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虹:現(xiàn)代社會的批判與重建——社會學的誕生與西方社會建設理論的緣起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 要:社會學是傳統(tǒng)社會發(fā)生斷裂或所謂“現(xiàn)代性”的產(chǎn)兒,這一知識體系的出現(xiàn)是西方知識界對因工業(yè)文明和民主政治而導致的舊制度的崩潰所產(chǎn)生的秩序問題的一種反應,這決定了社會學與現(xiàn)代社會的重建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lián)系。從一開始,這一重建工作就從理論和經(jīng)驗兩個層面獲得了推進,而第一代社會學家還從不同的學術路徑出發(fā),就社會建設提出了不同的理論范式。這些理論既影響到西方社會建設的進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賦予西方社會學以保守和改良性質。
關鍵詞:社會學;
社會秩序與社會重建;
社會建設理論
誕生于19 世紀中葉的社會學是傳統(tǒng)社會斷裂的直接結果,或者說,是因傳統(tǒng)社會斷裂而生的所謂“現(xiàn)代性”的產(chǎn)兒!1〕社會學乃至整個社會科學所以會出現(xiàn)在19 世紀的西方,是因為此前幾百年以來開始出現(xiàn)的全新的社會生活和組織模式,導致了歐洲傳統(tǒng)的社會秩序發(fā)生了有史以來最為劇烈的變化,而“急劇的社會變遷..有可能提高人們自覺地反復思考社會形式的程度”。〔2〕從這樣的意義上說,社會學的誕生不過是西方知識界對因工業(yè)文明和民主政治而導致的舊制度的崩潰所產(chǎn)生的秩序問題的一種反應而已。將秩序和整個社會的重建視為自己的學科目標,決定了社會學從一開始就與西方社會建設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lián)系,而社會學理論從某種意義上如劉少杰所說,也就是社會建設理論!3〕
一、傳統(tǒng)社會的斷裂與社會學的誕生
“社會學因轉型而誕生,這種轉型是指從先前社會生活方式的特征,急轉成為西方工業(yè)化的社會秩序”!4〕吉登斯所以會將“變遷中的世界”視為現(xiàn)代社會學關注的最為重要的主題之一,是因為在他看來,社會學本身就是這種變遷的產(chǎn)兒。因為這種變遷,西方在19 世紀前的幾個世紀中,出現(xiàn)了瑞澤爾所說孕育了西方社會學的六大社會力量,即政治革命、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的興起、城市化、宗教改革以及科學的成長;
〔5〕同時也出現(xiàn)了斯溫杰伍德所說的人數(shù)不多但十分重要的中產(chǎn)階級閱聽人;
〔6〕而“這些變遷的核心就是18 和19世紀歐洲發(fā)生的‘兩次大革命’”,〔7〕即法國的政治革命和英國的產(chǎn)業(yè)革命。
進一步,我們可以將上述林林總總的變化歸納為三個主要的方面:這就是發(fā)生在18 和19 世紀的兩次大革命、現(xiàn)代科學的成長,以及在革命和科學的雙重影響下歐洲發(fā)生的急劇的社會變遷。這些變遷既造成了歐洲傳統(tǒng)社會的斷裂,也促進了吉登斯所說的現(xiàn)代性的成長。
作為現(xiàn)代社會變遷之核心的兩次大革命,即爆發(fā)于1789 年并橫亙于整個19 世紀的法國大革命和源于18 世紀的英國、到19 世紀中葉在西方各國普遍完成的工業(yè)革命,對整個西方世界現(xiàn)代化的影響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它們對社會學的產(chǎn)生則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法國大革命不僅是一場推翻封建制度和神權政治,從而為法國資本主義登場開辟道路的政治革命,同時也是整個近代社會變革的象征;
但從直接的淺表層面上看,社會學的出現(xiàn)最初則是對法國大革命及革命造成的舊社會秩序崩潰后果的消極回應。正是這一點,造就了我們后面將要討論的社會學中的保守主義傳統(tǒng)。同法國大革命相比,社會學從源自英國的工業(yè)革命中汲取的力量則更多是正面的。尤為重點的是,工業(yè)革命并不是一個單純的事件,而是西方世界從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轉型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各種相互關聯(lián)的因素的一次大推進。正是這次大推進,造成了大批農民離開土地進入工業(yè)體系、進入城市;
同時,伴隨著大工業(yè)的要求,現(xiàn)代分工體系和科層制度也隨之出現(xiàn),以市場為中心的整個資本主義體系開始確立。我們完全可以說,工業(yè)化不僅是促成西方社會學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也是現(xiàn)代社會賴以形成的前提條件,是所謂“現(xiàn)代性”的孵化器。
與法國政治革命和英國工業(yè)革命相伴隨的,是自哥白尼起到達爾文止的近代西方的科學革命。而這些革命相互間也有著不可低估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社會和政治革命所引發(fā)的變遷,孕育了看待世界和獲得知識的新觀點和新方法;
另一方面,這種新觀點和新方法反過來又推動或加速了社會與政治革命。其實,這兩類革命的聯(lián)系還不止于此。伯納德·科恩說的好:“科學革命和政治社會革命共同具有的另一特征就是信仰的轉變”!8〕正是在近代科學革命的過程中,以經(jīng)驗資料的積累和分析為特征的實證主義方法,取代了將超自然的啟示和以往的傳統(tǒng)作為知識和真理的主要來源的信念。到19 世紀為止,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的西方科學革命不但帶來了技術的進步,而且還啟發(fā)人們將科學方法論的使用領域擴展到人類自身和社會領域,而這正是社會學出現(xiàn)的方法論前提。
盡管革命和科學構成了西方社會學產(chǎn)生的基礎,但是真正促成其呱呱墜地的直接因素卻是作為革命和科學進步之結果的急劇的社會變遷和現(xiàn)代社會的出現(xiàn)。正是在革命和科學的雙重推動下,西方社會開始并很快完成了其從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轉變,這場轉變摧毀了舊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不但造成了工業(yè)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地理上的探索和殖民地的擴張,而且也帶來了階級結構的變化、都市化、宗教變遷,以及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過,這場大變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工業(yè)革命在建立資本主義體系的同時,也摧毀了城市中的封建行會和農村中的莊園經(jīng)濟,并造成了小手工業(yè)者和農民的大批破產(chǎn),成為無家可歸的無產(chǎn)者;
都市化既造就了中產(chǎn)階級,促成了市民社會的形成,也帶來了擁擠、貧困、污染、噪聲和犯罪等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
宗教變遷既除去了對人類精神生活的傳統(tǒng)束縛,也帶來了精神世界的坍塌和價值觀念的紊亂?梢哉f,正是變遷帶來的這些消極和負面的影響,使得人們對秩序的尋求,進而對建立一門致力于恢復秩序、重建社會的社會科學的需求突顯出來,而社會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二、理論探索與經(jīng)驗研究:社會建設的雙重動力
從一開始,在社會學的先驅者們那里,恢復秩序和重建社會的努力就是在理論和經(jīng)驗兩個層面上展開的。倡導實證主義的孔德在締造社會學之初,就賦予了這一學科以鮮明的經(jīng)驗研究品質。它要求社會學家必須利用第一手的經(jīng)驗資料論證假設、建構理論,而不能單憑抽象的思辨活動對社會作形而上學的推演。
不過,社會學的經(jīng)驗品質的形成,或者說理論社會學和經(jīng)驗社會學研究的結合并不始于這一學科的初創(chuàng)時期。盡管孔德提出了用實證手段來研究社會的設想,但他本人并沒有進行過任何現(xiàn)代意義上的經(jīng)驗研究,他的主要任務還是借助自然科學的觀察與預測的手段,推演、建立有關人類社會發(fā)展歷程的宏觀理論。因為在孔德眼中“, 唯有全面重建才能結束現(xiàn)代重大危機,這種重建工作,從精神角度而言主要在于建立一門足以適當解釋一個人類歷史的社會學理論”!9〕
受孟德斯鳩、盧梭等人的啟蒙主義和伯納爾、梅斯特爾等人的傳統(tǒng)主義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孔德的社會學理論體現(xiàn)了對進步和秩序的雙重追求。就啟蒙主義的影響而言,孔德和他同時代的其他法國知識分子一樣,相信理智和進步,相信人性具有可完善性的特點,同時也相信憑借科學的作用能夠發(fā)現(xiàn)自然和社會秩序的規(guī)律性并做出相應的預見。為此,他將人類思辨和社會發(fā)展過程分為神學階段、形成上學階段和實證階段。而就傳統(tǒng)主義的影響而言,孔德和那些貴族思想家一樣,對推翻了教權和王權、推翻了既存秩序的法國大革命充滿了恐懼與不滿,他感受到當時的社會確實受到了政治、社會、道德乃至學術方面的混亂狀態(tài)的威脅。如此,傳統(tǒng)主義者鼓吹的社會秩序也成了他最為關注的主題。而到了晚年,孔德向人道宗教的轉向事實上也是為了尋求社會穩(wěn)定、重建社會秩序。因為孔德一向認為宗教是社會秩序的基礎、是人類行動的指導。因為宗教能夠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情感上的聯(lián)系、克服個人的自私自利及對社會的離心力,并在人類生活中倡導利他主義。
在孔德之后,盡管其他經(jīng)典社會學家們提出的理論各異、所作的努力不同,但究其根本都是對人類尤其是歐洲文明在整個19 世紀和20 世紀之初所遭遇的社會危機做出的回應。幾乎沒有哪個社會學家是耽于個人幸;騻人享樂的自利主義者。即便是斯賓塞這樣的擁護自由放任的經(jīng)濟政策的個人主義者,也強調作為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個人應該也必須相互依賴,以維護社會的生存。因此,經(jīng)典社會學家們無論在何種個人生活境況下,都首先堅持以自己的方式來回應歐洲文明當時所遭際的社會和文明危機:馬克思和迪爾凱姆意識到他們生存的時代是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但他們又都對未來抱以樂觀主義的態(tài)度。馬克思描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無序和崩潰的必然性,但他也設想將有一種更為人道的社會體系的誕生,并解決在資本主義社會無處不見的物化和異化現(xiàn)象;
迪爾凱姆則相信,“工業(yè)主義的進一步擴張,將建立一種和諧而完美的社會生活,并且,這種社會生活將通過勞動分工與道德個人主義的結合而被整合”!10〕和馬克思、迪爾凱姆不同,滕尼斯、齊美爾、帕雷托特別是韋伯,則以悲觀主義甚至絕望的心情來對待上述危機。在韋伯眼中,現(xiàn)代西方世紀正在面臨一個巨大的悖論:在這里,人類社會要想取得任何物質方面的進步和擴張,都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個代價就是與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天然不容的科層制“鐵籠”的不斷擴張。為了打破理性化和科層制造就的“鐵籠”,他在“以政治為業(yè)”和“以學術為業(yè)”的講演中,都呼吁能夠培養(yǎng)出具有政治或學術使命的政治家和科學家,以對抗社會生活中日漸理性化和科層化的趨勢;
〔11〕但是,由于這些政治家和科學家本身又都是理性化過程的一個方面或某種產(chǎn)物,失望的韋伯也只能向宗教尋求重建社會的良方。在他看來,能夠將社會生活中各種理性成分綜合在一起的因素,是將經(jīng)濟成就提高到宗教使命高度的基督教新教。
理論探索只是社會批判和重建的一個方面,與此同時甚至更早,作為重建的另一個方面的經(jīng)驗社會研究也在歐洲各國積極開展起來。其實,遠在孔德提出“社會學”這一名詞之前,經(jīng)驗研究就同“政治算術”、“社會物理學”一起,出現(xiàn)在17- 18 世紀的英國和法國,以后又擴展到德國和美國。這些由政府官員、慈善家、醫(yī)生、教師、企業(yè)經(jīng)營者、社會名流以及獨立從事研究的科學家完成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 對貧困、健康、賣淫、犯罪等社會問題的研究;
(2) 對監(jiān)獄、貧民院、醫(yī)院等處理各類社會問題機構的研究;
(3)致力于改進政府工作、了解工農業(yè)發(fā)展狀況,以及反映人口、移民和教育費用的調查分析與統(tǒng)計報告等!12〕這些研究不僅有著明確的經(jīng)驗取向,而且其研究者也大都致力于通過影響立法等手段,改善實際的社會發(fā)展進程。
英國經(jīng)驗研究的開展,在相當程度上與英國的改良主義和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傳統(tǒng)有關。在整個19 世紀甚至更早,改良主義者和改革家們對社會研究的需求占了主導地位,而統(tǒng)計學家在社會科學家中更是一枝獨秀。他們對建構社會學理論缺乏興趣,但他們將經(jīng)驗社會研究視為改革和立法的必要準備。在這些改革家的眼中,社會問題的原因不在社會的宏觀結構,而在社會個體的不適應。為此,他們進行了大量的以收集個體統(tǒng)計資料為特征的調查研究,并成為廣泛開展的改良主義運動的一部分。其中,英國曼切斯特的統(tǒng)計學家對流行病的調查、布思和朗特里對貧困的調查,都不僅促進了經(jīng)驗社會研究的發(fā)展,而且直接影響到19 世紀末20 世紀初英國的環(huán)境和醫(yī)療條件的改善,以及養(yǎng)老金、失業(yè)補助和最低工資法的通過。
1830 年后,法國的經(jīng)驗研究也受到急速發(fā)展的工業(yè)化以及由此而生的社會問題的增長的雙重推動而興盛起來:路易·威廉出于對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關心,研究了紡織企業(yè)工人的身體與生活狀況;
而礦山工程師弗里德里克·勒·普累則和孔德一樣“, 都在探討如何建構和重建社會秩序,并且都依賴通過經(jīng)驗知識獲得解決之道”!13〕為此,他研究了300 個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不同階層的家庭,并且看到了在工業(yè)化和都市化浪潮下,家庭開始表現(xiàn)出的不穩(wěn)定趨勢。稍晚一些,從19世紀中葉起,德國的經(jīng)驗研究也開始發(fā)展起來。比如,因為深信“如果醫(yī)學要擔負起它的偉大使命,就必須干預政治和社會生活”,病理學家魯?shù)婪颉ね柣舴蛟?848 年的社會改革激進綱領中,就提出了有關預防流行病的積極建議;
〔14〕身為普魯士統(tǒng)計局長的恩格爾則通過對凱特勒和勒·普累收集的工人家庭的收支資料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恩格爾定律”;
而包括馬克斯·韋伯和滕尼斯在內的德國社會政治學會的教授們更是對社會改革、社會工程和社會立法都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的研究推動了理論社會學和經(jīng)驗社會研究的結合。
經(jīng)驗社會研究及其和理論社會學最完美的結合是在美國實現(xiàn)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結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半個多世紀里,恰逢美國經(jīng)歷快速的都市化、工業(yè)化,與此相伴的是日益增多的移民、城市和勞工問題。信托和壟斷資本的增長、前所未有的范圍內的貪污腐敗、大面積的勞工和農民的騷動引發(fā)的長期的和暴力性的罷工、勞資沖突..,構成了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美國社會的獨特風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xiàn)了強有力的并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改革運動,以及由此派生的各種旁支末流,諸如新教的社會福音運動、進步主義、新聞界的揭丑運動、地方改革者團體、慈善和罪犯改造運動、社會福利運動以及民粹派運動等等。在聲勢浩大的改革與重建運動中,大批的社會工作者、調查研究人員、行政人員和慈善家急切希望進入高等學校深造,獲得學位提高職業(yè)聲望;
加之這些改革者信奉的改良主義和當時占主流地位的自由競爭的信念和社會達爾文主義格格不入,他們也希望從學院里為改革運動獲得科學的正當性。面對這一切,早期美國社會學家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滿足社會的行政和意識形態(tài)需求的重任。美國在世界上建立最早的兩個社會學系,芝加哥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學系,在當時都開始與外部社會發(fā)生了密切的聯(lián)系:“芝加哥社會學系,除了W. I. 托馬斯外,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在學術上都不是出類拔萃的,因為它的重點在社會問題,以及為社會改革者和社會工作者進行假期培訓上;
”〔15〕而吉丁斯領導的哥倫比亞社會學系也表現(xiàn)出了同樣的務實傾向,系里“要求學生收集紐約慈善協(xié)會的報告,然后通過制作統(tǒng)計表和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這些報告進行‘科學加工’,以此作為他們未來社會工作生涯的一部分”!16〕這樣,在美國,社會學的經(jīng)驗研究不僅促進了社會改革和重建,它還促進了“社會改革者和學院社會學家之間的獨特聯(lián)盟,填平了理論社會學和經(jīng)驗研究間的鴻溝,實現(xiàn)了理論和社會研究之間需求的相互強化”!17〕
三、社會學的理論范式,或社會建設的基本路徑
在現(xiàn)代社會學100 多年的歷史上,無數(shù)社會學家都曾苦思冥想、殫精竭慮,嘗試著提出各種概念和假設、建構理論,去解釋因現(xiàn)代性的出現(xiàn)而發(fā)生變遷的人性和社會秩序,以圖影響人類社會的走向、為社會重建找到大道通途。自1970 年美國科學史家托馬斯·庫恩出版《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之后,社會學家也將“范式”( Paradigm) 的概念用來解釋社會學領域觀點各異的理論流派。最先使用“范式”概念的美國社會學家瑞澤爾,在《社會學:一門多重范式的科學》(1975) 一書中,他明確將社會學中各種流行的理論劃分為三種基本的不同范式:社會事實范式、社會釋義范式和社會行為范式;
〔18〕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提出,在由馬克思開創(chuàng)的社會批判理論同樣具有社會學范式的基本資質。因此,可以通過宏觀- 微觀和自然主義- 人文主義兩對理想類型,將形形色色的社會學理論劃分為圖1 所示的四種理論范式。與宏觀- 微觀的理想類型相關的方面,涉及社會學家們對人性和社會秩序及相互關系所持的基本看法:主張社會學應該將宏觀過程的研究放在首位的學者,會認為社會秩序是制約人性或人類行為的突生(emergent) 現(xiàn)實;
而主張社會學應該將微觀過程的研究放在首位的學者,則認為社會秩序或社會結構是人性的“復述”,或者說是由人類行為建構起來的。與自然主義—人文主義的理性類型相關的方面,涉及社會學家研究人性或社會秩序時的基本策略或研究路徑:主張自然主義的學者,將社會事實或人的行為視為物,因此在他們眼中社會學是一門與自然科學一樣的科學;
而主張人文主義的學者,認為人和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有著本質的不同,其中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人能夠將意義或價值附著在其所遇事物之上,因此,可以將社會現(xiàn)實或社會秩序視為由人的有意義的行為建構起來的。如果我們熟知孔德的那句名言“科學是為了預見,而預見是為了獲取力量”,那么在一定的意義上就可以說,這四種主要的范式不但是社會學家對人性和社會秩序的解釋模式,也是他們進行社會批判和社會建設的基本路徑。
社會事實范式包括了結構功能主義和社會沖突論兩種最為流行的理論流派,它們都強調社會結構對個人行為的約束及影響,區(qū)別只是在于前者著重社會事實之間的聯(lián)系和秩序,后者則著重社會事實間的沖突和無序。社會事實范式受到近代自然科學尤其是物理學和生物學的影響,在孔德和斯賓塞倡導的實證主義大旗下,試圖借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社會現(xiàn)象,使社會學成為尋求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法則的“探測儀”。在孔德之后,迪爾凱姆將具有外在性、強制性和普遍性特征的社會事實作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通過確定社會事實必須根據(jù)社會事實來解釋的社會學主義原則,將孔德倡導的實證主義真正落實到了實處。同時,像孔德一樣,迪爾凱姆也十分關注將個人與社會相維系的“社會團結”,并將群體成員共享的價值觀和道德規(guī)范視為社會團結的基礎。社會團結從機械向有機的方式的轉變,帶動了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轉變。盡管迪爾凱姆不像孔德那樣對傳統(tǒng)秩序的崩潰和現(xiàn)代社會的到來驚恐萬狀,但在欣喜之余他同樣看到了因社會轉型而造成的對社會團結的威脅,包括分工的強制性特點、社會分工的過度化以及極端個人主義的蔓延等等。為此,他和孔德一樣,自覺承擔起了重建社會道德和社會秩序的重任,希望社會轉型及由此帶來的包括傳統(tǒng)宗教在內的價值觀和道德規(guī)范的消失,不要導致社會團結的消失,因為我們完全可以“將迄今為止我們賦予神的巨大感激之情賦予社會”。〔19〕
同結構功能主義相比,社會沖突論雖然在馬克思、齊美爾和韋伯那里已經(jīng)獲得了全部理論蘊意,但它在社會學中的地位主要是在20 世紀60年代后獲得的。社會沖突論對社會學理論的意義在于,它看到了沖突包括階級沖突在內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動力;
而這一理論對社會建設的意義則在于,它揭示了沖突在社會生活中也是將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促進社會整合的紐帶。
社會行為范式代表了解釋人性和人類行為,并在此基礎上建設理想社會的微觀努力。盡管這一范式最終是在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斯金納和社會學家霍曼斯手中確立的,但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社會學家帕累托,甚至英國功利主義經(jīng)濟學家亞當·斯密、邊沁和馬歇爾那里。社會行為范式的主要目的是理解社會行為及決定或影響人類社會行為的內外部因素;
其主要假設,是認定社會行為或受制于獎勵或懲罰等外部刺激因素(理性主義分支) ,或受制于人類的本能(如力比多或剩余物) 或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因素(非理性主義) 。和社會事實范式相比,社會行為范式的倡導者大多是社會唯名論的信奉者,他們所關注的重點是行動著的個人而不是群體,甚至認為群體是不存在的。比如,社會學理學家F. 奧爾波特就認為:所有研究群體及群體心理學的理論都是一種“群體謬誤”(t he group fallacy) !20〕不過,在研究方法上,社會行為范式和社會事實范式一樣,都倡導實證主義的方法論。受現(xiàn)代心理學的影響,該派理論家主張通過實驗室實驗的手段,了解人類行為或社會行為的基本特點,在華生倡導的行為主義君臨天下之后更是如此。因為相信人類行為是可以改造的,這一范式的主流學者,如心理學家斯金納和社會學家霍曼斯,都曾嘗試通過對人性的控制和改造建設理想社會。比如,為了達成理想社會的建設,斯金納不僅撰寫了《超越自由與尊嚴》,而且出版了帶有鮮明的社會重建性質的小說《沃登第二》(Walden two ,1948) 。這個由1000個成員所組成的鄉(xiāng)村公社,因為其成員從出生之日起就由積極的強化作用控制著行為的每一個方面,從而成為與柏拉圖的理想國相似的社會典型。
社會釋義范式是19 世紀下半葉德國哲學界以狄爾泰等為代表歷史主義在社會學領域中的思想延伸,因為堅信社會歷史過程及其認識方法的特殊性,他們反對將實證主義方法帶入人文科學,倡導對自身生命的體驗和對他人內心世界的理解。在這樣的學術背景下,先是滕尼斯,后是齊美爾,主要是韋伯,意識到不能不加區(qū)分地看待人的社會行動和自然客體。因為與自然不同的是,一方面人生活在社會現(xiàn)實之中,另一方面他又是積極主動地建構著社會現(xiàn)實。人在社會現(xiàn)實中如何行動、采取怎樣的方式,是以他對自我行動的理解,以及對自我行動賦予怎樣的意義為前提的。
也就是說“, 社會學的觀察者必須對參與者確立的意義做出解釋,即賦予意義”!21〕因為認定了社會現(xiàn)實是由人的有意義的社會行為建構的,社會釋義范式的理論家自然和社會事實范式的理論家不同,認為社會現(xiàn)實并不是獨立于個體而存在的,而人的社會行為也不是簡單地由社會現(xiàn)實派生出來的。相反,社會現(xiàn)實的意義存在于行動者的主觀解釋之中,因為正是通過作為社會行動者的個人間的社會互動,通過與他人的有目的的交往,才會不斷發(fā)生、形成和改變著人們之間的社會聯(lián)系。當然,社會釋義的理論家們并沒有將社會的分析完全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他們也一樣對社會生活的變遷及其趨勢給予了認真的關注。滕尼斯通過對“共同體- 社會”的分析,揭示了社會轉型的內在規(guī)律;
齊美爾揭示了貨幣經(jīng)濟和金錢的優(yōu)勢,影響并改造了現(xiàn)代人性關系的本質,在促成社會生活中的計算性和理性的同時,也導致了非人格化的冷漠、傲慢、玩世不恭等所謂都市性格,而分工導致的專業(yè)化更是加速了個人文化的衰退;
最后,韋伯則通過對現(xiàn)代社會科層化、理性化、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描述,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
我們所以最后論述以馬克思為代表的社會批判范式,是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形形色色的西方社會學理論尤其是早期理論,都是以馬克思的反對派的面目出現(xiàn)的。西方社會學與馬克思主義之間延續(xù)至今的這種理論對峙,是由這樣幾個因素決定的:其一,和馬克思主張的暴力革命不同,經(jīng)典社會學家大都主張在資本主義體系內尋求社會改良的道路;
其二,與西方社會學一直以來所倡導的“價值中立”原則相去甚遠,馬克思的學說不僅具有濃郁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甚至他也從不隱瞞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企圖;
其三,馬克思對西方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的批判,在客觀上確實又激發(fā)了資產(chǎn)階級學者們的學術智慧,因此他們雖然回避、反對馬克思的主張,但又無一不對馬克思抱有學術上的敬意。僅從他們將韋伯稱之為“資產(chǎn)階級的馬克思”、將帕累托稱之為“法西斯主義的馬克思”,你就能夠看到馬克思對社會學的影響之深遠。
我們已經(jīng)指出了馬克思的思想對社會沖突理論的貢獻,在這里,我們卻將馬克思視為社會批判大師,究其原因在于:雖然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及其間的矛盾與沖突作了出色的分析,其中不乏客觀主義和實證主義的色彩;
但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馬克思的理論最具特色的地方還是在對現(xiàn)實社會有一種強烈的批判性及行動傾向。這種傾向從馬克思的那句名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22〕這說明在馬克思眼中,解釋世界(包括將這個世界解釋為由互為對立的因素組成的矛盾統(tǒng)一整體) 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批判它的不合理之處,并通過人類有意識的行為改變它。因此,我們可以相信“, 對于馬克思來說,真正最重要的工作,乃是批判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他深信,這種批判將有助于摧毀資本主義,為一個新興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崛起創(chuàng)造條件!薄23〕
四、社會重建與社會學的基本性質
作為傳統(tǒng)社會斷裂之結果或現(xiàn)代性之產(chǎn)兒的社會學,一開始就面臨著現(xiàn)代社會的批判與重建之重任。我們已經(jīng)看到,盡管不同范式的社會學家對現(xiàn)代社會都給予了尖銳和深刻的批判,但在如何重建社會的問題上卻表現(xiàn)出兩種迥然不同的路徑:基于對私有制和由之而生的勞動異化的不信任,馬克思將以暴力行動推翻資本主義社會鎖定為社會重建的唯一道路;
而與馬克思相對立,幾乎所有的早期西方社會學家都主張或通過道德重建、或合理化的改良解決現(xiàn)代社會的危機?紤]到直到1970 年代,馬克思在社會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才獲得了西方社會學界的承認,〔24〕可以認為,此前的整個西方社會學及其理論都因迫切需要解決秩序問題而多多少少帶有保守性質。
美國社會學家歐文·蔡特林在《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學理論的發(fā)展》(1968) 一書中,指出了孔德及其后的社會學因受反對法國啟蒙運動的保守主義者伯納爾和梅斯特爾的強調秩序觀點的影響,形成了以保守為特征的10 大命題:
(1) 與啟蒙主義者強調個體相反,(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保守主義者引導社會學關注并強調社會;
(2) 社會是最重要的分析單位;
(3) 社會最基本的單位不是個體,而是角色、地位、關系、結構和制度;
(4) 社會的各個部分是相互關聯(lián)和依賴的;
(5) 變遷不僅對社會及其組成是一大威脅,對社會中的個人也是一大威脅;
(6) 社會中的各種大規(guī)模的組成成分對社會及其中的個體都是有益的;
(7) 家庭、鄰里、宗教和職業(yè)群體對個體和群體來說是基本的;
(8) 工業(yè)化、都市化和科層化這類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具有是社會解體的功能;
(9) 強調儀式、典禮和信仰等社會生活中的非理性因素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10) 維護現(xiàn)存的社會層級體系!25〕這10 大命題雖然涉及面廣,但基本的立場卻十分鮮明,即在因變遷而生的個人與社會的潛在沖突中,站在社會的立場“保衛(wèi)”社會。
我們已經(jīng)交待清楚,西方社會學的保守性質是在社會發(fā)生大的變革和轉型的背景下形成的,它深刻反映出資產(chǎn)階級社會學家們對傳統(tǒng)社會解體和價值坍塌表現(xiàn)出的深深憂慮。從這個意義上說,包括標榜“價值中立”的韋伯社會學在內的形形色色西方社會學理論所具有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應該承認的是,在近170 年來的歷史進程中,以維護西方現(xiàn)存體制和重建社會和諧為目標的社會學及其理論,不僅對人性和社會結構做出了豐富而精湛的分析,而且也為改善社會結構、緩釋社會矛盾、解決社會沖突提供了各種可行的策略和方案,并且保證了直到現(xiàn)在為止資本主義世界數(shù)百年的相對穩(wěn)定和繁榮的發(fā)展。如果說這些社會學理論本身是有價值偏向的、它是資產(chǎn)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理論反映,那么這些理論所由以形成的經(jīng)驗事實和歷史教訓,以及其所具有的重建社會和諧的具體功能,則是人類社會共有的精神財富。如此,在當前建設和諧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過程中,總結和借鑒包括西方社會學理論在內的人類文明的所有積極成果,不僅對保證中國社會學的學術品質,而且對提升全體中國人民的社會福祉都有積極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吉登斯、皮爾森:《現(xiàn)代性———吉登斯訪談錄》,新華出版社2001 年版,第69 頁。
〔2〕約翰遜《:
社會學理論》,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 年版,第18 頁。
〔3〕劉少杰、王建民《:
現(xiàn)代社會的建構與反思》《, 學習與探索》2006 年第3 期。
〔4〕吉登斯《:
社會學》(第4 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年版,第4 頁。
〔5〕〔23〕Ritzer , G. 1996. Sociological Theory (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
The McGraw - Hill Companies , Inc. , pp. 6 - 9 ,p. 49.
〔6〕斯溫杰伍德:《社會學思想簡史》,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8 年版,第26 頁。
〔7〕Giddens , A. 1982. S ociology :
A B rie f but Cri tical I nt roduction. London :
Macmillan , Pr . Ltd. , p . 46.
〔8 〕Cohen , I. B. 1985. Revolution in Science , Cambridge ,Mass. :
t 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10.
〔9〕孔德:《論實證精神》,商務印書館2001 年版,第43 頁。
〔10〕吉登斯:《現(xiàn)代性的后果》,譯林出版社2000 年版,第6 —7頁。
〔11〕Weber , M. 1946. “Politics as Vocation”and“Science as Vocation”, in Gert h , H. & Mills , C. W. From Mar x Weber :
Essays in S ociology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77 - 159.
〔12〕Lecuyer , B. , & Oberschall , A. 1968. “Sociology :
Early History of Social Research”. in I 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 ocial Sciences , Volume 15. New York :
Macmillan and Free Press. pp. 36 - 52.
〔13〕Timasheff ,N. & Theodorson , G. 1976. S ociological theory :
I ts N ature and Growth , Fourt h Edi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p . 87.
〔14〕Oberschall , A. 1965. Empi rical S ocial Research in Germany :
1848 - 1914. p . 39.
〔15〕〔17〕Oberschall , A. ( ed. ) 1972. The Establishment of Empi rical S ociet y :
S tudies in Continuit y , Discontinuity and I nstit ut ionali z ation. New York :
Harper & Row. p.233 , p . 7.
〔16〕Tolman , F. ,“The Study of Sociology in Institutions of Learning in t he United States”. A merican J ournal of Sociology , 1901/ 1902 :
7 , pp . 811 - 812.
〔18〕Ritzer , G. 1975. S ociology :
A Mul ti ple Paradi gm Science.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19〕Coser , L. 1977. Masters of S ociological Thought , I deas in Historical and S ocial Conte x t ,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Inc. , p. 138.
〔20 〕Allport , F. H. 1924. S ocial Ps ychology . Boston ,Mass. :
Houghton Mifflin , p . 6.
〔21〕沃斯特:《現(xiàn)代社會學理論》,華夏出版社2000 年版,第8頁。
〔2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19 頁。
〔24〕在恢復馬克思的社會學家身份的過程中,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休斯和蔡特林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他們分別在《馬克思主義者》(米爾斯,1962) 、《意識和社會:
1890 - 1930年間歐洲社會思想的再定向》(休斯,1958) 和《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學理論的發(fā)展》(蔡特林,1968) 等著作中,肯定了馬克思的社會學家身份,甚至以馬克思理論及其影響為線索來選擇、組織、解讀19 世紀末20 世紀初主要的歐洲社會理論。
〔25〕Zeitlin , I. 1968. I 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ical Theory , Englewood Cliff s , New J ews :
Prentice -Hall .
來源:南京社會科學 2009.1
相關熱詞搜索:緣起 社會學 現(xiàn)代社會 批判 重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