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甘陽:中國通識教育的務實之道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從2003年圍繞北大改革的辯論以來,本報一直關注和跟蹤有關高等教育改革的進展,近年也刊發(fā)了不少有關大學通識教育的論述和報道。最近,中山大學公布建立博雅學院等本科教學新舉措。2009年新學年,中大將有30位新生通過“二次遴選”成為博雅學院首批學生,他們不屬于任何院系,通過不分學科的4年完整博雅教育,修讀古漢語、古希臘語、拉丁語、英語、中國文明、西方文明等課程,完成一個獨立研究課題,畢業(yè)后獲得“哲學博雅”專業(yè)學位。這是中國通識教育建設的最新進展。本報此次刊發(fā)中山大學“逸仙學者” 講座教授甘陽今年4月在上海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上的主題發(fā)言。甘陽一直以來大力推動通識教育建設,在這篇演講中他指出了目前階段的通識教育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通識教育未來不太樂觀

  

  如果要談“通識教育的現(xiàn)狀與未來”,我的大概感覺是現(xiàn)狀比較可喜,未來不太樂觀。

  看這幾年來的情況,我們大概能夠感覺到通識教育在理念上已經比較普遍被接受。從教育部到大學行政系統(tǒng)也都在考慮和推行,在教師的層面也有很多人比較認同。但實際上這是沒有幾年的事情。

  2005年北京香山會議的時候用“通識教育”這個詞還不是很方便,當時我們在籌備這個會的時候準備叫“中國大學的通識教育”,后來擔心通識教育這個詞會引起爭議,在實際舉行的時候定為“中國大學的人文教育”。那次會議我是執(zhí)行主席,有兩個名譽主席,一個是楊振寧先生,一個是前教育部副部長韋鈺老師。第一次開這樣一個會,我們希望盡可能凝聚共識,不要陷入爭議,所以就沒用“通識教育”這個詞。

  2007年我在清華大學和曹莉教授合辦通識教育第一期講習班。講習班的名字很長,叫做“素質教育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其中一個原因很簡單,因為教育部一直在推行“素質教育”,那么“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好像有一點張力,我一直比較主張妥協(xié),不大喜歡陷入無謂的爭論,所以我說干脆就妥協(xié)。因為從內地情況來講,整個通識教育如果要說起點的話,是1995年教育部(當時叫國家教委)在華中科技大學開第一次素質教育會議。我們國家把通識教育叫做“素質教育”,最早主要由理工院校推動,華中科技大學是楊叔子等先生推動,到1999年教育部在32所大學里建立了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2008年在汕頭大學辦第二期的暑期講習班時用的還是“素質教育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這個名詞。我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避免一些無謂的爭議,也不要老是停留在理念層面上做討論。

  去年在復旦大學開通識教育高層研討會的時候,好幾個高校的校長,包括北大校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都來了,非常明確地用了通識教育這個詞。那次會議上我被邀請做了主題發(fā)言,當時提了一個說法,這次通識教育高層會議意味著中國通識教育討論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也就是說,通識教育的理念,對通識教育的必要性包括經典閱讀的必要性的認識,已經基本在內地高校確立起來。目前的問題在于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操作的問題,即使談理念也和到底怎么操作有關。

  但目前通識教育的前景不太樂觀,這和通識教育的特殊性有關。通識教育的一大特點是往往無疾而終,一開始熱鬧了幾年,最后就無聲無息。另外一個特點是每次開會老是原地踏步,上來總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東西重復一遍,全人教育、文理匯通之類,基本上是簡單再生產。通識教育的這種討論狀況,基本上表明通識教育沒有進入操作的層面,所以還要老是停留理念上。有一些理念上的問題永遠可以討論,但是最主要是如何進入操作。

  從去年來看,已經有100多所院校建立了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至少從面上來看很多高等院校已經有通識教育或者素質教育的學分。按照教育部的規(guī)定,很多學校有10個學分到16個學分,北大和中山大學是16個學分,去年清華是14個學分,可能今年已經到16個學分。通識教育一旦進入操作層面,很多問題不在于抽象的理念方面,而在于一些實際的基本問題會突出出來,比如,通識教育課程與學,F(xiàn)有的課程是什么關系;
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yè)課是什么關系。搞得不太好的常見情況是,通識教育并沒有做好,專業(yè)教育也耽誤了,這馬上就會影響到通識教育下一步實際的推進。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課程太多

  

  之所以說通識教育的第一階段已經過去,是因為第一階段主要是確定通識教育的必要性,包括確定經典閱讀在通識教育所占的比重。而當我們要考慮一個比較全盤的大學通識教育的時候,其他的問題就會出現(xiàn)。

  現(xiàn)在內地大學通識教育最大的問題不是課程太少,而是課程太多。中國的一個特點是發(fā)展速度太快,前五年對的事情,后五年就是錯的。我們77、78級的時候中國大學的特點是沒有課,所以拼命地發(fā)展選修課,這在當時是對的,F(xiàn)在的情況是,在中國隨便找一所大學和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相比,我們的課程數(shù)目是他們的四、五倍,我們很多大學有兩、三千門課,人家大概是四、五百門。這么多的課,如果不做一個梳理的話,再去增加幾百門通識教育課程,實際上產生一個非;靵y的課程結構。通識教育課程真正的問題不是單純地做加法,不是再增加一套通識教育課程體系,而是如何理順目前的本科課程。而且這里有一個非常實際的考慮,就是做通識教育不要再增加老師的負擔,也不要再增加學生的負擔。

  最近三、四年,我每到一所學校都講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就是我們要算學生要上多少課。清華、北大、人大、復旦,一年級、二年級本科生幾乎每個學期都要上10門到12門,北大一個學生最多的時候一個學期上17門課,我都不知道怎么能夠完成。這個問題不解決,再加上通識教育將變成多少課?這么多的課程上不好。我一再說哈佛每個學期4門課,四年畢業(yè),32門課畢業(yè)。美國大學大致兩個系統(tǒng),耶魯大學的36,哈佛大學的32,這是兩學期制的。芝加哥大學則是三學期制,每個學期只有10周,總共也只有42門課,平均一個季度是三門半課。香港的大學居中,6到7門左右。中國內地現(xiàn)在10到12門,尤其壓在一、二年級。

  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我相信通識教育一定無疾而終,不會有效果。道理很簡單,任何一個學生畢竟都要有專業(yè),他最大的精力一定會放在專業(yè)上。我們每個人都做過學生,根據(jù)常識就可以判斷,每個學期要完成7門課到8門課就要“泡”。不少課程沒有必要上,水分很大,是可以混的。如果所有課都有結結實實的結構,不可能學得過來。在哈佛、芝加哥偶爾一學期上5門課,不得了。上到6門課會做不下去,因為有很多的作業(yè)。

  現(xiàn)在很多學校都在做全校通識教育的課程,但最大的問題是可不可以持續(xù)。在校方重視的情況下,通常都是前一兩年可以投入,因為學校一般來說會有經費,一開始兩年是可能的,可以拼命去發(fā)展課程。但是通常的結果就是,頭兩年的熱鬧過去以后,建立起來的兩三百門課程一定會變成最差的老師上的最差的課,通識教育這個名字就會非常敗壞。兩年前我在北大講通識教育,一些北大的老朋友跟我說,當心通識教育這個詞會變成貶義詞,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塞到通識教育里面去,大多數(shù)地方的通識教育基本上無疾而終。到最后這是最大的問題。

  

  不必另起爐灶專設通識教育課程

  

  如果不能理清通識教育和專業(yè)的關系,如果不能和學校的主體課程發(fā)生一個有機聯(lián)系的話,通識教育課程通常都會游離起來,逐漸被虛化。要處理好如下兩個問題:

  一個通識教育的師資問題。目前比較通常的做法是,很多學校都認為,通識教育要找最好的老師來做,而且希望通識教育的課程比現(xiàn)有的課程還要好。這個愿望是好的,但是實際上這個愿望一定意味著通識教育不可能持續(xù)。各個學校一開始很自然地希望一批大牌教授帶頭來做,這也是必要的,但大牌教授參與的目的是帶動風氣,而不是說要靠大牌教授連續(xù)做,這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必須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那就是在任何一個系,最好的課和最好的老師一定是留給本系的。這不光是客觀規(guī)律,而且也是它的道德義務。一個系如果不這樣想問題是不負責任的。所以,在各個系抽調最好的老師主要去做通識教育,這不現(xiàn)實。

  要計算一個可能性的問題。比如首先要算有多少學生。近年來絕大多數(shù)大學都在大量擴招,相對而言,條件最好的幾個學校如北大、清華、復旦、人大可能是擴招最少的,大概是每年3000左右新生,每個學校不一樣。假如它們以后每年要招3600人,僅僅要求選修兩個學分通識教育的課程,需要多少課?假定我們希望教學質量好一點的話,每門課選的人數(shù)不超過120人,需要30門課;
如果4個學分需要60門,8個學分120門,16個學分240門。我們看到好多學校計劃建立兩三百門課。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希望這兩三百門課比學,F(xiàn)有的課程還要好,這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不可持續(xù)的。這樣建立起來的兩三百門課最后很有可能會變成最差的課。通識教育的水準怎么樣,歸根到底由這個學校現(xiàn)有的水準所決定。不可能說整體教育水準只有8分,卻要通識教育達到9分,這不現(xiàn)實。

  相信很多學校通識教育課程很快會達到16個學分,北大是比較早,武漢大學大概12個學分,清華是14個學分,估計這些學校都會推到16個學分。按每年招3600新生算——中國不少大學都是每年招7000、8000本科新生,甚至上萬人。而且一般這樣規(guī)模的學校大都是多校區(qū)的學校,這種情況下全校一下子推開不大現(xiàn)實?赡芏嘈^(qū)的學校能夠先集中一個校區(qū)比較現(xiàn)實、比較理想。

  就整個通識教育課程而言,我個人的建議是,只有10%到15%的課程需要做新的開發(fā),85%甚至90%的課主要在學,F(xiàn)有的課程系統(tǒng)內去微調,去稍微改善。在現(xiàn)有的課程系統(tǒng)以外發(fā)展出一整套通識教育的課程,并不現(xiàn)實。而且在中國大學的課程本來就已經太多的情況下,再另起爐灶專設通識教育課程沒有意義。

  通識教育如果要常規(guī)化,應該凡是各系稱職的老師都可以教通識課,這樣才能持續(xù)下去。文史哲三個系古漢語應該必修,但很多哲學系和歷史系不喜歡中文系教古代漢語,說中文系教的古代漢語會把我們學生教壞。古代漢語最好的老師就是王力,非要王力教不可。按這個邏輯,王力已經死了沒辦法了。那么王力的弟子行不行,王力的弟子的弟子行不行,王力的弟子的弟子的弟子的弟子行不行?他們說行,那么中文系教古代漢語的不都是王力的弟子的弟子的弟子嗎,為什么不能相信別人呢?他是可以逐漸提高的。也有建議不能照中文系這樣教,要另外設計課程,我覺得這個要求不合理。因為中文系的古代漢語一定是教得最好的,如果中文系古代漢語教得不好,你要求通識教育更好,這不現(xiàn)實,是強人所難。

  

  通識教育要先從局部“通”

  

  第二點是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的關系。大家都在講通識教育是打破專業(yè)界限,但問題是這個通到底通什么,到底要通到什么程度。

  現(xiàn)在最大的悖論在于,我們不大考慮先通相近和相關的學科,而是馬上考慮一個全盤性的通,一通我們就海闊天空的通。我認為通識教育最先要從局部做起,首先文史哲打通,文史哲打不通,還做什么?不要說中文系、哲學系、歷史系現(xiàn)在仍然是老死不相往來,很少有共同語言,在哲學系里面中哲史和西哲史都是老死不相往來, 中文系里面古典文學和現(xiàn)代文學老死不相往來。本來應該首先建立一個文史哲共同的基礎課,以及建立社會科學的共同基礎課,比如政治學、法學經濟學、人類學需要有社會科學的共同基礎課;
或者建立文科的共同基礎課。文史哲沒有必要從一、二年級就分得很細。如果這些都不能打通,我們還談什么通識教育?理科方面也有類似之處。

  首先把通識教育考慮成一個比較廣義的專業(yè)基礎課,這樣課程會比較容易制度化,因為通識課程變成了和專業(yè)實際有關的課程。這是美國比較成功的地方。在一個相近領域首先建立小范圍的通識教育課程,比如文史哲有一個共同平臺的課,社會科學方面有一個共同平臺的課,然后這些共同平臺的課就可以變?yōu)槿MㄗR教育的課。然后共同核心課的體系就比較容易建立。如果沒有這樣一步工作的話,由于現(xiàn)在學科本身就相當多,有無數(shù)多新的學科,東一門西一門,通識教育就會變得非常的雜亂,成為一個大雜燴。所以我覺得文史哲和社會科學的共同平臺課有必要先做起來。但這個做起來非常困難。因為每個系的本位主義都非常強,而且中文系看不起歷史系,歷史系看不起中文系,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因此做起來非常吃力。

  最近有一個趨勢值得注意,好像大家都覺得非要先把中國的專業(yè)全部都給取消掉,然后才能搞通識教育。有些大學已經這么做了,去年本科新生入學就已經全部不分專業(yè)了,詳細情況我還不太了解。我對這個做法比較有保留。這個做法只注意創(chuàng)新,(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通 之道 務實 教育 甘陽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