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文化的散文
發(fā)布時間:2017-01-2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關(guān)于文化的散文篇一:淺析余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特色
淺析余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特點
【摘要】:說到現(xiàn)當代中國文壇,余秋雨是一位始終繞不開的作家。特別是他標志性的歷史文化散文,更是引領(lǐng)了文壇一股鑒史傷古的散文創(chuàng)作潮流。其《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霜冷長河》等散文集更是成為近一二十年年來經(jīng)久不衰的暢銷書,余秋雨可以說是現(xiàn)當代歷史文化散文的開創(chuàng)者和領(lǐng)跑者。本文結(jié)合余秋雨散文的具體描寫,試通過對其文章的探究以及寫作筆法的剖析,淺析其歷史文化散文的特點和特色。
【關(guān)鍵詞】:現(xiàn)當代文學(xué) 余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特色
中華散文,源遠流長。數(shù)千年的散文創(chuàng)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狀景、或懷人??莫不反映出時代的風(fēng)云變幻和人們的思想情感。中華散文的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二十世紀以降的新文學(xué)那里,不僅得到了全面?zhèn)鞒校也粩嘤兴鶆?chuàng)新、有所發(fā)展。余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便是其中優(yōu)秀的代表。余秋雨是中國現(xiàn)代文壇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行者無疆》、《中國文脈》等文集,被公認為全球華人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多從“歷史文化”視角寫人狀物,余秋雨總能注入相關(guān)的文化歷史知識,傳達對民族文化命運的深刻思考與文明批判,將人、自然、歷史與文化渾然融為一體,具有廣博而深厚的歷史文化意蘊。但其一些歷史散文中也不免為了突出情感而故作矯情,給人一種虛假做作之感。下文將從歷史的追憶、人文情懷、主體意識和詩意的語言、以及部分片段的做作矯情等幾個方面對余秋雨的散文特色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對歷史的追憶
作為歷史文化散文,對名勝古跡的憑吊以及對歷史的追尋與反思自然是第一位的。余秋雨的散文都貫穿著一條主線,那就是對歷史的追尋。歷史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財富,是永遠無法也不能為人們所忘卻的文化傳承,中國的歷朝歷代都 有寫史的傳統(tǒng),可見歷史在中華民族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獨特情感。余秋雨在散文 作中將歷史與文化相融,使其作品散發(fā)出強烈的歷史厚重感。
在余秋雨筆下,歷史并不是沒有生命的,而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漫漫長河,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都在文化歷史中緊密相連。余秋雨寫過敦煌,寫過都江堰,但寫到最后一篇卻是《這里真安靜》,是一片荒涼的墳?zāi)。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寫道:“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在《莫高窟》中,他寫道:“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古跡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著,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這是何等的氣魄,在余秋雨的筆下,歷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前人留下的骨架,而是充滿了血肉、永遠不會凋零的生命。在《道士塔》中,余秋雨面對面前的斷壁殘垣,想起了:“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凄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
口在流血!边@一段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余秋雨重新訴說歷史時,想象了一些細節(jié),進而使感情更加濃烈。這是作者對那些卑劣行徑的的聲討,對那段屈辱歷史的的哀嘆,是以史為鑒,敦促現(xiàn)代人不走過去的老路,更好的保護中華民族古老絢爛的文化。
《一個王朝的背影》等許多文章也是這樣,余秋雨重現(xiàn)歷史卻不拘泥于歷史,通過遺跡和歷史故事抨擊那些曾經(jīng)肆意踐踏我們民族文化的行徑與當時國人的愚昧,從而對現(xiàn)代人產(chǎn)生積極影響,這是歷史的根本意義,也是余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出發(fā)點。
二、強烈的人文關(guān)懷
人文關(guān)懷,一般認為發(fā)端于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guān)懷人的精神生活等。在余秋雨追尋歷史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中華民族獨特的處世觀念以及價值取向?qū)χ袊鴼v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于是在他的文章中,關(guān)注的不僅僅是歷史本身,而是延伸出對人本身的關(guān)注,希望借自己的筆去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影響人們做出更利于自身以及社會發(fā)展的價值選擇。
余秋雨從歷史的豐富與深邃入手 ,聚焦于人的靈魂底蘊。他在《霜冷長河》中大談友情、名譽、善良等問題,指出友情應(yīng)真誠付出,沒有目的,面對名譽當有淡然的心態(tài),善良之心則應(yīng)廣博開闊等,希望讀者能夠銘記歷史但不沉溺于過去的輝煌和屈辱,為他們構(gòu)建出面對人生百態(tài)時應(yīng)有的人格與良知。這也是我們所講的“文學(xué)擔(dān)當”。文學(xué)作品的生命源泉便在于文學(xué)擔(dān)當,文學(xué)擔(dān)當就是其作品是對社會、對人民是有益的,能夠幫助勸導(dǎo)人們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取向,促進讀者自己的某一方面發(fā)展,進而對整個社會產(chǎn)生有益的影響。余秋雨的散文創(chuàng)作無疑具備強烈的文學(xué)擔(dān)當?shù),他對歷史的追尋追根到底是為了引導(dǎo)人們?nèi)シ此甲陨怼⒁龑?dǎo)社會去反思歷史。他從沉重的歷史中,以及緊迫的現(xiàn)實中試圖去喚醒人們的憂患意識,表達作為中華兒女心中的拯救傳統(tǒng)文化,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愿望。
可能同為文人,更能明白歷代文人的心理活動。余秋雨散文中更多關(guān)注推崇的是歷代文人。在他眼中“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 ,不是帝王 ,不是貴妃 ,不是將軍 ,而是這些詩人!笨墒沁@些封建文人大多只能成為權(quán)力的附庸,少數(shù)不愿趨炎附勢的文人只能寄情山水、云游四方、獨善其身。所以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說“小人牽著大師 ,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 , 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边@也正是文人和社會的無奈。余秋雨通過這些敘說,表達了作為文人的他對前輩的哀嘆以及對自由的向往。他所期望的文學(xué)是人民的文學(xué),是對人的靈魂的觸碰和指引,而不是少數(shù)人操縱的虛假文學(xué)。這些體現(xiàn)了他作品中強烈的人文關(guān)懷和文學(xué)擔(dān)當。
三、第一人稱以及詩化的語言
余秋雨的散文中多用第一人稱“我”進行敘述,好像在講他自己的故事,但讀者都能從“我”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他通過描述“我”的情感體驗與心理活動, 把“我”放在當時的大的時代背景下,讓讀者看到了“我”的個性。在他的歷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個向?qū)б粯,為讀者講述歷史故事,帶領(lǐng)讀者游覽古跡,更兼顧著評論員的身份,為讀者來解讀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讓人身臨其
境,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在余秋雨的《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語言為讀者描述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宅, 讓讀者感受到當年晉商的豪邁,進而了解晉商的興起與衰落,跟隨著“我” 的講述,讀者不知不覺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都帶著自己濃厚的情感體驗,作者將讀者帶進了主體情感世界,對歷史進去思索和追問。
所謂詩化語言,即語言具有詩的韻味、詩的意趣、 詩的風(fēng)格。余秋雨歷史文化散文中就充滿了詩意的語言。他的散文語言表達是理性與感性的結(jié)合,他繼承了前人的文風(fēng),并更加的抒情詩化,有著獨特的風(fēng)味。他的文章是詩與散文的結(jié)合,既有詩的柔情,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
在他的文化歷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情感體驗來確定主題,并用充滿詩意的語言來表達,感性與理性的完美結(jié)合,使“我”的形象變得更加生動、豐滿,以小見大,以小“我”見大“我”,從自身出發(fā)去探究當時的社會風(fēng)尚和歷史全貌。
四、部分片段的虛構(gòu)做作
余秋雨說:“我是個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屬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項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傳遞文化!彼纳⑽臒o疑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通過歷史傳遞中華文化。然而,讀多了余秋雨散文的人也會發(fā)覺,他的散文幾乎都是一種模式,《文化苦旅》中《道士塔》、《一個王朝的背影》、《西湖夢》等文本的敘事模式,一般是以歷史名勝古跡為文章的出發(fā)點,然后講述與歷史景物、自然山川有關(guān)的人文景觀,又突出當時時代背景下的人物,在文章的結(jié)尾部分,作者又會自然而然地闡述自己的歷史觀感,對整篇文章進行升華。余秋雨的這種寫作模式中,全憑主觀感情的拿捏。有時為了突出特別的情感,在還原歷史時會參雜一些細節(jié)描寫,但這些細節(jié)與情感大多是作者的主觀臆造,給人以虛假之感。余秋雨在有一段關(guān)于王道士生活起居的描寫:“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里轉(zhuǎn)轉(zhuǎn),就像一個老農(nóng),看看他的宅院!弊髡叩倪@些細節(jié)不知從何得來,可能是為了反映那個時代人們的愚昧守舊而故意捏造。有時候會讓人覺得他是為了營造一種感傷的氣氛、悲劇的色彩,故意構(gòu)造一些虛假的故事,讀多了會給人不真實的閱讀體驗。
抒情,即表達情思,抒發(fā)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征性地表現(xiàn)個人內(nèi)心情感的一類文學(xué)活動,它與敘事相對,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等特征。抒情是文學(xué)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余秋雨的散文中表現(xiàn)的更為突出。余秋雨的散文成功的運用了抒情的語句,但在一些片段上他為了抒情而抒情,給讀者無病呻吟的感覺。在《這里真安靜》中作者寫道:“多少倩笑和吶喊,多少脂粉和鮮血,終于都喑啞了,凝結(jié)了,凝結(jié)成了一個角落,凝結(jié)成一種躲避,躲避著人群,躲避著歷史,只懷抱這羞愧和罪名,不聲不響,不愿讓人接近......”余秋雨為了追求文章的華麗,喜歡用排比和比喻句,但用多了就不自然。情由心生,不能過度的追求華麗的詞藻,為了抒情而抒情,最后只能是矯情做作。
【結(jié)語】: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余秋雨的評價各人之間也不盡形同。但不可改變的是,余秋雨引發(fā)了當代社會的創(chuàng)作歷史文化散文的熱潮,成為很多人學(xué)習(xí)模仿的對象。他是一位具有極強使命感與歷史責(zé)任感的學(xué)者,他的散文是對歷史的重現(xiàn)、對文化的的傳承,表現(xiàn)出當代文人對歷史的追尋以及
未來的期望。作為現(xiàn)代散文的領(lǐng)軍人物,也將在中國散文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頁。其散文具有很多特點,本文選取以上四個方面進行淺薄分析,希望老師能夠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余秋雨 《文化苦旅》
百度百科
關(guān)于文化的散文篇二:歷史人物文化散文
美文共欣賞一
——歷史文化散文
天地蒼茫一根骨
龐進
司馬遷的祠墓在陜西的韓城市。祠內(nèi)有他的塑像:束高發(fā),穿紅袍,長眉入鬢,雙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歷史煙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顯著的還有那一襲長及心胸的須髯,給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學(xué)者的莊重。據(jù)說,人受過宮刑,胡須會隨之脫光,而這尊塑像,依然大須飄拂——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個血性須眉變成一個不男不女的“太監(jiān)”,可在我們老百姓的心目中,這個人依然是男子漢,頂天立地,氣吞山河的男子漢!
仔細看,司馬遷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頭向北方偏著。一種說法認為,司馬遷是在遙望北方的蘇武廟,因為這位在北國牧了十九年羊的漢朝使臣,和司馬遷是肝膽相照的僚友。另一種說法認為,司馬遷是在遙望李陵,這位大漢名將的被迫降敵,正是司馬遷罹禍的原因啊。我是傾向于后一種說法的,我甚至覺得“李陵之禍”降臨到司馬遷的頭上,是有某種必然性的。不錯,司馬遷是一個有骨氣有血性又才華橫溢抱負遠大的文人,這樣的文人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社會的良心。當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馬之地”,重創(chuàng)十萬敵騎的消息傳到長安時,漢武帝劉徹是笑瞇瞇的,公卿王侯們也紛紛“奉觴上壽”,好聽話說得長樂宮的麻雀都似乎要變成翩翩起舞的宮女。無料幾天后,李陵終因矢盡糧絕,寡不敵眾而被俘降敵。消息傳來,全朝廷都啞巴了,劉徹更是“慘愴怛悼”,臉吊得像經(jīng)了霜的秋茄子。
“你們還有什么話說?”朝堂上,劉徹目掃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覷,諾諾唯唯;或言李陵該千刀萬剮,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當劉徹對這樣的看法瞇目點頭的時候,我們的太史公站了出來。他說李陵平時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國士之風(fēng)。此次出征,孤軍奮戰(zhàn),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敵是一時無奈,日后有機會,他還會報效漢朝的。“好你個司馬遷”劉徹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賊說話,誰給你的膽量?”
現(xiàn)在看來,司馬遷充其量不過是說了幾句公道話而己。然而,問題倒不在于公道話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來說公道話。社會良心和專制強權(quán)在這兒發(fā)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劉徹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馬狗,鞭子下馱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樣地站在我的對面說什么公道話的權(quán)利?
對武帝劉徹,司馬遷曾經(jīng)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異常勤奮,總想博得武帝的歡心。即使站出來為李陵辯護,也是見皇上滿臉的“慘愴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終于明白了:剛直不阿的書生和專橫殘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為了“草創(chuàng)未就”的《史記》,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業(yè),他咬牙吞血,毅然決然地走向了苦難,“就極刑而無慍色”。至此,司馬遷實現(xiàn)了一個轉(zhuǎn)變,一個御用工具向獨立人格的轉(zhuǎn)變。從此,一個書生走到了一個帝王,和這個帝王賴以存在的龐大體制的對立面。你可以摧殘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毀我的抱負;你可以奪取我的生命,你卻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譜寫一部世上從來沒有的大書,讓這個民族記住司馬遷,讓這個世界記住司馬遷!也讓你劉徹
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膽。寒凝春華發(fā),血沃勁草肥。煉獄淬火,司馬遷在提升精神的同時,成就了一根骨頭。
好一根骨頭啊!即使面對一百個漢武帝,一千次酷刑,一萬回磨難,這根骨頭也不會酥軟,絕不酥軟!
(《可愛的骨頭》美國年輕女作家愛麗斯〃希波德(Alice Sebold)的小說,一部讓你讀后久久不能釋懷卻又心生希望的小說。一樁懸疑驚懼的人間悲劇,一個風(fēng)趣溫馨的心靈療愈故事)
宋朝的雨
陳富強
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則更多了一層須用心體驗的味道。這個時候,你需要撐一把雨傘,去堤上走走。白堤熱鬧一些,與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蘇堤要幽靜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我建議你去蘇堤。
雨在樹梢上、在傘頂上、在草葉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無遮無攔的去處跳著歡快的舞蹈。傘是絲綢做成的,你為自己撐開一片無雨的天空,而一個遙遠的背景,正漸漸向你推近,撐著綢傘的你便和雨簾里淡淡的燈光一起變成這個背景的過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來。你跨過第一座拱橋,你就走進了宋朝的雨里。
呈現(xiàn)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蘇堤,猶如一條綠色的飄帶,堤橋相接,橫臥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棲霞嶺。柳絲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綠煙似地漫洇開來,細細看去,綠霧似的堤上桃花盛開了,不耐寂寞的是枝頭的黃鸝。
你與蘇東坡在堤上相遇了。剛剛完成長堤修筑的蘇太守,心情正佳,他臨風(fēng)而立,面對煙水淼淼,詩情滿溢,一首千古絕唱脫口而出。“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蘇太守為后人留的文化遺產(chǎn),它的價值不亞于蘇堤春曉。
蘇東坡決意整治西湖的念頭始于1071年。這一年他第一次來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視西湖時,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雖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無決策權(quán),欲有作為而無作為,蘇通判滿腔抱負都化作了天才的詩意。倘若蘇東坡仕途順利,而不是屢遭貶謫,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約要大打折扣了。
機會終于在時隔8年后降臨到蘇東坡身上。1089年,蘇東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蘇東坡重游了西湖,面對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憂慮之情油然而生;氐礁希瑩]筆寫下了“葑合平湖久蕪漫,人經(jīng)豐歲尚調(diào)疏”的感嘆。嘆畢,蘇東坡組織人力調(diào)查踏勘。于次年4月,向當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開西湖狀》的奏議。在這篇上書中,開篇就說:“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碧K東坡預(yù)言“水淺葑橫,如云翳空,倏忽便滿,更二十年,無西湖矣。使杭州而無西湖,如人去其眉目,豈復(fù)為人乎!”
蘇東坡在上書中還從養(yǎng)魚、飲水、灌溉、助航、釀酒等方面列舉了西湖不可荒廢的五條理由。其
中講到:城中飲水來自湖水,如果西湖都變成葑田,則舉城飲水斷源,城中運河賴西湖挹住,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錢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數(shù)年淘河一次,官史借此欺民,為民大患;杭州產(chǎn)名酒,每年酒稅為全國第一,如果西湖淺涸,釀酒必大受影響。
蘇東坡的這篇奏議,時隔900年,再來分析,依舊充滿一位政治家的深謀遠慮。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也許只是一條如詩如畫的長堤,當年的蘇東坡卻從民生大計出發(fā),改變了西湖的命運。
挖葑泥筑堤是蘇東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筆!敖裼ポ滋,葑田如云,將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環(huán)湖往來,終日不達。若取葑田積之湖中為長堤,以通南北,則葑田除而行者便矣!苯(jīng)過從夏到秋的努力,一條長堤破湖而出,夾道雜植芙蓉、楊柳,中為六橋九亭。這時的長堤尚無名,直到后繼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將其命名為蘇公堤,并為東坡立祠堤上。漸漸地,蘇堤成為“堤橋成市,歌舞叢之,走馬游船,達旦不息”的湖上繁華之地。周密的《武林舊事》記載,“畫楫輕舫,旁午如織。至于果蔬、羹酒、戲具、鬧竿、花籃、畫扇、彩旗、糖魚、粉餌、時花等,謂之‘湖中土宜’;又有珠翠冠梳、銷金彩段、織藤、窯器、玩具等物,無不羅列!
蘇東坡在堤上消失了,雨依然在密密地下,你用無比敬慕的目光送別蘇東坡,獨步緩行。此時你已知道蘇東坡將離開杭州,他在知州任上只有兩年,卻為杭州留下了如此宏大的手筆,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樣一項規(guī)模浩大的工程,蘇東坡在杭州所作的詩文中卻很少提及,直到去揚州任上,才在答友人的詩中回顧治湖的經(jīng)歷。可見這位曠世奇才的博大胸懷。有史以來與西湖相關(guān)的,你知道能與蘇東坡與蘇堤媲美的是唐朝的白居易和白堤。固然是白堤在先、蘇堤在后,但他們都是一代文豪,他們都懂得珍惜文化的大自然。他們在杭州的時間都十分短暫,但他們卻留下了一世英名。
你在堤上流連。倘若你回頭望望,你會發(fā)現(xiàn),隨著南宋的到來,蘇堤的北端將聳立起一座莊嚴的廟宇,紅墻重檐,松樹翠柏掩映一代名將岳飛。你驚喜地看到,一個宋朝、一南一北、一文一武與這條長堤如此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都是人杰,他們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綿綿不絕的雨絲,滋潤著堤上的綠樹紅花。
你撐開的是一把絲綢做的雨傘。以絲綢命名的道路曾經(jīng)橫貫東西,而現(xiàn)在,令你樂此不疲的是,走在傘下回想從前,雨在你的頭上喧嘩,陪伴著你走近蘇東坡的雕像。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
干干凈凈的傅雷
劉水清
很難想象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是怎樣一個古怪的夜晚?也許那夜就像打翻一瓶墨水,整個一張稿紙沒有一點潔白的地方;也許那夜狂風(fēng)大作,雷霆萬鈞,偌大的上海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也許那夜花好月圓,竹影搖窗,與從前的夜未來的夜別無二致。然而就在此晚,午夜已過,凌晨剛至,中國最偉大的翻譯家傅雷與夫人朱梅馥攜手同肩,雙雙自縊身亡。
傅雷夫婦走得干干凈凈,義無反顧,幾乎不留任何痕跡,就像風(fēng)吹皺一池春水,遂又了無纖痕。傅雷的一生長身玉立,氣度軒昂,就像一棵筆挺的秀竹,寧折不彎。他的夫人雍容靜肅,端莊憨厚,
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纏繞秀竹的春藤,溫存有余。二者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麗的光芒。一對恩愛夫妻,如膠似漆,舉案齊眉;但真正能夠做到攜手共赴正義,蹈死不顧,恐怕自古至今也屈指可數(shù)。貝多芬有句名言:“為了真理,給個國王都不換!”傅雷做到了,這是一個中國知識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寫意。
傅雷走得干干凈凈,從從容容。傅雷和夫人臨走前的9月2日夜,曾給他的親人留下一封僅有千余字的最后家書。這封遺書是寫給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遺書寫得筆墨清晰,條分縷析,坦坦蕩蕩,磊磊落落,至今讀來都令人潸然淚下,振聾發(fā)聵。從遺書里看到,傅雷的反黨罪證無非是一面小鏡子和一張褪色的舊畫報。小鏡子后有蔣介石的頭像,畫報上登有宋美齡的照片;而這兩件東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們縱有千萬罪行,卻從來不曾有過變天思想!比欢鳛橐粋書生,即使竭盡全力吶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覺察到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沒有向任何人申辯,只在遺書中發(fā)出一個知識分子痛切地自白:“我們也知道搜出的罪證雖然有口難辯,在英明的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和偉大的毛主席領(lǐng)導(dǎo)之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決不至因之而判重刑。只是含冤不白,無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還要難過。何況光是教育出一個叛徒傅聰來,在人民面前已經(jīng)死有余辜!更何況像我們這種來自舊社會的渣滓早應(yīng)該自動退出歷史舞臺了,“士可殺而不可辱”,這是一個多么干凈、徹底、從不茍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凈凈,清清白白。臨走前,他沒有忘記托付朱人秀上繳當月55.29元的房租,沒有忘記給保姆周菊綈留下一只女表,一個舊掛表,一張600元的存單作為她過渡時期的生活費,并說:“她是勞動人民,一生孤苦,我們不愿她無故受累!比绻f傅雷臨走前有什么遺憾的話,恐怕這就是惟一的遺憾,帶著深深同情的遺憾。要送人該還人的東西,傅雷都如數(shù)家珍,一一道來,共13條。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給朱人秀作為他們的火葬費。至于圖書字畫聽候公家決定。一切均有安排,決不亂套;就像夫妻兩個要出門遠行,或到國外看兒子,沒有一絲一毫的慌亂和疏忽。一切都處理得井井有條,不動聲色,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
傅雷一生脾氣暴躁,因而大大小小的折磨在所難免;可是每次都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這多虧他有一個賢惠善良的妻子。朱梅馥在家書里對傅聰說:“我雖不智,天性懦弱,可是靠了我的耐性,對他無形中或大或小多少有些幫助,這是我覺得可以驕傲的,可以安慰的。我們現(xiàn)在真是終身伴侶,缺一不可的!闭驗椤叭币徊豢伞保缃翊蟮溑R頭、在劫難逃的傅雷,不免要帶上愛妻到天國走一遭了;而忠貞不渝的梅馥如影隨形,甘愿相濡以沫,愛河飲盡九泉下。這是中國文壇一則多么凄艷寒涼的千古佳話!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凈凈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凈凈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絲不茍,尤其珍惜自己的筆墨。當年翻譯法國文豪的名著《高老頭》、《約翰·克利斯朵夫》時,寧愿精益求精,一譯再譯,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體無完膚,可是一經(jīng)定稿,就不許編者妄自改動一字一句了。傅雷把這種嚴謹?shù)臑槲闹L(fēng)又用在教子上。他規(guī)定孩子應(yīng)該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進餐,他就注重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邊的姿勢,是否妨礙了同席的人,飯菜咀嚼是否發(fā)出喪失禮貌的響聲。對孩子做到了無微不致,仁至義盡,把孩子打造得璞玉渾金,天然所成;按他的話講“園丁以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朵遲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他不僅把巴爾扎克的系列小說翻譯給中國讀者享受,還把一個早得飲譽海外的音樂家的兒子傅聰獻給了全世界人民。
傅雷干凈了一生,與人無求,與世無爭。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作兩粒晶瑩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臨大地,其璀璨的鋒芒一直照徹敬佩他的每一個文人。
【點評】六七十年代的政治風(fēng)云給數(shù)以萬計的祖國優(yōu)秀兒女造成了慘痛的命運,傅雷僅是其中之
一。文章注意把傅雷的命運與那個不正常的時代結(jié)合起來。印證了“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調(diào)也”的古訓(xùn)。由于作者是在回首過去的時代,故行文情理交融,一方面為傅雷沒有躲過劫難而感痛惜,一方面又為傅雷給我們留下了精神財產(chǎn)而感欣慰。
流放出生命的精彩
楊曉雷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深圳來到遙遠的伊犁。那里,曾是林則徐的流放地。到伊犁的當天下午,穿過寬闊的伊犁河,我們來到這里的林則徐紀念館,只見門前冷冷清清,沒有一個前來參觀的人。走進展館,里面僅一間約兩百平米的展室,室內(nèi)布置簡陋,文物不多,四壁的圖片及說明也大多見過,遠不如虎門的氣派。
家住深圳,我?guī)缀趺磕甓家セ㈤T。那里的林則徐紀念館與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建在一起,規(guī)模龐大,展館外還有林則徐銷煙池和虎門炮臺遺址。每次去,總見到參觀的人,絡(luò)繹不絕。故來伊犁前,對參觀的事不太在意。猶如看戲,高潮過了,后面的戲,則容易被忽略。
然而,或許是身臨其境的緣故,當我越過千山萬水,從發(fā)達繁榮的廣東,來到偏僻遙遠的邊疆伊犁,當我從林則徐虎門銷煙任兩廣總督的輝煌之地,來到他被革官免職、慘遭發(fā)配的流放地,再看這曾經(jīng)熟悉的圖片和文物,再去體驗和感受林則徐的風(fēng)雨人生,尤其是流放伊犁的這段經(jīng)歷,靜觀他輝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戲”,心中的震憾和感動,卻是我在虎門所不曾有過的。
林則徐是在花甲之年,被流放到新疆伊犁的。此時,他的仕途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昔日的輝煌,已成過眼云煙,從聲名赫赫的兩廣總督到被皇帝革官免職,從威震四海的英雄到發(fā)配邊疆的“罪臣”。因大功獲重罪,真是千古奇冤!但更折磨人的是,處罰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鈍刀割肉”般地拖了一年半。從1840年9月到1842年3月,林則徐先后被革職查辦,以“四品欽銜”遣戍伊犁,改遣開封協(xié)助王鼎治水,最終被流放伊犁,整個過程歷時一年半,前后跨三個年度,其結(jié)果,一次比一次嚴重,一次比一次傷心。尤其是最后一次,林則徐治水立了大功,按慣例應(yīng)可將功折罪,但道光帝仍將林則徐發(fā)配伊犁。王鼎不平,向皇上當面苦諫,不成,便自殺,成為一時震驚朝野的“尸諫”事件,然而,道光帝依舊無動于衷。林則徐身心俱損,國難當頭、報國無門的絕望,加上治水勞累、戍途奔波,他在西安大病了兩個多月,到1842年8月才從西安啟程,踏上流放伊犁的漫漫戍途。在流放伊犁的三年多時間里,林則徐強忍身體極度不適,拖著多病之軀,為新疆嘔心瀝血。他親歷南疆庫車、阿克蘇、葉爾羌、吐魯番等地考察,行程二萬多里,所到之處興修水利,開荒屯田。他親自設(shè)計并率領(lǐng)民夫修筑龍口水段水渠,后被稱為“林公渠”。他還積極改進推廣“坎兒井”,被當?shù)厝嗣穹Q為“林公井”。
關(guān)于文化的散文篇三:論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
論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
摘要:余秋雨散文的獨特之處在于,打破了傳統(tǒng)散文文體的束縛,開創(chuàng)了散文的一代新風(fēng)。余秋雨的文 化散文中始終貫穿著一個鮮明的主題,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余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從塵封的史料和那平淡無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內(nèi)涵,使歷史與現(xiàn)實相溝通,哲理與形象相交融,進而呼喚“文化傳承”,呼喚“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喚“對文明的思考與追求”,讓人們?nèi)ニ伎細v史、自然、人生。 關(guān)鍵詞:藝術(shù)特色,歷史主題,對文明的思考《文化苦旅》的問世,標志著“余秋雨熱”的開始,此后,余秋雨的散文與廣大的讀者就如同干柴烈火一般,相遇就意味著燃燒,這股燃燒的熱情隨后就席卷了神州大地,同時也點燃了許多海外華人閱讀的狂熱。《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行者無疆》等作品的相繼推出,猶如火里加薪,讓“余秋雨熱”長熱不熄。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著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沒有這種重疊,生命就會失去彈性,很容易風(fēng)干和脆折,蘇東坡左手牽獵狗,右手托蒼鷹,一任歡快的馬蹄縱情奔馳,顯得灑脫、放達,卻自稱“老夫聊發(fā)少年狂”,而那時蘇東坡也還不到四十歲,可見蘇東坡是同時在享受著老年、中年和少年。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荒茉趯⒗现H把日子過得顛顛倒倒又有滋有味——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有了《文化苦旅》!渡骄庸P記》歷時兩年寫成,雖然只有區(qū)區(qū)十一篇文章,卻已力圖把對歷史深澀嶙峋的思考萃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群,山居于香港中文大學(xué)圖書館之中,把艱辛的結(jié)果拿出來分享,不但沒有讓人感受到艱辛,而且還招呼讀者用當代生命去感觸和體驗?zāi)切┏骄唧w遺跡的整體性難題。《霜冷長河》是漫步河岸的遐想,是從黑河出發(fā),先向東,到瑗琿,再向西,到呼瑪,最后回黑河的漂流,余秋雨在夢中的長河與現(xiàn)實的黑龍江在遐想與漂流中交織成霜冷長河的背景下,像飯后茶余一般,談人生,談文化!肚暌粐@》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余秋雨親身越野數(shù)萬公里考察人類各大文明遺跡的經(jīng)歷,探討了世界上的文明興亡宿命的疑問!缎姓邿o疆》則是北極圈的歐洲一側(cè),二千年的最后幾天,余秋雨站在雪地里,喝上一口鹿血酒,抬頭看星星,辨別方向,對著十五年前的自己,長長的思索,思索自己離開書齋的目的與意義,然后對比中華文明與歐洲文明。 李白說,行路難。但他一直在走,走到生命的盡頭。他把滔滔江水中明月的倒影,作為一生腳步的句號。誰也不知道那天夜晚他究竟是酒醉還是失足,是主動還是被動,但誰也想不出另一種更好的結(jié)束方式。他的明月就是他的故鄉(xiāng)??①余秋雨從《文化苦旅》開始就呈獻出關(guān)于行走的文章,但不管地點怎么變換,他的散文總是有那么一個向心力,指向中國文化,指向中華文明,這就是他的散文受到歡迎的原因——以中華歷史為散文主題。通過對文化傳承、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追尋文明的蹤跡和穴位,思考中國歷史的重大難題,文明和野蠻構(gòu)成的對應(yīng)和傳承等的探討,余秋雨獨立地發(fā)出了一個中國知識分子面對歷史、面對文化、面對山水、面對文明時內(nèi)心真切的聲音,發(fā)出了一種娓娓道來、侃侃而談的批判,一種不露聲色的批判,一種商量性的批判,一種構(gòu)建多于破壞的批判,所以他贏得了社會大眾的認可。 余秋雨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評、人文反思、人性溯源引起的文化學(xué)術(shù)界的批評和討論,見仁見智,褒貶皆有,但無論是崇拜他的人還是批評他的人,觀點不免都會帶上自己的情緒。應(yīng)該認識到的是余秋雨只是個文化的拓荒者,是個文化的建設(shè)者,
要客觀地評價余秋雨,就必須從他的作品入手,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的確是當代散文界中的一個閃光點。1.中國歷史是鮮明主題 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是余秋雨散文鮮明的主題,“文學(xué)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翰歷史長河的關(guān)系,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結(jié)構(gòu)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尋找可以是精細的,也可以是魯莽的,卻都帶有情感。一旦尋找到,
還需要長久地逼視、追索,并與之默默對話,最后就產(chǎn)生一種責(zé)任和關(guān)愛,情感愈來愈深,襟懷愈來愈闊,一旦有機會訴諸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他因歷史而博大,歷史因他而鮮活??” ②顯而易見余秋雨把“歷史”作為自己思考的核心材料,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自己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創(chuàng)造性地在歷史與文學(xué)之間找到了契合點,把沉重的文化反思與滄桑的文化古跡、秀麗的自然山水藝術(shù)地融合在一起,如余秋雨最初是到甘肅敦煌,在那里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散文《文化苦旅·道士塔》、《文化苦旅·莫高窟》、《文化苦旅·陽關(guān)雪》,透過這些文章,可以看到余秋雨面對歷史、文化、山川、人物進行深刻的反思后傾吐的文化感受,也可以感受到他對中國傳統(tǒng)歷史與文化的思考和期盼。在《山居筆記》中,余秋雨闡述了一些歷史問題和難題,觸摸了中國歷史中的癢處和痛處,《山居筆記·一個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興衰為例,演繹了歷代王朝興亡中的輝煌和悲涼;《山居筆記·千年庭院》以岳麓書院的演講過程,闡釋了中國教育的某種程度的宿命,表達了一個教師在很多時候的無奈心境;《山居筆記·鄉(xiāng)關(guān)何處》試圖闡釋千古難解的鄉(xiāng)關(guān)情結(jié),表達面對鄉(xiāng)關(guān)的困惑?梢愿惺艿接嗲镉暧盟薮蟮臍v史穿透力和敏銳的藝術(shù)眼光賦予了歷史現(xiàn)象和歷史人物以濃重的憂患色彩,而這些憂患色彩的落腳點卻是活生生的現(xiàn)實,也就是說,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歷史主題,不是簡單地回顧歷史,而是要正視現(xiàn)實,正是因此,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鮮的散文,是活的散文,是扎根于人心的散文,是能觸動憂患意識的散文。2.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 縱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發(fā)現(xiàn),余秋雨對幾大文明的思考,并沒有超出古往今來眾多哲人的思考,不過,他確實已經(jīng)用他的筆傳達出了他的思考:文明如何衰落?文明又能否重新更生?我們要如何面對我們的文明呢?我們中華文明又如何參考別的文明?別的文明衰落了,而我們中華文明能夠強盛地挺立著,需要吸取些什么,需要我們這些子孫為它做些什么呢?余秋雨所觸及的文化、人格、歷史、民族、文明等等主題,在當代社會里面,可以說都是有待于重建、有待于重新審視的話題,而余秋雨就是在這個重建和審視的過程中用散文發(fā)出了自己的聲音,呼喚“文化傳承”,呼喚“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喚“對文明的思考與追求”,這種呼喚,不是空泛的,而是帶著實質(zhì)性內(nèi)容的;不是粗淺的,而是深入的;不是虛假的,而是誠實的;并且他
聲言己任,身體力行,為了文化跋山涉水,讓目光穿透歷史,從歷史中尋找現(xiàn)實的對應(yīng),艱難地找出自己的支點,茍延殘喘,而后又繼續(xù)他的苦旅。雖然他沒有超越古往今來眾多哲人的智慧高度,但他盡量在思考里面挖掘出屬于自己的獨特認知和理性剖析來。也就是說,他不僅僅是歷史回顧而已,不僅僅是對文明失落的嘆息和探索而已,他更重要的是尋找一種建設(shè),一種建構(gòu),他探求的是一個向度,一個目標!段幕嗦谩U墟》是站在現(xiàn)在人們對待歷史遺留下來的廢墟的態(tài)度的角度提出了廢墟文化,審視了中國文化的斷層,闡述了對廢墟文化的深邃見解,令人由廢墟而頓悟,由此而又生發(fā)對人生、文化和歷史的深沉思索,狠狠地批判了厚今薄古和厚古薄今兩個對待廢墟的極端。《文化苦旅·筆墨祭》洞察了中國文人的交點——筆墨文化,揭示了筆墨文化在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中存在的自然性和必定性,提出了文化滲透,呼吁在當代或未來的文化交替中不可只留下文化的根而卷走文化的魂,而應(yīng)該正視文化,用心去學(xué)習(xí)和感受文化的內(nèi)涵與魅力,從根本上去繼承,從而將文化發(fā)揚光大?梢钥闯觯幕瘋鞒,文化人格的呼吁和建構(gòu)設(shè)想,文明的思考和追求,在他的苦旅行之中總是與現(xiàn)實對應(yīng),而且都是從中華文明的角度考慮的,有其現(xiàn)實意義和文化建設(shè)的意義。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能夠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無論學(xué)者還是普通人。3.“形散”與“神聚”結(jié)合起來 “形散”與“神聚”結(jié)合起來,這是散文創(chuàng)作所極力追求的,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說是這一方面的典范。從“形散”一面說,余秋雨的散文想象豐富、說理暢達、沖談平和,這些因素構(gòu)成放縱的張力,使他的筆如同奔馬,縱橫馳騁,敘事、聯(lián)想顯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現(xiàn)出情溢于言,理勝于辭的文章氣勢;從“神聚”一面說,他的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總
是貫串著在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中。在題材的剪裁、縫合和表現(xiàn)主題的過程中,散文的線索成為內(nèi)在的凝聚力,使敘事、寫景、議論和一切知識性材料,時時、處處都緊扣住說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歸一,雜而不亂,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敘述著鮮為人知的掌故、軼聞、趣事、傳說、故事以及中國和世界各地的風(fēng)土人情,這些豐富的歷史知識,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內(nèi)容的深厚和境界的開拓,同時又在大的背景里把主題收束在歷史范圍內(nèi)。在《文化苦旅·上海人》一文中,作者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lián)想,舉重若輕地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識積累融入了感性的敘述中,寫了徐光啟的文化性格和上海的歷史等,其實卻又是在闡釋構(gòu)建上海文明新形態(tài)這樣一個主題思想,應(yīng)該說《文化苦旅·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時對當今上海文明又作出的充分肯定!渡骄庸P記·千年庭院》、《山居筆記·十萬進士》等都是以思想的線索貫串全篇,并注意運筆的輕重濃淡,抑揚張馳,在波起云涌的變化中間取得結(jié)合的形神的統(tǒng)一!靶紊ⅰ迸c“神聚”的結(jié)合,使得余秋雨的散文創(chuàng)作做到寓控制于放縱之中。4.情與理的融合統(tǒng)一 余秋雨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語言敘述艱澀的哲理問題,把詩性的抒情和智性的議論水乳交融地結(jié)合起來,使深奧的理論包含著情感色彩,情與理統(tǒng)一了起來。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缎姓邿o疆·落伍的瘋狂》中先是對納粹與新納粹的一番描繪,最后“理性的啟蒙,良知的傳遞,文明的呼吁,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這類恐怕的災(zāi)難?”突出表達了對納粹行為及思想的警醒,也包括對中國文革中的狂枉與愚昧的反思!端溟L河·關(guān)于友情》中墨爾本海岸的“十二門徒”“長風(fēng)殘照下一個個獨立在大海中,宣告著門徒們對師道的忠誠,對友情的摯守,宣告著一切崩坍總有例外??但這些門徒互相不能靠近,不知哪個夜晚在激浪的沖擊下終于站不住,沖走一個,在沖走一個??”字里行間透露的是殘柱的滄桑,隱約流露出一種對友情的疑惑,思索友情的可靠性,最后才在“人生在世,可以沒有功業(yè),卻不可以沒有友情。以友情助功業(yè)則功業(yè)成,以功業(yè)找友情則友情亡”中肯定人的情感是生存立命的基礎(chǔ)!端溟L河·關(guān)于善良》中余秋雨由簽名、街市、書房引起關(guān)于善良的思考,在“人類偉大而又無奈。只要時時仰望太空,面對曠野,就會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兩個字:善和美!敝泻魡菊嫔泼朗侨祟愖呦蛭拿饔谰玫恼n題!段幕嗦谩さ朗克烽_頭一段:“莫高窟大門外,有一條河,過河有一溜空地,夕陽西下,朔風(fēng)凜冽,這個破落的塔群更顯得悲涼。”朔風(fēng)凜冽的莫高窟,孤獨、悲哀、寂靜地聳立在一片大漠之中,這可以說是作者將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傾注其中,在無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強烈豐富的思想感情,這樣使得全文有了一種詩的意韻,結(jié)合文章中莫高窟敦煌文書所遭受的歷史厄運,這孤落的塔群便是在訴說無奈的悲哀,同時也是歷史的悲哀,從而使諷刺來得更加猛烈,更加深沉。5.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余秋雨在一種詩意的敘述風(fēng)格中,綜合地運用了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還采用了小說筆法、戲劇筆法、故事傳奇、鏡頭特寫、典故引證等多種手法,這些別具一格的寫作手法對于烘托主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他的散文寫得既好讀又耐讀。例如在《文化苦旅·三峽》中,用的是全景描繪法,從白帝城開頭,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一一道來,重筆渲染神女峰,輕輕帶過王昭君家鄉(xiāng)和屈原故里,讓讀者對三峽有個全景的感觀。在《文化苦旅·沙原隱泉》中用特寫的手法描繪沙山和月牙泉,“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流瀉著分割,金黃和黛赭都純凈得毫無斑駁,像用一面巨大的篩子篩過了!薄段幕嗦谩ち蜢簟分杏玫氖前酌枋址ǎ办魹榉蹓彝,回廊構(gòu)架。中庭植松柏,東廂是碑刻。所立石碑,皆為后人憑吊紀念文字。”簡潔自然,平實樸素!段幕嗦谩さ朗克返臄⑹掠行≌f化傳奇化特點,寫了本世紀初敦煌文物被外國人騙買的故事;《山居筆記·蘇東坡突圍》講的是蘇東坡寫出《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前的一段遭遇故事。余秋雨的寫景有的是實寫,有的是虛寫,最有特色的是用虛實結(jié)合法描繪都江堰的水勢,“忽然,天地間開始有些異動,一種隱隱隱約約的騷動,一種還不太響卻一定是非常響的聲音,充斥周際。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又緊張得急于
趨附。不知是自己走去還是還是被它吸去的,終于陡然一驚,我已站在伏龍觀前,眼前,急流浩蕩,大地震抖! ③余秋雨在寫散文之前的學(xué)問主要在于戲劇理論方面,所以在其文化散文中,他會運用一些戲劇效果。如《文化苦旅·道士塔》,余秋雨以歷史記載為本,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組構(gòu)出八九十年前王道士在進行不可饒恕的文化破壞工作時的細微動作和思想:“他(王道士)找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呈現(xiàn),農(nóng)民做事就講究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干燥,一會兒石灰已經(jīng)干透。什么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白凈。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比宋、道具、動作、音響,這是現(xiàn)代式的表演,訴諸視角,充滿了戲劇意味。6.雍容、典雅而靈動的文字描寫 余秋雨散文的語言有一種雅致,在抒情中融注著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著生命哲理。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力,深入淺出地解釋了事理,同時流動著詩的氛圍和情感色彩。同時又注意運用對偶排比隱喻明喻等修辭手法,點染和增強了語言表達的色調(diào)和效果,構(gòu)成了聲情并茂的語言氣勢,使語言不裝腔作勢、生造詞語,也不清湯寡水、平淡無味,而是富有張力,富有彈性,富有質(zhì)感,富有文采。 描寫月牙泉,“它是這樣的清澈和寧謐,它是這樣的纖廋和婉約。”形容都江堰,“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jié)節(jié)延伸,延伸的距離并不比長城短!辈婚L的文字中使用了清澈、寧謐、纖廋、婉約、突兀、浸潤等帶有濃厚文言色彩的詞語,典雅華麗。余秋雨用詞喜愛色彩,也許是受了敦煌壁畫的影響,赤橙黃綠青藍紫,用豐富的色彩來裝飾文字,來突出典雅。如《文化苦旅·莫高窟》:“天地間沒有一點聲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籠罩。”“那青褐渾厚的色流,應(yīng)該是北魏的遺存。??色流中很難找到紅色了,那該是到了元代了!薄段幕嗦谩ど衬[泉》:“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流瀉著分割,金黃和黛赭都純凈得毫無斑駁。” 余秋雨在修辭運用上更是得心應(yīng)手,比喻、夸張、擬人、借代、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無處不在,極大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廢墟就是建筑的黃葉!保ū扔鳎 水流“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保ū扔骷优疟龋 “什么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凈白。”(擬人) “他們由由高邁走向苦呤,由苦呤走向無聲。中國,還留下了幾個詩人?”(反問) 余秋雨用得最多最好的是排比,如《文化苦旅·白發(fā)蘇州》:“這里的流水太清,這里
的桃花太艷,這里的彈唱有點撩人,這里的小食太甜,這里的女人太俏,這里的茶館太多,這里的書肆太密,這里的書法過于流麗,這里的繪畫不夠蒼涼遒勁,這里的詩歌缺泛易水壯士低啞的喉音。”用一串排比形象地表現(xiàn)了蘇州的風(fēng)俗和歷史。像這種排比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有如長洪大波,山崩海嘯,氣勢宏大,極富感染力。 余秋雨散文的一些篇目講究韻律,注意節(jié)奏,節(jié)奏的抑揚頓挫,讀來朗朗上口,如《文化苦旅·夜雨詩意》、《文化苦旅·三峽》等文章讀起來有一種韻律感,有些像散文詩。結(jié)語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純文學(xué)的界線,走向文化領(lǐng)域。他的散文,以嶄新的范例拓寬了當代散文的領(lǐng)域,創(chuàng)造了新的散文審美形態(tài),使散文的河流改變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個體意識的抒發(fā)到到整體精神的張揚。余秋雨的散文創(chuàng)作,是站在社會的邊緣上,對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對意味世界的尋找,對民族文化人格的考察和構(gòu)建,對現(xiàn)實對文學(xué)的追求,對歷史反思的深度追求,他開創(chuàng)了一種熔思想,智慧、情感為一爐的歷史文化散文。除此之外,余秋雨的散文對知識分子文化和當代人文精神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在歷史與人民大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讓深沉的歷史文化走向社會,走向民間。
注釋: ①余秋雨.出走十五年·文明的碎片自序[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4.13。 ②余秋雨.臺灣演講[M].臺灣.爾雅出版社.1998.134。 ③余秋雨.余秋雨精品集·都江堰[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466。
參考文獻: [1] 余秋雨.余秋雨精品集[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
[2] 韓石山.誰紅跟誰急[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06。
[3]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 [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4。
[4] 余秋雨.臺灣演講[M].臺灣.爾雅出版社.1998。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散文 文化 飲食文化散文 歷史文化散文
熱點文章閱讀