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y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 要:語文,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伴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深化,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yǎng),如何幫助中學生掌握初中語文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無限潛能,以使中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是目前所有學校和廣大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此對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總結,分析、探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以幫助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為祖國培養(yǎng)全面型人才。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人文素養(yǎng);教學策略;滲透研究
近年來,初中語文的教學一直備受學校和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和重視。語文作為一門集語言與思維于一體的學科,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時期是學生思維能力逐步發(fā)展、提升的重要時期,在這段時期中,學生不僅要實現(xiàn)從小學語文學習思維向初中語文學習思維的轉變,還要積累語文知識、提升自己的語文人文素養(yǎng),為高中語文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初中課堂教學中,對于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變得十分重要。這就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互動中充分去挖掘人文知識,提升中學對于人文素養(yǎng)培育的重視程度,讓學生通過初中語文的課堂學習,能夠擁有良好積極的心態(tài)、高尚的品德和較高水平的綜合素質(zhì),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育的最大價值。
一、從語文教材中挖掘人文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想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課堂教學是關鍵。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會過于注重對一篇課文重點字詞句的講解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而忽略了從課文中挖掘其所蘊含的人文情感,引導學生去體會這些情感,發(fā)現(xiàn)這些人文情感的重要作用。因此,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要從教材入手,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地研讀課文,不僅要找出一篇課文的重難點知識,也要去分析一篇文章的本質(zhì),發(fā)掘課文中所體現(xiàn)出的大量的人文情感,用其中的人文情感來教育和感化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比如說,在對《〈論語〉十則》這篇課文進行講解時,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課文中通假字以及多義字詞的解釋,而且要讓學生在“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中體會到人要時時刻刻保持著一顆謙虛之心,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并將之內(nèi)化吸收,提升自身能力與水平;也要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中體會到時間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感知到時間如白駒過隙,只有珍惜時間,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最大價值。通過挖掘課文中的人文知識,能夠讓學生一邊學習語文基礎知識,一邊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最終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二、讓語文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語文源于生活,并會對生活產(chǎn)生諸多影響,它與每一位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語文課文來源于作者對于生活的體驗和感悟,里面蘊含著濃厚的人文精神和情懷。而若想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每篇課文中所蘊含的人文知識,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將所講授的內(nèi)容引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之中,引導學生積極地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使他們?nèi)セ貞涀约菏欠窈妥髡哂邢嗨频慕?jīng)歷,從而使學生和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的本質(zhì)與內(nèi)涵。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會全身心地走入初中語文課堂,感悟課文的精髓,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
比如,在對《背影》這篇文章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去回憶自己父母的背影是怎樣的,“父親的腰彎了么?”“母親的背有沒有駝?”并讓學生回憶一下每次父母送自己出行時都會說些什么,都會為自己準備些什么東西。通過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到文章中父親對于兒子要離別時滿滿的不舍之情,也能感悟到兒子對于父親的思念之情,從而讓學生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體會到父母的偉大和艱辛。
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在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單方面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灌輸理念,師生之間缺少一種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的渠道,教師也不能及時地得到學生的反饋,這對于初中語文教學,尤其是初中語文人文素養(yǎng)的滲透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因而,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師工作時,要注重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及時地了解學生對于一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了解學生對于一篇課文的看法和觀點,以及他們有沒有很好地體會到課文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從而及時地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以適應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
比如,在對《音樂巨人貝多芬》這篇文章進行教學時,教師在講完課文的重點字詞和句子之后,要留下充足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去發(fā)表自己對于這篇文章的看法與觀點,教師需要通過學生的回答去了解學生是否真正體會到了一個人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面對困難絕不屈服、不向命運低頭的人文情懷,并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挖掘出貝多芬的偉大之處以及需要學生去學習的地方,以此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總結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艾芹.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0.
[2]徐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策略[J].中學語文,2015(12):20-21.
?誗編輯 李博寧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