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孫鳳武:論鄧小平實事求是觀的兩個重要特征與體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要:首倡實事求是的毛澤東終生相信這一原則的偉大力量,但在晚年卻犯了嚴重違背實事求是原則的左傾錯誤,而鄧小平在糾正左傾錯誤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又正是實事求是這一原則。由此不難設定,兩個偉人的實事求是觀,必有某種差別。正是這種差別,表現(xiàn)出了鄧小平理論在哲學世界觀方法論上對毛澤東思想的超越和發(fā)展。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辯證統(tǒng)一和重視“回到出發(fā)點”的辯證運動,是鄧小平實事求是觀的兩個重要特征與體現(xiàn)。

  關鍵詞:理想與現(xiàn)實;
“回到出發(fā)點”

  

  從毛澤東到鄧小平,都多次、反復地闡述了實事求是原則的基本內涵和重要意義。毛澤東首次從《漢書·河間獻王傳》中,將這句古語挖掘出來,賦予了具有現(xiàn)代意蘊而內容更加豐富、更為深刻的含義,用來批判當時流行于黨內的教條主義,并在總結黨成立以來二十余年斗爭歷史的基礎上,通過延安整風,最終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實現(xiàn)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保證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鄧小平在否定那場破壞性極大的“文化大革命”和批評“兩個凡是”的過程中,把實事求是原則提到思想路線的高度,并通過十一屆三中全會所開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chuàng)立了鄧小平理論,實現(xiàn)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里,鄧小平理論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關系是明顯的,甚至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人們不能不進一步思索:首倡實事求是的毛澤東終生堅信這一原則的偉大力量,但在晚年卻犯了嚴重違背實事求是原則的左傾錯誤,而鄧小平在糾正左傾錯誤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又正是實事求是這一原則。由此不難設定,兩個偉人的實事求是觀,必定會有某種差別。這種差別,表現(xiàn)著鄧小平理論在哲學世界觀方法論上對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深入研究鄧小平實事求是觀的特征與體現(xiàn),對于更準確、全面、徹底地領會、運用、發(fā)展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有重要意義的。筆者擬從兩個方面,對此做些探索。

  

 。ㄒ唬

  

  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辯證統(tǒng)一,是鄧小平實事求是觀的一個重要特征與體現(xiàn)。

  馬克思主義者既然是以推翻資本主義舊世界,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新世界為己任的,他們就都是理想主義者,并且是革命的理想主義者。這種革命的理想主義,不但表現(xiàn)在他們的思想信念中,而且表現(xiàn)在他們的實際活動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紀中葉,就善于以深邃的目光觀察宇宙、觀察社會,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等唯物主義者只是停留在直觀地“認識世界”時,就能以在改造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基礎上,提出了“改變世界”的任務;
在大衛(wèi)·李嘉圖等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把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視為永恒不變的秩序時,就能以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及其歷史暫時性;
在羅伯特·歐文等社會主義者只是詛咒資本主義的陰暗面,描繪未來社會主義的美好圖景,限于向上層社會“呼吁”、“示范”時,就能以指明實現(xiàn)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工人階級組織起來進行革命斗爭,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他們曾激烈地批判過同時代的一些德國庸人的狹隘性,以及只顧眼前,消極適應現(xiàn)實的“客觀性”,弘揚了崇高的理想主義。⑴列寧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當企圖“修正”馬克思主義的伯恩斯坦等馬克思主義者注目于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在表面上的“社會和平”時,就銳敏地發(fā)現(xiàn)無產階級的革命風暴即將到來;
在二十世紀初葉歐洲帝國主義戰(zhàn)爭即將爆發(fā)和已經爆發(fā),而自命為“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考茨基、普列哈諾夫等人顯得束手無策,甚至陷入了護國主義、社會沙文主義的泥坑而不能自拔時,就大膽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zhàn)爭為國內革命戰(zhàn)爭”的策略,并勝利地領導了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列寧在革命活的初期,就注意弘揚革命的理想主義,曾無情地嘲笑過當年俄國的資產階級“解放派”,譏諷這些人所鼓吹的“現(xiàn)實主義”是“爬行的現(xiàn)實主義”。⑵毛澤東在青年時代是懷著拯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的抱負,而走上革命道路的。他在參與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黨后,與全黨同志一起,經歷了千難萬險,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努力奮斗,終于在二十世紀中葉,使中華民族得到了解放,并馬不停蹄地走上了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革命的理想主義是貫穿于毛澤東一生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對革命隊伍內部的右傾機會主義、投降主義抱有強烈反感的原因所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的革命理想主義,并非某種外在的、無端的愿望、空想,而是源于對客觀現(xiàn)實的發(fā)展方面、能動方面的清醒認識,他們的理想是“未來的現(xiàn)實”。由是,與那些只憑良好的革命愿望行事的人不同,他們注重對社會現(xiàn)實的調查研究,在這個意義上又可以說,他們都信奉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并努力使之與革命的理想主義辯證地統(tǒng)一起來。馬克思在恩格斯的幫助下撰寫《資本論》時,利用了當時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各種數(shù)據(jù),以及一千余種有關書刊,正是在研究了極為翔實的現(xiàn)實資料的基礎上,才能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發(fā)生、發(fā)展、滅亡的規(guī)律。他們在參加實際斗爭時,注意對現(xiàn)實的政治關系、客觀環(huán)境的考察,從而能以揭示出剛剛發(fā)生的政治事件的實質,并提出較為恰當?shù)亩窢幉呗,避免了陷入盲動主義。例如在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他們雖曾一度猶疑過,但在認真研究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形勢后,決定不再返回大陸“繼續(xù)革命”,并同共產主義者同盟內部不承認革命已經失敗,鼓吹“重返大陸繼續(xù)革命”的維利!撑鍫柮半U主義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列寧在流亡國外期間,利用伯爾尼、蘇黎士等地的圖書館和歐州各國報刊上提供的大量資料,在帝國主義戰(zhàn)爭打得火熱之時,撰寫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揭示了帝國主義即將滅亡的命運。列寧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注意研究“革命形勢”及其變化,盡量避免陷入“革命幻想”之中。他在二十年代前后,批評了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所犯的“幼稚病”和“小資產階級的革命主義”,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澤東在建黨初期,就注意對中國社會各階的經濟狀況和政治態(tài)度,進行深入、具體地分析,這是他能以對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錯綜復雜關系及時做出正確判斷,特別能以多次把黨從左傾錯誤所造成的危險境地中挽救過來的重要原因。他在一些哲學著作、政治著作、軍事著作和諸多講話中所反復強調的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fā)等要求,已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熟悉的格言。

  無可否認,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包括領袖人物在內,人們常常不自覺地將理想與現(xiàn)實割裂開來,而在革命理想主義的重壓下,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受到抑制,致使左傾錯誤在相當廣的范圍內和相當長的時間中,成了危害革命事業(yè)的頑癥。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紀中后期,對歐洲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弊病做了深刻、中肯的批判性分析,但又過早地做出了“私有制的喪鐘”就要敲響了的予言;
他們在對1848年歐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估計上,也一度犯過急性病。列寧在對二十世紀初葉帝國主義的特征進行了科學分析的同時,又過快地估計了帝國主義滅亡的過程;
他在十月革命后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的政策和推進世界革命的舉措中,夾帶著明顯的急于求成的情緒,導致了出現(xiàn)例如喀瑯斯塔得叛亂和紅軍兵敗華沙城下的不利后果。毛澤東晚年所創(chuàng)立和奉行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理論和政策,嚴重地脫離了中國和世界的實際,導致了例如“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這樣嚴重的惡果和對所謂“世界革命形勢”的某些錯誤判斷。在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特別是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的過程中,鄧小平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⑶P139于是,他便著力于把革命的理想主義與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結合起來。人們知道,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一樣,鄧小平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主義精神,正是這種精神的驅使,他能以在經歷多次坎坷,在黨內被第三次“打倒”之后,以七十三歲高齡復出,勇敢地擔負起率領全黨繼續(xù)前進的重任。在新的歷史時期中,他要求全黨和全國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還特別指出:“我們最強調的,是有理想。”⑶P190鄧小平努力使這種理想扎根于現(xiàn)實之中,成為對現(xiàn)實的合理超越。他帶領全黨對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深入、廣泛地調查研究,從而肯定了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階段從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時算起約一百年或更長一些時間。在此基礎上,制定了黨在這一階段的基本路線。與此同時,他又帶領全黨對世界形勢進行了深入、廣泛地調查研究,從而肯定了和平與發(fā)展已成為時代的主題,予言了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出現(xiàn),這就使建國以來我們所奉行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在更加堅實、可靠、穩(wěn)固的基礎之上。二十余年的成功實踐,已經清楚地表明了鄧小平的這種革命的理想主義與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辯證統(tǒng)一的方法論的巨大威力。

  從歷史上看,把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統(tǒng)一起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類理性有這樣的弱點:“顧此”往往要“失彼”。人類為了發(fā)展,不能沒有理想,但人類在熱情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時,常常沉醉于其中而缺乏對現(xiàn)實的審慎態(tài)度,從而難以實現(xiàn)理想,F(xiàn)代著名的英國哲學家羅素看到了人類理性的這一弱點,在談到古希臘的“酒神”巴庫斯時,說了這樣一段話:“人類成就中最偉大的東西大部分都包含有某種沉醉的成分,某種程度上的以熱情來掃除審慎。沒有這種巴庫斯的成分,生活便沒有趣味;
有了巴庫斯的成分,生活便是危險的。審慎對熱情的沖突是一場貫穿全部歷史的沖突。”⑷可見,如何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找到一個恰當?shù)穆?lián)結點,并象黑格爾、馬克思、列寧這些辯證法大師曾論述過的那樣,“時而突出這一個,時而突出另一個”,而又不使這種“突出”變得孤立和僵化,是需要人們認真加以思索的。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人們普遍重視經濟建設及其實際成效的情況下,及時提醒全黨同志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而這“三講”又服務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這為人們如何做到“結合”、“統(tǒng)一”,樹立了典范。我們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在實踐活動中,要善于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搭起“由此及彼”的橋梁,在強調某個方面時,應當保持必要的彈性和張力,以便在恰當時機過渡到另一個方面。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實事求是的原則,從而做好各項工作。

  

  (二)

  

  重視“回到出發(fā)點”的辯證運動,是鄧小平實事求是觀的又一特征與體現(xiàn)。

  列寧在評述拉薩爾關于赫拉克利特哲學思想的一本書時指出:“無論天體運動,或機械運動(地球上的),或植物和人的生命——它們都不僅把運動的觀念,而且正是把回到出發(fā)點的運動即辯證運動的觀念灌輸?shù)饺祟惖念^腦中。”⑸應該說,這一原則是為黑格爾首創(chuàng)而為馬克思用唯物主義世界觀加以改造過了的,是唯物辯證法的生動體現(xiàn)。當年,馬克思在由信奉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轉向信奉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并迅即超越費爾巴哈的過程中,一反青年黑格爾派哲學家們只在觀念領域中打圈子,熱衷于爭論所謂“實體”和所謂“自我意識”的作用的唯心主義習性,而毅然投身到《萊茵報》為勞動者的物質利益而斗爭的洪流中去了。他和他那同樣重視物質利益的朋友恩格斯一起注意到,歷史上的革命家歸根結底都是以物質利益為出發(fā)點,追求人類解放的!叭藗兪紫缺仨毘、喝、住、行,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⑹這個事實看來很簡單明了,但卻被已往那些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們忽略了。正是抓住了人生的這個出發(fā)點,馬克思和恩格斯終于創(chuàng)立了嶄新的唯物史觀,使人們對種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的認識,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列寧的一生,是同為無產階級和其它勞動群眾的解放這個總目標直接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經常提出“對誰有利”的問題,告誡革命者要“從任何一種有關道德、宗教、政治和社會的言論、聲明和諾言中揭示出這些或那些階級的利益!雹嗣珴蓶|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始終把“為人民服務”做為一切行動的出發(fā)點,并以此來制定黨的總路線和總政策。他憑借自己豐富的斗爭經驗銳敏地發(fā)現(xiàn),共產黨人有時會熱衷于黨的具體路線和具體政策,卻忘記了它們是從黨的總路線和總政策中派生出來的,而“如果真正忘記了我黨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我們就將是一個盲目的不完全清醒的革命者。”⑻很明顯,這里的“總路線和總政策”相對于具體路線和具體政策來說,具有“出發(fā)點”的意義。

  無可否認,人們容易把已經形成的思想觀念、思維定勢固定下來,常常拘泥于手段而忘記了目的,局限于派生而遠離了始原,(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應付于眼前而忽略了長遠,熱衷于策略而丟掉了戰(zhàn)略。現(xiàn)代心理學和認知科學進一步指明了人類理性所具有的這一弱點:人的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之間,既具有內在的一體性、一致性和協(xié)調機制,又充滿著矛盾、錯位乃至沖突。人們往往由于感情沖動而不顧理智的呼喚,“小不忍而亂大謀”;
人們有時把目的急功近利化而離開了總的目標,有時卻浸在理性主義的冰水之中而失去感性的光輝和原動力。單就人的理性認識來說,主體在用概念和判斷揭示客體諸多屬性的過程中,由于經過不斷擴張的橫向運動和不斷深化的縱向運動,經過反復的肯定與否定,取舍與重組,便蘊涵了背離概念和判斷原有含義的可能。而當認識在某一環(huán)節(jié)上停留下來并凝固起來,這種可能就會變成現(xiàn)實。這種弱點,在馬克思主義者那里也往往難以避免。列寧這位辯證思維的大師,有一次就談到了自己并非總能輕易把握住“回到出發(fā)點”的辯證運動。他在用“爭取面包”來比喻革命的根本目的時說:“關于面包,我這個沒有挨過餓的人還沒有想到過。面包對于我來講自然就象是寫作的副產品一樣。要運用極其復雜的辦法,通過政治分析,思想才會接近爭取面包的階級斗爭。”⑼在這方面的教訓,莫過于我黨自五十年代后期起所犯的左傾錯誤了。本來,黨領導人民搞階級斗爭是為了改變不合理的生產關系并建立新的生產關系,而建立新的生產關系又是為了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發(fā)展生產力歸根到底又是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考慮到“出發(fā)點”本身具有相對性這一辯證特性,也可以概括地說,我黨所領導的階級斗爭和變革生產關系的斗爭,是服務于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以便最終為人民造福這一“出發(fā)點”的。但是,在左傾錯誤思想的指導下,出現(xiàn)了為搞階級斗爭而搞階級斗爭,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資產階級做為一個階級已被消滅的情況下,仍要“以階級斗爭為綱”,甚至到無產階級政黨內部去搜尋“黨內資產階級”這種反常行動;
出現(xiàn)了為變革生產關系而變革生產關系,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已基本消滅的情況下,仍去追求“一大二公”,“割資本主義尾巴”這種過激做法。甚至在抓生產時,也出現(xiàn)了為生產而生產,不管社會是否需要和群眾是否需要這樣一種生產與消費脫節(jié)的問題。

  鄧小平較早地體悟到了左傾錯誤所造成的嚴重損害,對于“回到出發(fā)點”這一辯證的思維方式給予了特別的重視。在六十年代初總結“大躍進”的教訓時,他曾引用過四川的一句諺語:“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雹卧诟母镩_放初期總結前二十年社會主義歷程的教訓時,他動情地說:“搞了二十多年還這么窮,那要社會主義干什么?”他明確指出:“革命是要搞階級斗爭,但革命不只是搞階級斗爭。生產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從歷史的發(fā)展來講是最根本的革命!雹显诟母镩_放深入發(fā)展的關鍵時刻,他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改進自己的思維方式,“換腦筋”,而重要之點便是牢記黨的一切活動的“出發(fā)點”。在那有名的視察南方的講話中,他提出了判斷某項政策、某項工作的是非標準:“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雹牵校常罚簿褪钦f,某項政策、某項工作就其“本身”來說,似乎有千條萬條“理由”,但如果違反了三個“有利于”這一“出發(fā)點”,那也是不正確的。正是運用了“回到出發(fā)點”這一辯證的思維方式,鄧小平便能以在社會實踐中,科學地鑒別、取舍在人們中間,包括馬克思主義者中間多年來形成的各種觀念。例如,他大膽地摒棄了多年來形成的似乎是天經地義、不可變易的對“社會主義”的片面理解,科學地闡述了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從而創(chuàng)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在全黨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開創(chuàng)黨的建設的新局面的過程中,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中國共產黨人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觀點。這就是說,中國共產黨人正在從事的工作盡管是極其多樣、千頭萬緒的,但都要體現(xiàn)出這“三個代表”來,都不能離開這個根本的“出發(fā)點”。當然,如果對這“三個代表”進行結構性分析,我們還可以說: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歸根結底是指向于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而這又是同中國共產黨章程所規(guī)定的中國共產黨人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應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完全一致的。這種重視“回到出發(fā)點”的辯證的思維方式,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已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當代著名的美國社會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曾談到了流行于西方社會的所謂“形勢法則”,意思是要人們不斷地向自己提出“你到底從事的是什么行業(yè)?”⑿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說,要求人們緊盯住自己活動的總目標,對于服務于這個總目標的具體做法,則不可固守,而要善于隨著形勢的變化做相應的改變。我們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在實踐活動中,要善于運用“回到出發(fā)點”這一辯證的思維方式,緊緊抓住“出發(fā)點”這個最大的實際,來規(guī)范、鑒別和矯正自己的決策與行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實事求是的原則,從而做好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篷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6

  ⑵列寧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15

 、青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攘_素·西方哲學史(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39

 、闪袑帯ふ軐W筆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98

 、蜀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4

 、肆袑庍x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46

 、堂珴蓶|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11

 、土袑庍x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5

 、伪∫徊āと舾芍卮鬀Q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1085

 、相囆∑轿倪x(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0、311

 、心嗡贡忍亍ご筅厔荨け本褐袊鐣茖W出版社·1984·83

  

  On the two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incarnations of Deng Xiaoping"s outlook 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Sun Feng-wu

   (Hulunbeier College of the CPC, Inner-Mongolia, Zhalantun 162650,China)

  Abstract:Mao Zedong who first advocate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firmly believed the great power of the principle all his life.But in his later years, he made"Left" mistakes which seriously violated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However, Deng Xiaoping used just this principle in the course of correcting "Left" mistakes. Therefore,it"s not hard to conclude that there must be cert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eat leaders" outlooks 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It is these differences that showed that Deng Xiaoping Theory had surpassed and developed Mao Zedong Thought in philosophical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idealism and realism and the dialectical movement of "valuing the returning to the starting point" are two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incarnations of Deng Xialping"s outlook 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Key words: idealism and realism;returning to the starting point

   (載<鄧小平理論研究>2002.1期).

相關熱詞搜索:實事求是 特征 體現(xiàn) 兩個 孫鳳武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