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東方歷史

發(fā)布時間:2017-01-2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東方歷史篇一:歷史學五朵金花

歷史學五朵金花(2011-08-23 16:30:43)轉載▼標簽: 歷史學五朵金花雜談

1、概括

“五朵金花”是指中國古代史分期問題、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問題、中國封建社會農民戰(zhàn)爭問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漢民族形成問題(參見《建國以來史學理論問題討論舉要》,齊魯書社1983年版)。

2、“五朵金花”的意識形態(tài)使命

古史分期問題:“戰(zhàn)國封建說”、“西周封建說”和“魏晉封建說”等。關注的是“五種生產方式”理論和社會形態(tài)學說是否適用于解釋中國歷史,并由此說明中國革命與歷史的前途問題。

資本主義萌芽問題:主要說明即使沒有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也能發(fā)展到資本主義去,即中國歷史會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tài)理論所規(guī)定的路線前進,這一理論具有普世性。農民戰(zhàn)爭問題:主要目的是為歷史上的造反者翻案,論證農民在當前革命中的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和漢民族形成問題也承擔著同樣的意識形態(tài)使命。

3、原因

第一,權力中樞(主要是毛澤東)對史學的興趣。毛澤東對史學的期待是注重現實、推崇致用。他關于中國歷史的一系列見解成為史學界的軸心,指導、規(guī)范、覆蓋著中國史學界,傳播、闡釋、學習這些見解成為中國史學界的當務之急。這一時期的史學論戰(zhàn)都與毛澤東的這些見解有關。

第二,“五朵金花”的綻放也來自于當時學者們對現實政治的全神貫注,養(yǎng)成了以服務現實為榮、以脫離現實(考據)為恥的治學取向和學術環(huán)境。

4、“五朵金花”問題與“歐洲中心論”

“五朵金花”的共同特點:“以論帶史”,用中國的史料與事實來印證西方歷史模式或理論(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的)的某些論斷,將西方模式視為不證自明的前提,而將中國歷史和史料置于被動、消極乃至從屬的地位。

西方模式的問題:是東方主義的產物,是從西方的幻覺出發(fā)對東方歷史的一種重構。東方主義是“西方控制、重構和管轄東方的一種方式”,是西方關于東方世界的“種種意識形態(tài)的假設、意象和幻想!保▍⒁娝_義德《東方學》,阿里夫?德里克《中國歷史與東方主義問題》,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等)東方主義對東方歷史的想象是:以嚴格管理“水利”為基礎的專制主義,以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頑固結合和反商業(yè)為特征的生產方式,以村社為實體的公有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長期停滯、沒有發(fā)展。與此相伴的觀念,就是反復毀滅與重建,“野蠻”、“愚昧”、“未開化”或“半開化”、“殘忍”、“普遍奴隸制”等等。結論就是:東方需要西方來拯救,東方的一切民族要么滅亡要么西方化,沒有其他選擇。這樣,東方的歷史與未來就被納入了西方的軌道。從本質上說,這種模式和理論是“歐洲中心論”的派生物。歷史和事實都已經證明,這種理論是沒有根據的。

不幸的是,中國史家在當時相信這個模式和理論,并將之簡化為一般和特殊的關系。這樣,

當西方歷史成為“標準”和“正常”之時,中國歷史就成為“特殊”、“例外”和“早熟”的了。中國歷史的意義只有在和歐洲歷史進行比照時才能被發(fā)現,從而失去了自身獨立存在的價值。

馬克思的東方理論也是在他的時代普遍存在的“歐洲中心論”的假設之上建立的,不管他受“歐洲中心論”的影響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不過,我們在指出這一點時,要充分肯定馬克思理論中所包含的豐富的人類學、社會學價值。

5、“五朵金花”的學術價值

“五朵金花”雖然受到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巨大影響并承擔了相應的使命,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它們所具有的學術價值。比如古史分期問題,使本來資料最為貧乏的先秦、秦漢史率先得到最為清晰、精細、深入的清理;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直接催生了明清社會經濟史這個研究領域,并取得了海內外公認的學術成就;農民戰(zhàn)爭問題使以往受到忽視的下層民眾的各種材料得到重視和整理,與國際史學倡導的“由下而上地看歷史”潮流不謀而合。而且,從這一時期唯物史觀派的總體治史理念、為學旨趣、作業(yè)方式來看,重視重大問題研究、重視長時段研究、重視社會經濟史研究、重視宏觀整體研究、重視由下往上看,等等,都與年鑒學派屬于同一種研究范式。這一點也是應當看到和肯定的。我沒有找到什么文章。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喜歡

東方歷史篇二:東方文學史

現代人的生存困境

——以《砂女》為例

文學院2010級漢本四班 洪雪惠 102012010119

【摘要】:《砂女》是日本現代著名作家安部公房的代表作。這篇小說也是存在主義文學的經典之作。作者以極富有現實感而又充滿怪誕氣息的寓言手法反映了現代人所處的一種孤獨的困境與現代人的生存困惑。

【關鍵字】:肉體、靈魂、荒誕、真實、絕望、希望

《砂女》這部作品出版于20世紀 60年代初,這一時期正是日本經濟進入到一個高速發(fā)展,而現代社會的危機開始逐漸反映出來的一個時期。盡管人們滿足了身體生存之物質需要,然而他們的精神卻越來越空虛,很多人找不到自己人生位置和生存的意義,但是他們又無可奈何,于是習慣了這樣或那樣的日子,整個社會處在一種沉寂壓抑的氣氛,人與人之間相互冷漠、排他、疏離。安部公房能夠以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細膩的心理體驗感受到生存的困境,為了揭示人類生存困境,著力描繪或揭示人在陰暗、荒誕的周圍世界中無以自拔、無能為力的處境,意在使人震醒。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極端境況揭示人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背后的“疏離感”,展示人存在的荒謬。

一.肉體與靈魂之間的掙扎

人對環(huán)境的需求有兩個層面,一是為了滿足身體生存的物質需求,一是為了填充精神之虛無的需求。肉體與靈魂之間的關系妙不可言,首先,靈魂是寄托在身體上的,靈魂為了滿足身體的需要進行不斷地思考;其次,身體上所受的磨難,比如貧窮會激發(fā)精神上的抗爭,人們有所思考,有所追求,精神上自然也就不空虛,而身體需要一旦自由且滿足,他們便覺得整天無所事事,精神百無聊賴!渡芭分械闹魅斯誓镜默F代身份是一名教師,他符合純粹意義上的“現代人”標準——擁有自己的戶口、職業(yè)、交納稅金、持有醫(yī)療保險證。按理說,他在現代社會中較好地滿足了自己身體生存的物質需要,他不愁吃,不愁穿,可是他的精神卻沒有隨著物質上的滿足而達到飽和的狀態(tài)。仁木為了擺脫這種精神上的困境,來到了沙漠采集昆蟲標本。無奈被當地的村人安排在一個沙坑下面的房間里,和一個年輕的寡婦生活在一起。此后,他就處在了村人們的嚴密的監(jiān)視之下,失

去了自由。囚禁肉體,限制人身自由的痛苦,引起了他精神上的折磨,換句話說,囚禁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孤獨和對于前途的恐懼。于是,仁木一直在思考逃出去的方法,然而都是徒勞無益,最后竟然答應村民們當眾表演性行為的無理要求以獲得身體上的自由,可見身體上的囚禁使仁木的精神狀態(tài)接近瘋狂,失去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理應具備的道德標準。仁木病態(tài)的心理轉變告訴我們:身體的自由是很重要的,因為身體一旦遭受屈辱,心靈就不能恢復完整。后來仁木有機會逃出去,他卻選擇留了下來,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義,即沙丘貯水裝置,水對生活在沙漠的人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明白這個發(fā)現只有這里的村民們愿意聽他講,一旦回到現代社會,他又將重新面對精神無所寄托的生活狀態(tài)。

對仁木而言,現代社會的生存環(huán)境能滿足他的生存要求,卻滿足不了他的靈魂要求,而砂穴的生存環(huán)境不僅不能滿足他的生存要求,還不能滿足他的靈魂要求。無論是砂穴還是現代社會,都是被異化了的環(huán)境,仁木無論處于哪個環(huán)境都是一個“存在的零度”的人,但他沒有被異化的環(huán)境所同化,而是始終處于反抗這種“異化”的立場,直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研究沙丘貯水裝置,那時候他才真正明白,回到原來的社會環(huán)境已沒必要了。仁木的這種改造自己,獲得身體和精神上的自由的做法在今天仍具有重大意義。正如劉小楓說的,“沒有自由,完全被束縛在必然性中的人,只有通過改造自己,才能獲得解放,獲得自由,只有通過美得途徑,恢復在現代社會喪失了的和諧的人性,才能獲得解放,獲得自由。換而言之,“美學作為人的哲學的殿軍必須關心人的現實歷史境遇,關心人的生存價值和意義,關心有限的生命的超越”。 ⑴

二.寓荒誕于真實

《砂女》中最能體現荒誕與真實這一層面的內容便是它的寓言性。寓言性是所有存在主義文學共有的特征!渡芭返陌l(fā)表,“使現代寓言得以最高升華”。 ⑵寓言,顧名思義,即作者另有寄托的故事。故事性和寄托性是寓言的兩大因素。其中故事性表現的是荒誕的一面,寄托性則表現了真實的一面。仁木就跟《變形記》中的格里高爾一樣,被一種無形的強大外部力量推進了故事框架里,成為故事的主人公。在進入砂穴的那一剎那,仁木不敢相信自己的遭遇,“實在是過于超出常規(guī)了,自己有正經的戶口,有正當的職業(yè),老老實實地繳納稅金,還持有

醫(yī)療保險證,難道允許把這種正正經經的大人,當成老鼠、昆蟲似的張網捕捉嗎?簡直不敢相信?峙掠惺裁凑`解吧,肯定有誤解”。 人的行為最顯著的特征時人所表現出來的無限激情和強烈奮求的精神,仁木接受不了這一切,進行了一系列顯著的反抗行為,無奈外部力量的強大消解了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仁木只能退而求其次,漸漸適應了砂穴的生存環(huán)境。正如狄爾泰在談到世界觀時說:“人類被不斷變化的印象,命運和外在世界的力量所干擾!比祟惖撵`魂,“必定會??努力追求內在的穩(wěn)定性,以便更好地經受變化,它會擺脫變化無常及自身構造和生活觀點的搖擺流動而走向生活估價和生活目的等更加穩(wěn)固的形態(tài)”。 ⑶

此外,荒誕中包含著真實。面對沙的威脅,人們無能為力,除了不停地清沙還是不停地清沙,每天通過重復著那種機械性的簡單動作來護衛(wèi)自身的安全。可以說這種封閉性的生活,這種原始式簡單勞動,投影于現代化高科技文明的環(huán)境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一種對現代化的嘲諷和奚落。故事的開頭永遠是那么荒誕不經,可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結局的呈現,你會從中看到自己生存的影子和折射出整個社會的人類的生存困境,因此借由荒誕的故事來警醒現代人,在現代文化的眼光中,人不僅是一種社會的存在,而且還是一種心理的存在,一種情感的存在。這樣的表現手法極具藝術。

《砂女》中有多個意象:砂、砂女、砂穴。這三個意象蘊含了豐富的真實的涵義。砂穴是一個封閉的空間,故事所有情節(jié)的開展都局限在這個封閉的小空間里,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化情景”,“所謂空間化情景,是指小說中的故事發(fā)生的規(guī)定情景是一個相對單一的固定化空間,敘事基本上只圍繞這一情景進行,很少游離于這一空間情景之外”。 ⑷男子不斷面臨新的虛無,即“空間的一成不變”,隱約覺得死亡的逼近。所以康德認為對于一切注意他的生命和時間的人(即有教養(yǎng)的人)來說,無聊無疑是“一種壓抑的人甚至可怕的重負”。因為無聊這種在人心里所知覺到的“感覺的空隙”會激起一種空虛的恐怖,使人仿佛預感到一種“緩慢的死亡”!吧把 ”寓意了現代人的一種生活處境,人,生活在其中,過的是一種非現代的,而是原始的生活,擁有的不是安寧、和諧,而是孤獨和隨時可能受襲的不安!吧芭笔切≌f中的女主角,她具有被這種異化環(huán)境所同化的象征意義,她日復一日地清沙,從不思考自己做這些有何意義,只是順從的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這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物。砂作為一種流動性的意象,實際上

是時間的隱喻。我們每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簡單的勞作,過著枯燥無味的生活不正像村民的清沙行為反復而無意義嗎?——在時間的流逝下忙碌地勞動著,卻什么也抓不住,站在沙的一方,有形的東西均成了虛無。 作為個體的砂在沙漠這個大環(huán)境中顯然是微不足道,人又何嘗不是這樣?人類的存在只不過是偶然被任意集中到這個社會中來的無數沙粒般的群眾而已,我們的存在好比沙粒的一個單位。

三.絕望中的希望

安部的《砂女》中的主人公仁木經歷了由希望—絕望—希望的心理過程。仁木不滿于現狀,為了彌補精神上的空虛,他外出采集標本,滿懷希望,夢想著借一只小蟲的軀體使自己的名字長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從這一點上看,仁木內心是孤獨的,人與人之間的陌生帶給他無限的恐懼感。等到真正逃離了現代社會,到達一個不毛之地,他還是擺脫不了孤獨的命運,身體的囚禁和精神上的折磨使他掉入了痛苦和憂郁的深淵,他不能認命,一直在反抗這種異化,當多次的努力化為無用功時,他徹底絕望了,于是默默的接受這一切。直到發(fā)現了沙丘貯水裝置,他心中的希望之火再次被點燃。從主人公的心理活動變化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這么一條線索:從希望擺脫枯燥的都市生活,進入到與世隔絕的令人絕望的坑,到發(fā)現象征新生的水,從而獲得新的希望。

克爾凱郭爾說,“沒有領悟到生活即重復,重復即生活之美的人,已然宣布了自己的裁決,他不配有更好的結局,死亡必然降臨于他!雹尤誓驹谥貜偷纳钪懈惺艿搅私^望,同時也感受到了希望的存在。主人公逃離原來重復的生活,進入了新的“重復”之中,他要重復的清沙,才能保證生命。在重復的勞動中發(fā)現存在的價值,這是他唯一的出路,不是勞動本身有價值,而是要通過勞動超越勞動。只有這自我否定的能量,才是勞動的真正價值。正如有的評論者所指的“在重復中超越重復”。 ⑸男子在反復的清沙勞作中重新確立了自己生存的價值,并為處于沙漠不毛之地的人們找到了生存的希望——蓄水裝置。那一刻,他意識到在現實社會中到哪里都一樣,都是混亂和孤獨的,都是和“沙漠”一樣的世界,關鍵是自己的心態(tài),自己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人必須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必須努

力才能創(chuàng)造人的存在的客觀條件。正如魯迅的“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仁木在正常的文明社會里被視為死亡,但在那浩瀚荒涼的沙漠卻獲得了新

生。小說開頭提到“如今個把人失蹤了,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僅從統(tǒng)計數字來看,一年間就有幾百件失蹤事件。如果有純粹逃亡的說法,那么多數失蹤事件似乎都可納入純粹逃亡的的范圍".由此可見,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被抹殺,個人存在的意義已經無足輕重。所以,回到原來的社會環(huán)境會再次引起絕望的痛苦,而選擇留下則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因為自我價值得到了更好的實現。命運造成了生活世界的普遍的不可把捉住、偶然性,但人又本能地具有追求穩(wěn)定性的意愿,自然的力量帶來把一切有的存在化為虛無的威脅,但人又內在地具有意志的獨立性;死亡規(guī)定了時空中一切生命的有限性這一最終本質,而人又有要求超越有限的深層欲求。它們迫使個體自覺或不自覺地進入生活體驗并永不消釋,或者干脆說,體驗就是感性個體本身的規(guī)定性,它是無法逃避的。仁木把孤獨看作必然之物主動接受,并在孤獨中探索未知的新的途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安部的這篇小說極具積極意義和現實意義。它揭示了這樣一個主旨:即使面臨著生存困境,也不要悲觀絕望,改造自己,獲得新生。今天當人在日益發(fā)展又日益沉重的物質文明和社會矛盾的壓抑下尋求解脫時,也還是首先要返回生活本身,喚起生命本身的活力,與其在精神的重負下孤獨痛苦地消磨歲月,不如做一個仁厚的樂觀主義者,相信人類的這種自救可能,而且只相信這種自救。

參考文獻:

⑴劉小楓:《詩化哲學》,山東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頁。

⑵狄爾泰:《世界觀的類型及其在形而上學體系內的展開》,轉引自林方主編《人的潛能和價值》,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頁。

⑶吳曉東:《20世紀的小說和小說家》,三聯書店2003年版。

⑷王柏華譯:《克爾凱郭爾:重復》,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

⑸王濤、曾瓊:《在重復中超越重復》,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4年版,第4期。

東方歷史篇三:東方文學

第一章 上古文學 第一節(jié) 概 論

亞非文學也稱東方文學,是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學。古代的巴比倫文學、埃及文學都形成于公元前3000多年,它們不僅開創(chuàng)了世界文學的先河,而且對以古希臘、羅馬為代表的西方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埃及文學

古埃及文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學,大約產生于公元前3000多年,一直發(fā)展到公元9世紀,有近4000年的歷史。它所反映的主要是埃及奴隸社會的生活現實。流傳至今的作品比較豐富,有神話傳說、詩歌、故事、傳記和箴言等,其中以詩歌和故事的成就最為突出。

1、詩歌

古埃及詩歌包括勞動歌謠、贊頌詩、宗教詩和民間情歌等,其中勞動歌謠和宗教詩集《亡靈書》比較有代表性。

(1)勞動歌謠

埃及遠古的勞動歌謠大約產生于公元前3000多年,但流傳下來的很少。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三首是《莊稼人的歌謠》、《打谷人的歌謠》、《搬谷人的歌謠》。它們從不同方面反映了奴隸的勞動情況、悲慘的處境以及他們對奴隸主的反抗情緒。

(2)《亡靈書》

宗教詩集《亡靈書》也譯作《死者之書》,是古埃及著名詩歌總集,也是世界文學中最早的書面文學,產生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古埃及詩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亡靈書”是指人死之后,由其家屬或親屬寫成,放在墓穴或石棺中供亡靈閱讀的頌神詩、祈禱文和咒語詩的匯集,也就是說,它是為死者的靈魂服務的。古埃及人認為,人是有靈魂的,人死后的生活只不過是人世間生活的特殊繼續(xù),死人必須經歷一段下界生活的考驗,才能登上天堂,因而對死者做出一些悼念儀式。后人從金字塔和其他墓穴里把這些指導死者生活的詩歌編輯成集,題名為“亡靈書”。它廣泛地描繪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面貌,反映了古代埃及人崇拜神靈、熱愛生命和企圖戰(zhàn)勝自然的行動和愿望。

2、故事

古埃及故事主要來源于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它既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思想和反抗斗爭精神,也表現了奴隸主階級維護統(tǒng)治利益的思想觀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是《昂普·瓦塔兩兄弟》。它通過昂普·瓦塔兩兄弟經過艱苦斗爭戰(zhàn)勝邪惡勢力并做了埃及國王的過程,間接地反映了勞動人民反抗王權統(tǒng)治和擺脫窮苦命運的樸素愿望。

二、巴比倫文學

巴比倫文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學,它的起源可追溯到遠古的蘇美爾和阿卡德時期。在繼承其傳統(tǒng)的基礎上,巴比倫文學又有所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古代巴比倫文學最杰出的代表是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它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文學中最早的史詩,形成于公元前3000多年,最后成書于1000多年。

史詩的中心是歌頌以吉爾伽美什為代表的英雄行為以及英雄之間的友誼,表現了為民建立功勛的先進思想。

主人公吉爾伽美什是古巴比倫烏魯克城的國王,他“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為了修建城池,他強迫全城居民參加勞動,遭到貴族和武士的怨恨。他們向天上諸神控訴,于是諸神命令大神阿魯魯創(chuàng)造了一個半人半獸的蒙昧勇士恩啟都與吉爾伽美什對抗,結果兩位英雄苦戰(zhàn)成交,并一同出走為民造福。他們先后戰(zhàn)勝了沙漠中的雄獅,殺死了守衛(wèi)杉樹林的巨妖芬巴巴,還殺死了一頭殘害烏魯克居民的天牛,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墒且驗闅⑺捞炫5米锪颂焐,恩啟都受到詛咒突然暴病而死。好友的死亡使吉爾伽美什悲痛萬分,他懷著探索生與死奧秘的強烈愿望去遠游。其探索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他不畏艱險的精神是可貴的。

史詩通過對吉爾伽美什英雄性格的展示,反映了從原始公社制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階段的社會現實,頌揚了為民除害建立功勛的思想和行為,表現了古代巴比倫人認識自然法則、探索人生奧秘的樸素愿望,這對后人了解古巴比倫的社會歷史和文學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印度文學

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世界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印度的古典文學一般分為三個歷史階段,即吠陀時期(約公元前10世紀以前)、史詩時期(約公元前10世紀至1世紀)、古典梵語文學時期(約公元1世紀至12世紀)。其中公元5世紀以后的文學應列入中古文學中。在古代印度文學中,成就較高、影響較大的有詩歌總集、史詩、寓言、故事和戲劇等,而印席古典文學的最偉大代表是詩人與劇作家迦梨陀娑。

1、《吠陀》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詩歌總集,大約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包括從原始公社制社會末期至奴隸社會的作品。它共有四種本集,即《梨俱吠陀》、《阿闥婆吠陀》、《娑摩吠陀》和《耶柔吠陀》,其中以《梨俱吠陀》和《阿闥婆吠陀》的文學成就最高。

《吠陀》被婆羅門教視為圣典,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在古代印度文學發(fā)展中卻占據著重要地位。它是印度文學最初的源頭,對后代的社會生活和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史詩

在古代印度文學中,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們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會生活和文學成就。

《摩訶婆羅多》意為“偉大的婆羅多族”,大約形成于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4世紀,相傳作者是廣博仙人。它的中心故事是描寫古代印度兩大王族——俱盧族和般度族之間爭奪王位的斗爭。以長子難敵為代表的俱盧族有100個王子,以堅戰(zhàn)為代表的般度族有五個王子,雖然前者強大,但正義卻在弱小的后者手中。最后一仗經過18天的激烈較量,結果是般度族獲勝。史詩通過從原始公社制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統(tǒng)治階級內部爭奪王位斗爭的描述,歌頌了以般度族為代表的社會進步勢力,批判了以俱盧族為代表的落后保守勢力,在某些方面體現了軍事民主制時代的特

東方歷史

征,表達了古代印度人民渴望和平統(tǒng)一、向往太平盛世和反對不義之戰(zhàn)的理想和愿望。

《摩訶婆羅多》全書共18篇,約為10萬頌,相當于希臘荷馬史詩總和的8倍,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羅摩衍那》意為“羅摩的故事”,大約形成于公元前3世紀,是印度古代長篇敘事文學的典范,被稱為“最初的詩”,相傳作者是蟻垤仙人。相傳阿喻陀城的十車王有四個兒子,都是毗濕奴大神的化身。國王年邁,決定立長子羅摩為太子繼承王位,但小王后在駝背宮女的挑唆下,迫使國王放逐羅摩,讓次子婆羅多繼位。羅摩遵從父命與妻子悉多到遠方的森林隱居。不久,悉多被愣伽城的十首魔王羅波那劫走。羅摩為救妻子,與猴國國王結盟,在神猴哈奴曼與眾猴兵的幫助下,經過多次激戰(zhàn),終于殺死羅波那,救出了悉多。然而羅摩懷疑悉多在魔窟中失節(jié),悉多投火自焚,火神將其托出證明她白玉無瑕。恰逢14年流放期滿,羅摩回國接替了王位,出現了太平盛世。但若干年后,羅摩又聽信謠傳,懷疑妻子不貞,將已不孕的悉多遺棄于恒河邊的野林中。悉多被在河邊修行的蟻垤仙人收養(yǎng),生下孿生子。十多年過去了,蟻垤仙人將羅摩的故事教給孩子唱。在羅摩舉行一次祭神大會上,他從孩子的吟唱中得知悉多是無辜的,但仍堅持要在大庭廣眾面前考驗她。悉多請求地母為她的貞操作證,這時大地開裂,悉多投入地母的懷抱。此后,羅摩四兄弟也拋棄凡體,返回天宮,還原為毗濕奴大神。

史詩通過羅摩與悉多之間悲歡離合的故事,再現了印度古代社會的真實面貌,特別是通過德行和勇武兩個方面對主人公羅摩形象的塑造,宣揚了奴隸主階級的政治和道德理想,歌頌了反抗強暴和掠奪的英雄。

3、《五卷書》

在古代印度產生了不少寓言故事集。代表性的作品有《本生經》、《百喻經》、《故事!泛汀段寰頃返。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是《五卷書》。

《五卷書》是一部大型的寓言故事集,約成書于公元1世紀。它采用“連串插入式”的結構方式,采用擬人化的藝術手法用動物之間的關系來影射現實。不僅諷刺揭露了各種統(tǒng)治勢力的罪惡,頌揚了普通人的智慧和斗爭精神,而且教人以豐富的生活經驗和處世做人的道理。因而,它多方面地反映了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初期的生活。《五卷書》對后世文學尤其是歐洲作家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刻影響,我們從薄伽丘的《十日談》、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拉·封丹的《寓言》中都可以找到這種影響痕跡。

第二節(jié) 《舊約》

《舊約》是希伯來古文獻的匯編,是集中了希伯來文學精華和成就的文學總集。它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響極其深遠。

一、《舊約》的產生

以《舊約》為代表的希伯來文學,它的產生是與古代巴勒斯坦的歷史以及猶太教的創(chuàng)立分不開的。

古代的巴勒斯坦屬于迦南,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迦南人就已經從事定居的農業(yè)生活,并在周圍的埃及等文明古國的影響下,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迦南文化。在公元前1000多年時,游牧民族希伯來人越過幼發(fā)拉底河,侵入并且征服了迦南地區(qū),不久因發(fā)生大饑荒又遷居到尼羅河三角洲放牧。希伯來人由于不堪忍受埃及法老的壓迫,在英雄摩西的率領下逃出埃及重返迦南。公元前12世紀時,希伯來人受到海上強敵非利士人的進攻,雙方進行了長期的戰(zhàn)爭。公元前11世紀左右,希伯來人先后在南北方建立了猶太和以色列兩大部落聯盟,為了共同對敵,以色列英雄掃羅被推選為第一任國王,統(tǒng)轄以色列和猶太各部落,初步形成希伯來聯合王國。掃羅戰(zhàn)死后,猶太部落的首領大衛(wèi)乘機奪取政權,登上王位。他遷都耶路撒冷,驅逐非利士人,發(fā)展商業(yè)貿易,成為希伯來聯合王國的統(tǒng)一者和奠基者。大衛(wèi)死后,其子所羅門接替王位,他在大衛(wèi)治理的基礎上使王國進一步強盛起來,達到了希伯來歷史的鼎盛期。此時不僅經濟和文化空前繁榮,而且文學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所羅門死后,以色列人另立自己的宗教中心,在精神上未達到徹底統(tǒng)一的聯合王國于公元前922年分裂為南北對峙的兩個國家。兩國內部政權更迭頻繁,雙方爭戰(zhàn)不息,國力日漸損耗。以色列王國于公元前722年被亞述帝國所滅,而猶太王國的首都耶路撒冷也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軍隊摧毀,五萬多猶太人被俘到巴比倫做奴隸,這就是古代東方歷史上有名的“巴比倫之囚”。猶太人在被俘期間,不甘心受侮辱和虐待,盼望獲得新生,于是在一部分人中產生了“救世主”思想。公元前538年,巴比倫王國被波斯戰(zhàn)敗。波斯王決定恢復耶路撒冷,以作為征服埃及的跳板,他把被囚禁的猶太人放回耶路撒冷,但仍臣屬波斯。此后又經過多次戰(zhàn)亂,曾經淪為馬其頓和羅馬等帝國的屬國。在公元66年舉行的大起義被羅馬軍隊殘酷鎮(zhèn)壓后,猶太人被迫遠離家鄉(xiāng),流落到世界各地。公元70年,重建的都城耶路撒冷和神殿又被炮火轟毀,希伯來民族的歷史到此基本結束。

從公元前586年“巴比倫之囚”以后的500年中,希伯來人遭受了極大的民族災難。然而,這段歷史卻正是他們文化史上的重要時期。當他們被獲準離開巴比倫返回耶路撒冷后,飽經戰(zhàn)亂之苦的希伯來人開始探究和總結民族災難的原因。他們認為希伯來人由于違背了上帝耶和華的誡命才受到天罰,只有忠誠于猶太教才是解脫苦難的唯一出路,于是他們建立了一神統(tǒng)治,規(guī)定全民只能信奉上帝耶和華神,他是宇宙的唯一真神和最高主宰。從此,作為一神教的猶太教便鞏固發(fā)展起來。

猶太教建立后,為了宣傳它的教義,由祭司們編訂了戒律與信條,并且把從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流傳下來的各種文獻和作品進行加工整理,編成了自己的經書總集。這部經書后被基督教所接受,稱為《舊約》。

二、希伯來文學發(fā)展史略

希伯來文學是希伯來民族歷史發(fā)展的藝術記錄,它多方面地反映了希伯來民族從原始公社制末期到奴隸制社會的時期生活。希伯來文學豐富的思想內容是與希伯來民族進入迦南以

后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基本上相一致的。

1、氏族部落時期的文學(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希伯來人在進入迦南前后創(chuàng)作了豐富的口頭文學,這些古老的作品真實、生動地反映了氏族社會及軍事民主制時期希伯來人的生活和思想面貌,反映了他們同迦南人、非利士人等所進行的艱苦斗爭。這些作品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了迦南文學以及埃及、巴比倫文學的影響,主要形式有神話傳說、勞動歌謠和英雄戰(zhàn)歌等。

2、君主專政時期的文學(公元前10世紀~前6世紀)

希伯來人建立統(tǒng)一的國家之后,經濟和文化逐漸出現了繁榮局面。在大衛(wèi)、所羅門的時代,文學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世俗抒情詩、傳奇性故事和先知預言等。

3、被俘以后的文學(公元前6世紀~前2世紀)

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巴比倫人毀壞,大批猶太人被押往巴比倫做俘虜。當時猶太人面臨國破家亡、背井離鄉(xiāng)的悲慘處境,于是創(chuàng)作了不少悲憤哀怨的詩歌,以展示他們的內心痛苦和對敵人的切齒仇恨,其中,《耶利米哀歌》最有代表性。先知耶利米是巴比倫俘虜事件的目擊者,他親自感受了亡國悲痛。因此,他的哀歌愛憎分明、悲怨感人,充分表達了猶太人的心聲。

哀歌是希伯來詩歌發(fā)展到高峰的重要標志。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還產生了頌神詩和戲劇等。其中《約伯記》是一部大型的哲學詩劇,約成書于公元前5世紀下半葉。劇中通過主人公約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純正、篤信上帝,從而得到善報的過程,歌頌了人的正直、善良的品德,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生活理想。

三、《舊約》的基本內容

《舊約》共39卷,是用希伯來文寫成的,按照成書時間的先后分為三個階段:立法書、先知書和雜錄。按照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律法書、歷史書、先知書和詩文集。

(一)律法書

律法書又稱為立法書,共有五卷:《創(chuàng)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這部分是《舊約》中成書最早的,它被確定為猶太教經書的時間是公元前44年。相傳這五卷是希伯來人的創(chuàng)國英雄摩西受命于天而寫的,所以又稱“摩西五經”。其中文學性最強的是《創(chuàng)世記》,它是希伯來民族神話傳說的主要匯集,其中的創(chuàng)世神話和大洪水神話等已成為眾所周知的世界名篇。

1、創(chuàng)世神話

在遠古時期,上帝耶和華用六天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天地萬物和人類。最初造出的人是亞當和夏娃,他們被安排在伊甸樂園中生活,雖然赤身裸體但并不感到羞恥,后來由于蛇的勸誘偷吃了辨別善惡的智慧樹上的果子而心明眼亮。上帝惟恐他們再偷吃生命樹上的果子而長生不

相關熱詞搜索:歷史 東方歷史評論 東方歷史講堂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