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緣何缺乏活力進入21世紀以來,德國 精子的活力多少算正常
發(fā)布時間:2020-03-19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社會市場經濟缺乏活力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主要表現是,經濟增長緩慢甚至停滯;失業(yè)率居高不下,前民主德國地區(qū)尤為嚴重;財政拮據,債臺高筑,有些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財政形勢“極度惡劣”;社會福利陷入慢性危機,國家不堪承受日益增長的重負等等。在上世紀50―60年代曾創(chuàng)造過奇跡的社會市場經濟為什么會陷入缺乏生機活力的窘境?
經濟體制失去
原動力和比較優(yōu)勢
社會市場經濟是在納粹德國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被摧毀,國家被分割和分裂,一切社會經濟政治生活有待重新構建,東西方冷戰(zhàn)格局業(yè)已形成的條件下起步的,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長期遭受納粹政權迫害的弗賴堡經濟學派為社會市場經濟作了理論和政策上的準備。以有序競爭和社會公正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市場經濟在實踐中顯示了巨大的原動力和明顯的比較優(yōu)勢。它在理論、原則與政策上有利于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具有感召力、影響力,順應了國情民意,激發(fā)了千百萬民眾的精神動力,引導他們在戰(zhàn)爭廢墟上恢復經濟、重建家園,創(chuàng)造了令世人驚慕的經濟奇跡。在兩種不同的經濟模式的對立和競賽中,由于蘇聯經濟模式的種種弊端以及其他相關因素,社會市場經濟顯示了其不容置疑的比較優(yōu)勢。
社會市場經濟經歷了高速增長與繁榮后,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特別是德國重新統(tǒng)一和蘇聯解體,其原動力和比較優(yōu)勢逐漸淡化與喪失。目前它給人的印象是,它像一匹曾經馳騁過的駿馬,由于不堪重負,已顯得精疲力竭。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國情民意的變化,特別是民眾對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追求的變化,與社會市場經濟相關的原則和政策已不再具有昔日的感召力和影響力。社會市場經濟發(fā)展中出現的危機、滯脹以及貧富兩極分化等,已動搖了其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而必要的經濟調整與改革卻滯后于社會經濟現狀。(2)由于歐洲冷戰(zhàn)結束,社會市場經濟失去可作比較、鑒別的對立面。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市場經濟作為人類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必要過程和途徑已經成為各國共識。在當今豐富多彩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各國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并以各自的經驗豐富發(fā)展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實踐。與此同時,德國作為社會市場經濟的創(chuàng)始國在經濟增長、勞動就業(yè)、社會福利等方面卻提供了不少負面信息,已顯現不出固有的魅力和吸引力。
經濟體制制約
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市場經濟同其他形式的市場經濟一樣,都不可能擺脫或消除經濟危機。從逾半個世紀的發(fā)展看,社會市場經濟雖具有一定的應對危機的能力與手段,但仍然潛伏著不少誘發(fā)或蒙受經濟危機或衰退的因素,諸如強大生產能力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總供給與總需求失衡,過分依賴進出口尤其是國外能源,大規(guī)模失業(yè),財政赤字失控,兩極分化加大,尤其是固有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自20世紀60年代初馬克自由兌換融入世界經濟之后,德國發(fā)生過5次較為明顯的經濟危機或衰退,即1966-1967、1974-1975、1981-1982、1992-1993、2002-2003年,經濟出現零或負增長。此外,還出現過經濟疲軟現象,這些危機或衰退,不僅使經濟蒙受重大損失,也導致聯邦政府更迭,時任聯邦總理的艾哈德、施密特都是先后在經濟危機中下臺的。
社會市場經濟內部的矛盾或非兼容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自由競爭與國家干預的矛盾。國家是保護和提倡市場競爭的,尊重市場調節(jié)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國家干預與市場調節(jié)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國家干預與市場調節(jié)的某種兼容性。但由于市場競爭固有的自由放任屬性,市場調節(jié)機制難以駕馭或避免市場失靈。戰(zhàn)后德國社會市場經濟史上幾次經濟危機或衰退,實際上都是市場調節(jié)失靈的結果。為此,國家通過必要的法律、政策工具甚至行政手段調節(jié)市場,遇制自由放任,維護買方和賣方的利益,最主要的是用法律規(guī)范市場主體,規(guī)范各經濟利益主體的行為,規(guī)范市場競爭的秩序以及市場的宏觀調控等。(2)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福利失調。經濟增長是保障社會福利的基礎和前提。兩者既存在相互依存或相輔相成的關系,又有失調或失衡的隱憂。如果經濟增長緩慢、停滯或危機,社會福利政策就會面臨各種困難,政府只有采取赤字政策加以應對。減少社會福利對任何一屆政府都是棘手的問題,必須謹慎對待,以免引起民憤和社會不穩(wěn)定。
在社會福利發(fā)展變化方面,聯邦德國大體經歷了三個價段:前25年以大幅度增加社會福利為主;中間20年以保持和小幅度穩(wěn)步增加為主;后十幾年社會福利危機日趨明顯、執(zhí)政當局從直接或間接地減少社會福利到最終轉向采取行動改革社會保障制度。
政黨政治
互相掣肘貽誤時機
社會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過程深深地打上了政黨政治的烙印。它是在西德主要政黨基民盟和社民黨對戰(zhàn)后發(fā)展道路存在嚴重分歧的情況下起步的。在激烈的辯爭中,執(zhí)政的基民盟放棄了社會主義口號,宣布以新經濟自由主義為信條,建立社會市場經濟,社民黨表示堅決反對。直到1959年,在西德經濟高速增長與繁榮之時,社民黨才認同了社會市場經濟。
20世紀70年代末之前,基民盟和社民黨先后執(zhí)政時,都利用較有利的經濟形勢,大搞福利,以爭取選民,鞏固和擴大其群眾基礎。社民黨先天不足,這方面政治資本較少,更加強調社會公正和為民謀福利的必要性,社會福利迅速法制化。在經濟繁榮時期建立起來的廣泛社會保障體制,在經濟增長停滯或經濟衰退時便成了根基薄弱的樓閣,國家必須為此承受超負荷的財政負擔。社會保障體制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大工程,由它衍生出來的種種問題和弊端,涉及到社會經濟生活的一切領域,牽聯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要激發(fā)經濟活力,福利制度改革是社會市場經濟改革創(chuàng)新的突破點。但長時間內,德國主要政黨對此問題慎之又慎,諱莫如深。施密特政府看到問題的端倪,未下決心采取措施便在一場突如其來的信任危機中下臺了?茽栒畧(zhí)政16年,從維護賣方利益出發(fā),主動減少國國家干預,多一些市場調節(jié),下決心對國有的郵 政和鐵路的兩大部門進行了私有化改革,但面對日益深化的社會福利危機和龐大的財政赤字,卻不去觸及敏感的社會福利問題,反而還陸續(xù)采取一些福利措施,苦心營造為民謀福利的形象。其實,福利制度改革在科爾執(zhí)政時已經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但被淹沒在國家統(tǒng)一的歡呼聲中!柏毟F”的民德 “加入”后,科爾政府更加無暇顧及這一棘手問題了。
施羅德上臺后,采取過不少措施,希望在擴大就業(yè)、改善財政與稅收、振興東部等方面有所建樹。但在他連選連任的2002年,出現新的經濟衰退(零增長),失業(yè)人數創(chuàng)下高達500萬的歷史記錄,國家財政更為困難。嚴酷的現實迫使施羅德總理痛下決心進行改革。經過精密籌措、周密思考和朝野的激烈辯論,以改革社會保障制度為重點,涉及財政、稅收、勞動力市場等諸多內容的一攬子改革計劃,即“2010議程”終于在2004年初浮出水面,并付諸行動。其基本思路是,增強競爭、增強效率、增強個人責任感,減少國家干預、減少財政負擔、減少社會福利,也就是說,由過去國家越俎代庖辦福利,改為個人盡量掏錢買福利。這是一個帶有濃厚新經濟自由主義色彩的改革計劃。
“2010 議程”打破了社會市場經濟史上50多年萬馬齊喑的局面,其重要意義不亞于艾哈德創(chuàng)建社會市場經濟制度,它關系到德國未來發(fā)展,也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實施一年多的情況表明,要讓飽享福利的人們接受這個計劃,并非易事,已經遇到重重困難和阻力,有著明顯的政治和社會風險 。其成敗與否都將直接關系到社民黨的執(zhí)政地位。在野多年的基民盟/社盟正利用民眾的不滿 ,蓄勢待發(fā),向社民黨挑戰(zhàn),也是向“2010議程”挑戰(zhàn)。社民黨正面臨嚴酷的政治博弈。此項政策的實施嚴重打擊了社民黨的執(zhí)政基礎,在德國地方選舉中遭到挫敗,迫使施羅德提前舉行大選,但在現有的條件下,執(zhí)政聯盟是會在選舉中面臨重大挑戰(zhàn)。
(本文責任編輯:卜衛(wèi)東)
相關熱詞搜索:德國 緣何 缺乏 德國經濟緣何缺乏活力進入21世紀以來,德國 21世紀德國經濟發(fā)展狀況 21世紀德國的經濟發(fā)展現狀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