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如何提高對農村殘疾人的報道水平] 2018年中國殘疾人數(shù)量

發(fā)布時間:2020-02-24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本文以社會工作的全新視角,從農村殘疾人的媒體弱勢地位及原因、媒體對農村殘疾人的傳統(tǒng)報道視角、農村殘疾人救助機制的構建等方面對農村殘疾人報道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農村殘疾人 媒體 媒體救助 視角創(chuàng)新
  
  我國目前已有8300萬殘疾人,其中絕大部分都生活在農村。他們是中國最底層有著雙重弱勢特征的弱勢群體。在報紙廣播雜志等媒體中,他們扮演著“貧困、殘疾、被救助”的角色,很難擺脫媒體報道中長期形成的刻板印象。由此看來,農村殘疾人同時也是媒體弱勢人群。在接觸媒體、利用媒體等方面處于不利地位。
  對此,媒體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報道視角與方法,從探索農村殘疾人的優(yōu)勢出發(fā),重新詮釋這個群體,不再加重其身上的弱勢群體烙印,為其呈現(xiàn)社會平等成員的全新形象。而農村殘疾人自身,應該利用國家的有利政策及各種媒體上的信息,尋找機會提高自身能力,實現(xiàn)自我救助。
  
  一、農村殘疾人的媒體弱勢地位及原因
  
  1、缺乏接觸媒體的“硬件”裝備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在進行物質財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精神滿足也成為其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報紙、廣播、電視等成為農村殘疾人提高文化素質水平、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多數(shù)農村殘疾人缺乏接觸媒體的機會及硬件裝備。
  2、媒體的社會服務功能難以體現(xiàn)
  農村殘疾人閑暇時間較多,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qū),他們在家中以看電視的方式消磨時間,媒體的社會服務、傳播知識的功能沒有得到較好體現(xiàn)。很多農村殘疾人收看的節(jié)目主要是家庭肥皂劇、綜藝娛樂節(jié)目等。
  同時,我國沒有針對農村殘疾人的報紙、電視節(jié)目等。雖有國家級或省級的農民報,但由于報紙在農村地區(qū)發(fā)行量不高,無法起到作用。針對農業(yè)的電視頻道不多,無法滿足農村殘疾人的需求。
  3、農村殘疾人未走進媒體“主體視野”
  (1)弱勢群體不是主流消費群體。農村殘疾人作為雙重弱勢群體,不會成為媒體的報道主體,他們是需要援助和關愛的群體,并不是重要的消費群體。而發(fā)行量/收視率――廣告――廣告商――媒體內容,這樣的媒體運作循環(huán)決定了農村殘疾人的弱勢媒體地位。
  (2)媒體在市場化進程中的“精英”選擇。媒體為了實現(xiàn)利益的最大化,只能將報道視角轉向具有消費能力的社會精英階層或主流大眾,這樣農村殘疾人逐漸被邊緣化,社會聽不到他們的聲音。
  (3)農村殘疾人單一的媒體形象。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對農村殘疾人的報道中,農村殘疾人被定型為底層的弱勢群體,媒體在宣傳農村殘疾人自立自強、通過刻苦學習文化技能知識脫貧致富方面的報道顯得不足。
  4、文化水平低,難以利用媒體來發(fā)展自身
  農村殘疾人缺乏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無法對媒介內容進行對自身發(fā)展有益的選擇與篩選,因此,大部分農村殘疾人將家中的收音機、電視等視為消遣娛樂工具,而大量對其自身發(fā)展有益的信息,如國家政策、財富故事,致富信息、醫(yī)療知識等,都不是農村殘疾人有能力理解或感興趣的內容。農村殘疾人無法得到最新的信息,在相對閉塞的環(huán)境中,無法擺脫經濟上和精神上的雙重貧困。
  
  二、媒體對農村殘疾人的傳統(tǒng)報道視角
  
  社會大眾對農村殘疾人的刻板印象,很大原因來自于媒體對農村殘疾人的片面報道,極端貧困、身體殘疾、接受救濟等,使得農村殘疾人成為在媒介傳播中的弱勢群體。
  1、過分渲染“貧窮”和“殘疾”雙重弱勢身份
  在新聞媒體對農村殘疾人的報道中,貧窮現(xiàn)狀的描述及殘疾身份的特寫,在報道中占據(jù)相當大的篇幅。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讓社會大眾了解農村殘疾人的效果,但也造成了農村殘疾人雙重弱勢身份的過分渲染。農村殘疾人逐漸成為經濟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阻礙群體”,邊緣化地位日漸加重。
  2、以救助者為主體,強化農村殘疾人“弱勢”地位
  不容置疑,農村殘疾人因為雙重弱勢身份,使得他們在媒體上體現(xiàn)“強勢”的機會不多,因為在事業(yè)上和生活中扮演“強者”的農村殘疾人畢竟很少,大多數(shù)殘疾人還需要國家、社會的救助才能維持生活。
  存在于媒體中的大量報道加重了農村殘疾人“被救助”的身份色彩,如《培訓+幫扶”讓樂平七千農村殘疾人端上飯碗》、《政府出錢49戶農村殘疾人住新房》等。如果媒體能夠轉換視角,從農村殘疾人對致富的信息需求出發(fā),助其走出致富無門的困境,農村殘疾人工作會有新進展。
  
  三、優(yōu)勢視角――媒體對農村殘疾人報道方法的改進
  
  1、優(yōu)勢視角報道方法
  (1)優(yōu)勢視角。作為社會工作的一種新的實踐模式,強調在社會工作實踐過程中要將關注的焦點從問題和缺陷上轉移到對服務對象的特色和優(yōu)勢上,不斷發(fā)現(xiàn)、開發(fā)和利用服務對象的優(yōu)勢和資源,發(fā)揮服務對象的主體性,協(xié)助他們達到目標,堅強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優(yōu)勢視角認為,人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有著自身的潛能和力量,能夠依靠自身的潛能和優(yōu)勢解決問題。
  (2)媒體應具有優(yōu)勢視角報道意識。媒體對于農村殘疾人的報道,應該從“問題、缺陷”為主向“優(yōu)勢、特長”為主轉變。從優(yōu)勢視角出發(fā), 殘疾人不是消極被動的, 而是有著自身的潛能和力量,他們能夠依靠自身的潛能和優(yōu)勢解決問題,克服經濟上的困難和身體上的不便,不再成為國家和社會的“負面群體”。
  2、農村殘疾人優(yōu)勢分析
  在優(yōu)勢視角下,農村殘疾人不再是只能等待獲取救濟的弱勢群體,他們都有自身特長、優(yōu)勢、特有資源,同樣可以實現(xiàn)自立,從而擺脫絕對弱勢現(xiàn)狀。
  (1)政策法律優(yōu)勢。國家及各級政府對農村殘疾人十分重視,針對全國農村殘疾人現(xiàn)狀及各地情況制定出了如《殘疾人保障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2)農村環(huán)境優(yōu)勢。農村地區(qū)地域廣闊、生態(tài)環(huán)境相對較好,進行生態(tài)農業(yè)生產、經濟作物種植、農家樂等可以收到良好成效。
  (3)自身獨有優(yōu)勢。從優(yōu)勢視角出發(fā),大部分農民勤勞樸實,吃苦耐勞。不同類型的殘疾人同樣可以發(fā)揮他們的身體優(yōu)勢。如肢體殘疾人思維能力正常,可從事輕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視力障礙殘疾人的聽力、觸覺往往十分敏銳,因此可以從事盲人按摩方面的工作;等等。
  3、實現(xiàn)媒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社會效益同經濟效益的和諧統(tǒng)一和良性互動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媒體完全可以憑借良好的社會效益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只有形成這種良性循環(huán),才能實現(xiàn)媒體的最優(yōu)發(fā)展。
  
  四、媒體救助:農村殘疾人走出困境
  
  1、利用各種媒體,改變“媒體饑渴”
  (1)讓“大喇叭”重新響起來。如今,農村地區(qū)的“大喇叭”主要是廣播小事小情,如繳納電費通知、商販趕集信息等。筆者認為,農村“大喇叭”應重新發(fā)揮它的“大作用”。這種農村有線廣播具有傳播信息快捷、針對性強、不耽誤農事的特點,農民在田里勞作時,也可以收聽節(jié)目。對于貧困的農村殘疾人來說,“大喇叭”是最經濟實惠的媒體,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了解到最新信息。
  (2)充分利用投影儀等適合集體觀看的媒體工具。農村人口相對較少,集中在一起學習政策法律法規(guī)、農業(yè)新科技,村民可共同學習,效果理想。這種方法可以照顧到部分農村殘疾人理解能力較差的問題,使其在共同學習中得到指導和溝通。
  (3)改變農村殘疾人使用媒體習慣。當前,農村殘疾人主要將媒體視為娛樂工具,新聞資訊、經濟資訊等有效信息造成客觀上浪費。媒體應該面向農村殘疾人,制作一些針對性強的節(jié)目,啟發(fā)農村殘疾人將興趣點轉移到有利于脫貧致富、改變現(xiàn)狀的媒體信息上來。
  2、對農村殘疾人實施媒體救助
  廣義來講,媒體對于弱勢群體的報道,因其造成客觀上的公眾關注,都可稱之為媒體救助。具體來說,媒體救助報道也稱作新聞援助報道,愛心報道,是指“新聞媒體以重大災難事故的嚴重后果、困難群體貧困疾病等生存發(fā)展困境、弱勢地位的個體、群體合法權益受到的侵害或公眾利益受到的嚴重損害等情況為主要內容,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傳播出去,依靠媒體在一定范圍內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形成輿論強勢,引起社會關注,最終喚起社會各界幫助報道對象渡過難關的一種新聞報道!
  第一、加大力度宣傳國家最新政策法規(guī),使農村殘疾人能夠在惠農政策中找到出路。第二、農村殘疾人在經濟上和生理上均處于弱勢地位,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進行脫貧致富實則難上加難,大部分農村殘疾人還需要長期地生活在困境中,因此需要媒體對其生存境況進行報道,從而促進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的步伐。第三、將視角轉向社會新動向、農村殘疾人致富典型的報道上來。農村殘疾人接觸社會的機會少,改變現(xiàn)狀信心不足,需要媒體對這些方面的報道來幫助農村殘疾人樹立堅定的信念和改變困境的決心。
  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媒介資源為全國人民所共有,因此媒介更應提高自己的群眾性和大眾性,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為此,我國媒體應為弱勢群體尋求代言的長效機制。如在報紙上開辟農村殘疾人專欄,或讀者信箱,及時讓社會大眾對農村殘疾人的生活現(xiàn)狀有所了解;在電臺、電視設置專門針對農村殘疾人的節(jié)目等。
  
  參考文獻
 、俣蚊舴,《弱勢群體如何走出貧窮的惡性循環(huán)》[J].《財貿研究》,2002(5)
  ②杜鵬等,《中國農村殘疾人狀況及政策建議》《[J].《人口與經濟》,2009(2)
 、鄱氏,《淺談農村殘疾人脫貧工作》[J].《中國殘疾人》,1998(3)
  ④盛昕,《農村殘疾人的扶助政策及效果淺析》[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8(3)
 、葳w健華,《農村殘疾人工作面臨的幾個難點問題》[J].《河北企業(yè)》,2008(12)
  ⑥王亮,《優(yōu)勢視角:殘疾人工作的新視角》[J].《社會工作》,2006(10)
 、邨詈楸,《優(yōu)勢視角――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農村殘疾人社會工作》[J]. 《中國殘疾人》,2006(2)
 、囗n穎,《殘疾人的媒體形象分析》[J].《當代經理人》,2006(11)
 、嵬跤,《論大眾傳媒在弱勢群體利益表達中的作用》[J].《理論導刊》, 2008(4)
  ⑩朱法飛,《在鄉(xiāng)村恢復“小喇叭”好》[J].《鄉(xiāng)鎮(zhèn)論壇》,1996(4)
 、先~玉龍,《盼農村的大喇叭再響起來》[J].《鄉(xiāng)鎮(zhèn)論壇》,2001(6)
  
  (作者: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碩士研究生)
  責編:葉水茂

相關熱詞搜索:殘疾人 水平 農村 如何提高對農村殘疾人的報道水平 農村飲食水平提高 如何提高農村教育水平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