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邊界_重申科學的邊界
發(fā)布時間:2020-03-16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當一個社會的不同人群不約而同地認定一種觀念的主導地位,并幾乎忘記了其他可能性、甚至自覺排斥其他可能的時候,這種觀念就占據(jù)了安東尼奧?葛蘭西所定義的文化霸權的地位。在我們的話語中,科學無疑擁有這樣的特權?茖W二字不僅僅指稱一種知識體系,還夾帶了價值評判的功能:當人們說一個事物是科學的,意味著它是正確的、好的、值得追求的;反之,當人們說一個事物是不科學的,則意味著它是錯誤的、壞的、其存在的合理性是值得懷疑的。
科學在中國享有如此榮光,已經(jīng)有100多年了。1923年,胡適在為著名的“科玄論戰(zhàn)”做總結的時候就寫道:“這30年來,有一個名詞在國內幾乎做到了無上尊嚴的地位;無論懂與不懂的人,無論守舊和維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對它表示輕視或戲侮的態(tài)度。那個名詞就是‘科學’!辈晃ǹ茖W如此,高舉科學大旗的人也感染了輕慢的態(tài)度,“科玄論戰(zhàn)”中科學支持者的代表人物丁文江就把他的對手蔑稱為“玄學鬼”。
作為一種知識體系的科學(Science)源于西方,這兩個字也是一個經(jīng)由日本轉手進來的外來詞。探究其本意,有廣義的科學和狹義的科學之分。從中世紀到啟蒙時代,任何一種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都可以稱為科學;如今,科學僅指基于科學方法獲取的知識?茖W方法包括若干基本準則,如通過觀察、假設、實驗、再觀察進行研究的經(jīng)驗原則;依賴精確測量的數(shù)量原則;將事物的因果關系抽象化,并使之可以重復驗證的機械性原則等。根據(jù)研究方法的界定,現(xiàn)代科學便有了明確的邊界,不使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的知識構成了“非科學”(Non-science)范疇,如通常被歸入人文學科的知識就是非科學的。
有些科學的支持者不甘于堅守邊界,他們認為萬事萬物都可以用科學方法加以認識,這種傾向被稱作科學主義(Scientism)。美籍華人學者郭穎頤為,科學主義者并不都是科學家或科學哲學家,所以科學主義可以被看作是在與科學本身幾乎無關的某些方面利用科學威望的一種傾向。1960年代以來西方的科學哲學研究,開始著重反思科學的局限性和科學的失當,科學主義逐步演變?yōu)橐粋貶義詞。
如今回頭看上個世紀初葉中國知識界的那場論爭,我們不得不承認張君勱等人在科學與人生哲學之間劃分界限的努力是正確的,而丁文江則可以被視為一個典型的科學主義者。但在“科玄論戰(zhàn)”過去近一個世紀后,科學主義的輕慢態(tài)度和不容質疑的權威性非但沒有削弱,反而在某些知識分子的身上變本加厲地延續(xù)下來,他們揮舞帶有科學標簽的大棒,一切與現(xiàn)代科學不相兼容的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如以中醫(yī)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都可能遭到攻擊和打壓,被冠以“不科學”或“偽科學”之名。學者江曉原認為,稱這些人為科學主義者是不準確的,把他們叫做“科學麥卡錫主義者”可能更恰當。
科學是靠其研究方法而獲得認證的,只要稍微了解一點中醫(yī),便可知中醫(yī)理解人體和治療疾病所使用的并不是現(xiàn)代定義的科學方法。經(jīng)典中醫(yī)的學習靠的不是在實驗室里拿小白鼠做實驗,而主要靠師徒間的口傳心授和領悟;中醫(yī)對人體的認識是內證式的,如解剖學并不能證明經(jīng)絡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這一理論之上的針灸卻在實踐中證明是有效的,在中西方廣受歡迎;中醫(yī)處置更多基于對特定病人病情的整體把握,治療方式故而是難以復制的。中醫(yī)的精妙正是體現(xiàn)在對看似相同的病癥的不同處置方法上,如1957年北京流行乙型腦炎,名醫(yī)蒲輔周先生治好了167例,共使用98個不同的處方。
中醫(yī)到底是科學還是偽科學?當中醫(yī)面臨這樣的挑釁時,且讓我們回到現(xiàn)代科學的定義,必須說,中醫(yī)不是科學,它是非科學,而不是“不科學的”,更不是什么“偽科學”。中醫(yī)是獨立于現(xiàn)代科學的一種認知體系,在它的面前,科學應該止步。
可惜的是,懾于科學理念的霸權地位,一些中醫(yī)支持者在面對“科學麥卡錫主義者”的大棒時,在所謂科學與進步的“政治正確”面前,往往陷入了被迫證明中醫(yī)是科學的境地,反而鞏固了意識形態(tài)化了的科學的霸權。
真正的科學精神不但相信通過科學獲得進步,而且能夠清醒地認識到科學的邊界。科學不能解答所有的問題,正如它不涉及終極關懷,不能賦予人生以意義。在科學尚且不能解釋的領域面前,它應該停住腳步,而不是做攻城略地的“科學殖民者”。一個真正有科學精神的人必然反對將科學意識形態(tài)化,用中立的“非科學”視角看待中醫(yī)等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
相關熱詞搜索:重申 邊界 科學 重申科學的邊界 科學邊界 科學的邊界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