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什么姿勢最容易排便

發(fā)布時間:2018-06-23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朱莉·霍蘭在其著作《廁神》中提到,“馬桶愛好者們認為,文明并非源自文字的發(fā)明,而是第一個馬桶”。
  隨著技術進步,如廁用具也在不斷向更加舒適、貼合人的生理需求發(fā)展。但蹲便和坐便之爭從未停止。其實,蹲坐各有利弊,遵從習慣,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姿勢就好。

蹲便:理論上更易排便


  蹲便比坐便好的理論依據(jù)主要在于一塊被稱為“恥骨直腸肌”的肌肉。北京市回民醫(yī)院肛腸外科主任醫(yī)師、北京中西醫(yī)結合大腸肛門病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朱鋼介紹,這塊肌肉從一側恥骨出發(fā),在直腸后面繞一圈,再回到另一側恥骨,形成一個環(huán),正好把直腸鉤拉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尖端向前的角度,稱為“肛管直腸角”, 簡稱“肛直角”。一般坐姿的肛直角大約是80~90°,而蹲姿時肛直角可以達到100°左右。理論上來說,肛直角越大,排便時所費的力氣較小,所以蹲便 更為順暢。此外,人在下蹲時,腹部的壓力比坐著時要大,這樣做能夠減少腹部用力,對排便順暢也有幫助。
  但除了生理結構上的區(qū)別,我們還要考慮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差異。你是否知道有一個詞叫做“亞洲蹲”,也就是我們蹲便的姿勢,蹲下時腳底要全部著地,腳跟離地可不算。這個姿勢,據(jù)調查100%的亞洲人可以做,而僅有13.5%的美國人可以做到,而13.5%中的9%是美籍亞裔,剩下的都是瑜伽狂。英國《每日郵報》在2015年1月對中國廁所的一篇報道中認為,中國的廁所需要一場革命,主要就是“消滅蹲便”。
  對于西方人來說,蹲便并沒有那么美好,但是對于我們中國人,蹲便的歷史更悠久也更有市場。在古代中國農業(yè)社會,公共使用的蹲廁不僅能低成本地滿足大量人口的生理需求,還可以收集排泄物作為肥料。因而,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和集體經濟時期,中國都廣泛地使用著蹲廁。到了改革開放以后,國外的抽水馬桶進入了許多家庭,但隨著人們衛(wèi)生知識水平的提升,對馬桶帶來的健康隱患也有了許多的顧慮。當馬桶出現(xiàn)在公共場合,坐便容易傳播各種皮膚疾病成了人們普遍擔憂的問題。一項網上發(fā)起的投票結果顯示,高達88%的國人認為景區(qū)廁所應該采用蹲廁而不是坐廁。

坐便:減輕腿部壓力


  盡管蹲便理論上更易排便,但坐便并不會直接導致肛腸疾病!白闶巧鐣l(fā)展趨勢下的選擇,只要慢慢形成習慣,坐便也是理想排便方式!敝熹摻榻B,坐著確實相對更加舒服,對腿部的壓力較小,時間長了也不會出現(xiàn)腿部發(fā)麻等情況。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有人在坐便器上看書看報,延長了如廁時間,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增加痔瘡發(fā)病率也不是不可能。相對于蹲姿,坐便腹部朝下重力作用不明顯,排空時間更長,腹部用力更多,也更加耗時。
  雖然蹲姿理論上有助于排便,但對于一些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未必有優(yōu)勢。因為蹲便時腹壓增大,再加上排便比較用力,容易出現(xiàn)心血管意外事件。老年人體力較弱,蹲久了,如果快速站起來,也容易誘發(fā)改變體位所導致的短暫性腦缺血,從而會發(fā)生頭暈、眼花摔倒,發(fā)生骨折等意外事件。

排便:記住“16字秘訣”


  采用何種姿勢排便,更多是個人習慣而已,很難講哪種姿勢更為健康。不管是坐便還是蹲便,對于預防肛腸病,朱鋼提出了一個16字秘訣,即“定時定點、速戰(zhàn)速決、專心致志、隨有隨去”。如廁最好不要有任何“私心雜念”,就用這3~5分鐘解決好這一件事,思維意識、神經系統(tǒng)和生理功能調配到一致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培訓好自身生理反饋,利于排便。每次如廁不能超過5分鐘,不然持續(xù)的壓迫充血容易造成痔瘡等肛腸病。一些老年人很難在5分鐘內解決,可以站起再坐下,把時間間隔開,堅決不能一次就蹲坐十幾分鐘。

相關熱詞搜索:排便 最容易 姿勢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