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陸天明:文學的二次回歸與“士”的精神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當代文學為何危機四伏

  

  市場經(jīng)濟在沖擊我們的文學。但這并不是文學必然產(chǎn)生危機的理由。因為受電視、電影和市場經(jīng)濟沖擊的不止是我們中國的當代文學。那些歐美的資本主義國家從來都是處于市場經(jīng)濟的環(huán)境中,但兩三百年來,它們文學的輝煌卻是一浪高過一浪。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社會行動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帕森斯在他的經(jīng)典著作《社會行動的結構》一書中講到,一個人的社會活動總是要由四個要素來構成———目的、手段、條件和規(guī)范。文學當然是社會活動之一,所以了解文學活動的時代大環(huán)境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當代中國文學正面臨著一場空前的危機。我這樣說并不是在故弄玄虛,更不是要駭人聽聞。

  大家知道,德國漢學家顧彬前不久對當代中國文學作了一個評價,他認為中國當代文學是“一堆垃圾”。先聲明,我并不同意他這種過于粗暴和偏激的評價。但是這位漢學家有一句話我是很認同的。他說:“德國文學也罷,俄國文學也罷,歐美文學也罷,它們中間總有一批作家的一批作品能夠代表他們國家和民族的聲音,當代中國有嗎?”這句話問得非常尖銳,但我覺得問得也非常到位。我們?nèi)绻皇潜еM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不是抱著狹隘的民族自尊情感,不是抱著一種固有的文學觀念,來看我們這一二十年的文學現(xiàn)狀的話,就應該承認,我們確實還沒有產(chǎn)生這樣的一批作家、一批作品,能夠代表中國,代表整個民族、整個時代的聲音。上世紀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也就是二十來年的時間,但是在那段時間里,在中國,在上海,產(chǎn)生了一批文學巨匠、一批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它)們能夠代表中國面對世界,代表整個民族向世界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代表一種群體的生命訴求,告訴世人中國人想過一種怎樣的日子,想追求一個怎樣的世界,訴說中國和中國人的遭遇,表達我們這個民族在文學中想探索什么。他們曾經(jīng)讓所有的中國人為之自豪。而當代中國作家里有這樣的人嗎?我認為沒有。因此,顧彬說這樣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當代的中國文學雖然不都是垃圾,但也的確存在一種危機。

  我再舉一個例子,F(xiàn)在文學刊物的生存處境非常困難,很多刊物都只能發(fā)行幾百份、幾千份!度嗣裎膶W》的發(fā)行量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四十萬份,跌到現(xiàn)在的只有四萬份。上海的《收獲》,發(fā)行量號稱有十萬份。但像《收獲》這樣的雜志全國有幾個?為什么文學刊物沒有人要看了呢?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我們當代文學的狀況嗎?過去一篇短篇小說轟動全國的現(xiàn)象曾經(jīng)多次發(fā)生。魯迅就是以一篇短篇小說《狂人日記》開始享譽全國的。王蒙震動中國的也就是一個小中篇《組織部來的年輕人》。新時期劉心武的短篇小說《班主任》發(fā)表后,讀者是奔走相告,作家們也是激動不己。那個時代文學和人民的生活,和時代是密切相關的,能讓你激動得睡不著覺,能讓你思索你的人生、你的文學之路到底應該怎么走。后來我們有電視,這對文學是一個很大的沖擊,它吸引了許多原先關注文學的眼球。此外,市場經(jīng)濟也在沖擊我們的文學。人們忙著賺錢,漸漸浮躁起來,難得靜下心來讀小說。但是這些都不是文學必然產(chǎn)生危機的理由。因為受電視、電影和市場經(jīng)濟沖擊的不止是我們中國的當代文學。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文學都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而那些歐美的資本主義國家從來都是處于市場經(jīng)濟的環(huán)境中,但兩三百年來,它們文學的輝煌卻是一浪高過一浪。這充分說明,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并不一定預示著文學必然消亡、必然衰落、必然疲軟、必然蒼白。據(jù)說,在美國這么一個市場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的國家里,如果一份雜志的發(fā)行量在十萬份以下,辦雜志的人就會主動申請破產(chǎn)。那么我們就要發(fā)問,到底是什么讓我們的當代文學處于如此一個窘態(tài)中?這一危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重振文學必須回歸“大我”

  

  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改變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命運。但在這三十年里,中國并沒有出現(xiàn)一部很像樣的、足以表現(xiàn)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的作品。

  進入新時期以來,中國文學曾經(jīng)有過一次回歸。這第一次回歸是歷史性的、關鍵性的,也是戰(zhàn)略性的。它發(fā)生在打倒“四人幫”以后,很多作家、批評家、理論家都努力去找回自我,提倡個性化創(chuàng)作。我認為,有了這第一次回歸,中國才重新有了真正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作家有了自我,有了個性,不再把人性、人道主義視為洪水猛獸以后,文學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沒有第一次回歸,就不會有中國文學的今天,也沒有1985年前后產(chǎn)生的那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學家和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當時大家以為文學從此就可以走向黃金的頂峰了,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并不是這樣。

  從1985年到1995年,中國文學的確繁榮了十年,但從1995年以后,文學又發(fā)生了一個突變,一下子衰落下來了。1995年以前各省的文學刊物都是很火的,之后也漸漸衰落下來。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衰變呢?在這里,我不可能作全面的分析,只想說一條:1995年以后,我們的文學成天沉湎在、陶醉在、封閉在那個終于找到的自我中間,而那個自我究竟是什么呢?這個自我只是作家的一個“小我”。當然不是說所有的作家都是這樣。但當時的文學理論不提倡文學與社會、與現(xiàn)實相結合,而是希望作家向內(nèi)心開掘,片面講求形式美,或語言美、節(jié)奏美、句法美等等,把形式的美不恰當?shù)靥Ц叩搅丝梢詿o視內(nèi)容的地步。當時大家一窩蜂地推崇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這部小說的確是一部文學經(jīng)典。但實際上許多人迷戀的只是小說的魔幻形式。我們擊節(jié)欣賞、記住的只是小說開頭的那種敘述語句,就像后來我們被馬原一篇小說的那個開頭———“我就是那個叫馬原的漢人”所“震撼”一樣。但是,馬爾克斯小說真正的價值到底在哪里?他之所以震撼整個拉美,在世界文壇上掀起了一股拉美文學旋風的真正原因在哪里?是因為他寫了他的民族、他的國家百年命運的掙扎,馬爾克斯真正打動人的地方是在這兒。如果他只有那些形式,是不可能引起這么巨大的震撼的。所以當時我們對西方文學和先鋒理論的吸取,是有點片面的。過于強調(diào)向內(nèi)心發(fā)展、過于強調(diào)文學的形式感,而拋棄了文學和生活、和歷史、和現(xiàn)實、和民族的那種血肉聯(lián)系,拋棄了文學所必須承擔的使命。

  我認為,文學必須要和國家、和現(xiàn)實、和民族、和人民結合起來,沒有對這些的關注,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作家,文學也是肯定搞不下去的。臺灣有一位畫家叫陳衡恪,他認為繪畫中體現(xiàn)出來的精氣神,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人品,二是學問,三是才情,四是思想。人品是什么?主要的當然是指藝術家的社會擔當精神、歷史使命感和道德取向。有個別年輕作家認為,他的書有銷量,他就是好作家了,甚至就是優(yōu)秀作家了。這是被市場走向迷惑了藝術良知的一個典型的糊涂說法。藝術在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里,要重視發(fā)行量和票房,但這絕不是衡量作品和作家優(yōu)劣高下唯一的、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標準。

  現(xiàn)在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nèi)绾蝸碚曃膶W持續(xù)下滑的這個現(xiàn)實?我認為出路有很多種,比如在這個商業(yè)化的大環(huán)境里,政府是不是應該撥一點錢來挽救全國的文學刊物?這不是不可考慮的權宜之計。但這樣的措施并不能從根本上挽救文學。大夫只能救一個還有生命體征的病人。如果這個病人已經(jīng)患上了不治之癥,或者他的生命體征已經(jīng)消失,那么花再多的錢,用再好的藥,也是無濟于事的。要挽救文學,重振文學,根本的一條,要靠作家自己。關鍵在于,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作家和拿出怎樣的作品。我們要做有充沛生命力的作家,我們要寫有強大生命體征的作品,這才是讓文學重新走向輝煌的根本之路。為此,近年來,一有機會我就要提倡文學的第二次回歸。這個事情刻不容緩。是否完成文學的第二次回歸,可能對作家個人來說影響不大,但是對于整個中國文學來說是必須的,甚至可以說是“關鍵”的。

  所謂文學的第二次回歸,指的就是,作家在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小我”之后應該進一步向“大我”回歸,讓每一個作家的“自我”融合進時代的、人民的、大眾的、民族的“大我”中間去。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改變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命運。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青年作家,你們家庭的命運都在這場“戰(zhàn)爭”中發(fā)生了變化,而且我還要說,大多數(shù)都是向著好的方向變的。但有一個現(xiàn)象不知大家注意到?jīng)]有,在這三十年里,中國并沒有出現(xiàn)一部很像樣的、足以表現(xiàn)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的作品。這個問題可以不提給任何人,但是必須擺在中國作家面前。中國的作家都干什么去了?當然我們?nèi)匀辉趯,仍然在沾沾自喜、津津樂道地寫屬于我們自己的作品,仍然有人夸、有人評、有人獎勵,仍然可以過得很舒服,很滿意。但是很多作家的“我”和整個民族的命運,和整個時代的命運不貼不靠。如果整個作家群都是游離在時代之外,那么這個國家的文學必定要疲軟,必定要蒼白,必定要走下坡路,這是鐵的事實。所以我覺得第二次回歸是決定性的。我們今天不談技巧,不談文學理論,但一定要問一聲,處于命運變幻的關鍵時刻,我們該怎么做?我們要寫什么樣的作品?這是必須要放到首位來考慮的問題。

  

  文學創(chuàng)作不是個體事業(yè)

  

  陳思和教授說,我們要從廟堂意識中,從廣場意識中退下來,而立足于崗位意識。這樣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是,作家又不能完全拋棄廟堂和廣場意識。完全丟失廟堂意識和廣場意識,作家的崗位意識也會被架空、虛化和弱化。

  這一二十年以來,作家只是講自己喜歡講的話。服從自己的心靈,這是對的,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一點,作家的創(chuàng)作是個體勞動,但不是個人的事業(yè)。藝術創(chuàng)作強調(diào)個性,但它不能墮入私人化的泥坑。作家是自己在寫作,但不是為你自己寫作。我覺得這些個概念在這一二十年里面有點混淆。但這是不能混淆的。混淆了,就一定寫不好東西。作家如果只顧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而不去關注窗外的一切,久而久之,就會枯竭。

  所以下面我要著重講一講“士”的精神和文學的關系。我這里說的“士”的精神,是指中國知識分子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也就是,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都應堅持做自己的事,要有定力,而不要被各種各樣的是非所左右?鬃诱f:“士志于道。”對“道”的解釋各種各樣,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指能讓人民和國家過上好日子、走向進步的客觀規(guī)律。“志于道”也就是指要能夠為道獻身。孟子也說過一句話:“天下有道,以道殉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天下是圣明之治的時候,就要能夠為履行“道”而獻身!疤煜聼o道,以身殉道”,當天下無道的時候,就要能夠為道的重新通行,而犧牲自己。這就是真正的“士”。我覺得我們的作家應該有這樣起碼的精神。不能僅僅停留在發(fā)表小說,戴上小說家的桂冠,擁有一點小的名聲而已。作家是一個職業(yè),是一個社會行業(yè),要對社會負有責任。我們的體制是有生命力的,正在不斷地完善。陳思和教授說,我們要從廟堂意識中、從廣場意識中退下來,而立足于崗位意識。這樣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是,作家又不能完全拋棄了廟堂和廣場意識。完全丟失廟堂意識和廣場意識,作家的崗位意識也會被架空、虛化、弱化。要立志于讓我們的國家、人民、民族越來越向前發(fā)展,這樣你的作品才會充滿生命力,才不會被邊緣化,才能讓人們認為作家和文學是有用的。人民才會尊重你。

  這里,我可以舉一點俄國的例子,看看俄國的作家在國家的關鍵時刻是怎么做的。有一部當年很著名的小說叫《青年近衛(wèi)軍》,是寫衛(wèi)國戰(zhàn)爭反法西斯的,作者是法捷耶夫。他熱愛蘇聯(lián)、熱愛社會主義已經(jīng)到了很虔誠的地步,后來成了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的主席。1956年,蘇聯(lián)發(fā)生了變化,這位先生非常想不通,最終他選擇了開槍自殺———以身殉道。再說說評論家拉克申和杰德科夫,女詩人德魯寧娜和軍事小說作家康德拉耶夫的事。他們都是自由主義者,反對蘇聯(lián),反對斯大林,反對大一統(tǒng),是一些非常激進的人。當時都和葉利欽站在一起,推動蘇聯(lián)解體,推動蘇聯(lián)向自由化發(fā)展,但后來這些人都自殺了。當他們所向往的自由的俄羅斯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事實并不像他們所想的那樣,只有少數(shù)人在這場大變動中撈取了大量的錢財,俄羅斯被寡頭政治所掌握,大量的人民陷入貧困,所以他們絕望了。我并不是提倡去自殺,我只是想說明,在俄國有這樣的人,能把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和作為個人的小說家、評論家的責任勾連起來。俄羅斯曾經(jīng)有過一個“十二月黨人”,當時的很多作家、知識分子都用自己的小說、詩歌等作品與當時的沙皇政府作斗爭,很多人判刑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們年輕的妻子們義無反顧地跟著這些小說家們一起去服刑。這種堅定的信念是俄羅斯文學的精神所在,可以說,俄羅斯文學塑造了俄羅斯這個民族的性格,這也是我們中國文學暫時比較缺乏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這也就是薩義德和余英時所說的精神支撐。

  我再舉一點拉美文學的例子。拉美出過世界級的大詩人大作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許多人也許不知道,這些大詩人大作家?guī)缀醵荚?jīng)是他們國家出色的革命家,而絕不是只顧自己寫作的“書呆子”。比如卡彭鐵爾曾擔任過古巴革命政權的宣傳部長,何塞·馬蒂、胡安·魯爾弗、略薩、亞馬多、普伊格等人都有過革命家的身份和馬克思主義的背景,其中不少作家本身就是共產(chǎn)黨員。我們還可以看到,離開玻利瓦爾、阿連德、格瓦拉、卡斯特羅、查韋斯等這些革命家的活動,就無法理解拉美文學。拉美文學的重要遺產(chǎn)之一,就是政治介入性,拉美文學整體上是對社會、對拉美、對整個世界的介入。

  歷來對知識分子的職責有各種各樣的定義。比如美國的學者希爾斯說:“知識分子是在社會中頻繁地用各種符號表達對人生、社會、自然、宇宙理解的人!甭芬姿埂た迫f:“真正的知識分子不是職業(y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是為了思想而不是靠思想生活的人!本褪钦f,知識分子不是靠出賣思想去掙錢的人,而是為了理想、為了信念、為了思想而生存的人。法蘭克福學派認為:“知識分子是每一個時代批判性的良知。”作為知識分子精英來說,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士”來說,上面的定義都是一些特別準確的說法。中國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講求“順從”、“忠君”,但很多當時的知識分子也并不都是這樣。我們可以在我們長達數(shù)千年的封建歷史中找到那些讀書人舍身維護正義和法理的動人事例。為什么封建社會能夠延續(xù)幾千年?也正是有這樣的一批人士在維護所謂的正義,完善了封建制度,糾正了很多荒唐的事情,使得國家在那個時代不斷地有所改進,也使得中國這個民族一點點地延續(xù)到現(xiàn)在。

  歸根到底,我想說的是,希望我們的作家在動筆之前,在貫穿你們一生的文學生涯里,能夠始終把“士”的精神融合到你們的創(chuàng)作中去,融合到你們的生活中去。我們要經(jīng)常自問:我是一個有靈魂的人嗎?我會出賣靈魂嗎?我會堅持信念嗎?如果在這些方面,我們能夠做到的話,我相信我們的小說創(chuàng)作,我們的文學事業(yè)就能夠提升一大步。

  最后我想再簡單說一點有關現(xiàn)實主義的問題。很多作家都很討厭講現(xiàn)實主義,似乎講現(xiàn)實主義,就是歌功頌德。這里有兩個概念要弄清楚:首先,對于我們社會的看法要客觀。中國現(xiàn)行的社會盡管有種種問題,但不可否認的,它是一個有希望的社會。說它有希望,是我們正在往前走,正在進行自我變革。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確。第二,現(xiàn)實主義并不就是歌功頌德,只是希望你能關注現(xiàn)實,表現(xiàn)生活本質(zhì),推動社會進步。此外,現(xiàn)實主義要注重表現(xiàn)新人。我說的“新人”,是指當下新出現(xiàn)的以前不曾有過的社會群體。還是以俄國文學為例,比如屠格涅夫?qū)懙摹肚耙埂,展現(xiàn)了一個大學生中的革命者的形象,這是當時俄國社會出現(xiàn)的新人,這個形象后來變得家喻戶曉。萊蒙托夫?qū)戇^一部著名的小說,叫《當代英雄》,是描述一個掙扎中的知識分子的形象。這個所謂的“英雄”絕對不是高大全的。但他是新的一種人。作家要捕捉新人形象、敢寫新人。比如在上海,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一群“新上海人”,不知道我們的上海作家有沒有寫過。我在上海,走訪過一些行政機構,里面很多官員都是新上海人。他們大學畢業(yè)以后就留在了上海。這些新上海人包括企業(yè)家,也包括馬路上的攤販,包括新的購房者,他們構成了上海新的階層,影響著上海,他們有著新的面貌,而與原來的上海人很不一樣了。所以在文學中構建新人形象是很重要的,這樣,現(xiàn)實主義的發(fā)展會有一個很廣闊的前景。

  

 。ㄑ葜v時間:2007年1月5日,本報有刪節(jié))

  

  陸天明 國家一級編劇、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集《啊,野麻花》;
長篇小說《桑那高地的太陽》、《泥日》、《蒼天在上》、《木凸》、《大雪無痕》、《省委書記》;
影視劇作《走出地平線》、《不散的軍魂》、《凍土帶》、《蒼天在上》、《李克農(nóng)》、《大雪無痕》、《聞一多》、《省委書記》等。作品曾多次獲各種國家獎項。新作《高緯度戰(zhàn)栗》日前已搬上電視熒屏。

相關熱詞搜索:回歸 精神 文學 陸天明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