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龍:指導當代中國改革不容忽視的本土資源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一代碩儒錢穆先生在反思中國政治制度的得失時曾說:“我們試問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與此一民族之文化傳統(tǒng)有關聯,而只經幾個人的提倡,便可安裝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絕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雹傥覀儺斍暗母母镩_放,固然要向西方發(fā)達國家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重視移植先進制度,但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同樣不可忽視。
在中國傳統(tǒng)政治資源中,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是一份重要的思想遺產。雖然它有其時代局限性,然而時至今日,歲月的塵埃并沒有掩蓋住它的熠熠光芒。本文聯系當前的現實,重提孫先生的三民主義,希望對當代中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改革發(fā)展有所啟示和裨益。
一、民生主義也是社會主義
我國的經濟改革,由于沒有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和路徑依賴,用小平同志的話來講,是摸著石頭過河。改革開放近三十年,其成就舉世矚目,綜合國力有了極大的提高,人民群眾普遍得到實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這些都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改革總體的成功并不意味著每一個局部的改革都是盡善盡美。社會上流行的段子就表露了群眾一定程度的不滿意:“房改把腰包掏空,教改把二老逼瘋,醫(yī)改提前送終,股改把家庭搞崩!
自從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我國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也進入了一個經濟學界普遍公認的拐點。這時反思改革應該說理性上十分必要的。堅持改革不動搖,這是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的根本大計。我國的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方向和道路都是完全正確的,但在具體實施中就某些方略進行適當的調整修正,是為了更好地堅持改革。黨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就是傳統(tǒng)發(fā)展理念的螺旋式上升。前兩年,由于郎咸平、楊帆等非主流經濟學家就我國的某些改革措施提出質疑所引發(fā)的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雖已塵埃落定,但真理未見分曉。其實更為嚴重的問題是,目前中國的基尼系數連續(xù)多年超過了警戒線0.4,收入差距已經處于高水平。在這個時候,就我國經濟改革的公平問題,我認為重提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是有意義的。
何謂民生主義?孫中山先生說:“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家的生計,群眾的生命”②,因而民生主義是“研究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的問題,就是研究人民生計問題”。孫先生還將民生主義與社會主義加以等同起來,認為民生主義也“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即大同主義”!懊裆褪钦蔚闹行模褪墙洕闹行,和種種歷史活動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內的重心一樣!倍诿裆鷨栴}中,孫先生最為關心的是土地和資本問題。他認為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弊病,主要是在于由“少數人占經濟之勢力,壟斷社會之富源”,而社會之富源則在于土地和資本,即少數人對土地和資本的壟斷會造成大多數人的貧困。因此,孫先生的民生主義以解決土地和資本問題作為主要目標,提出“平均地權”和“節(jié)制資本”的綱領,認為只要實現了這兩大目標,就能為中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就能改善和提高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就能實現祖國的富強。
關于平均地權的意義,孫先生曾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像澳洲有一處地方,在沒有成立市場以前,地價是很平的。有一次政府要拍賣一塊土地,這塊土地,在當時是很荒蕪的,都是作垃圾堆之用,沒有別的用處,一班人都不愿意出高價去買。忽然有一個醉漢闖入拍買場來,當時拍賣官正在叫賣價,眾人所還的價,有一百元的,有二百元的,有還到二百五十元的,到了二百五十元的時候,便沒有人再加高價。拍賣官就問有沒有加到三百元的?當時那個醉漢,醉到很糊涂,便一口答應,說我出價三百元。他還價之后,拍賣官便照他的姓名定下那塊地皮。地即賣定,眾人散去,他也走了。到了第二天,拍賣官開出賬單,向他要地價的錢,他記不起昨天醉后所做的事情,便不承認那一筆賬;
后來回憶他醉中所做的事,就大生悔恨。但對于政府,既不能賴賬,只可費了許多籌劃,盡其所有,才湊夠三百元來給拍賣官。他得了那塊地皮之后,許久也沒有去理會。相隔十多年,那塊地皮的周圍,都建了高樓大廈,地價都是高到非常。有人向他買那塊地皮,還他數百萬的價錢,他還不放手,他只是把那塊地分租與人,自己總是收地租。更到后來,這塊地便漲價到幾千萬,這個醉漢便變成澳洲第一個富家翁。推到這位澳洲幾千萬財產的大富翁,還是由三百元的地皮來的。講到這種事實,在變成富翁的地主,當然是很快樂,但是考究這位富翁這位富翁原來只用三百元買得的那塊地皮,后來并沒有加工改造,毫無理會,只是睡覺,便坐享其成,得了幾千萬。這幾千萬是誰人的呢?依我看來,是大家的。因為社會上大家要用那處地方來做工商事業(yè)的中心點,便去把他改良,那塊地方的地價,才逐漸增加到很高。好像我們現在用上海地方做中國中部工商業(yè)的中心點,所以上海的地價比從前要增漲幾萬倍!纱丝梢娡恋貎r值之所以能夠增加的理由,是由于眾人的功勞,眾人的力量;
地主對于地價的漲跌功勞,是沒有一點關系的。所以外國學者認為地主由于地價增高所獲得的利益,名之為不勞而獲的利,比較工商業(yè)的制造家,要勞心勞力,買賤賣貴,費許多打算、許多經營才能夠得到的利益,便大不相同!币虼,孫先生憂慮重重地指出,“假如他日全國改良,地價一定跟著文明日日漲高的。到那時候,以前值一萬銀子的地,必漲至數十萬、數百萬!瓕砀徽呷崭,貧者日貧,十年之后社會問題,便一天緊張一天了”。今天,看看我們的房地產業(yè)的現狀吧,當年孫先生擔心的問題,不是十分嚴重嗎?中國房價正猛追發(fā)達國家。東京住宅均價每平方米3.7萬元人民幣,北京為9000多元,但最貴樓盤已突破每平方米5萬元人民幣。(詳見《球球時報》2007年10月12日第7版)現在貧富兩極分化的問題,難道不是由于我們在制度設計與運行中,光顧了效率而對公平重視不夠嗎?如果能像孫先生所言,“文明城市實行地價稅,一般貧民可以減少負擔,并有種種利益!薄叭绻钦盏貎r收稅,政府每年便有一宗很大的收入,政府有了大宗的收入,行政經費便有了著落,便可以整理地方。一切雜稅固然是可以豁免,就是人民所用的自來水和電燈的費用,都可由政府來負擔,不必由人民自己去負擔!
節(jié)制資本是孫中山先生關于民生主義的另一個重要綱領。當時孫先生之所以提出節(jié)制資本的主張,主要是鑒于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走向壟斷資本主義道路以后,社會階級矛盾日益尖銳,不僅廣大勞動人民受壓迫,中、小資本也受到壟斷大資本的排擠和壓迫。因此節(jié)制資本是為了限制私人壟斷資本的產生,不讓壟斷資本操縱國計民生,從而防止產生貧富懸殊和發(fā)生階級對抗的社會問題。但孫先生節(jié)制資本的綱領并不反對中、小私人資本的發(fā)展,他認為中國的中、小資本家和勞動人民之間只不過是“大貧與小貧”的區(qū)別,應當保護他們所占有的生產資料和收入。與此同時,他認為還要發(fā)展國家資本,在他提出的《實業(yè)計劃》中,就主張通過振興實業(yè)來實現國民經濟的近代化和祖國的繁榮昌盛。港口、鐵路、礦產、冶煉、建材、造船制車等等近代工業(yè)化的大企事業(yè)都得“統(tǒng)一而國有之”,也即必須發(fā)達國家資本,由國家來興辦這些大實業(yè)。當時孫先生還提出了實行開放政策以充分利用外資和外國技術人才的主張,“借外債以營不生產之事則有害,借外債以營生產之事則有利,美洲之發(fā)達,南美阿根廷、日本等國之勃興,皆得外債之力”。孫先生關于節(jié)制資本的主張,在他生前僅僅是一張藍圖,現在早已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4倍多,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2001年起我國的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6位(前5位是美、日、德、法、英);
外匯儲備2001年便增加到2122億美元,成為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二位,現已上升到第一位;
2002年,我國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外資接受國。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卡拉斯宣稱:“中國實現了自歐州工業(yè)革命以來人類歷史上第四次經濟大變革!钡,在一些領域,私人資本過度擴張的問題也十分突出。特別是暴富們的第一桶金的來歷也五花八門,其中大部分人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過程中,通過種種投機,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段發(fā)家。但下崗職工、城市低收入者卻日漸被邊緣化,農民的經濟、文化生活尚未得到根本改善。據“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2005年對在中央黨校學習的一百多名地廳級黨政官員進行調查,被調查者認為中國社會發(fā)展中最嚴重的三個問題依次是:收入差距、社會治安和腐敗。認為經濟發(fā)展的最大風險是金融危機和貧富懸殊加劇。還有人根據城鎮(zhèn)居民抽樣調查資料推算,3%的富裕人口占有居民儲蓄存款的47%;
最貧困的20%的家庭,僅占社會全部家庭收入的4.2%,而富有的20%的家庭則占居民全部收入的50%。這方面的差距甚至超過了部分西方國家。③有學者甚至預測,由于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保障不到位,經濟外向度依存過高,未來五到十年,中國仍存在社會嚴重動蕩的可能性。因此如一味放任私人資本高度擴張,難免今后不像俄羅斯那樣,采取鐵腕整治寡頭的對策。普京在談及霍多爾科夫斯基案時說:“一些人在短短五六年之內就賺到了數十億美元,這是在任何一個西歐國家都不會發(fā)生的事情。賺了數十億美元之后,就想用幾千萬、甚至幾億來消災,以這些小錢撈到更多的錢。我們知道,他們把這些小錢花到了某些律師、媒體、公司和政治人士的身上。我們正對此事進行調查!逼站⿵娬{:“我們并不是想揪住一個具體的人不放,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恢復俄羅斯的秩序、讓人民合法地生活、同腐敗分子做斗爭!雹
二、民權主義也是共和主義
1986年鄧小平提出政治體制改革,迄今已有二十年。較之經濟體制改革,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不僅仍然滯后,而且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上的障礙,有利益上的牽制,但與理論資源的匱乏也不無關系。因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中沒有現成的答案,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理論十分抽象,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這個時候,談到中國的政治改革,我認為不妨把目光重新投向孫中山先生的民權主義,我想這將會給困惑中的人們帶來意料不到的發(fā)現和收獲。
何謂民權?孫中山先生說:“民權就是人民的政治力量!薄罢褪潜娙说氖,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便是政治!薄敖褚匀嗣窆芾碚拢憬凶雒駲!泵駲嘀髁x作為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思想中的重要內容,其核心是主張“共和主義”、“主權在民”,期望建立“民主立憲政體”的“合眾政府”!拔覀冎袊幵谶@個世界潮流之中,也當然是應該提倡民權、發(fā)達民權!痹趯O先生的政治設計中,他把革命建國程序分為軍政時期、訓政時期和憲政時期。他認為,我們也“拿歐美已往的歷史來做材料”,但“不是要學歐美,步他們的后塵”,去建立一個“舊式的共和國”,而是要“以俄為師”,建立一個“駕乎歐美之上”的國家。他堅信“一個類似(俄國蘇維埃共和國)的新的制度一定會在東方建立起來”。
孫中山先生的民權主義思想,既對西方民主制度的學習“取法乎上”,吸收了列寧領導的俄國革命的先進經驗,吸收了法國大革命中啟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吸收了美國建國先賢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原理,同時又吸取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等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菁華。這是怎樣一份豐厚的政治思想遺產啊!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曾高度評價過孫中山先生的民權主義。他在解釋什么是新民主主義憲政時,稱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里的話“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階級所專有,適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其國民黨之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是“講得最好的”。(可惜蔣介石背叛了孫中山先生的遺訓)毛澤東還曾指出:“人民民主主義的共和國,就是革命的三民主義的共和國”,“國體——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政體——民主集中制”,“這就是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這是孫先生的偉大的政治指示”,我們“必須尊重這個指示而堅決地實行之”。孫先生的這個“政治指示”,“除了誰領導這個問題”沒有解決以外,“如果加上工人階級的領導,就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了”。⑤并且此前,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就提出,三民主義共和國“是一個民權主義的國家。國內人民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各級官吏是民選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設立人民代表會議的國會與地方議會;
凡十八歲以上的公民,除犯罪外,不分階級、男女、民族、信仰與文化程度,都有選舉與被選舉權。國家給予人民以言論、出版、結社、信仰、居住、遷徙之自由,并在政治上物質上保護之……我們所謂民主共和國,就是這樣一種國家,就是真正三民主義的中華民國!雹
如今孫中山先生的共和之夢,早已由共產黨人領導實現了。人剝削人的制度已經消滅,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工人階級不僅“做全國人的指導,作國民的先鋒”,而且這個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像巨人一樣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中國,正步向真正的憲政時代。
孫中山先生關于憲政的設計,主要有兩點,一是直接民權和間接民權同時并用;
二是權能區(qū)分,用公民權制約政府權。
為什么孫中山先生提出直接民權和間接民權同時并用?因為在他看來,盡管“間接民權”這種“代議政治”有巨大的進步意義,但流弊亦不少。因為這種間接民權,不是“人民直接參與”,“有權者們?yōu)樯贁等,大多數依然在被治地位”。他還抨擊“法美等之采用代議政體,不得謂真民權”,“人民選舉了官吏、議員之后,便不能夠再問”,若其“悍然違反人民之意以行事,而人民亦莫如之何”。什么是理想的民權呢?孫先生認為“于間接民權之外,復行直接民權”,“以人民集會或總投票之方式,直接行使創(chuàng)制、復決、罷免各權”,即全民直接參與管理國事,才能“制裁議會之專恣”,“根本之刷新”“代議制之流弊”。借鑒孫先生上述思想,今天的政治改革中,能否逐步擴大直接民權,把現已實行的村級直接選舉逐步擴大到鄉(xiāng)、縣兩級,即縣以上仍然實行間接民權,通過人民代表選舉國家權力機關和政府行政機關首腦;
縣及縣以下實行直接民權,由人民直接選舉縣(市)長和鄉(xiāng)(鎮(zhèn))長,直接投票決定行政區(qū)劃內的重大社會經濟事項。有學者分析西方發(fā)達國家基層治理經驗時說: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要探索中央和地方縱向分權的形式?h以下的自治模式,有利于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而直接選舉權的落實,又使公民的政治參與具有更實在的意義。就像馬克思早就指出的那樣:“選舉是市民社會對政治國家的直接的、不是單純想像的而是實際存在的關系。因而顯而易見:選舉構成了真正市民社會最重要的政治利益。由于有了無限制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市民社會才……上升到作為自己真正的、普遍的、本質的存在的政治的存在!
權能區(qū)分,用公民權制約政府權,是孫中山先生民權思想的又一碩果。孫先生認為應當把公民權(利)和政府權(力)相分離,人民只有充分享有法律保障的主人權利,能夠用公民權制約政府官員的工作權,才算真正實現了“主權在民”、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孫先生把人民享有的“權”,稱之為“政權”、“公民權”,把政府具有的“能”,稱之為“治權”、“工作權”。他還以“阿斗”(君主)與“諸葛亮”的關系、股東與總辦的關系、汽車主人與汽車司機的關系,生動地比喻公民權與政府權的關系,認為人民與官員之間就是主仆關系。為此,孫中山先生的政治設計中,“在上面的政權,就是人民權;
在下面的治權,就是政府權。人民要怎樣管理政府,就是實行選舉權、罷免權、創(chuàng)制權和復決權。政府要怎樣替人民做工夫,就是要實行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和監(jiān)察權。有了這九個權,彼此保持平衡,民權問題才算是真解決,政治才算有軌道”!罢嫒嗣褡鍪乱形鍌權,就是要有五種工作,要分成五個門徑去做工。人民管理政府的動靜要有四個權,就是要有四個節(jié)制,要分成四方面來管理。政府有了這樣的能力,有了這些做工的門徑,才可以發(fā)出無限的威力,才是萬能政府。人民有了這樣大的權力,有了這樣多的節(jié)制,便不怕政府到了萬能,沒有力量來管理。政府的一動一靜,人民隨時都是可以指揮的。像有這種情形,政府的威力便可以發(fā)展,人民的權力也可以擴充。”孫先生還談到:“從前說美國有一位學者,對于政治學理上的最新發(fā)明,是說在一國之內,最怕的是有一個萬能政府,人民不能管理;
最希望的是要有一個萬能政府,為人民使用,以謀人民的幸福。有了這種政府,民治才算是最發(fā)達!薄爸袊軌驅崿F這種政權和治權,便可以破天荒在地球上造成一個新世界!痹谏蟼世紀二十年代,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這種用人民直接參與權來制約政府官員權力的構想,應該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21世紀的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tǒng)一,要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如何用公民的權利制約政府的權力,確實是需要積極探索的。當前一是要進一步樹立憲法權威,落實公民的憲法權利,要建立完善違憲審查制度,實現憲法的可訴性;
二是要充分吸收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權能區(qū)分理論。選舉權和罷免權是人民積極或消極地針對人行使的權利,創(chuàng)制權和復決權是人民積極或消極地控制政府的權利,要創(chuàng)造條件保障公民直接行使這些權利。毛澤東說過,我們的權力是哪里來的?是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人民給的。這就是說,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的權力來自于人民授權,這是權力合法性的基礎。選舉權解決了權力授予的問題,同時還必須把罷免權落到實處。無產階級革命的導師列寧曾經指出:“任何由選舉產生的機關或代表會議,只有承認和實行選舉人對代表的罷免權,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民主和確實代表人民意志的機關。這是真正民主制的基本原則!雹哌@樣,在代議制政府的間接民權中,雖然廣大人民群眾的權利委托給了自己選出的代表,但最后控制權或者說國家的最高權力仍然掌握在人民手中。這樣的政府才會向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三是要加強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系統(tǒng)的權力制衡。權力需要約束,否則會像沒有堤岸的河流那樣洪水泛濫。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告誡人們:“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乐篂E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雹辔覀儾荒軐嵭形鞣降娜龣喾至⒅贫,也不一定實行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權分立,但在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下,仍可以探索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權力分立與制衡的法治模式。
毋容諱言,孫中山先生的民權主義自然有它的歷史局限性,我們既不能一概否認,也不能全盤照搬,我們只能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科學態(tài)度。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我們對人類政治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可以兼容并蓄,取法乎上,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雷打不動的前提。
三、民族主義也是天下主義
中國的文化論爭經過上個世紀末期的眾神狂歡后,早已歸于沉寂。于是有人“告別革命”;
有人“上山讀經”;
《烏鴉》、《沙床》、木子美等惡俗文化招遙過市;
,郭敬明、“超女”等新波希米亞人顛覆了傳統(tǒng)的小資風情;
熒屏上“韓流”泛濫,帝王將相被人追捧。更有甚者,一些“大腕”們樂此不疲的撕開“裹腳布”,供黃頭發(fā)、藍眼睛莞爾一笑。除了春節(jié)晚會讓大小明星足足實實過把癮外,端午、中秋等國粹佳節(jié)越來越比不上西方人的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那樣激動人心。中國的文化怎么啦?
我們不能熟視無睹。中國的文化建設,每一個公民應感到重任在肩。這是我們的公民責任!
在全球化浪潮的闊大背景下,盡管人們宣稱已進入地球村時代,但是作為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不能被同化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對一個國家的文化建設而言,這種共識應無可置疑。但是,說到文化構建中的民族主義,卻往往歧義橫生,甚至還被人當作一個貶義詞。其實不然。
本文所言的民族主義,是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當時孫先生提出的民族主義的內涵主要是主張“反滿排皇”、“五族平等”,“團結國內各民族”,“內促全國民族之進化,外以謀世界民族之平等”,“反帝國主義”、“成一個大同之治”,F在來看,孫先生當年所提的民族主義有它的歷史局限性,我們當然不能全盤繼承。但是,我們要認識到的是,孫先生提倡的民族主義的重要內核主要在于“民族的精神”,這是我們應該發(fā)揚光大的!懊褡宓木瘛笔紫劝ā疤貏e好的道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所謂忠孝是,“不忠于君,要忠于國,忠于民,要為四萬萬人去效忠”,現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國家,“講到孝字,還沒有像中國講的這么完全”;
“仁愛也是中國的好道理”,有所謂“愛民如子”,“仁民愛物”;
“中國所講的信義,比外國人要進步得多!薄罢f到和平的道德,更是駕乎外國人!边@些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便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我們以后對于這種精神,不但要保存,并且要發(fā)揚光大,然后我們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復”。孫先生還認為,“《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段話。把一個人從內發(fā)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這樣精微開展的理論,無論外國甚么政治哲學家都沒有見到,都沒有說出。這就是我們政治哲學的智識中獨有的寶貝,是應該要保存的!
19世紀法國歷史學家勒南說過:“一個民族是一個靈魂,一種精神原則!雹岵豢筛叱罒o憂的是,我們的民族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1993年美國《外交季刊》夏季號刊登了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一文,這位哈佛大學著名的政治學教授不僅用儒家文明指代中國,而且聳人聽聞地說:“儒學與伊斯蘭結合勢力的威脅,使西方的利益、價值觀受到挑戰(zhàn)。”認為文明的沖突將主宰未來世界,并預言“不同文明的差異將是未來戰(zhàn)爭的戰(zhàn)線”。雖然亨氏的論斷明顯的有失偏頗,甚至可以視為別有用心的無稽之談,但在表征文明和文化問題對于國際政治的重要性方面卻也不無道理。另一位以《歷史的終結》一文名噪一時的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就附和說:“我認為亨廷頓以他的‘文明沖突論’思想表現了一種真正的洞察力,因為這一思想突出了文化作為國際社會關系中一種決定性力量的極端重要性。”⑩不過,亨氏主要以宗教劃分文明,實際上是貶低民族國家中民族主義所起的作用,企圖用他們的所謂“世界文化”消解文化民族主義,用“歐美基督教文明”一統(tǒng)全球文明,通過“世界文化一元化”實現其文化霸權。這是我們必須高度警惕的。
民族主義的基本含義是對一個民族的忠誠與奉獻。孫中山先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絕不是要復古,絕不是要維護封建的東西,而是為了要鼓舞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他對傳統(tǒng)文化不僅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而且還做到了推陳出新。中國共產黨人更是致力于民族精神的弘揚與光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優(yōu)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
上下五千年,在世界文化史上,獨領風騷。僅僅讀到這些耳熟能詳、穿金綴銀的辭句,我們該有多么的振奮!“懷古壯士志,憂時君子心”、“人人皆可為堯舜”、“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民族文化,誰說不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
我們要堅持的民族主義,并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我們同樣是天下主義者。江澤民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曾發(fā)表了一段熱情洋溢地的演說:“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如同宇宙不能只有一種色彩,世界上也不能只有一種文明、一種社會制度、一種發(fā)展模式、一種價值觀念。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為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應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樣性。世界發(fā)展的活力恰恰在于這種多樣性!
盡管對孫中山先生的民族、民生、民權主義與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的改革和發(fā)展,我是分而論之的,但是嚴格地說,孫先生的三民主義是一個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正如孫先生自己說明的那樣:“我們三民主義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边@是我們傳統(tǒng)政治資源中一份寶貴的思想遺產。毛澤東同志曾在“七大”政治報告中告誡我們:“一切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為……孫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義性質的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和富強的中國而奮斗”!叭绻粸檫@個目標奮斗……那就是有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雹涎元q在耳。
注釋:
、馘X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2頁。
②孫中山:《三民主義》,岳麓書社,2000年,第167頁。本文凡引孫中山言論,均出自本書,其頁碼再不一一注明。
③詳見“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報告
、堋吨袊嗄陥蟆2003年11月10日
、菝珴蓶|:《新民主主義論》。
、廾珴蓶|:《論新階段》,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的報告。
、摺读袑幦,第20卷第414頁。
⑧[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154頁。
、徂D引自賈英。骸度蚧c民族國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3年版,第16頁。
、廪D引自趙景芳:《冷戰(zhàn)后國際關系中的文化因素研究:興起、嬗變及原因探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2期。
、厦珴蓶|:《論聯合政府》。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