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中國大革命mobi_1911年中國大革命
發(fā)布時間:2020-03-23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在辛亥革命發(fā)生前,中國已經在近代化的軌道上走了很久,變化不小了,發(fā)展不少了,那么為什么還會發(fā)生這場革命呢?這是一百年來許多人的共同困惑。 368年前,處于大明帝國邊緣的滿洲部族乘著中原大亂揮師入關,定鼎中原,建立大清王朝。整整一百年前,武昌城頭一聲槍響,一個龐大的大清帝國聞聲而倒。一個王朝進入了歷史,而且順帶著將兩千年的帝制一并終結。中國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民主共和、自由平等,不論此后遇到怎樣挫折,中國人都義無反顧地為這些理想而頑強奮斗。
這場發(fā)生在一百年前的大革命因為時在農歷辛亥,所以歷史上就習慣地將其稱為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發(fā)生前,中國已經在近代化的軌道上走了很久,變化不小了,發(fā)展不少了,那么為什么還會發(fā)生這場革命呢?這是一百年來許多人的共同困惑。
不真實的洋務新政
近代中國的問題確實不是內部自然發(fā)生的,如果一定要追溯其起源,這實際上是歐洲工業(yè)革命和大航路開辟的結果。工業(yè)革命使歐洲產能過剩,而大航路的發(fā)現(xiàn)和運用使西方向東方的擴張成為可能。
15-16世紀之交的大航路發(fā)現(xiàn)和18世紀的工業(yè)革命時代,正是大清王朝建立前后,一個來自周邊文化相對落后的部族正面臨著漢文化的壓力,它迫切需要漢化,因為它要統(tǒng)治這龐大的帝國。而中國自古以來又是以農立國,商業(yè)資本不發(fā)達,市場開發(fā)不充分,因此中國沒有及時跟進,錯過了工業(yè)革命順風車。
一個龐大的中國當然不能永遠自外于世界,中外之間的交流也沒有因為滿洲人人主中原而完全中斷。中國與歐洲的貿易聯(lián)系延續(xù)宋明繼續(xù)發(fā)展,大量瓷器、茶葉越來越多地輸往歐洲,成為歐洲人不可須臾離開的日用品;而中國由于還處在前近代的自然經濟狀態(tài),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法接納歐洲工業(yè)品,中外之間貿易往來雖說總量不算太大,但卻出現(xiàn)了嚴重不平衡。
為了消弭這些不平衡,英國于1893年派了一個代表團來華訪問,希望和中國建立近代意義上的國家關系,促進中國的市場開發(fā),希望中國能夠以市場的方式接納更多來自歐洲特別是英國的工業(yè)品。然而那時的中國正處在康乾盛世,虛假的繁榮使清廷統(tǒng)治者斷然拒絕了英國人的建議。
合法貿易無法解決不平衡,以東印度公司為主的不法商人加大了罪惡的鴉片貿易。此后僅僅半個世紀,鴉片不僅耗盡了中國的財富,而且鴉片使中國已無可用之兵。1840年,中英之間爆發(fā)了以鴉片為名的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南京條約》逼迫中國向西方開放五個口岸。緊閉的中國大門終于被大英帝國的炮艦轟開了一條縫隙,中國開始了一個漫長的走上世界的旅途,盡管有許多的中國人并不那么心甘情愿,他們依然懷念昔日的寧靜與有序。
鴉片戰(zhàn)爭后20年,外國在中國的貿易繼續(xù)擴大,中國的市場開辟依然緩慢,五口通商無法滿足列強的要求,他們要求中國加大開放步伐,但清廷統(tǒng)治者無能為力。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用武力逼著中國簽了一個新條約,中國被迫同意與世界各國逐步建立近代化的國家關系。再加上此時的中國遇到空前的內亂,洪秀全的太平軍幾乎拖垮了清廷的財政。
為了平息內亂,也為了履行承諾,中國終于踏上向西方學習的路,洋務新政很快給中國帶來了不一樣的觀感和實惠。僅僅30g的時間,中國已大致恢復往昔的盛世感覺,1888年建喜的北洋海軍據(jù)說是當時亞洲第一、世界第六。
其實,洋務新政則是借助于國家壟斷發(fā)展起來的,效率高成效大,也就僅僅體現(xiàn)在軍事工業(yè)上,與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關聯(lián)不大。而且,由于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迫開始近代化,因而中國一開始就定下一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本位主義路線,30年只知道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至于西方的政治制度文化理念,都不在學習范圍。這種畸形的近代化帶給中國很大的危害,洋務新政的成就也就不那么真實,甲午年(1894年)一場小小的戰(zhàn)爭,龐大的,據(jù)說又實力雄厚的中國竟然敗在東鄰小國日本的手里。
革命與改良賽跑
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是中國人的奇恥大辱。通過這場戰(zhàn)爭,原先對清廷抱有好感的孫中山最先覺悟,認為依靠滿洲人無法將中國引領到近代化的正確軌道上,中國要想步入世界民族之林,要想與東西洋各國并駕齊驅,必須驅逐韃虜,恢復漢民族國家,仿照西方成功經驗,建立一個共和民主國家。
孫中山不僅這樣想,而且這樣做,他在產生這個認識的當年,就發(fā)起成立興中會,就以“推翻滿清,走向共和”相號召。此后17年,不論形勢怎樣變化,不論革命遇到怎樣的困難,孫中山都堅守理想,勇于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說,孫中山確實無愧于近代中國偉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先行者的稱號。
滿洲貴族統(tǒng)治集團或許能力有限智慧有限,但在當年“家天下”政治理念中,天下國家就是人家愛新覺羅家族和那幾個老哥們的,他們當然會希望自己的天下國家變得越來越好,前提當然是這個天下國家還在他們手里。所以當孫中山指責清廷昏聵無能不足以帶領中國繼續(xù)前行時,清廷終于開啟艱難變革:由維新改新政。
盡管發(fā)生義和團這樣一系列突發(fā)事件干擾,但實事求是地說,清廷至1903年,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所作的改革已經不少了,中國的政治架構正在改變,地方自治開始了,近代意義上的經濟體制開始建構了,民族資本在那時也獲得了充分發(fā)展,以至民族資本可以在鐵路這樣基礎建設項目上與外國資本相競爭了。
至于文化教育方面,伴隨著新教育體制的建立,科舉制度已成明日黃花,青年學子差不多都知道這是一條最不靠譜的路,新時代需要新知識,最好的途徑就是出洋留學,這才能學點真本事。
至于司法行政的改革,中國按照《辛丑條約》的約定,重組了中央權力機構,廢除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組建了外務部。
在傳統(tǒng)中國,行政主導的權力架構包攬一切,司法執(zhí)法都是行政官的本職工作。新政改革參照東西洋各國模式,重建獨立的分層司法系統(tǒng),司法獨立于行政,不僅使行政官擺脫了司法糾纏,而且為維持社會公正構筑了最后一道防線,司法專業(yè)化極大提升了社會向心力。
清廷主導的改革在順利推進,但這場政治變革的方向在這個時候其實也遇到了新的問題。中國的政治改革目標究竟是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君主專制體制,還是構建一個具有分權性質的君主立憲體制,這兩個思路都有參照,前者就是俄國沙皇的改革經驗,而后者則有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兩個模式各有利弊,前者有利于運用國家壟斷的方式調動國家資源,后者有利于權力分享減少決策及執(zhí)行中的失誤。兩個模式很難說誰對誰錯,關鍵是哪個更有用更有效。朝廷比較傾向于沙俄模式,民間及剛剛成長的士紳階層則傾向于日本模式,畢竟可以分享權力。
朝野的爭論并沒有充分展開,1904年的日俄戰(zhàn)爭就給了中國一個明白答案。龐大的沙俄幾乎不堪一擊,好像沒有怎樣還手就被小小的日本打敗了。日本在不到10年時 間相繼打敗中國和沙俄兩個龐大帝國,這不能不給中俄兩國極大震動。失敗的俄國在1905年爆發(fā)了革命,革命誘發(fā)沙俄進行政治改革。俄國的改革又深刻影響了亞洲,這被列寧譽為“亞洲的覺醒”。
其實,亞洲的覺醒可以看作是中國的覺醒,這個覺醒分作兩個方面。一是分布在全世界的中國政治流亡者很快匯集至東京聯(lián)合組建中國同盟會,各個“山頭”幾乎一致推舉孫中山總理,發(fā)誓推翻清廷重建中國政治制度,將中國引向現(xiàn)代國家;二是俄國人的政治變革給清廷以極大促動,清廷沒有怎樣猶豫就決定接受內外大臣建議,派遣王公大臣皇親國戚出洋考察各國憲政,為中國尋找一條政治新路。
革命與改良在新的起點開始賽跑,究竟鹿死誰手這個時候真的很難說。
清廷的致命失誤
現(xiàn)在研究新政的,一般都強調新政取得了巨大成績,將中國推向一條正確道路,因此貶低孫中山領導的中國革命。這其實是不必的,也是不對的。我們當然不會懷疑清廷作為統(tǒng)治階級,其政治改革的真誠性,只要有利于皇權永固,有利于國家富強,朝廷當然不會反對。但是正如一切統(tǒng)治者都具有惰性一樣,如果沒有孫中山革命黨武裝起義倒逼機制,一個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帝國真的很難改革,因為統(tǒng)治者總希望明天的陽光和今天一樣燦爛。
俄國人的慘敗,中國同盟會的成立,中國在東三省歸屬交涉上的失敗,深深刺痛了清廷統(tǒng)治者,經過猶豫徘徊,清廷在1906年秋天毅然宣布預備立憲,發(fā)誓用9年時間走完日本20多年的路,謹慎地將中國改造成一個立憲國家。
清廷的政治宣示贏得了國內外的歡迎,中國在國際上的處境由此發(fā)生一些顯著變化,日本政府出于各種利益考量歡迎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接受了清廷的請求,驅逐了孫中山等革命黨領袖,對于在日本的其他革命黨人也處處刁難,革命逐步陷入低潮。
一大批先前激進的青年革命黨人像劉師培等,毅然放棄革命,回歸主流社會參與變革,從革命走向反革命;另一些革命者如章炳麟眼見得革命無望,準備出家為僧,西天取經;還有一批革命者如宋教仁,大約也覺得革命這條路越來越難走,中國假如能夠走上立憲的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應該像俄國1905年革命一樣,走出憲政改革第一步。宋教仁覺得此時可以和清廷合作,于是他將精心研究的《間島問題》轉交給袁世凱,希望以此證明白己的實力,應該也是期待回歸主流社會的表示。
革命,還是改良。這個非此即彼的選擇在這10年間困惑了無數(shù)中國人,其實當統(tǒng)治者宣布改良,且真心誠意進行改良的時候,人們的一切怨言幾乎頃刻間煙消云散。人民不會和統(tǒng)治者記仇,人民也最容易滿足。說實話,大多數(shù)人根本分不清什么是革命,什么是改良,大家只是希望國家好,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yè),各得其所,僅此而已。
所以,當清廷踏上預備立憲的路,特別是不斷深入,改官制,創(chuàng)設咨議局,籌設資政院,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時候,孫中山等少數(shù)先知先覺發(fā)動的革命越來越缺少信仰者,革命陷入空前困境,從徐錫麟刺殺恩銘,至1911年黃花崗起義,孫中山和同盟會領導的數(shù)十次武裝革命一次比一次暴烈,但這并不意味著革命高潮、革命機會,真實的情況可能恰恰相反。
改良重建了人們的政治信仰和信心,至1908年《欽定憲法大綱》頒布。再經過國會請愿運動,將9年預備立憲調整為5年,中國走上完全立憲指日可待,再有幾年時間,也就是到1913年,中國就將像東西洋立憲各國一樣,有完全民選的議會,有一個責任政府,君主不再是一個人專制。君主至高無上,但在君主之下有個立憲分權相互制衡的機構。這是一幅即將展開的美麗畫卷。
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當清廷打開這幅畫卷時,竟然有兩個致命失誤:一是將責任內閣轉化為皇族內閣,以此證實了革命黨始終攻擊的清廷立憲的虛偽性;一是宣布鐵路干線國有政策,阻止民族資本對新興產業(yè)的覬覦與利潤分享。即便不能說這就是國進民退,但肯定不是藏富于民,不是富民政策。
被激怒的新軍
從歷史主義的觀點看,站在清廷的立場上,皇族內閣和鐵路國有都有其正當性,但是在這個時候出臺則激起眾怒。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相繼爆發(fā)反對鐵路國有的抗議運動,朝廷堅持既定立場寸步不讓,雙方相持了4個月,終于在9月初引發(fā)四川總督府門前的流血慘案。革命黨、哥老會及一切反政府的力量終于等來了新的機會,重新活躍,積極介入。
至于責任內閣,使先前雄心勃勃準備分享權力的立憲黨人心灰意冷,閃身而退,他們終于領悟孫中山和革命黨為什么在過去十幾年一直不愿相信清廷的理由,終于知道期望統(tǒng)治者進行和平改革猶如與狐謀皮,于是他們自覺不自覺加入反體制的運動。
兩個致命失誤弄得全國不得安寧,沒有充分國家化的新軍一直擔當著晚清十幾年政治改革的先鋒,他們此時面對紛擾不寧的國內政局,似乎也意識到朝廷的兩個政策是政治上的失誤,應該糾正,應該重回君主立憲的正確軌道。這就是1910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意義。
武昌起義后,成立湖北軍政府。南北對峙,其實是給朝廷一個轉圜的理由和機會。但朝廷沒有善待湖北新軍的心意,反而以武力手段對付自己的統(tǒng)治柱石,根本不愿在兩個失誤上稍作讓步。
清廷的僵持與頑固激怒了新軍,湖南、山西、江西等省新軍與湖北相互配合,接二連三宣布獨立宣布光復,宣布脫離朝廷,直至此時,清廷依然不醒悟,他們繼續(xù)迷信武力,相信這些地方雜牌軍成不了氣候,他們還有中央軍。
10月29日,駐灤州第二十鎮(zhèn)統(tǒng)制(師長)張紹曾聯(lián)合第二混成協(xié)協(xié)統(tǒng)(旅長)藍天蔚等電奏朝廷,請立即實行君主立憲,又奏政綱十二條,要求朝廷實行。這些要求,其實就是對湖北新軍及各地新軍的直接回應,主要有立即召集國會,改定憲法,赦免一切國事犯,組織責任內閣,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公舉,國務大臣由總理大臣推任,皇族永遠不得充任內閣總理大臣及國務大臣。
灤州兵諫是辛亥革命關鍵之舉。第二天(30日),攝政王以小皇帝的名義下詔罪己,承認三年來用人無方,施政寡術,政地多用親貴,則顯戾憲章;路事蒙于斂衽,則動違輿論。發(fā)誓一切從頭開始,咸與維新,實行憲政:開放黨禁,赦免政治犯;改組資政院,修正憲法;解散皇族內閣,公舉內閣總理大臣,組建真正意義上的責任內閣。
革命的成功與失敗
清廷此次讓步是巨大的,一個星期之后嚴復就此感慨:如果一個月前做到這些讓步中的任何一條,都會發(fā)揮非常不一樣的效果。只是現(xiàn)在這樣做似乎太遲了,清廷的這些讓步并沒有換來革命黨人、立憲黨人和新軍將士的同情和支持。此后,南北之間進行了艱難談判,重出江湖的袁世凱在竭盡全能爭取重回君主立憲政治軌道無效后,也只好接受強烈勸告和南方革命黨人、立憲黨人及新軍將領段祺瑞等人的政治安排,終結帝制,勸說清帝退位,籌建一個共 和政府。
一場以暴力開端的革命至辛亥年底前戲劇性轉化為全國和解、五族共和,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東方智慧在現(xiàn)實政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辛亥革命實現(xiàn)了孫中山17年來堅持不渝的民族民主政治理想,構建了一個現(xiàn)代民族民主新型國家。但中國沒有將滿洲人趕回東三省,沒有驅逐韃虜,沒有種族復仇,一場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大革命最后以尊重歷史、優(yōu)待皇室、五族共和而結束。中國社會沒有發(fā)生大革命所慣有的大動蕩,兩千年帝制終結竟然有點兒不動聲色。
辛亥革命如此結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不被理解,以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外國資本和本國政治統(tǒng)治雙重壓榨下具有軟弱性和不徹底性,革命黨人即便打不贏也不應該接受妥協(xié),也應該爭取北伐,爭取暴力征服清廷。
至于孫中山,也有許多人認為不應該向袁世凱讓權,南京臨時政府應該在清帝退位后繼續(xù)堅守,應該用革命手段重建統(tǒng)一,而不是與袁世凱妥協(xié)。
這些期待都是善良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應該承認革命黨人特別是孫中山以民族大義為重,以國家前途為念,不居功自傲,遵守承諾,在袁世凱遵守承諾勸退清帝后,及時讓權袁世凱,功成身退,既使中國避免了血流成河,也使革命黨人的高風亮節(jié)昭示天下,為孫中山革命黨此后的政治活動贏得了聲譽。這種讓步無損于孫中山和革命黨人的絲毫光輝,但卻為中國迎來了重大機遇。100多年前的法國大革命沒有做到,幾年后的俄國革命也沒有做到,只有辛亥革命以極小犧牲換來了一個帝制時代的終結。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包括孫中山在內無數(shù)辛亥先驅的貢獻,只是過了很多年之后,面對民國亂局,孫中山等領袖又覺得這可能是一場失敗的革命,因為舊秩序依然,亂局加深,革命理想似乎并沒有實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失敗了。
確實,就理想而言,孫中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架構在民國初年都不曾轉化為政治實踐,孫中山畢生追求的五權憲法、全民政治、全能政府等,在民國前半程的政治架構中未見蹤影。民國前半程的政治架構其實是在延續(xù)晚清10年政治變革的老路,不僅參與變革的還是那些人,而且基本思路就是立憲,只是沒有君主而已。
對孫中山來說,辛亥革命失敗還有一個表征,就是南京臨時政府在民國前半程的合法統(tǒng)治中毫無地位。袁世凱之后長時期陷入合法統(tǒng)治之爭,其實就是在爭奪民國元年《臨時約法》的正當性,爭取南京臨時政府在民國合法統(tǒng)治中的應有地位。這種爭奪持續(xù)了十幾年,直至1927年北伐成功,直至東北易幟,重建統(tǒng)一,中國方才在另外一個意義上重估辛亥革命的意義和價值。
相關熱詞搜索:年中 國大 革命 1911年中國大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 1911年的中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