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改革需要新思維】新思維改革
發(fā)布時間:2020-03-23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十二五”規(guī)劃如是說 暢通和規(guī)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xié)調、權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機制,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把各種不穩(wěn)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tài)。
“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我們應該利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謀利益!边@是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國家信訪局,與來訪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時的一段講話。溫家寶說,各類行政程序都要向社會公開,所有行政行為都要接受社會監(jiān)督,確保一切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是共和國總理首次與來京上訪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開62年新中國建國史之先河。
自2005年年初國務院出臺信訪條例以來,信訪工作逐年完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表的《2009年中國人權事業(yè)的進展》白皮書說,2009年,中國進一步完善信訪工作法規(guī)制度體系,將定期接待群眾來訪的主體從縣委書記層拓寬到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2009年,全國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7%,連續(xù)5年保持了下降的態(tài)勢。
但是,部分地區(qū)和部門以強制手段妨礙群眾行使正當信訪權利的情況還不同程度存在,訪民面臨的打壓截訪事件依然頻頻發(fā)生,全國維穩(wěn)壓力在不斷增大。
2010年由媒體報道揭露的“黑監(jiān)獄”安元鼎,就是在打壓截訪過程中產生的罪惡產業(yè)鏈。安元鼎的主業(yè)為關押、押送到北京上訪的民眾,向地方政府收取傭金以限制上訪者的自由并押送返鄉(xiāng),甚至以暴力手段向上訪者施暴。
2009年11月25日,新華社《?望》新聞周刊曾載文指出,一份權威部門的調研報告顯示,相關省市在京設立臨時勸返場所73處,其中地(市)級設立的分流場所57處,占78%。46處為非經營性場所,例如農民的出租屋等;27處為經營的賓館、旅店、招待所。
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各級信訪部門特別是中央信訪部門對信訪數(shù)量有統(tǒng)計和通報制度,信訪對地方主要領導的政績也有一定影響。學者于建嶸對70多位來自基層省市各部門的信訪干部的調查表明,他們中近60%的人認為如果還搞信訪排名,甚至與政績掛鉤,地方黨政會采取更嚴厲的手段打擊信訪人,這也會導致有更多的人進京上訪。另外,新《信訪條例》中的個別條款的制定上還存在問題,可能導致信訪人權利難以得到保障。
I“微”觀信訪 I
@單光鼐
據(jù)我長期在地方上的調研來看,由于各地都在搞大走訪、大接訪,確實化解了一些矛盾,總量下降比較接近事實。但主要指的是地方上的下降,北京很有可能上升,因為對地方政府的不信任,很多人都跑到北京上訪。所以從信訪總量看說明不了問題,要看結構性的指標究竟怎么回事,中間值、平均值究竟是多少。
@郭于華
上訪量下降,好像跟維穩(wěn)經費上升沒有直接的關系,現(xiàn)實情況是維穩(wěn)方式依然高壓而僵硬。由于有“一票否決”和“零指標”這樣的考核標準,地方政府往往只求盡快平息事端,得一時天下太平,盡量在任期內不出事,而不能從根本上化解產生矛盾的那些深層原因。其結果就是導致造成社會矛盾的深層問題不斷積累。
@高原上的草
最高法院在2009年開通舉報網站的基礎上,2010年又積極督促各高級法院全部開通舉報網站,并實現(xiàn)與最高法院舉報網站的聯(lián)網對接。因為網絡沒有辦法截訪,最快最便捷,所以值得提倡。
@hanzong
應該建議更多領導開通微博,讓他們聽聽更多百姓的心聲,這比信訪更強!
@吳祚來
建議中央給一個行政指令,2012年前各地做好各地信訪接訪與處理工作,2012年開始,中央下派特派員到幾個中心城市接訪,讓媒體直播,每天從接訪的案卷中抽取某些,由媒體全方位報道,并由記者、律師與大學師生介入調查。司法與行政帶來的不義,國家要動用國力來嚴加查處,否則危及穩(wěn)定。
I專家觀點 I
于建嶸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根據(jù)目前的情況,我建議從行政、法律、政治三個層面考慮如何對信訪制度進行穩(wěn)妥而有步驟的改革。
第一步,給各級黨政部門減壓和給信訪公民松綁,以減小信訪的規(guī)模和沖擊性,維護社會穩(wěn)定。主要措施有四條:一是中央減少對地方黨政領導的壓力,不按信訪量給各地排名,取消信訪責任追究制,不要求地方政府來京接訪;二是中央信訪部門不再給省市開信訪移辦單;三是不對信訪公民的信訪級別作特別的限制;四是由信訪地公安機關依法處理因信訪而發(fā)生的治安案件。
第二步,強化各級司法機關接受公民告訴、申訴及處理案件的責任和能力,由司法機關承辦目前積壓在信訪部門的案件。具體方法如下:一是由上級法院和檢察院下派一級設立告訴和申訴案件的受理機構,也可以考慮建立全國性的巡回法庭;二是增加司法機構的資源投入;三是擴大訴訟受理范圍,對關系到民眾生活的案件可以考慮緩收、減收或免收訴訟費;四是司法機關對受理的告訴和申訴案件要在限期內給予答復;五是由司法部門依法查處信訪人受迫害的案件;六是組織社會中介機構對群眾的告訴、申訴進行法律援助;七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力量對司法機關的監(jiān)督,遏止司法腐敗。
第三步,撤銷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信訪機構,把信訪集中到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人民代表來監(jiān)督一府兩院的工作,并系統(tǒng)地建立民眾的利益表達組織。主要措施也是四條:一是組織各級人民代表特別是縣鄉(xiāng)人民代表對本選區(qū)的重要信訪案件進行調查和督辦;二是公布各級人民代表的聯(lián)系方式;三是建立全國信訪網;四是允許社會各階層建立利益表達組織,以法律允許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
I延伸閱讀 I
作者: 于建嶸
出版社: 上海三聯(lián)書店
出版日期: 2011-01-01
《底層立場》
本書是中國政治社會學學者于建嶸的最新文集,囊括了作者近年來發(fā)表在各大報刊上的重要文章。作者從農民工和農民維權抗爭的焦點問題入手,探討了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村民如何自治、基層政權的困境和信訪改革以及中國社會面臨的風險和危機;谧约旱纳鐣{查和研究,他公開提出了逐步以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替代人治信訪的政策建議。
相關熱詞搜索:新思維 信訪 改革 信訪改革需要新思維 新思維改革 改革與新思維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