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張中丞傳后敘_《張中丞傳后敘》韓愈閱讀答案
發(fā)布時間:2019-01-29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張中丞傳后敘》韓愈閱讀答案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力之邪?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
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淫辭而助之攻也。
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州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
(選自《張中丞傳后敘》有刪節(jié))
《張中丞傳后敘》韓愈翻譯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吳郡人張籍翻閱家中舊書,發(fā)現(xiàn)李翰撰寫的《張巡傳》。李翰以文章寫得好而自負,這篇傳記寫得很詳細周密。但可惜還有不足之處,沒有替許遠立傳,又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跡的頭尾。
許遠雖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張巡,但他打開城門,接納張巡共守睢陽。地位本來在張巡之上,卻把權(quán)柄交給他,受他指揮,沒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后和張巡一起守城,一起死難,建立了功名,由于城池淪陷而被俘虜,和張巡的死相比先后不同時罷了。許、張兩家子弟才能智慧低下,不能徹底理解許遠、張巡的志氣。張家子弟認為張巡戰(zhàn)死而許遠受虜不死,懷疑許遠怕死而降賊。許遠假如怕死的話,為何要苦苦地死守小小的睢陽城,把自己的奴僮殺了給土兵們吃,來同敵軍抗戰(zhàn)而不投降呢?當他們被圍困的時候,城外連極其弱小的援兵都沒有,他們所要效忠的只是國家和君主罷了,而叛軍則告訴許遠唐朝已經(jīng)滅亡,君主已經(jīng)死了。許遠看見救兵不來,而叛軍卻越來越多,一定以為敵人的話是真的。等不到外來的救兵尚且死守城池,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是傻瓜也會算得出死亡的期限!由此看來,許遠的不怕死也就很明白了。哪有城池失陷了,部下都死光了,他自己卻獨自含羞忍辱,茍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這么做。唉!難道說許遠這樣賢明的人會做這樣的事嗎?
談論的人又說許遠和張巡分別守城,城池失陷是從許遠所分擔的一面開始的,拿這個來辱罵許遠。這又和兒童的見識沒有差別。人要死,他的內(nèi)部器官一定有先得那個病的部位;拉斷繩子,它斷開的地方一定是繩子的某一段。觀察人死、繩斷的人見到情況是這樣,據(jù)此就責怪某一內(nèi)臟和繩子的某一段,也未免太不懂道理了。小人喜歡非議,不樂意成全別人的好事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哇!象張巡、許遠對國家作出的貢獻是如此卓越,還不免遭受指摘,別的事情那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當張、許二公初守睢陽的時候,怎能料到人家終于不來救援,因而放棄睢陽,事先退走呢?如果這座城不能夠守住,即使退避到別的地方去又有什么用處呢?等到確無救兵,處于困難的境地時,率領著他們那些因受傷而殘廢、因挨餓而瘦弱的余部,即便想撤離睢陽也肯定不可能了。張、許二公這樣賢明,他們已經(jīng)考慮得很周到了。堅守一座城池,來保衛(wèi)朝廷,憑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擋上百萬日益增多的敵軍,掩蔽江淮流域,從而阻遏叛軍的兵勢。唐王朝沒有被滅亡,是誰的功勞呢?在當時,丟棄城池而考慮活路的不是少數(shù)幾個人,掌握強兵、坐視不救的人到處都是。他們不去追究非議這些人,反而責怪張、許不該死守,也就可見他們把自己比同叛逆,制造邪說幫助叛敵攻擊張、許二公。
我曾在汴州、徐州二幕府任推官,多次經(jīng)過兩州之間的睢陽城,親自到那稱為“雙廟”的地方致祭過,那里的老人常常談到張巡、許遠當時的事情。
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授之柄而處其下 柄: 權(quán)柄
B.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 滋:增多
C.引繩而絕之 引:拉斷
D.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 擅:獨攬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其他則又何說? 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
B.而賊語以國亡主滅。 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
C.以與賊抗而不降乎? 及其無救而且窮也,
D.寧能知人之卒不救, 設淫辭而助之攻也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B.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C.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D.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瀚給許多人作傳,都寫得很好,特別是《張巡傳》。可他就是不愿意給許遠作傳。
B.張巡為人勇于承擔責任,在睢陽時不受許遠的的官職比自己高的約束,指揮張遠守衛(wèi)睢城。
C.作者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因此痛斥了那些丟掉城池只想保全性命的人和擁有強兵卻安坐觀望的人。
D.文章以人死和繩斷作比喻,斥責“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雖然肯定張巡、許遠對國家作出了卓越貢獻,可還是認為他們這種愚忠思想不可取。
9.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7分)
① 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 (3分)
② 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4分)
(2)從文章中找出能體現(xiàn)張巡“不畏死”的兩個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張中丞傳后敘》韓愈閱讀答案
5 D 擅:擁有,掌握
6 C 而:表遞進,并且 (A 其:表反問語氣,難道/其:代詞,他們(余部) B 以:介詞,把/ 以:介詞,拿 D 之:連詞,表承接,不譯/ 之:代詞,叛敵)
7 B
8 B (A (無中生有,文中沒有李瀚給“許多人”,也沒說他“不愿意”給許遠作傳.
C 強加因果,作者在文中并沒有探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觀點. D 無中生有,推論不合理,作者并不認為張巡許遠愚忠,只是批評有意制造讕言,攻擊有功之人的小人 )
9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7分)
① 李翰以文章寫得好而自負,這篇傳記寫得很詳細周密。
(3分,“自”“名”“為”各1分)
② 張家子弟認為張巡戰(zhàn)死而許遠受虜不死,懷疑許遠怕死而降賊。
(4分,省略句1分,句首應加主語“張家子弟”“虜”“辭服”服罪;認罪屈服,各1分,大意1分)
(2)①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
②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
(1點1分,2點3分)
相關熱詞搜索:《張中丞傳后敘》韓愈閱讀答案 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張中丞傳后敘閱讀答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