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非遺”保護工作與群眾文化活動】
發(fā)布時間:2020-03-18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和保護工作是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熱門話題,作為文化工作者自然不會忘記“非遺”保護工作中的群眾文化活動,同時也不會忽視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這一十分緊迫的新課題。
一、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群眾文化工作不可缺少的內容
群眾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礎,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活動得以產生、充實和發(fā)展的根基。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反映那個民族精神面貌和整體素質的一面鏡子。作為千百年來世代傳承的傳統(tǒng)民族民間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絕大部分內容與群眾文化活動密不可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于群眾文化活動, 群眾文化活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的原生環(huán)境,具有適宜的土壤等客觀條件。然而,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波及城鄉(xiāng)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依存的農耕文化語境被農村現代化的進程所創(chuàng)造的新的文化語境所代替,當村村通廣播、城市數碼電視成為現實,我們既為城鄉(xiāng)文化設施的改善而高興,又為承繼了千百年的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日益勢微、日趨邊緣化而憂慮。尤其是承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多為老年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年邁體弱,一旦這些身懷絕技、絕藝的老人離世,他們身上所承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隨之消逝、人亡藝絕,成為永久不能再生的過去……而這種傳統(tǒng)精神文化的損失是無法用任何形式的補償所替代的。保護和搶救珍貴、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文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和事業(yè)。
城鄉(xiāng)群眾文化活動的活躍開展為保護散布于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新的契機。群眾文化活動需要注入與時代精神密切相關的內容,需要構建和諧文化等先進文化內涵。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共生、互助的文化理念。成為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根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群眾文化工作并不是對立的、矛盾的,群眾文化活動既要體現當前發(fā)展的時代特征,體現和諧、開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時代要求,又要保護、保留傳統(tǒng)文化的活態(tài)遺存、活態(tài)文化。需要汲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豐富營養(yǎng)、精華部分。
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成為群眾文化工作不竭的發(fā)展源泉和動力
作為世世代代口傳心授、約定俗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反映一個民族的信仰和價值取向,富含民族的發(fā)展歷史,所以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研究人類學、民族學和民俗學方面的特殊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經承載了我們中華民族精神和情感,保留了各民族原生態(tài)的、原始的行為規(guī)范、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大量的文化事象,包涵了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形式、文化內容,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質,是人類智慧的體現。這些民族文化的元素塑造并延續(xù)了本民族共同的、血脈相連的生活態(tài)度和社會行為。成為承載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標志性符號、成為絕無僅有的文化瑰寶,如傳統(tǒng)民間故事、傳統(tǒng)音樂舞蹈、傳統(tǒng)二人轉、傳統(tǒng)皮影戲等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和價值將伴隨著時間的流逝顯得越來越重要、珍貴,它將成為當前群眾文化工作不竭的源泉和永久的動力。任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急功近利、竭澤而漁的作法不僅會破壞這些寶貴的遺產,而且會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保護性枯竭的直接后果,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 “重申報、輕保護” 等種種不恰當做法,必須引起警惕,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避免造成新的惡果。
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極大促進群眾文化工作和特色文化建設
當現代化傳播渠道、信息來源的日益趨同、地域概念在逐漸模糊,百姓娛樂生活過份依賴現代化和高科技的廣播、電視的今天,建設地域特色文化問題引起了各級文化部門的關注和重視。而來源于民間傳統(tǒng)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許多內容恰恰是獨具特性、特色濃郁的地域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了千百年來的時空轉換,與物質文化遺產最大的區(qū)別是它的活態(tài)傳承特點,經過傳承人一代又一代言傳身教、口授心傳,其中融注了傳承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個性化的審美情趣,由此形成的大量民間藝術、手工技藝等決定了它的文化獨特性。而一個又一個獨特性的集合凝聚成了特色文化。彰顯了本地文化的獨特之處,促進了新農村特色文化建設,如一些地方開展的“一鄉(xiāng)一品”活動等都是典型的例證。
把反映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用于群眾文化活動當中,在大眾的活動中繼承和發(fā)展,是搶救瀕危項目,避免“重申報、輕保護”弊端的最有效的措施。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鐵嶺朝鮮族農樂面具舞的保護單位, 我館不僅認真做了項目的挖掘整理申報工作,而且在保護工作中, 沒有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當作“祖宗”供起來, 而是著重在當前組織的群眾文化活動的實踐當中傳承下來。我們不僅在群眾中建立項目的保護基地, 還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培養(yǎng)傳承人隊伍, 真正使珍貴的文化遺產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活躍起來, 使傳統(tǒng)文化具有了極強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傳統(tǒng)朝鮮族農樂舞的保護和傳承過程中,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面具舞原來的表演只是“小場”表演的一段情節(jié)表現的,而且參加人數不多。經過群眾文化活動, 廣場化的鐵嶺朝鮮族農樂面具舞是用幾十人的群舞形式來表現的,并以面具舞蹈為核心,伴有女青年舞蹈作陪襯,稻谷、玉米、黃豆、辣椒、白菜等大型道具烘托。多種樣式的面具加上朝鮮族傳統(tǒng)舞蹈鶴舞、象帽舞、手鼓舞、長鼓舞相結合,隨著長鼓和圓鼓、以及大小鑼古樸沉著的節(jié)奏中,頭帶各種面具的男女演員在人群當中跳出,運用跳步、鶴步等舞姿和技巧,以其跳、哄、逗、喊、踏地、頓足、拍手、旋轉等渲染氣氛;最后,男女演員渾然一體歡快地起舞,象征預示著大地豐收的景象,此刻,頭戴象帽的幾位男演員閃亮登場,在輕快的音樂和節(jié)奏中悠悠自在地轉起象帽上五彩亮麗的飄帶,展現的是一幅五谷豐登、人歡馬躍、群情激昂的熱烈場面, 使朝鮮族農樂面具舞蹈表演起來熱烈、火爆,具有強烈的廣場藝術效果。
總之,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積極推動、促進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使兩者相得益彰,邁上一個新的高度。
作者簡介:金英珠,鐵嶺市朝鮮族文化藝術館,副研究館員;宋楊,鐵嶺市群眾藝術館,館員。
相關熱詞搜索:文化活動 群眾 保護 “非遺”保護工作與群眾文化活動 致力于非遺保護工作 非遺文化日活動報道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