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國際體系 西方國際體系論探索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 要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從最初的行為主義革命推動國際體系論的勃興開始,國際體系逐步成為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一個核心概念和研究重點。本文對國際體系理論主要的學者及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從卡普蘭、辛格等的行為主義研究到沃爾茲的新現(xiàn)實主義,繼而到基歐漢的自由制度主義與溫特的建構主義國際體系觀。這些理論流派對國際體系提出了不同側面的見解和觀點,進而豐富和發(fā)展了西方國際體系論。
  關鍵詞 體系 國際體系 國際體系論?
  中圖分類號:D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812(2006)04―001724
  
  國際關系的體系論是戰(zhàn)后國際關系理論的一個重大的突破性進展,它萌發(fā)于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盛行于60年代以后。自此,國際體系(又稱國際系統(tǒng))成為國際關系學領域討論的重點課題,從卡普蘭的國際體系六模式到溫特的建構主義國際體系論以及布贊與利特爾的“世界史中的國際體系”,西方學者提出了許多相關的理論。?
  
  一、國際體系的概念與特點
  ?
  體系又稱“體制”、“系統(tǒng)”等。體系反映事物的整體性、聯(lián)系性和層次性,一般指由若干個彼此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部分所組成的一個整體。體系概念最早由經(jīng)濟學家金德爾伯格提出。羅伯特?利珀將體系定義為“一組以某種方式發(fā)生互動的單位或構成部分”,并稱系統(tǒng)論為國際關系研究的一種特定的“科學框架”。[1]查爾斯?麥克萊蘭則將體系定義為“部分或分體系的集合體”,任何體系均能“從一個狀態(tài)變?yōu)榱硪粋狀態(tài)”,“任何體系都呈現(xiàn)為一種結構,其組成部分處于互動關系之中”。[2]體系是一種“抽象的、描述的和理論的概念”,它提供一種廣泛的“分析觀點”。[3]
  國際體系又稱國際系統(tǒng)。喬治?莫德爾斯基認為,國際系統(tǒng)是指一個具有結構和功能要求的社會系統(tǒng),它包含一組客體以及這些客體之間的關系及其特性之間的關系。[4]而通常所說的國際體系,實質上就是國際政治體系,主要指的是由國家行為體組成的體系,尤其是那些以大國和支配大國為核心的、由多邊和雙邊國際條約與協(xié)議聯(lián)系起來的主權國家體系,那些由民族主權國家組成的、由國際法和國際制度規(guī)范的抽象的實體,那些國際領域內(nèi)各種行為體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對固定關系組合。?
  在西方國際政治學理論中,對國際體系還有其它不同的定義。如美國學者吉爾平在《世界政治中的戰(zhàn)爭與變革》一書中把國際體系概念界定為一些不同實體按照一定控制形式、經(jīng);ハ嘤绊懚y(tǒng)合的整體。他認為國際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有一些“不同的實體”,可以是過程、結構、角色或角色的一些特征;二是具有“經(jīng)常的互相影響”的特點,從偶然接觸到經(jīng)常的互相依賴;三是有某種規(guī)定行為的“控制形式”,既有非正式規(guī)則,又有正規(guī)制度。以沃爾茲為代表的結構現(xiàn)實主義者認為,國際體系是國際主要力量配置構成及這種力量互動關系的組合體。[5]建構主義流派則認為除了固定的力量配置結構外,還有觀念的配置及其互動形成的動態(tài)結構。
  國際體系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逐步顯示出六個主要特點:[6]
  第一,整體性。體系一般被界定為“在特定環(huán)境下相互作用的由若干組織和實體組成的整體”,這種整體擁有組成部分在孤立狀態(tài)時所不具備的新的整體功能。?
  第二,層次性。國際體系呈現(xiàn)出多層次性,除了主權國家之外,還有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利益集團、宗教組織等等,國際體系理論的研究對象因而也是多層次的。?
  第三,聯(lián)系性。任何系統(tǒng)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各構成部分之間有著相當程度的相互依賴性。不僅體系內(nèi)部成員間存在聯(lián)系性,體系與環(huán)境間也存在互動,這種互動是體系合理性存在的前提。因此,就某種意義而言,國際關系研究的就是國際體系的互動問題。?
  第四,穩(wěn)定性。均勢體系、兩極體系、等級體系、單位否定體系等都是不同歷史時期的國際體系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體系理論強調(diào)沖突與合作并存,認為發(fā)展國際體系是確保國際社會趨于穩(wěn)定的決定因素。?
  第五,功能性。體系的主要功能是維持體系的特定模式,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達到目的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和促使體系的一體化過程。而國際體系的研究目的則是尋求存在于國際體系與分體系內(nèi)的模式、原則與規(guī)律,從而促進國際社會的穩(wěn)定與一體化過程。?
  第六,相對性。體系是個相對概念。有些學者曾按“體系―單元”的模式歸納出三對在國際關系研究中常見的“體系―單元”,即國際體系―國家、國家―官僚體制、官僚體制―個人;在這種形式中,每一對的左側是右側的體系,而右側則是左側的單元。[7]
  “國際體系”不同于“國際社會”。國際體系與國際社會的各自的內(nèi)涵重心有差異,但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基礎,即均強調(diào)國家作為主要國際行為體的中心地位和無政府結構的作用。國際社會學說由英國學派所倡導,可分成強調(diào)規(guī)則和規(guī)范與共享文化價值兩派。[8]國際體系不以國際社會的存在作為它的生存的前提,而國際社會的誕生、發(fā)展則以國際體系的存在作為前提。[9]國際體系具有系統(tǒng)性,焦點集中在國家之間的關系上。而國際社會不僅可以包括主權國家間的關系,也可以反映不同行為體和社會制度等方面之間的關系。
  “國際秩序”、“國際格局”與“國際體系”也有一定的異同性。一定的國際關系有一定的運行、管理機制, 它包括一個主要由大國組合成的領導結構、全球性和地區(qū)性的國際組織、相應的國際法及其規(guī)則、處理國際問題的常規(guī)程序,這就是國際秩序。對國際秩序進行研究, 也就是對大國力量結構進行研究。體系與秩序的關系是:體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是一個跨歷史階段的,舍去各種具體秩序形態(tài)、特征的抽象概念和框架。[10]秩序是體系內(nèi)的一種狀態(tài),所以它的影響和作用也將依附于國際體系,或是在國際社會范圍內(nèi)活動。同樣,國際體系涵蓋面要比國際格局廣泛得多,國際體系不但有結構層次還有進程層次,而國際格局只是國際體系中“全球層次的中心結構”,即“世界主要國家、國家集團之間在一定歷史時期內(nèi)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國際核心結構和戰(zhàn)略態(tài)勢”。[11]
  
  二、從科學行為主義到新現(xiàn)實主義?
  
  國際體系理論的發(fā)展源于戰(zhàn)后國際關系出現(xiàn)的一系列新變化。國際組織的普遍出現(xiàn)及其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日益顯著,使得國際社會角色也發(fā)生了變化,國家不再是唯一角色,這一主要背景直接促成了國際體系理論的產(chǎn)生。其次,就方法論而言,國際體系理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然科學方法論,尤其是體系論。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后,“行為主義學派”逐步將自然科學的方法引入了國際關系研究領域,從而對傳統(tǒng)的人文學科方法形成了有力的挑戰(zhàn),這就是國際關系理論史上著名的“行為主義革命”。[12]。?
  與此同時,西方國際關系學者對體系研究方法進行了廣泛探索,引入了歷史描述法、科學預見法、哲學規(guī)范法、合作沖突法、決策方法論、均勢論及系統(tǒng)方法論等。[13]因此,羅伯特?利珀于1972年指出:“毫不夸張地說,在過去的10年,體系論的研究方法廣泛地支配了國際關系理論領域。它幫助國際關系理論研究從強調(diào)世界政治的無政府狀態(tài)轉向趨于相互依存的國際體系模式。”[14]
  行為主義革命造就了新一代美國國際關系學者,主要代表包括莫頓?卡普蘭、戴維?辛格、卡爾?多伊奇等。行為主義學派所主張的系統(tǒng)分析法使國際關系研究擺脫以往歷史、哲學和法律式研究的實然傾向,使國際關系研究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即由單純的定性分析向精確的定量分析發(fā)展。?
  一些政治科學家首先對國際關系的體系理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蓋布里爾?阿爾蒙德根據(jù)體系與環(huán)境的互動提出,每個國家都處于特定的國內(nèi)和國際環(huán)境之中,國際環(huán)境對一國產(chǎn)生影響,反過來,一國對外政策也影響著國際環(huán)境。他提出用輸入和輸出[15]來表達上述兩者的相互影響,并進而認為各種體系的輸入和輸出是可以比較的,這一比較研究構成比較政治學的重要方面。戴維?伊斯頓也把國際政治體系看作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開放體系,并與社會體系相區(qū)別。[16]
  然而,首次將“系統(tǒng)方法”應用于國際關系研究,而且還力圖在這個基礎上創(chuàng)建一套完整的國際關系的“行為理論”的是莫頓?卡普蘭。在其名著《國際政治的系統(tǒng)和過程》中,卡普蘭根據(jù)歷史上國家間的權力分布狀況和同盟排列模式,歸納出六種類型的國際體系模式:(1)均勢體系,指18世紀至20世紀初的均勢格局;(2)松弛的兩極體系,指戰(zhàn)后初期的兩極格局;(3)牢固的兩極體系,指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冷戰(zhàn)對峙;(4)環(huán)球體系,指20世紀60年代末至今的世界多極趨勢;(5)等級體系,指大國稱霸的局勢;(6)單極否定體系,指出現(xiàn)一國的威懾力量足以影響和阻止別國行為的情勢。此外,他還為每個體系模式設計了五套可用于計量和測定的內(nèi)容:基本原則、變換原則、行為者類型變素、實力變素和信息變素,這些內(nèi)容為體系理論提供了最優(yōu)標準和依據(jù)。[17]
  1961年,戴維?辛格發(fā)表了題為“國際關系中的層次分析問題”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戴維?辛格根據(jù)理論的“描述、解釋、預測”這三項基本的功能,對所謂的“體系層次理論”和“國家層次理論”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作用進行了詳細考察,[18]正式確立了層次分析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對國際體系的結構成型和作用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其后來發(fā)表的《人類行為與國際政治》與《計量國際政治學》中,也大量采用數(shù)學公式和統(tǒng)計圖表,借用數(shù)學、統(tǒng)計學的成果分析國際關系問題,進一步發(fā)展了其層次分析法。?
  卡爾?多伊奇的“一體化理論”也是一種體系理論。在《國際關系之分析》一書中,多伊奇系統(tǒng)地提出了“溝通理論”的三個研究方法,即一體化論、相互依存論和博弈論。多伊奇認為,一體化的基本特征是在“一個整體的構成部分中間形成相當程度的相互依存”,[19]是相互依存的單位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一體化具有四個方面要素:區(qū)域、范圍、幅度和力度。一體化肩負的目標是在地區(qū)或全球層面上建立一體化、功能化的體系。70年代多伊奇還分別出版了《國際政治和數(shù)學方法》與《政治的數(shù)學分析》,運用數(shù)學原理分析了國際關系諸行為的體系、結構和特點。?
  20世紀70年代后期,國際體系的研究開始出現(xiàn)了科學行為主義與傳統(tǒng)主義在方法論上的相互滲透,從而催生了新現(xiàn)實主義。如果放在國際體系的框架下考察,就很容易看出它們之間的共通之處,即把國際關系視為一個大的系統(tǒng)是雙方理論的共同前提。?
  查爾斯?麥克萊蘭提出了“國際復合體系論”,認為國際體系“包含國際社會中各組成部分或單位之間所有的互動關系”,[20]而國際分體系則是總的國際體系的研究對象和內(nèi)容。國際復合體系包容特定功能的分體系;復合體系和分體系有著自己的運作范圍;分體系的安排及之間的關系對復合體運作具有決定性影響;而體系的結構或過程的基本變化將會帶來分體系結構、過程的關系的變化。[21]
  斯坦利?霍夫曼也同樣強調(diào)體系的結構,認為國際體系是由世界政治基本單位組成的重要體系模式,該模式由不同的結構決定;舴蚵J為,國際體系大致上可分為變革型體系和溫和型體系兩大類:兩極導致變革型體系;多極導致溫和型體系。他還認為,最理想的是均勢所造成的穩(wěn)定體系――溫和型體系的最高體現(xiàn),而最重要的途徑是發(fā)展國際組織。他提出,從變革型國際體系轉向溫和型體系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體系能避免危機沖突;(2)體系能約束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和擴張行為,推動裁軍和維和;(3)體系能逐步消除世界政治所存在的“隔離狀態(tài)”,增進各國的交流、溝通和合作。[22]霍夫曼在分析世界政治體系的演變時,特別指出國內(nèi)政治與國際政治之間相互滲透和跨國社會與世界政治之間的相互滲透的兩方面趨勢,并認為這是研究世界政治體系的重要切人點。?
  肯尼斯?沃爾茲在《國際政治理論》一書中,[23]抽象掉對單位層次的分析,把國際體系作為因變量,集中討論了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結構對國家行為的約束。他的結構概念具體由三部分內(nèi)容組成:(1) 結構是根據(jù)系統(tǒng)排列所依照的原則界定的;(2) 結構是根據(jù)不同單元的功能來界定的;(3) 結構是根據(jù)單元之間力量的分配來界定的。華爾茲的結構就是“權力結構”,而權力則是由物質實力構成,體系層次的“權力分配”體現(xiàn)為“物質力量的分配”。?
  如果說霍夫曼和沃爾茲關注的重點是世界政治體系,那么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論”[24]則既包括了權力基礎上的世界政治體系,還包括了以資本轉移為基礎的世界經(jīng)濟體系。世界體系理論認為,世界體系有三種主要形式:世界帝國、世界經(jīng)濟和社會主義世界政府。[25]世界帝國靠的是政治權力,世界經(jīng)濟靠的是資本轉移。?
  
  三、從自由制度主義到建構主義
  ?
  國際體系概念一直處于當代國際關系研究的中心地位。有學者認為,國際關系理論中有三種主導性體系理論,即沃爾茲的結構現(xiàn)實主義、基歐漢的新自由制度主義和溫特的建構主義,它們都強調(diào)從國際體系層次出發(fā)研究國際關系的重要性,因而認為只有體系理論才能稱為國際關系理論。[26]
  1986年羅伯特?基歐漢主編的《新現(xiàn)實主義及其批評》[27]代表了新自由制度主義的誕生。新現(xiàn)實主義是一種體系結構層次上的分析方法,重點在體系角色之間的權力分配上;而與新現(xiàn)實主義的國際體系觀不同,新自由制度主義也認可“結構層次”,但更加注重系統(tǒng)“過程層次”的分析,強調(diào)研究體系角色相互作用的權力模式。[28]基歐漢的新自由制度主義承認國際體系中權力分配狀態(tài)的作用與重要性,但認為僅僅強調(diào)權力結構是不夠的,因為國際體系層次上的人類活動同樣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國家間相互依賴所產(chǎn)生的國際制度也是國際體系的重要特征。[29]
  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以亞歷山大?溫特為代表的新一代國際政治學者,開始改變僅僅從權力、制度等外部制約因素的視角研究國際體系的傳統(tǒng)方法,轉而從歷史社會學和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的角度,在承認國家是基本分析單位的情況下,解構現(xiàn)代國際體系的基本概念,研究并分析國際體系的轉換,從而創(chuàng)立了國際政治理論的建構主義學派。?
  溫特對國際體系轉換的研究在建構主義學者中最具有代表性,他通過建構主義社會理論的邏輯和含義來闡述國際體系。[30]在《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一書中,溫特對新現(xiàn)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基于微觀經(jīng)濟學的結構理論提出了質疑,并重新思考了國際體系結構的主導本體論。首先,溫特提出任何結構都包括三個因素:物質結構、利益結構和觀念結構。其中利益結構是一個最關鍵的概念。溫特從理念主義出發(fā),認為“觀念是無所不在的”,正是觀念才使得物質具有意義和價值,物質力量只有通過觀念才能起作用。因此,利益結構是由物質和觀念共同定義的,而且利益的大部分內(nèi)容是由觀念定義的,其余一小部分利益由根植于人性的物質力量構成。國際體系結構的本質是“觀念的分配”。?
  溫特認為,觀念所導致的角色認同差異建構出不同的國際體系,[31]即:(1)霍布斯式的國際體系。又稱古代國際體系,出現(xiàn)在17世紀民族國家體系之前,建立在“敵人”角色認同結構之上;(2)洛克式國際體系。這種體系已有近400 年的歷史,在當前的國際政治中仍居主導地位,它是建立在“對手”角色認同結構之上的;(3)康德式國際體系。后現(xiàn)代的國際體系模式,初顯于歐美、大西洋地區(qū)的多元安全共同體當中,目前不占主流。?
  溫特還指出,國與國的互動實踐將促使國家間的社會學習和模仿,在社會學習和模仿中形成了國家的文化選擇,文化選擇的形成過程實際上也就是集體認同變遷的過程,集體認同的變遷最終促成國際體系轉換。溫特提出,在轉換過程中,有至關重要的四個變量,即相互依存、共同命運、同質化以及自我約束。相互依存是國家行為體間有賴于強制力或者說是付出代價的相互影響和相互聯(lián)系。溫特認為,遵循國際制度的內(nèi)化、推行民主和法治、主張道義上的安全承諾這三種自我克制的途徑,將使集體認同更容易實現(xiàn)。?
  英國學派新一代學者巴里?布贊和理查德?利特爾在其新著《世界史中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研究的再構建》[32]中,考察了辛格行為主義、沃爾茲新現(xiàn)實主義和溫特建構主義等三種西方主流國際關系理論的國際體系概念模式后,認為它們沒有能夠揭示出現(xiàn)代國際體系與其看起來相似的前身之間的重要差別。認為正是由于歷史研究的匱乏,致使西方主流國際關系理論陷于只能孤芳自賞的境地。而只有融理論研究于歷史探討,建立一個超越現(xiàn)有諸種框架之上的新時空觀,國際關系研究才能走出誤區(qū)。[33]
  在布贊和利特爾看來,世界史的結構就是前國際體系和不同時期的國際體系的結構,世界史的變遷就是國際體系從無到有、從不完備到日趨完備的發(fā)展過程。[34]《世界史中的國際體系》長時段的歷史考察、多元論的闡釋方式,不僅在國際關系學與歷史學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而且也為這兩個學科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交融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35]
  
  四、結語?
  
  以上挑選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國際體系理論,總結了西方國際體系論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國際體系是西方國際政治學科建立以來的關注重點,關于其理論也不計其數(shù)。而且,隨著“外交政策和國內(nèi)政策界線日益模糊以及人們再度面對雙重忠誠和權力領域交叉重疊”[36]的趨勢,還有學者提出了“后國際”體系新范式,如“新中世紀主義”。[37]
  縱觀西方國際體系論的發(fā)展與演變,我們可以總結出如下幾點:?
  首先,西方國際體系理論是國際關系理論的一部分,不同的體系理論對國際體系的多維度解釋是理解國際關系的前提?夏崴?華爾茲將國際關系理論分為兩大類,即簡化理論和系統(tǒng)理論(亦稱體系理論)。簡化理論以相對獨立的實體和國家為出發(fā)點,考察和分析各種國家行為以及動因和影響;系統(tǒng)理論則超越個別的實體和國家,對國際體系進行宏觀的整體研究。與簡化理論相比,系統(tǒng)理論的研究內(nèi)容更廣泛,問題更復雜,方法更多樣。而國際體系論的范疇又存在著狹義與廣義兩種觀點。一種看法含蓄地認為,只有研究嚴格意義的體系層面的變量的理論才是體系理論。[38]嚴格意義上的國際體系理論應該建立在體系理論的基本原理之上,也就是說建立在對體系與環(huán)境互動的整體分析基礎上。另一種看法則暗示只要是研究國際體系內(nèi)的國際政治進程、狀態(tài)及其原因的理論都可以看作是體系理論。體系理論不應由其研究的變量的性質,而應由其探討的問題的性質來界定,只要研究的問題是屬于國際體系層面的,而不僅僅是局限于一國的對外政策分析或國內(nèi)政治分析,這樣的理論就是體系理論。?
  不同學派的國際體系論所關注的重點不同。新現(xiàn)實主義主要討論國際體系的結構及其變遷。自由制度主義主要分析國際體系的制度及其變遷。國際體系制度的確立或改變,都會對成員國的行為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建構主義則主要討論國際體系的身份分配及其變遷。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分析了國際體系這一重要概念及其運作。?
  其次,國際體系理論的發(fā)展是與國際體系的變化分不開的。理論是為現(xiàn)實服務的,是對現(xiàn)實的解釋。國際體系理論的發(fā)展同樣植根于國際體系的現(xiàn)實變化中。戰(zhàn)后國際組織的普遍出現(xiàn)及其在國際事務中作用的日益顯著,使得國際社會角色發(fā)生了變化,國家不再是唯一角色。這一變化直接促成了體系理論的產(chǎn)生。?
  戰(zhàn)后50余年來,國際關系的體系理論不斷向縱深發(fā)展,研究領域也不斷擴展,幾乎每一次國際體系的調(diào)整與動蕩都會引發(fā)國際體系論的爭論與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的相當長時間里,現(xiàn)實主義理論支配了國際政治體系的現(xiàn)實,其核心即國際社會的基本性質是無序的,各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基本規(guī)則是叢林法則,即弱肉強食。?
  隨著世界政治經(jīng)濟的一體化、全球化,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性日益強化,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及國際組織的作用進一步加強。80年代以來,主要發(fā)達國家間的對話更為頻繁,有些已經(jīng)成為制度性的協(xié)調(diào),“有序競爭”開始被人們接受。這些都為自由制度主義的國際體系論提供了佐證,因為全球化需要游戲規(guī)則的存在,否則就會出現(xiàn)混亂。?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持續(xù)40余年的雅爾塔體系傾刻間解體,國際力量重新分化組合。在以美蘇冷戰(zhàn)為特征的雅爾塔體系時期,國際體系運營和維持很大程度上取決兩個超級大國,國際體系處于矛盾統(tǒng)一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在冷戰(zhàn)后的過渡時期,各種力量分化改組,處于塵埃未落定的過渡狀態(tài),各主要國家安全戰(zhàn)略對象出現(xiàn)移位。各國間在經(jīng)濟、軍事、政治及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關系都不再同步劃一。政治上是盟友,經(jīng)濟上可能是敵手。意識形態(tài)上的對立不妨礙政治外交上的友好。國際體系首次沒有了單一威脅,每一個國家都將從自己的角度判斷危險的來源,包括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這使得建構主義學者開始超越權力與制度深入剖析國際體系,認為國際體系包括物質、利益與觀念等多重結構。?
  最后,隨著中國融入國際體系步伐的加快,國際體系理論研究越來越顯示出重要性與迫切性。中國正在國際體系內(nèi)發(fā)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有關“中國崛起”的話題引發(fā)了對今后國際體系走向的爭論。中國正由原來的落后、弱小轉變?yōu)橄冗M、強大,而且中國可以憑借其實力對國際體系格局、秩序、行為準則產(chǎn)生重大影響。中國的崛起要有一個正確的歷史定位,有一個正確的符合當今國際體系結構的歷史選擇,有一個達到選擇目標的正確的策略圖構。這些都需要我們對國際體系進行進一步的理論研究。?
  同時,國際體系的各個組成部分,它們的相互作用能力、它們的目標,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變化得如此迅速,如此具有全球性質。國際體系愈來愈呈現(xiàn)錯綜復雜的態(tài)勢。在冷戰(zhàn)體制下被控制或被掩蓋的地區(qū)沖突、民族糾紛、邊界爭端、海洋權益矛盾開始出現(xiàn)失控現(xiàn)象。核擴散、人口爆炸、環(huán)境生態(tài)惡化、恐怖主義、難民、毒品、糧食危機等都使國際體系呈現(xiàn)無規(guī)則化、無序化趨勢。因此,透過變幻莫測的國際風云,深入到國際體系的發(fā)展脈絡中去,捕捉和探求其運行的機制與規(guī)律,對把握當今國際體系及其未來發(fā)展走向具有重要的意義。?
  ?
  注釋:
  [1]Robert Lieber, Theory and World Politics, Winthrop Publishers, 1972, p.121.?
  [2]Charles McClelland, Theo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96, p.20.?
  [3]Ibid, p. 90.?
  [4]George Modelski, “Agraria and Industria: Two Model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s,” see: Klaus Knorr and Sidney Verba, e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oretical Essay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1, pp.121-122.?
  [5]Hedley Bull, “The Emergence of a Univers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 Bull and Watson,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Clarendon Press, 1984, pp. 117-126.?
  [6]部分特點可參見:倪世雄等著:《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2005年10月第5次印刷,第329頁。?
  [7]Martin Hollis & Steve Smith, Explai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Claredon Press, 1990, pp. 7-9.?
  [8]徐雅麗:“打開英國學派大門的鑰匙――《闡發(fā)“國際社會”:英國學派的歷史》評價”,載《歐洲研究》2003 年第1 期,第144頁。?
  [9]Barry Buzan, “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Structural Rea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t the English Scho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7, No. 3, 1993, Summer Issue, p. 331.?
  [10]劉鳴:“國際體系與世界社會、國際秩序及世界秩序諸概念的比較”,載《社會科學》2004 年第2 期,第36-44頁。?
  [11]俞正梁:《當代國際關系學導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24頁。?
  [12]William Olson & Nicholas Onuf, “The Growth of a Discipline,”in Steve Sm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itish and American Perspectiv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1985, pp. 1-28.?
  [13]楊錚:“國際體系與當前國際體系運轉的特征”,載《外交學院學報》1996 年第3 期,第4頁。?
  [14]Robert Lieber, Theory and World Politics, Winthrop Publishers, 1972, p.120.?
  [15]蓋布里爾?阿爾蒙德(Gabriel Almond)的理論可參見:Robert Liber, Theory and World Politics, Winthrop Publishers, 1972, p.125!拜斎搿卑ㄕ紊鐣、利益界定、利益集中、政治溝通;“輸出”指包括規(guī)則制定、規(guī)則應用、規(guī)則裁定。?
  [16]David 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2nd ed., New York: Knopf, 1971. Also see Easton,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Wiley, 1965. ?
  [17]Morton Kaplan, System and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8]David Singer 的觀點可參見:Miles Kahler ,“Invent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Michael W. Doyle & G. John Ikenberry, eds., N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7, pp. 20-53.?
  [19]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entice Hall, Inc., 1978, p. 198.?
  [20]Charles McClelland, Theo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6, p. 21.?
  [21]Ibid, p.20.?
  [22]Stanley Hoffmann, Janus and Minerva: Essay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estview Press, 1987, pp. 308-314.?
  [23]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cGraw-Hill, Inc., 1979.?
  [24]沃勒斯坦有影響的專著和論文有《資本主義世界經(jīng)濟》(1979)、《現(xiàn)代世界體系》(1981)、《世界體系分析:理論與方法論》(1984)、《來自世界體系》(1986)、《現(xiàn)代世界體系中的國家間結構》(1996)等。[25]Immanuel Wallerstein, “From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in John Vasqueg, ed., Classic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86.?
  [26]秦亞青:“權力?制度?文化:國際政治學的三種體系理論”,載《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2年第6期,第5頁。?
  [27]Robert Keohane,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28]Joseph Nye,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World Politics, No.1, 1988.?
  [29][美]羅伯特?基歐漢著,蘇長和等譯:《霸權之后―世界政治經(jīng)濟中的合作與紛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頁。?
  [30]Alexander Wendt,“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8, No. 2 ,1994.?
  [31][美]亞歷山大?溫特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32]Barry Buzan &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World History: Remaking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33][英]Barry Buzan著,劉德斌譯:“世界歷史的分期與國際體系的演變”,載《史學集刊》2003 年第1 期,第1-9頁。?
  [34][英]Barry Buzan著,任東波、董欣潔譯:“世界秩序:舊與新”,載《史學集刊》2000 年第1 期。?
  [35]劉德斌等:“布贊和利特爾《世界史中的國際體系》筆談”,載《史學集刊》2004 年第2 期,第59-67頁。??
  [36]Jorg Friedrichs, “The Meaning of New Medievalism,”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7, No. 4, December 2001, p. 485.?
  [37]“新中世紀主義”認為,“后國際”的世界秩序有三個持續(xù)地相互作用的行動領域,即民族國家、跨國市場經(jīng)濟和社會,每個領域都代表著一種截然不同的合法性模式。缺乏無可爭議的至尊權威是“后國際”體系的基本特征。參閱上注,第493頁。?
  [38]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 60.
  ?
  (作者簡介:倪世雄: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博導;蔡翠紅: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講師、博士,上海,200433)

相關熱詞搜索:探索 體系 國際 西方國際體系論探索 國際體系結構 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