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象派音樂風格的文化根源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8-07-05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摘 要】音樂是人類藝術中的重要形式,是傳達情感的重要途徑,音樂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種類的風格,其中印象派音樂風格就是比較重要的。本文主要就印象派音樂風格的文化內涵以及美學特征加以闡述,然后重點對印象派音樂風格文化根源進行探究。希望能通過此次的理論研究,能對印象派音樂風格的文化根源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
【關鍵詞】音樂風格;印象派;文化根源
印象派的音樂是新音樂觀念,這對傳統(tǒng)的音樂風格就有著對比度,這是浪漫主義音樂向著現代音樂過渡的重要體現。通過從理論上對印象派音樂風格的文化根源的研究分析,就能對印象派音樂風格的特點以及美學等進行了解。
一、印象派音樂風格的文化內涵以及美學特征
。ㄒ唬┯∠笈梢魳凤L格的文化內涵
印象派音樂風格的文化內涵比較重要的就是對藝術表現重大主題消除,這一音樂風格將西方藝術的舊理念進行消除掉,回歸到音樂的本質,沒有其他的領域束縛,這一新的音樂理念的出現就和傳統(tǒng)的音樂派別有著不同[1]。印象派音樂將神秘的美感帶進來了,能夠通過色彩以及光的表達將音樂的表現力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印象派音樂的出現就成為音樂領域當中的革命,新的觀念出現對音樂歷史的發(fā)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突破了傳統(tǒng)的音樂創(chuàng)作模式,這是印象派音樂理念上的不同。作為創(chuàng)新型的音樂派別,在音響以及音色瞬間的濱化上是印象派藝術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主題,瞬間感受音響是最為重要的。印象派音樂有著即興風格以及未完成性風格的鮮明特征,這也是對傳統(tǒng)的音樂創(chuàng)作模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通過新的音樂元素的加入,就改變了音樂結構。
(二)印象派音樂風格的美學特征
印象派音樂風格在美學特征上也表現的比較突出,十九世紀的音樂美學發(fā)展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度,在各種美學思想當中比較有影響的就是浪漫主義情感輪音樂美學思想,以及后期的實證主義自律論美學思想[2]。而印象派的音樂就是從浪漫主義音樂當中獲得的創(chuàng)作靈感,將個體體驗感受的重要性得到了重視,并注重音樂個體表達的特殊地位,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地基放在了共同感上,作品的體現每個人都會有所不同,而從音樂作品當中進行獲得直接的感受,就不會只是主題上的一致,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印象派的音樂創(chuàng)作者放棄說我的故事,而是從大家的故事當中進行考慮,通過自然景物以及詩畫等感知,將音以及音階等進行搭配好,力圖能夠將故事娓娓道來。如在音樂中對海妖以及云和春天的訴說,但是這些都是在朦朧情調當中進行展開的,和弦的重疊當中以及全音階上下激蕩當中,主要是從色調上進行渲染,從而能夠使人達到精神的共鳴,這是體覺的美感。
二、印象派音樂風格文化根源探究
印象派的音樂風格的文化根源比較復雜,和多種因素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印象派音樂風格和音樂美學的思想關系就比較突出。印象派音樂的風格形成受到自律論以及情感論的美學思想影響比較深,一些浪漫主義作曲家作品當中都能找到印象派音樂風格的影子,比較熟悉的有肖邦的浪漫曲等,再如挪威民族樂的代表格里格培爾金特組曲等,都能從中找尋到印象主義色彩的影子。再比如俄羅斯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作品圖畫展覽會等也能夠找到印象主義音樂標志的特色,在技法上就能夠體現出印象派音樂的表現。這些音樂的特色對未來的印象派音樂的發(fā)展就有著啟蒙的作用[3]。印象派音樂和浪漫主義以及古典主義的音樂也有著不同,有著實證主義自律論音樂美學思想的特點。根據漢斯立克在論音樂的美當中所說的,美學要能夠摒棄主觀情感,在事物邊緣作詩意的漫步,然后再回到情感當中去[4]。如果美學不成為幻覺的話,就要通過自然科學的方式試圖接觸事物本身的變化的印象后面探求事物不變化的客觀真實性。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印象派音樂家的取材內容出現了變化,開始想著客觀實體唯物基礎的體驗創(chuàng)造的方向進行發(fā)展,對音色以及節(jié)奏等等技法的應用來描繪自然的光和色的變化,從而將飄忽以及朦朧的音樂風格加以呈現出來。
印象派音樂風格文化根源和印象派的繪畫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十九世紀光學領域研究成果對繪畫藝術產生的影響比較大,這對繪畫領域印象派風格誕生就產生了直接影響。法國畫家認為古典派畫家沒有真是的反映對象,畫出來的作品是理想性的,是通過理想性的線條以及色彩等應用進行創(chuàng)作出來的理想的美。所以就有著諸多畫家開始以還自然本來的面目的心態(tài)進行到大自然中尋找靈感,這樣就慢慢的形成了光和色中心的認識世界本質的視覺革命[5]。印象派音樂風格作品,主要是進行捕捉事物瞬間景象特質,并使用變化著外觀流動音樂進行相稱,這也是德彪西印象派音樂創(chuàng)作的一個基礎準則。比較突出的就是被淹沒的大教堂這一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是通過客觀存在的實體為創(chuàng)作基礎的,然后通過音響進行描繪教堂傳出的細微歌聲以及海綿的濃霧等,在整體的色調上能夠造成視覺以及聽覺結合的感受。這些印象派的音樂在文化的根源上就和繪畫的文化內涵有著相似之處,形成了印象派音樂比較獨特的表現形式。印象派音樂風格的文化根源和印象派文學的關系也比較密切,主要在進行創(chuàng)作過程中,進行詩篇自由的圖解。當前的社會文化因素是對印象派音樂風格形成的重要條件,而在具體的發(fā)展過程中,就要注重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分析。
三、結語
綜上所述,印象派音樂風格的文化根源涉及面比較廣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就要充分重視和具體的文化根源因素詳細的分析,將兩者的相似之處能夠找出來并進行對比,這樣才能有助于將文化根源層次化的呈現出來。通過此次對印象派音樂文化根源的探究分析,希望能從理論上對其進一步的豐富。
參考文獻:
[1]蘇春霞.印象派音樂的藝術特征研究——以德彪西《大!窞槔齕J].音樂大觀.2016(02)
[2]周寶全.印象派音樂風格的文化根源淺析[J].飛天.2016(12)
[3]丁嫏妚.試論德彪西鋼琴曲《塔》[J].藝海.2017(05)
[4]王莉楠.德彪西與印象派音樂[J].大眾文藝.2017(10)
[5]畢雪蓮.論印象派音樂[J].藝術研究.2016(02)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