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昕:無政府主義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
發(fā)布時間:2020-05-23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內容提要]1910年左右,無政府主義便成了中國現(xiàn)代意識形態(tài)的主旋律。20年代末,它奠定了中國激進主義文化的一些基本要素,并在中國激進知識分子當中散播強烈的烏托邦意識,激發(fā)起知識分子的浪漫主義的熱情和改造社會的沖動。他們相信一個美好的社會即將到來。為此,他們懷抱政治救世主義苦苦求索著革命的道路,并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中國馬克思主義為什么在新文化運動之后幾年內就為一大批知識青年所接受,這是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上令人爭論不休的話題之一。
關于這一問題,已有眾多歷史學家進行過探討,中國歷史學家的論著最多,其觀點大同小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在他們看來,乃是不斷克服形形色色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影響,并最終取得勝利的結果。在這些論著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轉變"模式,即中國的共產主義者從小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者轉變?yōu)闊o產階級的馬克思主義者,至于那些后來背離或退出共產主義運動的人,其原因據(jù)認為是這種轉變不徹底。因而,在這里,無政府主義,作為形形色色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之一,被視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障礙。①
80年代后期,一些中國歷史學家受到西方中國史家的影響,開始提出不同解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李澤厚的"啟蒙一一救亡"模式。新文化運動被看成是引進西方思想及其價值的啟蒙運動,而當時的救亡危局造成了民族主義的勃興,從而啟蒙被壓倒。馬克思主義,作為最適應于解困這種民族主義危局之需要的意識形態(tài)而被廣泛接受。李澤厚極為簡略地提到了無政府主義在其中的作用,并指出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戰(zhàn)勝無政府主義,乃是因為前者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策略與方法。②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李澤厚沒有通過專著使自己的模式精致化,同時這一模式亦含有強烈的黑格爾式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的內在信條。③這一模式在中國青年知識分子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們把這一模式更加簡化,極力夸大并贊揚新文化運動中以弘揚"民主與科學"為代表的"啟蒙精神",從而為發(fā)生在當代中國的改革提供意識形態(tài)資源。
對無政府主義與中國馬克思主義起源之關系作出精辟分析的當屬美國的兩位歷史學家。馬思樂(Mamtee MeiSIZed的《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一書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他著重分析了民粹主義以及無政府主義在李大釗的馬克思主義中的地位。但此書成書較早,有些史實尚未厘清,故其分析和結論有不盡確當之處。④另一方面,這本書在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上著墨不多。
Arif Dirlik 的《中國共產主義的起源》一書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給予了全面的分析。它在兩個方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詳細分析了無政府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形成的影響。Dirlik 此書中關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無政府主義思潮的段落后;來又重印在他的〈中國革命中的無政府主義〉一書中,其中心論題就是把無政府主義的革命觀同其他激進主義(也包括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觀進行比較。⑤
然而,作為一個具有無政府主義傾向的左派學者,Dirlik 過多地關注于無政府主義社會革命觀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和經濟革命觀之間的差異,并且試圖展示無政府主義的某些先見之明,而在價值理性層面上對中國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連續(xù)性毫無關切。由于對于自由主義哲學和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并不認同,DirHK對無政府主義烏托邦思想中價值一元論所內含的極權主義傾向他也未加分析,從而未能揭示深受無政府主義影響的中國激進知識分子所持的價值一元論與中國馬克思主義起源的關系。此外,他也未能揭示傳統(tǒng)文化借助無政府主義為中介在塑造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總之,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絕不是一勞永逸的,大量問題依然有待澄清。
一、無政府主義和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
在1919年以前,中國實際上沒有馬克思主義者,也沒有一個團體宣稱致力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這同無政府主義的情形完全不同。事實上,早在1905年,同盟會與梁啟超的爭論就涉及到馬克思主義,但論戰(zhàn)雙方都認為馬克思主義不符中國國情,在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作為一個社會革命的理論家,被中國知識分子重新發(fā)現(xiàn)。⑥
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的出現(xiàn),大約是在1歸0年夏天以后的事情,而在此之前,他們更多地接受了無政府主義思想,許多人致力于傳播和宣傳無政府主義,例如吳玉章和陳延年,前者是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主要發(fā)起人之一,⑦后者(陳獨秀的兒子)曾是〈進化〉雜志主要編輯和撰搞人之一。⑧鄧穎超在30年后對天津"覺悟社"的回憶中透露了他(她)們當時對無政府主義社會的向往:
(當時)大家都還沒有一定的信仰,也不懂共產主義,只聽說最理想的社會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只知道有列寧,蘇聯(lián)十月革命成功了;只知道他們的革命是把多數(shù)被壓迫者解放了,要實現(xiàn)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引起了我們的同情和對十月革命的憧憬。
1.李大釗的馬克思主義觀與無政府主義
李大釗深受無政府主義影響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他何時接受了無政府主義,是一個很難考證的史實。Didik認為,李大釗很可能是受〈勞動〉的影響。⑩其實,在此之前,李大釗便有強烈的民粹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傾向,但是他沒有無政府主義者所共有的激烈的斗爭意識。李大釗對新文化運動激進的抗爭意識似乎也持保留態(tài)度。他在1917年4月發(fā)表在《新青年》上的《青年與老人》一文中指出:"現(xiàn)代之文明,協(xié)力之文明也。貴族與平民協(xié)力,地主與徊戶協(xié)力,老人與青年亦不可不協(xié)力。"(11)
在五四運動期間,李大釗全面接受了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其集中體現(xiàn)是他在1919年7月6日發(fā)表的《階級競爭與互助》一文,他把互助視為人類進化的真理,同時把階級競爭視為人類前史的特征,是"洗出一個嶄新光明的互助的世界"的一條不可避免的途徑。(12)經考證,這篇文章寫于李大釗著名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之前,事實上,〈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除了客觀詳細地介紹馬克思的學說以外,李大釗依然堅持他在〈階級競爭與互助〉一文中的觀點,他認為必須把物質改造與精神改造,即階級競爭與階級互助結合起來。(13)
李大釗接受無政府主義,與其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系。與儒家士子們一樣,李大釗在分析問題時傾向于訴諸道德,個人道德的修養(yǎng)以及積極進取的人生觀的確立,被視為創(chuàng)造"青春中國"的根基。(14)在他看來,"一切形式的社會主義根萌,都純粹是倫理的!ブ脑瓌t,是改造人類精神的信條。"他指出:“我們主張物心兩面的改造,靈肉一致的改造!(15)在這里,"修齊治平"的儒家信念在李大釗的無政府主義中凸現(xiàn)出來,道德理想主義既是目標也是手段。同時,儒家的另一個基本信念,即小我與大我同一,也始終呈現(xiàn)在李大釗的文字中,在他那里,個性的解放,自我的修養(yǎng)以及青年的進取精神,都只有在創(chuàng)造"青年中國"以及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才具有其價值。他堅信,"人類的進化,是由個人主義向協(xié)力與平等的方面走的一個長路程。"(16)因此,個人的我融人整體的"我",人生才有意義。
正是基于對無政府主義式道德烏托邦的追求,李大釗對北京大學的無政府主義烏托邦的活動予以熱烈支持。他為"工讀互助"活動熱心捐款,并稱"耕讀作人"是一句絕好的新格言。(17)當時這種烏托邦實踐失敗之后,李依然保持樂觀,主張"欲實行一種新生活的人,可以在鄉(xiāng)下購點廉價的地皮,先從農作人手"。(18)表現(xiàn)出民粹主義傾向。李大釗把"少年中國"運動看成是"物心兩面改造的運動,是靈肉一致改造的運動,是打破知識階級運動,是以村落為基礎建立小組織的運動,是以世界為家庭擴充大聯(lián)合的運動。"(19)在研究社會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李大釗與北京大學的無政府主義者合作無間。1920年秋,他在創(chuàng)建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時,黃凌霜、陳德榮等無政府主義者也是其主要成員。(20)同年12月,李大釗等人創(chuàng)辦了"北京大學社會主義研究會",八位發(fā)起人中有兩位是奮斗社的成員,即郭夢良和陳顧遠。
2.陳獨秀的平民主義民主觀
在早期中國共產黨人中,陳獨秀受無政府主義的影響相對比較小,這一點非常獨特。盡管有一陳獨秀的傳記作者認為,早在1911年以前,陳獨秀就了解并贊同無政府主義。(22)但這一說法根據(jù)不足。陳獨秀1920年在日本期間曾與張繼過從甚密,1904年又積極參加暗殺團的活動,1905年同劉師培也有一段短暫的同事時光,(23)但這些活動只不過是模仿俄國激進派的一些革命手段。沒有證據(jù)表明,陳獨秀與劉師培等人在政治和社會思想上有投合之處;旅法的無政府主義者以及師復等對陳獨秀也沒有什么影響。
在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一開始是一個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強調生存競爭。(24)同時,他是一個民主主義者,他對民主的理解是一種平民主義民主(populistic democracy),其核心論是人民主權論和政治平等。(25)五四運動前后,在各種新思潮的影響下,陳獨秀的"民主"觀從政治擴及到社會各個領域。此時,他開始籠統(tǒng)地贊成社會革命,并基于這一立場,在1919年4月轉變了對俄國革命的看法。(26)
五四運動后,陳獨秀曾一度支持無政府主義的一些活動。1919年底,他與蔡元培、胡適、李大釗等發(fā)起成立北京工讀互助團,并組織募捐活動。翌年2月,陳獨秀來到上海。他有同王光祁、張國燾、彭璜等在滬發(fā)起組織了"上海工讀互助團"。(27)同時陳獨秀與上海的元政府主義者(以及其他社會主義者)合作,于1920年7月建立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并把〈新青年〉編輯部移到上海。這段期間,他們出版了〈共產黨宣言〉等書籍。(28)
3.惲代英的道德理想主義和無政府主義
惲代英在接受馬克思主義以前,是一名無政府主義者。在惲代英的無政府主義中,對于自我完善和社會道德的關注是十分突出的。早在1914年,他在《東方雜志》上發(fā)表的《義務論》一文中,便用現(xiàn)代的語言高揚了這種儒家意識。在他看來,一個"元貧賤富貴之階級,元競爭防御之憂患"的大同之世的發(fā)達,在于"人類之利他心",因而他倡言"義務論",反對"權利論",以此作為天下治平的基礎。(29)在1915年,惲代英就對傳統(tǒng)的習俗、信仰和社會規(guī)范表示懷疑。他不滿于既定條條框框的束縛,強調"夫大道天下以,非圣人所得私有。圣人之言行,偶合于道,而道周自道,不必遂為圣人之附屬品也。"(30)他蔑視圣人,力圖自己去追求這一大道。這使我們不禁聯(lián)想到王陽明的話:"道,天下之公道也;天下之公學也;非朱之可得而私,非孔子可得而私。"(31)
(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1917年1月7日,惲代英在答一次記者問時,把振興中國社會事業(yè)的關鍵歸結為八項道德因素,即公德、公心、誠心、謹慎、謙虛、服從、禮貌、利他。(32)在他那里,對這些道德規(guī)范的關注,不止是為了使自己修養(yǎng)成-個完善的人,而且也是為了一個完善的社會提供一個出發(fā)點。這篇文字的題目《社會性之修養(yǎng)》,言簡意骸地體現(xiàn)儒家傳統(tǒng)的這一基本信念。
惲代英不是一個空談家。1917年10月8日,他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互助社會"。這是一個注重個人修養(yǎng)的小團體,其章程規(guī)定了如下的道德規(guī)范:"不談個人得失"。(33)在互助社的幫助下,一大批個人小社團在武漢紛紛建立起來,其中有健學會、輔社會、日新會、誠社等等,其成員相互重疊。1920年初,利群書社在武昌成立,這是惲代英們試驗新生活的基地。他們的生活頗似劉師培在1907年所描述的元政府社會的構想,這一社會由許多小的"自由聯(lián)合體"所組成,在這些小的聯(lián)合體中私有財產制將被廢除,并且為公有制所取代。(34)
惲代英不是一個個人主義者。這在那個倡導個性解放的時代是獨具特色的。"公"是惲代英特別重視的社會價值,"利他"則是體現(xiàn)這一價值的道德實踐。在他看來,隨西方思潮而引人中國的權利否定了人類的的利他心,把文明視為競爭的產物,實為"罪惡的淵蜜"。(35)惲代英把社會的改良作為他首要關切的問題,并且自覺地把個體同社會聯(lián)系起來。他倡導"力行救國論",提出,"蓋以治天下之本,在改良風俗,不在改良政治,而改良風俗者,匹夫之力尤較政府為大"。@基于此,侮代英表示自己是一個"完全不相信政治運行值得我們努力的人"。(36)惲代英這種把自我融入社會的內驅力使他與民主思想更為貼近。
惲代英不是國學家,但儒家傳統(tǒng)中的“修齊治平”的道德追求,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理想始終埋藏在他心里。而無政府主義的社會烏托邦,以及無政府主義者所倡導的"奮發(fā)"精神,同惲代英對完善個人和完善社會的追求,發(fā)生了強烈的共鳴。他成為無政府主義的不懈探索者。
二、通向共產主義民主之路
在智識的道路上,從無政府主義到共產主義只有一步之遙。正是在1920年左右,許多中國知識分子,在國內外各種思潮和社會形勢的影響下,相繼邁開了這一步。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群體開始形成。
1.幻滅感和疏離感
在1920年初,許多中國的激進知識分子都經歷了一段短暫但卻具有重要意義的苦悶期,這是種種無政府主義烏托邦運動相繼失敗而引致的幻滅感和疏離感的結果。
1920年3月,風光一時的北京班助團在僅存三四個月后就宣布解散,在知識界引起了熱烈討論。胡適批評了工讀互助運動的"烏托邦主義",在他看來,工讀互助只不過是一種半工讀的方法,至于要"另外產生一種新生活、新組織","則是不太切事實了"。胡適在這里以一個自由主義者的敏銳洞察到其中的問題,但他沒有從理論上指出烏托邦主義的內在困境。陳獨秀把工讀互助運動的失敗原因歸因于"人的問題",即"完全是因為缺乏堅強的意志、勞動習慣和生產技能三件事";王光祁基本贊同陳獨秀的看法,他特別指出,工讀互助團員中有兩類人,一派是把工讀互助的理論說得天花亂墜,但不肯工作,另一派則是很能工作,但對工讀互助主義不甚了了。戴季陶代表了一種左傾的觀點,他認為在資本家統(tǒng)治的社會中,工讀互助主義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他號召青年"拿定普遍救濟的目的,舍去一切獨善的觀念,技向資本家生產制下的工廠去。"這顯然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而得出的結論,他實質上是號召人們投身于一場改造生產關系的經濟革命。李大釗雖比戴溫和一些,但他同樣把工讀互助的失敗歸咎于社會,在他看來,都市的地皮、房租太貴,加之資本家的剝削,因此維持工讀互助是很困難的,更具有民粹主義傾向的李大釗號召青年到農村去開展新生活。(38)
施存統(tǒng)在1920年4月10日《星期評論》上的一篇文章,更準確地表露了該運動親身參與者的幻滅感和疏離感。他告訴人們,在建團之初,他們曾就共產問題、家庭問題、婚姻問題、學校問題、男女共同生活問題進行了熱烈的、長時間的討論,訂立了一些規(guī)定;開始幾天,他們感到,"元政府、無強權、無法律、無宗教、無家庭、無婚姻的理想社會,在團里總算實現(xiàn)了一部分了,所以精神上非?鞓。"然而,好景不長,工讀互助團很快出現(xiàn)了感情隔閡和精神渙散。施存統(tǒng)承認,雖然大家表面上一致,但精神上卻很痛苦,同時人與人在性情、個性上有很大差異,長久以往,精神的一致必然破裂。(39)在這里,我們清楚地看到"積極自由"觀的內在困境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展現(xiàn)。然而,施存統(tǒng)并不這么看,他把更主要的原因歸結為外部的"經濟壓迫"。在他看來,"現(xiàn)社會的組織是資本主義的組織,一般平民都做資本家的奴隸"。他感嘆說:"我們這個工讀互助團,隔離社會又太遠,對于社會實在的情形仍歸一點觀察不出!覀儽緛硪肴ジ脑焐鐣,有了工讀互助團,連社會都鉆不進,那里還說什么改造的話呢?"(40)
工讀互助團的失敗使遠在安徽的惲代英深受震動,一如既往,他依然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該社團"未注意反省自身",他援引利群書社的例子證明,在工讀互助運動中,自身的反省和團體的修養(yǎng)是不可少的。同時,惲代英也表達了他與社會的強烈疏離感,在他眼里,舊職業(yè)與其理想的社會是如此不調和,在那里,"只是以飯碗主義號召聚集一般素不相識的各色人物。"
尋找心靈的家鄉(xiāng),建設一個美好的家園,這正是一代知識青年的普遍心聲。然而,種種無政府主義烏托邦運動的失敗,使他們感到,這個社會沒有他們的立錐之地。
2.從改造個人到改造社會
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和早期共產主義者的目標,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建立新社會。他們都持有一個儒家式的信念,即完善個人是完善社會的一條通途。無論是工讀互助團,還是利群書社,其最初的宗旨都是在一個個小團體中進行個人的道德改造,從而建立一種"新生活"。這是實現(xiàn)其理想的第一步,而這些由經過道德改造的個人組成的小團體便是"新社會的胎兒"(王光祁語)。
工讀互助運動失敗之后,他們感受到個人和小團體的無助。施存統(tǒng)說:"以我們這點薄弱的能力,要想單獨和一個詭計百出的萬惡社會奮斗,那里有不失敗的道理!"(41)此時,更多的人則從積極的角度去考慮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其心靈深處,不止有對個人力量無助感的悲嘆,更多的是有一種把個體"我"融人整體的"社會"的內驅力。惲代英便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他創(chuàng)辦的利群書社在工讀運動中,相對比較成功,其成員注重道德改造,并始終保持著團結。(42)然而,惲代英并不滿足于此,在利群書社創(chuàng)辦幾個月后,他在《少年中國》上發(fā)表了《論社會主義》一文,該文集中表現(xiàn)了惲代英對自我與社會之關系的思考。
在這篇文章中,惲代英一反當時流行的以個人為本位的價值傾向,明確指出:"只有人群,只有社會,是唯一自然的實在,亦只有他配得上做宇窗一切事物的中心。"他把新村運動與階級革命運動都視為個人主義的社會運動,在他看來,兩者都是為了增進個體(或小團體)的利益。他認為"個人的生存,只是全人類生存的一種方法。個人的幸福,只是全人類幸福的一方面表面。(43)惲代英還常常感受到從完善個人到完善社會的道路之漫長,他在致王光祁的信中寫道:"我雖說為我的理想奮斗,但我的理想還不知什么時候能有一大部分實現(xiàn),而我可要憔悴死了。"(44)
于是中國一大批激進知識分子把關注的重點從個人道德的改造轉向了社會的改造。施存統(tǒng)從工讀互助的失敗得出兩大教訓,即"(一)要改造社會,須從根本上謀全體的改造,校枝節(jié)節(jié)地一部分的改造是不中用的。(二)社會沒有根本改造以前,不能試驗新生活;無論工讀互助和新村"。他完全接受了戴季陶的主張,提出:"我們要改造社會,我們還必須投向資本家手下的機關去。"(45)同樣,自1"0年秋天以來,惲代英更加關注社會改造的問題,作為一個教青家,1921年4月,他在《中華教育界》上撰文,提出"教育家必須把改造教育與改造社會打成一片,……教育家必同時兼營各種社會事業(yè),辦學校,只是完成他教育事業(yè)的一個手段。"(46)
3.民粹主義傾向民眾意識的增長
美國政治社會學家S-M.Lipset在對不同國家現(xiàn)代化道路上知識分子所扮演角色的比較分析中指出:"民族主義的知識分子傾向于擁護民粹主義,因為他們既同現(xiàn)有的權力等級體系缺乏聯(lián)系,又對之表示不滿,而且他們唯一的力量源泉就在于人民。同時,他們的民粹主義也派生于他們對更發(fā)達國家所持的一種矛盾心理。……對民粹主義的崇拜產生了一種信念,即‘相信普通民眾(即未受教育者和非知識分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巨大的道德價值"。"(47)在尋求改造社會的過程中,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必須找到其力量源泉,他們正象Lipset所分析的,把目光投向人民、或民眾、或平民(庶民)。一種民粹主義的思想傾向在五四運動前后興起。
如同在其他國家一樣,中國的民粹主義(populism)既不是一個連貫學說的名稱,也不是一種政治或社會運動的旗號,但我們可以用這個詞來表征當時廣泛存在于各種中國知識分子當中的一種態(tài)度,即對下層民眾道德力量的崇拜。
這種思想傾向的智識來源相當復雜。首先,它同無政府主義本身有著難解之緣。無政府主義始終把在不平等的等級體系中受到壓迫的下層民眾視為社會革命的主要力量。無政府主義社會革命的最主要內容便是開展所謂的"平民大革命",以圖打破既定的社會不平等。
其次,在五四運動前后,一股對民主(democracy)的民粹主義理解,即民粹主義民主的思潮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當時,有相當一部分人把民主一詞譯為"平民主義"或"庶民主義",而放棄了以前常用的"民主主義"或"民權主義"等譯法。譯名的改變表證了人們思想上的變化。"民主"不再限于政治領域,而擴及社會的各個方面。"民主"被理解為一種解放運動,平民不受官僚的束縛,勞動者不受資本家的虐待,女子不受男子的支配,學生不受教職員的壓制,……等等。在這股"平民主義"思潮的影響下,使下層民眾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成為中國激進知識分子刻意以求的目標。(48)
再次,中國知識分子雖然未曾像俄國民粹派知識分子那樣發(fā)起過一場民粹主義運動,中國亦沒有象俄國村社那樣的農村社會組織可供推崇,但中國知識分子的確從俄國民粹派那里汲取了思想力量。一時間,"到民間去"、"到工廠去"、"到農村去"成為非常流行的口號。
許多五四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都持民粹主義的思想傾向,詳細分析這種傾向的思想來源是本文力所不能及的。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都程度不一地受到了民粹主義思想傾向的影響,這同他們受無政府主義的影響是并行不悖的。早在1919年2月,李大釗就發(fā)表了《青年與農村》一文。他指出,19世紀俄國的"到民間去"的運動是20世紀中國青年的典范。李大釗號召中國青年到農村去,使農民從麻木的狀態(tài)下清醒過來。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社會主義知識分子,而且也是試圖在中國建設憲政的青年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李大釗又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完善和純潔作了一番浪漫的描述。這樣,青年到農村去,就不止是為了履行其社會責任,而且還能從城市的腐敗影響中掙脫出來,找到安生立命之處。(49)
這種民粹主義傾向并不是李大釗個人的。同一月,若愚(即王光祁)在〈晨報〉上撰文,提出"與其在勞動界以外高生大呼,不如加入勞動界中,實行改革。"(50)
對民粹主義民主──即所謂"平民主義"──的宣傳,也發(fā)生在1919年韌。在該年一月創(chuàng)刊的學術性刊物《北京大學月刊》上,北京大學教授陳啟修發(fā)表了《庶民主義之研究》一文,揭開了鼓動"平民主義"第一章。五月,譚鳴謙(即譚平山)在《新潮》上發(fā)表了一長篇論文《"德漠克拉西"之四面觀》,這是一篇有影響的文章,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五四時期北京大學學生對民主的理解。此文把民主區(qū)分為以下四個方面,即:第一方面:政治的德漠克拉西Political Democracy;第二方面:經濟的德漠克拉西Economical Democracy;第三方面:精神的德漠克拉西Philosophical Democracy;第四方面:社會的德漠克拉西Social Democracy。在這里,譚把政治平等、社會公正、人道主義、國家主權、人民自由意志的表達、世界和平以及勞動問題都裝人了他的"德漠克拉西"的大口袋中。他把社會主義列為"社會的德漠克拉"的內容。譚鳴謙告訴讀者,民主的潮流是世界大潮,"世界潮流只有順應而無抵抗。今日亦只有旦夕薪望我國國民,趁此潮流,大眾覺悟,革命洗心,痛自改悔。步文明先進國之后塵,于共和政體之下,發(fā)揮社會的‘德漠克拉西"之真精神,元論政治經濟教育莫不循此正規(guī)漸進于完美境地,而尤宜急于社會政策之實行,社會問題之解決,使現(xiàn)實社會得復返于安穩(wěn)狀態(tài)。"(51)
1919年,約翰·杜威訪華,為"平民主義"浪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杜威把民主分為政治的、民權的、社會的、生計的四種,在中國知識分子當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陳獨秀專門就此撰寫了《實行民治的基礎》一文,他進一步把社會經濟的民主視為政治民主的基礎,賦于極高的重要性,在政治上,陳則要求實現(xiàn)"人民直接議定憲法"、"人人都有直接議決權"的絕對的人民主權論的理念。(52)
北京大學的學生最早投人到平民主義的實踐中去。1919年3月,鄧中夏、羅家倫、黃日葵等發(fā)起成立了北京大學平民教育團,以"增進平民智識、喚起平民之自覺心"為宗旨,該演講團的成員開辦了兩所工人夜校,一所在北京大學校內,一所在北京郊區(qū)長辛店為鐵路工人而辦。這兩所夜校無疑是平民主義思想的具體化。(53)
工讀互助團在1920年初的失敗加強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民粹主義意識。施存統(tǒng)提出了"進工廠里去"的主張,他說:"我很慚愧,我現(xiàn)在還不是一個工人。"(54)這年4-6月,在上!稌r事新報》副刊《學燈》上,有八位青年就"去與勞動為伍"和"往田間去"的主張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是年12月,悔代英在致劉仁靜的信中也提出要到田間去,他更關心鄉(xiāng)村教育問題。(55)
在同一時期,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們對民眾力量的崇敬也邁上了一個的臺階。1920年8月,李大釗在《晨報》上撰文提出:"民眾的勢力,是現(xiàn)代社會上一切構造的基礎。"他呼吁全國的公民隨時隨地自由集合國民大會,"豎起民眾萬能的大旗",以表達民意。他以充滿激情、亢奮的語言預言到:"民眾啊!只有你們是永久的勝利者。"(56)
然而,正如Upset所說,知識分子的"民粹主義意識形態(tài),并不導致知識分子真正理解或欣賞,甚至對人民持一種平等的態(tài)度。中國知識分子的背景與他們所關心的人民的背景是很不相同的。"(57)中國知識分子在實踐"平等主義"思想之初,他們是作為啟蒙者,來尋求"知識階級和勞工階級打成一氣"(李大釗語)。但他們的啟蒙并未受到民眾的歡迎,他們的活動受到種種自發(fā)和非自發(fā)的抵制。羅章龍曾回憶說,北京大學的學生在接觸工人的過程中,碰到了所謂的"工學界限"的問題,即工人對學生隱約懷有若即若離的態(tài)度。(58)青年的知識分子們此時深切感到,他們不僅同現(xiàn)存的權利結構是疏離的,而且同他們企圖依賴的民眾也是疏離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生決心要"與工人打成一片",使"學生生活工人化",(59)這正如Dirlik所說的,在"五四"后期,一種新的觀點一一即知識分子不僅要教導勞工,而且也要向勞工學習一一產生了。(60)
4.階級斗爭與"勞農專政"思想的勝利
在民粹主義思潮勃興的背景下,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心目中的抽象的"平民"概念一步步清晰、具體起來,"平民"愈來愈等同于"勞工"、"勞農"或"勞動者"。階級意識在他們心中不斷成長。這種階級意識同他們所受的無政府主義影響有著直接的智識聯(lián)系。無政府主義者傾向于把階級問題視為貧者與富者、勞動者與不勞動者、被壓迫者與壓迫者之間的沖突問題。中國共早期共產主義者幾乎完全接受了這種無政府主義的階級觀。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各派社會主義者掀起了大規(guī)模的"五一勞動節(jié)"慶;顒印!缎虑嗄辍烦霭媪颂卮蟮"勞動節(jié)紀念號"。吳稚暉用篆字德智體為該刊提寫了"人日"兩字,表示一向被當做牛馬的勞動者要站起來做人。蔡元培和孫中山也為該刊題字。值得一提的是,有13位工人的題詞被置于與上述三位知名人士同等的地位上,這在中國出版史上是破天荒之舉。這一月,《星期評論》、《晨報》副刊、《民國日報》副刊《覺悟》、《時事新報》副刊《學燈》、《北京大學學生周刊》等滿載慶祝五一節(jié)的文章。這次紀念活動是中國共產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的最后一次合作。
陳獨秀在這一期《新青年》上發(fā)表了《勞動者底覺悟》,這是他在上海船務、錢房工界聯(lián)合會上的講演稿。他聲稱,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在他看來,做工的人包括"種田的、裁縫、木匠、小工、鐵匠、漆匠、機能匠、架船工人、掌船工人、水手、搬運工人等等"。這種把社會、職業(yè)、倫理等因素納入階級分析當中的做法絕非限于陳獨秀一個人。他號召打破傳統(tǒng)的"勞心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觀念,"要求做工的勞力者管理政治,軍事,產業(yè),居于治人的地位;要求那不做工的勞心者居于治于人的地位。"(61)
階級意識的增長促使中國知識分子對俄國革命的理解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俄國蘇維埃政府被稱為"勞工政府",俄國革命也開始被視為一種旨在實現(xiàn)"勞工專政"的階級革命。1920年3月,俄國政府宣布廢止一切不平等條約的消息傳到中國,更是激起中國各界的一陣騷動。一時間,俄國成了人道主義的化身。《新青年》從8卷1號(1920年7月)起開辟了《俄羅斯研究》專欄,當時頗具聲名的無政府主義者震癲(袁振英)便在該欄中發(fā)表了大量贊揚蘇聯(lián)"勞農政權"之"成就"的譯介文章。
在這一時期,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開始接受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即階級斗爭理論和無產階級專政思想。馬克思主義不再作為一種泛泛的"社會革命"理論,而是作為一種卓有成效的"階級革命"的策略,吸引了大批激進的中國知識分子。陳獨秀1920年9月1日發(fā)表在《新青年》上的《談政治》是這一思想進程的一個重要標志。在他那里,階級斗爭作為受壓迫者翻身求解放并實現(xiàn)一個平等的社會的手段,具備了完全正當?shù)睦碛。陳寫?我們要明白世界各國里面最不平最痛苦之事,不是別的,就是少數(shù)游情的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治、法律之機關,把多數(shù)極苦的生產的勞動階級壓在資本勢力的底下,當做牛馬機器還不如。要掃除這些不平這種痛苦,只有被壓迫的生產的勞動階級自己造成新的強力,自己站在國家地位,利用政治、法律等機關,把壓迫的資產階級完全征服,然后才可望將財產私有,工銀制度廢去,將過去的不平等經濟狀況除去。
陳獨秀明確批評了無政府主義的綱領。他認為,如果不進行階級斗爭,天天空想自由組織的社會出現(xiàn),那么,再過一萬年,那被壓迫的勞動階級也沒有翻身機會。他繼續(xù)論證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
我們要明白底資產階級,都有了數(shù)十年或數(shù)百年底基礎,站在優(yōu)勝的地位,他們的知識經驗都比勞動階級高明得多;勞動階級要想征服他們固然很難,征服后想永久制服他們不至死灰復燃更是不易。這時候,利用政治的強權,防止他們的陰謀活動;利用法律的強權,防止他們懶惰,掠奪、矯正他們的習慣、思想都是必要的方法。
陳獨秀針對元政府主義者對俄國革命的批評指出,"俄羅斯若以克魯泡特金的自由組織代替了列寧的勞動專政,馬上資產階級要恢復勢力,連帝政復興也必不可免。"陳獨秀最后斷言:"我承認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即生產階級)的國家,創(chuàng)造那禁止對內外一切掠奪的政治法律,為現(xiàn)代社會第一需要。"(62)
這篇文章馬上激起了回響,無政府主義者鄭賢宗致信陳獨秀與之商榷。由此引起了一場共產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論戰(zhàn),這場論戰(zhàn)主要在《新青年》和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機關刊《共產黨》上展開。共產黨一方的主要論將是陳獨秀、江春(即李達)、元懈(即李漢俊),無政府主義者一方是區(qū)聲白。這場論戰(zhàn)的一個思想背景是無政府主義者已經開始對十月革命的真正情況有所了解。
在這場論戰(zhàn)中,元政府主義者繼續(xù)堅持其烏托邦的基本信念,即個人自由、反對強權、推行道德教化等,對中國早期共產黨人的"馬克思主義"進行了軟弱無力的批評。他們既不懂得多數(shù)人的專制與少數(shù)人的權利的問題,也不理解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的關系,在這一點上,他們與其俄國宗師們相比理論水平相差太大,因而,他們的言論除了繼續(xù)重復烏托邦夢想以外,別無新意,在渴求切實可行的革命策略的中國激進知識分子那里,無政府主義必然遭到冷落。
中國早期的共產黨人在這場論戰(zhàn)中至少取得了宣傳上的勝利。針對無政府主義的"個人自由",共產黨人提出了"多數(shù)壓服少數(shù)"的原則。在陳獨秀看來,只要多數(shù)人的意志得以表達并得到尊重,那么這既合乎自由,也合乎民主。不消說,他們這里的多數(shù)人便是勞動階級。共產黨人不反對實行道德教育,但他們認為在私有制下必須依賴現(xiàn)有的政府或統(tǒng)治階級才能普遍地推行教育,因而善良的教育只能是星星之火。(63)
事實上,對于革命的目標,中國早期的共產黨人與無政府主義者沒有分歧,他們要推翻資本主義,進而建立一個無階級的社會。所以共產黨人說:"無政府黨是我們的朋友。"(64)但是,他們認為無政府主義缺乏手段,對資產階級太姑息了。(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共產黨人急于找到革命的手段,還基于他們對于革命緊迫性的一種認識。蔡和森在致陳獨秀的一封信中提出,如果無產階級不先發(fā)制人,進行階級革命,那么必然受制于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在四五年必勃而興,到那時,革命的時機就會錯過。(65)
在這場論戰(zhàn)中,李大釗并沒有參戰(zhàn)。從一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對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就持一種溫和接受的態(tài)度,他傾向于視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為一種必要的惡,是從人類前史到達人類真正歷史進程中的一個無法避免的必經階段。但他在對階級斗爭和元產階級專政思想的接受中從未象陳獨秀那樣走得那么遠,他對各種理論都持一種兼蓄并包的態(tài)度,從而形成他那特有的帶有中國特色的非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66)然而,也正是在1920年的夏天,在李大釗那里,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從必要的惡變成了必要的善。在北京大學經濟系開設的"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一課中,李大釗力圖把社會主義的種種派別作一番梳理,并特別為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進行了辯護,他針對有人疑慮社會主義會否定個人自由以及社會主義不道德的言論提出:"社會主義是保護自由、增加自由者,使農工等人均多得自由。……是互助、相愛,不是謀冤仇,并為大多數(shù)人謀幸福。"(67)
以多數(shù)人的名義,以民眾的名義,為了一個美好的目標,無政府主義烏托邦中諸多沖突的價值,在中國早期共產黨人的價值天平上,重新確定了分量。他們堅信自己已經找到了科學的革命之路。于是,懷抱著政治救世主義的中國共產黨人,馬上投身于喚起民眾熱情的斗爭之中。
三、結論
20世紀初,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tǒng)的政治秩序傾覆了;既有禮教喪生了其智識的說服力,也喪失了其情感的吸引力;官僚帝國的等級體系在種種社會和經濟因素的影響下分崩離析,尤其是科學制度的廢除使處于社會中心地位的中國傳統(tǒng)的士大夫變成了邊緣化的知識分子。中國文化遭到有史以來第一次真正的挑戰(zhàn)。中國知識分子需要找到新的意識形態(tài),既為外在的社會奠定秩序的思想基礎,也為內在的心靈尋覓安身立命之地。這是一個需要烏托邦并且產生烏托邦的時代。無政府主義便是其中之一,它與其他社會主義的流派一道,自1910年左右起,便構成了中國現(xiàn)代意識形態(tài)的主旋律,激進主義知識分子成為中國現(xiàn)代化舞臺上的主角。
無政府主義受到大批中國激進知識分子的青睞,與其說是智識因素毋寧說是情感因素使然。正象歷代王朝末年的士大夫一樣,對現(xiàn)有秩序心懷不滿的中國知識分子,喚發(fā)起對理想社會的強烈憧憬。不絕于歷代儒生典籍,深藏在民間傳說迷信,凸現(xiàn)在反叛文化的口號之中的烏托邦意識,在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心靈深處強化起來。他們總想,并且堅信能夠找到一個最終的解決之道。無政府主義,正象所有的無政府一樣,訴諸人的道德和人的尊嚴,在他們構畫的烏托邦藍圖中,一切美好的價值,自由、平等、正義、理性飛利他主義等等,統(tǒng)一在一起。在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眼里,無政府主義不啻是大同理想的現(xiàn)代翻版。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烏托邦精神不僅在促使中國知識分子接受無政府主義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就象中國傳統(tǒng)的士大夫一樣,往往從極其簡單的常識外推,以口號的宣傳代替智識的探究。在中國無政府主義者身上,儒家式的道德理想主義和社會責任感分外突出,從完善個人到完善社會的"至善"主題和"小我與大同一"的內驅力一再展現(xiàn)。
為了實現(xiàn)其理想,無政府主義幾乎不排除一切手段;然而,正是這種無所不包的特色恰恰使其實現(xiàn)理想的手段高度貧乏。手段的無所不包性與美好價值的一元統(tǒng)一體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矛盾和沖突。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堅持自己的不妥協(xié)性,他們拒絕一切過渡性的選擇?墒,短短幾年之后,無政府主義運動便在中國銷聲匿跡。象所有的烏托邦一樣,無政府主義在道德上也許是"福地樂土",而在歷史上,它卻是"烏有之鄉(xiāng)"。
然而,無政府主義在20年代末期,奠定了中國激進主義文化的一些基本要素,這不僅體現(xiàn)在(如 Dirlik 所說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為激進主義提供了關注的問題,思考問題的語言以及普遍的價值取向,如"勞動"和"互助"等。(68)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它在中國激進知識分子當中散播了一種強烈的烏托邦意識,激發(fā)起知識分子的浪漫主義的熱情和改造社會的沖動。烏托邦的夢想充斥著他們的心靈,他們相信,一個美好的社會,即共產主義社會即將到來。為使夢想成真,他們苦苦求索著革命的道路,并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注釋:
、倮,參見丁守和、殷敘彝《從五四運動啟蒙到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79年增補版);李新:《偉大的開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蔡韋(張靜如等):《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反對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斗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增補版)。
、诶顫珊:"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和"試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年)。
、勖绹鴮W者舒衡哲是"啟蒙一一救亡"模式的另一位提出者,參見其《中國的啟蒙運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據(jù)說,李澤厚與舒衡哲曾討論過這一模式,參見孫隆基:"歷史學家的經線:編織中國現(xiàn)代思想的一些問題",《二十一世紀》第二期(1990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關于李澤厚模式中黑格爾主義式的歷史必然性意涵,參見拙著《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一章。
、荞R思樂(英里斯·邁斯納):《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年)。
、軦rif Dirlilt:me αTFmofωTheseαrFEEtmhrn(Odod University Rms,1989)。該文以下簡寫為Dirlilt(1989).Arif DirliKARat?hhm m fhe Chhese Revolution (Berkeley:UMvemity of Califbmiahms,1991).
、轘ee Dirlik(1989),PP.95-96.
⑦參見(日)森時彥:《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小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頁,以及第36-37頁。
⑧參見鄭佩剛:《無政府主義在中國的若干史實》,載葛悉春等編:《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簡寫為《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第952-953頁。
⑨鄧穎超:"五四運動的回憶",載《五四運動的回憶》(二)第352頁。
⑩Dirlilt(1989),p.28。
(11)李大釗:《青年與老人》,《李大釗文集》(上),第368頁。
(12)李大釗:"階級競爭與互助",《李大釗文集》(下),第10一19頁。
(13)《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即"馬克思主義專號",事實上并非在五四運動前出刊,而直至1919年9月才出版。而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寫作日期大約在該年8月。參見劉維:"一個必要的考證",《光明日報》(1960年8月4日)。
(14)這便可以解釋為什么李大釗寫了如此之多的討論青年人生觀的文章,如"《晨鐘》之使命"、"新生命誕生之努力"、"青春"、"今"等;
(15)Robert Scalapino and George T.Yu:The Chinase Anarchist Movement (Berkeley: The University of CaIiforia Press,1961),第16、18、19頁。
(16)李大釗:"階級競爭與互助",《李大釗文集》(下),第16頁。
(17)孤松(李大釗):"工讀(一)",《新生活》第18期(1919年12月21日),載《李大釗文集》(下),第171頁。
(18)李大釗:"都市上工讀互助團的缺點",《新青年》七卷五號(1920年4月1日),載《李大釗文集》(下),第212頁。
(19)李大釗:"少年中國的少年運動",《少年中國》第一卷第三期(1919年9月15日),載《李大釗文集》(下),第45頁。
(20)關于《勞動音》雜志的情況,可參見《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二集上冊,第71-74頁。中共歷史學家一般僅把創(chuàng)辦《勞動音》歸功于鄧中夏,不提無政府主義者在其中的作用。鄭佩剛在回憶中說,《勞動音》是黃凌霜主編的,參見鄭佩剛:前引文,載《資料》,第962頁。張國燾也說黃凌霜是《勞動音》的主編,參見其《我的回憶》(北京:現(xiàn)代史料編刊社,1989年),第106頁。
(21)關于該社團的情況,參見《五四時期的社團》(二),第291-292頁。
(22)See,Im Fei-gon:αerz h-du--TEe FbtmderofαIL nese CormmguMParv(New Jemy:R·inCeton IJnivemity nms,1983),P.56.
(23)參見仁建樹:《陳獨秀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46,65-68,69頁。
(24)關于陳獨秀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可參見顧昕:"從意識形態(tài)的鼓吹者到社會的批叛者:試析作為一名知識分子的陳獨秀在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載湯一介《論傳統(tǒng)與反傳統(tǒng)》(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公司,1989年),第215-MO頁。
(25)關于陳獨秀的民主思想的詳細分析,可參見:"意識形態(tài)與烏托邦:試論陳獨秀的平民主義民主觀",載《五四:多元的反思》(香港: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215-240頁。
(26)陳獨秀在1919年1月還對十月革命持否定態(tài)度,他認為十月革命是"平民壓制中等社會,殘殺貴族反對者"。在四月發(fā)表于《每周評論》上的"二十世紀俄羅斯的革命"一文中,他認為十月革命是"人類社會變動和進化的大關鍵"。參見唐寶林、林茂生:《陳獨秀年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8頁。
(27)參見唐寶林、林茂生:《陳獨秀年譜》,第109頁,115頁。
(28)據(jù)鄭佩剛回憶,陳獨秀在上海期間與各派社會主義者友好無間。他們利用"民聲社"存下來的一部印刷機辦了一個印刷所。鄭是一位無政府主義者(師復的妹夫)。參見鄭佩剛:同前文,載《資料》,第957-960頁。
(29)惲代英:《義和憐,《東方雜志》第11卷第四號,載《惲代英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頁。
(30)天逸(惲代英):"懷疑論",《光華學報》第一年第一、三期,1915年5月1日,1916年3月1日,載《惲代英文集》(上),第17頁。
(31)《王文成公全書》,卷二,"答羅整奄少宰書"。(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32)惲代英:"社會性之修養(yǎng)",《光華學報》第二年第一期,1917年1月7日,《惲代英文集》(上),第27-32頁。
(33)參見《五四時期的社團》(一),第118-119頁。
(34)張瀕:同前書,第242頁。
(35)載《惲代英文集》(上),第3頁。
(36)惲代英:"力行救國論",《青年進步》第17冊,1918年11月,載《惲代英文集》(上),第178頁。
(37)惲代英:"怎樣創(chuàng)造少年中國?",《少年中國》第二卷第一期、第三期,載《惲代英文集》(上),第249-256頁。
(38)以上討論參見《新青年》七卷五期,1920年4月1日,Dirlilt(1989,P.180)認為,在這場討論中,胡適和王光祁持右派觀點,陳獨秀和戴季陶持左傾觀點,李大釗偏向胡適,這是不確切的。
(39)施存統(tǒng):"‘工讀互助團"底實驗和教育",載《五四時期的社團》(二),第423-439頁。順便說,施在此文中對胡適的見解最為不滿。
(40)同上,第436頁。
(41)施存統(tǒng):同前文,載《五四時期的社團》(二),第436頁。
(42)利群書社大約是在1921年秋天由社員主動提出解散的,參見廖煥星:"武昌利群書社始未",載《"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96-302頁。此后,該社員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以后的共產主義運動中,他們大都保持著高昂的理想主義精神,許多人為中國共產黨的事業(yè)獻出了生命。
(43)惲代英:"論社會主義",載《惲代英文集》(上),第254-255頁。
(44)惲代英:"致王光祁",載《來鴻去燕錄》,第110頁。
(45)施存統(tǒng):"‘工讀王助團"底實驗和教訓",《五四時期的社團》(二),第439頁。
(46)惲代英:"教育改造與社會改造",載《惲代英文集》(上),第293頁。
(47)S.M-Upset:me Erst New NatIbn (Garden ciw:Anchor Books Doubleday&Co.Inc.1967),pp.77-78.
(48)參見朱志敏:"論五四時期的平民主義思想",《近代史研究》(北京人1989年第二期,第41-59頁。
(49)對《青年與農村》的分析,參見馬思樂,同前書,第87-96頁。
(50)若愚:"學生與勞動",《晨報》1919年2月15日,參見《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一集上冊,第105頁。
(51)譚鳴謙:"‘德漠克拉西"之四面觀",《新潮》第一卷第五號,1919年5月1日,第807-821頁。
(52)陳獨秀:"實行民治的基礎",《新青年》第七卷第一號,1919年12月1日,第13-21頁。
(53)參見舒街哲,同前書,第103-109頁,以及151-153頁。
(54)施存統(tǒng):同前文,《五四時期的社團》(二),第422頁。
(55)惲代英:"致劉靜仁",《來鴻去燕集》,第88-94頁。
(56)李守常:"要自由集合的國民大會",《李大釗文集》(下),第239-241頁。
(57)S.M Upset,op.citf.78.
(58)羅章龍:《椿國載記》(北京:東方出版社,1989年),第106頁。
(59)同上。
(60)see DirHK(1989),p.67。
(61)陳獨秀:"勞動者底覺悟",載《獨秀文存》,第3∞-302頁。
(62)陳獨秀:"談政治",載《獨秀文存》,第361-371頁。
(63)關于這場論戰(zhàn)筆者將另文分析。
(64)江春:"無政府主義之解剖",《共產黨》四號,1921年5用7日。
(65)蔡和森:"致陳獨秀",《新青年》第九卷第四號,1921年8月1日。
(66)關于李大釗馬克思主義的分析,參見馬思樂:同前書,尤其是第二部分。
(67)李大釗:"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李大釗文集》(下),第371-436頁。
(68)See Dirlilt(1989),P.90.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