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閱讀附答|天時不如地利閱讀答案
發(fā)布時間:2019-03-19 來源: 人生感悟 點(diǎn)擊: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題。
(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曹劌輪戰(zhàn)》
小題1:下面句中劃線的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xiàng)是()(2分)
A.親戚畔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又何間焉池非不深也
C.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小大之獄
D.天時不如地利衣食所安
小題2:解釋句中劃線詞的意思。(2分)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
小題3: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
小題4:兩文對取得戰(zhàn)爭勝利前提條件的認(rèn)識,共同點(diǎn)是什么?分別怎樣做才能擁有這樣的前提條件?(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D
小題2::固:鞏固,使……堅固。 加:虛夸,以少報多。 畔:通“叛”,背叛。 徧:通“遍”,遍及,普遍。
小題3::①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②這才是盡本質(zhì)的事?梢詰{這一點(diǎn)去打仗。
小題4::共同點(diǎn),爭取民眾的支持。做法:甲文認(rèn)為要施以仁政,得民心。乙文認(rèn)為要清正從政,政治上要取信于民。
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中古今異義的字詞比較多,注意區(qū)別。古義基本是字詞的原始義,今義是從原始義引申出來的,但有的字詞今義與古義基本是相同的,如“天時”與“衣食”。
小題2:
試題分析:“固”是形容詞動用,要翻譯成介詞結(jié)構(gòu);通假字要寫出相通的字,再解釋其義。
小題3: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的“道”是關(guān)鍵字詞,要解釋清楚,道,是“道義”“仁道”,對國君來說,就是“仁政”,“得道”就是行“仁政”。第二句中的“忠”當(dāng)動詞“盡忠”用,“屬”為“類”,意為“盡本職所為”,“可以”在古文中是兩個詞,意為“可能”“憑借”。
小題4:
試題分析:甲文中提倡的“道”,即仁政,也就是要求君主體恤民情,乙文中“必以情”,講的是“取信于民”,都是在講“民”的重要性。甲文中提倡以“仁政”博愛管理百姓,乙文中提倡依靠百姓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
相關(guān)熱詞搜索:(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閱讀附答 天時不如地利閱讀答案 天時不如地利閱讀分析
熱點(diǎn)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