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瀚:范美忠先生勇敢錯了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范美忠先生,一位中學教師,在地震發(fā)生的那一刻,他率先沖出了教室,逃命——這是人的求生本能,幾乎無可指責。隨后,他為自己辯護:
“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犧牲自我的人!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發(fā)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如果過于危險,我跟你們一起死亡沒有意義;
如果沒有危險,我不管你們也沒有危險,何況你們是十七八歲的人了!”
“這或許是我的自我開脫,但我沒有絲毫的道德負疚感,我還告訴學生,‘我也決不會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
“先人后己和犧牲是一種選擇,但不是美德!”
……
我很佩服范美忠先生的誠實,尤其佩服他在這舉國悲慟的強大聲勢下直言之勇氣。
但是,很遺憾,范先生——范老師的勇氣用錯了地方。
當災難來臨之際,人人都有逃生的本能,所以對于因其逃生本能而罔顧其余——只要沒有妨礙他人的逃生者,世人盡可寬容以待;
即使逃生者因為這逃生的本能而沒能完全履行其本職工作,在無價的生命面前,世人依然可以原諒他、理解他。
但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一半是天使,一般是野獸”,是因為人除了動物性本能還有神性本能,如果將這種動物性本能視為自然的話,同樣應當視這種神性本能為自然——只是它往往需要人們更多的日常修為介入,需要人們更多的理性精神介入,也需要人們更深厚的情感介入。
正因為這一點,范先生在地震發(fā)生那一刻的所有行為都是值得理解和寬容的,這是一個中性的行為,無所謂高尚也無所謂卑鄙,在無價的生命面前,他對自己的學生沒有盡到責任,這是可理解和可寬容的,但絕不是值得肯定的,至少不值得贊揚。
教師——這是少數(shù)幾項屬于圣職的職業(yè)(所以我不太喜歡自己從事這種職業(yè),它對人的要求太高,會叫我活得不夠輕松)之一,它對從業(yè)者不僅僅有專業(yè)技能的要求,還有一些特殊的人格要求。它要求從業(yè)者具備有助于提升學生人格的較高品質(zhì),所以流氓不可以站講臺,打手惡棍也沒有資格為人師表,但他們可以從事許多其他職業(yè)。
也許范美忠先生對于教師的職業(yè)倫理,并沒有作此理解,以至于他認為學生都是17、18歲的人了,自己沒有義務照顧他們。這顯然有悖于基本的教師倫理,人們可以理解和寬容災難面前他沒有盡職,但他不可以說自己沒有盡職是正確的,值得鼓勵的——我所批評的只是他事后的言論。
再者,范先生的“逃出一個是一個”的觀點,我是贊成的,但是這樣的思路需要具體的方法去實現(xiàn),如果范先生再深入考察具體的逃生語境,他應當發(fā)現(xiàn),這種遇事第一反應只顧自己的做法往往是錯誤的,常常損人且不利己。
試想美國“911”的時候,如果人人都是搶著逃生,那樣逃出來的人或許會少得多。正是因為當時世貿(mào)大樓里的人,能夠在十萬火急、生死攸關之際,依然克制自己的個體逃生本能,而服從于群體拯救的理性,才會人人拎著自己的鞋子、快速行走卻秩序井然地集體逃生,如果是一窩蜂地搶出口,看看還有誰能逃出來?
因此,在范美忠先生逃難的那一刻,學生們只是一時沒反應過來,如果大家都像他那樣健步如飛,我看范先生未必搶得過那些學生,大家都擠在門口——逃生還是打架?還是在互罵揮拳中同歸于盡?——如果房屋倒塌的話!
范先生不妨想想,作為一個平時在課堂上給學生們介紹俄羅斯偉大藝術家的老師,這時該做什么?普希金死于決斗,萊蒙托夫死于決斗,索爾仁尼琴為書稿四處輾轉(zhuǎn),為自己曾經(jīng)的小小錯誤懺悔,茨維塔耶娃不屈服于蘇聯(lián)政權的迫害,寧可做清潔工也要寫詩……俄羅斯的那些杰出藝術家們,總體而言,在大難臨頭之際,似乎并沒有輕易地放棄他們的驕傲,他們沒有在那些重大關頭失去自己的高貴。
至于“哪怕是我母親”云云,這更是愚不可及。沒有特殊情況,父母是恩養(yǎng)自己的恩人,除非條件實在不允許,除非災難來臨之際,自己的日常修為達不到第一救助反應,因此而不能救母親,那么事后應當向母親真誠地解釋和道歉,而不是理直氣壯地告訴母親:“我救不了你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范先生的護犢之情完全符合人的生物性,但依然不應該為大難前拋棄母親理直氣壯地辯護。退一萬步講,即使理所當然,也非情所當然!再說,它甚至也不是理所當然——最多只能說是動物性本能的理所當然,而非兼具動物性與神性雙重性質(zhì)的人性之理所當然!
在著名的泰坦尼克沉沒之難中,當時船上的男人們讓婦女和兒童先走,這一直為后人所稱道和崇敬。大難之際,可能獲救者為了給他人增加獲救的機會而犧牲自己,這永遠是美德,我相信至少在地球毀滅之前,它依然會紋絲不動地是美德,它是選擇沒錯,但這是一種對美德的選擇。
如果范美忠先生真的是熱愛自由公正的人,他應當明白自由永遠和高貴的放棄連在一起,追求自由的一生必然是學習放棄的一生,自由的靈魂不可能拖著一具只有本能物欲的軀體飛越云層;
如果范先生確實是追求自由的人,我相信他會在這個問題上反思,并且認同:美德之于自由和公正是良性互動的關系,一個熱愛自由的人必然也是一個熱愛美德的人。美德原本用以律己,不可繩人,我寫此文與范先生商榷,并非要求范先生要有美德——因為我沒有這個資格,是否追求美德是他自己的事,但討論自由與美德的關系就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所以也請朋友們不要誤會,我無權要求范先生追求美德,我只是要把他對自由與美德之間的關系,在觀念上的錯解,重新正回來。
其他的就不多說了,范美忠先生,我真誠地祝福您。您是一個愛思考的人,但我不得不認為您的思考中存在嚴重誤區(qū),自由公正與美德從來不是矛盾的,而是良性互動的,一個真正熱愛自由與公正的人,必將成為一個有高尚私德的人,即使現(xiàn)在不是,將來也肯定會是。
2008年5月27日於追遠堂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