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好好說在線播放完整版 有話好好說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1998:自由主義的言說》發(fā)表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南方周末》,韓毓海先生的反駁文字《新年答客問》,發(fā)表在今年二月九日北京《書評周刊》。由于春節(jié)郵寄耽擱,我一個月后才讀到這張報紙,讀后受教益,也有些感想。看來目前這場討論,大家都希望深入發(fā)展,但文風問題已十分突出,可以先提出來說一說。
毓海兄文章以大段指摘《南方周末》開頭,說是發(fā)行量大,惡性炒作,誤導讀者,是對真思想的遮蔽。這樣的批評恐怕不太合適。到目前為止,發(fā)表毓海兄或其他新左派朋友文章的報刊可謂多矣,如《讀書》和《天涯》,無論就數(shù)量言,或是發(fā)表次數(shù)言,遠遠超過《南方周末》,但沒有一家是因為發(fā)表這些文章而遭如此批評的。此前知識界發(fā)生的學術爭論也不少了,但也沒有發(fā)生過類似情況。不同觀點盡可交鋒,提供篇幅的報刊雜志則無過,這已是知識界不成文的默契,也是常識。如果別人也這樣不討論你文章中的觀點,而是痛罵發(fā)表你文章的《天涯》雜志,如此對罵,這場討論還能深入嗎?此外,人家也會想,你痛詆《南方周末》發(fā)對方一次文章是傳媒行為,而你這一次發(fā)表文章選擇在《書評周刊》,不也是大眾傳媒嗎?總不能別人發(fā)表文章是傳媒炒作,我發(fā)表文章就是宣布真思想,這就有點霸道了。
我曾引用毓海兄原文,提出三個質(zhì)疑,與此同時,以更多篇幅既批評歷史上自由主義發(fā)生的失誤,又將現(xiàn)實中自由主義的困境、陷阱、有可能出現(xiàn)的失誤,一共有四個,比質(zhì)疑毓海兄的問題還要多,公開告訴新左派朋友,希望得到他們的批評幫助,雙方能前進得更好。我始終在等待毓海兄的批評和反駁,等來的不是對具體問題的回應,而是籠而統(tǒng)之地說我對自由主義的理解是“本質(zhì)主義”的理解,是“本質(zhì)化思維”,是“制度拜物教”。這樣批評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否緊扣原文,給出一點具體的論據(jù)?究竟是我哪一段,哪一句有“本質(zhì)主義”嫌疑?也好讓我明白一點。我不僅承認自由主義有內(nèi)在困境,而且在《書評周刊》上那篇文字又特意說明對待自由主義不能搞標簽拜物,是“先有自由,后有主義”。批評我的觀點,言辭激烈不要緊,最好能踩著證據(jù),一步一步往前推,而不是眼一閉,信口開河,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諸如“本質(zhì)主義”這樣的空洞概念在文章中還很多,但幾乎都沒有定義和說明,就這么一鼓作氣嘩嘩嘩地沖下來了,接都接不住。毓海兄拍著胸脯很自信:“毫不客氣地說,我作為‘文人’在這方面比那些人閱讀得多一些!蔽娜思硬患右枦]關系,讀過那么多著作,知道有那么多名詞概念,則更好。但是光這么說沒有用,最好能區(qū)分文人抒情和學術討論的界限,緊扣原文,有一分論據(jù)說一分話,批得對方心服口服。如果只是把形容詞換成學術名詞,而且還是一連串大而無當?shù)耐鈬拍睿拍钪聸]有論據(jù),概念之間又沒有邏輯,隨情緒任意跳躍,人家會不會說,從前文人抒情,用的是副詞、形容詞,現(xiàn)在文人抒情,怎么忽然改用概念、名詞了呢?
新左派朋友大多文風晦澀蕪雜,行文充塞半生不熟的舶來概念,一些論辯文字似乎下決心不讓普通讀者讀懂。文風生澀,食洋不化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恐怕是想不清楚才說不清楚?只要想清楚了,說點家常白話又何妨?反而能讓更多人聽個明白!吧钊搿闭摺皽\出”,“淺入”者“深出”,成了很普遍的現(xiàn)象。無庸諱言,某些持自由主義學術立場的朋友也在不同程度上沾染有這一毛病。其實,一時想不清楚是常有的事,可以將自己的困惑公之于眾,邀對方一起討論;
說不清楚也不要緊,對方提出具體問題,迎著問題討論就是了;
不愿將自己的困惑公之于眾,也不要緊,但不能強詞奪理,反過來給對方扣帽子。這樣強詞奪理,是會說出破綻的。比如這篇《新年答客問》,把主張市場經(jīng)濟產(chǎn)權私有的觀點夸大為“私有制萬歲”,寫下“致私有制萬歲的‘朋友們’”這樣聳動人心的標題,文學激情是足夠了,但一不小心,卻捅出了一個紕漏:
跨國資本一方面加強了民族國家壓迫的一面,另一方面則迫使民族國家修改法律,杜絕罷工來維護他們的投資安全。
這段文字在原文中是以黑體出現(xiàn)的,以標示醒目。雖然沒有明示中國,但從上下文辱罵本土自由主義者是在維護化公為私和腐敗有理(?)判斷,沒有理由不是在說中國。目前的社會不公和壓制異己已經(jīng)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三年前我給何清漣一書作序,明確反對腐敗有理,并最早把社會不公和化公為私稱為“政治之癌”,因此而不能放在國內(nèi)版,只能附于海外版。但若將社會不公、化公為私、壓制異己等丑惡現(xiàn)象,歸結(jié)于“跨國資本入侵”,能符合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的正常感受嗎?即以事實而論,法律條文中刪去罷工權,是在跨國資本進來之前,還是在此之后?八十年代初刪去這一條款時,市場經(jīng)濟在憲法中連個影都沒有,跨國資本則遠拒于國門之外。不是說市場經(jīng)濟、跨國資本不能批,而是說總要分個前后時序,輕重利弊,不能白菜、豆腐一鍋煮。我是寧可相信上述紕漏是毓海兄一時情急,筆下出亂。但如此張冠李戴,就不怕再次印證人們對新左派的這一不滿嗎:只敢批市場經(jīng)濟“看不見的手”,卻刻意回避踩在市場經(jīng)濟上那只“看得見的腳”?有勇氣批判固然好,但這樣的批判所向,哪怕是胸脯拍得山響,也算不得英雄。說句不好聽的,這叫“柿子揀軟的捏”。
承毓海兄美意,行文中兩次表達對我的善意,心領了。但同時不能理解的是,既然任劍濤文章《解讀新左派》被說成是和我一起“黨同伐異”,那么稱我之善意,又是從何而來呢?同一篇文章不能對同一個所指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斷,這也是常識。我是欣賞毓海兄才氣的,從文字中看出,他也是性情中人。既是文字之交,不妨直道而行,不必拉一個,打一個,搞分而治之。這樣進行論戰(zhàn)反而有悖性情,不夠誠懇了。
我是與所有的讀者在同一時間讀到《天涯》今年第一期任劍濤文章的,事先毫不知曉。任在廣州,我在上海,文章發(fā)表時,任本人已去哈佛,我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他對毓海兄文章的反應。能因為他的文章與我觀點相近,就說是“黨同伐異”嗎?這個邏輯如能成立,以后再有學術論辯,誰還敢參加呢?再說了,人們又該如何理解毓海兄這一時期每文必稱汪暉,這一次更不得了,一口氣說了幾十個人的名字,連費孝通和張承志也拉上?別人是否更有理由反贈一頂“黨同伐異”的帽子呢?再這樣說下去,就有點無聊了。幸運的是,還沒有發(fā)生這樣的事,我也不希望發(fā)生。
說任文是“打人的棍子”,也有欠思考。此前毓海兄在《天涯》雜志上發(fā)表《在自由主義姿態(tài)的背后》長文,不分清紅皂白,一篙打翻一船人,這場論辯就是這樣開的頭。我與汪暉兄在電話中交換看法,他也認為打擊面太大,應該有區(qū)別。但我還是欣賞毓海兄之才情與坦率,可以與之耐心討論。同時冀望于他以后寫文章能端正一下文風,有所克制,沒想到今天越演越烈。為什么自己挑戰(zhàn)時可以任意呵斥,別人一回應,就成了一根“打人棍子”?任劍濤觀點也沒什么了不得,完全可以批評。但讀者可以對比雙方的文章,到底是誰在平心講道理,哪怕講得道理如韓毓海蔑稱的那樣是“一連串的胡言亂語”“一廂情愿的滑稽表演”,又是誰在以氣勢壓人,蠻不講理,任意羞辱對方人格?找遍毓海兄全文,沒有一句在反駁對方的具體觀點,卻是居高臨下地說別人是“以自由主義的代言人而自利”、“別有用心”,并頤指氣使地說,這是“一篇極其拙劣的胡言亂語,建議有興趣的人找來看看,‘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稍有閱歷者都會覺得似曾相似,這樣的語言像某一位偉人的口氣,那兩句唐詩,與“文革”派戰(zhàn)和大批判的記憶聯(lián)系過于密切,能不引用則盡量回避。說新左派體系是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就如踩著他們的痛腳,一碰就跳。當年“文革”理論漂洋過海,經(jīng)過杰姆遜這些飽吸“文革”鴉片的洋左派學術化闡釋,如今衣錦還鄉(xiāng)。要別人不說自己與“文革”有精神血緣,也可以,但至少在行文落句時,不要露出“文革”遺風的蛛絲馬跡。
至于“對中國社會科學的公然玷污”,這樣嚇死人的大帽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推理出來的。毓海兄在質(zhì)問別人是否讀過一些學者的“重要研究成果”時,共列有十三個人的名字,然后武斷對方?jīng)]有讀過這十三個人的研究成果,因為沒有讀過,就是“對中國社會科學公然玷污”。這樣的邏輯推理能成立嗎?你怎么知道別人沒有讀過呢?不引用,就是沒讀過?此其一;
其二,這十三家的學術成果什么時候一下子成為“中國社會科學”標準了呢?幸虧僅是十三家,還不是十三經(jīng)。何氏一書海外版雖印有我一序(不得已,我是在這里第一次坦白交代),但也犯不著每文必引何氏書:任劍濤就算沒有讀過十三家,錯過一些好文章,但再怎么也不會因此而構成“公然玷污中國社會科學”啊!如果我如法炮制,開列十三個毓海兄不知道的外國名字,然后說因為你沒有讀過,就是“公然玷污世界社會科學”,合適嗎?這就不是與人為善,也不像個討論問題的樣子了。請出毓海兄列舉的那十三家中任何一位,都不會同意對其學術成果冠以如此隆重的評介:不讀其作品,就是“對中國社會科學的公然玷污”。更何況,這十三個人的觀點也未必個個與韓觀點接近,如果有一個出來說,我不屬于韓毓海這一派,那又該怎么辦呢?這是在討論學術,不是街頭吵架,犯不著拉上那么多人來給自己壯聲勢。
在上述奇怪說法的后面,還有一段更讓人吃驚的,在原文中也以黑體標出:
我不是說這些研究中已經(jīng)包含了解決中國現(xiàn)實問題的現(xiàn)成答案,但是,這不能成為抹殺和打擊這些研究的意義的借口,更不能成為類似于《解讀新左派》這樣的不負責任的胡言亂語可以公然存在的理由。
人家的文章沒有提到上述十三家,又成了“抹殺和打擊這些研究的意義”。這中間跳過了多少邏輯環(huán)節(jié)?這是一個連中學生都知道的邏輯推不出,怎么會出現(xiàn)在堂堂北大博士的筆下?我為毓海兄可惜。至于說別人的反駁文章不能“公然存在”,恨不得置于死地而后快,這就更讓人驚駭了。你辱稱不同意見是“吆喝”,那么人家也會問,你這樣的說法是學者討論呢,還是警察的“吆喝”?雖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堅決捍衛(wèi)你發(fā)表觀點的權力”是自由主義的名言,但也應該成為所有知識分子的共識。從八十年代以來,我目睹知識界不少論戰(zhàn),有情緒激動者,有氣急敗壞者,也有偶爾失態(tài)者,但從來沒有看到如此蠻橫的說法。聯(lián)想到上述對《南方周末》劈頭蓋臉的指責,你今天還只是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日后若當了宣傳部長,還叫我們底下這些人怎么活呢?我不是同意新左派觀點的,但新左派中有我不少好朋友。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我沒有理由幸災樂禍,而是為包括毓海兄在內(nèi)的那些朋友難過,同時也為我們共同承擔的這場討論難過。今天的這場討論,多少是會留下一點文字的。如果后人檢索這些文字時,平靜瀏覽不同意見的正常交流,突然聽到還有刺耳的警察“吆喝”夾雜其間,他們覺得驚詫莫名,我們這些參與者的臉上又何嘗會有光彩呢?
新左派也好,自由主義者也罷,不同意這樣分類的朋友也可以,最好不要有一個爭輸贏的心態(tài)。關鍵不是輸贏,而是把道理說清,步步深入,雙方共有長進。能否將這場分歧保持在討論狀態(tài)呢?偶有走火,也要克制在爭論狀態(tài)?需要討論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能否守著問題發(fā)言,重論據(jù),有邏輯,守規(guī)范,講風度,躁釋矜平?至于場外的情緒、個人被某些流言包圍的苦惱、以及那些表態(tài)性的文字,凡是與議題無關的,就不要帶進來了。這樣,也許我們討論不出結(jié)果,也爭不出一個輸贏,但至少還能留下一兩句文明交流的段子,不至于讓后人訕笑。如果連爭論都難以保持,流于街頭對罵,那還不如趁早收場,各干各的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