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電視臺新聞采編如何恰當運用同期聲|電視臺新聞采編面試
發(fā)布時間:2020-02-23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關鍵詞】電視新聞 同期聲 中國電視新聞50年來節(jié)目形態(tài)不斷發(fā)生變化,但變來變去有一種表現(xiàn)形式始終沒有丟棄,即電視新聞、評論、法制、民生、科教、文化節(jié)目中都會穿插適量的同期聲。盡管其長短、語義、語境更趨向于策劃性、主題性、生動性,但它作為一種電視元素一直受到電視采編們的重視。人們在真實再現(xiàn)視覺空間中始終注意到了聲音空間的營造。
所謂同期聲,是指與畫面的發(fā)音體發(fā)生時的情景、場景等同時攝錄的聲音,包括人的講話聲、背景聲和現(xiàn)場效果聲。簡單地說,就是現(xiàn)場聲。典型的同期聲是電視新聞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電視節(jié)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地方電視臺新聞采編要充分認識同期聲在電視節(jié)目中的表現(xiàn)特征
1、同期聲在電視節(jié)目中能產(chǎn)生逼真的藝術效果。環(huán)境音響和采訪對象的話語,可以讓人感到生活的真實。而真實是新聞的生命。2008年春天,我們在鹽城市射陽海邊采訪地方軍民合力搶救四艘漁船遭受臺風而發(fā)生的海難事件,主持人時而天上、時而海中,時而船上,時而岸邊;錄了不少風聲、浪聲、機器馬達聲和搶救人員、被救人員的同期聲。各種聲音處理時遠時近、時大時小,時而慌張、時而高興,既保持了聲音與畫面景致的一致性和聲畫空間的一致性,又體現(xiàn)了人的感情,從而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現(xiàn)場感。
2、同期聲能讓電視節(jié)目產(chǎn)生立體化的運動感和透視感。同期聲音響的運動感和透視感處理得好,可以使聲音塑造出空間的立體感和親和感,使節(jié)目更具厚度和感染力。我臺法制生活頻道去年拍攝建湖縣花炮廠火藥庫爆炸事件《八噸火藥驚天一爆,三千群眾安全轉移》;馂默F(xiàn)場的火苗呼嘯聲,眾多群眾轉移的腳步聲、干部號令群眾轉移的呼喊聲以及轉移后群眾驚魂未定的說話聲與最后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等各種音響交替使用,通過真實聲音空間的塑造使觀眾感同身受。這檔節(jié)目后來報省廣電局參加年度好新聞評選,獲得了一等獎。
3、同期聲能使節(jié)目顯現(xiàn)豐富的層次和色彩。聲音與畫面物體運動感應體現(xiàn)豐富的層次和色彩。聲音與畫面物體運動感應該是一致的。聲音應該有層次感,應有近聲、遠聲和畫外聲,由此構成一幅聲音的全景圖。編導設計聲音的縱深層次時,應該像構思畫面一樣仔細。聲音空間的層次主要表現(xiàn)在除了人物語言外,還有背景人聲、環(huán)境音響,遠的近的,強的弱的,構成了非常豐富的聽覺世界,是一幅幅美妙的聲音的“景”,聲音的“畫”。另外,同期聲還可以通過聯(lián)想造成聽覺與視覺的轉換,彰顯豐富的色彩,營造出聲畫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4、同期聲有利于表現(xiàn)主題,同時也給了被采訪對象話語權。恰當?shù)谋徊稍L對象講話,無論是敘述、表明態(tài)度,還是評判、證實、證偽,都有利于表現(xiàn)主題。同時,讓各種被采訪對象發(fā)表意見,給其平等交流的話語權,也能凸顯節(jié)目的人性關懷,增強可信度和公信力?傊娨曅侣勈且婚T綜合藝術,它是以視覺(畫面)為主,聲音為輔、并用音樂、解說和各類同期聲響來補充畫面的不足。
二、地方電視新聞從業(yè)人員在同期聲運用中要學會處理好四方面的關系
1、要處理好同期聲與主播聲之間的關系。同期聲是電視新聞中聲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新聞稿的重要段落,它和主播播音融為一體,相互配合,互為補充,共同完成信息傳達任務?傮w來說,二者都處于主體地位。如鹽城廣播電視臺報道的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到鹽城調研,主播聲是敘述梁保華在鹽城悅達起亞汽車總廠等一批重點工業(yè)企業(yè)調研的情況和有關背景,同期聲是梁保華強調鹽城要走工業(yè)興市、富民強市、跨越發(fā)展之路,率先在蘇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顯然,同期聲與主播聲共同承擔傳播功能,帶給觀眾的是完整、真實、樸素的視聽信息。電視新聞的同期聲,不僅僅是節(jié)目中人物的說話聲音,有時,也應有些音樂聲或自然聲響聲。例如,我臺報道的《全國最大的海鹽博物館落成開放》,現(xiàn)場有鑼鼓、樂隊、舞龍、鞭炮聲,也有市、縣領導的講話聲和市民群眾的歡笑聲。我們把這些音響有選擇地放到新聞中,既烘托了氣氛,又映襯了主題,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當然,在運用同期聲中,還要處理好同期聲與主播聲之間的音量比例關系,要注意在同一時間里,只能有一種聲音為主,一定要把好主次音量,讓次聲音做陪襯,不能讓人聽不清;對遇有兩種以上的次要聲音,不能時間太長,處理時讓主講聲音盡量短些,不能由其長篇大論。我們在操作時,一般一個人一次的講話同期聲,最多不讓其超過20秒鐘,達到構成一個聲音段落即可。
2、要處理好同期聲與同期聲之間彼此銜接順暢的關系。同期聲與同期聲之間,意思要遞進或觀點相悖,各執(zhí)一詞,讓觀眾加深理解或判斷是非。不要搞同期聲堆砌,弄巧成拙。相互間的間隔停頓也要適宜。比如我市有家縣級臺報道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推進濕地旅游的消息,一連用了三個同期聲,縣級領導人說一段、鎮(zhèn)級領導人說一段,旅游賓館的負責人又說一段。三個人每人的講話都長達半分多鐘,內容大同小異。這樣連珠炮似的堆砌同期聲,使節(jié)目拉長,講話意思重復,影響了節(jié)目的信息量,使得節(jié)目平淡無味。
3、要處理好同期聲與新聞時間的關系。據(jù)一般規(guī)律,目前市縣級電視媒體的同期聲速率大體是每分鐘150―180個字,遇有農(nóng)民或文化底蘊不高的被采訪對象講話,速率還要慢些,甚至有每人每分鐘低于100字的,而播音員的速率是每分鐘220至250字。因此,有些采編人員認為同期聲節(jié)奏緩慢,耗時太多,而排斥同期聲。這顯然是偏頗之見,不足取。那怎么辦呢?筆者的實踐就是盡量避免拖沓冗長的同期聲,盡可能地淡化記者的“上鏡”意識,刪除記者的提問過程,設法在文稿中造勢、設問,銜接上下文,把有限的時間讓給真正與表現(xiàn)主題有關的人上鏡講話。遇到同一個人在一次同期聲講話,因時間短而不能表情達意,就設法讓他講兩次甚至三次,每次都要言簡意賅,言之有物。這樣,既節(jié)省總體時間,觀眾又不會覺得同期聲講話太長。
4、要處理好同期聲與畫面、音樂、圖文符號等元素之間的關系。要做到圍繞主題,相得益彰,合理搭配。電視的傳播符號有畫面、音樂、聲音、文字、圖表等多種構成元素符號,每一個元素都要為表現(xiàn)節(jié)目主題服務。同期聲不是孤立的,而是構成新聞整體的一部分。因此記者在采訪前和采訪過程中,一定要醞釀哪些地方該用同期聲,哪些地方不用同期聲,盡可能把播音、主持人帶到一線采訪,遇到好新聞,就讓其在現(xiàn)場出像、出同期聲。把同期聲當作“噪音”過濾或隨意開啟、關閉話筒開關、回來制作時加印象填充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地方臺如果萬一遇到領導人講話同期聲太長又因領導機關意圖而無法回避,可在同期聲中間插上與主題吻合的畫面,使同期聲與畫面互為補充;遇到特別重要的政策性、公示性問題或領導講了一些枯燥的數(shù)據(jù),還可以在熒屏上打一些文字或制作一些圖表,配音同期聲,而畫面則是醒目的文字或圖表,這樣做有利于給觀眾以視覺沖擊,增強感染力。時下有些地方縣級臺同期聲不打字幕的缺陷必須糾正,并要納入新聞質量目標管理體系,同期聲不打字幕就不予播出,可采取行政手段強制性執(zhí)行。
電視新聞中正確運用好同期聲,是提高地方臺新聞傳播質量的重要手段,地方電視新聞工作者千萬不可小視。
(作者:江蘇鹽城廣播電視臺電視二套總監(jiān),主任編輯)
責任編輯:周蕾 姚少寶
相關熱詞搜索:采編 同期 恰當 地方電視臺新聞采編如何恰當運用同期聲 電視新聞同期聲的恰當運用 電視新聞同期聲的運用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