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制度與社會主義法治信仰建設
發(fā)布時間:2018-06-26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社會公眾對法律有足夠認可,尊重和接受。但因受中國傳統(tǒng)宗法制度的影響,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造成了障礙,使社會主義法律信仰面臨危機。因此,本文認為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批判繼承宗法制度,積極培植公民法律信仰,是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宗法制度 法律信仰 法治建設
中圖分類號:D920.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284
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法律是治國,安邦之本。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需要社會公眾對法律有足夠認可,尊重和接受。人民從內心真正去擁護法律并真誠的信仰,這樣的法律才有權威。然而,由于受中國傳統(tǒng)宗法制度的影響,特權意識,專治觀念等與現(xiàn)代法治精神相悖的觀念,不斷地以各種方式滲透進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xiàn)權大于法律的情形,因此使人們對失去了對法律的信心和認同感,很難再去尋找法律的支持與保護,更談不上對法律的尊重和信賴了,這些都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造成了障礙,使社會主義法律信仰面臨危機。
一、對法律信仰的認識及其意義
法律信仰是指“社會主體對社會法的現(xiàn)象理性認識基礎上油然而生的一種心悅誠服的認同感和依歸感,是人們對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華,是主體關于法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的上乘境界!边@種心悅誠服的認同感和依歸感的形成和產生既不是依靠法律的嚴酷與冷峻,也不是靠外在的強制力與威脅,而是發(fā)白內心的對法律的認同和服從,是民眾對法律的理性與激情的升華。
法律信仰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叭藗儠\用自己的理性,良心,公平,正義的評價標準對現(xiàn)行的法律規(guī)范進行主觀判斷和價值評價,對那些符合人類正義和秩序要求的法律規(guī)范進行肯定的價值評價。”人們會把對法律的積極評價的心理機制轉化為自愿服從和積極遵守,美國學者伯爾曼曾說過,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它不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還包含了他的感情,他的知覺和獻身,以及他的信仰。法律要發(fā)生作用,全社會都要信仰法律。
法律信仰作為法律觀念的一種高級形式,在構建法治社會中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當前我國進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法律信仰為法治建設提供了文化基礎。法律信仰對于法治建設而言,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精神層面上發(fā)揮作用,而法治建設在是精神世界的存在基礎是文化基礎,公眾對于法律產生理解、認同,進而確信,法治的文化基礎的核心逐步形成。
2.法律信仰為法律發(fā)揮作用提供精神保障。法治社會要求的是規(guī)范轉化為人的行為的高效性,而法律信仰作為一種精神基礎、精神動力和精神紐帶,能夠促使人對法律產生信任,促使民族、社會和國家精神養(yǎng)成。
3.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設的內在需求。樹立法律信仰不僅能夠為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也能夠激發(fā)人們對法律的信任、信心和尊重,有利于整個社會法治精神的形成,進而有利于法治社會的構建。
二、宗法制度與當代中國法律信仰建設
宗法制度是指在中國古代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以父權和族權為特征的家族宗族家庭制度,它以血緣為紐帶,以嫡長子繼承為核心,兼有政治和法律兩種性質。梁漱溟曾說:“中國的家族制度在其文化中所處地位之重要,極其根深蒂固,亦是世界文明的。中國老話有‘國之本在家’及‘積家而成國’之說;在法制上,明認家為組織單位。中國所以至今被人目之為宗法社會者,亦即在此!
宗法制度的本質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是確立和維護貴族特權的嚴格等級制度,他是通過對人的政治統(tǒng)治的強化,從而使大家族和國家機器結為一體。中國傳統(tǒng)法律制度是以宗法制度為基礎的,因而在立法,司法方面無不打上宗法制度的烙印,形成了以輕法律,重人情的倫理型法律文化。宗法制度對現(xiàn)代中國法治的發(fā)展,特別是對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作用。
。ㄒ唬┳诜ㄖ贫葘χ袊鴤鹘y(tǒng)法律的積極影響
1.宗法制度注重發(fā)揮家庭,家族等組織在法律中的作用,提高了法律實效性。宗法制度注重家庭建設,提倡尊老愛幼,有利于維護社會和諧問題。因此,一旦出現(xiàn)矛盾和沖突,往往是通過家族內部的制度、規(guī)則來解決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提高了糾紛解決的效率。
2.注重發(fā)揮民間調解作用,體現(xiàn)了合理性與合法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v觀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不管是古代還是當代,人們在發(fā)生糾紛時,更傾向于通過熟人協(xié)商或者基層組織調解來解決,這是因為受到傳統(tǒng)的“和為貴”精神的影響,讓人們產生了“無訟”的法律心理。當然,這種方式對減輕了司法機關的壓力和節(jié)約當事人的訴訟成本都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民間族長在進行調解、判決時都是根據(jù)原有的宗族法規(guī)、風俗習慣所做出的,往往都比較妥當,使得其合理性與合、法性得到了有效的結合。
3.當權者、長者在守法方面發(fā)揮的表帥作用相當重視,因而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氛圍。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中特別重視統(tǒng)治者的表帥作用,要求當權者能夠嚴以律己,所謂“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在宗族內,族長一般會注意自己的表帥作用,不然會威信掃地。
4.正視國家制定法的不足,發(fā)揮宗法族規(guī)的補充作用。中國的宗法族規(guī)大多來源于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具有一定的執(zhí)行基礎,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成文法的不足。
(二)宗法制度時中國傳統(tǒng)法律的消極影響
建立在以血緣關系為群帶的家族關系之上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國”只是家的放大,“家”不過是國的縮小,國家關系,君臣關系是家庭關系,父子關系的延伸。這種親情關系自發(fā)地排斥法律關系,必然對法律信仰造成了許多消極影響。
1.在宗法型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宗法與專治結合,儒法合流,用政治論理次序代替法律次序,政治大于法律,法律觀念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很難找到立足之地。中國傳統(tǒng)社會并不缺乏法律,但法律都是為百姓制定的,對統(tǒng)治者沒有約束力,權大于法,形成“人治”的傳統(tǒng)。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