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非:助學貸款:何時能圓大學夢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進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后,隨著我國高校普遍開始實行收費制,越來越高昂的學費折斷了許多家境貧寒的學子的夢想,不僅有一些考上了大學的學生因為交不起學費而放棄了上學機會,更有一些上了大學以后因為負擔不起學費和生活費而輟學。貧困大學生問題引起了全社會關注,更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在各方面的積極努力下,一系列資助貧困大學生的措施很快制定并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
1999年開始試點、2000年正式實施的國家助學貸款制度,是由銀行、學校和學生三方共同簽訂貸款合同,銀行以低息向貧困大學生提供足夠交付學費和部分生活費的貸款資助他們完成學業(yè),待他們畢業(yè)工作后按月償還。這個制度同人們一般熟知的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減免學費等措施一起構成目前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幫助許多貧困大學生圓了大學夢。據(jù)統(tǒng)計,1999年至2004年6月底,國家助學貸款累計發(fā)放52億元,資助經濟困難學生83萬人。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誠信危機和還貸風險的出現(xiàn),造成了助學貸款在2003年基本停頓。在北京,除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各有100名學生象征性地獲得了銀行提供的助學貸款外,各大承辦國家助學貸款業(yè)務的銀行大面積暫停了助學貸款發(fā)放。
對于停貸,包括高校在內的社會許多方面卻顯得無可奈何。由于學生還貸信譽不佳,致使銀行缺乏積極性,惜貸和停貸就在情理之中了。有專家指出,從銀行角度來看,國家助學貸款一開始就有些先天不足。作為一項多少帶有一些計劃模式的政策性金融措施,在制定實施時過多地重視了學生如何獲得貸款,而忽略了學生還貸能力、還貸誠信度和銀行利益的保障等重要問題,這就為2003年銀行出現(xiàn)停貸現(xiàn)象埋下了伏筆。當然,除少數(shù)學生誠信度不佳逃避還貸義務之外,也有許多同學在貸款時都以為自己能還,但2002年后畢業(yè)就業(yè)形勢越來越不容樂觀,一些貸了款的學生因畢業(yè)后沒有找到合適工作而無力還貸,這些都直接導致了銀行停止貸款。
也有一些專家和高校有關負責人認為,停貸現(xiàn)象表面看來是一些進入還款期的學生信用意識薄弱,違約率較高,導致商業(yè)銀行經營風險凸現(xiàn),主管銀行不得不采取緊縮政策。但實際上更深層次原因在于國家助學貸款業(yè)務的政策性要求與承辦商業(yè)銀行在經營目標、運行機制以及運行規(guī)模上不相符合。一位銀行業(yè)內人士指出,作為一種政策性很強的商業(yè)性貸款業(yè)務,國家助學貸款業(yè)務運營成本和信貸風險明顯高于普通商業(yè)貸款,這與商業(yè)銀行經營所遵循的風險和收益匹配、股東價值最大化原則相沖突。停貸,實際上是助學貸款作為社會的愛心在無情的市場中遇到的尷尬。
實施了五年的國家助學貸款,事實上難以消除許多貧困大學新生的憂慮。對他們而言,入學前的籌借學費是個難邁的門檻。據(jù)對10位貧困大學新生做的電話調查,對國家助學貸款有6人表示“知道一點”,其中只有兩人是從錄取通知書上獲知的,但都不清楚具體的申辦程序和條件;
10人都認為“在大學期間會承受較大的生活壓力”,其中有8人表示“如果能得到助學貸款,會打消這種顧慮”,但是有7人擔心得不到。在被訪問的10位貧困大學新生中,學費無一例外都來自四處籌借,用一位同學的話說,籌借學費的過程,對他們而言,就是一次“刻骨銘心而又不堪回首的經歷”。但知道有國家助學貸款的同學仍對記者說:“只準備路費和一些生活費去學校,我不敢。再窮也得帶上學費報到!
江西財經大學工商學院企業(yè)管理系主任、省政協(xié)委員王筱琴,多年來一直非常關注高校貧困生的救助問題,她認為,盡管近年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推進助學貸款等制度的實施,但實際上貧困生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貧困生仍在經濟和學業(yè)的雙重壓力下生存。因此,必須進一步采取切實措施,來尋求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的新途徑。首先應加快我國個人信用資信登記系統(tǒng)的建設步伐,同時廣泛開展信用教育。在信用資信登記系統(tǒng)沒有建好之前,可先建立大學生信用檔案,將來并入該系統(tǒng)。社會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信貸知識和信用意識的教育,在社會和大學中樹立起誠信的新風。同時要建立對助學貸款違約行文的約束和制裁機制,盡快制定與大學生信用制度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其次應加大國家助學方式的宣傳力度,讓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了解相關政策。由于很多貧困學生地處偏僻的農村、山區(qū),信息渠道相對閉塞,在不了解國家助學政策和借貸無門的情況下,采取了一些極端的方式,如放棄學業(yè)、變賣家產甚至輕生等。因此應該在城鄉(xiāng)特別是中學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讓所有貧困家庭的家長和孩子知道可以利用助學貸款等方式完成學業(yè),以避免更多悲劇的發(fā)生。此外還應充分借鑒國外的經驗進一步拓寬助學渠道,如出臺優(yōu)惠政策鼓勵企業(yè)和個人參與助學行動,允許企業(yè)將捐助計入成本并擴大數(shù)額限制,減免捐助人的所得稅款,建立遺產稅稅法等;
在省、市建立基金會,由國家、學校、企業(yè)、個人捐助等多渠道出資,發(fā)放無息或低息貸款資助貧困學生;
加大商業(yè)助學貸款的步伐,對申請者給予貼息,提倡在生源地發(fā)放助學貸款以控制信貸風險,對申請商業(yè)助學貸款的擔保應視具體情況作一些變通等。最后,對助學貸款的還款期限及方式應作一定的調整,F(xiàn)在國家助學貸款的期限一般不超過八年,貸款必須要在四年內還清。如果一個學生每年按6000元貸款,四年就是2.4萬元。畢業(yè)后四年內還清,即使不計利息平均每月也要還500元,這對于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字。如果規(guī)定期限能延長到畢業(yè)后十年內,或只規(guī)定還款的最低數(shù)額如100至200元,即可消除其貸款顧慮和還款壓力。
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引起了國務院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有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新的政策,并最終于近日由四部門出臺了《意見》。按照《意見》,要求建立以風險補償制度為核心的國家助學貸款新機制,這就降低了銀行貸款風險,可以迅速提高商業(yè)銀行開展國家助學貸款業(yè)務的積極性,有助于解決當前國家助學貸款推行過程中的問題。通過解讀《意見》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建立有效的風險補償和風險約束機制是新助學貸款政策的核心。一是用市場化的補償率,通過招標方式選擇貸款銀行,商業(yè)銀行通過比較補償率和貸款實際違約率的情況來確定是否投標;
二是建立風險補償專項基金,由財政和高校各承擔50%,國家助學貸款管理中心專戶管理,專項用于對經辦銀行的風險補償,高校承擔的50%,與每所高校學生的還款違約情況掛鉤,這就加大了高校貸前、貸后的管理責任,促使高校最大限度地降低學生還款違約率。此外,新政策減輕了銀行的管理負擔和貸后風險。銀行不愿意發(fā)放國家助學貸款,就是因為助學貸款金額小,筆數(shù)多,無擔保,管理困難。這次《意見》在很多方面加大了高校的管理責任。一是成立全國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兩級國家助學貸款管理中心,同時要求各高校設立專門機構,按在校學生人數(shù)配備專職工作人員;
二是由學校成立的專門機構負責貸款初審,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負責督促學生及時還貸,提供學生畢業(yè)后一年內就業(yè)地址或家庭的有效聯(lián)系地址;
三是負責建立借款學生的信用檔案。應該說,《意見》的制定并實施,解決了多年實際操作中的難題,非常有助于銀行、學校、學生重新樹立對助學貸款良性發(fā)展的信心。
但愿這些措施能早圓貧困學子的大學夢!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