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_李逵的殺氣
發(fā)布時間:2020-03-1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李逵路遇打劫的李鬼,被李鬼的鬼話所騙,不但不殺他。反而送他銀子,讓他改做正當行業(yè),改邪歸正。但是,一轉(zhuǎn)眼,這李鬼夫婦竟然要謀害李逵。李逵發(fā)覺,劈頭揪住李鬼,按翻在地,掣出身邊腰刀,割下頭來。
又去李鬼腿上割下兩塊肉來,洗凈了,灶里抓些炭火來便燒。一面燒,一面吃。
《水滸傳》里,一再寫到吃人肉的情節(jié),并且還故意寫得非常輕松,非常自然,好像極其常見,毫無芥蒂。
一個禮儀之邦,怎么會有這樣公然渲染吃人肉的作品?
首先,這有事實依據(jù)。每次遇到大的社會動亂和饑荒,“人相食”的記載在歷代正史和野史筆記中比比皆是!端疂G傳》產(chǎn)生的年代――元明易代之時。就是一個特別嚴重的時期。元人陶宗儀所著的《南村輟耕錄》,就記錄了朱元璋的“淮右之軍”吃人的事實:“天下兵甲方般,淮右之軍嗜食人……”注意,是“嗜食人”,吃上癮了。
更重要的是,在權(quán)力社會里,中國的民間,實際上處于長期的壓抑狀態(tài),太多的人受損害被侮辱,且無處申訴,人人內(nèi)心都積壓著太多的怨氣。我把這種生存狀態(tài)稱之為“帶氣生存”,在大多數(shù)人的生存狀態(tài)都是“帶氣生存”的情況下,全社會都充斥著一股可怕的暴戾之氣。一個社會不可能讓每個人都不受委屈,但是,要給委屈人一個說理的地方。如果沒有說理的地方,那就逼得人們不去“說理”,而是付諸暴力了。所以,《水滸》中一再出現(xiàn)的吃人肉情節(jié),是作者內(nèi)心壓抑的表現(xiàn),更是全社會壓抑心理的非理性釋放。
專制使人變態(tài),專制使人暴戾,專制使人選擇暴力并贊賞暴力,《水滸》的這種描寫,是《水滸》作者以及更為廣泛的讀者集體變態(tài)心理的表現(xiàn),是權(quán)力社會的真實圖景。
馬克思說,“君政體的原則總的來說是輕視人,蔑視人,使人不成其為人!薄皩V浦贫缺厝痪哂蝎F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獸的關(guān)系只能靠獸性來維持!(《馬恩全集》第一卷,第411,414頁)
專制政體及其對人性的善性化改造,是《水滸傳》中人的獸性大發(fā)作的根本原因。
《水滸》“暴力美學”的代表人物,就是李逵。
李逵一家一直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而且,除了感受到貧困、壓迫、凌辱和歧視,從來沒有得到過社會的溫暖。
我以前在講武松的時候,說到,在封建社會,只有兩種人:良民(順民)和暴民。
在武松家里,武大是良民,武松是暴民;在李逵家里,李逵是暴民,李逵母親和大哥李達是良民。
問題在于,良民在這個社會里,得到了什么?
武大被害了。李逵母親窮困潦倒,眼睛哭瞎了,最后還被老虎吃了。李達呢?確實算得上是“良民”,甚至配合官府捉拿兄弟,但是,官府對他的報答卻是叫他“披枷戴鎖,受了萬千的苦”。
暴民乃是良民變的,是什么力量讓良民變成了暴民?這是我們今天讀《水滸》需要思考的。
李逵殺人,有六大特點。
第一,殺得快。李逵殺人,簡直令人目不暇接。他綽號“黑旋風”,就是指他殺起人來如同一陣旋風。
第二,殺得多。江州劫法場一役,被殺死的軍民達500多人,這里有不少就是李逵板斧下的冤魂;在沂水縣,被他殺掉的人,李鬼老婆、里正、曹太公三人,三十多個土兵,外加一批獵戶,人數(shù)至少四十個之多;三打祝家莊,殺扈太公一門男士老小,有多少人口?我們可以做一個類推。宋江打破無為軍時,殺了黃文炳一家老小四五十口。扈太公家里應(yīng)該與此不相上下。
第三,誰擋我路我殺誰。這是典型的強盜邏輯。而這,也正是權(quán)力邏輯。殺羅真人便是這樣的邏輯。
第四,不分青紅皂白,濫殺無辜。在上述李逵殺掉的人里面,大多數(shù)都是無辜的。
第五,殺得毫不愧疚,毫不心軟。李逵殺完扈家莊男女老幼之后,直到宋江面前請功。宋江將他功過相抵,他笑道:“雖然沒了功勞,也吃我殺得快活。”連功勞都不要,更不在乎,殺人本身就是快活,讓殺人,對李逵來說,就是獎賞。
第六,殺人極其殘忍。宋江、吳用要逼朱仝上山。派李逵去殺害小衙內(nèi)。李逵在小衙內(nèi)的嘴上抹上了蒙汗藥,然后一直抱到城外樹林里,在僻靜無人之處,一板斧把孩子的頭劈做兩半個!
悲哀的是,李逵的這六個“暴力”特點,其實正是權(quán)力社會里的“權(quán)力”特點!
有一個很沉重的問題,那就是《水滸》的批注者李贄、金圣嘆對梁山好漢的濫殺無辜往往缺乏判斷力,尤其是金圣嘆。金圣嘆在李逵殺曹太公、李鬼老婆、里正、眾位獵戶、三十來個土兵下面,連續(xù)批了五個“殺得好!”
這可以證明我前面說的話:《水滸》的作者和很多讀者,包括金圣嘆,都有嚴重的心理變態(tài)。而引起這樣大面積、貫穿好幾百年的心理變態(tài)的,則是權(quán)力社會。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李逵 殺氣 李逵的殺氣 李逵圖片素材下載 李逵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