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組詞 與敵共存
發(fā)布時間:2020-04-0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關(guān)于施米特,國內(nèi)學界已經(jīng)談得很多,書也出了不少。前些年零零碎碎出了一些,到去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干脆出版了他的文集。評論文章也有很多,比較有名的有劉小楓的、徐賁的,張汝倫寫過一個相當扎實的研究性論文,刊在復(fù)旦哲學評論的第一輯上。
記得是甘陽在哪一篇文章中說過,科耶夫、施米特和施特勞斯三人長達20年的交往論辯,構(gòu)成了20世紀的一個思想高峰。這個高峰不是什么別的,它的一個主要部分就是對百多年來居于主導地位的自由主義現(xiàn)代性,提出了至少在今天還未能解決的致命性問題,這成了當今自由主義不能回避的理論任務(wù)。施米特所揭示的,用另一位深受其影響的法學家的話來說,就是“自由主義的世俗國家依賴著自己無能保障的先決條件而存在”,此話的意思一方面是指自由主義無法建立起它有效的政治行動模式,另一方面,亦指它的普世主義缺乏先天的正當性,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這句話成為戰(zhàn)后德國政治學界中引用率最高的名句。
然而自由主義的回應(yīng)在哪里?在國內(nèi)所有的介紹中,關(guān)于自由主義對施米特的完整回應(yīng)是沒有的。劉小楓的引介是一邊倒的,只有一些分布在不同作品中的零散評論因為這些作品的出版而被帶入。像羅爾斯《政治自由主義》的前言部分對施米特派批評的討論,哈貝馬斯《在事實與規(guī)范之間》中提出的自由主義原則的民主商議方案,?里達在《友愛的政治學》中的一些討論,等等。這本《危險的心靈:戰(zhàn)后歐洲思潮中的卡爾?施米特》,是國內(nèi)出版的第一部基于自由主義立場對施米特思想的完整回應(yīng)。
但作者米勒并不是以回應(yīng)的方式來寫的,這本關(guān)于施米特研究的名著寫得非常平實冷靜。也就是說,米勒并不是在與施米特進行直接的論辯,而是首先在尋找合適的界限:“對自由主義的正當批評究竟在哪些方面區(qū)別于完全由毫無商討余地的反現(xiàn)代主義所支配的形形色色的反自由主義思想?為了自由主義的目的而改造的反自由主義論辯同建立在仇恨自由主義基礎(chǔ)上的反自由主義之間,它們的界限應(yīng)該劃在哪里?”在這個意義上,這本書首先是關(guān)于施氏的思想在歐洲如何被左右兩翼接受的研究!盀槭裁词鞘┟滋兀俊;“施米特對我們意味著什么?”;“施米特的理論為什么具有這樣的極化作用?”……從各派思想對施米特既差之千里又殊途同歸的論爭和接受中,戰(zhàn)后歐洲政治思想中最深刻的部分漸漸顯露出來,這是書的第二部分,米勒就從這里逐漸到達他要尋找的“合適的界限”。
施米特的價值不在于他的答案,而在于他的問題,沒有人能繞過去。左翼和右翼、自由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獨裁者和“游擊隊員”,所有與他爭辯的人都成了向他學習的弟子,無法繞過他那巨大的、悖論性的、危險的存在。在這張名單上,僅我們熟知的就有羅爾斯、哈貝馬斯、?、德里達、德沃金,一直到齊澤克、阿甘本和哈特及內(nèi)格利。但所有的爭辯都在幫助自由主義認清自身,重新展開正當性的尋求。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自由主義宣稱,“渴望與敵人分享存在,從事崇尚恕道(寬容)的斗爭”。這也是偉大的自由主義所以持久所以能夠持久的偉大價值。
這本書的作者揚-維爾納?米勒非常年輕,但此書卻是國際公認的關(guān)于施米特研究的最重要著作,以至于雄心尚存的劉擎有點氣餒地對我說:像我們這樣的還搞什么西學啊。然而翻譯此書的張?、鄧曉菁夫婦更年輕,還在德國做法哲學的博士,足見并非完全沒有希望。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共存 與敵共存 化敵為友共存何妨 化敵共存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