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英:女性主義的知識范式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內容提要:
本文探討女性主義如何借助社會政治資源和學術傳統資源,在對傳統實證主義研究模式的批判基礎上,構建自己另類的知識范式。文章從三個方面詳細闡述這種知識范式的新主張,并對其面臨的爭論和質疑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女性主義 知識范式
20世紀下半葉,實證主義作為一種占統治地位的知識范式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懷疑。庫恩的“范式”理論宣告了后實證主義時代的到來,同時也意味著知識范式進入了一個新的變革時代。這一時代由于解釋學、現象學、批判理論的興盛而熱鬧非凡,但始終未能形成一種占主導地位的主流知識模式。80年代以后后現代文化的影響,又使這種多元化生存的知識境況獲得了天然的合法性。對社會建構性的強調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入人心,知識不再被簡單地還原為一種純粹的認知活動,它同時被視為更是一種社會文化進程。傳統的知識論在這里退卻為一種知識社會學,作為社會科學正統模板的實證主義被社會建構論所取代。女性主義借助其自身的社會政治資源和學術傳統資源,在這個知識范式變革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為變革后新的知識范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意在通過對女性主義知識范式的評述與分析,更好地認識西方知識理論的范式轉換特征,同時糾正那種將女性主義僅僅視為一種政治訴求的偏狹理解。
女性主義知識范式的兩大資源
與這一時代的其它學術思潮一樣,女性主義是在一種席卷歐美的反主流文化和批判氣氛中成長起來的。女性主義政治運動與學術界的反實證主義潮流,構成了女性主義知識范式的兩大重要資源。
以中產階級白人女性為主體的當代女性主義運動,扛著反對性別壓迫與歧視、爭取女性自主自決權的旗號,從社會性別(gender)視角出發(fā)對主流社會的男性權威進行了挑戰(zhàn),從一開始就具有明確的政治訴求和意識形態(tài)傾向。但在考察性別不平等的根源的過程中,女性主義者逐漸發(fā)現問題并不在女人和男人自身,而在于構成整個社會結構基礎的性別主義(sexism)或父權制(patriarchy)意識形態(tài)內在地認可了對女性的忽略與排斥。因此伴隨著“個人的是政治的”(personal is political)的著名口號,女性主義強調女性以及整個社會的意識覺醒(consciousness-raising),從而將批判和挑戰(zhàn)的對象從現存的社會結構進一步推向作為其依據的現有知識權威。女性主義從社會政治領域向文化學術領域的蔓延,直接促成了女性研究(women’s studies)這一跨學科領域的出現。受過良好教育、但在知識界仍被迫處在邊緣和被忽視地位的中產階級白人女性展開了對知識界整個學術傳統的重新審視,批判了其中無處不在的男性偏見,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學院派女性主義(academic feminism)。
與此同時,知識領域本身的范式危機以及庫恩以后學術界反實證主義潮流的興起,也為女性主義知識范式的形成提供了學術傳統資源。如前所述,基于啟蒙思想傳統的普遍主義和二元論的知識范式在后現代與后結構文化中受到了猛烈的抨擊。知識與其說是普遍真理的化身,不如說是話語霸權的結果。所謂認知與社會、理性與情感的兩分從來都不是界限分明的,因此知識從來不能免于文化和價值的侵擾,而關于知識、權力、文化之間的相互糾纏成為新的知識范式框架中無法回避的主題。這意味著傳統的實證主義方法論和認知模式權威的轟然倒塌。女性主義正是在大勢已去的傳統知識范式上再插上一把性別批判的利劍,并由此在新的知識范式框架中開辟了一塊獨特的領地。
考察女性主義知識范式關注的主題,我們可以從中清晰地看到這兩大資源的影響。女性主義知識范式關注的首要主題就是社會正統知識與女性經驗的分離問題。這種分離不僅表現為女性作為研究主體和研究對象未被充分代表,而且表現為女性經驗在社會研究的前提和結論中都遭到了忽略、扭曲和排斥(Millman & Kanter, 1975)。女性主義社會學家多蘿西·史密斯(Dorothy Smith)提出了“分裂的意識”(bifurcated consciousness)這一概念來描述這種分離(Smith 1987a: 6-7),認為在女性自己所感知的世界與官方話語所描述的世界之間存在著一條錯誤的界線,女性從自己的日常生活出發(fā)所發(fā)現和感受的經驗與考察這一經驗世界可用的概念和理論框架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斷裂(disjuncture)。這種判斷包含了一個基本假設,就是認為男人和女人其實并非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世界中,或者說在社會生活中男性經驗與女性經驗是完全不可等同、不可替代的,F有的社會研究將男性的經驗和立場作為普遍知識的天然代表,女人被系統地排斥在整個知識體系之外而被迫保持沉默,反映了我們的文化和知識結構中存在著男性霸權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機制(ideological apparatus)。這樣,女性主義第一次將性別在社會生活和社會結構中的作用、以及性別對于文化和知識構成的影響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女性主義知識范式關注的另一個主題,是社會研究中占主導地位的實證主義方法論模式的內在缺陷。他們認為,現有社會正統知識和理論之所以忽略和扭曲了女性經驗,以男性眼中的世界取代普遍世界,以男人熟知的統治話語解釋社會結構的基礎,使社會理論本身成為支持性別統治和男性霸權的依據,就是因為社會科學本質上是男性中心主義(androcentrism)的,社會研究所推崇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論模式本身與父權制文化之間形成了結盟關系。女性主義社會學家朱迪絲·庫克(Judith Cook)和瑪麗·福諾(Mary Fonow)將對客觀性準則的挑戰(zhàn)確認為女性主義社會研究的認識論原則之一,指出“女性主義者質疑科學的規(guī)范結構包括客觀性標準,其中首要關注的是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僵化的兩分法,以及所導致的女性的客體化和將定量化等同于價值中立的傾向。從認識論上說,女性主義方法論拒絕這樣的假設,即堅持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嚴格分離可以產生更加有效、更加客觀的知識”。(Cook & Fonow, 1986)
女性主義對兩分法的認知圖式的拒斥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視角。他們認為,西方文化和認知傳統本質上就是一種二元結構,即以理性/情感、心智/身體、主體/客體、文化/自然等范疇的兩極對立為特點,這種源于笛卡爾的二元論模式恰巧反映了性別化的二元分割,即與男人/女人、男性氣質/女性氣質、硬的/軟的、主動/被動、公共/私人的性別兩分法相對應,并且前半部分與男人和男性氣質相對應的范疇被賦予更高的價值,后半部分與女人和女性氣質相對應的范疇被賦予更低的價值,由此形成了西方文化中一種等級制的統治的邏輯。認知的二元模式建立在性別兩分法的隱喻(metaphor)基礎之上,反過來又支持和強化了性別兩分法的等級關系(Haste 1993, Keller 1985)。在社會研究實踐中,這種認知模式在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知者與所知之間人為地劃出一條界線,二者之間的距離由于量化方法的運用而進一步加大,并且形成了一種權力控制關系。研究者的意愿強加其上,使得被研究者異化為可操作的物,被女性主義者批評為一種“形同強奸”的研究(Abbott & Wallace 1996: 286-291)。作為實證精神體現的量化方法被視為遵循客觀性準則的范例,在主流社會學研究中獲得了權威地位,然而有關客觀與主觀、量化與質性的范式爭斗與性別兩分法攪和在一起,成為“兩性戰(zhàn)爭的另一種形式”,體現了不同群體之間的話語權力之爭(Oakley 2000: 23-43)。
可以看到,女性主義從性別平等的政治訴求出發(fā),試圖尋求女性屈于從屬地位的原因以及終結這種狀況的途徑和力量。從檢討不平等的性別關系到檢討整個社會的統治結構和運行機制,從消除知識中的男性偏見到討伐整個知識結構和方法論模式本身,體現了女性主義知識范式中兩大資源的共同影響。也正因為如此,女性主義經常遭遇兩個方面的批評:一是女性主義有將知識問題政治化和倫理化之嫌;
二是女性主義在知識問題上的見解相對于其他反實證主義潮流并沒有什么新意。
女性主義知識范式新主張
女性主義本身流派眾多,關于其知識范式的具體內容可以有許多版本。朱迪絲·庫克和瑪麗·福諾曾概括出女性主義研究范式最為常見的四大特點:(1)反身性(reflexivity)作為一種見解來源的作用。反身性意味著女性主義對研究過程的本質進行反思、批判性地考察和分析的傾向。(2)行動的導向。這種對行動的強調反映在有關研究目的、主題選擇、理論取向、方法選擇、人類本性的觀點、以及研究者角色定義的陳述中。女性主義研究的目的是徹底變革父權制并相應地賦權于女性,因此他們對于有關女性研究的政策應用給予特殊的關注。在方法上女性主義強調在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建立起一種平等合作的關系而不是權力控制關系。(3)對研究行為中的情感成分的關注。女性主義研究者拒絕忽視研究行為中的情感維度,往往自己參與到知識生產過程的特定情感角色中,并將情感因素作為知識見解的來源之一。(4)對具體情境的運用。女性主義研究強調關注日常生活世界,將具體情境的運用作為方法論策略,強調研究主題和方法選擇上的自發(fā)性、即時性和創(chuàng)造性(Fonow & Cook, 1991)。
另一位女性主義社會學家舒拉米特·瑞恩哈茨(Shulamit Reinharz)特別強調了女性主義研究方式的多樣性,指出“在女性主義研究中,不存在‘方法論的精英主義’或‘方法論上正確’的定義,取而代之的是許多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和多樣性!灾髁x研究就像是變形蟲,它發(fā)生于任何地方,走向任何方向,遍及所有的學科,運用所有的方法……這條變形蟲是由婦女運動滋養(yǎng)的,而女性所受的凌辱和懷抱的希望又孕育了婦女運動”(Reinharz, 1992: 243)。但是女性主義研究的多種聲音并存并不代表他們沒有立場,而只能代表他們是試驗性的、包容性的和累積性的。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了女性主義知識范式不同于傳統知識范式的新主張。
1、性別的核心作用
對社會性別的高度重視是女性主義區(qū)別于傳統實證主義以及同時代其它后實證主義流派的一個主要特色。在女性主義知識范式中,性別處在一個核心的地位。女性主義的知識批判源于對性別不公的不滿,女性主義的知識構想又以建立性別平等的知識模式為目標。他們相信,性別與知識在父權制文化中相互建構,形成了一個穩(wěn)定的社會統治結構。只有女性和女性主義的全面介入,才能打破這種權力等級和統治邏輯,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社會機制和知識藍圖。因此女性主義知識范式從來不避諱他們的政治倫理取向,或者說他們的知識目標與解放目標往往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聯系在一起。同時性別被視為社會研究過程中一個無可爭議的理論視角和分析范疇,因為女性主義相信性別在所有制度和文化中對社會關系的核心作用,而已有的社會理論以及作為正統知識模式的實證主義恰恰忽視了這一點。
女性主義最基礎的貢獻就是對性別這個概念進行了重新詮釋,批判了性別的生物決定論,強調了性別的社會文化建構性。女性主義哲學家桑德拉·哈丁(Sandra Harding)曾經將女性主義眼中的性別概括為三種涵義(Harding, 1986: 17-18):一是個體性別,這是性別身份認同的核心,也就是人們意識到自己是男人或女人、并將某些現象與男性氣質或女性氣質聯系起來的性別認知。二是結構性別,也就是作為社會組織和結構的總體特征的性別。勞動的性別分工、職業(yè)的性別分隔都體現了這種制度性的性別,還有教育、司法、宗教、醫(yī)療等幾乎所有的國家體系的構造都體現了性別關系。三是符號或文化性別,也就是在特有的社會文化情境中作為男人女人的規(guī)范性涵義。例如公共與私人的性別劃分提供了使男女之間不平等的權力關系合法化的統治的意識形態(tài)。
既然性別是通過社會制度安排、文化規(guī)范制約以及個體身份認同等過程共同塑造的結果,可以說社會正統知識本身也參與了性別理念的建構,而性別本身又反過來強化了知識的權力功用,因此女性主義將性別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與正統知識的批判看成是同一個目標的兩個側面。女性主義社會學家莉姊·斯坦利(Liz Stanley)和蘇伊·懷斯(Sue Wise)強調女性主義研究必須是由女性做出的、具有女性主義意識(feminist consciousness)的研究方式(Stanley & Wise,(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1983),這種獨特的視角體現在將社會性別視為最基本的組織概念和權力關系基礎,并將性別關系置于特定的社會文化和歷史情境中加以分析和考察,同時強調女性經驗的特殊價值,把它放在研究的核心位置。因為女性主義研究的目的不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認識這個世界,而且要改變這個世界!爸R的適切性在于它是否可以讓我們更加理解我們身為女人的處境,并提供我們自我解放的資源”(Abbott & Wallace 1996: 296)。
史密斯干脆直接將女性主義社會學定義為“為女人的社會學”(a sociology for women)。強調“以日常生活世界作為問題來源”(the everyday world as problematic)的研究策略(Smith, 1987a: 46-47)。這種特別的為女人說話的社會學,將來自不同定位、不同社會關系或同一關系不同方面的女性經驗帶進人們的視野當中,讓女性學會將自己作為說話和認知的主體,這樣的社會學是反身性的——它是關于我們自己的,既作為研究者、又作為參與者(Smith, 1992)。女性主義社會學家安·歐克利(Ann Oakley)也指出,女性主義研究應該是消除了等級制的權力關系的、民主、平等的研究,這種研究過程拒絕任何要求或認可將專家自身的觀點強加于女性主體的解釋模式。女性主義研究與婦女運動共享一個解放的理想:即學術研究、社會科學和社會學應該是為女人說話的(for women),而不僅僅是關于女人(of or about women)或者由女人來做(by women)的研究(Oakley 2000: 36)。而只有建構女性主義自己的知識范式,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朱迪絲·庫克和瑪麗·福諾將性別在社會研究中的重要性概括為三個方面:首先“最能代表女性主義的觀念是將女性置于研究的中心”,將女性以及與男性的關系作為社會研究的重點;
其次是“重視被傳統社會學所忽略的女性的日常生活經驗”,認定現有的社會實在是以壓迫女性、強化男性統治為特征的;
再次是“將研究者作為一個處在社會關系網絡中的性別人來看待”,這種社會關系網絡不僅同時影響了社會學的分析和解釋程序,而且也影響了研究者本身。女性主義認為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父權制,“知識必須以一種可以被女性用于改變他們的受壓迫狀況的方式來引領和分析”。因此女性主義強調知識的變革力量,并且相信能夠產生與壓迫不同的另類知識的可能性(Cook & Fonow, 1986)。
2、新型的知識主體以及主客體關系
女性主義對主流實證主義研究模式的批判之一,是認為這種研究的主體是抽象的、冷漠的、脫離了情感和價值需求的超驗的人,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關系是彼此分離和對立的。而女性主義所宣稱的知識范式完全打破了這樣一種規(guī)定,還原了研究主體作為具體的人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和價值取向,并倡導在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非等級制的、參與式的互助合作關系。
哈丁明確闡述了女性主義知識主體所具有的新特性:1)這些主體是具體的、看得見的,是打上了當時的歷史和社會文化烙印的人;
2)這些主體與他們研究的客體之間并不存在根本的差異。因為影響知識客體的社會力量同時也影響著它們的主體以及整個研究計劃,客體本身也不是外在于社會文化因素的自在(out there)的東西,而是社會文化建構的一部分;
3)作為知識產生的主體不僅僅是個體,還包括具有特定共同文化背景的社會共同體;
4)女性主義知識主體是多元的、異質的、甚至沖突的、不連貫的,而不是像經驗主義所宣稱的是統一的、同質的和連貫的。因為女性主義知識來自多樣化的不同的女性生活經驗,不存在所謂典型的或本質意義上的女性生活可以作為知識的起點(Harding, 1993)。這樣“研究者對我們來說就不是以一個無形的、匿名的、權威的聲音出現,而是表現為一個具有具體的、特定的欲望和利益的真實的、歷史的個體”(Harding, 1987: 9)。因此在女性主義研究中,研究者本人的階級、種族、文化、性別和價值觀念等必須置于他們所要描繪的框架中去,使得研究本身獲得一種反身性,也就是在看重研究對象的主體性的同時,看到自己作為研究主體的對象性,使我們作為研究者的偏見和假設盡可能地清晰明了,也更容易站在研究對象的立場上理解他們的感受(Sprague & Zimmerman, 1989)。這也是女性主義試圖調停主客體之間僵化的分離關系、打破主流模式的“偽客觀性”的重要一步。
強調女性經驗的特殊價值,將研究者本身的個體經驗運用于研究計劃,是女性主義研究強調的特色之一。與主流研究將研究者的個體經驗視為可能造成對客觀性的玷污、因而必須排斥在研究過程之外的做法不同,女性主義強調這種來自日常生活的、有關研究者自身的活生生的個體經驗是知識的重要來源,可以矯正那種抽象的、無激情的所謂客觀性的虛假形象。如史密斯一直致力于倡導從自己的個體經驗出發(fā)作為研究的起點,她認為研究主體不是超驗的、價值中立的,而是存在于其自身的生活以及與他人關系的現實當中。因此知者應該是情境化的(situated),他們始終是所研究的社會的參與者,同時研究本身也成為一種參與形式。她倡導重構社會學中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改變提問的方式,使研究對象作為同類主體的聲音得以顯現出來!斑@種重構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將社會學家置于她所在的具體情境之中,也就是置于她所了解或將要了解的行動的開端;
其次是讓社會學家來自日常生活世界的直接經驗成為構成她的知識的主要基礎”(Smith 1987b: 91)。
女性主義研究認定女人對她們自己生活的敘述、她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以及她們解釋自己故事和經驗的方式構成了有效的、可知的經驗材料,因此研究關系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與被訪者之間深深的和諧關系(Bloom, 1998)。許多女性主義者推崇“讓女人研究女人”的方式,認為在這種研究關系中,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共享著作為女人的共同經驗,作為主體的自我的知識與作為客體的他者的知識之間是相互構成的,她們有共同的興趣和關注點,因而更容易形成彼此平等和對話的關系,避免出現實證主義框架中的等級權力關系。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通過討論厘清所要研究的主題,通過交流各自的經驗加深理解。在具體的對話情境中,無論是研究者還是被研究者的主體性都不會被忽略,女人之間的交談可以以更加自由、互惠的方式進行,它是一種不同于傳統父權制方式的參與式的研究關系(Acker, Barry & Esseveld,1991)。
為使這種新型和諧的研究關系得以實現,女性主義者嘗試了許多方法和技巧。比如,許多女性主義者相信量化方法更容易導致研究對象的物化和被操控,在主客體之間形成等級關系,因此極力推崇質性的研究方法,如口述史、深度訪談、民族志、文本分析的手法等等。歐克利在對訪談方法的分析時指出,教科書中的訪談范式要求訪問者作為一個收集材料的工具,同時被訪者常常被操控、被非人性地對待,以提供研究所需的信息。也就是說即使在質性方法中也不一定能避免權力關系,訪問者應該以個人的身份投入到訪談過程中,與被訪者之間建立親密互惠的關系(Oakley, 1981)。因此非結構式的訪談被認為更有利于跨越橫亙在訪問者與被訪者之間的鴻溝。
女性主義社會學家馬喬里·戴佛(Marjorie Devault)認為,對語言的關注——從女性立場出發(fā)的對女性談話和傾聽的意義的理解,構成了女性主義研究計劃的核心。在傳統的性別主義研究程式中,女人的談話常常被視為不重要的“閑話”或者瑣事的表達而被排除在經驗材料之外,這種排斥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了女人對公共話語的貢獻,限制了女性進入公共空間的途徑(Devault 1999: 59-60)。女性主義學者戴爾·斯本德(Dale Spender)指出,女人在公共場合經常保持沉默,是因為女人受到男人更大的社會權力和控制的影響,以有限的、在個體和制度兩方面都受到規(guī)訓的方式說話。這種獨特的說話特征不能視為女人在語言技巧上的缺陷,而應視為對她們說話制約因素的合適反應。她認為女人對女人的談話(woman-to-woman talk)與男女混合群體中的談話就非常不同,在這里女性對話者更擅長彼此傾聽,這種方式給女性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說話和交流的機會(Spender, 1985)。因此女性主義運動中廣泛運用的“意識覺醒小組”(consciousness-raising group)作為一種有效的女人對女人的談話方式,被許多女性主義學者推崇為發(fā)掘女性經驗、讓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共同參與的一種方法論工具和核心技巧(Cook & Fonow, 1986;
Devault, 1999)。
3、立場論與知識的情境化
在有關知識何以可能的爭論中,一個始終繞不開的問題就是客觀性問題。女性主義雖然對實證主義的客觀性原則進行了不遺余力的批判,但大多數女性主義者仍不愿意最終放棄客觀性這個概念而落入相對主義的指責中,而是以各種方式對客觀性原則進行了重新詮釋,其核心特征就是強調知識的情境化(situatedness)。
建構所謂女性主義客觀性的努力在不同的女性主義者那里展示了不同的面貌,比如朗基諾的“情境主義”(contextualism)(Longino, 1993)、凱勒的“動力學的客觀性”(dynamic objectivity)、哈丁的“強客觀性”(strong objectivity)、多娜·哈拉威(Donna Haraway)的“情境化知識”(situated knowledge)(Haraway, 1988)。這些新的客觀性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研究主體和對象之間的互動關系,主體的具體歷史性和反身性,以及研究過程的情境性、女性日常生活和經驗立場對于知識構成的不可替代性。因此知識的情境化雖然不是女性主義最先提出的概念,但是將這種情境化理解為對女性日常生活和日常語言的重視、以女性的立場和經驗作為研究的出發(fā)點卻是女性主義知識范式所獨有的。在這個意義上,女性主義知識范式帶有明顯的“立場論”(standpoint theory)傾向。
立場論并非簡單意指女性主義研究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事實上它已經成為女性主義認識論中具有代表性的、影響深遠的一個流派。多羅西·史密斯、桑德拉·哈丁等人都對此有過著名的論述。史密斯在1992年回應女性主義同行對她的理論的評價時說,她的計劃是建立一種始于女性經驗現實的社會學,這項計劃可以用“女性的視角”、“女性的經驗”、“女性的立場”等詞匯來表達(Smith, 1992)。她相信女性立場存在某種特殊的東西,并試圖把它融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中。這樣一種社會學將人們的經驗和行動的情境與關于社會組織與關系的說明聯系起來,通過對外在于統治機制的女性立場和經驗的分析,揭示影響我們生活的社會統治關系和組織形式。這樣的知識是建立在女性的日常生活經驗基礎上的、世俗的、特殊的、地方性的、從女性自己的身體立場出發(fā)的,不同于官方的那種普遍的、外在的、超地方性的、客觀化的版本。在關于女性主義研究方法的論述中,史密斯還強調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出發(fā)目的并不在于解釋人們的行為,而在于說明日常生活中所鑲嵌的社會組織和權力關系(Smith 1999: 45-46)。
如果說史密斯的立場論更加強調知識的情境性基礎的話,那么哈丁關于立場論的描述則更強調作為研究主體的邊緣人立場的優(yōu)勢所在。哈丁認為知識是社會情境化的,處在不同地位、立場和經驗的人群提供了知識的不同來源。那些處在社會階層頂端的統治群體,由于缺乏審視他們自身優(yōu)勢地位的批判眼光,在見識上反而處在劣勢地位;
而那些處在社會底層的邊緣群體,由于受到壓迫和排斥,反而找到了一個審視和批判主流社會的很好的出發(fā)點。因為邊緣群體提供了特有的需要說明或研究的重要問題,而統治群體往往沒有能力對現有的理念提出質疑,也就是說研究主體的社會情境和立場推進或限制了他們自身的知識生產能力。因而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從女性經驗和立場作為出發(fā)點產生的知識,應該比主流的男性知識更少偏見、更少扭曲、更具有客觀性(Harding 1986; Harding 1991; Harding 1993)。這樣立場論就公開將知識與社會的關系放在了討論的中心,(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試圖對不同社會情境對知識產生的影響做出因果性說明。這意味著它不僅承認社會因素是知識生產過程中難以避免的,而且把社會因素本身看成了知識構成的一個重要來源。
立場論主張傳統的客觀性承諾并不能保證其結果就是社會中立的,政治和文化經常成為囚禁知識的“牢籠”,然而應該看到政治和文化也可以經常充當知識的“工具箱”的角色,促進新視角的產生。因此具有政治和倫理導向的、處于社會情境之中的女性主義研究,往往能夠成功地產生出經驗上更加準確的關于這個世界的說明,從而擴大人類知識的視野。哈丁強調指出,“一個概念框架越表現為價值中立,它就越有可能助長統治群體的霸權利益,越少可能覺察到社會關系的實際狀況。因此我們不需要——事實上也不能——在‘好政治’和‘好科學’之間做出選擇,立場論主張前者可以產生后者”(Harding, 2004)。立場論實際上描繪了一種社會和政治上的劣勢如何可以轉換成一種認識上、科學上的優(yōu)勢,當然這種認知立場上的優(yōu)勢不能視為是被壓迫群體天然具備的。相反,立場是必須通過被壓迫群體的斗爭獲得的,是需要通過科學與政治二者共同努力做出的!芭c自由主義、經驗主義和啟蒙思想不同,對于一種通過努力獲得的立場來說,科學與政治是內在聯系在一起的。權力的獲得要求一種獨特類型的知識,而那樣的知識只有通過政治進程才能產生”(Harding, 2004)。
關于女性主義知識范式的幾點討論
女性主義知識范式的新主張在立場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然而它所遭遇的批判和質疑——無論來自主流學界還是來自女性主義內部——也是最為集中的。可以說女性主義知識范式是伴隨著爭論成長起來的,這種爭論在現代性與后現代性之爭的大背景中獲得了一種空前的意義和機會。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誕生于現代啟蒙運動理想、并浸潤了后現代理念的女性主義,卻同時遭遇了來自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兩邊的批評(Ramazanoglu, 2002),從這些批評與爭論中我們可以條分縷析出女性主義身上所承繼的現代性遺產和愈益明顯的后現代轉向。
1、性別、女性、女性主義:身份的危機
性別在女性主義的修辭中始終是一個最為基本和核心的概念。女性主義批判的起點是將性別區(qū)分為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同時“努力將性別‘去自然化’,并賦予其社會文化的內涵”(Flax, 1987)。對于性別的社會建構性的強調構成了女性主義理論的基本特色,它帶來兩個相互關聯的結果:一是“性別不再被當作一個簡單的中性事實”,而是被看作是在關系中生存的,并且性別關系作為一種統治關系的存在已經被問題化了(Flax, 1987)。也就是說,性別關系構成了女性主義所批判的等級制的社會關系的一種;
二是性別因此也成為用于理解和批判社會政治關系和體制的基本范疇和分析方法,女性主義運用它來說明和解釋人類文化的二元體制和父權制的統治話語,以此達到社會變革的目的。
然而這樣的性別概念和分析方法隱藏著一種潛在的矛盾。首先關于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區(qū)分是建立在女性主義自身所竭力抨擊的二元模式基礎上,與西方傳統中的自然/文化、身體/心智、女人/男人的兩分法隱喻相對應,將性別本身歸于非此即彼的男性話語,因而這種區(qū)分本身受到了后現代主義的攻擊。其次,運用性別作為主要或唯一的社會分析范疇,也受到了一些黑人女性主義者和第三世界女性主義者的批評。他們指出并非所有女人都分享共同的生活條件、經驗和立場,因此并不存在具有普遍意義的、抽象的、統一的所謂女性范疇,只有處在不同生活境況、具有不同經驗立場的支離破碎的(fractured)女性主體。這樣,到了1990年代以后,越來越多的女性主義者強調女性和女性經驗的多元化,強調性別、種族、階級等不同社會因素對于女性的交叉(intersectional)影響,在研究中避免本質主義和普遍主義的趨勢。
然而這種來自后現代主義的對于性別和女性的統一范疇和性別關系在社會結構中的決定性作用的挑戰(zhàn),給女性主義自身的生存帶來了危機。既然沒有統一的性別和女性身份,就沒有統一的女性立場和女性視角,那么女性主義賴以存在的基礎就發(fā)生了動搖,或者說這種基礎和依據是不確定的、可變的。這使女性主義遭遇一種兩難的處境:為防止程式化的女性和性別概念遮蔽了現實社會結構中的不同聲音,必須強調女性生活的多樣性,強調不同階級、種族、宗教和性傾向的女性經驗的差異,這意味著多種女性主義同時并存的合法性,也意味著放棄了與性別主義相對立的整體女性主義的理想;
然而如果保留這種來自啟蒙運動理想的女性主義普遍性追求,強調多樣化的女性生活和經驗的共同點,又有可能因為反映了某種特殊的社會經驗、忽略了其它經驗而造就一種類似于男性統治的新的霸權。
2、知識還是權力,學術還是政治?
女性主義知識范式最常受到的攻擊之一是政治和權力在他們的知識框架中扮演了過于舉足輕重的角色,從而使知識歸于權力、學術混淆于政治而失于偏頗,進而影響女性主義自身在主流學界的立足。這種質疑引出的一個實質性問題是,知識在何種程度上體現出主體的權力,權力又以何種方式轉化為知識?學術與政治的交融究竟是一種正面的因素還是負面的因素?
女性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孤獨的個體嚴格遵循方法論規(guī)則潔身自好就可以完成,而是通過社會構建的、隨歷史不斷變遷的群體成員的共識而獲得,其中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壓迫形式下的群體更有可能具備一種批判的眼光,這種批判的觀點既產生于也建構于主體在他們的生活情境中所經歷的批判性的情感反應(Narayan, 2004)。立場論強調這些被壓迫群體如女性、有色人種、窮人等具備一種“認知上的特權”(epistemic privilege),能夠了解來自他們自身以及壓迫者兩種情境的知識,因而具有獨特的“雙重視界”(double vision):既熟悉統治者群體所在的世界和話語,又熟悉被統治者所在的世界和話語,因而能夠產生批判性的見解和更好、更真實的知識。然而既然知識都是包含偏見的、是受制于不同群體的社會定位和經驗立場的,為何來自女性等邊緣群體的偏見就比來自男性等主導群體的偏見更好、更真實?如后現代女性主義哲學家詹尼·弗萊克斯(Jane Flax)所指出的,“我們不能一邊主張:思想、自我和知識是社會建構的,我們所能知道的依賴于我們的社會實踐和情境;
同時又主張女性主義理論可以揭示永恒的真理。這種可能性已經通過后現代哲學家的解構而受到極端的懷疑”,在這種意義上,“任何女性主義的立場都必然是偏狹的”(Flax, 1987),女性與男性一樣無法免于自己所在的社會經驗的侵害,無法真正從自己所參與的統治關系和文化束縛模式中解脫出來,因此女性作為弱勢和受壓迫群體在認知上的優(yōu)勢從何而來就是難以解釋的。
立場論雖然強調知識的社會情境性和建構性,但是依然主張經驗在知識構成中的重要性,并強調經驗、立場的差異與知識、見解的差異之間的內在關聯。而這很容易導致相對主義的危險:即認為不同群體之間的經驗、見解是無法相互溝通和理解的,這樣實際上也就摧毀了女性主義本身的存在基礎。因為在一些社會情境中,不同種族、階級、宗教和性傾向的女性之間的差異可能比男女兩性之間的差異更加顯著和更具影響力。因此如果承認女性和女性主義的多元化生存,就無法否認不同經驗和立場之間的共同點和溝通存在的可能性與意義,這樣的話有關女性和其他受壓迫群體的認知優(yōu)勢就無法貫徹到底。女性主義的知識范式雖然試圖通過立場論的解說,將女性權力與政治上的劣勢轉化為女性主義知識和學術上的優(yōu)勢,但這樣的嘗試至少是有缺陷的。女性主義試圖打破認知與社會、學術與政治的僵化二分,厘清知識的生產與權力的實踐二者之間的關系,說明女性主義運動的成功如何影響了更大范圍內的女性主義研究的成功,將女性主義的政治與正義目標與知識本身的解放與被解放統一起來。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往往受到了來自兩邊的攻擊而讓自己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
3、建構論與相對主義的陷阱
女性主義主張性別的社會建構性和知識的社會建構性,因此是公開宣稱的建構論者。建構論經常需要面對的是相對主義的指責,然而即使在后現代主義盛行的今天,在學術界這也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稱謂或評價。所以女性主義從一開始就將自己與相對主義嚴格地區(qū)分開來,這當然部分歸因于他們明確的政治訴求,同時也反映了女性主義在知識問題上始終沒有放棄啟蒙時期所描繪的“更好、更正確、更真實”的理念。
女性主義立場論在1980年代形成之初明顯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1990年代以后越來越受到后現代主義的沖擊而表現出更加開放和寬容的姿態(tài)。立場論學者越來越強調知識是情境化和視角化(perspectival)的,強調知識是產生于多樣化的立場的,而這兩條已經成為女性主義知識范式的核心內容。隨著立場論的發(fā)展,女性主義面臨的難題首先是必須考察知識如何可以是情境化的同時又是真實的;
其次是必須考察我們如何可以在承認差異的同時不排除批判主流并堅持可行的女性主義政治的可能性(Hekman, 2004)。這表明女性主義想要解釋女性主義知識的有效性而又把自己從相對主義陣營中擇出來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必須回答許多相應的問題。
哈丁在回應人們的相對主義指責時說,立場論贊成一種歷史的、文化的、社會學意義上的相對主義,而拒絕理性判斷的、認識論意義上的相對主義(Harding, 1991)。也就是說,一方面他們主張所有知識都是社會情境化的,另一方面他們又主張通過批判性的評估來決定哪些社會情境傾向于產生更加客觀的知識。哈丁主張繼續(xù)保留“客觀性”的概念,但是這種客觀性并不宣稱自己為真實的信念或者具有超越歷史的特權,而只是相信從女性生活出發(fā)的研究比始于男性生活的研究可以導向更少偏見、更少虛假和歪曲的社會建構知識。因此立場論試圖在超越歷史的普遍性和絕對的相對主義之間進行調停,形成一種兩極之間的中間立場(Hekman, 2004)。哈丁認為后現代主義與后結構主義放棄了“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的知識目標,而女性主義雖然承認有許多種講述故事的不同方式,但是依然相信從女性立場出發(fā)可以提供一種更好、更真實的故事講述方式。這種辯護的問題在于,為避免落入知識的相對主義,女性主義知識范式又一次落入了他們自身所竭力批判的主流男性知識主張的兩大弊病之中——對文化相對主義的堅持和對認知相對主義的反對恰恰體現了傳統認知與文化的兩分法理念,而對所謂“強客觀性”的追求也正體現了啟蒙運動所推崇的建立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共享的元知識敘事標準的話語主張,這種話語主張在后現代女性主義那里遭到了嚴厲的挑戰(zhàn)。
盡管這樣,女性主義立場論還是對西方知識范式的轉換做出了重要貢獻。用后現代女性主義者蘇珊·海克曼(Susan Hekman)的話說,它挑戰(zhàn)了傳統知識范式中的男性主義真理觀和方法論,建立了一種另類的知識圖景,“構成了與現代主義的一個認識論斷裂”。在它所倡導的新的知識范式中,“既要拒絕知識和真理的普遍定義,也要拒絕其相對定義,而代之以所有知識都是情境化和散漫化的概念”(Hekman, 2004)。因此女性主義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一種社會政治運動或意識形態(tài)的范圍,也不僅僅局限在以婦女或性別為研究對象的狹隘知識領域,而是代表了一種以性別為切入點、挑戰(zhàn)霸權話語、強調多樣性、地方性和情境性的新的知識范式,它所推行的批判性和寬容性并存的方法論取向為女性主義的政治和學術發(fā)展贏得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Abbott, Pamela & Wallace, Claire. 1996.《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臺北:巨流文化出版社。
Acker, Joan, Barry, Kate & Esseveld, Johanna. 1991. “Objectivity and Truth: Problems in Doing Feminist Research”, in Beyond Methodology: Feminist Scholarship as Lived Research, ed. Mary Margaret Fonow & Judith A. Coo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 Leslie Rebecca. 1998. Under the Sign of Hope: Feminist Methodology and Narrative Interpretation.(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ook, Judith A. & Fonow, Mary Margaret. 1986. “Knowledge and Women’s Interests: Issues of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Feminist Sociological Research”, in Sociological Inquiry, 56(1): 2-29.
DeVault, Marjorie L. 1999, Liberating Method: Feminism and Social Research,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Flax Jane. 1987. “Postmodernism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Feminist Theory”, in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12(4): 621-643.
Fonow, Mary Margaret & Cook, Judith A. 1991. “Back to the Future: A Look at the Second Wave of Feminist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Beyond Methodology: Feminist Scholarship as Lived Research, ed. Mary Margaret Fonow & Judith A. Cook.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araway, Donna J. 1988. “Situated Knowledges: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and the Privilege of Partial Perspective”, in Feminist Studies, 14: 575-599.
Harding, Sandra. 1986.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Introduction: Is There a Feminist Method?” In Feminism and Methodology: Social Science Issues, ed. Sandra Harding.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p.1-12.
--------1991. Whose Science? Whose Knowledge? Thinking from Women’s Liv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Rethinking Standpoint Epistemology: What Is ‘Strong Objectivity’?” in Feminist Epistemologies, ed. Linda Alcoff & Elizabeth Potter. Routledge.
--------2004. “Introduction: Standpoint Theory as a Site of Political, Philosophic, and Scientific Debate”, in The 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Reader: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Controversies, ed. Sandra Harding. Routledge.
Haste, Helen. 1993. The Sexual Metaphor. Havester Wheatcheaf.
Hekman, Susan. 2004. “Truth and Method: 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Revisited”, in The 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Reader: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Controversies, ed. Sandra Harding. Routledge.
Keller, Evelyn F. 1985. Reflections on Gender and Scie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Longino, Helen E. 1993. “Subjects, Power, and Knowledge: Description and Prescription in Feminist Philosophies of Science”, in Feminist Epistemologies, ed. Linda Alcoff & Elizabeth Potter, Routledge.
Millman, Marcia & Kanter, Rosabeth Moss. 1975. Another Voice: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Social Life and Social Science, “Introduction”. New York: Anchor Books。
Narayan, Uma. 2004. “The Project of Feminist Epistemology: Perspectives from a Nonwestern Feminist”, in The 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Reader: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Controversies, ed. Sandra Harding. Routledge.
Oakley, Ann. 1981, “Interviewing Women: A Contradiction in Terms”, in Doing Feminist Research, ed. Helen Robert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2000. Experiments in Knowing: Gender and Metho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The New Press.
Ramazanoglu, Caroline. 2002. Feminist Methodology: Challenges and Choices. Sage Publications.
Reinharz, Shulamit.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Dorothy E. 1987a. The Everyday World As Problematic: A Feminist Sociology.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7b. “Women’s Perspective as a Radical Critique of Sociology”, in Feminism and Methodology, ed. Sandra Harding.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2, “Sociology from Women’s Experience: A Reaffirmation”, Sociological Theory, Vol. 10, No.1, Spring.
--------1999, Writing the Social: Critique, Theory, and Investigation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Spender, Dale. 1985. 2nd. Man Made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Sprague, Joey & Zimmerman, Mary K. 1989. “Quality and Quantity: Reconstructing Feminist Methodology”, in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Spring.
Stanley, Liz & Wise, Sue, 1983, Breaking Out: Feminist Consciousness and Feminist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