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李中清:摘掉人口決定論的光環(huán)
發(fā)布時間:2020-06-10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我們的《人類的四分之一 : 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xiàn)實 , 1700 —2000 》 ( 以下簡稱《人類的四分之一》) 一書 , 是在近年來我們和其他學者對新發(fā)掘史料研究的基礎上 , 對馬爾薩斯以來西方及中國學者對中國人口變化機制以及人口在社會變化中作用過分簡單認識的一個批評與修正。我們在書中提出的實證與結論是供學者們進一步研究的開端 , 而不是終結。我們希望的是通過認真、積極、負責的學術性討論而推動學術發(fā)展。
我們認為 , 學術討論具有一些大家公認的常識性準則 , 包括在討論他人著作時應對著作有認真、公平的介紹 ; 在引用他人證據(jù)證明自己的觀點時 , 應對這些證據(jù)有所了解 ; 尤其重要的是 ,討論應建立在尊重新的實踐證據(jù)上 , 而不是依賴于過去權威的論斷或自己的意見 , 更不應局限于先入為主的定論。
遺憾的是 , 曹樹基與陳意新對我們及其他一些學者的批評 , 往往違反或扭曲我們和他人著作的原意。他們的批評或依賴于權威的論斷以推翻我們提供的實證 , 或反復引用他們本人似乎都不甚理解的證據(jù)。曹、陳文中存在的漏洞與錯誤 , 使人不能不懷疑他們是否曾認真讀過自己所批評或引用的文獻。尤其應該指出的是 , 他們的批評自始至終寄托于一種簡單的、并未得到 認真驗證的人口決定論 , 用一種先入為主的結論來判斷所有新的研究結果。
曹和陳對我們的書的批評可以歸納成三點 : 第一 , 我們歪曲了清代人口增長的曲線。我們把清代人口變動簡化為線性增長 , 而有意忽略了 19 世紀中后期大規(guī)模的人口減少。他們認為 ,這個錯誤不僅是有意而且是致命的。因為我們抹煞掉戰(zhàn)爭與饑荒在中國歷史中的作用 , 從而為我們關于中國歷史上存有人為調控人口的觀點提供了論證的便利。第二 , 我們提供的有關中國歷史人口機制的特征 (死亡率與生育率等) 的基本數(shù)據(jù)是不可信的。曹和陳認為歷史上的生育率不如我們所提供的那么低 , 同時嬰兒死亡率也比我們所提供的更高。第三 , 基于以上兩點 , 他們認為我們所提出的中國人口歷史過程不是被動的 , 而存在有人為調控機制的觀點站不住腳。由于我們對新老馬爾薩斯主義觀點的批評無法成立 , 他們認為我們對中國人口歷史過程的認識 ,還應回歸到馬爾薩斯的認識上去。對此我們做一簡單答復。
一 清代后期人口增長過程與我們研究論點的關系
任何閱讀我們書的讀者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 正如本書副標題標明的那樣 ,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對近三百年來中國人口行為特征及其社會背景的分析 , 而不是對某一歷史時期內人口總量變動的估算。曹、陳一文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談清代人口的規(guī)模與增長曲線 , 并將 1850 年至 1900 年50 年間細微人口變動趨勢強行作為判斷我們研究的基準。盡管這是他們研究的專長 , 但并不等于這是研究歷史人口的惟一課題。由于我們的研究重點不在不同時期的人口總量的變化 , 同時我們所考慮的歷史時期較長 , 我們所提供的人口規(guī)模的數(shù)據(jù)以標準的 50 年為一個時點是很自然的 , 而不是像他們所指責的“有意地忽視這些事實”。
曹、陳文用大篇幅談清代中后期人口變動趨勢 , 是因為除了引證權威之外 , 他們要用這些宏觀數(shù)字作為推翻我們論點的反證。曹樹基新計算出太平天國等事件導致中國人口在短短的 27年內減少了 1 18 億。這一數(shù)字駭人聽聞 , 因為這不僅意味著相當于 1850 年時四分之一強的中國人口在短時間內死于非命 , 也意味著中國人口在此災難之后的所謂反彈速度高于同時期歐洲及 其他任何亞洲國家人口的增長速度。不僅中國人口如何這般大規(guī)模的消亡仍是一個謎 , 而且中國人口是如何反彈的機制 , 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黑箱。曹、陳斷言所謂的人口壓力或馬爾薩斯陷阱是導致太平天國等事件的主要原因 , 而這一重要的因果關系也仍有待于進一步證明。
對我們來說 , 最重要的是 , 清代人口變化曲線與我們的研究論點之間并不存在有曹、陳所強加于我們的那種必然關系。即便是使用曹等人對 19 世紀后期人口變動的估算 , 也并不一定能改變我們對中國歷史人口行為機制的判斷。不管太平天國、西部回民戰(zhàn)爭與北方大旱造成了何種人口減少 , 都不一定推翻中國家庭與個人曾對人口積極干預的結論。因為這兩種可能性完全可以并存。戰(zhàn)爭或饑荒造成大規(guī)模的死亡 , 并不等于人口中不存在人為的、主動的行為控制機制。
歷史與現(xiàn)代許多有主動人口控制行為的社會 , 都仍未能避免戰(zhàn)爭甚至饑荒帶來的死亡。曹樹基等人把歷史上的超常死亡簡單地歸咎于人口太多或人口增長太快 , 而沒有提供驗證這些現(xiàn)象之間復雜因果關系的直接可信證據(jù)。把死亡與人口壓力聯(lián)系在一起的幼稚推斷 , 無法解釋為什么在這些超常死亡之前或之后的人口增長未能導致同樣的人口后果。太平天國與西部回民戰(zhàn)爭這些大規(guī)模的歷史事件 , 其原因錯綜復雜 , 遠超出我們的討論范圍。但對于北方大旱所造成死亡的原因 , 曹樹基等不妨閱讀當時在華從事賑濟的當事人的紀錄 ①。人口多往往不是造成饑荒帶來的超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我們雙方更熟悉的另一次大規(guī)模超常人口死亡便是1959 —1961 年的災荒。大概還沒有人把這次災難簡單地歸咎為人口壓力。這是因為造成這次災難的真正原因還仍然寄存于活人的記憶之中 , 而人們的常識還暫時足以防止史學者的隨意構造。
曹、陳一文不僅扭曲了我們著作的原意 , 從而改變了我們學術討論的范圍 , 還指責我們沒 能做我們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他們在文中批評了所有過去學者對清代人口變動的估算 , 并提供了惟一可靠的依據(jù) , 這便是曹本人對清中后期人口規(guī)模變動的估算。我們的失誤便是未引用他的 數(shù)字。需要說明的是 , 正如曹、陳文所言 , 一方面 , 我們在書中使用的人口數(shù)字是引用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 , 并非自己獨造 , 另一方面 , 在我們成書之時 (1999 年) , 他們所認為的惟一正確的答案 , 即曹的估算結果還未問世 ( 發(fā)表于 2001 年) 。所以我們未參考其數(shù)字絕非有意 , 實為不能。
總之 , 盡管曹、陳花很大力氣強調清代后期人口增長與我們書中的敘述不同 , 并借此宣揚他們的新發(fā)現(xiàn) , 但從邏輯上來說 , 這個指責對我們的主要學術論點并無任何意義。如果可以忽視 史實 , 純粹沉浸于邏輯推理之中的話 , 我們完全可以用他們的數(shù)字來“證明”我們的結論 , 即正是因為中國人過去知道怎樣調節(jié)人口 , 人口才不僅能大收 , 而且還能大漲 ( “反彈”) 。但這不是我們的治學方法 , 我們需要的是仔細驗證 , 這便是有關過去人口行為特征的具體研究。對于我們書中論點的討論 , 也應當依據(jù)對我們所提供證據(jù)的檢驗 , 而不是臆想的可能因果關系。
① 請參照《人類的四分之一》第 3 章腳注 41 。
二 中國歷史人口行為的特征
從曹、陳對我們提出的具體實證的批評 , 不難看出他們對我們書中討論內容的誤解或無知。他們常;蚴钦`解、或是曲解我們提出的證據(jù)。同時 , 他們所依據(jù)的不是對我們提出的經驗證據(jù)的檢驗 , 而常是權威的論斷。但即使在搬出權威時 , 他們也將權威的論點、地點 , 以及著作搞錯。從曹、陳二人對我們書中證據(jù)的理解與所提出的反證中 , 可以看出他們對微觀數(shù)據(jù)分析 以及人口學概念及方法缺乏基本的理解與足夠的重視。以下舉例說明他們在討論實證時的各種錯誤與混亂。
(一) 曲解原作
1 曹、陳指責我們作出了“沒有證據(jù)表明人口的增長使得清代中國的生活水準比同時期的歐洲要低”的結論。而我們所引的研究 , 僅限于 18 世紀 , 而并未對整個清代的生活水準與歐洲比較 ①。
2 關于溺嬰的討論。一方面 , 他們認為我們的估算過高 , 但舉出的反證卻是賴惠敏在我們的數(shù)據(jù)中找到的與我們結論并不違背的證據(jù) ( 嬰兒與兒童死亡率高) 。另一方面 , 他們指責李中清等學者從人口登記的表面數(shù)據(jù)推斷溺嬰 , 沒有檢討他們所使用資料的性質和可靠性。這一指責十分不公平。如果曹、陳讀過他們所批評的著作 , 他們決不應跳過文中所使用的大量人口學方 法對登記數(shù)據(jù)的檢驗與修正。至于文中所引賴惠敏所問為何沒有史料證明溺嬰的存在 , 我們建議她和這兩位作者閱讀馮爾康先生和其他學者的研究 ②。
3 清皇室人口數(shù)據(jù)的意義。我們在比較中國與歐洲 18 世紀至 19 世紀初嬰兒與兒童死亡率時 , 所說明的是這些死亡率性別模式不同 , 而不是曹、陳所指的死亡率下降 , 或是用中國皇家人口與歐洲人口死亡率水平進行比較 ③。我們在討論嬰兒及兒童死亡率下降時 , 使用同一人口(皇室人口) 是為了保持可比性 , 而不是像曹等所說 , 用這一人口做為其他人口死亡率的參照指數(shù)。同時 , 由于皇室人口成員出生與死亡紀錄完整 , 我們能直接計算出非正常死亡的部分。我 們當然意識到皇室人口的特殊性。但這一特殊人口對生育和死亡的主動干預只能說明一般百姓可能更需對自己人口進行一定必要的調節(jié)。
4 為了證明我們的錯誤 , 曹、陳把不同性質的結果硬拉在一起 , 進行不合邏輯的推算 , 然后再把這些推算的結果強加在我們頭上。例如 , 他們把普林斯頓學者及我們的對嬰兒死亡、尤 其是女嬰死亡漏報的估算系數(shù) , 套在顧江等人根據(jù)較可靠的回顧性調查提出的 1940 —1949 年的 嬰兒死亡率上 , 從而得出“死的孩子比生的孩子還要多”的結論。殊不知我們及其他學者對死亡漏記的估計適用于不完整的數(shù)據(jù) , 而不是所有的數(shù)字。這應是常識性問題。
5 在討論歷史上婚內生育率時 , 曹、陳認為生育率低一部分是因為死亡漏報所致 , 并稱在 加上死去的孩子數(shù)目后 , 中國婦女的生育率與歐洲婦女沒有根本的差別。這是他們對我們研究結果的誤讀。我們所報告的生育率均已對嬰兒死亡漏報加以考慮 ④。
6 現(xiàn)代人口的生育反彈。我們在書中從未認為 1963 年至 1984 年中國的高生育率是對大躍進 期間人口死亡的所謂反彈。全國生育率從 1970 年代初開始的大幅度下降應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我們書中 (第 6 、7 章) 對這一過程也有較詳細的介紹。
① 請參照《人類的四分之一》第 47 頁。
、 見《人類的四分之一》第 4 章腳注 22 與腳注 23 。
③ 請參照《人類的四分之一》第 4 章圖 4 2 與圖 4 3 。
、 見《人類的四分之一》第 6 章表 6 1 與圖 6 1 的腳注。
(二) 誤用他證
7 曹、陳引用顧江等的研究來說明中國 20 世紀上半期的嬰兒死亡率高于我們書中提出的嬰兒死亡率。但他們所用來比較的卻是我們書中一個世紀以前的兒童死亡率。在另一類似比較中 ,他們舉例 1931 年的一個局部地區(qū)的高死亡率 , 并以此說明一個世紀前皇族人口的死亡率不可信。
這完全是對兩個不同時期不同人口群的比較 , 不具備可比性。
8 在說明清代危機死亡率的規(guī)模時 , 除了聲稱全國人口四分之一消逝在太平天國等事件之后 (這同時意味著在局部地區(qū)人口消逝的比例遠遠大于此) , 曹又提出他的另一研究發(fā)現(xiàn) , 即一次瘟疫使云南人口死去 170 萬人。這個數(shù)字相當于當時云南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這么多人怎么死的 , 而云南人口如何應對這場瘟疫 , 對我們來說都還是謎。
9 曹、陳引用幾個小規(guī)模的個例研究來證明中國歷史上婦女高生育率 , 但這些例子并不足以推翻我們的結論。這是因為他們所引證的幾個例子或具有沃爾夫調查 ( 參見以下第 17 條) 同樣的局限 , 或是只限制在很小的樣本群中。盡管我們所使用的歷史登記資料也不具全國代表性 ,但我們所依據(jù)的回顧性現(xiàn)代調查資料 , 卻不僅具有代表性 , 同時也經過人口學家的認真檢驗。由中國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在 1982 年組織的千分之一以及 1988 年組織的千分之二的生育節(jié)育調查 ,(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不僅樣本規(guī)模大 , 調查質量也均為國內外專家一致肯定。由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組織的 1982 年與 1990 年兩次人口普查 , 以及 1987 年的抽樣調查 , 也具有同樣的特點。
10 他們的另一高生育率的證據(jù) , 便是引用費孝通先生的話。對于費先生的研究 , 我們不僅要引用他的概括性結論 , 更要看他的實地調查。因為費先生在同樣的著作中也報告了他本人觀察到的節(jié)育、人工流產、溺嬰的現(xiàn)象 ①。
11 曹、陳文中引用 1940 年代的初婚婦女的高生育率來說明“傳統(tǒng)的”生育。但他們忽視 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 , 這批人的高生育率正是我們書中所指出的人民公社制度下高生育率的結果。與歷史上的生育行為不同 , 這批婦女不僅年齡別生育率高 , 而且由于她們生育后期是在人民公社集體化制度下度過 , 她們結束生育的年齡也更晚。曹、陳不能僅根據(jù)自己的“理由”而斷定“傳統(tǒng)、甚至近代中國婦女的總和生育率要高于 6 個孩子”。
(三) 概念和邏輯混亂
12 嬰兒死亡率與死亡率的區(qū)別。曹、陳一方面認為 20 世紀上半期嬰兒死亡率比我們認定的要高不少 , 而另一方面卻引用我們提供的一個多世紀前的兒童死亡率數(shù)據(jù)。任何對人口學略微重視或讀了我們的書的人 , 都不應混淆這兩個指標 , 更不要說是兩個不同時期的不同指標。
13 流產與控制人口。曹、陳認為歷史上的溺嬰在中國農民的意識中決不是李中清等認為的“產后流產”, 而是他們對家庭人口的控制。難道產后流產不就是對家庭人口控制的手段之一嗎 ?
14 溺嬰與避孕方法的互斥關系。曹、陳用溺嬰的存在來反證歷史上避孕方法無效。盡管我們也同意歷史上避孕與流產方法的效果無法與現(xiàn)代的相比 , 但他們的論證邏輯令人不解。現(xiàn)代的避孕方法可謂十分有效 , 但流產與溺嬰依然存在。
15 人口出生率與女性生育率的區(qū)別。在我們對中國歷史人口行為體系的分析中 , 溺女嬰而導致的人口后果是通過婚姻對整個人口再生產的影響。這一影響便是相當一部分男性無法結婚 ,
① 如《人類的四分之一》第 141 頁及第 6 章腳注 49 所引。摘掉人口決定論的光環(huán)
從而被排除在人口再生產過程之外。這是溺嬰通過婚姻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 , 而不是對存活下來的女性生育率的影響。曹、陳提醒我們溺女嬰對生育率無影響 , 說明他們分不清人口出生率與女性生育率的根本區(qū)別。
16 人口期望壽命及其與死亡率的關系。曹、陳文中寫道 : “20 世紀初在某些城市和農村地區(qū)平均期望壽命的些微增長是因為嬰兒死亡率的下降所引起 , 而不是中國人真的平均活的長了些。”更有甚者 : “在人口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基本不變的情況下 , 中國人平均期望壽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長 , 或者說開始了有意義的增長。”難道人口平均期望壽命不就是衡量人口平均活的長度的一個基本指標 , 而除了死亡率變化 , 還能有其他任何導致期望壽命變化的直接原因嗎 ? 曹、陳不僅能做出這些概念混亂的結論 , 還把這些缺乏最基本人口學常識的論斷加在我們與其他人口學家頭上。
(四) 錯引權威
17 曹、陳在反駁中國歷史上低婚內生育率這一事實時 , 重新搬出沃爾夫在 1980 年代對一 批普林斯頓人口學者的研究的批評 , 并稱這是一場至今尚未終結的中國微觀人口史的辯論。而中國歷史上與歐洲同期相比婚內生育率較低已是舉世公認的史實 , 而不是什么至今尚未終結的辯論。15 年前曾用自己 580 名存活下來婦女的生育史與他人幾十萬婦女生育史資料進行辯論的沃爾夫本人 , 最近也已承認這一事實 ①。這不僅是因為他的研究樣本的偏差 ( 早逝婦女的生育率較存活下來婦女的低) 或樣本量小 , 也因為基本人口學常識告訴我們 , 如果我們同時認為中國的夫婦過去不僅早婚 , 同時在婚內保持了與歐洲歷史上同樣的生育水平 , 中國的人口增長將是不可想象的。在 300 年時間內 , 人口增長將不是 6 倍 , 而是 50 倍 ②。
18 曹、陳在文中稱沃爾夫的觀點得到美國華盛頓大學哈勒爾的支持 , 殊不知哈勒爾本人的觀點已有改變。
19 曹、陳不僅錯誤地引用他人的結論 , 甚至連他們引用作品的出處與學者身份也一再搞錯。沃爾夫在斯坦福大學執(zhí)教數(shù)載 , 而非華盛頓大學。
20 沃爾夫與普林斯頓人口學者的辯論也均出版于 1985 年的學術刊物及由他本人合編的書 內 ③, 而不是在 1992 年由 Rawski 與Li 合編的書中 ④。
以上略舉的錯誤種種 , 使我們難以接受兩位作者對我們提出實證的質疑。他們對我們著作的曲解和對他人作品的誤引 , 以及他們對人口學和微觀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基本知識的欠缺 , 使我們不能不對他們的治學方法有所懷疑。總而言之 , 他們提出的高生育率的例據(jù) , 無法推翻我們所提出的更有依據(jù)的證明。同時 , 他們對死亡率 , 特別是嬰兒死亡率的認識 , 有很多誤解。我們認為 , 中國歷史上的婚內生育率比西方低 , 以及由于溺嬰而造成的高嬰兒死亡率 , 皆是中國歷史人口行為體系的重要特征。
① 見 Arthur P. Wolf , Is There Evidence of Birth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 vol . 27 , no . 1 (March 2001) , pp . 133 —154 。
、 這是我們的人口模擬的計算結果 , 見《人類的四分之一》第 7 章腳注 3 。
、 Susan B. Hanley and Arthur P. Wolf (eds. ) , Family and Population in East Asian History . Stanford : Stanford Uni
versity Press , 1985.
、 見曹、陳文第 46 頁腳注 2 。
三 研究中國人口史的方法與思路
除了以上對人口體系特征的質疑以外 , 曹、陳的文章對我們書中的許多其他觀點與解釋也均持有異議。由于這多為觀點之不同 , 我們在此不加討論。這有待于讀者在閱讀了我們的書與批評文章之后 , 自己做出判斷。下面我們就研究中國人口歷史的方法與思路略加評論。
在近 20 年來發(fā)掘使用微觀歷史資料并利用統(tǒng)計和人口學方法進行分析之前 , 研究中國人口歷史的方法多局限于宏觀的對人口總數(shù)的整理與推算 , 這是我們所稱為的人口制度史的研究。與曹、陳的研究方法不同 , 我們的研究基于使用微觀數(shù)據(jù) , 對人口行為進行分析 , 而不是對宏觀規(guī)模做出判斷。因此 , 我們在書中并沒有致力于對中國人口在不同時期的準確規(guī)模做出認 真估算。這方面的著作不少 , 如曹、陳文所引。根據(jù)史料對過去人口規(guī)模進行估算有其意義 ,同時也絕非易事 , 如施堅雅對四川人口虛假增長的分析所示。這是因為過去官方人口戶籍統(tǒng)計既有技術問題 , 如統(tǒng)計口徑與覆蓋范圍 , 也有人為原因 , 如造假作弊。對過去的人口規(guī)模做出比較準確的估算 , 不僅需要對史料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有較好了解 , 也需要依靠人口統(tǒng)計方法對結果的內在一致性和可能性進行檢驗。
由于宏觀的人口總數(shù)僅僅是研究因果關系的一個變量 , 在缺乏對其他變量定量衡量的情況下 , 研究人口數(shù)量或人口增長與其他社會現(xiàn)象的因果關系 , 往往局限于間接猜測或斷言 , 而不是直接驗證。與源于官方統(tǒng)計的宏觀人口數(shù)字不同 , 微觀數(shù)據(jù)不僅紀錄微觀水平 ( 個人、戶) 的人口規(guī)模 , 更重要的是人口行為 (出生、死亡、婚姻、遷移) 的發(fā)生及變化。微觀水平上的數(shù)據(jù)彼此相連 , 便于對數(shù)據(jù)一致性與可靠性進行各種嚴格的檢驗。同時 , 微觀數(shù)據(jù)也經常包括與人口行為相關的可與同一微觀單位相連的各種社會經濟特征信息 , 從而可用于對人口行為及變化進行因果分析。換言之 , 與宏觀數(shù)據(jù)不同 , 微觀數(shù)據(jù)不僅含有“因變量” ( 后果) 也有“自變量” ( 原 因) 。同時 , 由于對同一微觀體多種變量有同時記載 , 微觀水平上的多變量分析不僅可避免陷入“環(huán)態(tài)誤導論”的陷阱 ①, 還有助于排除虛假因果關系。需要指出的是 , 微觀數(shù)據(jù) , 除現(xiàn)代抽樣調查結果外 , 多不具普遍性或代表性。依據(jù)微觀數(shù)據(jù)得出的每一結論 , 僅代表其所基于的人口。而只有通過對不同地點、時期、特征的微觀人口的研究 , 才可提出具有某些普遍意義的判斷。而要推翻這種判斷 , 所依靠的應是同樣微觀研究反證的積累。所謂實證科學研究的方法 , 便是通過微觀研究結果的積累來推翻或肯定已有的結論 , 或提出新的結論。
我們過去對歷史人口及社會的研究 , 除了偏重人口制度史的方法之外 , 研究思路也多局限于西方人提出的概念與理論范疇。在人口學領域中 , 馬爾薩斯的學說以及西方學者對自然生育率與生育控制的定義 , 便是占主導地位的研究思路。曹、陳對我們書的批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研究方法與思路的典型代表。他們反復批評我們改變了馬爾薩斯的定義 , 同時對我們提出的研究實證或是不能接受、或是不愿或不能理解 , 關鍵是他們已經有了一套固定的結論 , 而這些 結論是不能為事實所改變的。這一先入為主的定論 , 便是一種與馬爾薩斯學說有關 , 但又不應完全歸于馬爾薩斯的簡單的人口決定論。馬爾薩斯的貢獻在于他把人口增長提到了認識社會的中心位置 , 同時在于他對人口自然變化的機制的詳細描述與分析。這一貢獻無疑對后人認識人口與社會的關系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 “Ecological fallacy”, 即將在宏觀或群體之間觀察到的相關關系錯誤地推導到組成這些群體的個人之間。
可以說沒有馬爾薩斯 , 也就很可能不會有我們今天的人口科學。但在做出這一貢獻的同時 , 馬爾
薩斯也創(chuàng)造與系統(tǒng)化了一些關于人口與社會 , 尤其是有關其他社會的神話。這在很大程度上是
因為馬爾薩斯的貢獻建樹在兩百年前的認識基礎上。同時 , 他也是站在當時西方人的位置上來
觀察和理解其他社會的。時至今日 , 不僅兩個世紀以來人口膨脹與經濟劇增使他對人口和經濟發(fā)
展關系的基本判斷未能兌現(xiàn) , 他對其他社會人口變化機制的認識與分析也頗有質疑之處。自從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一書問世以后 , 中國便被認為是西方人眼里的另類。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 同時在近幾百年間不乏戰(zhàn)爭、饑荒、貧困及其他災難的問津。這種理想的組合使中國成為驗證馬爾薩斯學說的理想例證。馬爾薩斯著作的意義與影響不僅在于他為后來的學者們提供了一個研究人口的學術框架 , 更在于其所提供的歷史觀 , 即什么是導致社會變化的主要力量。隨著馬爾薩斯著作的問世與傳播 , 一種簡單的人口決定論也接踵而至。這種比馬爾薩斯本人遠為簡單的人口決定論習慣于把所有的社會問題皆歸咎于人口太多。如曹、陳文中所列的 1 6 億的農村剩余勞力 , 0 8 —1 0 億的民工外出 , 以及 0 2 億以上的下崗工人。把所有社會問題歸咎于人口過剩是一種學術上懶惰 , 同時政治上方便的辦法 , 似乎地球上如果沒有人 ,一切由人所引起的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然而 , 這種人口為萬惡之源的簡單的人口決定論 , 我們認為不僅過于簡單 , 而且是十分不負責任的。
受這種研究思路影響的作者 , 如我們書中所指出 , 不僅將人口規(guī)模與增長速度簡單地夸大為推動社會變化的根本動力 , 同時把像中國這樣的非西方社會簡單地劃入愚昧的另類。持這種思路的人認為 , 歷史上的人、尤其是歷史上的非西方人是非理性的 , 是不可能去主觀地調節(jié)人口的。正是基于這種先入為主的思路 , 他們才會把歷史上的溺嬰行為像馬爾薩斯一樣劃分為外在性控制行為 , 才會把歷史上、甚至現(xiàn)代人口的升降統(tǒng)統(tǒng)解釋為被動的人口過程 , 才會把中國農村 1960 年后的高生育率簡單地解釋為所謂的反彈。如果中國人只會被動的反彈 , 為什么這種反彈只出現(xiàn)在農村 , 而沒有在城市里呢 ? 有些人可能把這歸因于農村人比城市人愚昧。但這也不是能令人心服的答案 , 因為所謂的理性只能是相對的 , 相對于決策的環(huán)境。對絕大多數(shù)中國 人來說 , 生育畢竟是達到更高目的的手段 , 而不是目的本身。
我們認為 , 對包括人口史研究在內的歷史和社會研究 , 不應局限于已有的框架和過去的神話之中。這些神話包括人口決定論、西方中心論 , 也包括近代至上論。學術研究的希望與方向在于依靠新的證據(jù)來做出新的結論 , 而不是去簡單地重復過去的神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