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克·希瑟斯:鄧小平的未竟之業(yè)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2008年是中國市場化改革開始的第三十周年——可能也是其終結的第三周年。自從當前的中國領導人掌權以來,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化已經漸趨淡化。中國共產黨不再認為繼續(xù)進行更多真正意義上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對其有利。由于最初國家主導的振興經濟的措施,經濟呈現突破性發(fā)展,這讓中共領導人認為,真正的自由化對于目前來說不但有時令人煩惱,而且也是多余的。在中國經濟體制下,國家干預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甚至在鄧小平領導的改革下它就是一大特色。在某種程度上,中國市場化改革銷聲匿跡是由國家領導人不惜一切代價追求GDP的增長所引起的。中國的經濟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已超出華盛頓的控制范圍,奧巴馬政府能控制的最多是如何與中國政府進行對話。
停止中國市場化改革的代價
2008年是中國市場化改革開始的第三十周年——可能也是其終結的第三周年。自當前的中國領導人掌權以來,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化已經漸趨淡化。并且,當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化逐漸銷聲匿跡時,國家干預開始卷土重來:控制價格,逆轉私有化,不再鼓勵競爭以及設置投資的新關卡。
中國,為什么在連續(xù)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成功的市場化改革后,又退回到國家控制上?那是因為其政治活動失控了。七年前,當以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為首的政府采取控制政策的時候,他們和中國歷屆新政權一樣,通過經濟刺激來鞏固其權力。但他們從未停止刺激經濟。他們掌權之后不久,國有銀行的貸款以及地方和國家實體的投資就迅猛增長。由于暫時得益于寬松的國際貨幣環(huán)境,從大多數經濟衡量標準上看,中國政府做得很好。并且,這些成就使他們在政界和經濟界獲得了一群支持者,這些人不惜一切代價地癡迷于經濟的發(fā)展。明顯地,這一發(fā)展是由政府領導的,由國有實體投資激起的,并且輔之以強有力的監(jiān)管措施,以確保國家對經濟的支配——因此所有的措施完全與先前推動的市場改革背道而馳。
中國共產黨不再認為繼續(xù)進行更多的真正意義上的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對其有利。由于最初國家主導的振興經濟的措施,經濟呈現突破性發(fā)展,這讓中共領導人認為,真正的自由化對于目前來說不但有時令人煩惱,而且也是多余的。不論奧巴馬政府的目標是什么,它必須明白,要迅速改變北京政府的觀點是困難的,它不應該設想北京將在近期內重啟市場化改革。但是,盡管存在種種障礙,中國真正廣泛的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應該仍然是美國經濟政策的一個長期目標。而現在,奧巴馬政府更應把重點放在其經濟外交政策上,評估和應對中國政府積極促進的由國家主導經濟增長的戰(zhàn)略。
美國政府不能把這個問題弄錯。由于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越來越大的壓力,一些國家已經要求部分自由的政策。但是,美中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經濟關系:2007年,美中兩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世界總值的30%;
2008年,美中雙邊貿易額達4,090億美元——這一數字使美日間的2,060億美元的貿易額相形見絀——并且中國向美國出口的貿易額大約相當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7%。2008年底,北京憑借超過7,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成為美國國庫券的最大持有人。
即使逐步改善這種重要的經濟關系會有很大的經濟回報,它也應讓步于最近全球金融體系的崩潰。這場危機在某種程度上是由美中經濟關系的不平衡引起的。(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由于美國的貨幣政策刺激了其早已過剩的國內需求,這使它對于已經過度供應的中國產品來說,充當了一個更大的出口途徑。北京通過將從貿易中賺得的資金用來購買美國債券,直接促成了美國推行寬松的貨幣政策,而這一戰(zhàn)略源于北京要保持中國固定資本項目的封閉并保證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的決議。)同時,如果過快做出糾正不平衡的決定或使用錯誤的方法,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華盛頓正在擔憂其繼續(xù)資助國內公共開支的能力,中國,由于它持有的美國債券,對華盛頓的努力至關重要;
北京正擔心其出口、經濟增長以及最終高就業(yè)率的維持,而美國市場對此起關鍵作用。因此,金融危機為美中經濟關系正常化提供了契機。
美國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最有效地與中共互動。自由貿易會為企業(yè)和消費者都提供機會和選擇;
而保護主義則會限制他們。1930年的斯穆特一霍利關稅令人難以忘懷,它提醒我們,在當前的環(huán)境下,巴拉克·奧巴馬總統脫離開放的貿易將格外危險。因為要重新調整美中貿易政策,所以他必須與中國對話,做出這種調整的依據是北京不感興趣的議題,如它對國有企業(yè)的補貼和其停止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的明顯決定。華盛頓應該鼓勵中國將重點放在小范圍的可行措施上。能源、環(huán)境和雙邊投資對于雙邊談判來說,都是很好的議題,但應調整議程以強調一系列有意義的改革,這些改革旨在放開價格,限制國家對企業(yè)的控制,保護美國公司不受重商主義措施的侵害,并允許資金自由進出中國等。這將是一個比隨意要求建立一個G-2峰會或一個供不同國家進行討論和提供建議的高級別的非正式論壇更為困難和漫長的過程。首先要了解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并且要弄清楚據此對它能有什么樣的期待。
看得見的手
在中國經濟中,國家干預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甚至在鄧小平領導下的改革期間它就是一大特色。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當時中國正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可以讓人理解的是,江澤民主席和朱镕基總理設法推動由中國國家實體所進行的投資。從2002到2008年,在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的領導下,有所不同的是,雖然沒有出現經濟衰退,但政府仍然不斷強化國家在經濟中的作用。除了為加入世貿組織所做出的一些必要的讓步(如,降低關稅的政策到2005年基本上得到貫徹),國家的最新進展都有效地迫使市場撤退。在目前的危機下,中國政府擴大其對經濟的干預可能看起來是合乎時宜的,但其實它很多年來一直在這樣做。
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一個長期的樂觀主義者,在2008年9月發(fā)表文章說:“中國的領導人今天都致力于改革,至少只要改革加強了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穩(wěn)定!钡侵挥腥藗兘邮芰艘粋對“改革”非?梢傻亩x,并無視大量表明改革已經停止的證據時,這才是正確的。價格自由化——市場化改革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尚未完成;
企業(yè)私有化起初就停止了,然后明顯逆轉;
提升企業(yè)競爭力的倡議也被收回。通過給引入的投資設限和出口征稅,中國政府甚至日益侵入相對開放的對外領域。
中國在改革的頭20年中實行價格自由化,但是中央政府最近卻停止了這一進展。勞動力價格(工資)仍然基本上不受政府干預,但對于資本的價格(利率)來說顯然不是這么回事了,因為中國人民銀行為其設置了一個強制性的、狹窄的范圍。政府干預常常是以簡單禁止或推動交易的方式來不斷扭曲基本資產,如土地的價格。國務院為所有關鍵的服務——公用事業(yè)和醫(yī)療保健,教育和交通運輸——設定并重設價格。雖然過去三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放寬了對匯率的限制,但中國人民銀行仍會規(guī)定每天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并且?guī)胖挡▌尤匀皇鞘钟邢薜模好刻烊嗣駧艑γ涝牟▌硬辉试S超過0.5個百分點。中國的市場從未真正獨立決定許多普通商品的銷售價格,并且,過去幾年的趨勢是進一步擴大對商品的價格管制。國家對谷物分配的完全控制已經扭曲了谷物的批發(fā)價;
最近一輪的通貨膨脹,也推動了對零售食品價格的限制;
能源部門一直被嚴格管制著。2008年上半年當全球原油價格上漲的時侯,政府為煤炭和石油產品(如汽油)設定了價格上限,而一旦價格下降就解除了這種限制。2007年年底,在國務院為能源部門發(fā)布的最新計劃中,保留了國家規(guī)定價格的絕對權利。
同樣地,在改革時代尤其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盡管中國的一些國有資產被私有化了,但自由化從來都不是廣泛的,而且它在第三個十年的改革中就消失了。僅2006年,企業(yè)主人數就下降了15%,減少到2,600萬人——對于超過13億的國家總人口來說,這一數字是微不足道的。最新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在2007年前9個月中真正的私營公司貢獻了不到10%的國家稅收,而且在2008年上半年這一數字下降了。
審查什么樣的公司才是真正的私營公司很重要,因為私有化往往會與股權的分散及出售少數股權相混淆。在中國,常常通過將所有權分離為股份來削弱100%的國家所有制,即將部分股份提供給像外國公司或其他私人投資者等非國家行為者。中國近三分之二的國有企業(yè)及其子公司開始了這種變更,這讓一些外國觀察者將這些公司重新歸入“非國有的”甚至“私營的”的行列。但是,這種重新分類是不正確的。出賣股份本身并沒有改變國家控制:數十家企業(yè)不會因為僅僅被列在外國證券交易的列表上就不再是國家控制的。實際上,大約1500家被列為國內股份的公司之中有四分之三仍然是國有的。
按照法律要求,組成經濟核心(發(fā)電和配電;
石油,煤炭,石化及天然氣;
電信;
軍備;
航空和航運;
機械和汽車生產;
信息技術;
建筑和鐵、鋼及有色金屬的生產)的所有國企,不論他們的股權結構如何,都歸國家所有或控制。盡管官方法令沒有規(guī)定,鐵路、糧食分配以及保險也是由國家支配的。此外,國有企業(yè)從與政府相同的人力資源中吸收其高層管理人員。中國官員經常在中共的指示下在企業(yè)和政府職位間來回調換。
此外,國家通過金融體系特別是銀行基本上控制了經濟的其余部分。到2008年底,未償還的貸款總額共計約5萬億美元,年度貸款增長率大約是19%并正在加速;
換言之貸款可能是中國的主要經濟力量。中國政府擁有所有的大型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每年制定銀行貸款配額,并且貸款受到國家的輕重緩急排序的指導。
這一金融體系阻礙私人借貸。私人可能會試圖通過出售債券或股票籌集資金,但這種出售也由國家支配。政府發(fā)行的債券量是公司發(fā)行的債券量的十多倍;
私營公司被排擠出去。2006年和2007年,在政府決定推動停滯不前的股票市場后,有一種失控的牛市作用于國內的股票市場。政府這樣做留下了大量暫時不可買賣的國有股。由于經過整個2008年,那些交易禁售期才結束,大量的國有股再次出現在市場,并且價格落至低谷。2009年初A股市場的反彈似乎主要是由高流動資金額推動的;
這使二月下旬的上證綜合指數比其在2007年10月份的峰值低了66%。
改革回轉
改革回轉的一個原因被華盛頓給忽略掉了,那就是中國已正式地參與到重組其經濟的過程中去。但這一努力沒有一點市場化改革的特點。其目標是在許多行業(yè)中減少參與者的數量,并且擴大剩余企業(yè)的規(guī)模;
通過這兩項措施,這一努力將減少競爭。這不是中國獨有的一個戰(zhàn)略:日本和韓國也設立了所謂的國家名牌,它們支持大型企業(yè)集團,認為大型企業(yè)集團的規(guī)模將使它們在全球市場具有競爭力。這項政策未被言明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私營的國內公司和國外公司往往無法與這些有特權的公司相競爭。至少近10年以來中國一直醉心于國家名牌的概念,胡錦濤和溫家寶上臺后更是如此。
這次重組的結果是顯著的。自從電信業(yè)高調收縮,將四家企業(yè)合并為三家以來,現在在石油和石化、天然氣、煤炭、電力、電信以及煙草行業(yè),加起來只有17家國有企業(yè)。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團公司與第二集團公司合并了;
顯然,在那一領域兩家公司是多余的。從水泥到零售業(yè),各個領域都在合并。例如,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升了對三大石油巨頭——它們一起構成了整個原油行業(yè)——在原油領域的稅收,同時又在煉油部門對其進行補貼,而在煉油部門他們只面臨很小的競爭對手。但是,發(fā)改委卻不允許通過競爭以降低原油領域的暴利并且逐出效率低下的石油產品供應商,F在政府在全國所有與石油有關的活動中發(fā)揮著核心作用。
通過對外國直接投資(FDI)設置障礙,經濟自由也受到了限制,這一障礙是在2005年底開始建立的。2006年,新的FDI交易開始減少,而且除了少數的幾個月以外,即使是在當前的經濟危機開始之前新的FDI交易都很少。樂觀的官方結果是被歪曲的結果。根據官方數據,2007年中國的FDI增幅超過13%。然而歐盟報告說,歐盟在中國的投資從2006年的約79億美元下降到2007年的約15億美元。官方的FDI數據是由國內企業(yè)通過香港和離岸資本中心的資金回調拉動的。而且這筆錢沒有什么效率。商務部估計,2008年頭5個月的FDI總額比去年同期高了55%,但是固定資產投資卻在同期下跌了四個百分點,在固定資產領域消費有著明顯的作用。2008年FDI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金融投機的結果,而不是由于開發(fā)新技術或者創(chuàng)造理想工作崗位的努力。(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這種真正的FDI的缺乏并不是偶然的:北京故意決定限制市場準入。正如在中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有關出售國有銀行少數股份的討論所反映出的那樣,北京的重商主義傾向在2005年秋季大為增強。隨后,2005年10月,一家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對國有的徐州工程機械集團的開拓性收購被撤銷。在2006年3月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先前被批準的一些出售被否決。更多的行業(yè)被指定為“戰(zhàn)略性的”,從而對外國投資者做出了限制。2006年秋季的中共全體會議上,這一限制轉變成對任何形式的威脅“經濟安全”的FDI的徹底禁止,但經濟安全這個概念從未得到過界定。
在2007年3月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之前,商務部正式提出了對外資收購的要求,這使得商務部可以禁止任何涉嫌危及中國經濟安全或者國有資產的擬議收購。第一條標準將外國買主擋在全部經濟領域之外;
第二條標準使得很多收購計劃因不可接受而被否決。當股票價格飛漲的時候,中國監(jiān)管機構就說,與市場價格相比,外國公司的出價低估了國有企業(yè)的價值。但是當股票價格低迷的時候,政府就以市場價格低估了國有企業(yè)的價值為由限制交易。沒有著名的國內品牌能被外國公司獲得,而且正是商務部決定什么是名牌——并且通常是在認購被提出之后。以這種方式被監(jiān)管的部門的名單比那些國家堅持要控制的部門名單還要長。
最近兩部被譽為市場改革的法律將在事實上對在華外國公司的活動設置更多的限制。旨在加強工人權利的新勞動法正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實施,中華全國總工會是中共之下一個排外的機構,國企的不端行為它一律忽略,而外國公司相對較輕的違法行為它卻會定期地進行處罰。盡管新反壟斷法名義上的目的是反壟斷,但它也不會促進競爭。新反壟斷法旨在保護“公共利益”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它禁止那些占有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公司以“不合理”的價格購買或銷售商品和服務,但是它沒有定義一個市場,也沒有提供用以確定什么是不合理的任何方法。最有說服力的是,反壟斷法將所有由國家控制的部門和所有被視為對國家安全很重要的部門排除在外。它進一步要求外國投資者的擬議收購既要接受以國家安全為由的審查,也要接受反壟斷調查。這種審查存在于很多國家,但由于中共關于“國家安全”的異常廣泛的定義,這些審查的范圍格外寬泛。同樣令人不安的是,如果監(jiān)管機構認為知識產權被濫用以建立壟斷的話,他們可以暫;蛳拗七@些知識產權。中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許多專利不公平,但現在它有了法律手段來對它們采取行動。政府可以運用反壟斷法對抗那些尋求保護知識產權的外國公司或政府,比如2007年美國政府向世貿組織起訴中國和2008年法國達能公司對抗中國專利和商標局那樣。
貿易
關于貿易的問題不是那么微妙。如果中國的出口貿易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開放的和具有競爭性的,它的進口貿易仍面臨一些非關稅壁壘,這些非關稅壁壘旨在保護國家特權或者庇護重要的行業(yè),比如能源和農業(yè)。在美中貿易關系中,事實上在整個經濟關系中,爭論的焦點是匯率。這個問題具有爭議的原因是其可見性:持續(xù)大量的貿易順差應該提高人民幣的價值,但這并沒有發(fā)生,因為中國人民銀行保持貨幣價格固定。金融改革在中國的廣泛重啟將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利益,其中之一將是北京放松對匯率的控制。然而,僅僅匯率自由化本身并不一定有利于美國。
2005年7月人民幣升值了2.1%后,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上漲了16%,幾乎正好在三年后達到峰值。但在同一時期,人民幣對歐元的匯率下跌了6%。雖然在2008年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沒有什么變化,但人民幣對歐元的匯率飆升,在10月的幾個星期內一度上漲了14%。換句話說,人民幣對其他主要貨幣可能比它對美元被低估得更多。因此,允許一個更廣的每日交易波動幅度和人民幣盯準一種一籃子貨幣——這兩個指定的美國的目標——是否將導致人民幣對美元的短期升值,現在很難說清楚。
一個明顯的可供華盛頓選擇的辦法是,要求一次更大的一次性重估以使人民幣升值,要么是全面地升值要么是單獨對美元升值。但這可能只會阻礙匯率談判,而且?guī)缀鯖]有好處。在2005年的頭6個月里,當匯率仍然完全固定時,美國對中國有900億美元的逆差。但隨后,在2008年上半年,當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接近其峰值時,貿易逆差超過了1,150億美元。換言之,更為昂貴的人民幣并沒有阻止貿易不平衡的擴大。雖然一個自由的匯率從長遠來看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它會抑制貿易不平衡,但奧巴馬政府應該認真考慮什么是它現在希望的。
解決美中貿易問題一個更為可行的方法是鼓勵北京放開其資本項目,允許資金自由進出中國。(資本項目與經常項目——商品和服務的進出口結余——組成了一個國家國際收支的絕大部分。)人們曾經假定,隨著中國開始履行入世時所承諾的條件,中國資本項目艱難的自由化過程將自然而然地開始;
不晚于2007年的共產黨代表大會期間,開放的資本項目將得到批準。但是現在沒有任何進展,而且在胡溫政權下甚至可能會出現倒退。北京對允許跨國公司,更不用說中國公民,自由地將收入或儲蓄匯出該國幾乎沒有表現出什么興趣。
由于資本項目自由化將允許利潤不受限制地匯出,美國的商界長期提倡推行這一舉措。但它也提供了一個不那么明顯但更重要的好處:通過推行金融政策去回應市場的行為,資本項目自由化可以大大減少國家對中國經濟的干預。開放的資本項目將允許資本退出中國,這將通過消耗一些中國的銀行現在所享有的存出保證金來限制它們的行為。這進而會抑制那些有效地阻止私有化和破壞競爭的由國家所引導的貸款。雖然實現這種自由化仍然遙遙無期,但現在卻值得推動它。
增長,增長,增長
在某種程度上,市場改革已經在中國消失了,因為國家領導人不惜一切代價追求GDP的增長。這樣的決策具有其上限:如果不是中國在過去30年取得的卓越的經濟成績,尤其是在2002年到2008年之間的經濟成績,這個國家就不能被視為一個主要的經濟體。盡管出口疲軟已經成為北京咬牙切齒的主題,但在2008年貿易順差仍有2,950億美元——這是根據當年從八月到十一月的連續(xù)月順差記錄所得出的另一項年度紀錄。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從2002年6月到2008年6月,中國的GDP增長超過3倍,其中出口增長超過4倍。(相比之下,2008年全年的GDP增長為9%,這被認為是相當緩慢的。)這樣快速的GDP增長也創(chuàng)造了工作機會:到2008年6月,中國的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只有4%——這甚至比政府雄心勃勃的4.5%的目標還要低。當然,這個數字可能低估了真實的失業(yè)情況,因為它忽略了農村和城鎮(zhèn)未登記的失業(yè),但是,它準確地反映了在更廣泛意義上工作狀況的趨勢。有如此之多的農民工被吸納到城鎮(zhèn)勞動力大軍當中,以至于雖然報道有2,000萬農民工在2008年底失去了工作,但仍然有超過1,000萬農民工在城市中找到了工作。城鎮(zhèn)工資急劇攀升,根據官方數據,在2007年到2008年之間工資上漲了18%(沒有根據通貨膨脹進行調整)。在那段時期的零售業(yè)中,工資支付增長了21%。
當然,六年的瘋狂擴張也存在一些弊端。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食物和能源的通貨膨脹。根據官方數字,食品的通貨膨脹在2008年4月達到了21%的頂峰,而能源的通貨膨脹在2008年8月也到了令人恐懼的30%。況且,這些官方統計結果低估了通貨膨脹的效應,因為對能源的價格控制一直都存在,并這種控制被擴展到了食物。然而,恰恰是在GDP達到并保持兩位數的時候,創(chuàng)造的工作超過了目標,通貨膨脹的問題凸顯,而財政和貨幣政策也保持極度的擴張勢頭。在增長的頂峰——2007年,貨幣政策逐漸變得寬松,而當2008年GDP增長放緩的時候,政府立刻提供了財政刺激。
2007年,根據通貨膨脹調整后的“實際”利率開始轉為負值——一種反常貨幣政策的最終標志,接著在2008年第一季度這個負值變得更加突出。雖然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由中國人民銀行所制定的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仍然是固定的。2008年6月底,官方的消費品價格通貨膨脹指數與生產品價格通貨膨脹指數都接近8%,然而一年期存款收益率卻只有4%。2008年1月銀行間的債券收益率為2.81%,在6個月的所謂貨幣收縮之后,2008年7月銀行間的債券收益率變?yōu)?.76%。在金融風暴之前,雖然增長率仍為兩位數,并且通貨膨脹率也攀升到了兩位數,但北京還是試圖進一步刺激經濟。
隨著消費品的通貨膨脹因危機而開始消退,實際利率也變得沒那么扭曲。但是,在這發(fā)生的同時,政府也進一步打開了財政的閥門。中國的城鎮(zhèn)固定投資急劇增長,在2008年前三個季度上升了28%。而全年的投資增長為26%,這是因為年底房地產的投資更加疲軟。北京已經決定加快推進投資的增長!拔覀冃枰e極地增加國內需求,以維持穩(wěn)定的經濟增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家汪同三在2008年說道!巴顿Y不是增加國內需求的必要部分! 如果國內需求增長的基線不是超過10%的GDP增長率,而且如果這些增長手段不是城鎮(zhèn)投資的增長——已經超過25%,通過投資來帶動需求或許還有其合理性。
這些特征表明,中美在能源與環(huán)境上的合作比一般所想的要更難。中國想要保護其環(huán)境并轉向更清潔的能源來源。但是,中國的金融體系嚴重扭曲,而且其過度的投資增長將生產維持在高水平上,這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破壞了環(huán)境。而且,中國的領導層為了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渴望推動GDP回到兩位數的增長率。2007年,中國開始報道,能源效率適度增加,緩解空氣和水污染的措施逐漸增強。但是,這些已經被并且將繼續(xù)被經濟增長所取代。例如,北京已經在核、氣與風力的開發(fā)上大量支出,試圖使國家能源來源多樣化并逐步停止使用煤,而且已經嘗試著關閉小型煤礦。然而,煤的生產量從2002年的5.25億噸增長到了2008年的12.6億噸。而且,在2008年8月國務院還強調,每年需要有更多的煤炭產出來支持更多的工業(yè)生產。
達成一致
由于中國的經濟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不受華盛頓的影響,奧巴馬政府所能控制的就是如何與中國政府協商。幸運的是,做到這一點的一個有效機制已經存在:戰(zhàn)略經濟對話,它是依據喬治·W·布什和胡錦濤在2006年9月發(fā)布的行政命令而創(chuàng)立的,用以補充越來越尷尬和混亂的高層雙邊機制。這些機制包括:商貿聯合委員會,涉及到美國商務部、美國貿易代表以及中國負責貿易的副總理;
科技聯合委員會會議,涉及到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主管與中國科技部;
全球問題論壇,由美國國務院與中國外交部領導。
由于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在這么多的問題上——貿易、投資、能源、環(huán)境、衛(wèi)生和科學研究——面臨這么多共同而沖突的利益,這種機制性的混亂是很自然的。單是對傳統經濟事務的討論就需要商貿聯合委員會、聯合經濟委員會和經濟發(fā)展與改革對話的共同參與。這意味著,美國方面需要商務部、國務院、財政部和貿易代表的參與,而中國方面需要由副總理和商務部、財政部與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的代表所領導的代表團的參與。任何一個問題都牽涉幾個部門的輸入:例如,資本項目自由化的問題,既涉及到中國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又涉及到美國商務部、財政部和美國貿易代表。
協調不同部門之間的目標,以及有一個更高的權威能夠進行跨問題的談判——如果就單個問題談判會很棘手的話,是相當重要的。這就是戰(zhàn)略經濟對話應有的作用。與戰(zhàn)略經濟對話現在可能對中國采取的混亂且冗長的方式相比,即使奧巴馬傾向于一種更為直接和主動的方式,在戰(zhàn)略經濟對話或者另一個相似層次機制中舉行關于能源政策的對話,并能夠指出雙方的利害關系,都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不應該再在這個機制中起領導作用;
這破壞了戰(zhàn)略經濟對話的主要好處,也就是限制某一內閣部門的影響力。與美國內閣部長對應的是中國的部長,只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層級中地位相對較低。由于美國的努力,一名中國的副總理已經參與到戰(zhàn)略經濟對話之中。要是中國總理——他領導國務院并因而領導所有相關的官僚機構——領導中國代表團在這樣的討論中代表中國,那這將是最理想的。同樣地,美國副總統在代表美國的談判中應當被賦予實際的權威。總而言之,一個尤為強大的內閣部長來自財政部、商務部或國務院——他應該被賦予額外的權力以適應經濟政策或中國。這可能會鼓勵中國政府賦予副總理權力以做出艱難的讓步。(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是一個理想的選擇:中國人認為她不僅擔任相應的職務,并且不只是一個內閣部長。相比之下,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并不適合北京,即使前任財長保爾森——他被視為是致力于發(fā)展美中關系的人——的影響力尚在。
戰(zhàn)略經濟對話的討論應該集中于從中國領導層那里取得一項明確的長期承諾,也就是使利率、匯率與能源價格自由化。這對討論中國潛在的經濟扭曲而不僅僅是一些扭曲的表現來說,會有點用處。與其讓一個不愿接受私有化的國家實行徹底的私有化,奧巴馬政府不如追求更加務實并且容易控制的改進措施。而且還應該強有力地推行這一切。例如,如果中國中央政府不將其對國有企業(yè),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yè)的支持實行透明化的話,就應該威脅要對中國在經濟中的主導作用所帶來的有害影響向WTO提出申訴。
奧巴馬政府也應該試圖取得北京的正式承諾,即北京會向外國投資者開放由國家所支配的公司,即使北京堅持某些限制。華盛頓應該轉變其重點,從設法使北京實現匯率自由化到勸說北京實現資本項目的自由化,而且華盛頓應該要求北京提供一套關于北京開放其資本項目的全面計劃步驟。美國政府也應該強調,中國對國外公司有差別地應用新勞動力法與新反壟斷法,這是不可接受的。只有在這些領域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之后,雙邊投資協議才會有進展。
當前美國的一些目標公然反對北京國家主導的發(fā)展模式,而中國政府認為這種模式是非常成功的。也就是說,現在要求中國馬上改變發(fā)展模式是不可能的,只能有適度的改進。經濟危機可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充足證據,但是,只有在它表明中國的復蘇滯后于或取決于美國的復蘇的時候。無論如何,中國真正的市場導向改革必須保留美國的最終目標,所以奧巴馬政府也必須繼續(xù)推進中國經濟更深的自由化。這將有可能只是短期的拔牙,但是,萬一北京重啟市場導向的改革,這就會極大地加快改革進程。它可能對美國非常不利,即使對中國更不利,而且它也將是領導層的倒退。美國政府必須表明它能夠在國內、全球市場以及中國本身的競爭性環(huán)境中成長的信心,以此來證明其有連續(xù)的領導層。
。◤埵锵/閆宇曉/張玲 譯 陳子恪 校)
--------------------------------------------------------------------------------
*德里克·希瑟斯,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經濟研究員!g者注。
來源:孫冶方公共政策研究網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