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漢武帝
發(fā)布時間:2017-02-06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歷史漢武帝篇一:淺談漢武帝的歷史地位和功績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課程論文
課程名稱:淺談漢武帝的歷史地位和功績
分校(工作站)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專 業(yè) 會計?
學 號1361001459766
學 生 姓 名 李 娟
2014 年 06 月
摘要
當代偉人毛澤東非常欣賞漢武帝,稱其“倒是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詔,不失為鼎盛之世。”總而言之“他所開創(chuàng)的局面后人無法繼續(xù)”。前人的評價充分肯定了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的業(yè)績。然而,正如美國學者享德里克·房龍所說:“對任何一件歷史問題都不可能有確定的答案,每一代人都必須重新奮斗。”本人在此將竭盡駑鈍,對漢武帝功績略述一二。漢武帝的豐功偉業(yè)可簡單用“文治武功”四字概括,其卓越的功績在于承前啟后,獨具開創(chuàng)性,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
關鍵詞:漢武帝漢代政治帝王形象攻擊卓越
淺談漢武帝的歷史地位和功績
《漢書》中稱贊漢武帝:“后嗣得遵洪業(yè),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鼻迦粟w翼在書中說:“武帝駕遠馭??史稱雄才大略,固不虛也”。西漢是強盛的一代,而漢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更使它登上了鼎盛高峰。漢武帝劉徹(前157年—前87年),幼名劉彘,是漢朝的第五代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恒的孫子、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皇后王娡。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漢朝最輝煌的功業(yè)之一!吨u法》說“威武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jié)h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他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方面均有建樹,功不可沒,充分展示了他勇于開拓、奮發(fā)進取的雄才大略,因此受到了歷代史學家對他的充分認可和贊嘆。在國家治理方面他順應時代的需要,進一步發(fā)展完善政治制度,調(diào)整經(jīng)濟政策確立主流統(tǒng)治思想,促使封建制度基本成熟和定型。
一、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轄,消除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對立 漢初高祖比較周與秦的制度,認為秦亡是因用郡縣之治。文帝時經(jīng)過“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軟弱措施沒有收到明顯的效果。景帝時,王國問題更為嚴重,御史大夫晁錯針對當時的政治危機,提出了嚴厲的“消藩”主張,認為諸王“消之亦反,不消亦反。消之,其反亟,禍小。不消,反遲,禍大”,最后引發(fā)吳、楚七國之亂。七國之亂的爆發(fā)和最終的平叛,是西漢王國割據(jù)勢力惡性發(fā)展的結果。雖然中央免除了地方王國的行政權力,規(guī)定諸侯王不再治民,消減了王國官吏,但王國在地方的勢力依舊很大,他們的存在是對中央政權的威脅。如何進一步削藩和加強中央集權統(tǒng)治是漢武帝在政時期所面臨的迫切的政治問題。鑒于前朝的教訓,為進一步削減地方王國的勢力,強化皇權、鞏固國家統(tǒng)一,漢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強干弱枝的積極措施:
(一)針對地方諸侯的權力劃分政策
針對地方王國諸侯,漢武帝繼續(xù)推行漢景帝時實行的將王國任用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的政策,并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
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行“推恩令”,詔“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號名!薄坝谑欠獓挤,而子弟畢侯矣!蓖ㄟ^“推恩令”,王國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漢武帝以諸侯王和列侯的“酎金”成色不足而削奪了一大批爵位,又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頒布“左官律”、“附益法”,更進一步限制了諸侯王在地方上的政治活動。此以后,“諸侯惟得衣租食稅,不與政事”。漢武帝通過對諸侯王的一系列削權措施,進一步打擊了王國的勢力,有利于西漢的政局穩(wěn)定,為西漢的鼎盛繁榮奠定了穩(wěn)固的政治基礎。
(二)對國家廣闊的疆域的治理政策
為加強中央對全國范圍的控制,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把全國分為十三個監(jiān)察區(qū)域,命名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視所部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以六條問事”。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漢武帝置司隸校尉。司隸校尉率官徒“捕巫蠱,督大奸猾”。十三部刺史和司隸校尉的設置,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這對國家的政局穩(wěn)固,防止地方分裂勢力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的積極意義。
(三)對地方的豪強勢力的治理
漢武帝也對地方的豪強勢力進行了有力的打擊,其措施包括遷徙地方郡國豪富和打擊地方豪俠。由于地方富豪大賈“交通王侯,力過吏勢”,甚至“封君皆低首仰給”。他們長期盤踞地方,欺壓百姓,兼并土地,干擾了中央政權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先后幾次遷徙郡國富豪,削弱他們在地方的勢力。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徙郡國富豪至茂陵,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徙郡國豪桀及訾三百萬以上于茂陵、云陵”。通過遷徙措施,有效地打擊了地方勢力的膨脹,加強了中央集權。
二、完善官吏選拔制度
舉“賢良”任“能人”對封建社會的合理任官制度影響重大。漢初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按軍功爵位高低選任各級官吏,二是選自郎官。隨著軍功地主的沒落和“任子”、“貲選”的難以選到真正的人才。武帝即位后,求才若渴,因此繼文帝的“賢良”、“孝廉”選官方式,一方面加強和完善察舉制度;另外還采用“征召”之制、“公車上書”之制和選用博士弟子。漢武帝還推廣在郡縣
興立地方學校,“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國家有用人才。漢武帝對察舉制的加強和完善,是對漢代吏制“資選”和“任子”制的重大改革和調(diào)整,為社會的下層有抱負的貧寒人士提供了施展他們才華的機會,也為封建國家選拔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察舉制度開啟了其后歷代封建國家科舉考試制度的先河。漢武帝的吏制改革對我國封建文官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著重大的積極意義。
三、改革經(jīng)濟管理
加強中央統(tǒng)一調(diào)配,增強中央政府的經(jīng)濟實力,鞏固政治的統(tǒng)一。鹽鐵官營。漢初鹽鐵為私人經(jīng)營,國家僅設官收稅而已。這樣經(jīng)濟大權旁落地方,致使大鹽鐵商“上爭王者之利,下錮齊民之業(yè)”,而此時的漢武帝聽從了孔僅、東郭咸陽的建議,決定把冶鐵、煮鹽、釀酒等私營權收歸中央。漢武帝當時施行的鹽鐵官營有多方面的好處,一方面,鹽鐵官營專賣作為國家的經(jīng)濟政策,它能夠大幅度地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保證了漢武帝時期龐大的軍費之需,解決了當時迫在眉睫的財政危機;同時,鹽鐵官營專賣又防止了豪強富商壟斷鹽鐵生產(chǎn),操縱市場,抑制了豪強兼并勢力的擴張,是緩和社會矛盾、鞏固封建統(tǒng)治的重要保證。另外,鹽鐵官營專賣可以防止貴族諸侯借此擴大經(jīng)濟力量和中央對抗。
(一)均輸平準
均輸是由大司農(nóng)派出屬官去各地郡國,對上繳朝廷的貨物沿途出賣,買回朝廷所需貨物;平準是在朝廷設平準官統(tǒng)一管理由各地運往朝廷的貨物,據(jù)市場行情賣出或買進,求得物價平穩(wěn)。這樣由朝廷直接對物價與貨物進行統(tǒng)一調(diào)控,使商人無從投機取巧,這樣“富商大賈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躍”,實行均輸平準政策后“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
(二)算緡與告緡
這些經(jīng)濟措施則是針對商人的、高利貸的強硬經(jīng)濟手段,主要是加重對他們的財產(chǎn)稅征收。并對陳報不實者,鼓勵告發(fā),使“中家以上大氐(抵)皆遇告??得民財物以億計??于是商賈中家以上大氐(抵)破”。這些經(jīng)濟措施雖然對當時的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有很大的摧殘作用,尤其是對當時商品經(jīng)濟的打擊更為嚴重。但它在一定時期內(nèi)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緩解了西漢朝廷嚴重的財
歷史漢武帝篇二:歷史論文-漢武帝劉徹
探討如何評價漢武帝劉徹
分析漢武帝劉徹生平功過
關鍵詞:漢武帝 劉徹
漢武帝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歷史人物。敘述評價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司馬遷的《史記》成書于武帝太初年間,由于個人的不幸遭際和政治異見,他對武帝這個時代的評述摻入了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和主觀偏見。
從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他一共作了54年皇帝。武帝一生在位期間,主要做了五件大事:
一是打退了匈奴對中原的入侵,中華民族獲得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廣闊生存空間。二是變古創(chuàng)制,包括收相權、行察舉、削王國、改兵制、設刺史、統(tǒng)一貨幣、專管鹽鐵、立平準均輸?shù)戎卮蟾母锱c創(chuàng)制,建立了一套系統(tǒng)完整而且體現(xiàn)著法家之“以法治國,不避親貴”的政治制度。這種法制傳統(tǒng),成為此后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范式。
三是將儒學提升為國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國家為本位、適應政治統(tǒng)治的意識形態(tài),從而掌控了主流輿論,并且為精英階層(士大夫)和社會樹立了人文理想以及價值標準。四是徹底廢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繼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五是設計制訂了目光遠大的外交戰(zhàn)略,并通過文治武功使?jié)h帝國成為當時亞洲大陸的政治和經(jīng)濟軸心。
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他的目光從16歲即位之初,就已經(jīng)超越了長城屏障以內(nèi)漢帝國的有限區(qū)域,而投向了廣闊的南海與西域。
古今之論漢武帝者,惟清人吳裕垂特具卓識。其論略曰:“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勞民也,蓋欲復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盡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誰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養(yǎng),既庶且富,相時而動,戰(zhàn)以為守,攻以為御,匈奴遠遁,日以削弱。至于宣、元、成、哀,單于稱臣,稽玄而朝,兩漢之生靈,并受其福,廟號?世宗?,宜哉!武帝生平,雖不無過舉,而凡所作用,有迥出人意表者。始尚文學以收士心,繼尚武功以開邊城,而猶以為未足牢籠一世。于是用雞卜于越祠,收金人于休屠,得神馬于渥洼,取天馬于大宛, 以及白麟赤雀,芝房寶鼎之瑞,皆假神道以設教也。至于泛舟海上,其意有五,而求仙不與焉。蓋舢艫千里,往來海島,樓船戈船,教習水戰(zhàn),揚帆而北,懾屐朝鮮,一也。揚帆而南,威振閩越,二也。朝鮮降,則匈奴之左臂自斷,三也。閩越平,則南越之東陲自定,四也。且西域既通,南收滇國,北報烏孫,擴地數(shù)千里,而東則限于巨壑,欲跨海外而有之,不求蓬萊,將焉取之遼東使方士求仙,一猶西使博望鑿空之意耳。既肆其西封,又欲肆其東封,五也。惟方士不能得其要領如博望,故屢事尊寵,而不授以將相之權,又屢假不驗以誅之。人謂武帝為方士所欺,而不知方士亦為武帝所欺也!”?
漢武帝是一個變法改制并且取得了偉大成功的帝王,是一個雄才大略規(guī)模宏遠的君主。他是一個宏揚學術崇尚知識的賢君,也是一個知過能改,虛懷納諫,任人以賢的明主。武帝元朔元年的詔書說:“朕聞天地不變,不成施化;陰陽不變,物不暢茂!痹妨暝t書又說:“五帝不相復禮,三代不同法!
這表明,直到晚年,他仍在求新求變。他始終認為,只要情況變了,政策也要變,“非期不同,所急異務也”.
漢武帝是一位承前啟后而又開天辟地的真正偉大的君王。在他之前的歷史上,他所建樹的文治武功無人可及。他的風流倜儻超群絕倫。他的想象力和巧妙手法使政治斗爭成為藝術。他的權變和機謀令同時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懷寬廣,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鑒人之明。
他開創(chuàng)制度,樹立規(guī)模,推崇學術,酷愛文學才藝。他倡導以德立國,以法治國。平生知過而改,從善如流,為百代帝王樹立了楷模。
在后來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努爾哈赤、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漢武帝的影子。
漢武帝具有超越歷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戰(zhàn)略和外交設計的奇才。這種天才使他能運籌帷幄而決勝萬里,處廟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則足以使西方漢尼拔、亞歷山大、拿破侖等馳騁于疆場的將帥暗然失色。但是,漢武帝絕不是一個超俗絕世的圣者。他好色、驕傲、虛榮、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執(zhí);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點他幾乎都具有。但是,盡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為一個君王,而僅僅是作為一個普通凡人,那么以其一生的心智和行為,他仍然應被認為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個機智超群的智者,一個勇武剛毅的戰(zhàn)士,一個文采煥然的詩人,一個想象力浪漫奇異的藝術家,以及一個令無數(shù)妙女傷魂斷魄的蕩子,最壞又最好的情人。
他不僅開創(chuàng)了制度,塑造了時代,他的業(yè)績和作為也深深地熔鑄進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與傳統(tǒng)中。漢民族之名,即來源于被他以銀河作為命名的一個年代——“天漢”。在他那個時代所開拓的疆土,從閩粵瓊崖直到川黔滇,從于闐阿爾泰到黑吉遼,勾勒了日后兩千年間中華帝國的基本輪廓。而這個帝國影響力所幅射的范圍,由咸海、蔥嶺、興都庫什山脈直到朝鮮半島;由貝加爾湖到印度支那,則擴展成了漢文化影響所覆蓋的一個大文化圈。 偉人和天才是無法描畫的,是不可思議的,是難以用通常標準衡量的,也是無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評估的。
漢武帝的人生充滿矛盾。他愛民如子,同時殺人如麻。他用劍猶如用情,用情猶如用兵。在中國歷史上,不乏英雄、偉人、壯士、志士和圣者。但是,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會同樣地引人注目。你不可能不欽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懼他——這就是劉徹。
歷史漢武帝篇三:漢武帝的功過
漢武帝的功過
新華中學2013級4班 劉灃進
西漢王朝有一位明君,他改革政治、設置刺史、加強統(tǒng)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首開絲綢之路、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鮮。他開疆拓土、擊潰匈奴、東并朝鮮、南誅百越、西逾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了中華疆域,開拓漢朝最大版圖,興太學,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但在晚年的時候,他求丹問藥,妄圖長生不老;寵信奸臣,逼死親人,使他留下了一個敗筆。
他是西漢王朝第七位皇帝,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詩人!稘h書》評敘他“雄才大略”,《謚法》說他“威強睿德曰武”。他就是漢武帝,他就是劉徹!
一、漢武帝之功
漢武帝在(來自:m.newchangjing.com 蒲公英文 摘:歷史漢武帝)政治、文化、軍事、經(jīng)濟、外交等方面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政治: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允許諸王將自自己的土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武帝還找借口,一次就削去當時一半的侯國,奠定了中國大一統(tǒng)的政治格局。武帝設立中朝,消弱了丞相的權利。設立刺史,加強對國土的監(jiān)管。武帝用人惟才是舉、不拘一格。比如衛(wèi)青、霍去病分別是從奴仆和奴產(chǎn)子中選拔出來的。而且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帝王罪己詔的君王。
(2)軍事:漢武帝時,有數(shù)位名將,像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等人。他們?yōu)闈h武帝開疆拓土、守衛(wèi)邊疆;數(shù)次進攻匈奴而大獲全勝。漢武帝派兵和匈奴進行了多次作戰(zhàn),期中有決定性的三次戰(zhàn)役分別是:河南之戰(zhàn)、河西之戰(zhàn)和漠北之戰(zhàn)。漢武帝取得抗擊匈奴戰(zhàn)爭的勝利,使國家更加統(tǒng)一,長城內(nèi)外“馬牛放縱,畜積布野”,為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使匈奴帝國開始走向衰落。
(3)經(jīng)濟:漢武帝先后進行了六次貨幣改革,基本解決了漢初以來一直
未能解決的幣制問題。一方面穩(wěn)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將地方的鑄幣權重新統(tǒng)一于中央。六次改革后三官五銖的發(fā)行一舉解決了困擾西漢金融多年的私鑄、盜鑄問題,漢武帝的幣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較大成功。武帝還把鹽鐵經(jīng)營權收歸中央,遏制了一些大商賈們牟取暴利,使國庫更加充盈。
(4)文化: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排斥。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太學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以儒家五經(jīng)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這在當時引起了一股儒學巨潮!傲T黜百家,表彰六經(jīng)”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舞臺上獨領風騷兩千余年,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推崇。
(5)外交:公元前119年,漢武帝任命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絲綢之路正式開通,開辟了東到長安,西到羅馬帝國,最遠至埃及亞歷山大的貿(mào)易通道。
漢武帝開創(chuàng)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fā)展高峰,他的治理使?jié)h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二、漢武帝之過
漢武帝雄才大略,但他的一生仍有失敗的地方。在武帝晚年他寵信奸臣;派人去尋丹問藥,乞求長生不老。
(1)妄圖長生不老:而漢武帝晚年被稱為他一生中的敗筆,因為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到了執(zhí)政后期,眼看匈奴被打的鬼哭狼嚎、屁滾尿流,不由得心生落寞之感,感嘆從此天下無敵手,于是毅然把自己的一腔余熱投入到神秘的煉丹事業(yè)當中,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2)晚年漢武帝在奸臣江充的挑撥下,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兒子、女兒、侄子、孫子。這一舉動,成為了武帝最大的失敗。
西漢明君漢武帝有功有過,16歲登基,在位54年的他,為漢朝的強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在他晚年的時候,也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個重重的敗筆!
相關熱詞搜索:漢武帝 歷史 歷史漢武帝的一生 歷史漢武帝大一統(tǒng)王朝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