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世事無常
發(fā)布時間:2017-01-26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人生世事無常篇一:太精辟了:人生應該怎么過
《人生應該怎么過?寫得太好了!》
001.每一個今天,都將是明天的回憶。1440分鐘,做該做的事,見想見的人,吃好吃的東西。丟開煩惱,認真歡樂,盡情分享,讓今天成為最棒的回憶吧。
002. 生活從來都是美好的,如果你感覺不到,只是因為你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去體驗。我們不是生活的智者,但我們追求生活的智慧。簡化煩惱,增加你的快樂!
003.酒:少喝開胃,多喝酒醉;事:少管為美,多管遭罪;煙:少抽解悶,多抽傷肺;情:少留才對,多留心碎;話:少說為妙,多說受累。 004、做人低調(diào),說話重要;做事低調(diào),努力重要;感情抓牢,緣分重要;生活平安,快樂重要;時間溜走,意義重要;滄桑歲月,朋友重要;人生
在世,知足就好!
005.為人在世,一個“笑”字。 笑對名譽,不爭;笑對邪財,不取;笑對生活,不求;笑對波折, 不惱;笑對權(quán)貴;不卑;笑對人生,無拘;笑對得失,無憂。
006、人生,該說的要說,該啞的要啞,是一種聰明;人生,該干的要干,該退的要退;是一種睿智;人生,該顯的要顯,該藏的要藏;是一種境界。。
007、在一起一年在街上拉手那是戀情,在一起五年還能在街上拉手那是感情,在一起十年在街上拉手是親情,如果三十年后還能一起拉手在街上散步那才是愛情。
008.孔子曰“智者樂水”。老子曰“上善若水”。禪語曰“善心如水”。我曰“人當學水”。人在世上不順多,當學水之能潛、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靈活、善
變,適鏡而生,適鏡而居,善待一切,不妄求環(huán)境適應自己,而善使自己適應環(huán)境。祝君人生處世當如水。 009.在家順,在外順,心順意順,工作順,前程順,一順百順,天地順,人情順,風調(diào)雨順,現(xiàn)在順,將來順,一帆風順,順順日祝你一切都順!
010.人生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折騰,二是忽悠。飯桌上折騰,叫應酬;工作上折騰,叫奮斗;打電話忽悠,叫聯(lián)絡(luò);發(fā)短信忽悠,叫問候。閑來沒事,忽悠你一下。
011.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情是一點一點換回來的,人生也是這樣一頁一頁真實翻過來的。
012.人生準則:可以相信別人,但不可以指望別人;不要拒絕善意,不
要停止微笑;錯誤可以犯,但不可以重復犯;批評一定要接受,辱侮絕對不能接受。人生境界:1、自律境界:無功不受大綠,無助不受大禮,無膽不掙大錢。2、生活境界:常與高人交往,閑與雅人相會,樂與親人分享。3、事業(yè)境界:盡心負責無憾,養(yǎng)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
4、感情境界:風流別下流,喜新別厭舊,互幫別拖后。
013.不是所有的愛情,是你好我好就能一起走好;不是所有的事情,是你努力我努力就能達到目的的。有時候,最重要的不是結(jié)果,而是中間的過程,要學會珍惜。
014.你要明白: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漂泊不等于自由;創(chuàng)傷是成熟的捷徑;孤獨時最能找到真實的自己;生活簡單就迷人,人生簡單就幸福;學會簡單其實不簡單。
015.與人和諧相處的方法是:一、忍一句,禍根從此無生處。二、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三、耐一時,火坑變作白蓮池。四、退一步,便是人生修行路
016.人生座右銘:做事瀟灑一點,看世糊涂一點。忘記年齡,忘記過去,忘記恩怨。擁有真正愛你的人,擁有知心朋友,擁有向上的事業(yè),擁有溫馨的家。愿你幸福!
017.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方向;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想出來的收獲;只有干出來的事業(yè),沒有想出來的輝煌;請相信,成功是努力得來的。 018.人生的巨筆由你自己握住,是潑墨卷袖書還是凝神揮毫著,所經(jīng)歷的是曲折離奇,還是平淡無味,其實都是取決于自己怎樣把握;祝你又能夠有成功人生!
019.朋友不一定時刻一起,但一定真情真意;朋友不一定常常聯(lián)系,但一定惺惺相惜;朋友不一定永不分離,但一定彼此惦記。
020.生命的畫布,需要自己彩繪,生命的樂趣需要自己創(chuàng)造,成功的道路需要自己去走。
人生世事無常篇二: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人生唯一能預知的就是世事難料,你在慢慢長大,卻并不覺察身邊的親人正在慢慢變老乃至死去,總有一天你會要用欲望去置換感情。生活的美好與殘酷便在于,真情永遠有效,只是每人都有各自命運的期限。人生是一連串的未知和不確定,有多少人能妥善地分析出人生存在的風險? 又有多少人做出了相應的風險規(guī)劃呢?人生無常,世事難料!我們要開心快樂地過好每一天。能幫助別人時,不要吝嗇自己的愛心,能放松自己時,不要在意別人的非議。祝您好運!
人生世事無常篇三:人生無常,一切皆苦
人生無常,一切皆苦
——淺析《古詩十九首》中的人生之苦
摘 要:人生無常,一切皆苦。人生的本質(zhì)就是痛苦。隨著佛教的廣泛、
深入傳播,士大夫的詩歌中更是充滿了感嘆無常的憂郁與無奈。在佛教的基本
人生觀影響下,中國詩學充滿著濃郁的佛家風味,如《古詩十九首》中濃厚的
人生悲戚色彩。
關(guān)鍵詞:佛教;人生無常;一切皆苦;古詩十九首
人生充滿苦難,而苦難又是從何而來?人生無常,一切皆苦。人們常常不明白苦難的根源,總是想方設(shè)法希望可以消滅苦難本身,結(jié)果百般的努力卻是換來徒勞無功,于是陷于苦海而無法自拔。人生的本質(zhì)就是痛苦,這是佛教對人生的總的價值評判,是佛教的基本人生觀。一切皆苦則是佛教的出發(fā)點。佛教自傳入中國開始,就對中國士大夫形成了顛覆性的影響,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候,隨著佛教的廣泛、深入傳播,士大夫的詩歌中更是充滿了感嘆無常的憂郁與無奈。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古詩十九首》,解讀佛教人生觀的烙印下的詩學感傷、詩學感嘆,以及該如何做到苦海人生的自我解脫,以此說明佛教給中國詩學帶來的影響。
一、“人生無!钡脑妼W感傷
“佛家認為沒有覺悟的人生是充滿苦難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浩浩長河,流的是苦淚;巍巍宮殿,筑的是苦骨;嗨喲號子,發(fā)的是苦聲;燦燦華服,織的是苦絲,??總之一切皆苦!盵1]人們因為沒法理解真理,所以時常作繭自縛,因而流轉(zhuǎn)生死,死死生生,永遠受苦。人生是痛苦的,生命是虛無的,所以人生是無常的。佛教講人生之苦,重要的一點指生命無常的痛苦。它給中國詩學注入了生命易逝、人生如夢的感傷情懷。
生命無常,轉(zhuǎn)眼即逝。一切存在都是暫時的,沒有永恒的存在。有生命的人生也是一樣,只是一種暫時的存在,也難以超脫有生必有死的變易無常規(guī)(來自:m.newchangjing.com 蒲公英文 摘:人生世事無常)律。古詩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的第二句“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盵2]意為天地如此廣闊,何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間的人,卻像出遠門的旅客,那樣匆忙,也就是每個人不久都即“歸”(死)的意思!督袢樟佳鐣分闹械囊痪洹叭松囊皇溃俸鋈綮畨m。”說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塵土,一忽兒便被疾風吹散。也是生命短促之意。當漢末社會的風風雨雨,將下層的士子們恣意撥弄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對生命的真諦進行思索。
人生苦短,世事無常。過去有老修行說:“今晚臨睡脫了鞋,不知明早能否穿!被蛘f“這口氣咽下去,也不知能否再有下口氣吐出”[3],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死亡會隨時來臨!叭松墙鹗,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古詩十九首之十一《回車架鹽邁》是詩人的反復思考,他說在短促的人生途中,應不失良機地產(chǎn)身顯榮,因為人不能如金石之永固,所以他認為只有“榮名”才能在人的身軀歸化于自然的時候還能安然留存。其中表現(xiàn)出詩人對生命短暫的思考。“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保ā厄(qū)車上東門》之十三)同樣表達出作者擺脫不了為生命之謎而苦惱的世紀性的煩愁。
后世至今世的幸?康氖墙裆袷赖纳频律菩幸蚓,今生今世能不能積極有
效地發(fā)揮利己利眾的有益作用,靠的是對自身生命無常規(guī)律的認識和自覺。因此佛教把認識萬物無常、人生無常看做是向積極的方面發(fā)展的精神動力。
二、“一切皆苦”的詩學感嘆
人由自我的利益觀點去考量一切事物,凡是對我有利的就樂;凡是對我們不利的就苦。但現(xiàn)前有利的樂,也是形成將來苦的原因,為什么呢?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會有生、住、異、滅的運行法則[4],先前美好的事物一定會有變異、變壞、變滅,因而產(chǎn)生與心所喜歡的事物別離之苦,今天的美麗、年輕、強壯,就會是將來不再美麗和年輕時的苦的原因了。所以,佛陀說:一切皆苦。
在佛教來說,一切皆苦的苦,是指苦惱、痛苦、苦逼的意思,而苦的性質(zhì)可分為三種:苦苦、行苦,和壞苦。苦苦即是痛苦、苦惱的感受,這里則衍生了人生的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八個苦是大原則,歸納了人生最痛苦的事,講深刻的有十二苦,八苦再加上愁、悲、、憂、惱四苦,十二個大原則[5]。人生是痛苦地活著。
“老苦”對中國古詩的影響,便是“嗟老傷逝”情緒。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古詩十九
首之一《行行重行行》)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古詩十
九首之《冉冉孤生竹》)
佛教的“求不得苦”,反映到中國詩學中,則是求官無門、仕途失意的蕭騷不平。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南箕北有
斗,牽牛不負軛。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古詩十九首之七《明月
皎夜光》)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
望,雙闕百余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古詩十九首之三《青青
陵上柏》)
佛教的“愛別離苦”,反映在中國詩學中,就形成了詠嘆親友分別的主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
長,會面安可知。(古詩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
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
語。(古詩十九首之十《迢迢牽牛星》)
八苦的最后一苦“五陰熾盛苦”在詩學中的反映,一般體現(xiàn)為深閨寂寞的無奈情感。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古詩十
九首之《青青河畔草》)
《古詩十九首》深刻地再現(xiàn)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zhuǎn)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貼切地反應出佛教所說的“一切皆苦”,通過表現(xiàn)各種苦,來表達詩人自身的感嘆。
三、苦海人生的自我解脫
佛教揭示了生命的本質(zhì),是為了解脫它,即所謂離苦得樂。佛告訴了我們?nèi)?/p>
生的苦,并不是說本來苦,我們知道一切都是無常的,快樂是無常的,痛苦是無常的,生是無常的,死是無常的,所以一切都不必過分執(zhí)著。佛是要用自己的方法教我們修持,跳出人生之苦,得到極樂,這是佛的目的。一切眾生的要求,都想要跳出痛苦,而人生的目標就是離苦得樂。
《古詩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塵,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等詩句皆是詩人們聲言要把握短暫人生而及時行樂而發(fā)出的感慨。為什么不快馬加鞭,先踞要津呢?為什么不秉燭夜游?斗酒娛樂、駕車出游??是啊,既然人生短促,一切皆苦,人就活這么一輩子,為什么不苦中作樂呢?
佛教認為人生無常,一切皆苦,于是想“寂滅”中尋求解脫之道。與之同途異歸,詩人則從人生之苦走向“及時行樂”。佛教啟發(fā)他們認識到“人生無!、“一切皆苦”,就是發(fā)現(xiàn)人生皆苦的現(xiàn)象、事實,以及找到解決苦得方法,這就是佛陀立教傳教的出發(fā)點和目標——“人生痛苦——解脫”
從上分析,雖在表面看來,佛教與詩各不相干。前者屬于哲學,后者屬于藝術(shù),但兩者的共通之處在于它們都注重對人生的領(lǐng)悟。佛教關(guān)于人生是苦海的悲劇精神給中國詩學帶來的是凄切之美,如《古詩十九首》中濃厚的人生悲戚色彩。因著佛教對中國古代詩人的影響之深,他們才能創(chuàng)作出充滿著濃郁的佛家風味的詩句。
參考文獻:
[1]張偉勝. 傳統(tǒng)人生哲學智慧散論 [M]. 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113
[2]楊效知. 古詩十九首鑒賞 [M]. 蘭州市: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
[3]多識·洛桑圖丹瓊排. 活佛說佛:佛教理論框架及其導讀 [M]. 蘭州市: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178
[4]蔡志忠. 漫畫佛學思想 [M]. 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9,78
[5]太生. 商外聽禪:一位商業(yè)領(lǐng)袖的禪課筆記 [M]. 北京市:五洲傳播出版社,2010,143
相關(guān)熱詞搜索:無常 世事 人生 人生無常 世事難料 世事無常人生反復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