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玉20年光影流轉(zhuǎn)] 光影流轉(zhuǎn)
發(fā)布時間:2020-04-03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緣份》――1984 這是張曼玉的成名作,以其毫不矯揉造作的表演為她贏得生平第一個電影獎項: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有前途新人獎。那時,她才20歲,年青貌美,充滿活力。該片講述一對年輕人在三角戀中,不知道如何抉擇的故事。這絕對是一部值得紀念、充滿因緣命理的作品。它像一粒石子輕輕投入水中,水波消散之后,人物命運漸漸清晰:在輕松游戲的氛圍中,年青貌美的張曼玉和張國榮分別乘坐不同方向的地下鐵,在梅艷芳的歌聲中分道揚鑣:“你我相隔多么遠,哪年哪天可相見,那處境可會改變?”6年之后,他們二人在《阿飛正傳》中聚首:“我們認識多久了?”“很久了,不記得了。”一分鐘后,張曼玉決定消失……10年后,在《東邪西毒》中,張曼玉搖身一變?yōu)閺垏鴺s夢中的桃花,在某個黃道日子不斷地凋謝。19年后的一個愚人節(jié),張曼玉在法國,正處在情感變局之中;而張國榮在香港,制造了他生命中最嚴酷的游戲。三角戀的另外一位主人公梅艷芳,亦于不久香消玉殞;當(dāng)年的“緣分”中人,惟余張曼玉――這一切,就像一場電影,或電影的終結(jié)。
《警察故事》(1985)
張曼玉真正得到觀眾喜愛,是在成為“成龍女郎”之后。本片中,張曼玉延續(xù)其青春女孩的面貌,作為功夫明星成龍(警察)的女朋友阿美,在陽剛味十足的故事中表現(xiàn)出外在靈光和明信片般的簡單愉悅。這可能是她生平中最暢銷的作品――其后又一再推出《警察故事續(xù)集》(1988)、《警察故事 III:超級警察》(1992)、《警察故事 IV:簡單任務(wù)》(1996,又名《白金龍》)等等,使得張曼玉獲得了“成龍女郎”的“美譽”。同時,這部電影也是最能表現(xiàn)她青春活力的作品――張在電影中充分展露其都市女孩身上所具有的表層魅力,恰因其自然和沖動,和日后張曼玉委婉細膩的演技表現(xiàn)成為有趣的對比:以一個純真女孩的面貌做本色演出,表演中透出一種天真少女的憨傻氣。而在傻氣背后又帶著一種潑辣,有些野蠻的氣息。――即便因此被人稱做“花瓶”也在所不惜,因為,畢竟青春無敵。這套影片可能會喚起很多人有關(guān)港片錄像廳的記憶,也可能是最早被大陸觀眾廣泛周知的張曼玉銀幕形象。
《人在紐約》(1989)
這是她演藝生涯的轉(zhuǎn)折點。在這部關(guān)于三個女人的電影里,導(dǎo)演關(guān)錦鵬起用來自兩岸三地的斯琴高娃、張艾嘉、張曼玉,將鮮明的地域文化融入三個女人的性格,在每周相聚一次的碰撞和宣泄中,展示出關(guān)錦鵬細膩柔婉的風(fēng)格:一個來自北京的女子與美籍華人結(jié)婚后移居紐約,雖然言語不通,但她在這陌生的環(huán)境中有著獨特的性格;一個在美國十年的臺灣美籍女子醉心于舞臺藝術(shù),黃皮膚的她不屈服于美國人的排斥心理,努力向上;一個自信的香港女子,只要能賺錢,什么地方都能生存,也看不上來自大陸和臺灣的中國人。一襲黑衣的張曼玉,將來自經(jīng)濟上獨立的香港地區(qū)的女性角色演繹得不溫不火,令她在銀幕上大放光彩。繼同年憑《不脫襪的人》奪得其演藝生涯的第一個大獎――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后,此片為她奪得第二個表演大獎:第二十六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阿飛正傳》 (1990)
自從《警察故事》后,張曼玉青春可愛的形象開始走紅,憑其甜美嬌俏的面容和清新親切的演出風(fēng)格,片約如雪花一般飄至,僅1988年一年,她參加演出的影片竟多達12部,而且大都是主角。但同時,過多拍攝搞笑娛樂片,且其中大多都是雷同的角色,也給人以“花瓶”之感。讓張曼玉很是煩惱,無法滿足張曼玉強烈的表演欲望。就在此時,奇才導(dǎo)演王家衛(wèi)的出現(xiàn),令她開了竅,引導(dǎo)她“重新質(zhì)疑優(yōu)柔寡斷、冒冒失失的女演員的表演游戲歲月,并且粉碎我那‘陪襯女孩’有點感傷,有點滑稽的形象!1988年,張曼玉首次和王家衛(wèi)合作,在《旺角卡門》中扮演劉德華的表妹。這次她完全將一個善良、質(zhì)樸、深情的女孩塑造得有血有肉。然后,在王家衛(wèi)的揚名之作《阿飛正傳》中,張曼玉把握住了愛上無行浪子而莫名惆悵的少女心理,將角色的神髓演繹得淋漓盡致。
《阮玲玉》(1991)
與關(guān)錦鵬的第二次合作,為她帶來了好運。阮玲玉作為二三十年代中國著名女演員,在短短9年的電影生涯中出演了不同階層飽受欺壓的眾多女性,這一本身就是偉大女演員楷模的角色,給張曼玉的演技提供了最廣闊的表現(xiàn)空間。在該片中,張曼玉對人物內(nèi)心的把握非常到位,在關(guān)錦鵬富有女性氣質(zhì)的鏡頭關(guān)照下,她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非常的精準細膩,充滿陰氣的臉孔表露了這個昔日傳奇女星內(nèi)心的自憐自傷。而且,影片還為她提供了一個自己表演自己的機會:一個作為張曼玉的演員――光彩動人、美麗妖嬈,和一個作為演員的張曼玉――柔弱自憐、舊時代的女子,在時光流轉(zhuǎn)的哀傷中展開了一場心靈震顫的對話: “我覺得半個世紀后有沒有人記得我并不重要,但是如果有人真的記得我,卻是跟阮玲玉不同的。”在“麥姬”眼里,她的存在是完全個人的,不從屬和類似于任何人,哪怕她是一代影星阮玲玉。這其中包含著強烈的個性主義色彩。這樣,她也就帶有了“主動性”,而它是從屬于香港這個國際都市的。本片為她贏得了全世界多達6個影后稱號。
《青蛇》(1993)
嬌嬈,妖媚,誘惑,純真――這個竹林中的小青將一條民間故事中的蛇妹妹表現(xiàn)得可愛之極,完全改變了人們對這個故事的傳統(tǒng)理解,小青代替她的姐姐成了主角。這是有關(guān)女人和眼淚的進化和背后無窮力量的影片,其力量可以水漫金山。一滴絕望的眼淚中閃現(xiàn)出“人性”;黑色薄唇,眼角上挑,柔軟濕潤的身軀和誘人的蓮步凸顯出“蛇性”;水染羅裳,唇齒媚惑,眼神熾熱,舉止風(fēng)情顯露“妖性”。如蛇般光滑而夸張的身體語言,不時俏麗的吐出舌頭,走起路來搖曳的身姿仿佛撒下了一片媚惑,纖細的身軀幾乎要化作雨絲飛去。整個妖艷和嫵媚由內(nèi)而外地散發(fā),就如同內(nèi)斂的表演一樣打動人心。在徐克極富視覺感染力的畫面造型中,張曼玉女性化十足的腰身為她日后在《花樣年華》的表現(xiàn)打下了伏筆。
《甜蜜蜜》(1996)
這是為了紀念另外一個如落花般凋零的女子――鄧麗君的影片。《甜蜜蜜》這首歌曲在華人社會中承載著非常特殊的情感。在鄧麗君逝世5周年時網(wǎng)友投票選最愛曲目,“甜蜜蜜”以17000多票榮登榜首。在本片中,這首歌自然成了詮釋主人公命運的最好注腳。陳可辛導(dǎo)演的《甜蜜蜜》中,張曼玉、黎明將這一經(jīng)典曲目演繹得催人淚下。洗盡鉛華,一顰一笑收歸淡然與真實,演繹出平凡女子的離愁別續(xù)。那一曲情牽十年的《甜蜜蜜》,是自行車后座上隨意的哼吟,是滄海變桑田后流于心底,哭笑之間的大喜大悲,是懵然回首,四目相望時的一絲淺淺的笑容,一道會意的眼神……一切都是如此絲絲入扣,不著痕跡,難怪當(dāng)她憑此片獲得金馬影后時,評委會如此感嘆:四十多年來,從來沒有一個女演員可以將愛情文藝片演繹得如此精湛!
《花樣年華》(2000)
時空界限仿佛在張曼玉的電影里可以被輕易跨過。在世紀末的華麗中,當(dāng)年消失在某個地下鐵的年輕女郎,如今款款走進舊上海的弄堂,身上千變?nèi)f化的華美的旗袍,恣意而又孤獨地放縱了其主人的美麗和憂傷,款款旗袍搖曳生姿,舉手投足之間溢滿了濃郁到極致的東方風(fēng)韻。張曼玉的演技在內(nèi)斂與外瀉之間轉(zhuǎn)換得不動聲色,在此片中已是趨于完美。正如影片英文名字所言,這個電影整個沉浸在戀愛的氛圍里,不能自拔。這種情緒將一直延續(xù)到2046年。這是一場漫長的電影,或者如王家衛(wèi)所說,一場漫長的戀愛,我們必須為它讓渡淚水和浮躁。這部電影是給我們的,雖然它是關(guān)于老上海的――它引領(lǐng)我們?nèi)ツ遣豢赡艿牡胤,為心靈的孤獨尋找突破口;而張曼玉,這位曾經(jīng)消失的女子,一次次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夢里,一次次地轉(zhuǎn)身而去,留下其華麗、哀傷的背影。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年光 流轉(zhuǎn) 張曼玉 張曼玉20年光影流轉(zhuǎn) 光影流轉(zhuǎn) 光影流轉(zhuǎn)啥意思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