺薄,就是別有用心。公共知識分子的活躍是社會進步的需要和表現(xiàn),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功能并不妨礙或排斥從事純學術研究的學者的社會功能,兩者之間本無高下之分,民國以來如此,中外皆然。若以純學者自居而貶低公共知識分子,(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恰恰表明其心胸之窄,似非現(xiàn)代知識分子之所為。更何況,在當今中國的環(huán)境里,這樣的貶低總難免讓人感到象表現(xiàn)乖巧和勢利。
談到何清漣的《現(xiàn)代化的陷阱》,筆者認為,此書之所以產生很大影響,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并受到許多著名學者的好評,原因有三:一、此書尖銳地揭露和批判了中國轉軌時期社會不公正的現(xiàn)實,道出了人們的心聲;
二、作者有長期研究的積累,在第一手調查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各種材料,所研究的問題多屬經濟社會領域內的前沿課題;
三、作者的經濟學素養(yǎng)和學理性分析令讀者認為書中的論證和結論是可信的。朱蘇力不知出于什么動機,認為《現(xiàn)代化的陷阱》沒有學術性,甚至將其貶稱為“記者性文字”[3]。他不該忘記,《現(xiàn)代化的陷阱》是2000年“長江《讀書》獎”的獲獎著作,他本人作為評委的“長江《讀書》獎”的宗旨就是要“鼓勵學術積累與創(chuàng)新”,“特別是倡導與表彰在學術與思想領域中具有原創(chuàng)性與想象力的書籍與文章”[4];蛟S,他談論公共知識分子時另藏心機,就顧不得“此一時,彼一時”的矛盾了。
朱蘇力說何清漣“沒有正規(guī)系統(tǒng)的學術訓練”,不知根據何在,動機為何?據筆者了解,何清漣獲大學本科歷史學學士后又考入復旦大學經濟系攻讀研究生學位,1988年獲該校經濟學碩士學位。她曾在暨南大學任教,后來還受聘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朱蘇力為了貶低他人,居然把復旦大學80年代的研究生教育歸類為“沒有正規(guī)系統(tǒng)的學術訓練”,這似乎不是有素養(yǎng)的學者之為。朱并無經濟學學位,又據何而斷80年代復旦大學經濟系碩士教育的學術水準呢?
朱蘇力指責“《現(xiàn)代化的陷阱》很難說是一部經濟學著作,同時也很難說是一部社會學著作或政治學著作,盡管其中涉及到這些學科的問題”。他似乎不了解,現(xiàn)代社會科學的一個發(fā)展趨勢就是跨學科研究的活躍,駕馭多個學科領域的研究常常比在單一學科領域內鉆研更難;
一部跨學科的研究性著作會引起多個學科研究者從不同角度產生的興趣,但恐怕沒有人會象朱蘇力這樣因其跨學科而否定該書的學術價值?鐚W科研究絕非缺陷;
單一學科的研究并不必然超越跨學科研究的水準,這應該屬于現(xiàn)代社會科學領域里已成為常識的概念。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國際學術界就很少有人抱持只有內容單一、學科分類邊界清晰的著作才算學術著作之陋見。朱蘇力注意到了《現(xiàn)代化的陷阱》的跨學科特點,但竟然以此為理由而貶低該書的學術價值,實屬大謬不然。何況該書所涉及的問題在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領域里也都是熱點課題,分別從這些學科領域的研究出發(fā)來評價,也無法否認該書的引導性價值。若是按照朱蘇力的邏輯作判斷,那么印度裔英國學者阿馬蒂亞·森的《以自由看待發(fā)展》一書,也不是一部純粹的經濟學或社會學、政治學著作,是否因此它就不算學術著作呢?甚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教授因此就不能算是學者?其實,朱蘇力真正想否定的無非是《現(xiàn)代化的陷阱》一書的觀點和價值。因此,爭辯的焦點在于,它究竟是不是一本有社會意義的、有影響的、受人歡迎的著作,是否面對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嚴峻形勢和嚴重問題提出了警世醒人的見解。對這一點,中國的讀者早就得出了結論。至于個別學者試圖打著學術的旗號否定讀者中絕大多數人的判斷,如果不是另有目的,就只能被理解為中國有些學者個人素養(yǎng)方面的缺陷。
朱蘇力在他那篇“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建構”中還說了許多不恰當的話。比如他把中國當代公共知識分子首先劃分為留過洋和未留過洋的,在留過洋的人中又劃分為獲得博士學位者和只作過訪問研究的;
繼而又把知識分子區(qū)分為有行政職務和沒有行政職務的。如此劃分倒象是組織部門選擇提拔干部的手法,無論如何與真正的學者之識差得太遠。官位高低以及有無外國的博士學位與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角色沒有任何必然關系,學位和官位既非后者之必要條件,也非充分條件。按照朱蘇力的方法排隊分類,他處在洋博士和有行政職務這兩條“精華人物”交叉線上,或許他希望讀者相信,他才屬于極少數精華中的精華,這就是朱蘇力關于公共知識分子社會建構的分析。
中國目前正處于一個特殊的發(fā)展時期,中國知識分子也面臨著特別的、困難的選擇。一方面,轉型期的現(xiàn)實非常需要敢于直言的公共知識分子;
另一方面,“穩(wěn)定壓倒一切”和所謂“輿論導向”的要求處處鉗制言論。說還是不說、說什么、怎么說,對每一個知識分子都是選擇,都是問題。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現(xiàn)在,有多少知識分子在公共舞臺上亮相,無情的風霜雨雪使上一代人花木凋零;
更多的人則因未堅持到底而成為曇花一現(xiàn)的人物、來去匆匆的過客。歷史經驗表明,知識分子的公共性不在于話語權的大小,也不在于聲音分貝的高低,而在于批判精神。不能設想,公共知識分子可以在現(xiàn)行體制內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更不能設想,公共知識分子可以與極權專制相安無事。今日中國的問題既復雜又簡單,所謂復雜是指目前的社會轉型前無先例,所謂簡單則是價值與是非涇渭分明。幾十年之后回頭來看,評價我們的尺度很可能不是個人知識的多寡與深淺,而是良知與道德勇氣。
【注釋】
[1] 王怡的網站名為“憲政論衡”,楊支柱的網站名為“問題與主義”。
[2] 朱蘇力,“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建構”,《天涯》,2004年,第5期,第161、163頁。
[3] 出處同上,第165頁。
[4] 《讀書》,2000年,第一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