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歷史人物介紹

發(fā)布時間:2017-01-1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歷史人物介紹篇一:中國古代歷史名人簡介

歷史名人簡介

1、千古帝謎——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六國,秦王嬴政(前259—前210)成為一統(tǒng)天下至高君王。兩千年來,關(guān)于秦始皇的功過,也無定論。他橫掃六國,統(tǒng)一天下,廢分封,軒郡縣,統(tǒng)一度量衡和錢幣,使書同文,車同軌,立法創(chuàng)制,功莫大焉,因此,有人奉他為千古一帝。他筑長城,修阿房,造陵墓,焚書坑儒,酷罰苛政,奴役臣民,因此,又有人稱他為天下第一暴君。秦始皇,說他生性殘忍,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不為過?伤旨{諫如流,大肚能容。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2、無賴帝王——漢高祖劉邦漢高祖劉邦(前202年)正式稱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他出身低賤,起于微末,投機造反,青云直上。在強手如林的亂世洪流中,連年征戰(zhàn),為王關(guān)中,楚漢相爭,中原逐鹿,壓倒群雄,登極稱帝,漢承秦制,統(tǒng)一國,軟硬兼施,鞏固皇權(quán),維持了漢家四百年江山。

3、雄才大略——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五個皇帝,在位54年(前140—前87年),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多有建樹的封建帝王。他繼承“文景之治”形成的富強國勢和安定局面,一改舊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改革鼎新,勵精圖治,對內(nèi)加強皇權(quán),鞏固統(tǒng)一,對外開疆拓土,宣揚國威,把西漢王朝推陳出推向極盛時期,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一個輝煌時代。

4、中興漢室——光武帝劉秀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32年,28歲起兵加入綠林起義軍三十歲稱皇帝。他在兄長被害君主猜疑的緊急關(guān)頭,忍辱負重,徐圖大業(yè),化險為夷;在兼并群雄的過程中,以智為上,攻戰(zhàn)為輔,使天下重歸漢室;以柔為道,以文治國,與民休息,善待功臣,中興漢室,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影響頗大的一個帝王。

5.盛世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第二代皇帝,世所公認的古代第一明君,他的文治武功和輝煌業(yè)績,萬世景仰。李世民十八歲隨父起兵太原,攻克長安,漸露頭角。公元618年,李淵長安稱帝,建立大唐王朝,李世民得封秦王。在隨后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功勛卓著,時機成熟,弒兄屠弟,逼父退位,奪取皇帝寶座。他平衡群臣,恩威并重用,寬柔相濟,任賢納諫,修律謹法,以身作則,貞觀大治,是中國封建帝王中文武雙全一代明主賢君。

6. 智勇雙全——宋太祖趙匡胤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的建立者,他智勇雙全,工于心計;把握機遇,應(yīng)天順人,黃袍加身,穩(wěn)定臣民;南北用兵,統(tǒng)一全國;中央集權(quán),重文輕武,張弛有度,寬柔有道;遠見卓識,修身正已。燭影斧聲,太祖之死,終成千古之謎。

7.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名鐵木真,他是蒙古人最偉大的傳奇英雄,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鐵木真少年時代歷經(jīng)磨難,練就一身過人武功和英勇于練的性格。他深沉機智有大略,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在他的率領(lǐng)下,攻金國,打南宋,滅西夏,狂飚席卷,戰(zhàn)無不勝。蒙古鐵蹄從中亞細亞踏到了多瑙河和巴格達,他們留給歐亞大陸的是一個個“黃禍”的噩夢

8.曠世奇丐——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少年不幸,人生凄苦,當牧童,作和尚,脫袈裟,投義軍,招兵買馬,廣納人才,削平群雄,以猛治國,加強集權(quán),鏟除功臣;發(fā)展屯墾,減輕賦役等,他一身勵精圖治,勤奮好學,其文功武略,堪稱一代英豪。

9.再造盛世——康熙大帝玄燁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是大清一代最有作為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盛世明君之一。他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大智大勇,除鰲拜,平三藩,收復(fù)臺灣,三征葛爾丹,平定漠北,親征雅克薩,打敗俄羅斯,穩(wěn)定疆域,整飭吏治,廣攬人才,重農(nóng)貴粟,勤勉好學。

10.風流天子——乾隆大帝弘歷乾隆大帝,愛新覺羅.弘歷是我國最后一個有所作為的封建君主。他在位六十年,實際執(zhí)政六十七年。他的一生雖然比不上祖父康熙大帝,但憑借其自身的雄心大略,在治國安邦方面也頗有建樹。他好弄文舞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生性風流,不僅嬪妃成群,而且六下江南,踏遍秦淮花巷,嘗盡蘇杭風月。一部清代野史,多半由乾隆風流故事寫就。 才高齊天

11.謀深如!爻嗬钏 李斯,功過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偽飾地追逐功利權(quán)勢,研學帝王術(shù)初投秦相呂不韋,后宮幃進言,獻翦諸侯,滅六國,成帝王之策,得秦王嬴政信賴,馳騁于秦都。他以《諫逐客書》,說秦王取消逐客令,挽救了萬千卿客,成就了大秦偉業(yè)。批駁分封,倡郡縣制,一統(tǒng)貨幣,度量衡。著《倉頡》篇,創(chuàng)“小篆”,統(tǒng)一文字,有萬世不滅之功。然而李斯也曾助秦始皇焚書坑儒,附趙高沙丘謀逆,最終為小人構(gòu)陷,一代權(quán)謀大師腰斬于咸陽。功高亦李斯,過高亦李斯。

12.功冠群臣 聲施后世——西漢開國名相蕭何,江初謀略家,漢王朝開國名相。秦末,天下大亂,蕭何乃一刀筆小吏,也能乘勢而起,擁立沛公,反了沛縣。勸劉邦避項羽鋒芒,屈尊漢中王,立穩(wěn)腳跟,徐圖天下;他慧眼獨具,月下追回韓信,使“漢興三杰”到了劉邦一人手下,乃漢初開國兩件大事,功在蕭何。楚漢相爭,蕭何留守關(guān)中,為劉邦大軍提供了充足可靠大后方,首功在蕭何!漢王朝初定,治國安邦,頒法立規(guī),更有“蕭規(guī)曹隨”之譽。身居相位,歷時二主,善始善終;“功冠群臣,聲施后世”的盛譽,太史公受之無愧!

13.奇謀善變 不下三杰——漢初名相陳平,秦末漢初謀略家,始投魏王,繼屬楚王頂羽,后離楚歸漢,佐漢王劉邦,一匡天下,終成漢室名相。漢初三杰,韓信受謗,被擒于云夢澤,死于鐘室;蕭何遭讒,曾械于牢獄;張良懼禍,托言閑游。陳平卻久居相位,且得善終,足見他官場權(quán)謀之老道,遠在三杰之上。陳平之人多奇事:年青俊美,偏納他人之遺孀,為當時笑談。六出奇計佐漢,助高祖解白登圍,又平定叛亂,使大漢江山天牢地固。陳平之人善謀身:高祖欲殺“連襟”樊噲,一邊是真命天子,一邊是皇親國戚,陳平夾在中間受難,便對靈哭奏,解呂后構(gòu)陷之心,王陳并相結(jié)交周勃,終于翦滅呂后勢力,得了善終。

14.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房玄齡,大唐開國大臣,貞觀名相,也是唐初居位最長的宰相。他為人多智,有奇謀,人稱“房謀”。隋時,人皆言隋會長久,唯房玄齡慨然而憂,一語道破天下事:“今雖清平,其亡蹺足可待!痹破迫粘,便走馬投身秦王李世民,成為幕府謀主,助李世民掃平群雄,一統(tǒng)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玄武門事變,他是主謀,翦除太子黨,助李世民得了帝位,可謂一策定乾坤!作為大唐宰相的房玄齡,貞觀元年,圖治安民,不遺余力,得太宗殊遇,被譽為“漢之蕭何”,也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終至輝煌,兒子當了附馬,女兒作王妃,如此功績,也不枉其為大唐天下謀盡一生。

15.瓦崗軍師 千古諍臣——大唐名相魏征,以直諫揚名天下。隋末,投瓦

崗,兵敗歸唐,佐太子,玄武兵變,易主輔秦王。唐太宗時,進為宰相,成為大唐王朝決策主要人物之一。魏征,有膽,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之言,而且不達目的不罷休,創(chuàng)了歷史上君“畏”臣之先例,樹了歷代君臣關(guān)系的典范。魏征曾向太宗面諫五十次,呈奏十一件,一生諫諍多至“數(shù)十萬言”,其次數(shù)之多,言辭之激烈,態(tài)度之堅定,在中國歷史上只有魏征一人。難怪魏征一 死,太宗大發(fā)感概“魏征歿,朕亡一鏡”!

16.熙寧變法 爭議不休——北宋名相王安石王安石,北宋神宗時名相。這位不甘寂寞的政治家,領(lǐng)導(dǎo)一場轟烈和悲壯的熙寧變法,從此這位勇士獨撐大旗步入歷史漩渦,成了歷史上最受爭議的人物。變法之前王安石被譽為“當世圣人”,變法后,司馬大罵其為欲謀朝篡位的大奸臣;后來的宋徽宗對王安石推崇備至,而到了宋欽宗那里,竟成了北宋滅亡的魁首。作為文人的王石安,中國人婦孺皆知,而作為宰相,卻爭議不休,原因何在?

17.欲得天下好 莫如召寇老——北宋名相寇準,北宋宰相。太平興國進士,景德元年稱相。時值遼兵來攻,寇準力排眾議,堅主抵抗,促使真宗前往督戰(zhàn),與遼訂“澶淵之盟”,后王欽若陷害寇準,被罷相。寇準居官清廉,為世代楷模,他終生不蓄錢財,家中無歌伎,“有官居鼎鼎,無宅起樓臺”,是時人對他的形容。

18.輔佐天驕 北國臥龍——元代名相耶律楚材,遼國皇族之后,元代開國大臣、名相。成吉思汗時,被召用,隨后雙扈主西征,觀天象,卜吉兇,力勸成吉思汗不要妄殺無辜,得成吉思汗信任,遂為成吉思汗股肱大臣,尊寵至極。耶律楚材,上諫針貶時弊,保江山穩(wěn)定,改革稅制,武功文治,使蒙古統(tǒng)法者收到極盛之效。

19.帝王之師 救時宰相——明王朝名相張居正,他機巧善謀,治世有方:創(chuàng)考成法,整頓吏治,清丈土地,推行“一條鞭法”,治黃整淮,修整邊防,功在社稷,垂名后世。主政十年,救了明王朝,而得“救時宰相”之譽。張居正作為一名改革家,不在王安石之下,他沒有貿(mào)然全面整頓財政,避開了統(tǒng)治勢力的“痛處”,改革成功,國富民安于一時。張居正作為一代宰相,為國于民鞠躬盡瘁。身為帝王之師,力育天子,行非常之師德,可謂用心良苦。然而他尸骨未寒之時,朝野狼煙四起,一幫小人便開始秋后算帳,張被罷了官位,抄了全家。

20.文膽武略 官場楷!宕嘣鴩,清代名相,也是個清官。他步入仕途后,曾十年七遷,37歲當上二品京官。他奉行“立言、立功、立德”。立言,他著述、家書、日記,廣為流傳;立功,他挽救了大清朝;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則。因此,他除了“一品侯”頭銜之外,還有“中興第一名臣”、“洋務(wù)運動領(lǐng)袖”、“圣賢”、“近代史之父”諸等稱謂。曾國藩一生是極其成功的,名譽、地位,別人所有,他皆有,別人沒有的,他也有。他成了毛澤東惟獨佩服的人物,成了蔣介石心中完美的老師形象。

21.百家宗師 千古武圣——軍師鼻祖姜子牙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際遇。前半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七十多歲仍一事無成;后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圖,伐商滅紂,興周八百年之基業(yè)。這就是被后人奉為神祗的歷史巨人—姜子牙。他追往古而知來今,通古今之變,知勝敗之勢,曉民眾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術(shù),為文王、武王之師,傾商立周,興周盛齊,救民于水火,為后世開創(chuàng)了吊民伐罪,恩及百姓的范例。百世而下,被尊為武圣,太公兵家宗師,堪稱當之無愧的千秋軍師第一人。

22. 智士能臣 千古奇人——先秦范蠡,先秦杰出謀略家,罕見的智士能臣。初,越王執(zhí)意伐吳,未聽范蠡勸阻,險些喪命。吳國三年,范蠡伴君處虎狼之中,石室忍辱,嘗便獻忠,為范蠡計謀,才保越王不死。事君復(fù)國興越,苦身深謀二十年,興師伐吳,讓越王報了仇。待越王大宴群臣之時,看破“兔死狗烹”之局,毅然辭國相、大將軍之官,退隱東海之濱,治產(chǎn)業(yè),力經(jīng)商,十九后中三致千金,成了巨賈,名揚天下,令同代人望塵莫及,也叫后人難繼項背。范蠡,可謂家事、國事、天下事,無不精通,于從政,于從商,總是得心應(yīng)手,堪稱千古奇人。

23.謀取天下 如烹小鮮——興漢三杰之首張良,本韓國壯士,身負家國淪亡之痛,一心想行剌秦始皇,光復(fù)故國河山。因其仗義任俠,虛心上進,因而先得優(yōu)越性世兵法,后廣交志士豪杰,并與劉邦相交莫逆。在秦末群雄并起的混亂時刻,張良投靠劉邦,可謂目光高遠。張良善謀大計,不為假象所迷。鴻門宴上巧妙策劃,進退有據(jù),讓項羽無可奈何,劉邦亦全身而退。略施反間小計,便令項王軍臣相疑陣腳自亂。末了,又以奇兵突襲,垓下一戰(zhàn)而天下。

24.羽扇綸巾 智多巨星——蜀漢軍師諸葛亮,古今中外,聞名遐爾。他是軍事戰(zhàn)略家,運籌惟帷幄,決勝千里。他神機妙算,奇策泉涌,智謀縱橫,出神入化。如隆中妙對,巧借東風,赤壁之戰(zhàn),巧取四郡,奇襲荊州,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無不閃其智慧的光輝。諸葛亮,又是安邦治國的政治家。做一代名相,他奉行法制,助劉備安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quán)制,開誠心,布公道,德威并舉,儒法并用,為蜀漢政權(quán)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不朽貢獻。

25.學富五車 功蓋孔明——東晉王猛,人稱“賽諸葛”,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學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的政治謀略家。東晉五胡十六國,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王猛擇主而事,輔苻堅據(jù)秦州趁勢而起,建立起前秦王朝,小小“前秦”之所以能梟視群雄,統(tǒng)一北方,堪稱“常勝將軍”。在治國上,獨展長才,不但國泰,而且民安?上趺陀⒉旁缡牛迨粴q便撒手人間寰。

26.少志凌云 相知重臣——中唐謀略家李泌.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歷事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肅宗、代宗、德宗的顧問。在安史之亂以及以后的動蕩年代里,他深謀遠慮,全局在胸,避開禍端,為國家解決財政困難、安定邊緣地區(qū)做了大量工作,保證了唐王朝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是一位杰出的謀略家。

27.半部論語 治理天下——北宋佐國良臣趙普,北宋佐國良臣,他以孝行感動趙匡胤,以對局勢的銳敏觀察和果敢應(yīng)變,導(dǎo)演了黃袍加身的好戲。他力勸太祖御駕親征,迅速平定了眾多割據(jù)政權(quán)。從唐末以來的亂世爭紛中,他清醒地意識到藩鎮(zhèn)之危和窮兵黷武帶來的隱患,提出了一系列切中時弊的改良措施,杯酒釋兵權(quán)堪稱最佳注腳。史稱趙普貴為國卿,親若家相,沉厚多智,善斷大事。從其三落三起,長達五十年的仕途生涯可略窺忠君佐國之道。

28.神機妙算天地間——大明朝軍師劉基,年青時即學識淵博,“通古今之變”。初時,效力元朝,后因不滿其腐朽統(tǒng)治,從而走向反抗,為大明江山創(chuàng)立出謀劃策,立下不朽功勛。他為官清正,一貫反對貪官污吏,主張廉潔奉公。他性格倔犟,不畏強權(quán),不阿權(quán)貴 ,潔身自好,超然物外,可像他這樣神智過人的人也終難逃小人之陷害,以致抱恨而終。

29.遁跡空門 和尚軍師——明成祖功臣姚廣孝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佛教盛行,和尚多如牛毛;在威雄壯的歷史中,計定江山的謀略家燦若繁星,但超塵脫俗,四大皆空的和尚積極用事,卻極為少見,姚廣孝就是這一位奇特神秘的

人物。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風云變幻,在驚心動魄的政治舞臺上,姚廣孝身披袈裟,口喧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但策劃兵變,指點江山,又是貨真價實的軍師。他最擅長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創(chuàng)業(yè)中勛功第一。

30.蛟龍出頭 佐清智囊—— 范文程,初為大明生員,后努爾哈赤誓師南下,他淪身為奴;侍珮O登位,范文程悟移人生,甚有政治家之見識。守遵化,突圍力戰(zhàn),戰(zhàn)功顯著;行反間,功不可沒;勸降明軍,乃得頭功。后得皇太極重用,成肱股大臣。諫言天下,計取中原,禁令士卒勿搶百姓,乃收民心,廢除增加田稅,乃快民心,爭取漢臣歸順、合作,乃治民心。范文程,為清朝打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不亞漢之張良,明之劉基。

31.亂世英杰 一代兵神——吳國名將孫武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群雄逐鹿,一代兵圣孫武,隱居于山野,閉門研讀兵法。伍子胥慧眼識人才,向吳王大力舉薦。兵神橫空出世,率三萬吳軍五戰(zhàn)五勝,大破十余倍的楚軍,楚昭王落荒而逃,孫武之謀,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最終勘破名利,飄然而去。一部《孫子兵法》更令孫武之名萬古長青,成為中華文化史上最為絢麗的軍事藝術(shù)之花。不僅照亮了中華兵學的長空,更突破了傳統(tǒng),走向了社會各個層面的文明:經(jīng)濟、哲學、醫(yī)學、體育、文學,都被孫武的人生智慧刻劃了或深或淺的烙印。并為世界軍事藝術(shù)作出了重大貢獻。

32.縱橫天下 一戰(zhàn)揚名——秦國名將白起。他聰明好學,不負父親期望,在率兵伐韓的戰(zhàn)事中,屢出奇兵,一戰(zhàn)揚名。此后數(shù)十年,白起統(tǒng)率秦軍南征北戰(zhàn),戰(zhàn)無不勝。設(shè)疑兵麻痹魏、韓聯(lián)軍,迫使求和;以水淹之計,迫使楚國遷都;與趙軍長平之戰(zhàn),堪稱古代軍事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白起以詐敗之計誘敵深入,然后聚殲;也以常勝將軍的美名,永載青史。白起性格耿直,屢抗秦王之命,最終落得個賜劍自刎的結(jié)局。

33.“生死一知已,存亡兩婦人”——大漢名將韓信。韓信祠廟上這副對聯(lián)生動開象地概括了他坎坷曲折的一生。蕭何有舉薦之恩,偏又奪命無常。漂母救命在前,呂雉誅殺于后。觀其一生,功莫大焉,然而憾事亦多也。忍辱胯下,成就千古佳話。舍項羽,投劉邦,堪識時務(wù)者為俊杰。而后登壇拜將,奇兵渡陳倉,以閃電戰(zhàn)接連平定了三秦、魏、趙諸地,攻城掠地,成為漢名將之首,一躍手握雄兵的實力人物。

34.馳馬立功 將中名將——西漢飛將軍李廣。飛將軍李廣,以“良家子”身份,投身從伍,因其身材魁偉,兩臂修長,驍勇無比,騎射無雙,成為軍中之翹楚。他不僅勇于沖鋒陷陣,冒險御敵,更體恤士卒關(guān)心下部,因而深受愛戴。上郡 一戰(zhàn),他率領(lǐng)百余人對陣數(shù)千匈奴。河西戰(zhàn)役,他領(lǐng)四千先鋒,遭遇十倍敵人的圍困雖拼命血戰(zhàn)突圍而出但功過相抵,未得絲毫賞賜。他一生大小七十余戰(zhàn),依然未能封侯,卻被刀筆吏逼上絕路。

35.野小子金龜婿——擊破匈奴的大將軍衛(wèi)青漢武帝時,平陽公主的一個女仆與縣吏私通,生子取名衛(wèi)青。因身份卑賤,飽嘗屈辱和虐待。因偶被武帝相中,時來運轉(zhuǎn) ,拜將討伐匈奴。他膽略驚人,孤軍深入,越過長城,直撲西域,大獲全勝,奏凱還朝。嘗到甜頭的衛(wèi)青更大膽,每每驅(qū)軍數(shù)千里,踏冰雪,頂風沙,迂回側(cè)擊,出其不意,經(jīng)歷河南、河西、漠北三大戰(zhàn)役,終于解除了匈奴之患。從前忍饑受凍的野小子,終于揚眉吐氣,娶了以前的主人,當今皇姊平陽公主為妻,小小人物,一躍入龍門。

36.功蓋天下 位極人臣——中唐名將郭子儀青年郭子儀剛毅勇猛,不畏貴

歷史人物介紹篇二:歷史人物介紹

1、堯帝名叫放勛 , 姓伊祁 , 史稱唐堯。是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后期部落聯(lián)盟的領(lǐng)袖 , 上古五帝之一 , 曾為上古陶唐氏部落長 , 炎黃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 據(jù)史料考證 , 堯出生于今保定順平西部的伊祁山。他的母親是陳鋒氏 ( 氏族部落 ) 的女子慶都 , 父親是赤龍圖騰部落的男子 ( 一說帝嚳 ) 。他知人善任 , 提拔有德行的舜作為他的繼承人 , 這就是上古時代的禪讓制。

堯帝一統(tǒng)華夏大地 , 建立了千秋功業(yè) , 他的功績一直被人們所稱頌。今天 , 在保定市的順平、唐縣、望都、滿城等都有堯帝的 生活遺跡。(堯帝詳細資料,請參見本網(wǎng)《堯文化研究》欄目)

2、祖沖之 (429—500)

南朝宋齊間著名數(shù)學家、科學家。字文 遠。范陽遒(今河北淶水 ) 人。在數(shù)學、天文、歷法、機械制造 等方面均有重大的成就。

3、劉備(161年—223年)

字玄德,東漢時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國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蜀漢王朝的建立者。

4、荊軻(?- 前 227)戰(zhàn)國末年的壯士 , 衛(wèi)國人 , 喜歡讀書擊劍。他游歷到燕國 , 被當?shù)厝朔Q為 " 荊卿 "( 或荊叔 ) 。燕國人田光 ( 今保定徐水人 ) 把他推薦給燕太子丹 , 被拜為上卿。秦滅趙后直逼燕國 , 太子丹震驚 , 與田光密謀 , 派荊軻入秦行刺。荊軻向太子丹獻計 ,打算以樊於期之頭及燕督亢地圖進獻秦王 , 相機行刺。太子丹不忍殺樊 , 荊軻便私見樊於期 , 據(jù)實相告。樊於期立刻自刎。公元前 227 年 , 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及樊於期首級 , 前往秦國進獻。秦王大喜 , 在咸陽陽宮隆重召見。獻圖時 , 圖窮匕見 , 荊軻幾次奮力刺秦王 , 不中 , 被殺。易縣城南建有其紀念塔。

5、李萬春(1911-1985)

京劇武生演員。字鳴舉。河北雄縣人,滿族。父親是京劇武凈演員李永利。李萬春自幼從父習藝,并向項鼎新學戲。7歲時,即以“客串李”為藝名,隨父親在上海、蘇州、無錫、揚州、杭州一帶演出。

6、蓋叫天——張英杰

系河北保定市高陽西演村人,光緒十三年(1887年)生。以演短打武生為主,他特別講究人物的造型美,主張以外形動作表現(xiàn)人物的神情氣質(zhì),以“武戲文唱”的杰出藝術(shù),馳名我國。

7、孫連仲(1893—1990年)

原名席儒,從軍后更名連仲,字仿魯,人稱孫仿公。1893年2月3日出生在雄縣龍灣村。

8、酈道元(466 或 472—527)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 字善長,范陽(今涿州人 ), 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并且愛好游覽 , 足跡遍及河南、山東、山西、內(nèi)蒙等地 , 每到一地 , 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勢 , 探溯源頭。參閱了 437 種書 , 他在實際考察的基礎(chǔ)上 , 寫下了《水經(jīng)注》地理巨著。該書40卷,記述了 1252 條河流的發(fā)源地點、流經(jīng)地區(qū)、支渠分布、古河道變遷等情況,同時還還記載了大量農(nóng)田水利建設(shè)工程資料,以及城郭、風俗、土產(chǎn)、人物等。《水經(jīng)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巨著 , 而且也是一部具特色的山水游記。他為官" 執(zhí)法清刻 ",頗遭皇族、豪強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汝南王元悅乘雍州刺史蕭寶夤企圖反叛之機, 慫恿朝廷派酈道元去作關(guān)右大使,途中蕭寶夤把他和他的弟弟道竣及兩個兒子一同殺害。著作另有《本志》、《七聘》 , 均已失傳。

9、劉琨(271—318) 晉朝將領(lǐng)、詩人 , 字越石 , 中山魏昌 ( 今 定州邢邑 ) 人 , 少時與祖逖為友 , 互相激勵 , 為國建功 , 后來祖逖受到啟用 , 他有 " ?肿嫔任嶂 " 的話。 " 八王之亂 " 中 , 先后屬事趙王倫、齊王冏、東海王越等。永嘉元年 (307 年) , 任并州刺史。愍帝初 , 任大將軍 , 都瞀并州軍事。他忠于晉王朝 , 整頓軍紀 , 招撫流亡 , 長朝堅守并州 , 保衛(wèi)晉陽 ( 今山西太原西南 ) 地區(qū) , 頗見成效。又聯(lián)結(jié)鮮卑拓跋猗盧 , 力拒劉淵、石勒。后來 , 形勢逆轉(zhuǎn) , 被石勒打敗 , 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禪 , 被殺害。劉擅文 , 所作詩歌 , 慷慨激昂 , 抒寫壯志未酬的悲憤情感。原有文集9卷,別集12卷,已佚,明人集有《劉越石集》。

10、祖逖 (266—321) 。東晉將領(lǐng) , 字士稚 , 范陽遒( 今淶水 ) 人。 少年時與劉琨結(jié)為好友 , 崇尚俠義 , 懷有大志。據(jù)《晉書·祖逖傳》說 , 祖逖 " 與劉琨俱為司州主薄 , 情好綢繆 , 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 , 蹴琨覺曰 : ?此非惡聲也?, 因起舞 " 。 " 聞雞起舞 " 這一成語 , 即由此來。西晉末 , 他率親朋黨友數(shù)百家南移 , 避亂于江淮間。后來上書要求北伐 , 晉元帝授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 他便率部渡江 , 至中流擊楫 , 誓收復(fù)中原。所部紀律嚴明 , 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yīng)。進軍江陰后 , 屯田積谷 , 造作兵器 , 擴充軍隊 , 聯(lián)絡(luò)各地塢壁武裝 , 與后趙相抗衡。數(shù)年間 , 收復(fù)河南許多失地 , 使石勒不敢窺伺南下。當時匈奴劉曜與羯族石勒互相攻擊 , 時機對晉朝很有利 , 但東晉內(nèi)部迭

起糾紛 , 對祖逖不支持 , 反而派都督戴淵相牽制。他因朝廷內(nèi)明爭暗斗 , 國事日非 , 憂憤而死。

11、廉頗( 生卒不詳 ),戰(zhàn)國時期趙國杰出的將領(lǐng)。燕、趙相臨之地 ( 今保定市廉良村 ) 人。著名的 " 將相和 " 說的就是他與藺相如之間的故事。

趙惠王十六年 ( 前 283) 為將 , 旋升上卿 , 率軍屢次戰(zhàn)勝齊、 魏等國。趙成王十五年 ( 前 252), 廉頗任將軍擊敗了燕軍。趙王于是把尉文邑封給廉頗 , 封號為信平君 , 兼任國相。后來他又帶兵攻打魏國 , 占領(lǐng)了魏國的繁陽。廉頗在趙悼襄王時很不得志 ,趙王派樂乘代替廉頗。廉頗發(fā)怒 , 攻擊樂乘 , 他自己也因此逃亡到魏國 , 居住在大梁 ( 今河南開封 ) 。楚王聽說廉頗在魏國 , 就秘密派人去迎接他。廉頗擔任了楚國的大將 , 但是一直沒有建立戰(zhàn)功。后死在楚國的壽春 ( 今安徽壽縣 )

12、趙匡胤 , 保州人 ( 《宋史·河渠志》 ), 其高祖趙眺 , 仕唐 ( 在 唐朝為官 ), 歷永清、文安、幽都令。曾祖趙珽 , 歷藩鎮(zhèn)從事 , 累官兼御史中丞。祖父趙敬 , 歷營、薊、涿三州刺史。其父弘殷 , 少驍勇 , 善騎射。初為趙王王镕將 , 繼為后唐莊宗典禁軍。 后漢 , 因功遷護圣都指揮使。后周廣順末 , 為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 , 轉(zhuǎn)右?guī)贾笓]使領(lǐng)岳州防御使。顯德年間 , 從周世宗征淮南 , 累官檢校司徒 , 天水縣男 , 與子匡胤分典禁兵。卒后贈武清節(jié)度使、太尉。

母杜氏 , 定州安喜人。治家嚴謹 , 有禮法。生光濟、匡胤、 匡義、廷美、光贊五子及燕國、陳國二公主。周顯德中 , 匡胤為 定國軍節(jié)度使 , 封杜氏南陽郡太夫人。陳橋兵變 , 匡胤還汴京 , 人報太夫人 , 謂匡胤已為帝。太夫人曰 :" 吾兒素有大志 , 今果 然。 " 匡胤及帝位 , 尊她為皇太后?锩摪萏笥谔蒙 , 眾皆慶 賀 , 太后愀然不樂。眾謂 " 臣聞母以子貴 , 今子為天子何為不 樂 " 。太后曰 :" 吾聞為君難 , 天子置身兆庶之上 , 若治得其道 ,則此位可尊 , 茍或失馭 , 求為匹夫不可得 , 是吾所以憂也。 " 匡胤再拜曰 :" 謹受教。 " 建隆二年 (961 年 ), 太后病重 , 召趙普 ( 宰相 ) 入內(nèi)受遺命。太后向匡胤曰 :" 汝可知所以得天下乎 ?" 匡胤答 :" 兒所以得天下者 , 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 " 太后曰 : " 不然 , 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 , 若周氏有長君 , 天下豈為汝有乎 ? 汝百歲后 , 當傳位于汝弟 , 四海至廣 , 萬幾至眾 , 能立長君 , 社稷之福也。 " 匡胤頓首泣曰 :" 敢不如教。 " 太后謂趙普曰 :" 爾同

記吾言 , 不可違也。 " 命普于榻前為約誓書 , 普于紙尾書臣普書 , 藏之金柜 , 命謹密宮人掌之。太后崩 , 年 60 歲。

匡胤 , 弘殷之仲子。后唐天成二年 (927 年 ) 生于洛陽夾馬 營軍營。幼讀私塾 , 好武輕文。及長 , 容貌雄偉 , 器度豁如 ,驍勇善騎射 , 武功深厚 , 創(chuàng) 32 勢長拳 , 號以一條蟠龍棍平天下。 后漢乾祐元年 (948 年 ), 投軍于后漢樞密使郭威。后周廣順元年 (951 年 ), 補東西班行首 , 拜滑州副指揮。旋結(jié)識開封尹柴榮 , 榮任他為汴尹 , 遂為開封府馬軍直使 , 成為禁軍將領(lǐng)。顯德元年 (954 年 ), 周世宗柴榮即位 , 復(fù)典禁軍。隨世宗征北漢 , 高平之戰(zhàn)有功 , 拜殿前都虞候 , 領(lǐng)嚴州刺史。二年 , 從征淮南有功 ,伐南唐 , 以少勝多 , 拜殿前都指揮使及定國軍節(jié)度使。三 年 , 再從征壽春 , 還拜義成軍節(jié)度使 , 檢校太保 , 仍任殿前都指揮使。四年 , 三征淮南 , 連克泗州、濠州、楚州、揚州 , 平定淮右。五年 , 伐南唐有功 , 領(lǐng)忠武軍節(jié)度使。六年 , 隨帝北征 , 為水陸都部署 , 收復(fù)瀛、莫二州及瓦橋關(guān) ( 雄縣 ) 諸地 , 拜檢校太 傅 , 殿前都點檢 , 為禁軍最高統(tǒng)領(lǐng)。榮子恭帝即位 , 兼歸德節(jié)度使 , 檢校太尉。顯德七年 (960 年 ), 因契丹及北漢將入侵 , 率師御敵 , 因 主幼及將士擁戴 , 發(fā)動 " 陳橋兵變 ", 黃袍加身 , 回師汴梁稱帝 , 改國號宋 , 改元建隆 , 史稱宋太祖。同年 , 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建隆二年 (961 年 ), 以 " 杯酒釋兵權(quán) ", 解除石守信等禁軍將領(lǐng)的兵權(quán) , 改革軍隊體制 , 加強禁衛(wèi)軍 ( 國防軍 ) 削弱地方軍。立更戍法 , 分遣禁軍 , 戍守邊城 , 使往來道路 , 以習勤苦 , 均勞逸。自是 , 將不得專其兵 , 士卒不至驕惰。并選用名將駐守邊塞 , 抵御遼、夏內(nèi)侵。趙匡胤曾于建隆四年 (963 年 ) 討平湖南之楚國、荊南之南平國 ; 乾德二年十一月至四年十二月 , 討平后蜀 ; 開寶三年 (970 年 ) 九月至翌年二月 , 討平南漢 , 嶺南悉平 ; 開寶七年九月至翌年十一月 , 平定江南 ( 南唐 ) 。只剩南方的吳越和北方的北漢 , 至太宗匡義時統(tǒng)一全國。

在政體方面亦進行了改革 , 設(shè)參知政事為副相 , 以樞密使掌 軍政 , 三司使掌財政 , 以削宰相之權(quán) , 收回藩鎮(zhèn)的人事、財政、 司法權(quán) , 消除了藩鎮(zhèn)擁兵自亂的隱患 , 加強并鞏固了中央集權(quán) 制。于地方建判官之制 , 以分刺史之權(quán) , 使之互相制衡 , 形成二 元化之吏治。并嚴懲貪官污吏 , 整飭民政和苛捐雜稅 , 慎罰薄 賦 , 予民以生息。又興修水利 , 獎勵農(nóng)桑 , 興辦學校 , 制禮作 樂?颊撀暶奈镏 , 道德仁義之風 , 不讓于漢唐。為恢復(fù)和 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

趙匡胤力崇節(jié)儉 , 儲財以備國用。永康公主 ( 匡胤女 ) 嘗衣 帖繡翠襦 , 匡胤戒之曰 :" 汝服此 , 眾必相效 , 去之 " 。有人勸以黃金飾肩輿 ( 轎 ) ?镓吩 :" 我以四海為富 , 宮殿飾以金銀 , 力亦可辦 , 但念為我天下守財 , 豈可妄用 !" 因而宮中幃簾緣邊禁用絲綢 , 只用青布。宮中上下人等穿常服之衣 , 瀚濯至再 , 繼以補綴。大臣諫之者 , 匡胤曰 :" 非吾吝嗇 , 俗積錢為大用也。昔后晉割幽燕以賄契丹 , 使一方獨陷外境 , 吾甚憫之 , 欲候各庫所蓄滿 300 萬 ,

歷史人物介紹

遣使謀于彼 , 倘肯以地還我 , 則以此酬之。不然 , 吾當散滯財 , 募勇士 , 以圖攻取也 " 。此設(shè)想未能實現(xiàn) , 于開寶九年 (976 年 ) 病逝 , 終年 50 歲。

13、劉禹錫 (772-843) 唐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中山 人 , 后居河南洛陽。貞元九年 (793 年 ) 第進士 , 又中博學鴻詞科。 授監(jiān)察御史。和柳宗元等一起 , 參加過主張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團 , 敗后 , 貶為朗州司馬。后任連州、和州刺史。回洛陽 , 遷太子賓客 , 官終檢校禮部尚書 , 晚年與大詩人白居易過從甚密 , 其詩通俗流暢 , 諷刺詩感憤傷時 , 其名作《插田歌》、《竹枝調(diào)》、 《柳枝詞》等組詩 , 富有民歌特色!兑暤董h(huán)歌》、《秋風引》意味雋永。在哲學上是個樸素唯物論者 , 《天論》闡發(fā)了無神論思想 , 主要著作有《劉禹錫集》 40 卷 , 《劉白唱和集》 3 卷 , 《洛中集》 7 卷 , 《汝洛集》 1 卷 , 《吳蜀集》 1 卷 , 《傳信方》 2 卷。

14、盧綸 ( 約 748—約 800), 原籍涿州人 , 大歷十才子之一。早先避安史之亂 , 客居鄱陽。大歷初 , 屢試不中 , 得元載看重 , 補閿 (wen) 鄉(xiāng)尉 , 遷監(jiān)察御史 , 不久 , 因病辭宮。德宗時 , 投靠其舅韋渠牟 , 受到德宗召見 , 此時成為皇帝御用文人。后赴河中 , 在渾瑊 (jian) 幕府中任元帥判宮 , 累遷檢校戶部郎中。原有集 10 卷 , 已佚 , 明朝人集《盧綸集》。他的邊塞詩 , 氣勢雄渾 , 中學課本收錄盧的《塞下曲》 , 即任幕府時寫的。

15、盧思道 (535—586) 隋朝詩人 , 字子行 , 范陽 ( 今涿州 ) 人 ,少年時跟邢邵學習 , 曾在北齊任給事黃門侍郎 , 北周時授官儀同 三司 ( 官名 ), 后來又任武陽太守 , 隋初為散騎侍郎。他的詩纖艷多文采 , 不少是游宴酬贈之作。他的《從軍行》、《聽鳴蟬篇》為 后人稱道!稄能娦小芬崖跃叱跆瞥醺栊懈裾{(diào) , 為一代先聲。原有集 , 已散佚 , 明人輯有《盧武陽集》。

16、楊炫之:北魏著名散文家,北平(今滿城)人,約卒于北齊天保中 (550—559) 。曾任北魏撫軍府司馬 , 升秘書監(jiān)。后任北齊 期城 ( 今河南泌陽縣 )

歷史人物介紹篇三:歷史名人簡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者。 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是相對論,愛因斯坦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同時又是一個富有哲學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

牛頓,1642年出生在英國,是世界近代科學技術(shù)史上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shù)學家。他由于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創(chuàng)立了天文學。他是人類認識自然界漫長歷程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的科學貢獻已成為人類認識自然的里程碑。

張衡(公元78—139年),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fā)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在地震學方面,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地動儀”和“渾天儀”等,張衡在科學技術(shù)、文學藝術(shù)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也是留給整個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朝花夕拾》。

雷鋒(1940~1962),湖南望城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楷模,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雷鋒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節(jié)約標兵,榮獲模范共青團員稱號。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同年3月5日毛澤東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交響曲、鋼琴協(xié)奏曲等,以第三《英雄》交響曲、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第九《合唱》交響曲最為著名。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期魯國人?鬃邮侵袊呵锬┢诘闹乃枷爰摇⒔逃、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鬃舆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歷史人物 介紹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介紹 歷史英雄人物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m.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