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官【唐朝老人為官】
發(fā)布時間:2020-03-05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唐朝規(guī)定,官員七十歲致仕,即退休,比起如今的六十歲,年限可謂很寬松。但有些官員到年齡后仍不愿退休,或為公,想繼續(xù)為國效忠;或為私,考慮自身利益。到了點,該退不想退,多是官位令其留戀難舍。這種心情,古今一樣。
武則天時有個兵部侍郎叫侯知一,年齡到了,朝廷下發(fā)了關于他退休的文件,上蓋皇帝大印,意味著武則天已圈閱。但他不愿退,就給皇帝寫奏章,表示自己欣逢盛世,身體健康,還能再干幾年。為證明,他在百官上朝時當著皇帝的面“踴躍馳走,以示輕便”。照當時朝堂空間推斷,這番“踴躍馳走”類似現(xiàn)今足球運動員體能測試時的折返跑。武則天見了高興,就應允了。想想侯知一老人家,為保住飯碗真不容易?梢姡褪堑搅它c,該退也有能不退的,只要皇帝龍顏大悅。
若沒到七十歲,但身體不好不能勝任工作,也可以提前半退,保留散官或勛官級別。唐朝另一條規(guī)定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年齡雖不大但“形容衰老者”要提前退休,此乃形象工程――大唐官員不僅要充滿朝氣,還要耐看,須拿得出門。“面子”問題是如此重要,它可以提前結束一個官員的政治生命,所以官員們經(jīng)常照鏡子,很懂得保養(yǎng)。唐朝皇帝每年臘月初八前都要向官員們贈送面脂和口脂等化妝品。但要想保住位置,保養(yǎng)固然不能忽視,心態(tài)更加重要。
七十歲退休并非絕對,也不應該絕對,有些朝代的國家重臣年過七十還繼續(xù)留任,他們的經(jīng)驗智慧乃國家的財富。戰(zhàn)國時代,趙國老將軍廉頗,雖老矣尚能飯,沖鋒陷陣,為國之棟梁。長平之戰(zhàn),若非趙王中了秦人反間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來替換廉頗,四十萬趙軍未必就被坑殺,歷史或能改寫。
唐朝時也涌現(xiàn)出狄人杰、郭子儀、裴度等社稷老臣。狄人杰被武則天尊為“國老”,郭子儀、裴度也分別以身系國家安危二三十年?梢,退休年齡應因人而異,老當益壯者不乏其人。如才力正當年,一律令其退下,于個人休養(yǎng)或許是好事,于全局未必不是損失。
武則天長安四年十月,八十歲的張柬之被任命為宰相,這時武則天也已八十歲,這一君一臣成為武周朝告別演出的主角。讓八十老翁當宰相,武則天用人真可謂不拘一格。兩個月后,張柬之等人兵諫迎仙宮,武則天被迫退位。此前,為達此目的,多少人往灶里添柴禾,可鍋中的水就是燒不開,而張柬之這把柴添進去后,水就沸騰了?梢姡嫌欣系膭诺,關鍵時刻能力挽狂瀾。
唐朝在位官員年齡最大的可能要數(shù)唐玄宗時的太府卿楊崇禮了。他是隋煬帝的玄孫,在太府干了二十多年,年過九十才退休。太府管理著國庫和市場貿易,楊崇禮每年能賺出數(shù)百萬緡錢。此公不簡單,年過九十還頭腦清晰。
但高齡官員也有犯錯誤的。錯誤有輕有重,輕的經(jīng)濟上受些損失,重的就要掉腦袋了。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正月大朝會時,八十歲的太子少師柳公權因德高望重被推舉為領頭人,代表文武百官向圣上恭賀新年。朝會按慣例在大明宮含元殿舉行,含元殿坐落在十五米高的土坡上,殿前是三道長長的龍尾道。柳公權從龍尾道的起點一步一步朝大殿走去,途中不能停,更不能倚著道旁的欄桿喘口氣。畢竟八十歲了,到大殿前時他的體力已嚴重透支,接下來還要向皇帝叩拜,高聲念祝賀詞:“元天首祚,景福維新,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與天同休”。其中“圣敬文思和武光孝”是唐宣宗的尊號。體力不支的他念到尊號時誤將“和武光孝”念成“光武和孝”,結果被罰去一季度俸祿。當時的官員都為他惋惜,認為他早點退休就不會老來受辱了。
可見,人老不講筋骨為能,不能忽視現(xiàn)實。人一老,不僅活動不便,腦筋和判斷力也容易出錯,再委以重任,出問題的可能性就大,所以對官員實行退休制度從整體來看實在必要?赏诵莸那‘斈挲g不好掌控。該退的人中有的退了荒廢了才能,真可惜。難就難在具體的判斷上,誰該退誰不該退,何時退為好,尺度、分寸和時機都不易把握。
。〒(jù)《小康》)
相關熱詞搜索:為官 唐朝 老人 唐朝老人為官 唐朝均田制老人 唐朝宰相蕭遘的為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