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強硬外交 [第八章:俄羅斯近代外交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俄羅斯的近代歷史是以彼得大帝的改革為起點的。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羅斯由一個封閉落后的國家一躍成為歐洲強國。從18世紀開始,俄國一直是西方均勢體系的一員;
同時俄羅斯人的根深蒂固的擴張主義傾向,又使它成為西歐列強防范和遏制的對象。俄國是世界上征服領土最多的國家,從9世紀的基輔羅斯到20世紀的俄羅斯帝國,在1100多年的時間里,它的版圖幾乎以幾何級數(shù)增長,成為橫跨歐亞兩大洲的超大型帝國。
但是,與西歐資本主義國家不同,俄羅斯的歷史發(fā)展帶有文明和野蠻的二重性特點:即一方面資本主義因素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
另一方面,則存在著許多封建農奴制的殘余。因此,列寧曾恰當?shù)匕?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羅斯稱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俄羅斯的這種國情自然也反映在其統(tǒng)治階級的外交思想特別是外交政策思想之中。
第一節(jié):彼得大帝的外交思想
彼得一世(Peter the Great 1672-1725),又稱彼得大帝,是俄國歷史上起過重大作用的歷史人物。恩格斯將彼得大帝稱為“真正的偉人” 。在他當政期間,落后的俄國開始了工業(yè)化的大躍進,他倡導的改革引導俄國踏上迅速發(fā)展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道路。
彼得的沙皇生涯是在對外征戰(zhàn)中度過的,他深知俄羅斯國家需要的是爭奪出?,為了征服亞速海,他不惜發(fā)動第一次俄土戰(zhàn)爭;
為了爭奪黑海,他又發(fā)動第二次俄土戰(zhàn)爭;
為了取得波羅的海的出?谒踔镣鸬溥M行長達21年的“北方戰(zhàn)爭”。1721年,“北方戰(zhàn)爭”以俄國的勝利告終,原為內陸國家的俄國變成一個瀕海帝國,同年他被加上全俄羅斯皇帝的稱號。
在考察彼得大帝的外交思想的同時,俄國的政治制度,這里主要指是中央集權制度,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實際上,俄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過程從伊萬三世就開始了;
但這個過程曾經由于王朝的更替而暫時中斷。到1613年羅曼諾夫王朝開始統(tǒng)治時,這個過程才得以繼續(xù),尤其是1696年彼得繼位后,中央集權的趨勢在不斷加強,這個過程甚至一直貫穿到十月革命。彼得大帝當政時期也正是西歐中央集權制的君主國家發(fā)展時期。中央集權制在當時是被看作動用國家資源以增強國家實力的重要步驟,彼得大帝也正是看中這一點對沙皇俄國的原有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在改革中,部分表面上似乎是被擴大的地方實際上是更便于加強對整個社會資源的控制。
彼得大帝外交思想最突出的兩個方面是學習西方和用武力擴展疆域(取得出?冢,當然前一個方面的目的是為后一個方面服務。
彼得大帝進行的改革帶有明確的西方化色彩,而且在俄國的沙皇當中,彼得一世可能是最傾向于西方生活的一個,雖然他發(fā)起的西方化運動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在與北方的瑞典和南方的土耳其的戰(zhàn)爭中取勝。彼得大帝自己就曾于1697年喬裝打扮,花了18個月時間到西方各國進行實地考察和學習。作為第一個到達西歐的俄國沙皇,西歐的技術、工業(yè)和軍事引起了彼得大帝的濃厚興趣,甚至引起他對俄國落后生活方式的強烈反感。回到俄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強迫俄國人的生活方式西方化。比如說他安排了一系列的社交活動使貴族男女們按照西方式禮節(jié)交往;
要求俄國人改變傳統(tǒng)的服飾,甚至強迫剪掉俄國人引以為豪的長胡須。彼得大帝之所以1703年開始不遺余力地在波羅地海沿岸修建新都彼得堡,除了軍事上考慮外,還希望新都成為與西方各國交流的窗口。在彼得大帝看來,如果讓具有強烈保守傾向的莫斯科繼續(xù)作為俄羅斯人思想、文化中心,要進行西方化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與此同時,彼得大帝還從西方招募了大量的人才為俄羅斯服務,讓人翻譯了大量的西方文獻,按照西方的模式建立了現(xiàn)代的學校培養(yǎng)人才,強迫貴族青年進學校學習等等。對于彼得大帝制服俄國人原有野蠻的做法,馬克思評論說“彼得大帝用野蠻制服了俄國的野蠻” 彼得的這種方法對其后來的繼任者影響很大,包括列寧在內的后來的蘇聯(lián)領導人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運用這個方法,列寧本人就表揚彼得“在反對野蠻勢力時,決不拒絕使用野蠻的斗爭手段”
彼得大帝的西方化不僅表現(xiàn)在生活風俗方面,他更注重在經濟方面使俄國迅速擺脫作為落后農業(yè)國的狀況,試圖在經濟上趕超先進的西歐諸國。彼得的措施是一方面鼓勵商人成立貿易公司以加強同國外的商務聯(lián)系——俄國在荷蘭、英國、葡萄牙等西歐國家都設有領事館為俄國商人提供便利;
在東方,與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亞洲國家都簽訂有商務條約,為雙方的貿易往來提供了官方保障。另外一方面,俄國又對進口商品收取高額的關稅,彼得就曾在1724年親自參與制定了一貿易關稅法,彼得說“如果國內某種商品的生產超過了該種商品的輸入額,則對這種輸入品應按其輸入價格的75%課稅;
如果國內某種商品的生產達到了輸入額的25%,則對這種商品按25%課進口稅” 。
彼得要改變俄國落后的面貌,并采取了系列措施。各種措施有一個中心點,那就是要加強俄國的實力,準確地說就是要為贏得在南方同土耳其以及在北方對瑞典戰(zhàn)爭的勝利服務,從各方面增強國家的實力。軍事制度自然是這方面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俄國發(fā)展的工業(yè)多是軍事工業(yè)。彼得一世的軍事改革從1699年就開始,并且在1716年頒布了俄國第一個“軍事法規(guī)”,使俄國軍隊建設走上正規(guī)化軌道。斯大林就這樣評價“彼得大帝接觸了西方較發(fā)達的國家以后,就狂熱地建立工廠來供應軍隊和加強國防,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中獨特的嘗試” 。事實上,彼得大帝這種注重發(fā)展軍事工業(yè)以增強實力的做法長期指導著俄國后來的領導人,包括蘇聯(lián)的領導者,帶有強制色彩的現(xiàn)代化是俄國歷史獨有的特色所在。
從彼得大帝開始,俄國開始首次作為歐洲大國走上世界歷史舞臺,通過對內的改革及對外關系中的外交與戰(zhàn)爭手段,俄國有了同英國、法國等歐洲傳統(tǒng)強國地位大致相同的可能。除了加強軍事工業(yè)外,彼得大帝在外交思想方面影響深遠的另外一點便是執(zhí)著的戰(zhàn)爭方法。
俄國走向歐洲,同北方的瑞典和南方的土耳其的戰(zhàn)爭是其序幕。之所以選擇這兩個方向,與俄國自身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對此馬克思有經典的評述:“他們在歷史上初次出現(xiàn)的時候,他們的發(fā)祥地是伏爾加河及其支流,第聶伯河、頓河和北得維那河等河流的發(fā)源地和上游流域。他們的領土除芬蘭灣盡頭外,沒有一處與海相連。在彼得大帝以前,俄羅斯人也并沒有表現(xiàn)出有能力征服出白海以外的任何海口,而白海一年有四分之三時間被冰塊封凍,不得通航。彼得堡現(xiàn)在所在之處是過去一千年來芬蘭人、瑞典人和俄羅斯人紛爭的場所。從默麥爾附近的波蘭根到托爾尼歐的其余全部海岸,……是后來才被征服的。而且,好象為了證明斯拉夫人的抗海特性,在這全部海岸線中,波羅地海岸沒有哪一部分實際上屬于俄羅斯人! 爭奪出?,就有了同西方國家交流的機會,這種思路是理解俄國直到蘇聯(lián)時期外交政策的一個基本點。
彼得大帝執(zhí)政是俄國向西北和西南兩個方向擴張的新契機。一方面由彼得自己的性格決定,另一方面,當時作為北歐最強的瑞典同其他國家如丹麥、薩克森的矛盾為彼得的提供了可乘之機。1698年1699年,俄國分別同薩克森和丹麥訂立了反對瑞典的條約,形成了所謂的“北方同盟”;
為了集中精力同瑞典作戰(zhàn),俄國還同土耳其簽訂了為期30年的君士坦丁堡和約。有了這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俄國于1700年向瑞典正式宣戰(zhàn),但北方同盟在戰(zhàn)爭初期的進展卻十分不利。俄國在軍事上的準備卻并不充分,1700年俄國軍隊在納爾瓦大敗,一個外國人曾生動地描述俄國士兵“象貓一樣圍著熱飯打轉轉,誰也不想燙著自己的爪子! 但瑞典查理十二世并沒有乘勝追擊,俄國人得到喘息機會,并且還攻取了位于立沃尼亞的瑞典軍事基地。到1704年,俄國人終于如愿以嘗地占領了位于波羅地海沿岸的伊萬城,從而打開了通往西方的通道,彼得還在1714年把首都搬遷到這座新建的城市。在此之前,俄國軍隊1709年已在波爾塔瓦大敗瑞典軍隊,粉碎了其在歐洲大陸的軍事優(yōu)勢。根據兩國1721年簽定的尼什塔特和約,俄國獲得了在北歐的支配地位,并從此開始躋身歐洲大國的行列。西歐國家高度評價尼什塔特和約對于俄國的深遠意義,法國一個外交家這樣評價“尼什塔特和約使他(彼得一世)成為波羅的海兩個最好的港口的統(tǒng)治者” 。彼得大帝的這個外交成果長期以來為俄羅斯人津津樂道,普希金曾對彼得進行熱烈的歌頌,“俄羅斯進入了歐洲,象一艘艦只在斧頭的敲擊和大炮的轟鳴聲中下水一樣。”
彼得大帝外交思想還有一個突出的方面是“能屈能伸”——犧牲部分既得利益保護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當北方戰(zhàn)爭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俄國在北歐地區(qū)的軍事優(yōu)勢引起了英國、法國和荷蘭的憂慮,這三個國家與瑞典一起鼓動土耳其反對俄國,后者在1710年向俄國宣戰(zhàn)。彼得大帝為此親征土耳其,但在土耳其的優(yōu)勢兵力的圍剿下遭到失;
該年7月兩國簽定的條約使俄羅斯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失,但卻以不太大的代價確保了俄國在北方的勝利。在北方,俄國還在1704年同波蘭簽定了同盟條約,戰(zhàn)爭結束后,作為波蘭內部政治勢力調停人的彼得大帝獲得了公開干涉波蘭內政的權利。
在北方戰(zhàn)爭結束之后,彼得大帝便發(fā)動了對波斯和高加索的進攻。馬克思認為“他對波斯進行欺詐性的干涉,是為了征服里海。” 繼彼得1722年率軍親征波斯后,土耳其軍隊也于1723年攻入波斯腹地;
在幾面受敵的情形下,波斯決定先與俄國議和。1723年9月,兩國在彼得堡簽定和約,波斯答應把里海西面和南面的整個地區(qū)等地方割讓給俄國。俄國人在里海沿岸的豐厚收益引起了同樣準備在里海高加索地區(qū)擴張勢力的土耳其的強烈不滿,1723年底1724年初,在英國、法國的支持下,土耳其對俄羅斯以戰(zhàn)爭相威脅。在此情況下,彼得大帝被迫中斷了與波斯的戰(zhàn)爭,俄國在君士坦丁堡與土耳其簽定了條約,同意在保證在里海西岸和南岸地區(qū)占有權的前提下將自己占領的部分高加索領土劃分給土耳其。當然,俄國不會就此善罷甘休,一旦條件成熟,它會與土耳其,包括土耳其身后的英國法國一決高下。恩格斯曾高度評價彼得大帝的外交思想,說他“第一個充分估計了對俄國非常有利的歐洲形勢,他清楚地……看到了、制定了并開始實行了無論是對瑞典、土耳其和波蘭還是對德國的俄國政策的基本原則!
值得一提的還有所謂的彼得一世的遺囑。它長期以來在歷史學界引起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份遺囑卻在實踐中指導著俄羅斯的對外政策。遺囑中表明俄羅斯對外擴張的戰(zhàn)略方向是沿著波羅的海向北擴張、沿著黑海向南擴張和突進波斯灣。顯而易見,彼得大帝遵循的邏輯就是取得霸權就要爭奪出?,爭得對海洋的控制權。正象中國學者評價的那樣,“彼得一世為俄羅斯創(chuàng)立的政策,集中反映在流傳于后世的《彼得一世遺囑》中……‘遺囑’中所反映的背景情況是真實的,它提出的一整套擴張戰(zhàn)略基本上符合彼得一世及其繼承人的真實意圖和擴張行徑” 。
馬克思說,彼得大帝是“現(xiàn)代俄國政策的創(chuàng)立者” 。彼得大帝不僅使俄國開始走向西方,而且使俄國開始逐漸融入到近代西方的體制中。彼得大帝要使俄國成為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歐洲國家,包括在外交領域的動作都是他的嘗試。
前面的論述表明,彼得大帝只要確定外交目標,就能始終如一地堅持,并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努力爭取成功。俄國為北方戰(zhàn)爭付出的巨大代價便是典型的例子。彼得大帝自己曾說:“北方戰(zhàn)爭進行了21年,而一般學生只需要七年就可以結業(yè),我們的學校卻花了三倍這樣長的時間。但是,感謝上帝,我們的畢業(yè)成績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彼得大帝善于開發(fā)利用國家資源為增強國力服務,在波羅的海建立了立足點以后,俄國對西方的出口量便逐年成倍增長,到1715年,俄國開始在西方國家設立領事館,任務就是推銷俄國商品。前面已經談到,俄國人長期以來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1709年彼得大帝在波爾塔瓦打敗瑞典以后,對于俄羅斯來說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應該說,在此之前,彼得大帝所做的某些變革都是帶有實驗的性質,很多是為了適應戰(zhàn)爭的直接需要;
波爾塔瓦戰(zhàn)役的勝利使俄國擺脫了戰(zhàn)爭的威脅,彼得大帝有機會放手執(zhí)行自己的改革計劃。在這種意義下,彼得大帝的外交活動是其改革的一個重要前提。
第二節(jié):葉卡捷林娜二世的外交思想
葉卡捷林娜二世(Catherine II 1729-1796),1729年4月21日出生在普魯士境內一個沒落貴族的家中,原名為索菲亞。她沒有幸福的童年,但是由于時任普魯士國王費特列二世處于同俄國結盟的考慮,(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同俄國進行政治聯(lián)姻,為年少的索非亞的命運帶來轉折。這位帶有德國血統(tǒng)的女人,接受東正教洗禮,各方面都學習俄國人,由于她的智慧和美貌,被封為大公夫人的她改名為葉卡捷林娜。1761年,參與宮廷政變,殺死了她的丈夫當時的沙皇彼得三世,她成為繼彼得大帝之后的另一位“大帝”。在她在位期間,正是西歐思想啟蒙和大革命時期。這位女皇和中國的武則天的性格和經歷都比較相似,她以“開明專制”自我標榜,一方面廣泛網絡西歐的知識分子,使彼得堡成為西歐的一個重要文化中心,另一方面又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在她去世后的60年里,俄國國家活動的幾乎所有方面的變革都緩慢得微不足道,與她在位期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利用西方先進的東西增強國家的實力,為俄國的國防服務,另一方面又樂此不疲地爭奪出?冢@是理解葉卡捷林娜二世外交思想的兩個重要基本點。葉卡捷林娜繼續(xù)了彼得大帝的改革事業(yè),俄國的中央和地方行政體系再次得到強化,國家完全實現(xiàn)了政教合一。葉卡捷林娜深諳軍隊在外交中的威懾作用,她統(tǒng)治時期俄國的軍事實力大為增強,1796年,俄國軍隊陸軍人數(shù)已達到50萬,成為歐洲最大的一支軍隊,海軍的力量,尤其是黑海艦隊的建設引人注目,在1791年第二次俄土戰(zhàn)爭結束時,黑海艦隊擁有22艘主力艦,6艘炮艦,12艘巡洋艦以及大量的小型艦艇?偟恼f來,俄國軍事實力的加強,不僅僅增強俄國對外戰(zhàn)爭的能力,也是加強沙皇中央集權的重要因素。
葉卡捷林娜二世繼承和進一步發(fā)展了彼得大帝的對外擴張政策!岸韲鵂帄Z黑海出?诘挠媱潱K彼得之世尚未完成,這個任務此后由俄國女皇葉卡捷林娜二世繼承下來! 由于俄國已經通過北方戰(zhàn)爭奪得了波羅的海的出?冢阅戏降耐炼渚统蔀槎韲闹饕獢橙。葉卡捷林娜時期俄國的外交政策,概括起來有兩個方面:鞏固俄國在波羅的海的地位,并且兼并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葉卡捷林娜同樣利用了對自己十分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當時經過七年戰(zhàn)爭,除了英國之外,大陸各國的力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法國在戰(zhàn)爭中被打敗,為了進一步牽制法國,英國甚至愿意同俄國接近;
普魯士在戰(zhàn)敗之后已經變成俄國的同盟。在這種情況下,對于俄國可能采取的擴張行為,西歐各國或者不可能,或者不方便加以絕對的制止。這對俄國的外交來說,自然處于十分有利的位置。
葉卡捷林娜為鞏固俄國在北歐的地位而采取的第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完成對波蘭的瓜分。18世紀的波蘭面積為73萬平方公里,地處波羅的海和黑海之間,是俄國和西歐之間的地理屏障,因而也是歷代沙皇一直試圖加以削弱的對象。葉卡捷林娜二世上臺以來,就充分利用彼得大帝取得的波蘭政治勢力仲裁人的身份強迫波蘭議會選舉她的親信為波蘭國王。俄國之所以能比較輕松地干涉波蘭內部政務,是因為波蘭有議會的自由否決制和自由選舉國王的兩項基本制度,為此波蘭國內的一些政治勢力試圖改變這兩個基本規(guī)定。1764年她與普魯士國王弗里得里希二世在彼得堡簽署一個同盟條約,宣稱雙方決不允許“波蘭共和國喪失自由選舉國王的權利并使之變?yōu)橥跷焕^承制”;
同時,雙方還將以“最有效的方式”保證波蘭的東正教徒和路德教徒享有同天主教徒一樣的權利。1766年,俄國和普魯士正式要求波蘭議會通過天主教徒與非天主教徒平等的方案,在遭到后者拒絕的情況下,俄國在波蘭保守派貴族的“邀請”下公然出兵華沙,1768年強迫波蘭議會通過新的根本法,保留了自由選王制和自由否決制。
俄國的波蘭的干預引起了土耳其、法國、奧地利等國的憂慮,尤其是土耳其擔心俄國利用宗教問題干涉波蘭內政的做法會在巴爾干半島引起連鎖反應。在要求俄國退出波蘭的要求被拒絕后,土耳其即在法國的支持下于1768年10月向俄國宣戰(zhàn);
奧地利也處于自身利益的考慮,1771年與土耳其簽定了軍事同盟條約;
本來是俄國同盟的普魯士,由于不愿意看到俄羅斯在波蘭事物上有太大的影響力也開始接近奧地利。為了避免外交上的孤立,葉卡捷林娜二世才接受了普魯士提出的瓜分波蘭的建議,并與普魯士和奧地利于1772年共同在彼得堡訂立了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條約。俄國由此獲取了92000平方公里的大片原波蘭領土,普魯士和奧地利也分別得到了36000和83000平方公里的波蘭國土。在俄國軍隊的威懾下,波蘭議會不得不在1773年批準了這一喪權辱國的條約。
波蘭被第一次瓜分以后,根據葉卡捷林娜的旨意,波蘭在1775年成立了以國王為首的新政府。但波蘭人并沒有因此而屈服,愛國者組建了愛國黨,開始了革新國內政治和爭取國家獨立的斗爭。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zhàn)爭爆發(fā);
1788年,又發(fā)生了俄瑞戰(zhàn)爭,為了對付南北兩面的戰(zhàn)爭,俄國不得不于1790年從波蘭撤軍。對波蘭控制的放松為愛國者們和革新者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從1788年10月開始,波蘭議會連續(xù)4年開會,1791年5月3日,波蘭議會通過了著名的《五三憲法》,宣布加強中央集權制,正式廢除自由選王制和議會的自由否決權。波蘭愛國者的行為讓葉卡捷林娜極其憤怒;
與此同時,曾與波蘭結盟的普魯士看到它獲得格旦斯克和托倫的想法沒有能實現(xiàn)而轉而向俄國提出再次瓜分波蘭。在俄國的操縱下,一些波蘭貴族建立了一個反政府組織,并在1792年邀請俄國軍隊進入波蘭,雖然愛國者的軍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俄國軍隊仍很快地占領了波蘭全境。在這種情況下,1793年,俄國和普魯士在彼得堡訂立了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協(xié)議,俄國獲得25萬平方公里的波蘭領土,普魯士也得到58000平方公里。對于這一個得寸進尺的協(xié)定,盡管在俄國軍隊刺刀的威脅下,議員們最終都靜坐不發(fā)言。于是波蘭國會的這次“啞巴會議”,就算是“在法律上承認了”第二次瓜分波蘭的行動。
波蘭在第二次被瓜分后,1794年春,波蘭愛國者在科斯秋什科的領導下發(fā)動武裝起義,一方面要爭取與革命的法國聯(lián)盟,反對國內反動統(tǒng)治者,另一方面反對國外入侵的敵人。俄國軍隊進行武裝干涉,把軍隊開到華沙,1794年11月,起義被鎮(zhèn)壓下去。波蘭的起義使葉卡捷林娜決定最終消滅這個桀驁不遜的國家。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擔心俄國會獨吞波蘭,普魯士就派兵向華沙和克拉科夫進發(fā),奧地利則占領盧布林。普奧兩國都想占領戰(zhàn)略要地克拉科夫,在實際的協(xié)調行動中,葉卡捷林娜二世的外交才華得到完整的體現(xiàn)。俄國擔心普魯士占領克拉科夫會更加強大,因而緊密靠攏奧地利;
此外,在即將爆發(fā)的俄土戰(zhàn)爭中,還可以拉攏奧地利對付土耳其。當普魯士拒絕把克拉科夫轉給奧地利后,俄奧兩國就背著普魯士于1795年簽訂了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密約,然后強迫普魯士接受既成事實。根據這一協(xié)定,俄國得到12萬平方公里的大片波蘭領土,奧地利和普魯士也分別得到47000和48000平方公里波蘭領土,波蘭被完全肢解。
通過在北方鞏固俄國在波羅的海和北歐地位的同時,葉卡捷林娜二世在南方同土耳其開展了一系列的戰(zhàn)爭。就在俄國第一次武裝侵入波蘭的時候,土耳其以烏克蘭哥薩克侵入為由對俄宣戰(zhàn),俄土戰(zhàn)爭由此爆發(fā)。前面重墨闡述的彼得大帝和葉卡捷林娜二世繼續(xù)的軍事改革在俄土戰(zhàn)爭中顯示出強大的實力——俄國軍隊實際上已經在裝備和作戰(zhàn)經驗等方面強于土耳其軍隊,俄國人在多瑙河戰(zhàn)場、克里米亞戰(zhàn)場和南高加索戰(zhàn)場都取得接踵而來的勝利。俄國的勝利使奧地利和普魯士深感不安,1771年,奧地利甚至和土耳其簽定了防御同盟條約。深謀遠慮的葉卡捷林娜二世善于舍小求大,為防止普奧兩國的進一步聯(lián)合,以答應奧地利參與對波蘭的瓜分為誘餌使奧地利議會否決了奧地利同土耳其之間的條約。這樣,孤軍奮戰(zhàn)的土耳其苦苦支撐兩年之后,最后于1774年向俄國求和。由于發(fā)生了普加喬夫起義,俄國才同意同土耳其媾和,并在1774年11月簽訂了《庫楚克——凱納吉和約》,俄國不僅取得大片領土,而且動搖了土耳其對奧斯曼帝國基督教各族人民的統(tǒng)治,俄國還在黑海上取得出?,俄國商船有通過海峽的權利?傊,俄國不僅取得它長期夢寐以求的黑海出?,還為徹底吞并克里米亞準備了條件。
葉卡捷林娜的野心是很不容易被滿足的,她想要像瓜分波蘭那樣瓜分土耳其。1781年,俄國與在巴爾干半島同樣具有野心的普魯士結成防御同盟,俄國在1782年還提出了一個瓜分土耳其的“希臘計劃”——由俄國、普魯士和法國分別占領土耳其的部分領土,恢復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希臘帝國,并且由葉卡捷林娜的第二個孫子做皇帝。由于俄普兩國對各自所要占領的領土范圍爭論不休,這個計劃最終并沒能實現(xiàn)。
“希臘計劃”失敗之后,葉卡捷林娜決心用武力吞并克里米亞。俄國認識到克里米亞的重要性,時任總理大臣沃倫佐夫就這樣評論:“克里米亞半島的地勢是如此重要,的確可以視為俄國和土耳其領土的鑰匙,當它屬于土耳其的時候,對俄國始終是危險的;
反之,如果屬于俄國或不屬于任何人,那么俄國的安全不僅是可靠的而且是鞏固的;
那時侯,亞速海和黑海就會處于俄國的統(tǒng)治之下! 1776年春,俄軍在名將蘇沃洛夫的率領下進入土耳其,到1779年,土耳其被迫與俄國簽訂協(xié)議,承認俄國對克里米亞的統(tǒng)治權。
俄國把奪取克里米亞作為向土耳其進發(fā)的“橋頭堡”,向土耳其步步緊逼,俄軍在克里米亞地區(qū)經營的塞瓦斯托波爾和尼古拉耶夫成為新建的黑海艦隊的強大基地。葉卡捷林娜做了大量的外交準備,先以外交手段拉奧地利結盟;
1786年底與法國締結商約,以改善法俄關系。1787年,俄國向土耳其提出對摩爾多瓦和瓜拉幾亞公國以及格魯吉亞統(tǒng)治權的要求,土耳其在1789年正式對俄國宣戰(zhàn)。但在英國和普魯士的慫恿下,新繼位的奧地利皇帝在1791年單獨與土耳其媾和;
在失去盟友的情況下,俄國只得停止向君士坦丁堡進發(fā)的步伐,同意與土耳其和談。1792年簽定的《亞西和約》就是兩國和談的結果,通過此條約,俄國在南方的出海口擴大數(shù)倍,俄國已經取代了奧斯曼帝國成為在黑海獨霸一方的國家。
葉卡捷林娜二世除了在俄國南北兩個方向大肆擴張領土外,還積極參與歐洲及世界事務,試圖建立俄國相應的霸權地位。1778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為爭奪巴伐利亞發(fā)生戰(zhàn)爭,葉卡捷林娜通過調解二者之間的爭端,作為1779年《帖欣條約》的仲裁人和保證人獲得了干預德意志事物的權利。1780年俄國又發(fā)表了著名的《海上武裝中立宣言》,要限制英國的海上霸權;
當然這也是俄國借機擴大自己勢力同影響力,使俄國成為真正世界大國的好機會。不過,俄國真正全面參與歐洲及世界事務是在法國大革命發(fā)生后的事情。
在法國大革命后,國際關系進入意識形態(tài)時期。在這個時期,俄國就是作為歐洲舊制度和保守勢力的堅決捍衛(wèi)者在歐洲的國際關系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因而那時侯的俄國被稱為歐洲的憲兵。對于法國人在1789年攻占巴士底獄和發(fā)表《人權和公民權宣言》,葉卡捷林娜二世已經看出革命的法國是各封建專制國家的死對頭。由于當時俄國正忙于南北兩面的戰(zhàn)爭而暫時無暇發(fā)動對法國的戰(zhàn)爭。當時的俄國駐英國大使沃隆佐夫已經看出法國革命的嚴重后果,“這是一場有產者同一無所有者之間的生死斗爭,因為前者少得多,他們歸根到底是要被打敗的” 。葉卡捷林娜二世一方面大量贊助流亡的法國王室和法國國內的保王黨人;
另一方面積極同普魯士和奧地利協(xié)商,準備以戰(zhàn)爭恢復波旁王朝的統(tǒng)治。1790年,俄瑞戰(zhàn)爭結束,拋棄前嫌的俄瑞兩國訂立了防御同盟條約和“關于恢復歐洲均勢和法國君主制度”的秘密協(xié)定。到1792年春,在葉卡捷林娜二世同普魯士國王、瑞典國王的積極鼓動下,第一次反法同盟得以基本形成。1792年8月,針對法國國民議會宣布廢除君主制的提議,葉卡捷林娜二世起草了《關于在法國恢復國王政府》的備忘錄,在她的鼓動下,除了英國之外,普魯士、西班牙等國都同意參加反法同盟。法國革命形勢的迅猛發(fā)展使英國在1793年3月同俄國簽訂了《關于俄國和英國反對法國共同行動的協(xié)定》,制定了聯(lián)合共同作戰(zhàn)計劃。但反法同盟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到1794年,反法同盟中只剩下英國和奧地利繼續(xù)同法國作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葉卡捷林娜二世決定派由蘇沃洛夫率領6萬俄軍直接到法國參戰(zhàn),為反法同盟助威,只是由于葉卡捷林娜中風突然病逝,俄軍才未能成行。
葉卡捷林娜時期的歐洲相比之下是動蕩的,當時的法國國內軟弱不堪,再加上葉卡捷林娜本人的雄才大略,她的外交成就遠遠超過彼得大帝,僅從領土擴張而言,她把俄國的疆域擴大到歐洲的心臟地帶。對照到1917年羅曼王朝倒臺時的疆域地圖,俄國的歐洲邊界從1796年起基本沒有大的變動。(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葉卡捷林娜是另一個“大帝”,她在行政方面同樣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雄心勃勃開始比較注重實際;
在外交方面正好相反,開始的時候小心翼翼,到后期便是極端地冒險。與彼得大帝相比,葉卡捷林娜更加注重外交,連年的對外征戰(zhàn),比如說對波蘭和土耳其的戰(zhàn)爭使俄國付出高昂的代價,加上她本人一向忽略預算,給俄國的國民經濟背上沉重的包袱。英國劍橋大學一學者如此評價她在位期間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她希望對其他大國都不承擔義務而保持自己的行動自由;
希望利用俄國的歐洲鄰國無暇他顧的情況和它們的弱點而得到好處,以便在沒有外國的援助和干預下實現(xiàn)她自己在波蘭和黑海的目標;
希望一旦出現(xiàn)機會,俄國便以和平締造者和國際爭端仲裁者的身份出現(xiàn),從而提高自己的個人威望和俄國在歐洲政治上的影響和分量。”
葉卡捷林娜二世時期的歐洲國際關系與彼得一世時期相比要復雜得多,但前者在外交實踐中妄圖建立屬于俄羅斯的霸權體系。由她最后一個寵臣祖波夫在“希臘計劃”的基礎上制定了一個稱霸世界的方案,妄圖建立一個包括六個都城(彼得堡、莫斯科、柏林、維也納、君士坦丁堡、阿斯特拉罕)的俄羅斯帝國,而且要入侵波斯、中國和印度 。她有一個完整的軍事和外交班子,同彼得一世以后的幾個平庸的先輩相比,葉卡捷林娜二世更加富有理想和實現(xiàn)那種理想所需要的勇氣;
與同時代歐洲各國的君主們相比,她則是更老謀深算,歐洲各國都陷入她的圈套。葉卡捷林娜二世包括使用外交在內的各種措施使俄國的國力空前強大,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國家。
第三節(jié):亞歷山大一世的外交思想
亞歷山大一世(Alexander I 1801-1825年在位),全稱亞歷山大-巴普洛維奇-羅曼諾夫,為偉大沙皇葉卡捷林娜二世的孫子,生于1777年,自幼由葉卡捷林娜二世撫養(yǎng),1801年到1825年在位。葉卡捷林娜對自己兒子保羅一世的教育無暇顧及,甚至對兒子從未有親昵之情;
盡管相隔一代人,但她認為亞歷山大才是自己真正的繼承人。自詡為自由主義人物的亞歷山大性格暴戾,他在繼承葉卡捷林娜的事業(yè),他統(tǒng)治期間,俄國有1812年偉大偉國戰(zhàn)爭的輝煌,也有十二月黨人的奮起。他的生平和身世都是謎。
亞歷山大一世期間,俄國的國力在歐洲已躍居為唯一能與法國抗衡的大陸國家,整個歐洲則出現(xiàn)英法俄三國鼎立的局面。他生活的時期整個歐洲席卷有革命的風暴,1789年法國發(fā)生大革命,1796年拿破侖又不斷發(fā)動對外征戰(zhàn),整個歐洲原以炫耀的均勢得到破壞。無論對于俄國的封建專制還是對外加強擴張,時任的沙皇保羅一世平庸無能暴戾而多疑的性格引起俄國朝野上下的不滿,亞歷山大本人也于1801年參與了推翻保羅一世的政變繼任沙皇,從此便開始了與拿破侖之間的長期爭斗。1803年,亞歷山大建議組織全歐防御體系對付法國,俄國幾次積極參與反法聯(lián)盟,但聯(lián)軍在奧斯特里茨等戰(zhàn)役中連續(xù)失利。1807年,亞歷山大被迫與當時一心想對付英國的拿破侖簽訂在俄國長期引起爭議的《提爾西特和約》。時隔不久,利用西班牙等地的法國軍隊占領的起義,亞歷山大開始與英國進行秘密交往導致俄法關系迅速惡化,1812年,拿破侖率大軍遠征俄國。
1812年同樣是亞歷山大政治生活的轉折點——由于俄國軍民同仇敵愾,實行堅壁清野,再加上俄國的嚴寒,拿破侖的遠征遭受重大的挫折被迫撤退;
利用偉大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勝利,亞歷山大把拿破侖打出國界。1813年,亞歷山大再一次組織反法聯(lián)盟,用武力推翻了拿破侖建立的帝國,“作為歐洲的主宰進入了巴黎” ,給歐洲帶來的重要結果就是恢復了歐洲舊有的統(tǒng)治秩序。在隨后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亞歷山大的外交才能得到極至的發(fā)揮不僅使俄國的疆域得到擴展,實力得到增強,還削弱了對手。亞歷山大的俄國已變成歐洲反動勢力的重要堡壘,為了保衛(wèi)君主制度,他還倡議成立了臭名昭著的“神圣同盟”——恩格斯將其稱之為“所有歐洲的君主在俄國沙皇領導下反對本國人民的一個陰謀” 。到1820年時,這個“歐洲憲兵”的同盟還鎮(zhèn)壓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革命。不過希臘革命以后,俄英奧等國矛盾重重,俄國未能出兵干涉,顯示出同盟即將土崩瓦解。在此期間,亞歷山大的政策日益反動,1825年,他的對外對內政策均處于窮途末路,同年他在塔甘羅格暴卒,年僅四十七歲。
亞歷山大曾博覽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的著作,他雖然贊成共和派的道德觀,但從未忘記自己是靠神恩繼位的君主,他熱愛自由,但僅僅把自由作為話題進行漫無止境的討論。在外交方面,他孜孜不倦,并不象他父親保羅一世那樣漫無章法,四處受敵。他用各種手段努力維護俄國的利益,善于做出必要的讓步以贏得東山再起的時機。作為他外交思想的主線,同法國關系的調整,準確地說更多的是利用同法國的敵對關系,俄國不僅又擴展了領土范圍,而且事實上還確立了歐洲大國的地位。
亞歷山大剛剛執(zhí)政時,他希望有一種穩(wěn)定的外部環(huán)境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應貴族們的要求,他改變了聯(lián)法反英的政策,并且召回了原來遠征印度的哥薩克兵團。他要同所有的國家建立和平關系,一概聲明無意擴大俄國版圖。沙皇所采取的第一項緩和措施是同英國于1801年6月5日簽署協(xié)定;
他還同奧地利恢復邦交;
向法國保證友好,兩國訂立了《俄法和約》和《俄法關于德意志和意大利問題的秘密協(xié)定》;
他為了使歐洲力量之間出現(xiàn)更有利的均勢,想方設法同德意志大國和睦相處。俄國在歐洲的國際地位得到鞏固。
1803年,英法兩國再次開戰(zhàn),法軍很快攻入德國和意大利,這當然威脅到俄國的利益,亞歷山大要求拿破侖遵循保證北德意志和那不勒斯的中立,但拿破侖對此置之不理,俄法關系因此而破裂。1804年11月,俄國同奧地利簽署同盟條約,1805年1月,俄國同瑞典也簽署了類似的條約,到1805年4月,英俄兩國在彼得堡簽署同盟條約,但俄國軍隊要進軍法國必須要假道普魯士,必須要取得普魯士的同意,但普魯士國王對此舉棋不定。拿破侖明目張膽侵入南德意志領土使普魯士的態(tài)度出現(xiàn)轉機,1805年11月3日,亞歷山大同弗里得里希-威廉三世在波茨坦訂立條約,規(guī)定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作為交換條件,勝利之后,將保證普魯士取得漢諾威。第三次反法同盟于1805年正式成立,對于法國而言,這個同盟明確宣布就是要恢復舊的君主制度。
第三次反法同盟并沒有給俄國帶來好運,由于亞歷山大和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二世的好大喜功,奧斯特里茨決戰(zhàn)被法軍打得大敗,俄軍統(tǒng)帥庫圖佐夫還差點被俘。1805年奧地利與法國在普列斯堡簽署和約,規(guī)定俄國部隊立即撤離奧地利領土,第三次反法同盟就自然解體。對于這次外交與戰(zhàn)爭的失利,亞歷山大感覺受到羞辱。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野心,尤其是對德意志各邦的爭奪和對波蘭的外交行動都使亞歷山大忍無可忍。他即刻開始尋找新的同盟者。法國在歐洲大陸的“目中無人”的行動為亞歷山大的結盟提供了契機,法軍在萊茵河兩岸的軍事活動使普魯士感到莫大的威脅,從而使普魯士不得不向俄國靠攏。1806年8月8日,普魯士國王弗里得里希-威廉三世給亞歷山大寫法文信說,“陛下,謹請惠予通告,我是否可以期望貴國軍隊集結待命,準備前來救援,若遇侵略,則可指望貴國軍隊出師相助。” 在此基礎上,俄、英、普、瑞典在1806年9月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
第四次反法同盟同樣沒有擺脫失敗的命運,對俄國來說景況更艱難,因為俄法之間的戰(zhàn)場已經轉移到波蘭境內,法軍一直進攻到緊靠俄國的提爾西特。1807年6月,俄國向拿破侖提出休戰(zhàn)的請求,7月,亞歷山大和弗里得里希分別同拿破侖在提爾西特簽署和約,“他們只幾句話就把世界重新劃分了” 。1807年7月7日俄法兩國簽署的《和平友好條約》附有七項秘密條款,另外作為補充,法俄之間還簽有“攻守同盟條約”!短釥栁魈睾图s》實際上是俄國和法國共同瓜分歐洲的條約,對拿破侖來說,提爾西特和約意味著他以后可以在別處放手行動,對于亞歷山大而言,則是贏得時間的體面途徑。根據此條約,法國事實上成為普魯士的占領國,拿破侖在歐洲所作的一切變動都必須得到保證,俄國則取得波蘭的比亞威斯托克地區(qū);
條約還規(guī)定,俄國方面參加法國發(fā)起的對英國的大陸封鎖,但它在東方和瑞典享有“行動的自由”。而俄國正是在《提爾西特條約》之后,憑借著這種“行動自由”占領并吞并了芬蘭,并且通過與土耳其的戰(zhàn)爭取得普魯特河和得涅斯特河之間被稱為比薩拉比亞的整個地區(qū)。
不能否認的是,作為外交好手,亞歷山大一世和拿破侖都在《提爾西特和約》上做出了很大的讓步,雙方都將簽署和約作為權宜之計。對于法國來說,是因為當時尚未做好進攻俄國的準備,但拿破侖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外交上都不能容忍一個強大的封建頑固勢力堡壘;
對于俄國來說,國力疲憊不堪,國內矛盾也十分尖銳,迫切需要一種來之不易的和平。事實上,二人對對方都沒有抱有希望,況且,俄國參加法國對英國的海上封鎖,對自身的經濟利益是巨大的損失。英國作為俄國工業(yè)品的主要供應國,同時也是俄國農產品和木材的主要市場。俄國不愿意承受如此重大的損失,實際上與英國悄悄地恢復了貿易關系,而且從1811年開始還大幅度地提高了對法國的關稅,這自然使拿破侖大為不滿。這種形勢下,法俄雙方都積極為兩國即將開始的大戰(zhàn)作準備,兩國為此進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動。法國同普魯士和奧地利分別締結了軍事同盟條約,從而把歐洲大多數(shù)國家納入到自己設置的反俄同盟中,不過這種同盟是脆弱的,因為歐洲絕大多數(shù)國家是反對拿破侖的,他們或多或少在暗中都支持俄國。亞歷山大一世一旦確定目標,都要鍥而不舍地去實現(xiàn)。1812年4月5日,俄國則與昔日的對手瑞典簽訂了《俄瑞同盟互助秘密條約》,亞歷山大表示“即將爆發(fā)的戰(zhàn)爭是各民族爭取獨立的戰(zhàn)爭” ;
同時還結束了同土耳其的戰(zhàn)爭,亞歷山大想得很清楚,在領土上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他要把軍隊調往西線,雙方決戰(zhàn)一觸即發(fā)。與此同時,亞歷山大還安撫波蘭人,向他們承諾戰(zhàn)爭勝利后波蘭可以重建國家。最后,俄國與英國重開談判,1812年6月18日的《斯德哥爾摩條約》要求英國為戰(zhàn)爭作出貢獻。
1812年6月24日,亞歷山大在舞會上獲得了法國大軍業(yè)已越過涅曼河的消息,這正是兩國戰(zhàn)爭開始的標志。這種標志亞歷山大期待已久,但初期的大敗和軍隊的潰退并沒有喪失俄軍的斗志。亞歷山大已經估計到這是一場異常艱苦的戰(zhàn)爭。在大戰(zhàn)開始前,亞歷山大向即將辭行的法國駐俄國大使說,“如果拿破侖向我宣戰(zhàn),而我也應戰(zhàn),他有可能,甚至十分可能將我打敗。但這并不會給他帶來和平。西班牙人經常打敗仗,但是他們即未被戰(zhàn)勝也不曾屈服。而西班牙與巴黎之間的距離遠不如俄國。西班牙并不擁有俄國的氣候條件和資源。我們不會妥協(xié)。我國幅員遼闊,我們將保持一支組織良好的軍隊……但我將最后一個插劍入鞘……如果戰(zhàn)事的發(fā)展對我不利……不會在首都簽署割讓我國省份的條約,況且這種條約也只能換取暫時的休戰(zhàn)。法國人是英勇的,但是長期的軍旅生活之苦和惡劣的氣候也會使他們厭倦和氣餒。我國的氣候,我國的嚴冬將代替我們作戰(zhàn)。貴國的奇跡只有皇帝在場才能創(chuàng)造,但他不能無所不在和長期遠離巴黎!
亞歷山大的分析和預測得到證實,到1812年12月,俄國人終于把法軍趕到涅曼河,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1813年1月,庫圖佐夫率領俄軍進入普魯士,俄普兩國簽署了同盟條約,決定聯(lián)合作戰(zhàn),把法軍趕出德意志。至此,第六次反法同盟正式組成,亞歷山大一世親自擔任聯(lián)軍最高統(tǒng)帥。這一次的同盟進軍很順利,到1814年1月,聯(lián)軍已渡過萊茵河,戰(zhàn)場轉移到法國境內,到3月,俄軍已攻入巴黎,拿破侖在4月6日宣布退位,后被放逐到厄爾巴島。
1814年5月,路易十八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在法國復辟。隨后法國與俄羅斯等國訂立了《巴黎和約》。不占領法國領土也不索取賠款,這個條約對法國是極其寬松的。為了進一步解決戰(zhàn)后歐洲的政治和領土問題,同盟決定在維也納召開一次國際會議,這就是1814年10月召開的著名的“維也納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鞏固歐洲舊秩序和恢復歐洲傳統(tǒng)勢力的均勢,提出了臭名昭著的“正統(tǒng)主義”原則。會議的參加者另有所圖,他們的討論話題很快就轉變,其中的一個焦點問題就是波蘭-薩克森問題。
所謂波蘭-薩克森問題,簡單地說,就是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三國為爭奪波蘭和薩克森領土發(fā)生的爭斗。俄國由于認為自己在拿破侖戰(zhàn)爭中勞苦功高,所以要求在它所占領的華沙公國建立屬于俄國的“波蘭王國”;
奧地利則希望獲得波蘭南部的領土;
普魯士雖然沒有對華沙公國直接提出領土要求,(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但它又以這片領土是由以前普魯士從波蘭的瓜分所得為由,要求得到薩克森王國作為補償。完全拋開盟友的關系,這三個國家的爭斗十分激烈,由于法國和英國的介入,問題變得更加復雜,談判甚至陷入僵局。拿破侖在法國南部的登陸拯救了此次會議,維也納的參會者都不希望拿破侖東山再起,1815年6月與會各國終于簽署了一個由一百二十一條條款和十七條單獨附帶條款構成的會議《最后文件》,基本上確立了長期指導歐洲國際關系的“維也納體系”。這個條約確認了俄國利用戰(zhàn)爭手段取得的諸如華沙公國、芬蘭和比薩拉比亞等領土,很久以后,恩格斯曾這樣評述:“維也納會議把波蘭王國給了俄國”;
恩格斯同時也指出:“更重要的是沙皇現(xiàn)在在歐洲所占的地位”
1815年9月,亞歷山大一世、弗里得里希-威廉三世和奧地利皇帝在巴黎簽署了關于建立神圣同盟的文件,宣布“為了神圣的不可分的三位一體”而結盟,文件的序言和正文都是亞歷山大親自起草的,其主要內容就是以宗教的名義要求歐洲各君主國家相互援助,以維護“宗教、和平和正義”。然而,文件的實質在于,同盟各君主彼此之間“在任何情況下以及在任何地方……提供資金、援兵和其他援助! 到1815年底,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加入到神圣同盟中。一直到克里米亞戰(zhàn)爭爆發(fā),神圣同盟始終是歐洲君主國家維護舊秩序和各個國家傳統(tǒng)的均勢的重要工具,俄國和奧地利是這個同盟的領導者,尤其是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被戲稱為“救火隊長”,積極鎮(zhèn)壓各國的反君主專制行動,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但亞歷山大一世在外交上取得輝煌的成就,通過拿破侖戰(zhàn)爭和建立神圣同盟,在歐洲大陸上,俄國再也沒有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了。
前面已經提到,亞歷山大一世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簡單地說,在即位之初他曾深受眾人擁戴,他卻從未將許下的眾多自由措施得以實行;
戰(zhàn)勝拿破侖以后他的威望得到提高,不過從法國回到俄國后他仍然專制暴戾。評價他的外交思想就顯得要容易得多。顯然,沙皇的骨子里同彼得一世和葉卡捷林娜二世一樣,他的政策都是圍繞俄國的利益作出的。盡管亞歷山大一世在繼位前曾有很多自由的幻想,但作為沙皇的他不得不以帝國的利益為出發(fā)點。
亞歷山大一世的外交成果是與提爾西特和約、1812年戰(zhàn)爭、神圣同盟等幾個事件密切相聯(lián),而且這一系列事件給俄國和歐洲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對于俄國而言,亞歷山大一世奠定了在歐洲大陸的領導地位,并開始長期在歐洲維護所謂的“正統(tǒng)秩序”;
與此同時,俄國強大的國力背后也孕育著民主的思想,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準確地說是1812年戰(zhàn)爭觸動了一部分貴族的叛逆思想。對歐洲而言,亞歷山大以武力使民主的潮流倒退,這個歐洲的領導者是在朝相反的方向前行。
第四節(jié):戈爾查科夫的外交思想
戈爾查科夫(Gorchakov 1798-1882),全名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查科夫,1855年塞瓦斯托波爾陷落后作為當時俄國駐奧地利大使的他開始在歐洲外交界暫露頭角,代表俄國參與在維也納舉行的大使會議。1856年巴黎和會結束后,他接替了外交大臣的位置。戈爾查科夫是一個頭腦聰明、看事透辟、眼光遠大的外交家,性格剛愎,雖然沒有受過多么高深的教育,但卻熟諳歐洲近代的外交事務。他是個機靈的廷臣,即使意識到沙皇的計劃和判斷是錯誤的,也不會使自己與沙皇的分歧尖銳化,但是與任何前任相比都顯得有主見得多。戈爾查科夫作為偉大的外交家,他的外交才能是與當時歐洲著名的外交家們的交往中顯現(xiàn)出來的,尤其是與俾斯麥相比。查看俾斯麥的信札和、回憶錄,不難發(fā)現(xiàn)里面有很多內容對戈爾查科夫作出誹謗!斑@首先是因為戈爾查科夫的聰明已超過了俾斯麥所需要的程度! 后來他官至首相,直到1882年還名義上擔任外交大臣。在他的主持下,俄國的外交成就令人矚目。
與前面幾位聲名顯赫的大人物專政時期不同,俄國在19世紀50年代時國力發(fā)生蛻變。1853年到1855年的克里米亞戰(zhàn)爭是俄國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也是俄國國際地位從上升到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正如一個俄國人所言,“當我們談論反對拿破侖的光榮戰(zhàn)役時,我們忘記了從那時以來,歐洲一直在進步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進,而我們卻一直停步不前。我們不是在走向勝利,而是在走向失敗,我們唯一得到的一點安慰是,俄國將通過這一經歷學到今后對它有用的一課” 。這次戰(zhàn)爭使俄國從歐洲的領導者降到幾個大國之一,國際地位今不如昔。在一直倡導均勢外交的歐洲,國家的外交方針顯得尤其重要。歐洲國家一切重大問題還是在外交政策中使用秘密外交的手段,這些談判往往都是通過尋常的外交渠道——在外交部長和有關國家的使節(jié)之間進行。對于俄國而言,由于沒有內閣,為了作出某些最重要的決定,通常是召集外交部長等高級官員組成“特別會議”,因此外交部長的作用就更加突出。
克里米亞戰(zhàn)爭結束后,根據新上臺的外交大臣戈爾查科夫的策劃,俄國的對外政策的基本方針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但并沒有放棄俄國追求領土擴張的一貫做法。新的對外政策有兩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在歐洲,要一如既往地利用西方國家相互之間的矛盾,爭取廢除1856年《巴黎和約》關于黑海中立化的條款,逐漸恢復俄國在巴爾干地區(qū)的特權;
在東方,憑借自己相對的軍事優(yōu)勢采取進一步的擴張措施。
正如戈爾查科夫預料的那樣,克里米亞戰(zhàn)爭結束以后,就像拿破侖戰(zhàn)爭的勝利卻使原來的盟國關系反目成仇,西歐各國的確矛盾重重。戈爾查科夫首先在試圖拉攏法國沒有取得實際效果后,便轉而接近普魯士。戈爾查科夫正確地抓住了普魯士統(tǒng)一德意志的迫切心理,因為普魯士明白,如果俄國反對普魯士的意圖,則德意志的統(tǒng)一則多了一個難以逾越的屏障。1866年,當戈爾查科夫同普魯士國王代表進行會談,當談到1856年的巴黎條約時,戈爾查科夫興致勃勃地說“這個條約沒有生命力。它將自然地或非自然地死去,當事情發(fā)展到埋葬它的時候,我們相信,在這個傷害我國民族感情的問題上,沒有任何直接利益的普魯士將會熱誠地、十分堅決地為我們說話” 。這樣,在俄普雙方對對方都有所求的情況下,兩國代表達成一個君子協(xié)定,即普魯士支持俄國廢除《巴黎和約》有關條款;
而俄國則不干涉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的建立。為進一步拉攏普魯士,俄國甚至在1870年普法戰(zhàn)爭期間在俄奧邊境部署了10萬軍隊,防止奧地利倒向法國一邊;
隨后,俄國向法國表示,如果奧地利進攻普魯士,俄國則向奧地利宣戰(zhàn)。俄國的支持,是普魯士贏得普法戰(zhàn)爭的重要因素。
1870年9月,普法戰(zhàn)爭以不可一世的拿破侖三世在色當?shù)耐督刀娼K。戈爾查科夫的良苦用心有了效果:當時《巴黎和約》的簽字國中,奧地利和法國先后戰(zhàn)敗,普魯士因為受惠于俄國而不得不對贊成后者在黑海問題上的要求,對于剩下的英國,則是“孤家寡人”。到1870年10月,戈爾查科夫向上述各國發(fā)出照會,宣布由于各大國屢屢破壞《巴黎和約》,俄國不認為該和約中對它在黑海主權的限制繼續(xù)有效。隨后,戈爾查科夫又進一步通知各國政府,俄國被禁止在黑海擁有軍隊并不是必須遵守的原則。
顯然,俄國這樣單方面撕毀《巴黎和約》的做法引起除普魯士之外各大國的不滿,但由于它們彼此之間的矛盾難以協(xié)調,只能對俄國的背信棄義行為提出口頭抗議。1871年3月,《巴黎和約》簽字國重新簽訂《倫敦公約》,宣布取消黑海的中立化。在確認和平時期黑海海峽對所有國家軍艦關閉的前提下,允許土耳其蘇丹對“友好國家和盟國”的軍艦開放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俄國由此獲得歐洲各國對它在黑海擁有艦隊和在黑海海岸營造軍事設施的認可。
《倫敦公約》訂立后,俄國又分別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簽訂了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條約,這項被稱為“三皇同盟”的《申布龍協(xié)定》雖然沒有完全解決三國之間的固有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俄奧之間在巴爾干的緊張局勢,對于俄國的東方政策提供了某種形式的保障。到1875年春天,巴爾干的形勢又發(fā)生了有利于俄國的變化,那就是黑塞哥維那爆發(fā)了反土耳其的起義,1876年,保加利亞也發(fā)動了起義,隨后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向土耳其宣戰(zhàn)。俄國政府立即抓住此機會,以泛斯拉夫主義為號召,企圖借助于斯拉夫人反土耳其的契機,最終建立有俄國操縱的、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斯拉夫聯(lián)邦。為此,俄國派出4000多名士兵和軍官作為志愿者到黑山和塞爾維亞參戰(zhàn)。
在戈爾查科夫的策劃下,當時執(zhí)政的亞歷山大二世與其前任尼古拉一世相比要精明得多。派遣“志愿者”只是俄國的試探性行動,要向土耳其宣戰(zhàn),必須進行一系列外交上的準備,尤其是要讓更多國家不干預俄國即將采取的行動。為了讓奧匈帝國不插手俄國的巴爾干事務,兩國皇帝于1876年舉行了會晤,商定了打敗土耳其后雙方各自的領土范圍,以換取奧匈帝國對即將爆發(fā)的俄土戰(zhàn)爭的中立。1877年,兩國皇帝再次簽訂了《布達佩斯專約》,再次明確了1876年兩國皇帝達成協(xié)定的基本原則,強調奧地利在未來俄土戰(zhàn)爭的中立立場。至此,俄國對土耳其宣戰(zhàn)的外部條件已經具備,1877年4月24日,俄國即向土耳其宣戰(zhàn)。
俄國軍隊在這次俄土戰(zhàn)爭中進展比較順利。當然,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沒有介入。因為英國政府在戰(zhàn)爭開始之前就認為,土耳其的戰(zhàn)敗甚至最終被俄國占領都是必然的,在得不到歐洲大陸國家支持的情況下,英國認為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冒著與俄國開戰(zhàn)的風險,它需要做的是限制俄國的勝利成果。當然,在戰(zhàn)爭進行過程中,英國曾試圖拉攏奧地利,但由于俄奧之間定有協(xié)定,所以奧地利不愿意冒風險與俄國反目成仇而失去俄國勝利后自己可能分享到的成果。這樣,到1878年1月,俄軍已推進到距君士坦丁堡僅80公里的地方。
1878年1月3日,土耳其蘇丹在敗局已定的情況向俄國請求停戰(zhàn)。戈爾查科夫提出了非?量痰耐(zhàn)條件,比如要求土耳其允許塞爾維亞等實行自治;
俄軍的占領區(qū)必須進一步擴張;
黑海海峽自由通航;
土耳其還得支付大量戰(zhàn)爭賠款等等。1878年1月31日,土耳其方面答應了這些條件,雙方簽訂了停戰(zhàn)協(xié)議,但俄軍依然向君士坦丁堡緩慢推進。
停戰(zhàn)協(xié)議的簽署和俄軍的行動引起英國方面的強烈反應,英國海軍開進了馬爾馬拉海,印度軍隊則開始進駐地中海沿岸的據點。英國政府威脅說,一旦俄軍進抵君士坦丁堡,英國就斷絕與俄國的關系。奧地利也對俄土停戰(zhàn)協(xié)議表示不滿,開始對俄國采取威脅的立場。由于外部條件對俄國十分不利,加上軍中流行瘟疫,俄國最終放棄里進發(fā)君士坦丁堡的計劃。1878年3月3日,俄土雙方簽訂了內容與1月31日停戰(zhàn)協(xié)定大致相當?shù)摹妒ニ固胤ㄖZ條約》。
《圣斯特法諾條約》簽訂的消息使英國和奧地利大為不滿,奧地利認為該條約沒有體現(xiàn)原來俄奧協(xié)定中對奧地利的承諾。這兩個國家都以戰(zhàn)爭對俄國進行威脅,同時呼吁召開國際會議解決各方的分歧。德國此時也不再支持俄國,因為它在此條約中毫無所得。俄國在陷入孤立的情況下只能作出讓步,經過事前與奧地利和英國的秘密討價還價,歐洲主要國家、土耳其以及巴爾干各國的代表于1878年6月在柏林召開修改《圣斯特法諾條約》的會議。經過反復爭吵,1878年7月中旬與會各國簽署了《柏林條約》,對《圣斯特法諾條約》的諸多條款進行了限制。對于俄國來說,《柏林條約》自然是一種外交上的失敗,因為它使俄國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在與土耳其戰(zhàn)爭中取得的成果。戈爾查科夫在給沙皇的呈文中用憂郁的筆調寫道:“柏林會議是我任職期間最糟糕的一頁”;
沙皇也頗有同感,“在我任職期間也是如此” 。不過這種外交上的失敗又是俄國軍事、經濟實力與西歐國家,主要是同英國的對比中的失敗!栋亓謼l約》是歐洲各國對巴爾干的粗暴瓜分,雖然通過英國、俄國和奧地利三方妥協(xié)而暫時緩解了相互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卻使巴爾干地區(qū)的形勢復雜化了。
俄土戰(zhàn)爭和柏林會議使“三皇同盟”實際上土崩瓦解了。俄國和奧匈帝國矛盾的激化程度超過了哈布斯堡和羅曼諾夫家族之間“在君主制度上的團結一致”。
奧地利是因為它沒有能夠實現(xiàn)自己原來要支配整個巴爾干西部地區(qū)的企圖而對俄國心懷不滿;
另一方面,德國和俄國之間也因雙方在經濟現(xiàn)代化過程中采取保護關稅、保護國內產業(yè)的措施而趨于緊張,德國在《柏林條約》簽署前后站在奧地利一邊的做法也使俄國產生被出賣的感覺。實際上,柏林會議后的國際形勢對于俄國來說是處于危機四伏的境地。首先是1879年10月7日,德奧兩國簽署了鋒芒專指俄國的同盟條約。這個條約不僅對俄國是巨大的威脅,(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事實證明,德奧同盟成了無數(shù)國際紛爭的根源,而且后來還被作為發(fā)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一個主要外交工具。俄英之間的緊張關系隨時都有可能使兩國發(fā)生戰(zhàn)爭,英國艦隊在土耳其海峽的游弋始終威脅著俄國的安全。由于財政枯竭和國內形勢緊張,俄國政府根本不可能在隨后的幾年采取進攻性政策——在中亞除外。俄國的軍隊需要整編,當務之急是需要在黑海建立海軍艦隊。年邁的戈爾查科夫在任職的最后時期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如果他剛剛就職的時候,俄國的外交環(huán)境處于一種十分不利的境地。如果說他依靠自己過人的外交本領使俄國在各大國之間游刃有余地周旋,但到19世紀70年代末期,由于國力的衰微,年邁體衰的戈爾查科夫在英國、德國咄咄逼人的進攻事態(tài)前已無能為力,惟一能讓他感到興慰的是俄國在中亞和遠東取得的節(jié)節(jié)勝利。
從1863年到1884年,俄國先后征服了中亞地區(qū)的三個汗國——浩罕、布哈拉和希瓦,迫使它們作為俄國的附庸。此外,俄國還征服了土庫曼,把俄國的勢力范圍擴展到阿富汗附近。在遠東,俄國先后通過與清政府簽訂《愛暉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伊梨條約》以及一系列界約,在幾乎沒有付出多大代價的情況下就獲得了近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不過俄國的瘋狂擴張行為同樣在遠東引發(fā)了強國之間的矛盾,在中國東北地區(qū)的擴張激化了遠東地區(qū)的國際關系,并直接導致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戰(zhàn)爭。
克里米亞戰(zhàn)爭后的俄國國力和威望都在歐洲成為二流國家,但戈爾查科夫能利用西方國家相互之間的矛盾為俄國贏得利益,這是他的過人之處。這得益于他在克里米亞戰(zhàn)爭技結束后為俄國制定的兩個外交原則:俄國在“休養(yǎng)生息”,不去積極干預歐洲事務;
不打算為了維持神圣同盟的原則而犧牲自己的利益,選擇未來的盟友要保持完全的自由。
但他外交活動的指導思想并沒有脫離俄國的傳統(tǒng)——利用歐洲國家之間的矛盾來擴張俄羅斯的勢力。戈爾查科夫之所以能使衰敗的俄國維持原有的大國風范,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容許德國過分削弱法國從而在歐洲建立霸權。正如他自己所說:“在和平條件下,德國沒有任何正當?shù)睦碛伞拖虺嗍挚杖姆▏蛽溥^去,把它徹底消滅,——我們對此不能袖手旁觀。失去這樣一個重大的政治因素,使同我們的利益不相容的。” 在東方,俄國的推進與英國發(fā)生了利益沖突,戈爾查科夫過早地發(fā)出照會,在于說明俄國向前推進的正確性。戈爾查科夫向外擴張的指導思想就有章可尋,英國學者認為是“俄國為了保護它的邊界,不得不征服正在掠奪俄國保護下的人民那些桀驁不馴的游牧民族,使之歸屬俄國,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一過程需要投入的力量愈來愈大。”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