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對中國武術和軍事發(fā)展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25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 要:嘉靖至萬歷年間,明朝遭受“南倭北虜”的雙重危機。戚繼光訓練“戚家軍”,創(chuàng)立“鴛鴦陣”,南滅倭寇北上戍邊,為明朝消除倭患、維護邊疆穩(wěn)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分析認為戚繼光在抗倭和戍邊過程中,弘揚了中華民族武術,促進了武術的融合與傳播,豐富了武術理論體系;而征兵、練兵、強兵思想以及改良兵器裝備和健全多兵種策略上對現(xiàn)代軍事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戚繼光 抗倭 武術 軍事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8)2—0009—03
嘉靖至萬歷年間,明朝遭受“南倭北虜”的雙重危機。戚繼光訓練“戚家軍”,創(chuàng)立“鴛鴦陣”,南滅倭寇北上戍邊,為明朝消除倭患、維護邊疆穩(wěn)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分析認為,戚繼光在抗倭和戍邊過程中,弘揚了中華民族武術,促進了武術的融合與傳播,豐富了武術理論體系;而征兵、練兵、強兵思想以及改良兵器裝備和健全多兵種策略上對現(xiàn)代軍事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1 明朝遭受“南倭北虜”的雙重危機
14世紀初葉,明朝建立之時,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封建諸侯割據(jù),互相攻戰(zhàn),爭權奪利。在戰(zhàn)爭中失敗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組織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國沿海地區(qū)進行武裝走私和搶劫燒殺的海盜活動,歷史上稱之為“倭寇”。明初國力強盛,厲行海禁重視海防,湯和、周德興等將領在東南沿海“筑海上 16 城,籍民為兵,以防倭寇”,使其未釀成大患。15世紀后期,日本進入戰(zhàn)國時代,封建主和寺院大地主為擴充實力,彌補內戰(zhàn)損失,慫恿、支持海盜活動,倭寇逐漸猖獗。嘉靖年間,內政腐敗,國勢衰微,軍備廢弛,倭寇侵擾日益嚴重,人民深受其害。
與倭患相比,更為嚴重的是北虜問題。自古中國的邊患都來自北方,漢有匈奴,唐有突厥,宋有蒙元。元朝滅亡后,居于漠北的蒙古族分為三部,自東向西分別為兀良哈、韃靼、瓦剌,三部除互相攻殺外,還經常掠奪明朝邊境。明成祖朱棣先后五次率兵親征,大敗韃靼、瓦剌,保障了邊境的安寧。明成祖之后,面對北方蒙古族的后裔,明朝逐漸采取一種守勢,以招撫為主要手段,并定都北京,借居險要而控制東北地區(qū),史稱“天子戍邊”。公元1449年,瓦剌首領率兵大舉進犯,在土木堡大敗明軍,俘獲英宗,明朝幾乎覆亡。公元1550年,韃靼首領俺答率數(shù)萬精兵犯大同、薊鎮(zhèn),大破古北口入塞,一直攻到北京城下,而明軍怯懦不敢戰(zhàn),聽任韃靼軍隊在京師周圍肆意劫掠八日,滿載而去,史稱“庚戌之變”。
2 戚繼光在抗擊南倭北虜危機中取得的功績
明朝遭受南倭北虜?shù)碾p重危機,南下平倭北上抗虜成為戚繼光的生平之志,有詩為證:“封侯非我意,但原海波平”。作為一個軍人應征戰(zhàn)沙場,馬革裹尸,若能以身殉國,則不枉次生,一首《馬上作》“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表達了戚繼光的樂觀人生和雄心壯志。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九月,八百倭寇攻打龍山所,戚繼光三箭定乾坤。十月,戚繼光二戰(zhàn)龍山所,初露鋒芒。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因直浙總督胡宗憲誘殺了海盜頭子王直,其黨羽三千余人盤據(jù)岑港,明軍久攻不下,為此激怒嘉靖皇帝,降罪明軍將領俞大猷,“久不克,坐免官,戴罪辦賊”(《明史·俞大猷傳》)。戚繼光采用疲敵之計,一舉攻下岑港,其將才初顯。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五月間,倭寇大舉進犯浙江,戚繼光率“戚家軍”在臺州花街、上峰嶺、藤嶺、長沙等地大敗倭寇,先后十三戰(zhàn)十三捷,基本平息了浙江的倭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繼光受命入閩剿倭,先后蕩平橫嶼、牛田、林墩三大倭巢。次年,戚繼光再次抵達福建,于平海衛(wèi)大敗倭寇。隨后率軍解仙游之圍,滅山賊吳平于南澳,基本平息了東南沿海的倭患。
隆慶元年(1567年)十二月,戚繼光奉命北上戍邊。戚繼光認為:“須駐重兵以擋其長驅,而又乘邊墻以防其出沒,方為完策”(《戚少保奏議》)。為此,戚繼光一邊訓練將士,建立車步騎營;另一方面著力修筑“空心敵臺”,大大增強長城的防御能力。戚繼光鎮(zhèn)守薊州不久,俺答汗放棄了騷擾政策,而遼東的土蠻和朵顏部還經常攻掠邊境。自隆慶二年(1568年)十二月至萬歷三年(1575年)正月,朵顏部酋長董狐貍先后5次侵犯邊關,戚繼光率強大的車步騎營,步騎車三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大敗朵顏部,并活捉了董狐貍的侄子長禿,朵顏等三衛(wèi)徹底懾服,董狐貍率部請降。土蠻部于隆慶四年(1570年)八月和萬歷三年(1575年)四月,兩次集結數(shù)萬之眾分別準備進攻古北口和山海關,都懾于戚繼光的威名而沒敢進犯,轉而襲擾遼東。萬歷七年(1579年)十月和八年十月,戚繼光兩次率兵援助遼東,與遼東總兵李成梁配合作戰(zhàn),擊敗敵人,追殺數(shù)百里,從此“烽火漸稀,邊備修飭,薊門宴然”。
3 戚繼光對中國武術和軍事發(fā)展的影響
3.1 對中國武術發(fā)展的影響
。1)抗擊外侵,弘揚了中華民族武魂。愛國主義歷來是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精神支柱。武術是中華民族在生產活動和軍事實踐中發(fā)展起來的攻防格斗技能,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寶貴文化遺產。商、周時期,利用“武舞”來訓練士兵,鼓舞士氣。春秋時期,齊人就曾以“隆技擊”而聞名天下。隨著鍛造工藝的不斷成熟和戰(zhàn)爭的需要,出現(xiàn)了各種兵器。大唐盛世開始出現(xiàn)武舉,開創(chuàng)了“以武入仕”的先河。戚繼光率領“戚家軍”以武力消滅倭寇,創(chuàng)造了抗倭史的奇跡,是早期抗擊外敵入侵成功的典范,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揚了中華民族武魂。
。2)開設武學館,促進了武術融合與傳播。戚繼光出生于武術世家,自幼在父親的教誨下,學文習武,可以說是明朝最杰出的武術大師,如一戰(zhàn)龍山所時,三箭射死敵酋而解圍,突出了高超射箭的本領。戚繼光非常好學,曾經跟俞大猷學過棍,向譚綸學過劍,拜唐順之練過槍,最后貫徹到武術強兵思想中,從主觀上推動了武術在軍中的興起。戚繼光主張訓練要講究實用,不搞花架子。[1]戚繼光還聘請民間拳師和武僧開設武學館,專門針對倭寇的作戰(zhàn)特點進行專門訓練,吸取了大量的武學技藝!捌菁臆姟迸c少林僧兵和少數(shù)民族武裝力量聯(lián)合抗倭時,相互學習,使中原武術與少數(shù)民族武術得到融合,推動明代武術進一步發(fā)展。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